|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专题11 文言文阅读(答案与解释)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复习(部编通用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专题11  文言文阅读(答案与解释)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复习(部编通用版)01
    专题11  文言文阅读(答案与解释)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复习(部编通用版)02
    专题11  文言文阅读(答案与解释)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复习(部编通用版)03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3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专题11 文言文阅读(答案与解释)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复习(部编通用版)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11 文言文阅读(答案与解释)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复习(部编通用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言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阅读诸葛亮《诫子书》,回答下列问题。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下列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静以修身 可以为师矣
    B.知之不如好之者 夫君子之行
    C.年与时驰 学而时习之
    D.匹夫不可夺志也 非淡泊无以明志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②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3)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诸葛亮开篇即以“君子之行”来要求其子,并强调人生在世首先要修身养德。
    B.“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体现了君子不与外界同流合污、独善其身的良好愿望。
    C.“非淡泊无以明志”强调安贫乐道,不为名利所动,这样才能明确志向、达成志向。
    D.“遂成枯落”是诸葛亮对儿子的告诫,意在劝勉儿子要惜时勤学,为社会所用。
    1.(1)D
    (2)①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逐渐消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
    ②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修养性情。
    (3)B
    【详解】
    (1)考查对一词多义及用法的理解。
    A.以:连词,来/介词,凭借;
    B.之:代词,指学问和事业/助词,的;
    C.时:名词,时光/副词,按时;
    D.志:均为名词,志向;
    故选D。
    (2)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注意重点词语的含义及句式理解,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意顺即可。
    (1)句重点词语:与,跟随;驰,疾行,指飞速逝去;日,时间;去,消逝,逝去;遂,最终;枯落,凋落,衰残。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多不接世,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
    (2)句重点词语:淫慢,放纵懈怠;励精,振奋精神;险躁,轻薄浮躁;治性,修养性情。
    (3)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B.有误,“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意思是只能悲哀地困守在自己穷困的破舍里,到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作者告诫儿子要珍惜时间,不是表达了君子不与外界同流合污、独善其身的良好愿望;
    故选B。
    【参考译文】:
    有道德修养的人,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勤奋学习。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修养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逐渐消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困守在自己穷困的破舍里,到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诫子书____________ (2)年与时驰____________
    (3)非志无以成学____________ (4)俭以养德____________
    3.下列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夫/君子之行B.静/以修身,俭似养德
    C.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D.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5.读了这篇文章,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2. (1)告诫、劝勉。 (2)疾行,指迅速逝去 (3)立志 (4)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
    3.C
    4.(1)于是成为没有用处的人,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可悲地守着陋室,又怎么来得及!(2)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干,不立志就不能成就学业。
    5.示例:人在少年时期应该树立远大的志向,发奋图强。
    【解析】
    2.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劝诫孩子的一封书信。诫:告诫、劝勉。
    (2)句意:年华随着光阴流逝。驰:疾行,指迅速逝去。
    (3)句意:不立志就不能成就学业。志:立志。
    (4)句意: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以: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
    3.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结合语法,然后断句。
    C.句意:学习必须摒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
    “夫”为句首发语词,在其后应断一处;
    “学须静也”“才须学也”中“学”与“才”分别为各短句中的主语,在其后应断一处;
    故断为: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故选C。
    4.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
    (1)枯落:凋落、衰残,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多不接世: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穷庐: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复:再、又。
    (2)无以:没有什么办法可以拿来,没办法;广才:增长才干;成学:成就学业。
    5.本题考查阅读启示。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意思是: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勤奋学习。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先正面强调如何学习,学习的意义,接下来从反面论述学习与志向的关系;本文强调了立志与学习;
    “年与时驰,意与目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意思是: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逐渐消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困守在自己穷困的破舍里,到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强调时间流逝之快,不坚定意志最终会不为社会所用;本文强调珍惜时间的重要性,即“惜时”。
    启发我们应该树立远大目标,珍惜时间,不断努力学习来充实自身,提高自身能力。
    【参考译文】:
    品德高尚、德才兼备的人的行为操守,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的,是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不淡泊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学习必须摒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干,不立志就不能成就学业。过度享乐和怠惰散漫就不能奋发向上,轻浮急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着光阴流逝,意志随着岁月消磨,于是成为没有用处的人,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可悲地守着陋室,又怎么来得及!
    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耽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6.解释加点词语。
    (1)目似瞑( ) (2)屠暴起( )
    (3)其一犬坐于前( ) (4)乃悟前狼假寐( )
    7.文章的故事情节按顺序可概括为屠夫遇狼、_______________、屠夫御狼和_______________。
    8.根据上文和下面的链接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华为永远都会是“狼文化”。狼嗅觉很灵敏,闻到机会拼命往前冲;狼从来是一群去奋斗,不是个人英雄主义;生存很艰难,但狼会不屈不挠、奋不顾身地进攻。
    (节选自华为董事长任正非访谈)
    【材料二】格林(注:狼的名字)把脖子一伸,鼻子一拱,整个狼头埋进了我的腋下腰间,就这样紧贴在我怀里。我放声大哭,使劲抚摸着狼头,眼泪滚落在格林耳朵上、额头上。格林连忙伸长了脖子舔我下巴上的泪滴,呜呜慰藉地叫着。我知道格林对我有感情,可我万万没想到五个月大的格林竟然还会为病中的我叼来自己存的救命粮。
    (节选自李微漪纪实文学《重返狼群》)
    问题:中华文化兼容并蓄,人们对狼的认识也是角度多样。请你分别概括原文及两则链接材料中狼的性格特点。
    6. 闭上眼睛 突然 像狗一样/像狗似的 睡觉
    7. 屠夫惧狼 屠夫杀狼
    8.示例:原文:狼凶残、阴险、狡诈、贪婪;材料一:狼有团结协作、不屈不挠等值得借鉴的品质;材料二:狼有可爱、友善、重情(其它同义的表述也可)的一面。
    【解析】
    6.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眼睛好像闭上了。瞑:闭上眼睛;
    (2)句意:屠户突然跳起来。暴:突然;
    (3)句意: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犬:像狗一样/像狗似的;
    (4)句意:他才领悟到前面的狼假装睡觉。寐:睡觉。
    7.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理解。
    文章首段写屠夫遇狼;
    第二段“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写屠夫感到害怕,希望通过“投骨”的方式让狼不在继续跟着;可概括为:屠夫惧狼;
    第三段写屠夫御狼;
    第四段“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写一只狼在前面假装睡觉,另一只狼打算从后面偷袭屠夫,屠夫砍杀两狼;据此概括为:屠夫杀狼。
    8.本题考查形象分析。
    根据“缀行甚远”“一狼仍从”“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可知,两只狼不满足于吃骨头,它们想吃掉屠户,写出了狼的贪婪的特点;
    根据“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可知,一只狼在前面假装睡觉,另一只狼打算从后面偷袭屠夫,两只狼想通过配合袭击屠夫;可见狼的狡诈、凶残。
    根据材料一“狼从来是一群去奋斗,不是个人英雄主义;生存很艰难,但狼会不屈不挠、奋不顾身地进攻”可知,狼的身上具有团结协作、不屈不挠的品质。
    根据材料二“格林连忙伸长了脖子舔我下巴上的泪滴,呜呜慰藉地叫着”可知,狼通过舔舐、呜呜慰藉地叫来安慰“我”,可见其可爱、友善;
    根据材料二“我知道格林对我有感情,可我万万没想到五个月大的格林竟然还会为病中的我叼来自己存的救命粮”可知,狼是重情的。
    【参考译文】《狼》:
    一个屠户傍晚回来,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剩下骨头。屠户半路上遇到两只狼,紧跟着(他)走了很远。
    屠户感到害怕,把骨头扔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就停止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屠户)。屠户再次扔骨头,较晚得到骨头的狼停住了,之前获得骨头的狼又跟上来了。骨头已经没有了,可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户。
    屠户感到处境危急,担心前面后面受到狼攻击。他往旁边看了看发现田野中有个麦场,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里面,覆盖成小山似的。屠户于是跑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卸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不敢上前,眼瞪着屠户。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过了一会儿,蹲坐在那里的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砍狼的头,又连砍了几刀把狼杀死。他刚刚想离开上路,转身看柴草堆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挖洞,想要从柴草堆中打洞来从后面攻击屠户。狼的身体已经钻进去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户从后面砍掉了狼的大腿,这只狼也被杀死了。他才领悟到前面的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引敌人的。
    狼也是狡猾的,而眨眼间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9.本文节选自《_______》。
    10.解释下列加点字。
    (1)及其家穿井( )
    (2)求闻之若此(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12.“穿井得一人”的本意是________________;经过传播,这句话的意思变成了______________;这则寓言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吕氏春秋
    10. 待,等到 如,像
    11.国都里的人都在讲述这件事,使得宋国国君知道了这件事。
    12. 丁氏家里打了井,不必再派人到外面打水,得到了一个人的劳力。 丁氏打井时挖出一个人来。 我们不能听信谣言,不能以讹传讹。/凡事要调查研究,才能弄清真相。/不可轻信流言,造成视听混乱。(三选一)
    【解析】
    9.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穿井得一人》节选自《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吕氏春秋》,又称《吕览》,先秦杂家代表著作。战国末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全书共二十六卷,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一百六十篇。
    10.本题考查文言实词。把握句子含义,进而准确理解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注意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现象。
    (1)及其家穿井:等到他家打了一口井(之后)。及:待,等到。
    (2)求闻之若此:听到像这样的传闻。若:像,如。
    11.本题考查文言翻译。完整翻译句子的基础上,把重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展现出来,注意省略句要补全,倒装句要调整语序。
    国人:国都的人。道:讲述。之:代词,这件事。闻:使动用法,使……听到。
    12.本题考查内容分析。
    (1)结合“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和“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的翻译“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不是在井里挖出一个人啊”可知,“穿井得一人”的本义是:丁氏家里打了井,不必再派人到外面打水,得到了一个人的劳力。
    (2)结合“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可知,后来在人们的传话过程中意思变了,变成丁氏打井时挖出一个人来。
    (3)启示一般要从故事情节、人物行为和形象等方面去发掘。
    结合整个故事可知,丁氏因为挖井让家里省下了一个劳动力,但是在众人的传话过程中,变成了丁氏挖井、在井中发现了一个人。话语在传递中改变了意思,变得骇人听闻,百姓们在无形中听信了谣言、传播了谣言。
    从听信谣言、传递谣言的百姓角度,我们获得启示:我们不能听信谣言,不能以讹传讹。
    宋国的国君听说这件事情后,派人去打听、核实这件事,最终查明了真相,由此得到启示:凡事要调查研究,才能弄清真相。
    百姓轻信谣言,进而传播谣言,宋国国君听到谣言,追根溯源去查明真相,让谣言被破除,故得到启示:不可轻信流言,造成视听混乱。
    【参考译文】:
    宋国有家姓丁的人,家里没有水井,需到外面打水浇田,经常要派一个人住在外面。等到他家打了一口井(之后),(便)告诉别人说:“我家打井得到了一个人。”有人听了这话就传出去说:“丁家打井打出了一个人。”居住在国都中的人都在谈论这件事,向宋国国君报告了这件事。宋国国君派人向丁家人问这件事,丁家人回答说:“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不是在井里挖出一个人啊。”听到像这样的传闻,还不如没听到。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②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④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⑤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⑥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⑦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⑧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论语>十二章》节选
    13.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为人谋/而不忠乎B.择其善者/而从之
    C.不义而富/且贵D.吾/日/三省吾身
    14.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过中不至,则是无信
    B.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公大笑乐
    C.吾十有五而至于学 必有我师焉
    D.为人谋而不忠乎 可以为师矣
    15.下列对文本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阐述两方面的道理:学习要有端正的态度和良好的方法,做人要有好的品德修养。
    B.曾子认为每天要用“忠”“信”的标准来自觉反省自己,进行自我批评,提高自我修养。
    C.孔子能“不改其乐”,因为他有高尚的精神追求,即使吃得简单,住得简陋也自得其乐。
    D.“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告诫弟子不可不择手段追求富贵,也有自警的意味。
    1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3.C
    14.A
    15.C
    16.(1)温习旧知识从而得知新的理解与体会,凭借这一点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2)广泛地学习并且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并且常常思考眼前的事,仁就在这中间了。
    【解析】
    13.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的前提是对文意的领会。首先通读全文,了解文意,依据语境断句。可借助标志性词语断开比较明显的地方,分清谓语动词的界限,注意对称句式,常见虚词的位置及词性,也可借助文段的一些特征巧妙断句。
    C.句意: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云。应断为:不义/而富且贵。
    故选C。
    14.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一词多义。
    A.诚信\诚信;
    B.以……为乐\快乐,高兴;
    C.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存在;
    D.替,给\做,担任;
    故选A。
    15.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分析。C.根据第④则中的“回也不改其乐”可知,“不改其乐”是颜回,而不是孔子。故选C。
    16.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重点的词有:
    (1)故,旧知识;知新,得知新的理解与体会;以,凭借。
    (2)博,广泛;笃,坚定;近思,常常思考眼前的事。
    【参考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
    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做事才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竹篮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孔子说:“我整天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自得其乐。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云。”
    孔子说:“多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乙]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诫子书》)
    17.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有:“有”同“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
    B.不逾矩 矩:法度。
    C.非学无以广才 广:宽广。
    D.年与时驰 驰:疾行,指迅速逝去。
    18.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19.[乙]文中,作者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______”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也归结为一个“______”字,对比鲜明。(用原文内容回答)
    20.这两篇文章都讲到了一个共同的话题,即“志”。结合[甲][乙]两文,谈谈你是如何理解“志”与“学”的关系的。
    17.C
    18.(1)广泛学习且能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的事情。
    (2)不能淡泊自守,就无法明确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19. 静 躁
    20.人一定要有志向,同时志向要专一,这样才能潜心学习,志向也不会轻易改变。志是学的前提和动力,学是志的具体体现。一个有志向的人,一定是一个勤学的人。(言之成理即可,但是一定要强调志向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志向与学习的辩证关系)
    【解析】
    17.本题考查文言实词。
    C.句意: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广:增长;
    故选C。
    18.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
    (1)博学:广泛地学习;而:表并列,并且;笃:坚定;切:恳切;
    (2)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无以: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没办法;致远:达到远大目标。
    19.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乙文中作者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根据乙文“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学须静”等句子可以看出作者把“静”作为论述的中心,强调“静”可以修身养性,是学习与实现远大目标的基础。根据“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可以看出作者从反面进行论述,把失败归结为“躁”,认为轻薄浮躁就没有办法陶冶性情,走向失败。
    20.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甲文中“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强调应尽早树立志向,努力学习;“匹夫不可夺志也”,强调不可轻易改变志向,要坚定志向;“博学而笃志”,强调广泛学习,坚定志向;
    乙文中“非志无以成学”论述了“志”的重要性,强调有明确的志向是成就学业的前提,只有有了明确的志向,坚定地学习,才能最终成就我们的学业,学是志的具体体现。据此理解作答。
    【参考译文】
    【甲】
    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做事才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向却不可改变。”
    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乙】
    有道德修养的人,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勤奋学习。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放纵懈怠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逐渐消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困守在自己穷困的破舍里,到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乙】诫外甥书
    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①绝情欲,弃凝滞②,使庶几③之志,揭④然有所存,恻⑤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⑥,虽有淹留⑦,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⑧。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⑨,不免于下流⑩矣!
    【注释】①先贤:已经去世的有才德的人。②凝滞:心思局限于某个范围;拘泥。③庶几:接近。④揭:高举。⑤恻:恳切。⑥嫌吝:怨恨耻辱。⑦淹留:德才不显于世。⑧济:成功,实现。⑨窜伏:逃避,藏匿。⑩下流:比喻低下的地位。
    21.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
    (1)致: (2)淫: (3)何:
    2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永窜伏于凡庸B.于我如浮云C.其一犬坐于前D.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23.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2处)
    夫 志 当 存 高 远 慕 先 贤 绝 情 欲
    2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
    (2)弃凝滞,使庶几之志
    25.两篇选文题目中的“书”的意思是A____。两篇文章从表达方式上都运用了B____,【甲】文主要论述的是C____,【乙】文主要论述的是D____。
    21.(1)达到 (2)放纵 (3)怎么
    22.B
    23.夫志当存高远/莫先贤/绝情欲
    24.(1)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丧失,最终就凋落了。
    (2)去掉郁结在胸中的俗念,使几乎接近圣贤的那种高尚志向。
    25. A.书信 B.议论 C.修身治学 D.立志做人
    【解析】
    2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理解。
    (1)“非宁静无以致远”的意思是: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致:达到。
    (2)“淫慢则不能励精”的意思是: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淫:放纵。
    (3)“何损于美趣”的意思是:怎么会损害自己美好的志趣。何:怎么。
    2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于:在;
    B.于:对于;
    C.于:在;
    D.于:在;
    故选B。
    23.本题考查文言断句。
    原句的意思是:一个人志向应该高尚、远大,要追慕古代圣贤,断绝贪欲。“夫”发语词,“志”是主语,“当”是谓语,“存高远”为宾语,结构完整,其后应断开;“存高远”“莫先贤”“绝情欲”的结构一致,所以“莫先贤”“绝情欲”之间应断开,所以正确的断句应为:夫志当存高远/莫先贤/绝情欲。
    24.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翻译。重点词语:
    (1)驰,疾行,指迅速逝去;意,意志;去,消失;枯落,凋落,衰残。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
    (2)弃,摒弃;几,几乎。
    25.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两篇文章中的“书”都是书信的意思,【甲】文是诸葛亮写给儿子的劝勉书信,【乙】文是诸葛亮劝勉外甥的书信。【甲】文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乙】文阐述了“立志做人”的重要性,不光要有崇高的理想、远大的志向,还必须有实现理想志向的具体可行措施和战胜困难、排除干扰的毅力,不然理想就可能会成为一种空想,甚至在不知不觉中沦为平庸下流。同样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
    【参考译文】:
    【甲】
    有道德修养的人,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勤奋学习。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修养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逐渐消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困守在自己穷困的破舍里,到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乙】
    一个人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追慕先贤,节制情欲,抛开疑难困惑的羁绊,使自己发奋成才的志向,显露崛起而有所依存,诚恳笃行而感动他人。要能够适应顺逆不同境遇的考验,摆脱琐碎事务的纠缠,广泛地向贤人请教,除去个人仇怨和贪财吝啬之情,这样,虽然也有可能在事业上暂时停步不前,但又何损于自己美好的志趣,何患于事业不成功呢?如果志向不刚强坚定,意气不慷慨高昂,就只会被凡俗庸习牵制而碌碌无为,被私情邪欲束缚而默默无闻,永远混杂在平庸的人群之中,难免就会沦落为地位卑贱的人。
    文言文阅读
    【甲】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乙】
    杞人忧天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26.(甲)文作者是____________(人名),(乙)的出处是《____________》(书名)。
    27.选出下列加点词义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静以修身(以:依靠,凭借) 未若柳絮因风起(因:趁)
    B.废寝食者(废:停止) 相委而去(委:牵拉)
    C.年与时驰(时:迅速逝去) 学而时习之(时:按时)
    D.国人道之(道:大路) 险躁则不能治性(治:修养)
    28.(甲)文的主要观点是____________,(乙)文中杞人言行举止的积极意义在于____________
    26. 诸葛亮 列子
    27.A
    28.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
    【解析】
    26.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第①空:《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从文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此书中。
    第②空:《杞人忧天》出自《列子》。作者列子,名御寇,又名寇,字云,亦作圄寇。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
    27.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理解。
    B.有误。“相委而去”的“委”解释为:抛弃、舍弃;
    C.有误。“年与时驰” 的“时”解释为:时光;
    D.有误。“国人道之”的“道”解释为:说、谈论、传播;
    故选A。
    28.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
    《诫子书》一文中,诸葛亮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劝勉其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其中心观点即第一句话“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杞人忧天》讲的是一个杞国人总是害怕天塌下来,从此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的寓言故事。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也会经常杞人忧天,担心一些没有必要担心的事情。这则寓言辛辣地讽刺了那些胸无大志,患得患失的人。反其意而行之;从积极地角度分析,人要具有忧患意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处在忧患中可以使人生存(生于忧患)。
    据此填空分即可。
    【参考译文】:
    【甲】
    有道德修养的人,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勤奋学习。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修养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逐渐消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困守在自己穷困的破舍里,到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乙】
    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
    又有一个为他的忧愁而担心的人,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那个人说:“天如果是气体,日月星辰不就会坠落下来了吗?”
    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
    那个人又说:“那地坏了又怎么办呢?”
    开导他的人说:“大地是土块堆积成的罢了,填满了四处,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 你行走跳跃,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会陷下去呢?”
    那个杞国人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兴。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行》)
    【乙】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
    ③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
    ④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⑤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⑥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29.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尊君在不(fǒu)B.顾(gù)
    C.三省(shěng)吾身D.好(hà)之者
    30.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下车引之( ) (2)不逾矩( )
    (3)三省吾身( ) (4)去后乃至( )
    3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2.元方斥责“友人”无信,令你想起乙文中的哪句话?( )
    A.为人谋而不忠乎B.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C.传不习乎D.人不知而不愠
    29.C
    30. 拉,牵拉 越过 自我检查,反省 才
    31.(1)(你的父亲)简直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我先离开了。或:真不是人!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
    (2)温习学过的知识会有新的领悟,凭借这样就可以当老师了。
    32.B
    【解析】
    29.考查字音。
    C.三省吾身:多次反省自己。省,xǐng,反省。故选C。
    30.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友人下车来拉元方。引,牵,拉。
    (2)句意:不会超过规矩。逾,越过。
    (3)句意:多次反省自己。省,反省。
    (4)句意:太丘离开后友人才到。乃,才。
    31.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
    (1)非人,不是人。期,相约。委,舍弃。去,离开。
    (2)故,旧的知识。而,表顺承,就。可,可以。以,凭借。为,做。
    32.考查句子理解。元方斥责“友人”无信,是说他不讲诚信。
    A.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
    B.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
    C.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
    D.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
    故选B。
    【参考译文】:
    【甲】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乙】①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②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
    ③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才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④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
    ⑤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惑。”
    ⑥孔子说:“多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文言文阅读
    【甲】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乙】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33.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吾日三省吾身( ) (2)传不习乎( )
    (3)子贡问政( ) (4)民信之矣( )
    34.翻译句子。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35.【甲】文中“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观点矛盾吗?
    36.【甲】文中“曾子”的话与【乙】文共同强调的社会核心价值观是什么?你如何看待它在人生成长中的作用。
    33. 自我检查,反省。 老师传授的知识 治理国家的方法 助词,的
    34.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惑。 (2)自古以来谁都会死,但如果没有百姓的信任,就不能够立足了。
    35.不矛盾。二者角度不同,“温故而知新”强调的是独立思考的重要性,着重在修己。“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强调的是随时学习他人的长处,以他人缺点为戒,着重在知人。
    36.示例:共同强调的是诚信。示例:人无信不立,诚信是立人之本,一个人想要生存必须要诚信。只有诚信才能更好的和别人交流,被朋友信任,被社会认可。(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33.本题考查重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词语解释时要注意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现象。
    (1)句意: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省:反省。
    (2)句意: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3)句意:子贡问怎样治理国家。政:治理国家的方法。
    (4)句意:获得人民的信任。之:助词,的。
    34.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注意重点词的解释:
    (1)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茫然而无所适从;殆,疑惑。
    (2)皆,都;信,信任;立,立足。
    35.本题考查理解句意。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意思是温习旧知识从而得知新的理解与体会,凭借这一点就可以成为老师了。说明人们的新知识、新学问往往都是在过去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道理。强调的是独立思考的重要性,着重在修己。“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意思是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人可以是值得我效仿的人。表现了一种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精神,更可贵的是,他不仅要以善者为师,而且以不善者为师,强调的是随时学习他人的长处,以他人缺点为戒,着重在知人。因此,二者只是论述角度不同,并不矛盾。
    36.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及感悟。
    第一问:结合【甲】文曾子的话“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可知,突出强调了信任在朋友交往中的重要。结合【乙】文“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等句子可知,孔子认为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最终要保留的是信任,这是立国基础。故两文共同强调的是诚信。
    第二问:要突出信任在人成长中的作用和必要性,语言表达要流畅,理由较充分。
    示例:诚信是人和人交往的基础,也是社会良好运行的基础,一个人的生存和诚信紧密相关,所以,在成长中,要培养自己诚信的品质,坚持诚信,这样才能获得更好的成长,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译文】:
    【甲】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
    孔子说:“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不学习就会心中充满疑惑而无定见。”
    孔子说:“多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乙】子贡问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粮食充足,军备充足,获得人民的信任。”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去掉一项,那么在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再去掉一项,那么这两项中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以来人总是要死的,如果老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么国家就不能存在了。
    相关试卷

    专题14 作文(答案与解释)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复习(部编通用版): 这是一份专题14 作文(答案与解释)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复习(部编通用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作文,题目,根据要求,完成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10 古诗词赏析(答案与解释)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复习(部编通用版): 这是一份专题10 古诗词赏析(答案与解释)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复习(部编通用版),共12页。

    专题09 名著阅读(答案与解释)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复习(部编通用版): 这是一份专题09 名著阅读(答案与解释)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复习(部编通用版),共3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名著阅读,名著导读,完成名著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专题11 文言文阅读(答案与解释)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复习(部编通用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