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河南省新乡市获嘉县大西关学校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展开1.会估测物理量,是学好物理的基本功之一。对于以下估测你认为与实际情况最接近的是( )
A. 健康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6.7℃B. 人正常步行时的速度约为15m/s
C. 一只鸡的质量约为16kgD. 初中生的身高约为165m
2.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所示,你认为不能够完成探究目的是( )
A. 硬纸板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
B.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
C. 改变薄塑料尺划过梳子的速度
D. 用大小不同的力吹笔帽
3.小明站在穿衣镜前3m处,以1m/s的速度匀速靠近穿衣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穿衣镜中小明的像逐渐变小B. 以穿衣镜为参照物小明总是静止的
C. 穿衣镜中小明的像是虚像D. 2s后小明走的距离是1m
4.歌曲《云在飞》唱道:“水是流淌的云,云是飞翔的水”“水是前世的云,云是来生的水”。歌词描绘了大自然美丽的轮回。下列关于“水循环”中的物态变化,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阳光晒暖了海洋,海水吸热蒸发成为水蒸气上升到空中
B. 云中的小水滴是水蒸气上升到高空遇冷液化形成的
C. 小水滴如果在高空遇到更加寒冷的气流,就会凝固成小冰珠,有可能形成冰雹落到地面
D. 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从而凝固成微小的冰晶,这些冰晶聚集起来,变成雪花飘落大地
5.如图所示,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下列几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与物体在不同点时的成像情况相对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幻灯机是根据物体放在c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B. 照相机是根据物体放在d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C. 使用放大镜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a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
D. 人眼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F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
6.人在水面下看到岸边景物的正确光路是( )
A. B. C. D.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6分)
7.下列与光现象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手影是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 老花镜的镜片是用凹透镜制成的
C. 照相机利用了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的虚像的原理
D. 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8.如图所示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物质的密度比水大
B. 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
C. 质量为25g的甲物质的体积为30cm3
D. 当甲和乙两物质的质量相同时,乙物质的体积较小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2分)
9.小明在七星岩游玩时看见了一些现象,他从物理角度想起了下列问题。
(1)阳光下,小明看见自己在地面上留下了影子,可以用光的______知识来解释。
(2)来到湖边,小刚看见湖水中的鱼在蓝天白云间游弋。看见的鱼是光的______形成的像,看见的蓝天白云是光的______形成的像。
10.如图所示是甲、乙两车运动的s−t图象。当两车从同一地点,同时、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______(填“静止”或“运动”)的;当时间t=______s时,两车相距8m。
11.盛夏时节天气炎热,小莉从冰箱里拿出根冰棒吃了起来,顿时感觉凉爽了。冰棍在熔化过程中要______热量;哥哥从冰箱中取出瓶矿泉水,不久后发现,原本干燥的瓶壁上有了许多水珠,这是发生了______现象(填一种物态变化名称)
12.小明和母亲一块到商店买服装,他在平面镜前0.4m处试穿衣服,则在镜中的像离他______m,当他逐渐远离平面镜时,他在镜中的像的高度将_____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13.小明用照相机拍摄物理课本某页的全部内容,那么物理课本应放在离照相机镜头______的位置。若要改拍该页中的某一插图。应拉近课本与镜头的距离,同时还应把镜头______ (选填“前伸”、“保持不变”或“后缩”)。
14.小明测量土豆块的密度,他先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土豆块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土豆块的质量为______g.他用量筒测量土豆块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这块土豆的密度为______g/cm3.将土豆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大块土豆的密度______小块土豆的密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四、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分)
15.如图所示,S为平面镜MN前的一点光源,P为镜前的一点,试画出S点发出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P点的光线的光路图。
16.一束光线从水斜射入空气,如图中画出折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和折射角。
五、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8分)
17.小亮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
(2)图乙是小亮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时间---温度图象(40min后停止加热)。由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温度是______℃;在20∼40min内,温度计示数保持不变,此过程______(选填“不再”或“继续”)吸收热量。
(3)水沸腾之后水面上方会出现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4)结合图象提供的信息,在同样的环境下,给一大杯滚烫的热水降温,现有两种方法供你选择:①先让滚烫的热水冷却5min,然后加一小杯冷水;②先在滚烫的热水中加入一小杯冷水,然后冷却5min。你认为冷却效果较好的是______(填序号即可)。
18.小明妈妈为家里自酿了很多红葡萄酒,小明想知道自酿红葡萄酒的密度,于是和学习小组的同学们一起利用天平和量筒进行测量,他们操作如下:
(1)将托盘天平放在______桌面上,将游码移至称量标尺左端的______,并调节天平平衡。
(2)用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时,如图甲是小明测量过程中的情景,他的错误是______,纠正错误后,测得空烧杯的质量是41.6g。
(3)取适量的红葡萄酒倒入烧杯内,用天平测烧杯和红葡萄酒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其总质量是______ g。
(4)将烧杯中的红葡萄酒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丙所示,量筒中的红葡萄酒的体积是______cm3,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出红葡萄酒的密度是______g/cm3,等于______kg/m3,所测密度偏______(选填“大”或者“小”)。
19.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
(1)由图甲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cm。
(2)按图乙安装器材时,需要调节烛焰的中心、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在______处。
(3)移动蜡烛和光屏,当处于图乙位置时,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像的特点为倒立、______的实像。
(4)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向左移动蜡烛,则应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与图乙相比,此时的像将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20.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km,一列火车早上7:30从甲地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6:30到达乙地,列车行驶途中以144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400m的桥梁,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25s。求:
(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米?
21.一空瓶的质量为0.2kg,装满水后总质量是0.65kg,求
(1)瓶中所装水的体积是多少;(ρ水=1.0×103kg/m3)
(2)若这些水全部凝固成冰,水凝固成冰后的体积是多少(ρ冰=0.9×103kg/m3);
(3)若用此瓶装满某种油,油的质量是0.36kg,那么这种油的密度是多少。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A、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6.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A符合实际;
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13.6m/s≈1.1m/s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
C、一只鸡的质量在1.5kg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
D、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初中生的身高略小于成年人,在165cm=1.65m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A。
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对于生活中数据的估测,应从实际的角度出发进行判断,也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判断,如自己的身高、自己的体重、自己正常时的体温及正常行走的速度等方面来与题目中的数据比较,只要相差不大,即该数据就是合理的。
2.【答案】D
【解析】解:A、硬纸板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能够完成探究目的,故A错误;
B、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能够完成探究目的,故B错误;
C、用薄塑料片在梳子齿上快慢不同的滑动时,梳子齿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能够完成探究目的,故C错误;
D、用大小不同的力吹笔帽,研究的是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不能够完成探究目的,故D正确。
故选:D。
声音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音调与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掌握声音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并能结合实例进行辨析,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3.【答案】C
【解析】解:A、平面镜所成的像是与物体等大的,故A错误;
B、小明站在穿衣镜前3m处,以1m/s的速度匀速靠近穿衣镜,以穿衣镜为参照物小明与平面镜之间有位置的变化,小明是运动的,故B错误;
C、平面镜所成的像是与物体等大的虚像,故C正确;
D、2s后小明走的距离:s=vt=1m/s×2s=2m,故D错误;
故选:C。
(1)(3)平面镜所成的像是与物体等大的虚像。
(2)人在运动时,像也在运动,根据参照物的选择判断小明的运动状态。
(4)根据s=vt可求2s后小明走的距离。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牢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常见题目。
4.【答案】D
【解析】解:A、海水吸热升温,由于温度不能达到沸点,以蒸发的方式变为水蒸气,上升到空中,正确;
B、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液态小水滴,与凝华形成的小冰晶组成云,正确;
C、小水滴遇冷后会放热凝固,形成固态小冰晶,变大的小冰珠落到地面上形成冰雹,正确;
D、气态水蒸气变为固态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错误。
故选:D。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各种物态变化定义和水循环的理解,我们要能够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5.【答案】A
【解析】解:
A、物体放在c点,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故A正确。
B、物体放在d点,u
D、物体在F点时,此时的物体在焦点上,此时凸透镜不成像;而人的眼睛与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的成像情况相似。故D错误。
故选:A。
根据图示的四点与焦距的位置关系,利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确定其成像的情况;然后再根据凸透镜成像情况的具体应用,即可确定各选择项的正误。
本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以及眼睛看物体相当于照相机的工作原理。
6.【答案】C
【解析】解:
人在水面下看到岸边景物,是景物反射的光由空气射到水面上发生折射后进入了人的眼睛,由光的折射规律知,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由折射规律知,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由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此分析判断。
本题考查根据光的折射规律作图,关键知道光的传播方向以及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
7.【答案】BC
【解析】解:A、因为光的直线传播,在手的后面形成了黑色的区域,就形成了手影,故A正确;
B、老花镜戴凸透镜进行矫正,所以老花镜镜片是凸透镜制成的,故B错误;
C、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来工作的,故C错误;
D、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故D正确。
故选:BC。
(1)手影是光直线传播形成的。
(2)老花眼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3)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来工作的。
(4)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1)正确区分影子和像,影子是一个黑色的轮廓,无论虚像还是实像,都能看出物体的模样。
(2)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很相似,容易混淆,注意区分: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品红、黄、青。
8.【答案】AB
【解析】解:
(1)在m−V图象中找体积为40cm3的甲物质的质量为50g,由密度公式得甲物质密度为:ρ=mV=50g40cm3=1.25g/cm3大于水的密度1g/cm3.故A正确;
(2)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的密度相同,所以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故B正确;
(3)在m−V图象知质量为25g的甲物质的体积为20cm3,故C错误;
(4)在m−V图象知当甲和乙两物质的质量相同时,乙物质的体积较大,故D错误;
故选:AB。
(1)在m−V图象中找甲物质的对应的体积和质量为,由密度公式得甲物质密度然后与水的密度比较即可。
(2)从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来分析即得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
(3)在m−V图象知质量为25g的甲物质的体积为20cm3。
(4)在m−V图象知当甲和乙两物质的质量相同时,乙物质的体积较大。
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本题难度不大,属于常考题。
9.【答案】直线传播;折射;反射
【解析】(1)阳光下,小明看见自己在地面上留下了影子,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
(2)来到湖边,小明看见湖水中的鱼在蓝天白云间游弋,看见的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看见的蓝天白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故答案为:(1)直线传播;(2)折射;反射。
(1)沿直线传播的光被不透明的物体挡住,在物体后面光照不到的地方形成影子;
(2)水中的鱼反射的光由水斜射入空气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便看到了水中的鱼;水中的蓝天白云是蓝天与白云在水面形成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本题以生活中的常见现象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光的反射,是一道基础题,熟练掌握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与反射是解题的关键。
10.【答案】运动 4
【解析】解:由图象知,t=4s时,甲通过的路程是24m,乙通过的路程是16m,
则甲的速度v甲=s甲t=24m4s=6m/s,v乙=s乙t=16m4s=4m/s,
v甲>v乙,
所以,以甲为参照物,乙是运动的。
设t′时两车相距8m,
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同时同向作匀速直线运动,
则有v甲t′−v乙t′=8m,
即6m/s×t′−4m/s×t′=8m,
解得,t′=4s。
故答案为:运动;4。
(1)根据图象,利用速度公式v=st可求甲、乙速度关系,然后利用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分析解答;
(2)利用速度公式变形s=vt列出等式,求解两车相距8m时所用时间。
图象可以使我们建立更多的感性认识,从表象中去探究本质规律,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是本题的主要特点,值得我们关注。
11.【答案】吸收 液化
【解析】解:①冰棍在嘴里会熔化,熔化过程需要吸收热量,所以会感觉凉爽;
②从冰箱中取出的矿泉水,温度比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比较冷的饮料瓶就会液化为小水珠,附着在饮料瓶表面。
故答案为:吸收;液化。
解决此题要知道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熔化过程需要吸收热量。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
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物态变化和物态变化过程的吸热和放热现象进行分析解答。
12.【答案】0.8;不变
【解析】解: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是等大的,由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当这位同学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0.4m处,那么他的像与平面镜的距离也是0.4m,则镜中的像与本人相距0.4m+0.4m=0.8m.
当人靠近平面镜,像也靠近平面镜,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大小相同,和物到镜的距离无关,人们感觉到的近大远小是一种视觉效果,不影响真实的大小.
故答案为:0.8;不变.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成像是等大正立的虚像,且物距与像距相等即可解答此题.
本题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①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②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
③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④像与物体相对于平面镜对称.
牢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3.【答案】二倍焦距以外 前伸
【解析】解:照相机拍摄物理课本某页全部内容时,物理课本应该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的位置,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再拍摄该页上的一幅插图时,拉近课本和镜头之间的距离,物距减小,要增大像距,所以把镜头要前伸。
故答案为:二倍焦距以外;前伸。
(1)照相机是利用物体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工作的。
(2)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变大,像变大(物近像远像变大)。
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在凸透镜成像习题中有广泛的应用,一定要熟练掌握。
14.【答案】等于
【解析】解:(1)图甲中标尺的分度值为0.2g,土豆的质量m=20g+2.8g=22.8g;
(2)图乙中水的体积为20cm3,水和土豆的总体积40cm3,土豆的体积V=40cm3−20cm3=20cm3;
土豆的密度ρ=mV=22.8g20cm3=1.14g/cm3。
(3)一块土豆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无论哪一块,物质种类、状态和温度都没有变化,所以密度不变,大块土豆的密度等于小块土豆的密度。
故答案为:22.8;1.14;等于。
(1)弄清楚标尺的分度值,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加上游码对应的刻度值;
(2)土豆的体积等于总体积减去水的体积;根据ρ=mV求出密度。
(3)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状态和温度有关,与质量、体积、形状无关。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天平、量筒的正确使用和密度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知道密度的影响因素是:种类、状态和温度,是正确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
15.【答案】解:
根据物与像关于镜面对称,先作出点光源S的像点S′,连接PS′,与镜面的交点O为入射点;再连接SO为入射光线,OP为反射光线,如图所示:
【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知,物与像关于镜面对称,要作出P点的像点P′,连接SP′,与镜面的交点为入射点,再完成光路。
本题还可以作出P点的像P′,连接SP′与镜面交于O点,从而确定入射光线和入射点,连接OP画出反射光线。
16.【答案】解:光由水斜射入空气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入射角为入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折射角为折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如图:
【解析】要想作出折射光线,标出入射角和折射角,必须知道光由水斜射入空气发生折射所遵循的规律。
本题考查光的折射定律的作图,是从水到空气的折射,应该有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17.【答案】96 100 继续 液化 ①
【解析】解:
(1)由图甲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96℃;
(2)水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这个不变的温度是水的沸点,由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100℃;
分析图象还可以获得的信息有:水在沸腾的过程中继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
(3)水蒸气是看不到的,我们看到的“白气”已不是水蒸气,而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4)根据图乙可知,水和环境的温度差越大,降温越快,水和环境的温度差越小,降温越慢,即液体降温时先快后慢,所以,在同样环境条件下,给一大碗滚烫的热水降温时,应先让滚烫的热水冷却5min,然后加一小杯冷水,故选①。
故答案为:(1)96;(2)100;继续;(3)液化;(4)①。
(1)明确一个小格表示的分度值为1℃,可根据液柱的位置读出此温度计的示数。
(2)液体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这个不变的温度是液体的沸点;
(3)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叫液化;
(4)液体降温时先快后慢。
液体沸腾的图象,是考查的一个重点知识,它不仅体现了液体沸腾时温度的变化特点,图象中还包括了液体的沸点、沸腾的时间等信息。
18.【答案】水平 零刻线处 称量中调节平衡螺母 81.64011×103 大
【解析】解:(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线处,
(2)由图甲可以看出,在测量的过程中,调节平衡螺母,这是错误的;
(3)用天平称量葡萄酒和的总质量时,砝码总质量是50g+20g+10g=80g,游码对应的刻度值是1.6g,所以总质量m总=80g+1.6g=81.6g。
(4)由图丙知,葡萄酒的体积:V=40mL=40cm3,
又因为烧杯的质量为41.6g,所以葡萄酒的质量:
m=81.6g−41.6g=40g,
葡萄酒的密度为:
ρ=mV=40g40cm3=1g/cm3=1×103kg/m3;
当将烧杯中的葡萄酒倒入量筒中时,烧杯壁上会附着着一定量的葡萄酒,从而使体积测量的数值偏小,这样得出的密度值就偏大。
故答案为:(1)水平;零刻线处;(2)在测量过程中调节平衡螺母;(3)81.6;(3)40;1;1×103;大。
(1)在天平使用时,应先将天平放在水平的桌面上,而后将天平的游码归零;
(2)在测量前的调平用平衡螺母,在测量过程中的调平,应该用游码或砝码;
(3)天平平衡时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质量与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4)在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要注意读数问题,视线要与液面的凹底相平;测量液体质量时,液体的质量等于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与烧杯质量之差,再利用密度公式求葡萄酒的密度。当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时,烧杯壁上会附着着一定量的液体,从而使体积测量的数值偏大。
本题是测量葡萄酒密度的实验题目,考查了天平和量筒的读数以及密度的计算,属于基础题目。
19.【答案】10.0同一高度 放大 左 变小
【解析】解:(1)由图甲知,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为60.0cm−50.0cm=10.0cm,所以凸透镜的焦距为10.0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3)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蜡烛放在35cm的位置,则物距为50cm−35cm=15cm,在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4)如果蜡烛向左移动,则物距变大,所以像距将变小,成的像也变小,光屏应该靠近凸透镜,向左移动。
故答案为:(1)10.0;(2)同一高度;(3)放大;(4)左;变小。
(1)图中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平行光聚焦法,亮点为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为就焦距。由此可以确定其焦距是多少;
(2)为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心,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3)凸透镜成像时,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
(4)凸透镜成实像时,具有物近像远像变大的特点。
此题是有关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实验,主要考查了对焦距概念的理解及成像规律和应用,这些应熟练掌握,难度不大。
20.【答案】解:(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所用时间:
t=16:30−7:30=9h;
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
v=st=900km9h=100km/h;
(2)火车的过桥速度:
v′=144km/h=40m/s,
由v=st得,火车过桥通过的总路程:
s′=v′t′=40m/s×25s=1000m,
所以火车的长度:
s火车=s′−s桥=1000m−400m=600m。
答:(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100千米每小时;
(2)火车的长度是600米。
【解析】(1)已知甲乙两地的距离和甲地开往乙地的时间,利用v=st即可求得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
(2)已知速度和时间可求火车和桥梁的总长,总长减桥梁长就是火车的长度。
本题主要考查对速度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弄清火车完全过桥时行驶的路程为桥长与火车长的和是关键。
21.【答案】解:(1)瓶子所装水的质量为m水=m总−m瓶=0.65kg−0.2kg=0.45kg,
由ρ=mV可得,瓶子所装水的体积为V水=m水ρ水=0.45kg1.0×103kg/m3=4.5×10−4m3;
(2)水结冰后质量不变,即m冰=m水=0.45kg,
冰的体积为V冰=m冰ρ冰=0.45kg0.9×103kg/m3=5×10−4m3;
(3)油的体积为V油=V水=4.5×10−4m3,
油的密度为ρ油=m油V油=0.36kg4.5×10−4m3=0.8×103kg/m3。
答:(1)瓶中所装水的体积是4.5×10−4m3;
(2)若这些水全部凝固成冰,水凝固成冰后的体积是5×10−4m3;
(3)油的密度是0.8×103kg/m3。
【解析】(1)已知空瓶质量和装满水的总质量,可以得到瓶中水的质量,利用V=mρ得到瓶中所装水的体积;
(2)水结冰后状态改变,质量不变;已知冰的质量和密度,利用V=mρ可以得到冰的体积;
(3)油的体积等于水的体积;已知油的质量和体积,利用ρ=mV得到油的密度。
此题考查的是密度计算公式及其变形公式的应用。知道水结冰前后质量不变,瓶子容积一定,是解答此题的基础。
河南省新乡市获嘉县同盟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这是一份河南省新乡市获嘉县同盟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画图题,实验探究题,综合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新乡市获嘉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河南省新乡市获嘉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共18页。
2023年河南省新乡市获嘉县中考物理三模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河南省新乡市获嘉县中考物理三模试卷(含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生活处处有物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