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邳州市宿羊山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展开这是一份江苏省邳州市宿羊山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一、选择题
1.根据语境填写诗句。(10分)
(1)四面边声连角起, , 。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2)《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直抒胸臆,表达作战目的和词人理想的句子是“ , ”。
(3)秋瑾在《满江红》中写自己虽有凌云壮志,但知音难觅,不觉泪湿衣襟的句子是 ? !
(4)《鱼我所欲也》中,孟子以鱼和熊掌为喻引出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正确的选择是“ ”。
(5)马作的卢飞快,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6)至舍, ,媵人持汤沃灌,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9分)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中国既有物阜民丰的 甲 (A.内容 B.内涵),也
② tū 显出其与生俱来的文明属性和特质。法国前总统戴高乐曾说:中国是一个比历史还要古老的国家。英国哲学家罗素认为:“中国与其说是一个政治实体,也可以说是一个文明实体。”中国既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又是一个现代的文明型国家。中华民族曾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 乙 (A.不可磨灭 B.不可捉摸)的重大贡献。小康中国既秉承中华文明的优秀基因,又开放创新、向其他文明 ① jí 取智慧和营养, 丙 。
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
① ②
(2)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只填序号)(2分)
甲 乙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2分)
(4)下列四个句子填入文中丙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由此产生了新的物质、制度、文化
②不断续写着中华文明的辉煌
③创造了璀璨的精神成果
④不断丰富人类文明的灿烂图谱
A.①③②④B.①③④②C.③④①②D.②④③①
3.下列文化和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水浒传》《儒林外史》《三国演义》均是章回体小说。其中《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
B.《大学》是《礼记》的一篇,它和《诗经》《孟子》《中庸》合称为“四书”。
C.读现代诗歌,要注意以下几点:注意诗歌的表现形式、品味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象、体味诗歌的情感、体会诗歌的理性美。
D.范仲淹,谥号文正,苏州人,北宋文学家,与欧阳修等合称为“唐宋八大家”,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二阅读(55分)
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小题。
(一)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二)
朱熹,字元晦,徽州婺源人。始,熹少时,慨然有求道之志。父松病亟①,尝属熹曰:“籍溪胡原仲、白水刘致中、屏山刘彦冲三人,学有渊源,吾所敬畏,吾即死,汝往事之,而惟其言之听。”故熹之学既博求之经传,复遍交当世有识之士。延平李侗老矣,尝学于罗从彦,熹归自同安②,不远数百里,徒步往从之。
其为学,大抵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而以居敬为主。尝谓圣贤道统之传散在方册,圣经之旨不明,而道统之传始晦。于是竭其精力,以研究圣贤之经训。熹没③,朝廷以其《大学》《语》《孟》《中庸》训说④立于学官。
(节选自《宋史·朱熹传》,有删改)
①亟(jí):危急。②同安:地名。③没:同“殁”,死。 ④训说:训释解说。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不敢稍逾约 ( ) (2)俟其欣悦 ( )
(3)约尝属熹曰 ( ) (4)于是竭其精力 ( )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慨然有求道之志 吾妻之美我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B.其为学 其真无马耶(《马说》)
C.而以居敬为主 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D.而道统之传始晦 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6.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而 道 统 之 传 始 晦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不远数百里,徒步往从之。
(2)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8.从选文和《送东阳马生序》中可以看出,真正的“为学者”都有哪些共同的特点?请简要概括。
9.阅读古代诗歌,完成问题。(5分)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宋】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中,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哪些地方都体现了苏轼的“狂”?(2分)
(2)以上两首诗歌中都提到了孙权的典故,分别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3分)
10.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下列小题。(9分)
吴学究商议已了,光来宋江赛中、见宋公明眉头不展、面带忧容。吴用置酒与宋江解闷,备说起:“石勇、杨林、邓飞三个的一起相识、是登州兵马提辖病尉迟孙立、和这祝家庄教师类廷玉是一个师父教的。今表共有八人,投托大赛入伙。特献这条计策,以为进身之报。今已计较定了,里应外合,如经行事、随后便来参见兄长。”宋江听说罢,大喜,把愁闷都搬在九霄云外、忙叫塞内置酒、安排筵席等来相持。
(节选自《水浒传》第四十九回)
(1)下列吴用和宋江的绰号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吴用——智多星 宋江——玉麒麟
B.吴用——智多星 宋江——及时雨
C.吴用——神算子 宋江——及时雨
D.吴用——神算子 宋江——玉麒麟
(2)某班共同阅读《水浒传》后,进行了“小说中的人物”探究活动。(3分)
文文组负责介绍小说主要人物。请大家参与竞猜并说明判读人物的理由。
周周:我猜到了第①幅,这是高俅的人物设计。你看,漫画中他身穿一身官服,符合其殿帅府太尉的形象;小明将其官帽设计成足球,与小说中高俅靠踢球得端王赏识的事件非常符合。
你:我猜到了第 幅,他是 的人物设计。你看
(3)提起梁山泊众人,有人称他们为“英雄”“好汉”,但也有人认为他们是“莽夫”“恶人”,你赞成哪一种观点?请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一位,结合具体情节说明理由。(3分)
鲁智深 武松 宋江
三、现代文阅读
11.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9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选自北京师范大学《00后高考志愿兴趣填报报告》)
【材料二】
商朝时期的甲骨文字并不用于日常的书写,而经常以占卜的形式来预测未来祸福并希望获得神灵给予的明确指示。这种记录在龟甲或牛肩胛骨上的文字往往是由一国的巫师进行解读,一般人没有资格或能力去辨识甲骨上刻录的文字。所以这种文字最初也只是保留在王室当中,在民间社会中并不普及。
因为甲骨文字的辨识度和普及度较低,随着商王朝覆灭之后,甲骨文也遭受了灭顶之灾,大部分文字和相关的文献在战火当中都被损毁,这也为后来人们去学习和研究甲骨文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需要有人能皓首穷经,用十年磨一剑的心境孜孜不倦地去探寻研究。
(摘自“青山读文史”个人公众号2022年4月)
【材料三】
随着李莹科普甲骨文的视频点赞量突破10万,近7.4万网友催更,我们意识到,“冷”文化并非永远遥不可及,而是在这个时代中仍然散发出“热”魅力。
如何让古文化源源不断地散发“热”魅力?首先需要将古文化与高新科技相结合。例如,在北京开幕的“遇见敦煌·光影艺术全球首展”依托3D光雕技术,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高科技相结合,用48台高清投影仪打造全沉浸式光影世界,再现敦煌石窟文化的艺术魅力。
除了李莹,还有很多年轻人也同样热爱着古文化……
(摘自《科普甲骨文走红,“冷”文化也有“热”魅力》2023年3月)
(1)材料二中的加点字能否删去?请判断并说明理由。(3分)
这种记录在龟甲或牛肩胛骨上的文字往往是由一国的巫师进行解读,一般人没有资格或能力去辨识甲骨上刻录的文字。
(2)材料三列举了详实的数据,请简析它们的作用。(3分)
(3)针对材料三中画线句子所反映的事实,请从材料一中找出可以作为这一说法的依据。(3分)
12.阅读课外散文,完成问题。
马语者
申平
①那匹黑马已经闯入他的梦境好几回了。黑马瞪着一双愤怒的眼睛,前蹄刨地,嘴巴嚅动,好像在对他说着什么。可是他听不清也听不懂。这匹马是从哪里来的?曾经跟他有过什么恩怨?他半生养马无数,但是对这匹马一点印象也没有。
②他隐约觉得,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③果然,他接到了侄儿的电话,说今天拍马场出事了,马群“炸群”了。平日那些温顺的马儿,忽然变得狂躁不安。也不知道是哪匹马带头嘶鸣一声,马群立刻就像接到命令似的,开始向四面八方奔突逃窜。这倒不怕,山谷四周都有围栏呢。可怕的是它们竟然疯狂冲向那些“拍客”,现场一片混乱。
④黑马!
⑤他的脑子里立刻打了个闪,把这事和梦里的黑马联系在了一起。他一边开车往拍马场赶,一边在分析判断:难道这匹黑马是神马,是特意前来提醒我什么的?
⑥出了城,走高速又转乡道,一路上都可以看见他为拍马场打的广告。他为拍马场付出的心血和成本,由此可见一斑。眼看“拍马事业”蒸蒸日上,他终于可以回到城里遥控指挥了,怎么会突然出现这样的事故呢!
⑦前面的山谷,就是他花重金打造的新景区拍马场了。景区围绕“拍马”这一中心,兼营骑马体验、马术表演等许多服务项目,平日里人气很旺,今天却冷冷清清。
⑧侄儿正在景区门口等他,他下了车,开口就说:黑马,咱的马群里有多少匹黑马?
⑨侄儿噔着眼看他,好像没反应过来:黑马咋了?
⑩肯定是黑马带头作乱!走,带我去看马群!
⑪二人走进山谷,直往山的最里面走。那里,就是养马的地方。路上他们经过拍客平台,他站住详细询问出事的情况。
⑫“拍马”,是他一手创办的新兴行业,就是把越来越没什么用处的马匹收集起来,放养在这山谷里,专门供摄影爱好者拍照。不是那种一人一骑摆姿势拍照,而是要营造万马奔腾的场面。每天,都有各地拍客来到这里,买票入场,等时间一到,上百匹马就在马倌的驱赶下从山谷里冲出来,声若巨雷,气势宏大,令人震撼。马群还会冲过一片水域,马蹄下水花四溅。那些拍客要的就是这个效果,门票再贵也要来拍。
⑬他们走进马群,开始检查黑马。黑马有二十几匹,他一匹匹地看,希望能有一匹和梦境里的一样,但是没有。他最后对侄儿下令:把这些黑马都处理了吧。
⑭处理掉黑马以后,马群还真的平静了几天。这天夜里,那匹黑马又重回他的梦境。这一回,它显得更加愤怒,前蹄刨地迸出了火花,眼睛里充满讥讽,颜色也开始不断变化,一会儿黑,一会儿红,一会儿花。紧接着,就如放电影一般,他的梦里又出现了许多马匹,一会儿是声势浩大的战争场面,无数战马载着战士冲锋陷阵;一会儿又出现了农村的场景,马儿在卖力地拉车犁田……最后竟然出现了他的拍马场,拍客在排队买票,他们举着相机、手机,追逐着马群拍啊拍。黑马嘴巴嚅动,好像在斥责他,但是他还是一句没听懂。
⑮早上醒来,他感到头痛欲裂,忽然意识到大事不好,急忙命令侄儿,今天不要开放拍马场了。侄儿却说票已经卖出了,如果停业要赔很多钱。最后,他被金钱打败了。
⑯这一天,他亲眼看见了马群“炸群”的情景:随着一声巨大的嘶吼声响起,一匹匹马突然变成了一支支利剑,纷纷射向四面八方。更有几十匹矫健的马儿,扬鬃奋蹄,山呼海啸般朝着拍客冲来……
⑰他惶恐不安地处理完“后事”,很晚才睡。刚一闭眼,那匹黑马又来了。这一次,它的鬃毛都竖起来了。他慌忙俯身下拜,连连道歉,大声说:马神啊,我知道你是马神,求你放过我的拍马场吧。不错,我确实在依靠马群赚钱,可是我对马群也不错啊,再说我的本钱还没收回来啊!
⑱他看见黑马高昂着头颅,居高临下轻蔑地看着他,开口说话了。他竟然听懂了。黑马说道:你们人类,真的是太自私、太贪婪了!你们想尽花招,究竟想把我们马族压榨到什么时候?
⑲他打了个激灵,突然醒了。恍然间,他好像明了什么,又好像什么也没有明白。第二天,他咬牙做出决定:关闭拍马场,还马儿尊严和自由。
(节选自《西部》2021年05月17日)
(1)概括本文三次写黑马的神态。(3分)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2)品味下面句子。(6分)
①他一边开车往拍马场赶,一边在分析判断:难道这匹黑马是神马,是特意前来提醒我什么的?(从描写的角度进行分析)
②随着一声巨大的嘶吼声响起,一匹匹马突然变成了一支支利剑,纷纷射向四面八方。(从修辞的角度分析)
(3)请分析主要人物“他”的前后形象变化。(3分)
(4)分析黑马在小说中的作用。(3分)
(5)理解最后一段“恍然间,他好像明了什么,又好像什么也没有明白”的含义。(2分)
四、作文
13.根据要求写作。(63分)
有的人追求的是紧张有序的生活状态,有的人追求的是宁静致远的生活状态,有的人追求的是阳光向上的生活状态。无论何种,只要实现积极的自我价值,就是满分状态。
请以“满分状态”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除诗歌外、戏剧外,文体不限;(2)不要少于600字;(3)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参考答案:
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了却君王天下事, 嬴得生前身后名
俗子胸襟谁识我 英雄末路当磨折
舍生而取义者也 弓如霹雳弦惊
四支僵劲不能动 以衾拥覆
2.(1) ①凸 ②汲
(2) 甲B 乙A
(3)中国与其说是一个政治实体,不如说是一个文明实体。
(4)A
3.C
4. 越过 超过 等待 嘱咐 尽,竭尽
5.D
6.而/道统之传/始晦
7.(1)(朱熹或他)不惜远行几百里,徒步前往李侗处跟从他学习。
(2)我站立侍奉在左右,提出疑问,询问道理,低下身子侧着耳朵来请教。
8.①从小喜欢学习或树立求学的远大志向。②师从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并虚心求教。③结交有识之士(名士),勤勉地向他人学习。④勤奋刻苦,不辞辛劳。
9.(1)狂在“亲射虎,看孙郎”,狂在“会挽雕弓如满月”,狂在“西北望,射天狼”。
(2)示例:“亲射虎,看孙郎”写出苏轼决心像孙权一样亲自射杀猛虎,表现了词人虽“鬓微霜”但是豪气未减,有少年“狂气”,体现了作者的狂放和豪兴。生子当如孙仲谋”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表达了作者渴望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样金戈铁马,收复旧山河,为国效力的壮烈情怀,饱含着浓浓的爱国思想,但也流露出作者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慨叹当今南宋无大智大勇之人执掌乾坤,蕴含着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愤懑、讽刺之情。
10.(1)B
(2) ② 杨志 漫画中他面部老大一块青记,与其外貌相符,也体现了“青面兽”这一绰号;他手持一把朴刀,正是他的武器,与小说中杨志卖刀事件中的主要元素刀相符合。
(3) 我认为宋江是英雄好汉。宋江坚持招安,让他的兄弟为国家效力。他身为一山之主,考虑的是名,而不是那眼前的利。这样的眼光也使他由一个匪首成为了流芳百世的英雄,使他的兄弟由土匪成为了尽忠报国的好汉。
11(1)不能删去,“往往”是一般情况下的意思,在句子中指一般情况下甲骨文字由一国巫师进行解读,不排除特殊情况,如果删去与事实不符,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材料三列举数据阿“10万”写出李莹科普甲骨文的视频点赞量之高,“7.4万”写出受众人数之多,展现出李莹科的视频热度,为了引出下文“‘冷’文化并非永远遥不可及,而是在这个时代中仍然散发出‘热’魅力”的观点做铺垫。
(3)00后最感兴趣的十大人文专业中历史学、文物与博物馆学、考古学位居前三名。/00后对历史学、文物与博物馆学、考古学感兴趣的程度最高。
12.(1) 愤怒 愤怒、讥讽、斥责 轻蔑
(2)①句心理的描写,表现了“他”对自己的拍马场的情况的担心以及梦境对“他”的影响之大。
②句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马群“炸群”的情景,从而引出后文“他”的反思及放马回自由的结果。
(3)之前:“他”忽视马的天性,把马匹收集起来,圈养在山谷里,专门供摄影爱好者拍照,依靠“拍马”赚钱。之后:“他”关闭了拍马场,还马儿尊严和自由。
(4)文章中的黑马先后三次出现在“他”的梦境,既是全文的线索,也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通过马的角度,深刻阐释了文章中要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的内涵。
(5)作者以敏锐的目光和使人身临其境的文学描写,将动物直接推到参与现实世界改造的行列之中,使“他”明白要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关系。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运河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运河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