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专题突破专题11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课件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专题突破专题11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课件第1页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专题突破专题11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课件第2页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专题突破专题11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课件第3页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专题突破专题11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课件第4页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专题突破专题11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课件第5页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专题突破专题11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课件第6页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专题突破专题11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课件第7页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专题突破专题11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课件第8页
    还剩5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专题突破专题11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专题突破专题11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高考解密,知识体系,关键能力,思维点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十一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命题点一 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
    (2023·湖南高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锆是一种战略性稀有重金属。锆资源集中分布在澳大利亚和非洲,绝大多数由澳大利亚、英国和美国的三大供应商开发,消费集中在中国、欧洲和北美。莫桑比克锆砂矿资源丰富,其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前寒武纪火成岩。含锆重砂矿物多在海岸带低潮线附近富集,1~3月在高潮线以上也有大量沉积。“一带一路”背景下,某中资企业与莫桑比克合作开发锆砂矿。下图示意采矿区及所在区域。
    (1)甲、乙、丙、丁四地中,哪一处最有可能是该采矿区成矿物质的来源地,并说明理由。丙地。丙地有太古宙侵入岩(火成岩),太古宙属前寒武纪,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前寒武纪火成岩;临近河流。
    (2)含锆重砂矿物1~3月在高潮线以上有大量沉积,请作出合理解释。1~3月为当地雨季,成矿物质的来源地侵蚀作用强,河流对重砂搬运能力强,含锆重砂矿物多;飓风(旋风)、风暴潮多发,波浪向岸搬运能力强,含锆重砂矿物容易被搬运至高潮线以上。(3)根据材料,简述我国锆资源供应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国内供应能力低:对外依赖程度高;全球锆资源被国外供应商垄断;进口来源集中。
    【命题解读】 该题以莫桑比克锆矿资源形成、分布及中英合作开发为背景材料创设探索学习情境,考查学生信息获取,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能力,体现了区域认识、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的景观考查,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
    1.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1)资源安全问题
    (2)资源安全问题与资源安全保障
    2.我国能源存在的问题(1)能源地区分布不均,能源生产地与能源消费地不匹配。(2)能源供应紧张。(3)人均能源消费量低,能源利用率低,单位产值能耗大。(4)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5)广大农村仍大量用木材和秸秆等作为燃料。
    3.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及其问题(1)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石油、天然气比例小。(2)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产生的环境问题①排放SO2等有害气体,形成酸雨、酸雾;②排放大量CO2气体,使温室效应加强,全球变暖;③产生废渣,污染环境;④废弃物污染水源。
    4.我国石油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
    5.应对能源问题的措施——“开源”“节流”和“储备”(1)“开源”
    (2)“节流”的具体举措:加强节约,利用科技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资源的浪费等。(3)“储备”:建立石油储备基地,保证能源安全。
    考向一 结合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考查能源安全占国家安全(2023·山东泰安模拟)2022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在江苏省昆山市启动。该活动旨在通过新能源汽车下乡支持政策,鼓励相关企业积极参与各类促销活动,加大补贴和优惠力度,引导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推动新能源汽车农村市场发展。扩大新能源汽车在农村地区的推广应用,也能够提升农村的交通安全水平,助力农村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据此完成1~2题。
    1.目前,企业销售到农村市场的新能源汽车多是小型、微型车,其主要原因是( )①居民出行半径较小,可以满足出行需求 ②充电便捷,电池续航里程长 ③农村道路狭窄,仅适合小型车辆通行 ④政策支持力度大,小型、微型新能源汽车优惠多,价格略低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对我国能源安全的有利影响是( )①减少对石油的依赖,提高国家能源安全保障度 ②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推进能源结构多元化 ③增加交通用电量,促进电力产业的发展 ④减少煤炭使用量,改善大气质量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 第1题,居民出行半径较小,小型、微型车可以满足出行需求,无需购买大型车,①正确;充电便捷,电池续航里程长为新能源汽车所共有的特征,②错误;购买小型车、微型车的原因并非农村道路狭窄,仅适合小型车辆通行,农村中农机的使用需要道路较宽,③错误;政策支持力度大,小型、微型新能源汽车优惠多,价格略低,使得小型、微型车销售量大,④正确,C正确。第2题,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使得新能源的使用量提升,减少对石油的依赖,提高国家能源安全保障度,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推进能源结构多元化,①②正确;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增加交通用电量,促进电力产业的发展、减少煤炭使用量,改善大气质量不属于对能源安全的有利影响,③④错误,选A。
    考向二 结合区域虚拟水净输入量流计图,考查水资源与国家安全(2023·海南海口模拟)虚拟水指在生产产品和服务中所需要的水资源。地区之间的农产品贸易是实现虚拟水资源调配的重要方式,虚拟水资源的调配是在区域资源安全问题导致国家安全问题的背景下实施的。下图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虚拟水净输入量统计图。读图,完成3~4题。
    3.下列关于图示信息的描述,正确的是( )A.虚拟水净输入区多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地区B.虚拟水净输入区均位于我国东部经济地带C.虚拟水净输出区地跨我国地势第二、第三级阶梯D.虚拟水净输出区多分布在西北及东北地区4.虚拟水资源调配( )A.由水资源的空间分布差异决定,有利于资源安全B.能促进不同区域间水资源的均衡,增强国家安全C.有利于输出地区自然环境的改善,增强资源安全D.增加水资源输出地区的经济收入,增强国家安全
    【解析】 第3题,由题意可知,图中负值为净输出、正值为净输入。图中虚拟水净输入区位于沪、鲁、京、津、浙、豫,属于我国湿润、半湿润地区,A错误,其中豫属于我国中部经济地带,B错误;虚拟水净输出区是新、黑、内蒙古、桂、湘、冀、皖,其中新、内蒙古、桂、湘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皖、冀、黑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C正确;虚拟水净输出区中的桂、湘、冀、皖多数省份并未分布在西北及东北地区,D错误。第4题,根据材料信息,地区之间的农产品贸易是实现虚拟水资源调配的重要方式,虚拟水资源调配体现的是农产品的贸易,输出地通过输出农产品可以增加经济收入,进而维持社会、经
    济正常运行,增强国家安全,D正确。图示我国不少干旱区成为输出地、而湿润区是输入地,这样会使水资源空间分布更不均衡,不利于资源安全,A、B错误;且不利于输出地自然环境的改善,C错误。
    命题点二 粮食安全与国家安全
    (2022·湖南高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耕地由种植粮食作物改种非粮食作物的现象,称为种植结构“非粮化”。山东省种植结构“非粮化”率空间差异明显,2019年鲁中南山地丘陵地区明显高于鲁西北平原地区。下图示意山东省山脉水系分布。
    (1)鲁中南山地丘陵地区与鲁西北平原地区的种植结构“非粮化”率差异大,请从自然条件方面作出解释。鲁中南地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起伏大,耕地面积狭小;地形多样,气候温暖湿润,水、热、土组合多样,适宜种植多种农作物。鲁西北地处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开阔,土层深厚肥沃,河流众多且灌溉条件好,利于粮食种植。(2)近年来,山东省部分经济发达地区种植结构“非粮化”类型逐渐由棉花、花生、蔬菜向蔬菜、瓜果转变,说明其变化的主要原因。城市市场对蔬菜、瓜果的需求增长;与棉花、花生相比,蔬菜、瓜果的附加值更高,利润更大;交通条件的改善和冷藏保鲜技术提高。
    (3)为保障粮食安全,请提出防止耕地种植结构“非粮化”的合理建议。划定粮食种植规模红线,实现占补平衡;发放粮食生产补贴,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加大粮食种植科技投入,提高机械化水平,提高粮食单产;推行土地流转,鼓励种粮大户、专业合作社承包大面积粮食种植;加强管理,完善法律法规,实行严格的“非粮化”审批。【命题解读】 该题组以山东省种植结构“非粮化”率空间差异为背景,创设生活实践情境,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和保护粮食安全的措施,体现了高考考查的基础性、综合性和应用性。
    1.掌握实现粮食生产安全的资源基础
    2.抓住实现粮食安全的途径保护耕地资源的质量和数量,有利于实现粮食安全,实现藏粮于地,具体分析如下:
    3.保障粮食安全的主要措施
    考向一 结合某区域耕地非粮化分布,考查影响非粮化的因素及防止措施(2023·山东日照二模)耕地非粮化是将大量耕地转化为非粮食生产的行为,以非粮食作物播种总面积占农作物播种总面积的比率表示非粮化程度。“山城”重庆是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下图示意重庆市2011—2020年耕地非粮化程度分布。据此完成1~3题。
    1.重庆市耕地非粮化率高的自然基础是( )①山地、丘陵为主 ②水、热、土组合多样 ③地质灾害频发 ④红壤分布广泛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2.该市高度非粮化的地区以蔬菜、瓜果生产为主,主要原因是( )A.土壤肥力不足,不宜种粮B.市场需求量大,经济效益高C.地形崎岖,不宜机械化生产D.农民外出务工,劳动力短缺
    3.该市防止耕地非粮化扩大的合理措施是( )①推进耕地规模经营 ②调控蔬菜、瓜果价格 ③严格耕地用途管制 ④加大粮食种植补贴力度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 第1题,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可知,重庆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且位于亚热带,加之地形的影响,气候的垂直差异大,水、热、土组合多样,适合非粮食作物的生产,所以耕地非粮化率高,①②正确。地质灾害频发以及红壤分布广泛等属于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不利于非粮食作物的生产,③④错误。选A。第2题,相比而言,单位土地面积上,生产蔬菜、瓜果等产生的效益更高,且当地城市市场对蔬菜、瓜果的需求大,导致该市高度非粮化的地区以蔬菜、瓜果生产为主,B正确。蔬菜、瓜果的生产对土壤肥力要求也较高,A错误。地形因素不是主要原因,C错误。结合图示信息可知,高度非粮化的地区主要分布
    在重庆市经济发达的区域附近,并非劳动力不足,D错误。第3题,推进耕地规模经营可提高耕作业的规模优势,防止更多的土地用来种植非粮作物;严格耕地用途管制,可减少耕地的无序占用;加大粮食种植补贴力度可提高农民种植粮食的积极性,均有利于防止耕地非粮化扩大,①③④正确。蔬菜、瓜果价格受市场影响而波动变化,借助政府调控价格以防止耕地非粮化扩大并不合理,②错误。选D。
    考向二 结合主要粮食作物消费统计表考查实现粮食安全的途径(2023·北京海淀模拟)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多途径开发食物来源”。下表为中国稻谷与小麦的消费数据。据此完成4~6题。
    注:口粮品种总消费自给率=口粮品种国内产量/口粮品种总消费量×100%;口粮品种食用消费自给率=口粮品种国内产量/口粮品种食用消费量×100%
    4.表中M、N代表的数值分别是( )A.128.4 124.4 B.132.7 145.3C.131.6 152.0 D.135.6 147.55.稻谷与小麦的饲用与损耗占比增长明显,说明我国( )A.肉蛋奶消费量增长 B.粮食浪费较严重C.粮食种植面积减少 D.粮食进口量减少6.“大食物观”视角下,我国应( )①积极发展设施农业 ②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③确保食用口粮安全 ④优先发展饲粮生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第4题,M代表稻谷2020/21对应的口粮品种食用消费自给率,根据公式:口粮品种食用消费自给率=口粮品种国内产量/口粮品种食用消费量×100%;口粮品种总消费自给率=口粮品种国内产量/口粮品种总消费量×100%;那么口粮品种食用消费自给率:口粮品种总消费自给率=口粮品种总消费量:口粮品种食用消费量,M=100.7×(74.8+15.8+8.0)÷74.8=132.7;N=90.6×(68.8+28.5+8.6)÷68.8=145.3;故M=132.7,N=145.3,选B。第5题,稻谷与小麦的饲用占比增长说明饲料占比在增大,主要用于养殖业,同时粮食在流向生猪,牛羊,肉鸡等牲畜的过程中,也存在能量的损耗,所以稻谷与
    小麦的饲用损耗占比增长明显,这样进一步推测肉蛋奶消费量增长,A正确;稻谷与小麦的饲用增长不能说明粮食浪费较严重,B错误;粮食种植面积减少,粮食进口量减少会导致粮食总量下降,流向养殖业的粮食就会减少,C、D错误。第6题,“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多途径开发食物来源”。“大食物观”强调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多途径开发食物来源,积极发展设施农业可以扩展食物来源,①正确;扩大粮食种植面积主要提高的是粮食的产量,不能体现种类,②错误;“大食物观”的前提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尤其是确保食用口粮安全,③正确;“大食物观”视角下要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是确保食用口粮安全,而不是优先发展饲粮生产,④错误;①③正确,选B。
    命题点三 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
    (2022·山东高考)尼日利亚东南部的热带雨林是非洲仅存的原始热带雨林之一。1991年,尼日利亚政府在热带雨林存量较大的地区建立了克罗斯河国家公园。某机构利用遥感等地理信息技术对1986年和2010年国家公园所在区域的景观进行了对比研究(下图)。据此完成(1)~(2)题。
    (1)与1986年相比,2010年克罗斯河国家公园范围内( )A.分散林地和农场的面积缩小B.生物生存环境的连通性下降C.热带雨林景观的完整性提高D.雨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增强(2)图中国家公园内退化斑块的景观类型可能是( )①灌丛草地 ②草甸沼泽 ③落叶阔叶林 ④常绿硬叶林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命题解读】 本题组以尼日利亚东南部的热带雨林退化状况为背景创设学习探索情境,考查信息的获取和解读能力,运用地理原理推测地理事物变化的能力,引导学生建立人地协调的发展观和生态文明价值观,体现高考考查的基础性、应用性。
    1.突发环境安全事件的特点及其对国家安全的影响(1)在短期内严重威胁生命财产安全和基础设施安全,导致重大健康损害及人员伤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2)使区域自然环境的各种服务功能在短期内受到严重损害,甚至导致一定时期内区域环境质量或宜居性恶化、经济发展衰退乃至难以为继。(3)导致公众对环境恶化的担忧和不满情绪,诱发环境群体性事件,使环境安全问题转化为公共安全问题,从而威胁正常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
    2.污染物跨境转移的途径及国际合作的应对措施(1)途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污染物通过河流、海洋或大气等自然环境中的介质进行转移,如大面积酸雨区的形成、海上石油泄漏、跨境河流的水污染等;另一种是污染物通过人为的方式进行转移,如污染物的直接出口、污染设备和产品的转移,以及污染行业的输出等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行为。
    (2)国际合作的应对措施①禁止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出口和转移危险废弃物,各国需要把危险废弃物的产生数量减到最低限度,并采用最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方式就地储存和处理。②如果出于环保考虑确有必要跨境转移废弃物,出口国必须事先向进口国和有关国家通报废弃物的数量及性质;跨境转移危险废弃物时,出口国必须持有进口国政府的书面批准书。③发达国家依托在污染物管理、污染物无害化处理技术和资金投入等方面的优势,通过技术转让、信息交流和人员培训等多种途径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
    3.中国防治污染物跨国转移的应对措施需要从法律、经济、技术、国际合作和公众参与等多个维度制定综合性的应对措施。①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维护我国的发展权和环保权。②制定和完善与国际产业转移相关的法律制度。③加大环境监管力度,增加污染物转移的违法成本。④调整产业结构和对外招商引资的方向,提高产业准入的环境门槛,严禁高污染和低技术的产业引入。⑤提高和完善环境标准体系,确立依法打击污染物非法入境的依据。⑥开展绿色贸易,打击和整治污染物走私。
    4.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1)生态退化影响国家安全①会导致自然环境的调节服务功能降低,会导致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与强度增加等后果。②导致供给服务功能降低,会造成可再生资源的数量短缺、稳定性降低和更新障碍等问题。③严重到某种程度,就会动摇国家安全的自然环境基础,演变为威胁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区域乃至国家安全问题。
    (2)应对措施:根据各区域生态系统的自然条件、受人类影响与破坏程度的差异,设定不同的生态功能、环境质量及资源利用保护目标,并相应地采取生态修复、建立自然保护区等措施。
    考向一 结合我国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重心转移图考查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2023·河南驻马店模拟)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发生突然、迅猛,瞬间污染物排放量大,且没有固定的排放途径,不易控制,对环境影响较大且对生命与生产安全构成巨大威胁。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是我国主要的突发性环境污染。1998—2001年和2004—2007年,我国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重心向中西部转移较快。下图为近年来我国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重心转移轨迹。据此完成1~3题。
    1.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 )A.发生得快,消失得也快B.会在短时间内造成重大危害C.是污染物不断累积到一定程度后突然爆发形成的D.消失得快,因此危害较小
    2.我国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重心始终位于几何中心的东南方向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我国东南部地区人口稠密、工业发达B.我国东南部地区经济联系紧密,物流运输繁忙C.我国东南部地区风速较小,污染物扩散慢D.我国东南部河湖众多,台风、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影响较大
    3.1998—2001年和2004—2007年,我国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重心向中西部转移较快的主要原因是( )A.我国先后实施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导致污染企业向中西部转移B.这两段时间东部地区工业发展滞后C.西部地区气候干旱,植被覆盖率低D.油气资源开采重点向西部地区转移
    【解析】 第1题,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发生得快,大多数消失得也快,会造成重大危害,但有些影响可能持续几年甚至几十年,A、D错误;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会在短时间内造成重大危害,B正确。污染物不断累积到一定程度会形成累积性环境安全问题,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是污染物快速累积到一定程度后突然爆发形成的,C错误。第2题,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是我国主要的突发性环境污染,我国东南部地区河湖众多,台风、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影响较大,这是我国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重心始终位于几何中心东南方向的主要自然原因。D正确。“我国东南部地区人口稠密”“工业发达我国东南部地区经济联系紧密,物流
    运输繁忙”属于人为原因,A、B错误。我国东南部沿海地区临海,风速较大,污染物扩散快,C错误。第3题,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的政策,1998—2001年和2004—2007年我国中西部地区发展加快,引进了大量污染企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忽视了自然环境的保护,导致片面追求经济发展而污染环境,增加了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频率。因此,1998—2001年和2004—2007年,我国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重心向中西部转移较快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先后实施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导致污染企业向中西部转移,A正确。这两段时间东部地区工业发展仍然较快,这是中国政策扶持中西部发展,中西部发展速度快导致突发性环境污染
    事件重心向中西部转移较快,B错误。“西部地区气候干旱,植被覆盖率低”是长期存在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重心向中西部转移较快是中西部快速发展造成的,自然因素不是主要影响因素,C错误。中国油气资源开采重点向西部地区转移,但消费中心仍在东部,中西部的消费量少于东部,不会导致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重心向中西部转移较快,D错误。
    考向二 以湿地恢复对植被的影响为素材设置问题,考查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2023·河北沧州模拟)黑河中游湿地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在黑河流域乃至河西走廊生态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湿地的恢复和保护问题,相关部门调查了该地区恢复利用(利用与管理)、恢复保护(隔离保护管理)和自然恢复三种典型恢复方式对植被的影响,研究表明,物种丰富度随干扰强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下图示意自然湿地(作为参考湿地)和三种湿地恢复方式对植被的影响。据此完成4~6题。
    4.与自然恢复相比,人工恢复方式有利于提高植被覆盖度,主要原因可能是该方式( )A.能够满足水源需求  B.生态环境较好C.群落抗干扰能力强  D.物种丰富
    5.恢复保护方式物种丰富度最低,原因是( )A.土壤水分差 B.缺乏优势物种C.受干扰程度低 D.植被稀疏6.根据三种恢复方式对植被覆盖度和物种丰富度的影响的综合分析,以下做法对湿地恢复能够达到较好效果的是( )A.建立栅栏隔离保护B.建设旅游景点,并进行浇灌、栽种等C.不参与管理的自然恢复D.禁止大型动物踩踏、干扰
    【解析】 第4题,由材料“黑河中游湿地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可知当地水资源不足,与自然恢复相比,人工恢复方式可以充分利用水源条件,能够满足植被对水源需求,有利于提高植被覆盖度,A正确;自然恢复和人工恢复方式的生态环境相同,B错误;由图可知,人工恢复方式物种丰富度较低,群落抗干扰能力弱,C、D错误。第5题,恢复保护方式是对湿地进行隔离保护管理,受干扰程度低,因而物种丰富度最低,C正确;恢复保护方式更充分的利用水资源,可满足生物对水源的需求,A错误;恢复保护方式植被覆盖度高,但物种丰富度低,说明存在优势物种,B、D错误。第6题,根据三种不同恢复方式对植被
    覆盖度和物种丰富度的影响综合分析可知,恢复利用的方式植被覆盖度最高,物种丰富度也较高,因而该地区最适合采用恢复利用的方式,建设旅游景点并进行浇灌、栽种等属于恢复利用方式,B正确;不参与管理的自然恢复,属于自然恢复,C错误;建立栅栏隔离保护、禁止大型动物踩踏、干扰,属于恢复保护,A、D错误。
    命题点四 全球气候变化与碳减排
    (2023·全国乙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夏威夷岛人口密度低,以第三产业为主。该岛海拔2 400米以上区域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1 800米以下区域受信风控制。1958年以来,科学家在夏威夷岛上的观测站对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开展观测,是全球最早对大气二氧化碳浓度进行持续观测的站点。观测得到的数据被普遍认为能够反映全球大气二氧化碳的平均浓度变化,为科学认识气候变化提供了重要依据。下图示意夏威夷岛位置与地形。
    (1)指出夏威夷岛人为二氧化碳排放的总体特征。排放总量小;不同时期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变化幅度小;以第三产业(交通运输和旅游)排放为主,工业排放少。
    (2)从大气环流角度,分析该岛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对观测数据未构成明显干扰的原因。低海拔地区信风来自海洋,持续携带海洋的空气进入夏威夷岛,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容易被吹散;高海拔地区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流下沉,大气较稳定;多数聚落临海布局,受海陆风影响大,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易扩散。
    (3)说明该站观测的数据能够反映全球大气二氧化碳平均浓度变化的原因。地理位置独特,位于太平洋腹地,远离大陆,受某一大陆排放的干扰小,对全球平均浓度的反映准;建站时间早,统计资料时间长,数据丰富;二氧化碳在大气中不易降解,停留时间长;人类活动干扰较小。(4)若要在亚欧大陆建设一座能够反映全球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的观测站,请提出合适的站址并说明理由。西伯利亚地区高海拔地带。理由:远离主要污染源;陆地范围广阔,人口密度相对较低;海拔变化较大,可以设置多个站点。
    【命题解读】 该题以夏威夷岛上二氧化碳浓度的观测为命题材料,设置问题情境考查影响碳排放的因素、大气环流等基础知识,重视对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地理实践力等学科素养的考查,体现了高考考查的基础性、综合性和应用性,同时有助于学生树立人地协调发展观念。
    1.碳排放(1)碳循环的过程
    (2)碳排放增多的原因
    2.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1)导致海平面上升,有些岛国的生存空间丧失。(2)影响一些资源的供给变化,加剧资源危机或自然灾害。(3)会激化国家间的资源争端,进而引发政治、经济、外交等诸多领域的矛盾,甚至导致武装冲突。(4)气候变化对某些国家造成的生存环境恶化和资源短缺等不利影响,通过环境难民、国际资源市场价格波动等途径传递到其他国家,间接威胁这些国家的国家安全。
    3.国际合作中的碳交易(1)产生根源:以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需要治理,而治理温室气体则会给企业造成成本差异;既然日常的商品交换可看作是一种权利(产权)交换,那么温室气体排放权也可进行交换;由此,借助碳权交易便成为市场经济框架下解决污染问题的最有效的方式。这样,碳交易把气候变化这一科学问题、减少碳排放这一技术问题与可持续发展这个经济问题紧密地结合起来,以市场机制来解决这个科学、技术、经济综合问题。
    (2)基本原理:合同的一方通过支付另一方获得碳减排额,买方可以将购得的减排额用于抵消企业生产超出的碳排放额,出于经济效益考虑,买方会千方百计地降低碳排放,从而实现其减排的目标。
    考向一 结合碳汇产业的生产过程图,考查碳减排的措施(2023·福建福州模拟)海水养殖是利用沿海的浅海滩涂养殖海洋水生经济动植物的生产活动。碳汇渔业是指在渔业生产活动中,不需要投饵料,而是通过促进水生生物吸收水体中的二氧化碳,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并通过收获水生生物产品将碳移出水体的渔业生产活动的泛称。下图示意碳汇渔业生产过程。据此完成1~3题。
    1.我国发展碳汇渔业具备的主要优势有( )A.劳动力数量丰富B.海洋运输业发展迅速C.海水养殖面积大D.国际市场对水产品需求量大2.我国发展碳汇渔业的重要意义有( )①替代陆地植物固碳 ②直接减少CO2排放量 ③缓解水体富营养化 ④推进渔业生产方式转型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3.为促进碳汇渔业发展,人们在海水养殖区实施人工上升流工程,其目的是( )A.促进寒暖流交汇 B.促进藻类生长繁殖C.降低海洋表层水温 D.增加深海碳埋藏量
    【解析】 第1题,据材料“海水养殖是利用沿海的浅海滩涂养殖海洋水生经济动植物的生产活动”可知,我国海岸线漫长,浅海滩涂广阔,海水养殖面积大,利于发展碳汇渔业,C正确;劳动力数量丰富、海洋运输业发展迅速与碳汇渔业发展关系不大,A、B错误;我国人口众多,随生活水平提高,国内市场对水产品需求量大,D错误。第2题,据材料“碳汇渔业是指在渔业生产活动中,不需要投饵料,而是通过促进水生生物吸收水体中的二氧化碳,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并通过收获水生生物产品将碳移出水体的渔业生产活动的泛称”结合图示信息可知,在碳汇渔业中,藻类植物作为鱼类、贝类的饵料被大量消耗,
    可以缓解水体富营养化,③正确;碳汇渔业是一种新型的海水养殖模式,可以推进渔业生产方式转型,④正确;碳汇渔业不能替代陆地植物固碳,①错误;可以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不能直接减少CO2排放量,②错误。D正确。第3题,读图可知,底层海洋存在碳埋藏,人们在海水养殖区实施人工上升流工程,可以把底层海洋存在碳带到海洋表层,降低深海碳埋藏量,促进藻类生长繁殖,D错误,B正确;人工上升流工程与寒暖流无关,A错误;人工上升流工程可以把底层的低温海水带到表层,降低海水温度,但不是其主要目的,C错误。
    考向二 结合我国碳交易市场机制考查碳减排的措施(2023·贵州铜仁模拟)2021年福建省三明市常口村获得了全国第一张林业碳票,经专家计算评估,3 197亩的集体山林五年间吸收了12 723吨二氧化碳。林业碳票总价值为14万元,全体村民人均分红150元,成功实现“碳票”变“钞票”。下图为我国碳交易市场机制示意图。据此完成4~6题。
    4.当前碳交易市场对企业的主要影响不包括( )A.增大经营压力 B.提高生产成本C.促进转型升级 D.扩大生产规模5.林业碳票的实施可以( )①增加采伐量,促进林业的发展 ②提高我国的林业经营水平 ③拓宽森林生态价值的实现途径 ④实现生态和经济效益双赢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6.为进一步挖掘森林的经济价值,常口村可以( )A.发展林下经济 B.全面退耕还林C.提高造林补贴 D.限制森林间伐
    【解析】 第4题,在当前碳交易市场中,环保工作不达标的企业需要购买碳排放配额,成本支出会随之增加,A不符合题意;环保工作不达标的企业为了减少购买配额,需要改善生产流程、更新生产设备或是采购价格更高的环保型生产原料等,导致企业生产成本提高,生产经营压力增大,但也会倒逼企业增加技术投入、改善生产流程,促进转型升级,B、C不符合题意;碳交易市场增加了企业生产成本,与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无关,D符合题意。第5题,林业碳票的实施,使森林的固碳能力直接转化为经济收入,拓宽了森林生态价值的实现途径,森林吸收的二氧化碳越多,带给村民的收益就越高,因此为了提高森林的固碳能
    力,村民会控制森林采伐量,保护森林规模,①错误,③正确;同时需要加强对森林的抚育与管理,注重林木的保护性间伐与更新,提高森林质量,即可以提高我国的林业经营水平,②正确;林业碳票的实施,能够实现生态系统改善和经济效益的良性循环,④正确。②③④正确,选D。第6题,林下经济指的是以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为依托,发展林下种植业、养殖业、采集业和森林旅游业。它是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优势从事林下种植、养殖等立体复合生产经营模式,从而使农林牧各业实现资源共享、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林下经济让闲置的资源变废为宝,提高了森林的经济价值,A正确;为保障村民
    收入,需要在发挥森林生态效益的同时进一步挖掘森林的经济价值,将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退耕还林和进一步植树造林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宜农则农,宜林则林,且提高造林补贴不可持续,B、C错误;限制森林间伐,不利于森林的更新与质量提高,D错误。
    微专题11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二十大报告,又对推动绿色发展作了新的部署和安排,“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湿地休养生息”“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一系列举措,不仅着眼于中国自身发展,更彰显对地球家园和全人类负责任的中国态度。
    一、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是指不同土地、水分条件下森林、农田、湖泊和草原各种生态系统在合理有效地管理和利用下形成的统一体。一个区域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该地区生态系统的支撑和环境保护,而且这些生态系统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的。
    二、山水林田湖草修复的具体措施山:覆坑平整、表土回填、疏浚河道、拦沙坝、抗滑桩、围栏封育、恢复植被等。水:河道疏浚、水系连通、清水补给、修建护岸工程、河岸生物阻隔、植被恢复、生态护坡等。林:退耕还林、封山育林、人工造林、开沟换土、修建灌溉管网、有害生物防控等。
    田:土地整治、坡耕地改造、建设农田防护林、点面源治理、化肥减施、地膜回收、规范化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集雨工程、节水灌溉等。湖:退田还湖、湿地封育、基底修复与重建、内源污染物控制、富营养化营养盐去除、蓝藻与水华去除、生物群落优化、水生植物配置等。草:退耕还草、退牧育草围栏封育、飞播种草、鼠害防治、虫害防治、设置草方格沙障等。
    三、生态修复的地位及作用地球上现存的自然生态系统,包括森林、草原、荒漠、湿地、河湖水域、海洋,大多处在不同的退化阶段,因而需要不同的对待和处置。1.一小部分自然生态系统仍处在比较原始的状态,它们大多处在开发较晚的国家和地区。由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一部分原始生态系统,如原始森林、原始草原,仍将成为人类开发利用的对象。另一方面,由于人类社会生态意识的觉醒,对大部分原始生态系统实施或将要实施封闭式的保护,设立各种自然保护区或各种其他类型的保护地。
    2.相当一部分自然生态系统处于轻度退化的状态,如有些森林已残缺稀疏,或转变为天然次生林。对这些生态系统要在优先保护的前提下,加以适当的培育措施(抚育管理、促进更新等)进行生态保育或生态保护。3.有一部分自然生态系统已经受到较严重的损伤或破坏,如过度砍伐、过度放牧、过度开垦导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严重退化。对这样的生态系统要采取较为强烈的修复措施,包括改造(如低效次生林改造)、改良(如草场改良)等措施,以改善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4.通过各种保护(如禁伐、禁垦、禁牧,生物多样性保护)、保育和修复措施,达到生态系统的复原和恢复重建的目的。(1)在原来的自然生态系统已经彻底破坏或消失的土地上,需要采取决然的重建或新建的措施,如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退耕还湿地、造林种草,以仿造重建原有的生态系统(如果可溯源的话)或新建适合于当地自然条件的新人工生态系统。(2)在实际生活中,还有许多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形成的新人工生态系统(城市、农田、工矿交通建设用地),由于种种原因其生态环境欠佳,需要人为改善。
    四、生态修复的理念在生态建设和修复中以自然修复与人工修复相结合。要树立六大理念,即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树立发展和保护相统一的理念;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树立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的理念;树立空间均衡的理念;树立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
    五、生态修复的措施生态修复有五条措施,第一是生态红线的划定。第二是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功能区划)。第三是区域土地利用方向和布局的调整,形成农、林、草、漠、泽、水与城市、交通、工矿之间的合理布局。这三条是前提。第四是以保护优先,充分尊重自然规律,发挥自然恢复的潜力,封山育林、育沙育草、补水保湿。第五是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相结合。
    (2023·福建三明模拟)随着“生态福建”理念的推进,全省范围内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下表是福建省两个湖泊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模式、措施比较。读表,完成1~2题。
    1.两湖生态修复前存在的共同问题是( )A.水土流失严重 B.网箱养殖污染C.养鳗场污染 D.湖底淤泥沉积
    2.下列选项中能体现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理念的是( )①集中对湖中、湖面、湖周、库周进行综合治理 ②闽湖采用“以线带面”的治理模式 ③“湖泊+村庄+农田”的协同治理 ④大力清理常上湖内湖湖底淤泥至外湖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文字分析可知,两湖生态修复前都出现了水土流失问题,A正确;闽湖出现了网箱养殖污染,而常上湖未体现,B错误;常上湖出现了养鳗场污染,而闽湖未出现,C错误;常上湖出现湖底淤泥沉积,而闽湖未出现,D错误。第2题,结合材料中的措施,闽湖的治理措施体现了对于湖中、湖面、湖周、库周的综合治理,①正确;闽湖采用了“以点带面”的治理模式,②错误;常上湖是由村庄内湖和通河外湖组成,注重对“山、水、林、田、湖、草”的治理,体现了湖泊+村庄+农田协同治理的思路,③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将常上湖内湖湖底淤泥清理至外湖,④错误。①③正确,选C。
    (2023·河南校联考二模)“城市双修”是以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为内容,集市民对美好生活中生态品质和内涵诉求于一体的复杂系统工程。下图为“城市双修”工程实施价值导向。据此完成3~5题。
    3.“城市双修”理念的核心是( )A.经济发展 B.生态修复C.为人服务 D.城市修复4.根据“城市双修”理念,提升城市品质应采取( )①开展水系治理、山体修复、绿化空间建设与管理工作 ②完善城市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景观风貌等 ③主动保护、传承和提升彰显城市特色的历史遗迹、文化遗址 ④坚决拆除并重建与城市活力不协调的结构老化、功能失效、空间割裂的城市单元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5.“城市双修”理念产生有利于城市的( )①空间增长模式由质的优化转变为量的增长 ②发展方式由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③空间利用方式由粗放建设转向精细化管理 ④建设模式由城市治理转向城市管理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 第3题,结合“城市双修”概念及图示可知,经济发展不是城市双修的核心内容,A错误;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是“城市双修”的具体内容,B、D错误;“城市双修”是以人本主义为核心的,即核心是为人服务,C正确。第4题,据图可知,①属于城市生态范畴,②④属于城市品质范畴,③属于城市内涵范畴,D正确。第5题,“城市双修”理念有利于中国城市空间增长模式由量的增长转向质的优化,①错误;发展方式由投资导向转向创新驱动,②正确;空间利用由粗放式空间建设转向精细化品质提升,③正确;“城市双修”包含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建设模式应由城市管理转向城市治理,④错误。②③正确,选B。
    热点聚焦11 国家公园建设
    国家公园是指由国家批准设立并主导管理,边界清晰,以保护具有国家代表性的大面积自然生态系统为主要目的,实现自然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特定陆地或海洋区域。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其定义为大面积自然或近自然区域,用以保护大尺度生态过程以及这一区域的物种和生态系统特征,同时提供与其环境和文化相容的精神的、科学的、教育的、休闲的和游憩的机会。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点改革任务之一,是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能够保护自然生态和自然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完整性,对重要生态系统进行更为严格的保护,对珍稀野生动植物进行长效保护,给子孙后代留下自然遗产。
    1.基本策略国家公园以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保护和适度旅游开发为基本策略,通过较小范围的适度开发实现大范围的有效保护,既排除与保护目标相抵触的开发利用方式,达到了保护生态系统完整性的目的,又为公众提供了旅游、科研、教育、娱乐的机会和场所,是一种能够合理处理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关系的行之有效的保护和管理模式。尤其是在生态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利用矛盾尖锐的亚洲和非洲地区,通过这种保护与发展有机结合的模式,不仅有力地促进了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同时也极大地带动了地方旅游业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到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主要意义设立国家公园,其主要的意义和作用大致可概括为三大方向:景观资源的保存与保护;资源环境的考察与研究;旅游观光业的可持续发展。3.主要功能(1)提供保护性的自然环境;(2)保存物种及遗传基因;(3)提供国民游憩及繁荣地方经济;(4)促进学术研究及环境教育。
    (2023·湖北宜昌模拟)2022年4月18日,国家植物园在北京正式揭牌,它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南园)和北京市植物园(北园)扩容增效整合而成,总规划面积近600公顷。国家植物园坚持国家代表性和社会公益性的理念,充分发挥植物迁地保护和科学研究的核心功能。计划重点收集三北地区(东北、华北、西北)乡土植物、北温带代表性植物、全球不同地理分区的代表植物及珍稀濒危植物3万种以上,收藏五大洲代表性植物标本500万份,建成20个特色专类园、7个系统进化植物展示区和1个原生植物保育区。据此完成1~3题。
    1.国家植物园就地保护的植物多属于( )A.北温带植物 B.热带植物C.南温带植物 D.寒带植物2.与就地保护相比,迁地保护的优势有( )A.综合投入少 B.便于集中管理C.能够防止物种入侵 D.生态系统更加稳定3.成立国家植物园的主要目的是( )A.保护生物多样性 B.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C.发展旅游观光业 D.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
    【解析】 第1题,本题考查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就地保护的植物应该适应当地的温度特点,根据所学知识可判断,北京地处北温带,因此国家植物园就地保护的植物多属于北温带植物,A正确。第2题,迁地保护指使需要保护的植物离开其原生长地,集中迁移到自然或人为创设的适合其生长的环境中,可以达到方便集中管理的效果,B正确;迁地保护与就地保护相比,需要投入更多的建设成本,以创设适合生物生长的条件,投入较高,A错误;生物入侵指生物由原生存地经自然的或人为的途径侵入到另一个新的环境,对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农林牧渔业生产以及人类健康造成经济损失或生态灾难的过程,迁地保护与生物入
    侵无关,C错误;与就地保护相比,迁地保护所处的生态系统可能多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不一定更加稳定,D错误。第3题,材料提到“国家植物园坚持国家代表性和社会公益性的理念,充分发挥植物迁地保护和科学研究的核心功能。”成立国家植物园的主要目的是保护珍稀濒危植物,从而保护生物多样性,A正确;B、C是成立国家植物园可以达到的效果,但并非主要目的;成立国家植物园并不能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D错误。
    (2023·江苏统考二模)国家公园以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保护和适度旅游开发为基本策略,通过较小范围的适度开发实现大范围的有效保护。图1为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分布图,图2为主要国家公园相对重要性评估图(评估的四个维度为生态系统独特性、自然性、生物多样性和美感质量)。据此完成4~6题。
    4.下列国家公园中,自然带谱最为复杂的是( )A.珠峰 B.贡嘎山C.祁连山 D.西天山5.国家公园相对重要性评估的四个维度中,表示美感质量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6.可可西里国家公园建设,主要着眼于( )A.保护珍贵自然遗产 B.应对全球气候变化C.区域经济绿色发展 D.全民公益休憩娱乐

    相关课件

    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专题11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专题11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思维点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专题突破专题10资源环境产业与区域发展课件:

    这是一份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专题突破专题10资源环境产业与区域发展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高考解密,知识体系,关键能力,思维点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专题突破专题10资源环境产业与区域发展课件:

    这是一份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专题突破专题10资源环境产业与区域发展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高考解密,知识体系,关键能力,思维点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专题突破专题11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课件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