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展开注意事项:
1.化学试卷共两大题17小题,满分40分,化学与物理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2页。
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1.北方早餐中的豆腐脑滑嫩可口、富含营养。下列关于豆腐脑的制作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泡豆 B.磨浆
C.滤渣 D.煮浆
2.“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共建美好家园”。下列措施有利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是( )
A.生活垃圾就地焚烧,美化环境 B.使用一次性筷子,养成卫生习惯
C.提倡使用节能产品,减少碳排放 D.工业废水直接排放,节约生产成本
3.“学化学,用化学”。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
A.向自来水中加入肥皂水,检验自来水是否为硬水
B.冬天用煤炉取暖时,室内放盆水防止中毒
C.冰箱内放入活性炭,吸附异味、净化冰箱气体
D.实验时碰倒酒精灯着火,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4.中美贸易战中,中国对镍、锗两种原料进行出口管制。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关于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非金属元素 B.核内中子数为31
C.符号“2Ga”可表示两个镓原子 D.碳12原子的质量为a,则镓原子的质量为69.72a
5.探究分子的运动现象的实验中,用到酸碱指示剂酚酞(C20H14O4)。下列关于酚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酚酞属于氧化物 B.一个酚酞分子含两个氧分子
C.酚酞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酚酞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6.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下列实验操作中、符合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
A.倾倒液体 B.读取液体体积
C.加热液体 D.熄灭酒精灯
7.小华参观当地的自来水厂,了解到自来水的生产过程有:取河水、自然沉淀、过滤、活性炭吸附、投药消毒和加压配水等。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过程能除去河水中的颜色和异味 B.该过程能除去河水中的难溶性杂质
C.该过程能将河水转化为软水 D.该过程中河水发生了化学变化
8.有关碳及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金刚石和石墨都是黑色固体
B.金刚石和石墨都具有可燃性
C.CO和CO2可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
D.CO和CO2都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化学性质相似
9.从宏观走进微观,探寻变化的奥秘。如图是氧化汞加热分解的微观模拟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 B.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D.该反应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
10.逻辑推理能力是化学的重要核心素养之一。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化合反应的生成物只有一种,则只有一种物质生成的反应一定为化合反应
C.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所以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微粒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D.点燃氢气前需要验纯,则点燃任何可燃性气体前都需要验纯
11.根据下列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12.将燃者的蜡烛放入盛有一定体积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至熄灭过程中,用传感器测得密闭容器中O2和CO的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通过分析图像得出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a点时容器内氮气体积分数为82% B.容器内物质总质量:a点>b点
C.蜡烛由碳、氧元素组成 D.物质燃烧时氧气必须达到一定浓度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13.(6分)阅读下列科技短文,回答问题。
地球是一个美丽的“水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淡水仅占总水量的2.5%,其余是海水或咸水,海水淡化是解决人类淡水资源短缺的有效措施。
海水淡化技术主要有热分离法和膜分离法,热分离法利用蒸发和冷凝分离水与非挥发性物质,能耗大、成本高;膜分离法利用薄膜的选择透过性实现海水淡化,但现有薄膜的水通量低,应用受到限制。有科学家提出,给石墨烯“打上”许多特定大小的孔,制成单层纳米孔二维薄膜,可进行海水淡化。石墨烯海水淡化膜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1)海水中含有大量氯化钠,氯化钠由_______(填离子符号)构成。
(2)海水热分离时利用的净水方法是________(填“过滤”或“蒸馏”);限制热分离法大规模应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石墨烯海水淡化膜淡化海水的过程从微观角度看,该过程允许_______通过。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填字母序号)。
A.石墨烯、金刚石和C60都由碳元素组成
B.石墨烯、金刚石和C60都由碳原子构成
C.石墨烯、金刚石和C60物理性质相似
D.石墨烯海水淡化膜分离技术将不溶性固体和水分离
(5)从日常生活的角度,提出爱护水资源的一条建议:______________。
14.(6分)氟气的实验室制取和性质检验是重要的化学实验,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问题。
(1)若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
(2)若实验室用装置B制取氧气,装置B中应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的量至少要_______,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
(3)实验装置C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该实验可观察到:硫燃烧发出_______火焰,同时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15.(5分)为助力我国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某化学科研小组为一工厂设计了一种捕集烟气中CO,并转化利用的装置,其流程如图所示。
(1)吸收塔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流程中固体A的化学式为_______。
(3)流程中气体转化成固体B的过程中,分子间的间隔_____(填“增大”或“减小”)。
(4)分析上述流程是否能减少自然界中CO2,你的结论及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16.(6分)如图1,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
(1)同学们观察到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________,产生的大量白烟弥漫到空气中,最后在石棉网上得到一些白色固体。
(2)请写出镁条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们通过称量发现:在石棉网上收集到生成物的质量小于镁条的质量。有人认为这个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你认为出现这样的实验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
(4)小红按如图2装置改进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同时还发现产物中有少量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氧化镁为白色固体;②镁能与氮气剧烈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Mg3N2)固体;③氮化镁可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氨气,该气体能使酚酞溶液变成红色。
【做出猜想】黄色固体是Mg3N2。
【实验探究】请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注意:若答对以下小题奖励3分,化学总得分不超过40分】
【反思与交流】
①氮化镁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
②空气中N2的含量远大于O2的含量,可是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物MgO却远多于Mg3N2,合理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
③图2中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17.(5分)医学上常用双氧水溶液(过氧化氢和水的混合物)来清洗创口和局部抗菌。小红同学分别取2.0g二氧化锰和68.0g某医用双氧水溶液先后放入如图1装置中,实验测得装置和物质的质量的相关数据如图2。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黑色固体的质量为______g;
(2)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是多少?
2023-2024学年安徽省九年级上学期阶段性练习(三)
化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1.D 2.C 3.B 4.C 5.D 6.C 7.C 8.B 9.A 10.D 11.B 12.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13.(6分,每空1分)
(1)Na+和Cl-
(2)蒸馏能耗大、成本高
(3)水分子
(4)A
(5)淘米的水用来浇花、洗菜的水用来冲马桶等等(合理即可)
14.(6分,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
(1) 2KMnO4K2MnO4+MnO2+O2↑;防止加热时试管内的粉末状物质进入导管
(2)浸没长颈漏斗的下端口
(3)集气瓶;明亮的蓝紫色
15.(5分,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
(1)CO2+Ca(OH)2=CaCO3↓+H2O
(2)CaO
(3)减小
(4)不能,流程最后得到的固体B为固态二氧化碳即干冰,所以流程并没减少二氧化碳,只是改变了CO2的状态
16.(6分,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
(1)耀眼的白光
(2)2Mg+O22MgO
(3)大量的白烟弥漫到空气中,使得生成物收集不全
(4)【实验探究】水;烧杯A中溶液变红
【注意:若答对以下小题奖励3分,化学总得分不超过40分】
【反思与交流】①-3;②氮气的化学性质不如氧气活泼;③密封装置,平衡气压
17.(5分)
(1)2.0(1分)
(2)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产生氧气的质量为70g-68.4g=1.6g。(1分)
设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
2H2O22H2O+O2↑;
68 32
x 1.6g(1分)
x=3.4g(1分)
答: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是3.4g。选项
实验现象
结论
A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某无色气体中,木条复燃
该气体为氧气
B
某气体通入装氧化铜的试管并加热,黑色固体变红色
该气体为一氧化碳
C
向某无色液体中加入二氧化锰,有气泡产生
该无色液体为过氧化氢溶液
D
某黑色固体在空气中加热灼烧,发出红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该固体为木炭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及结论
如图3,取燃烧生成物于小烧杯B中,加入适量___________,然后用大烧杯罩住小烧杯A和B
现象:_________。
结论:燃烧产物中含Mg3N2
安徽省淮南市淮南市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安徽省淮南市淮南市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共12页。
安徽省淮南市西部地区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安徽省淮南市西部地区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共1页。
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72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