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重庆市江北区巴川量子中学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展开1.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B. 全新的2B铅笔长约28cm
C. 一名普通中学生质量约为50kgD. 人眨一次眼的时间约为5s
2.2022年10月12日,“天宫课堂”第三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从航天员讲课中获取科学知识,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B. 地面上的学生能与航天员互动交流,说明真空可以传声
C. 调大直播电视的音量,是增大了声音的响度
D. 学生们听课时主动保持安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3.如图所示是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航母“山东舰”在开展多科目实战化训练,飞行甲板上歼−15战斗机正在起飞,飞赴目标空域。对于起飞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以“山东舰”为参照物,歼−15战斗机是静止的
B. 以“山东舰”为参照物,站在甲板上的水兵是运动的
C. 以歼−15战斗机为参照物,海面是运动的
D. 以歼−15战斗机为参照物,驾驶该战斗机的飞行员是运动的
4.如图所示,是小明一家到火锅店吃火锅的情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冰冻肥牛肉卷”放置一段时间会变软,是因为牛肉卷中的冰熔化了
B. 把火锅中的汤汁加热至沸腾后,改用更大火加热,汤汁温度继续升高
C. 在吃火锅时,小明的眼镜片上出现了“雾气”,这是因为水蒸气液化了
D. 在吃火锅时,汤汁沸腾,是汽化现象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同学们能看到五星红旗是因为五星红旗是光源
B. 每个同学都能听到国歌声是因为国歌声的音调高
C. 同学们排队排成一条直线利用的是光在任何介质中都沿直线传播
D. 五星红旗缓缓升起属于机械运动
6.关于质量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密度与物态无关
B. 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C. 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球内气体密度变大
D. 从地球带到太空中的铅笔能“悬浮”在舱内,是由于质量变小了
7.如图是“探究某物质凝固规律”的实验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t=6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态B. 该物质是非晶体
C. 凝固过程中该物质持续放热温度不变D. 该物质凝固过程持续了20min
8.如图所示,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透镜。下列关于透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脸经摄像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B. 电影影片经投影仪成正立等大的实像
C. 通过照相机看远处的树是倒立放大的虚像
D. 菜园坝大桥的“倒影”该像是正立等大实像
9.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往往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要求被测者与视力表像的距离是5m。如图是小明同学在一次测量视力时的情景,关于这次视力测量的说法中:( )
①视力表中开口向上的“E”,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开口向上;②视力表中开口向左的“E”,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开口向右;③小明同学按要求进行视力测量,则L的大小应该是0.6m;④小明同学按要求进行视力测量,则L的大小应该是0.3m
A. 只有①④正确B. 只有①②③正确C. 只有②③正确D. 只有②④正确
10.通过实验,得到了a、b、c三个实心体的m−V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 )
A. a物质的密度最小
B. a物质的密度是c的两倍
C. b物质的密度是1.0×103kg/m3
D. 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11.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的距离为26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实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凸透镜的焦距大于13cm
B. 若保持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动,随着时间的推移,蜡烛在光屏上的像将向下移动
C. 若保持凸透镜不动,交换光屏和蜡烛的位置,光屏上能成放大清晰的烛焰像
D. 若将蜡烛远离凸透镜,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
12.如图甲所示,珍珍将一个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放在漫画前,惊奇地发现透过水杯看到漫画中的老鼠变“胖”了,还掉头奔向猫,如图乙所示。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B. 透过水杯看到变“胖”的老鼠是虚像
C. 此时漫画中的老鼠到玻璃杯的距离应满足u>2f
D. 将漫画离水杯远一些,透过水杯看到的老鼠会变更“瘦”一些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18分)
13.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产生的,小莎同学在8个相同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自制成的“水瓶琴”,当她借助木棒用相同力度敲击时,每个玻璃瓶发出的声音的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
14.如图所示,医生用体温计给某位发烧者测量体温,该体温计的工作原理是液体的______;若没有甩几下,直接用它去测量37℃的体温,其示数显示为______℃。
15.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图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方向均未标出),其中折射光线是______(用字母表示),AB左侧是______(选填“玻璃”或“空气”)。
16.两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A和B,A倒扣着放入盛水的容器中、B中装有一些水,如图所示放置。用酒精灯给各容器中的水加热,使水沸腾后继续加热的过程中,A杯中的水______(填“能”或“不能”)沸腾,;B杯中的水______(填“能”或“不能’)沸腾。
17.有一种利用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是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打到光电屏上来显示液面高度的,光路图如图所示。当光线与液面的夹角为30∘时,反射角的大小为______;当光屏上的光点由S1移到S2,表示液面______(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18.水具有反常膨胀的特性。如图所示为水的密度在0℃∼10℃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根据图象可知,温度等于______℃时,水的密度最大;在0℃∼4℃范围内,水具有______(填“热胀冷缩”或“热缩冷胀”)的性质。
19.有一种能反映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空气湿度)的装置,叫作干湿球温度计,如图所示,它是由甲、乙两支相同的温度计并列组成的,其中乙的玻璃泡上包着湿棉纱布,甲是干燥的,我们发现______(甲/乙)温度计的示数要低一些,这是因为水蒸发时要______。若只给甲煽风(风吹不到乙和棉纱布),则两只温度计示数差将______(变大/变小/不变)。
20.一个质量为158g的空心铁球,体积为30cm3,则铁球空心部分的体积为______cm3,在空心部分装满水,水的质量是______(已知铁的密度为7.9g/cm3)。
21.AB是一条平直的公路边上的两块路牌,一只小鸟和一辆小车同时从A、B两路牌相向运动,小鸟飞到小车正上方时,立即以同样大小的速度折返回A,并停留在路牌边;再过一段时间,小车也行驶到A。它们的位置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t2=2t1,则这个过程中,小鸟的总路程s1______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小车的总路程s2;小鸟与小车的速度之比是______ 。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分)
22.在图中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物体AB的像。
23.根据图中的入射光线,画出相应的折射光线。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2分)
24.物理学习小组在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时,装置如图所示。
(1)安装甲图实验器材应按照______(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
(2)在水温升高到85℃后,每隔1min读取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并持续一段时间。将所得数据记录在如下表格中:
由实验可知:水沸腾时需要______,但温度______;
(3)在本次实验中,水的沸点是______℃,由此可知当地大气压______(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
(4)实验中观察到水沸腾时的气泡现象如图乙中的图______(选填“a”或“b”);
(5)根据记录在图丙中的数据画出水的沸腾图像。给半杯水加热,水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丙中a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给一整杯水加热,则水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正确的是______(选填“a”,“b”,“c”或“d”);
(6)将装有水的试管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对烧杯进行加热,如图丁所示,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中的水沸腾,而试管中的水______(选填“会”或“不会”)沸腾,原因是______。
25.如图,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老师让同学将凸透镜正对着天花板上亮着的日光灯并上下移动,直到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白纸上得到清晰的日光灯的像,此时用刻度尺测出像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0.0cm,则该凸透镜的焦距近似为______ 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摆在光具座上,为了使蜡烛的像成在光屏中央,应调节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______上。
(3)如图甲所示,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像的性质是倒立______的实像,这是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成像原理。
(4)如图乙,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16cm刻度线处,则人眼应按图中______(选填“A”、“B”或“C”)观察方法可观察到烛焰的像。
(5)如图丙,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眼镜,发现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将光屏向透镜移近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______眼镜(选填“近视”或“远视”)。
(6)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他用同一凸透镜做了两次实验,如图丁、戊所示,光屏上均有清晰的像(未画出),其中成缩小像的是图______;
(7)第(6)问中小明所用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______(填字母)。
A.5cm
B.8cm
C.10cm
D.15cm
26.小明用天平、烧杯、油性笔及足量的水测量一块鹅卵石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拨至标尺______,发现横梁稳定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往______(选填“左”或“右”)调;
(2)将鹅卵石放在调好的天平上测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鹅卵石的质量为______ g;同时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90g;
(3)如图乙所示,把鹅卵石轻轻放入烧杯中,往烧杯倒入适量的水,用油性笔在烧杯壁记下此时水面位置为M,然后放在天平左盘,如图丁所示,烧杯、水和鹅卵石的总质量为______ g;
(4)将鹅卵石从水中取出后,再往烧杯中缓慢加水,使水面上升至记号M,如图丙所示,用调好的天平测出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42g,此时杯中水的体积为______cm3;
(5)根据所测数据,鹅卵石的体积为______cm3,计算出鹅卵石的密度为______kg/m3;
(6)若小明在第(4)步的测量过程中,用镊子添加砝码并向右旋动平衡螺母,直到天平平衡,此错误操作将导致所测密度偏______。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2分)
27.6月18日,是重庆直辖市成立25周年的日子,同时也迎来了一份“厚礼”。重庆轨道交通4号线二期于18日中午12时开通初期运营(如图),该线路运营使得重庆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达到了450公里。据悉,4号线二期全长约33公里,共设铁山坪站、复盛站、龙兴站、石船站等15座车站,单程运行时间约66分钟,求。
(1)4号线二期列车单程运行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重庆轨道交通4号线全程运营里程约为48公里,若按二期列车运行的平均速度行驶,列车行驶4号线全程所需要的时间。
28.“十四五”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时期,据有关研究,汽车自身质量每降低100kg,100公里油耗可减少0.6L,每节约1L燃料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5kg。如图,某型号汽车原来使用的是质量高达1027kg的钢质外壳,若替换成等体积的镁合金材质,质量可减小780kg,已知ρ钢=7.9×103kg/m3,请计算:
(1)车外壳所用材料的体积是多少?
(2)镁合金材料的密度是多少?
(3)改装后的汽车驶500km,大约能少排放多少kg二氧化碳?
29.如图甲所示,底面积为50cm2、高为10cm的平底圆柱形容器和一个体积为100cm3的小球置于水平桌面上(容器厚度不计),容器内盛某种液体时,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与液体的体积关系如图乙所示,求:
(1)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2)容器内盛满这种液体后,液体的质量是多少?
(3)容器内盛满这种液体后,再将小球轻轻地放入容器中,小球沉入容器底,待液体溢尽,擦干容器壁,测得总质量为716g,则小球的密度为多少?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A、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4km/h=4×13.6m/s≈1.1m/s,故A不符合实际;
B、中学生“一拃”的长度约15cm,全新2B铅笔长度略大于此数值,在18cm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
C、成年人质量在65kg左右,中学生质量略小于此数值,在50kg左右,故C符合实际;
D、人们常用“眨眼之间”形容时间短,所以眨一次眼睛的时间不到0.5s,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C。
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估测法是利用物理概念、规律、物理常数和常识对物理量的数值、数量级进行快速计算以及对取值范围合理估测的方法。
2.【答案】B
【解析】解:A、从航天员讲课中获取科学知识,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A正确;
B、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地面上的学生能与航天员互动交流利用的是电磁波,故B错误;
C、调节音量是调节声音的大小,改变的是响度,故C正确;
D、学生们听课时主动保持安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正确。
故选:B。
(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3)声音的特性指音色、音调和响度。音色与材质有关;音调与频率有关;响度与振幅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4)减弱噪声有三种途径:①在声源处减弱;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③在人耳处减弱。
此题考查减弱噪声的方法、声音的传播、声音的特性、声音的利用等,是声现象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
3.【答案】C
【解析】解:A、以“山东舰”为参照物,歼−15战斗机与“山东舰”有位置变化,战斗机是运动的,故A错误;
B、以“山东舰”为参照物,站在甲板上的水兵与“山东舰”之间没有位置变化,水兵是静止的,故B错误;
C、以歼−15战斗机为参照物,海面与歼−15战斗机之间有位置变化,海面是运动的,故C正确;
D、以歼−15战斗机为参照物,驾驶该战斗机的飞行员与歼−15战斗机之间没有位置变化,驾驶该战斗机的飞行员静止的,故D错误。
故选:C。
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
此题主要考查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在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时,关键看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
4.【答案】B
【解析】A、“冰冻肥牛肉卷”放置一段时间会变软,是因为牛肉卷中的冰熔化了,故A正确。
B、把火锅中的汤汁加热至沸腾后,改用更大火加热时,由液体沸腾的特点可知汤汁的温度不变,故B错误。
C、在吃火锅时,小明的眼镜片上出现了“雾气”,这是因为水蒸气液化了,故C正确。
D、在吃火锅时,汤汁沸腾,是汽化现象,故D正确。
故选:B。
(1)熔化是指物质由固态转变为液态。
(2)液体沸腾的特点:达到沸点,继续吸热,温度不变。
(3)液化指物质由气态转变成液态。
(4)汽化指物质由液态转变成气态。
本题考查了汽化和液化、熔化现象,还考查了液体沸腾的特点,属于基础题。
5.【答案】D
【解析】解:A、同学们能看到五星红旗,是因为光在五星红旗上发生了漫反射,故A错误;
B、每个同学都能听到国歌声是因为国歌声的响度大,故B错误;
C、同学们排队排成一条直线利用的是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故C错误;
D、五星红旗缓缓升起相对地面位置发生了变化,属于机械运动,故D正确。
故选:D。
(1)自身能发光的物体是光源;
(2)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3)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4)物体的位置变化叫机械运动。
本题考查了光源、响度、光的直线传播以及机械运动,是一道基础题。
6.【答案】C
【解析】解:A、同种物质,状态不同时密度不同,故A错误;
B、密度是物体的一种特性,它不随物体的质量或体积的变化而变化,故B错误;
C、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球内气体体积变小,质量不变,根据密度公式ρ=mV,所以密度变大,故C正确;
D、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固有属性,与物体的位置无关,故D错误。
故选:C。
(1)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温度、所处的空间位置的变化无关;
(2)密度是物体的一种特性,它不随物体的质量或体积的变化而变化;同种物质,状态不同,密度不同。
此题考查了对密度和质量概念的了解与掌握,要学会用我们学过的知识分析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7.【答案】C
【解析】解:A、由图可知,第0∼10分钟是物质凝固前,物质为液态,故在t=6min时,物质处于液态,故A错误;
BC、第10∼20分钟是物质凝固过程,该物质持续放热,但温度不变,说明该物质是晶体,故B错误,C正确;
D、该晶体在第10min开始凝固,到第20min结束,该物质凝固过程持续了10min,故D错误。
故选:C。
从图象中辨别晶体与非晶体主要看这种物质是否有一定的凝固点,即有一段时间这种物质放热,但温度不变,而此时就是这种物质凝固的过程;晶体在凝固前处于液态,在凝固过程中晶体处于固液共存态,凝固后处于固态。
本题考查的是对凝固图象的理解,根据图象分辨晶体和非晶体,并能分析出各自在凝固过程中的特点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8.【答案】A
【解析】解:A.摄像头是一个凸透镜,物体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正确;
B.投影仪镜头是一个凸透镜,物体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物体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错误;
C.通过照相机看远处的树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错误;
D.菜园坝大桥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故D错误。
故选:A。
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U
本题考查了生活中的透镜的应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一道基础题。
9.【答案】B
【解析】解:(1)平面镜所成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物像相对于平面镜对称。所以视力表中开口向上的“E”,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开口也向上;视力表中开口向左的“E”,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开口向右;
(2)要求被测者与视力表像的距离是5m,由图知,小明到平面镜距离2.2m,所以视力表的像到平面镜距离为5m−2.2m=2.8m,视力表到平面镜距离也为2.8m,则L的大小应该是2.8m−2.2m=0.6m。
综上分析可知,只有①②③正确。
故选:B。
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体到平面镜距离相等,像是正立、等大虚像,据此分析解答。
本题考查了在检查视力时所遇到的有关平面镜成像的知识,与实际结合紧密,牢固掌握平面镜成像特点是关键。
10.【答案】C
【解析】解:
由上图可以看出,当体积为2cm3时,a的质量为3.5g,b的质量为2g,c的质量是1g,由ρ=mV得
ρa=3.5g2cm3=1.75g/cm3,
ρb=2g2cm3=1g/cm3,
ρc=1g2cm3=0.5g/cm3,可见:
A、a的密度最大,故A错;
B、a的密度是c的密度的3.5倍,故B错;
C、ρb=1g/cm3=1.0×103kg/m3,故C正确;
D、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密度与质量无关,故D错。
故选:C。
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其大小仅与物质的种类和存在的状态有关,而与物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
由图得出,当体积为2cm3时,a、b、c的质量利用ρ=mV求出各自的密度,进行判断。
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能从图象得出相关信息是本题的关键。
11.【答案】C
【解析】解:
A、当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的距离为26cm时,物距大于像距,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实像,则u=26cm>2f,解得f<13cm,故A错误;
B、若保持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动,随着时间的推移,蜡烛变短,根据经过光心的光线的传播方向不变可知,蜡烛在光屏上的像将向上移动,故B错误;
C、像距小于物距,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动,移动凸透镜,像距大于物距时,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可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C正确;
D、蜡烛远离凸透镜时,物距增大,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减小像距,光屏应靠近凸透镜,故D错误。
故选:C。
(1)当物距大于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据此分析焦距的大小;
(2)根据经过光心的光线的传播方向不变分析;
(3)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据此分析;
(4)凸透镜成实像时,遵循物远像近像变小的特点。
本题考查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关键是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2.【答案】D
【解析】解:AB、圆柱形玻璃杯盛满水,圆柱形玻璃杯中的水中间厚边缘薄,形成水凸透镜;该凸透镜能使图片横向放大、颠倒;由乙图可知,此时的老鼠的像与甲图中的老鼠相比,是放大的,左右颠倒的实像,故AB错误;
C、此时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漫画中的老鼠到玻璃杯的距离应满足2f>u>f,故C错误。
D、若将漫画离水杯再远一些,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透过水杯看到的老鼠会变“瘦”一些,故D正确;
故选:D。
透明玻璃杯可以看成是中间厚边缘薄的柱形透镜,物体置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
水、玻璃、水晶、冰等透明物质,都可以制成凸透镜和凹透镜,虽然材料不同,对光线的作用相同,成像性质相同。
13.【答案】振动 音调
【解析】解:(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如图所示,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用相同的力敲击它们,瓶子和水振动发声,由于相同的瓶子内装有不同质量的水,水和瓶子总质量大的难振动,频率低,音调低,所以8个瓶子发出的频率不同;由于用力相同,振幅相同,响度相同;由于都是瓶子和水一起振动,音色相同。
故答案为:振动;音调。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用力敲瓶子,是瓶子和水一起振动,物体的质量越大,体积越大,难振动,频率低,音调低。
本题通过敲击盛水的瓶子和吹瓶口,考查声源、音调等,体现了同样的实验器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实验,可以验证不同的实验结论。
14.【答案】热胀冷缩 38.5
【解析】解:体温计用于测量人体的温度,该体温计的工作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
上图中,体温计分度值为0.1℃,示数为38.5℃。体温计有一个特殊的结构,就是它的缩口,水银膨胀时可以通过缩口挤到直管,但在收缩时却很难通过缩口回到液泡中。若没有甩几下,直接用它去测量37℃的体温,其示数显示为38.5℃。
故答案为:热胀冷缩;38.5。
(1)普通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使用体温计前一定要把水银柱甩回玻璃泡,因为水银柱不会自动流回玻璃泡。
此题考查体温计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属于常规题型。
15.【答案】OG 玻璃
【解析】解:由图可知,∠BOE=60∘,所以∠COE=90∘−60∘=30∘,而∠COF=30∘,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CD为法线,AB为界面;
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则OG一定为折射光线,EO为入射光线,OF为反射光线;
由图可知,折射角为:∠GOD=45∘.因当光线从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这束光线是由玻璃进入空气;根据光由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可知,AB左侧是玻璃,右侧是空气。
故答案为:OG;玻璃。
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光的折射规律的内容:入射光线、法线、折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当光线从空气射入其它透明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线从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此题首先根据反射角和入射角相等,找出法线,从而确定界面,然后根据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关系确定出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反射光线。
此题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规律的应用,首先要掌握定律的内容,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确定法线,从而确定界面,则可首先确定出折射光线,根据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关系确定出入射光线,最后确定反射光线。
16.【答案】不能 不能
【解析】解:都不沸腾,A中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升高,水温不能达到沸点,所以不能沸腾。
B中水温能达到沸点,但不能继续吸热,所以不能沸腾;
故答案为:不能;不能。
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知道水沸腾的条件是达到沸点和继续吸热,二者缺一不可,水的沸点会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升高。
解决此类题目要知道沸腾的条件及改变气压可以改变沸点,属于基础题目。
17.【答案】60 上升
【解析】解:若此时入射光线与液面的夹角是30∘,则入射角为90∘−30∘=60∘,在光的反射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则反射角的大小是60∘。
由于入射光线是固定的,且光在液面上发生的是镜面反射,当液面发生变化时,故反射光线的方向与原来的反射光线是平行的,如下图所示:
由图可知,当光电屏上的点由S1移到S2时,则表明液面从CD上升到AB;
故答案为:60∘;上升。
(1)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根据液面上升或下降,判断出反射点和反射光线的变化,从而分析出反射到光电转换接收器的光点与液面变化的关系。
本题主要考查光的反射的应用,其中分析液面上升或下降时反射光线方向保持不变,即与原来的反射光线平行是解本题的关键。
18.【答案】4 热缩冷胀
【解析】解:由图象可知,在4℃时水的密度是最大的;
在0℃∼4℃范围内,温度升高时水的密度是逐渐变大的,体积就是逐渐变小的,所以是热缩冷胀。
故答案为:4;热缩冷胀。
在图象中找出密度最大的位置,看对应的温度是多少;
根据图象找出0℃∼4℃水密度的变化情况,得出结论。
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图象的分析能力。是一道重点题。
19.【答案】乙 吸热 不变
【解析】解:乙的玻璃泡上包着湿棉纱布,由于水蒸发时需要吸收热量,因此温度计乙的示数要低一些;
若只给甲扇风(风吹不到乙和棉纱布),并不能加快乙的玻璃泡上湿棉纱布中水的蒸发,故两只温度计示数差将不变。
故答案为:乙;吸热;不变。
(1)蒸发是一种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够进行的由液态变为气态的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2)液体蒸发除与液体温度、表面积和空气流动快慢有关外,还与空气湿度有关:空气湿度越小,蒸发越快。
此题考查了蒸发吸热特点的应用,知道蒸发快慢与空气湿度有关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0.【答案】10 10
【解析】解:(1)根据ρ=mV可得,质量为158g铁的体积为:
V铁=m球ρ铁=158g7.9g/cm3=20cm3,
因为V铁=20cm3
(2)空心部分装满水,水的体积V水=V空=10cm3,
则水的质量为:m水=ρ水V水=1g/cm3×10cm3=10g。
故答案为:10;10。
(1)我们可以求出质量为158g的铁的体积,和铁球的体积进行比较,若小于铁球的体积,这个铁球就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等于铁球的体积减去质量为158g铁的体积;若相等,就是实心的;
(2)利用密度公式的变形公式m=ρV,用空心部分的体积(装满水水的体积)乘以水的密度就是装满水的质量。
此题考查的是铁球实心和空心的判断,以及空心部分体积的计算,需要我们能够灵活掌握密度的计算公式。
21.【答案】大于 3:1
【解析】解:设AB之间的距离为L,小鸟的速率是v1,汽车的速率是v2,
由于小鸟飞到小车正上方立即以同样大小的速度折返飞回A,
则小鸟从出发到与汽车相遇的时间与小鸟返回的时间相同,故它们相向运动的时间为12t1,
由v=st得,在小鸟和汽车相向运动的过程中有:
v1×12t1+v2×12t1=L,
即:(v1+v2)×12t1=L------①
对于汽车来说有:s2=v2t2=L------②
由①②可得:v1=3v2,即v1:v2=3:1,
小鸟飞行的总路程为s1=v1t1=3v2×12t2=32s2=32L,
则小鸟的总路程s1大于小车的总路程s2。
故答案为:大于;3:1。
由题意可知,小鸟飞到小车正上方时,立即以同样大小的速度折返回A,说明小鸟飞向B的时间和飞回的时间相同,据此求出它们相向运动的时间,根据s=vt表示出小鸟和小车相遇时的路程,小车通过的路程等于AB之间的距离,然后联立等式即可求出速度之比,根据s=vt求出小鸟通过的路程,然后与小车通过的路程相比较确定两者的路程关系。
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弄清楚小鸟和小车运动的时间、路程关系是关键。
22.【答案】解:先作出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物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如图所示:
【解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大小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左右相反;先作出端点A、B的像点,连接两个像点即为物体AB的像。
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要注意先作出端点或关键点的像点,再用虚线连接得到物体的像。
23.【答案】解: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如图所示:
【解析】先确定所给的入射光线的特点,然后根据凸透镜的光学特点(三条特殊光线)作图。
凸透镜三条特殊光线的作图:①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③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24.【答案】自下而上 吸热 保持不变 98 低于 a c 不会 试管中水温此时与烧杯中水温相同,能达到沸点,温度相同,不能继续吸热,故不能沸腾
【解析】解:(1)铁架台的底座是固定的,加热时要利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安装甲图实验器材应先安装酒精灯,即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
(2)由实验表格数据可知,水加热温度升到98℃后,开始沸腾,但温度不再升高,由此表明水沸腾时需要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3)液体沸腾时保持不变的温度为沸点,在本次实验中,水加热温度升到98℃后,开始沸腾,但温度不再升高,故水的沸点是98℃;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水的沸点随气压的减小而降低,由此可知当地大气压低于1标准大气压。
(4)水沸腾时,杯内水的温度相同,在水的内部有大量水蒸气生成,气泡上升过程会有水蒸气不断进入气泡内,气泡会变大,并在液面破裂,实验中观察到的气泡现象如图乙中的图a。
(5)其它条件不变,水的质量越大,加热时升温越慢,但不影响水的沸点,即沸点与原来相同,则水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正确的是c。
(6)水的沸腾有两个必要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在加热过程中,烧杯中水沸腾后,温度保持不变,试管中水温此时与烧杯中水温相同,能达到沸点,温度相同,不能继续吸热,故不能沸腾。
故答案为:(1)自下而上;(2)吸热;保持不变;(3)98;低于;(4)a;(5)c;(6)不会;试管中水温此时与烧杯中水温相同,能达到沸点,温度相同,不能继续吸热,故不能沸腾。
(1)加热时要利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安装实验器材应先安装酒精灯;
(2)液体在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3)根据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的特点结合表格中数据得出结论;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水的沸点随气压的减小而降低;
(4)要正确解决此题,需要了解液体沸腾前和沸腾时的现象。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减小,到上面时消失;沸腾时产生大量气泡,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增大,最后破裂。水在沸腾时吸热,温度不变;
(5)其它条件不变,水的质量越大,加热时升温越慢,但不影响水的沸点,即沸点与原来相同;
(6)液体沸腾的条件是达到沸点且继续吸热。
水的沸腾实验是初中热学中重要的实验,一般考查水沸腾前后气泡的变化、沸点、沸点和气压的关系、沸腾的条件、沸腾的特点、加热时间比较长的原因、器材、水沸腾的图像、温度计的正确使用和读数等等,要注意积累学习经验。
25.【答案】10.0主光轴 放大 投影仪 B 远视 丁 C
【解析】解:(1)将凸透镜正对着天花板上亮着的日光灯并上下移动,直到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白纸上得到清晰的日光灯的像,从像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0.0cm,即为焦距;
(2)为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处,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
(3)已知f=10.0cm,由图甲可知,2f>u>f,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像的性质是倒立放大的实像,这是投影仪的成像原理;
(4)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16cm刻度线处,此时u=16cm−10cm=6cm,u
(6)由图知,丁图中物距大于像距,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7)丁图,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当u>2f,2f>v>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u=50.0cm−20.0cm=30.0cm,30.0cm>2f,
v=65.0cm−50.0cm=15.0cm,2f>15.0cm>f,
解得,15.0cm>f>7.5cm①
戊图,2f>u>f,v>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u=50.0cm−32.0cm=18.0cm,2f>18.0cm>f,
v=73.0cm−50.0cm=23.0cm,23.0cm>2f,
解得,11.5cm>f>9.0cm②
由①②得,11.5cm>f>9.0cm,
所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10.0cm,故选C。
故答案为:(1)10.0;(2)主光轴;(3)放大;投影仪;(4)B;(5)远视;(6)丁;(7)C。
(1)根据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焦点,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为焦距,让平行光射到凸透镜上,调出最小最亮的光斑为凸透镜的焦点,亮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焦距;
(2)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为了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上,在依次放置好蜡烛、凸透镜、光屏后,就需要对三者的高度进行调节;
(3)凸透镜成像时,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
(4)u
(6)物距大于像距,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距小于像距,凸透镜成倒立缩放大的实像;
(7)根据丁、戊两种成像情况时的物距和焦距,像距和焦距的关系解不等式,确定凸透镜的焦距。
此题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考查了学生对实验操作的要求,一定要注意实验前的调整工作,为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使凸透镜、烛焰、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处,同时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
26.【答案】左端的零刻线处 左 ×103 大
【解析】解:(1)天平使用前要调节平衡。应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拨至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
调节过程中,若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往左调,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
(2)由图甲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游码在标尺上的刻度值为1.8g,则鹅卵石的质量为m1=20g+10g+1.8g=31.8g;
(3)杯、水和鹅卵石的总质量m2=100g+50g+10g+1.8g=161.8g;
(4)图丙中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42g,空烧杯的质量是90g,杯中水的质量为m水=142g−90g=52g,
根据密度公式,水的体积为V水=m水ρ水=52g1g/cm3=52cm3;
(5)步骤(3)中杯、水和鹅卵石的总质量161.8g,取出鹅卵石再向烧杯中加水到记号M处时,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42g,鹅卵石的质量是31.8g,则向杯中缓慢加入水的质量m加水=142g+31.8g−161.8g=12g,
而鹅卵石的体积等于加入水的体积,所以鹅卵石的体积为V=V加水=m加水ρ水=12g1g/cm3=12cm3,
所以鹅卵石的密度为ρ=m1V=31.8g12cm3=2.65g/cm3=2.65×103kg/m3;
(6)称量过程中用镊子添加砝码,而不能移动平衡螺母。若小明在第(4)步骤测量过程中用镊子添加砝码并向右旋动平衡螺母,则所加砝码少,测量水的质量偏小,水的体积偏小,根据密度公式知密度测量的值偏大。
故答案为:(1)左端的零刻线处;左;(2)31.8;(3)161.8;(4)52;(5)12;2.65×103;(6)大。
(1)天平使用前要调节平衡。应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拨至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
调节过程中,若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往左调。
(2)由图甲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游码在标尺上的刻度值为1.8g,鹅卵石的质量为砝码质量和游码示数之和。
(3)杯、水和鹅卵石的总质量为砝码质量和游码示数之和。
(4)图丙中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42g,空烧杯的质量是90g,据此得出杯中水的质量,根据密度公式,水的体积。
(5)步骤(3)中杯、水和鹅卵石的总质量161.8g,取出鹅卵石再向烧杯中加水到记号M处时,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42g,鹅卵石的质量是31.8g,据此得出向杯中缓慢加入水的质量,而鹅卵石的体积等于加入水的体积,根据密度公式得出鹅卵石的体积和鹅卵石的密度。
(6)称量过程中用镊子添加砝码,而不能移动平衡螺母。若小明在第(4)步骤测量过程中用镊子添加砝码并向右旋动平衡螺母,则所加砝码少,测量水的质量偏小,水的体积偏小,根据密度公式知密度测量的值的变化情况。
本题为测量一块鹅卵石的密度的实验,考查注意事项、密度计算、误差分析等知识。
27.【答案】解:(1)4号线二期全长s1=33km,单程运行时间t1=66min=1.1h,
4号线二期列车单程运行的平均速:v=s1t1=33km1.1h=30km/h;
(2)4号线全程运营里程:s2=48km,列车运行的平均速度v=30km/h,
由v=st可知,列车行驶4号线全程所需要的时间:t2=s2v=48km30km/h=1.6h。
答:(1)4号线二期列车单程运行的平均速度是30km/h;
(2)重庆轨道交通4号线全程运营里程约为48公里,若按二期列车运行的平均速度行驶,列车行驶4号线全程所需要的时间为1.6h。
【解析】(1)知道4号线二期全长和单程运行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出4号线二期列车单程运行的平均速度;
(2)知道4号线全程运营里程和列车运行的平均速度,利用速度公式求出列车行驶4号线全程所需要的时间。
本题考查速度公式的灵活运用,是一道常考题,难度较小。
28.【答案】解:(1)钢质外壳的体积:V=m钢ρ钢=1027kg7.9×103kg/m3=0.13m3;
(2)钢质外壳换成镁合金材料的质量:m=1027kg−780kg=247kg,
镁合金材料的密度:ρ=mV=247kg0.13m3=1.9×103kg/m3;
(3)由题知,汽车自身质量每降低100kg,每百公里油耗可减少0.6L,现在减少了780kg,
每百公里油耗可减少:ΔV=780kg100kg×0.6L=4.68L,
汽车行驶的路程:s=500km,
能节约汽油:V汽油=4.68L×5=23.4L,
因每节约1L燃料可减少CO2排放2.5kg,
所以,能减少排放CO2的质量:m′=23.4L×2.5kg/L=58.5kg。
答:(1)车外壳所用材料的体积是0.13m3;
(2)镁合金材料的密度是1.9×103kg/m3;
(3)改装后的汽车行驶500km,大约能少排放58.5kg的CO2。
【解析】(1)已知钢质外壳的质量和钢的密度,利用公式ρ=mV可得钢质外壳的体积;
(2)知道减少的质量,求出钢质外壳换成镁合金材料的质量,利用密度公式求镁合金材料的密度;
(3)由题知,汽车自身质量每降低100kg,每百公里油耗可减少0.6L,现在减少了780kg,可求每百公里油耗可减少量;已知汽车行驶的路程,进而求出能节约汽油体积,最后利用每节约1L燃料可减少CO2排放2.5kg得出答案。
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和速度公式的应用,从题干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是关键,要注意钢质外壳换成镁合金材料后体积不变。
29.【答案】解:(1)由乙图可知,液体体积为0时的总质量为100g,则容器的质量为m容器=100g,
液体体积为V液=200cm3时,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m总=300g,
则液体的质量m液=m总−m容器=300g−100g=200g,
液体的密度为ρ=m液V液=200g200cm3=1g/cm3;
(2)容器内盛满这种液体时,液体的体积:V液′=V=Sh=50cm2×10cm=500cm3,
液体的质量:m液′=ρV液′=1g/cm3×500cm3=500g;
(3)容器内盛满这种液体后,再将小球轻轻地放入容器中,小球沉入容器底,
则小球排开液体的体积V溢=V球=100cm3,
溢出液体的质量m溢=ρ液V溢=1g/cm3×100cm3=100g,
待液体溢尽,擦干容器壁,测得容器、水和小球的总质量为716g,
因为m剩=m容器+m液′+m球−m溢,
则小球的质量:m球=m剩+m溢−m液′−m容器=716g+100g−500g−100g=216g,
小球的密度:ρ球=m球V球=216g100cm3=2.16g/cm3。
答:(1)液体的密度是1g/cm3;
(2)容器内盛满这种液体后,液体的质量是500g;
(3)小球的密度为2.16g/cm3。
【解析】(1)从图象得出容器质量(液体体积为0时的总质量),读出一定总质量对应的液体体积,求出液体的质量,利用密度公式计算液体的密度;
(2)已知液体的密度、装满液体的体积(容器容积),利用密度公式计算装满液体后液体的质量;
(3)容器内盛满这种液体后,再将小球轻轻地放入容器中,小球沉入容器底,则小球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小球的体积,利用m=ρV求溢出液体的质量,待液体溢尽,擦干容器壁,测得容器、水和小球的总质量为716g,而m剩=m容器+m液′+m球−m溢,据此求小球的质量,再利用密度公式求小球的密度。
此题主要考查密度公式及其应用,关键是读懂图象、从中获取相关信息,易错点是计算小球的质量。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温度/℃
85
86
88
90
92
94
96
98
98
98
98
98
98
2023-2024学年重庆市江北区巴蜀中学九上物理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重庆市江北区巴蜀中学九上物理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重庆巴川量子中学九上物理期末联考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重庆巴川量子中学九上物理期末联考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重庆市合阳中学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重庆市合阳中学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