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七年级下册中华博览(欣赏·评述)第1课 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教学设计
展开这是一份美术七年级下册中华博览(欣赏·评述)第1课 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准备,拓展思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本课探讨的重点是中国人物画传神写照的独特艺术传统。精选的十幅作品,均为中国历代优秀的人物画作品。分别以“以形写神、再现场景、表达感受、隐喻现实、见证历史”为标题,从写实、写意等角度予以介绍。让学生在鉴赏过程中,了解人物画作品的内容、题材、表现手法和艺术特点。
重点介绍中国古代人物画作品。以故事导入,在“七步诗人”曹植的梦境中感受画家顾恺之的以形传神的绘画功底;再走进南唐大臣韩熙载的家,引导学生在韩熙载的夜宴中感受南唐末期宫廷官员的生活;最后将梁楷《泼墨仙人图》与前两幅作比较,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两种表现形式(写实与写意),加深学生对中国古代人物画的理解。
教学内容
一、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通过对中国历代人物画佳作的欣赏,初步了解我国人物画以笔墨线条为主要造型手段的绘画特征和传神写照的艺术特色。
2. 技能目标:通过赏析,提高鉴赏美的能力,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作品的内涵,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自己的语言对作品发表见解。
3. 情感目标: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感受人物画作品的艺术美,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和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4. 创造目标:通过欣赏、学习先贤的绘画佳作,希望能继续传承、发扬光大,并古为今用,勇于创新。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中国人物画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中国人物画传神写照的内涵。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中国人物画相关图片及视频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课前查找相关文字、图片资料,可制成课件用于课堂展示交流。
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新课导入
“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三国时期“七步成诗”的才子曹植,梦中在洛水与洛神相会,醒来之后写下千古名篇《洛神赋》。东晋画家顾恺之的画作《洛神赋图》即取材于此。
二、新授课程
(一)欣赏感悟
多媒体课件放映《洛神赋图》。
1. 看(画面内容):画作以具体生动的形象,完整地表现了赋中内容。
2. 析(绘画特色):全图以人物活动为中心,将绘画艺术与历史的美学融为一体,向我们形象生动地讲述了那个真挚纯洁而又凄美感人的爱情故事。
(二)发展探究
走出三国曹植的梦境,现在让我们走进南唐韩熙载的家中,欣赏正在他家举行的“夜宴”。多媒体课件放映《韩熙载夜宴图》。《韩熙载夜宴图》是中国画史上的名作,它以连环长卷的方式描摹了南唐巨宦韩熙载家开宴行乐的场景。全卷分为五段,每一段以一扇屏风为自然隔界。
1. 看(画面内容):分段欣赏听乐、观舞、休憩、清吹、告别。
2. 看(人物塑造):观察主、客的不同表情,分析主、客的不同心理。
课件放映图片,观察对比韩熙载在五个不同场景中的脸部表情,解析韩熙载的内心矛盾。
3. 思考交流:为什么韩熙载郁郁寡欢?
看:视频播放南唐时代背景(国宝档案)。
说:讲解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
想:思考南唐危难之际,为什么韩熙载还经常夜宴宾客,歌舞升平?
(三)深入发展
课件放映《洛神赋图》《韩熙载夜宴图》及《泼墨仙人图》。
1. 看:学生观察它们在用笔、用墨和表现技法上的不同(前两者为写实,后者为写意)。
2. 析:《泼墨仙人图》用笔用墨的技巧及绘画效果。用笔:与传统的工笔描绘不同,该画画面上几乎没有对人物做严谨的细节刻画,通体都以泼洒般的淋漓水墨抒写。
用墨:大片泼墨,浑重而清秀、粗犷而含蓄。
三、课堂拓展
《韩熙载夜宴图》既有绘画价值,又有文物价值。查找相关资料,对《韩熙载夜宴图》的历史文物价值和杰出艺术成就做一些探究。写一篇研究性的小文章,并在课堂上与同学交流。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线条是中国画的主要造型手段。中国古代人物画,不仅仅满足于外形的相似,更着重于人物性格和内心世界的揭示,即传神。中国古代画家,由于以毛笔为主要工具,笔墨线条为主要造型手段,所以不同于西方画家用油画表现人物的体积与明暗。而现代的中国人物画,在深入研究传统的同时,也广泛吸收着外来的绘画技巧,表现新的时代生活。
二、发展探究
在中国,画家徐悲鸿的名字,几乎家喻户晓。他曾经画过千姿百态的马,他的有关马的作品同样享有盛名。
1. 课件放映徐悲鸿《马》的系列作品若干幅。
看:作品图例。
想:徐悲鸿为什么喜爱画马?借马以言志。抗日战争期间,他画马以抒发其杀敌救国的热情。建国后他笔下的马矫健英武,豪气逼人,意在激发人民建设祖国、勇往直前。他画的奔马,昂首扬尾,气宇轩昂,所向无敌。有一马当先,万马奔腾之势,是新中国形象的写照。徐悲鸿说:“我画马,其实也牵着思想的马。只要出笔,便会情动于衷。”正因如此,纸上笔端,那些自由的马,才能扬起千里飞沙、万里风尘,从思想深处呼啸而出。
2. 课件放映作品《九方皋》。
想:徐悲鸿笔下的马,从来不戴缰辔,只有《九方皋》这幅画中的黑色雌马,例外地戴上缰辔,这是为什么?“马也和人一样,愿为知己者用,不愿为昏庸者制。”
析:画家借作品想表现怎样的情感?借古喻今,对旧社会埋没人才给予针砭,对昏庸误国的国民党统治者进行鞭挞。
三、深入研究
1. 课件播放视频《开国大典》片段,再现开国大典历史。
2. 课件放映关于《开国大典》的油画作品和摄影作品各一张。
欣赏思考:学生参看教材, 分小组讨论两者的差别。
讨论交流:学生发表讨论结果。
3. 教师分析总结油画《开国大典》的艺术特色:
运用了油画表现手法,强调了空间感;拉开了毛主席与各位首长的距离,人群、扶栏的透视线与灯穗方向引向毛主席,突出了毛主席的中心位置;
减少了近处的廊柱,抬高了灯笼,看到广场上的群众、红旗,烘托出隆重热烈的庆典气氛;
蓝天、白云、红灯、红柱,色彩鲜艳明快;
主席台上的菊花表现出“十一”正值金秋丰收季节。
4. 师生讨论总结:艺术家大胆而高超的绘画构图技巧体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艺术不是生活毫不走样的“复制”,不是生活的翻版和备份。如果说生活是艺术的原型,那么艺术则是生活的升华。艺术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
四、拓展思考
中国人物画如何继承和发展?写一篇研究性的小文章,并在课堂上与同学交流。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苏少版第1课 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少版七年级下册第1课 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欣赏《泼墨仙人图》,欣赏《九方皋》 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少版七年级下册第1课 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第1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教学过程, 全课小结, 课后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