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52页未读,
继续阅读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2章乡村与城镇本章整合提升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展开
这是一份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2章乡村与城镇本章整合提升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共60页。
第二章 乡村与城镇本章整合提升网络构建•统全局专题突破•提素养城镇化进程示意图是通过城镇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特征描述,来展示城镇发展形成过程的图示,通常以过程图、坐标图等形式呈现,主要考查同一地区城镇发展的不同阶段及不同地区城镇化的差异对比。对于该类示意图判读,主要应把握“三判断”:1.判断城镇化进程的特点(1)从图示中直接判断城镇化的特点。一般从以下四个方面分析:①注意观察城镇用地面积,即规模的变化;②注意观察城镇数量的变化;③注意结合图例等信息,观察城镇人口的变化;④是否形成城市带。如下图,对比四幅图我们可以直接判断城镇化进程的特点:城镇数目不断增加;城镇用地面积不断扩大;由孤立的城镇发展形成城市群。(2)深入分析隐含的信息。如下面某地区A、B两个城市,城镇化发展过程示意图中隐含的信息: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进一步增加,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主要沿河流向外扩展,河流为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条件;两城市相互连接形成城市群带;城市的功能分区日益明显。2.判断城镇化进程及阶段根据图示城镇化发展进程中体现出的一些明显特征,可以判断城镇化的阶段及进程。如上图,根据城区面积的变化和人口密度的变化可判断阶段Ⅱ为郊区城镇化阶段。(1)根据人口密度的变化,判断城镇化进程。如下图城镇化进程为a—c—d—b。(2)根据城镇人口比例,判断城镇化阶段。下图中E到F阶段,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下降,可以判断出现逆城镇化现象。3.判断城镇化地区差异城镇化存在地区差异,要把握不同地区的特征,然后进行判断,发达国家和地区城镇化水平高,发展速度慢;发展中国家城镇化水平低,发展速度快。据此,如下图所示,我们可以判断甲表示发达国家,乙表示发展中国家。典|例|展|示 下图示意我国某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三个阶段。读图,回答(1)~(2)题。(1)图中直接表现出来的城镇化的主要标志是( )A.城镇人口数量增大B.城镇用地规模扩大C.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变大D.城镇交通网日益完善B(2)从Ⅱ阶段到Ⅲ阶段,该城市生产企业大部分由城区迁移到郊区,原因有( )①城区用地紧张,地价上涨②城区交通拥堵③城区环境污染日益严重④城区基础设施日益完善A.②③④ B.①②③C.①②④ D.①③④B[解析] 第(1)题,城镇化的主要标志有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上升,城镇人口数量增加,城镇用地规模扩大。从图中只能看出城镇用地规模扩大。第(2)题,从Ⅱ阶段到Ⅲ阶段,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用地紧张,地价上涨,交通拥堵,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而郊区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城区生产企业大部分由城区迁到郊区。1.城镇形成的有利条件2.城镇功能区的形成条件3.城镇化特点4.城镇化问题5.解决城镇化问题的途径加强城市规划与管理;治理污染,改善城镇环境;重视城镇绿化,保护城镇水域;加强城镇交通建设;改善居住条件;加强卫星城镇和城市新区建设,减轻中心城区的压力;因地制宜发展城镇产业等。 读某城市土地利用简图,回答下列问题。(1)①为何种功能区?分析其区位因素。[答案] 商业区。位于城市中心,接近消费市场;交通便利。(2)图中③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试分析其作用。[答案] 减少噪声;美化环境;吸烟滞尘;调节气候等。(3)若②为批发市场,则图中甲、乙、丙、丁四处何处适合建设大型仓储物流中心?说明理由。[答案] 甲处。有铁路经过,交通便利;位于城市边缘,地价低廉;靠近批发市场。绿化带(隔离带)(4)M处曾经布局火电厂,后迁至N处,简述其原因。[答案] M处有煤矿,曾经布局火电厂是因为接近原料产地,利于降低成本;M处靠近城市盛行风的上风向。火电厂易造成市区大气污染,而N处位于城市最小风频的上风向,且交通便捷,故火电厂由M处迁至N处。[解析] 第(1)题,①位于城市中心,交通通达度最高,人流量最大,应为商业区。第(2)题,③功能区位于铁路线和城区之间,应为绿化带(隔离带),能起到减少噪声、美化环境等作用。第(3)题,甲处交通条件优越,距批发市场近,又位于城市边缘,地价低廉,最适宜建设大型仓储物流中心。第(4)题,M处有发电的原料——煤炭,但是靠近城市盛行风的上风向,对市区环境影响较大;而N处交通便利,位于城市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利于城市大气环境的保护。真题演练•悟高考(2023·湖北卷)由大数据和智能算法加持的智慧交通“大脑”正助力重庆市交通管理部门打通城市交通“肠梗阻”。下图示意重庆市城区局部街景。完成1~3题。1.架设在高楼层的高空人行天桥数量和分布是重庆智慧交通“大脑”掌握的重要信息。重庆城区高空人行天桥多的主要原因是( )A.地势起伏大 B.高层建筑多C.河网密度大 D.地面车流多A2.支撑重庆智慧交通“大脑”运行的关键数据包括( )①交通基础设施布局、土地利用和人口分布数据②居民出行时空动态数据③不同路段的即时车流量和人流量④物流企业数量和规模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A3.为缓解重庆市交通堵点压力,下列应用智慧交通“大脑”可实时做到的是( )A.分析高层建筑的数量和高度,预测交通出行人数B.分析居民出行的习惯和频率,优化居民出行方式C.分析过江通道的数量和交通量,给出车辆通行建议D.分析多层立交桥的通行出错率,合理布置交通指示牌C[解析] 第1题,重庆为山城,地势起伏大,线路落差大,高空人行天桥多,可以完善行人交通系统,改善市民及游客的出行环境,减少人车争道,A正确;大城市高层建筑都比较多,并不是重庆城市所特有的特点,B错误;河网密度大、地面车流多可以修建立交桥,与高空人行天桥多无关,C、D错误。故答案选A。第2题,支撑这个智慧大脑运行的,有3类关键数据。一类是公交、地铁、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布局、土地利用和人口分布等静态数据;一类是人们的出行分布动态数据;还有一类是实时的流量数据,即不同路段、交叉口、枢纽点在不同时间的车流或人流通行情况,①②③正确;物流车辆在城市交通车辆中占比较小,获取物流企业数量和规模相关数据对研究城市交通意义不大,④错误。①②③正确,故答案选A。第3题,出行人数与高层建筑的数量和高度无关,A错误;居民出行的习惯和频率不能用智慧交通“大脑”实时做到,B错误;利用智慧交通“大脑”可实时得到过江通道的数量和交通量,实时的给出车辆通行建议,可以减轻交通拥堵,C正确;多层立交桥的通行出错率,合理布置交通指示牌,可以减少通行的出错率,并不能做到实时缓解交通堵点压力,D错误。故答案选C。(2023·浙江卷)城镇空间形态演变具有明显的动态特征。下图为我国某县级市不同时期城镇空间形态演变示意图。完成4~5题。4.影响该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地貌 B.环境保护C.开发成本 D.防灾安全5.2015年后,该城市的建设用地( )A.沿交通线蔓延式快速发展B.以周边卫星城镇用地为主C.以城市更新改造利用为主D.以城市中心工业用地为主AC[解析] 第4题,由四幅图明显可以看出该县级城市不同时期城镇空间形态主要沿河流地带的河谷延伸,所以说影响该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地貌,A正确;图中没有信息支持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受环境保护、开发成本、防灾安全的影响,B、C、D错误。故答案选A。第5题,由图可知2015年以后,城市用地规模没有明显的扩展,A错误;特大城市周边才会出现卫星城市,该城市为县级城市,所以周边不可能发展卫星城镇,B错误;以城市更新改造利用为主,由图可知2015年以后,城市用地规模没有明显的扩展,所以说城市可能以更新改造利用为主,C正确;工业用地一般分布在城区周边地区,D错误。故答案选C。(2022·全国乙卷)中心城区通常为城市中人口最密集的区域。下表数据显示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四城市2010年中心城区人口比重及2010—2020年中心城区和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据此完成6~8题。6.2010—2020年四城市人口变化的共同特点是( )A.总人口增加,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下降B.总人口减少,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上升C.总人口增加,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上升D.总人口减少,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下降7.与四城市人口变化共同特点类似的中国其他城市,一般具有( )A.相似的空间形态 B.趋同的主导产业C.一致的功能定位 D.相近的等级规模AD8.根据四城市人口变化特点,城市规划应该引导( )A.人口向中心城区再集聚B.人口在中心城区以外地区集聚C.中心城区核心功能疏解D.人口在中心城区以外地区均衡布局B[解析] 第6题,根据表中中心城区和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数据可知上海人口净增加185.17万人,北京净增加228.1万人,广州净增加597.58万人,深圳净增加713.61万人,所以四城市总人口都是净增加的。上海、北京中心城区人口数量减少,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数量增加,故上海、北京中心城区人口比重减少,广州、深圳中心城区和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数量虽然都增加,但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数量增加的远大于中心城区人口的增加量,故广州、深圳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也在减少。故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选A。第7题,人口规模是衡量城市规模大小重要指标,一般城市规模越大等级越高。反之城市规模大小也反映着人口规模的变化,故D正确;城市的形态、功能与城市人口变化没有多大关系,故A、C错误;产业类型与人口变化关系不大,而产业规模的大小与人口变化有相关性,故B错误。故答案选D。第8题,由前面题目可知四城市总人口都在增加,而结合所学知识,四城市经济发达,人口增加大都来源于人口的迁移,外来人口向中心城区再集聚会加大中心城区环境、交通、住房、社会管理的压力,所以城市规划应该引导外来人口在中心城区以外地区集聚,减轻城市中心环境、交通、住房、社会管理的压力,故A错误,B正确;中心城区核心功能的疏解,会改变城市的职能与功能,故C错误;中心城区以外地区有不同的功能区,人口均衡布局可能影响中心城区以外的功能区布局,故D错误。故答案选B。(2022·广东卷)我国某特大城市一老旧厂区经过近十年的改造,于2006年被评为国家最佳文化创意产业园。2008年以来,该产业园又持续转型为文创旅游空间,大众游客替代文创从业者和爱好者成为消费的主要群体。下图示意2008—2019年该产业园功能分区演化。据此完成9~10题。9.该产业园功能分区演化的原因不包括( )A.政府政策引导 B.产业结构转型C.消费需求推动 D.建筑布局调整10.图示的功能分区演化对该产业园带来的影响是( )①土地租金上涨 ②商业规模缩小 ③消费群体减少 ④文创功能收缩A.①② B.①④C.②④ D.③④DB[解析] 第9题,读图和材料可知,政府政策引导、产业结构转型和消费需求推动是影响该产业园功能分区演化的重要因素,A、B、C不符合题意。该产业园主要有核心商业区、次要商业区、餐饮区和文化创意产业区,功能分区演化主要是文化创意产业区缩小,核心商业区、次要商业区和餐饮区范围扩展,建筑布局调整都是在功能分区演化的影响下而变化的,D符合题意。故选D。第10题,图示功能分区演化中可以看出商业区和餐饮区扩大,土地租金上涨,①正确,②错误;该地区商业和餐饮区扩大,消费群体应该增加,③错误;该产业园文化创意产业区范围缩小,文创功能收缩,④正确。故选B。(2022·江苏卷)罗弗敦群岛位于挪威北部(68°N附近),捕鱼为岛上居民主要经济活动。下图为“罗弗敦群岛聚落景观图”。据此完成11~12题。11.许多居民房屋底部以木柱支撑,屋顶用厚重石板铺设,这样建造主要是为了( )A.防御海浪,便于出行 B.扩展用地,抵御强风C.稳固地基,承受积雪 D.减少潮湿,保暖防寒12.岛上搭建了许多木架,其主要功能是( )A.风干海鱼 B.晾晒衣物C.堆放薪柴 D.圈养牲畜BA[解析] 第11题,由图可知,该地地势起伏大,平地狭小,房屋底部以木柱支撑目的主要扩展平整的用地空间,由材料知该区域为岛屿,四面环海,风力强劲,屋顶用厚重石板铺设,目的为了抵御强风,防止强风掀翻屋顶,B正确;屋顶用厚重石板铺设,与防御海浪,便于出行关系不大,A错误;减少屋顶积雪的承受,应增加屋顶坡度,与屋顶用厚重石板铺设无关,C错误;保暖防寒与屋顶用厚重石板铺设无关,D错误。故选B。第12题,由材料可知岛上居民主要经济活动为捕鱼,搭建许多木架主要是用来晾晒鱼干,故A正确;晾晒衣物不会搭建许多木架,故B错误,由图中木架的形状,可知搭建的木架不是用来堆放薪柴、圈养牲畜的。C、D错误。故选A。(2021·湖北卷)亦庄新城由1992年开始建设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开发区)发展而来,起步面积约4 km2,目前面积已达66 km2。根据《亦庄新城规划(2017年—2035年)》,未来将建成为面积达225 km2的北京科技成果转化承载区和产城融合、宜业宜居的综合新城。下图示意亦庄新城规划功能区布局。据此完成13~15题。13.上图所反映的城市化表现是( )①人口规模持续扩大 ②地价向北部地区递增 ③用地规模不断扩张 ④人口向中心城区集聚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③④14.开发区发展成为亦庄新城的主要驱动力是( )A.劳动力丰富 B.市场广阔C.产业集聚 D.环境优美BC15.有利于亦庄新城未来建设的措施是( )①完善公共服务设施②保障各功能区等量投入③建立智慧交通体系④建设产业协同创新平台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C[解析] 第13题,由材料可知,开发区将建成产城融合、宜业宜居的综合新城,随着产业发展,将会吸引人口迁入,城市人口规模会持续扩大,①正确;图中并未体现出地价有向北部地区递增的趋势,②错误;由图中目前开发区范围和亦庄新城规划范围对比可知,城区用地规模不断扩大,③正确;图中信息并未表现出人口向中心城区集聚,④错误。综上,B正确。第14题,材料中提到开发区未来将建成“产城融合、宜业宜居的综合新城”,从图中看,未来亦庄新城布局有各种产业基地和服务区,说明这里产业集聚,就业机会多,从而吸引众多人口集聚,C正确。图文材料中并未体现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和环境优美的相关信息,A、B、D错误。第15题,随着亦庄新城的扩张,人口增多,交通、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需求较大,需要完善公共服务设施,①正确;各功能区应按需投入,而非等量投入,②错误;便捷的智慧交通体系会提高城市的运行效率,促进城市发展,③正确;建设产业协同创新平台,可以促进产业不断发展,使城市充满活力,④正确。综上,C正确。16.(2021·河北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汉堡(州)是德国的金融中心、世界级城市,为进一步提升全球地位,在老港外迁后,启动汉堡新城建设项目(下图)。汉堡新城将半荒废的老港工业区设计成10大特色板块,在突出板块主要功能的基础上,融入居住、办公、零售、餐饮、休闲、教育等功能,保留较大面积的广场、步道、绿地,将红砖结构工业遗产重新改造利用。(1)推测老港外迁的主要原因。(2)简述利于汉堡新城建设的区位条件。(3)说明特色板块空间利用方式对汉堡新城发展的作用。[答案] (1)港口的运输需求大,老港基础设施陈旧,货物吞吐量有限,难以满足货物运输需求;政策的引导作用;老港工业区土地利用率低,经济效益低。(2)政策支持;老港区有一定的基础设施,有利于新城的建设;老港工业区地租低;新城紧邻易北河,水运条件好,有利于物资的输入与城市的建设。(3)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经济效益提高;市民休憩空间充足,提高人居环境;合理利用工业遗产,有利于发展工业旅游。[解析] 第(1)题,注意材料信息“汉堡(州)是德国的金融中心、世界级城市,为进一步提升全球地位”,汉堡(州)是德国的金融中心、世界级城市,其港口的运输需求大,老港基础设施陈旧,货物吞吐量有限,难以满足货物运输需求;“为进一步提升全球地位”意味着老港外迁受到政策的引导作用;注意材料信息“汉堡新城将半荒废的老港工业区设计成10大特色板块”,老港工业区呈半荒废状态,土地利用率低,经济效益低。第(2)题,“为进一步提升全球地位”意味着老港外迁受到政策的引导作用,汉堡新城建设受到政策的支持;其次,老港区有一定的基础设施,有利于新城的建设;老港工业区呈半荒废状态,地租低;读图可知,汉堡新城紧邻易北河,水运条件好,有利于物资的输入与城市的建设。第(3)题,汉堡新城设计10大特色板块,各区特色鲜明,且融入居住、办公、零售、餐饮、休闲、教育等功能,提高了土地资源的利用率,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保留较大面积的广场、步道、绿地,为市民提供了充足的休憩空间;根据材料“将红砖结构工业遗产重新改造利用”可知,合理利用工业遗产,有利于发展工业旅游,促进城市经济发展。17.(2023·北京卷)小微绿地是斑块状散布在城市内部的开放空间。如图示意我国不同区域小微绿地的探索和实践。读图,回答下列问题。结合实例,论述不同区域尺度合理利用小微绿地对拓展城市空间的意义。[答案] 充分利用了空间,提高了土地资源利用率;扩大了城市绿地面积,改善了城市小气候和生态环境;提高人居环境质量,改善了生活条件;有利于打造城市名片,提升了城市知名度,从而利于带动旅游业发展。[解析] 根据表格中信息可知,小微绿地主要多位于商业街区入口或主要商店的门前空地、社区闲置、零散空地、工业园区干道两侧或企业入口街角等,充分利用了空间,提高了土地资源利用率;通过材料“延河两岸通过街头建绿、立体增绿等方式,扩大了城市绿色生态空间”以及“在城市中心区建设多种类型的小微绿地,改善城市局地小气候”可知,小微绿地扩大了城市绿地面积,改善了城市小气候和生态环境;通过材料“通过见缝插绿、留白增绿等途径,为公众提供多样化的游憩场所,传承历史文脉,创造优美人居环境,促进城市绿色发展”可知,小微绿地提高人居环境质量,改善了生活条件;通过材料“以体育文化为主题建设社区绿色开效空间,形成15分钟休闲生活圈,打造城市微名片”可知,小微绿地有利于打造城市名片,提升了城市知名度,从而利于带动旅游业发展。
第二章 乡村与城镇本章整合提升网络构建•统全局专题突破•提素养城镇化进程示意图是通过城镇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特征描述,来展示城镇发展形成过程的图示,通常以过程图、坐标图等形式呈现,主要考查同一地区城镇发展的不同阶段及不同地区城镇化的差异对比。对于该类示意图判读,主要应把握“三判断”:1.判断城镇化进程的特点(1)从图示中直接判断城镇化的特点。一般从以下四个方面分析:①注意观察城镇用地面积,即规模的变化;②注意观察城镇数量的变化;③注意结合图例等信息,观察城镇人口的变化;④是否形成城市带。如下图,对比四幅图我们可以直接判断城镇化进程的特点:城镇数目不断增加;城镇用地面积不断扩大;由孤立的城镇发展形成城市群。(2)深入分析隐含的信息。如下面某地区A、B两个城市,城镇化发展过程示意图中隐含的信息: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进一步增加,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主要沿河流向外扩展,河流为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条件;两城市相互连接形成城市群带;城市的功能分区日益明显。2.判断城镇化进程及阶段根据图示城镇化发展进程中体现出的一些明显特征,可以判断城镇化的阶段及进程。如上图,根据城区面积的变化和人口密度的变化可判断阶段Ⅱ为郊区城镇化阶段。(1)根据人口密度的变化,判断城镇化进程。如下图城镇化进程为a—c—d—b。(2)根据城镇人口比例,判断城镇化阶段。下图中E到F阶段,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下降,可以判断出现逆城镇化现象。3.判断城镇化地区差异城镇化存在地区差异,要把握不同地区的特征,然后进行判断,发达国家和地区城镇化水平高,发展速度慢;发展中国家城镇化水平低,发展速度快。据此,如下图所示,我们可以判断甲表示发达国家,乙表示发展中国家。典|例|展|示 下图示意我国某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三个阶段。读图,回答(1)~(2)题。(1)图中直接表现出来的城镇化的主要标志是( )A.城镇人口数量增大B.城镇用地规模扩大C.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变大D.城镇交通网日益完善B(2)从Ⅱ阶段到Ⅲ阶段,该城市生产企业大部分由城区迁移到郊区,原因有( )①城区用地紧张,地价上涨②城区交通拥堵③城区环境污染日益严重④城区基础设施日益完善A.②③④ B.①②③C.①②④ D.①③④B[解析] 第(1)题,城镇化的主要标志有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上升,城镇人口数量增加,城镇用地规模扩大。从图中只能看出城镇用地规模扩大。第(2)题,从Ⅱ阶段到Ⅲ阶段,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用地紧张,地价上涨,交通拥堵,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而郊区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城区生产企业大部分由城区迁到郊区。1.城镇形成的有利条件2.城镇功能区的形成条件3.城镇化特点4.城镇化问题5.解决城镇化问题的途径加强城市规划与管理;治理污染,改善城镇环境;重视城镇绿化,保护城镇水域;加强城镇交通建设;改善居住条件;加强卫星城镇和城市新区建设,减轻中心城区的压力;因地制宜发展城镇产业等。 读某城市土地利用简图,回答下列问题。(1)①为何种功能区?分析其区位因素。[答案] 商业区。位于城市中心,接近消费市场;交通便利。(2)图中③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试分析其作用。[答案] 减少噪声;美化环境;吸烟滞尘;调节气候等。(3)若②为批发市场,则图中甲、乙、丙、丁四处何处适合建设大型仓储物流中心?说明理由。[答案] 甲处。有铁路经过,交通便利;位于城市边缘,地价低廉;靠近批发市场。绿化带(隔离带)(4)M处曾经布局火电厂,后迁至N处,简述其原因。[答案] M处有煤矿,曾经布局火电厂是因为接近原料产地,利于降低成本;M处靠近城市盛行风的上风向。火电厂易造成市区大气污染,而N处位于城市最小风频的上风向,且交通便捷,故火电厂由M处迁至N处。[解析] 第(1)题,①位于城市中心,交通通达度最高,人流量最大,应为商业区。第(2)题,③功能区位于铁路线和城区之间,应为绿化带(隔离带),能起到减少噪声、美化环境等作用。第(3)题,甲处交通条件优越,距批发市场近,又位于城市边缘,地价低廉,最适宜建设大型仓储物流中心。第(4)题,M处有发电的原料——煤炭,但是靠近城市盛行风的上风向,对市区环境影响较大;而N处交通便利,位于城市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利于城市大气环境的保护。真题演练•悟高考(2023·湖北卷)由大数据和智能算法加持的智慧交通“大脑”正助力重庆市交通管理部门打通城市交通“肠梗阻”。下图示意重庆市城区局部街景。完成1~3题。1.架设在高楼层的高空人行天桥数量和分布是重庆智慧交通“大脑”掌握的重要信息。重庆城区高空人行天桥多的主要原因是( )A.地势起伏大 B.高层建筑多C.河网密度大 D.地面车流多A2.支撑重庆智慧交通“大脑”运行的关键数据包括( )①交通基础设施布局、土地利用和人口分布数据②居民出行时空动态数据③不同路段的即时车流量和人流量④物流企业数量和规模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A3.为缓解重庆市交通堵点压力,下列应用智慧交通“大脑”可实时做到的是( )A.分析高层建筑的数量和高度,预测交通出行人数B.分析居民出行的习惯和频率,优化居民出行方式C.分析过江通道的数量和交通量,给出车辆通行建议D.分析多层立交桥的通行出错率,合理布置交通指示牌C[解析] 第1题,重庆为山城,地势起伏大,线路落差大,高空人行天桥多,可以完善行人交通系统,改善市民及游客的出行环境,减少人车争道,A正确;大城市高层建筑都比较多,并不是重庆城市所特有的特点,B错误;河网密度大、地面车流多可以修建立交桥,与高空人行天桥多无关,C、D错误。故答案选A。第2题,支撑这个智慧大脑运行的,有3类关键数据。一类是公交、地铁、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布局、土地利用和人口分布等静态数据;一类是人们的出行分布动态数据;还有一类是实时的流量数据,即不同路段、交叉口、枢纽点在不同时间的车流或人流通行情况,①②③正确;物流车辆在城市交通车辆中占比较小,获取物流企业数量和规模相关数据对研究城市交通意义不大,④错误。①②③正确,故答案选A。第3题,出行人数与高层建筑的数量和高度无关,A错误;居民出行的习惯和频率不能用智慧交通“大脑”实时做到,B错误;利用智慧交通“大脑”可实时得到过江通道的数量和交通量,实时的给出车辆通行建议,可以减轻交通拥堵,C正确;多层立交桥的通行出错率,合理布置交通指示牌,可以减少通行的出错率,并不能做到实时缓解交通堵点压力,D错误。故答案选C。(2023·浙江卷)城镇空间形态演变具有明显的动态特征。下图为我国某县级市不同时期城镇空间形态演变示意图。完成4~5题。4.影响该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地貌 B.环境保护C.开发成本 D.防灾安全5.2015年后,该城市的建设用地( )A.沿交通线蔓延式快速发展B.以周边卫星城镇用地为主C.以城市更新改造利用为主D.以城市中心工业用地为主AC[解析] 第4题,由四幅图明显可以看出该县级城市不同时期城镇空间形态主要沿河流地带的河谷延伸,所以说影响该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地貌,A正确;图中没有信息支持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受环境保护、开发成本、防灾安全的影响,B、C、D错误。故答案选A。第5题,由图可知2015年以后,城市用地规模没有明显的扩展,A错误;特大城市周边才会出现卫星城市,该城市为县级城市,所以周边不可能发展卫星城镇,B错误;以城市更新改造利用为主,由图可知2015年以后,城市用地规模没有明显的扩展,所以说城市可能以更新改造利用为主,C正确;工业用地一般分布在城区周边地区,D错误。故答案选C。(2022·全国乙卷)中心城区通常为城市中人口最密集的区域。下表数据显示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四城市2010年中心城区人口比重及2010—2020年中心城区和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据此完成6~8题。6.2010—2020年四城市人口变化的共同特点是( )A.总人口增加,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下降B.总人口减少,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上升C.总人口增加,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上升D.总人口减少,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下降7.与四城市人口变化共同特点类似的中国其他城市,一般具有( )A.相似的空间形态 B.趋同的主导产业C.一致的功能定位 D.相近的等级规模AD8.根据四城市人口变化特点,城市规划应该引导( )A.人口向中心城区再集聚B.人口在中心城区以外地区集聚C.中心城区核心功能疏解D.人口在中心城区以外地区均衡布局B[解析] 第6题,根据表中中心城区和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数据可知上海人口净增加185.17万人,北京净增加228.1万人,广州净增加597.58万人,深圳净增加713.61万人,所以四城市总人口都是净增加的。上海、北京中心城区人口数量减少,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数量增加,故上海、北京中心城区人口比重减少,广州、深圳中心城区和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数量虽然都增加,但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数量增加的远大于中心城区人口的增加量,故广州、深圳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也在减少。故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选A。第7题,人口规模是衡量城市规模大小重要指标,一般城市规模越大等级越高。反之城市规模大小也反映着人口规模的变化,故D正确;城市的形态、功能与城市人口变化没有多大关系,故A、C错误;产业类型与人口变化关系不大,而产业规模的大小与人口变化有相关性,故B错误。故答案选D。第8题,由前面题目可知四城市总人口都在增加,而结合所学知识,四城市经济发达,人口增加大都来源于人口的迁移,外来人口向中心城区再集聚会加大中心城区环境、交通、住房、社会管理的压力,所以城市规划应该引导外来人口在中心城区以外地区集聚,减轻城市中心环境、交通、住房、社会管理的压力,故A错误,B正确;中心城区核心功能的疏解,会改变城市的职能与功能,故C错误;中心城区以外地区有不同的功能区,人口均衡布局可能影响中心城区以外的功能区布局,故D错误。故答案选B。(2022·广东卷)我国某特大城市一老旧厂区经过近十年的改造,于2006年被评为国家最佳文化创意产业园。2008年以来,该产业园又持续转型为文创旅游空间,大众游客替代文创从业者和爱好者成为消费的主要群体。下图示意2008—2019年该产业园功能分区演化。据此完成9~10题。9.该产业园功能分区演化的原因不包括( )A.政府政策引导 B.产业结构转型C.消费需求推动 D.建筑布局调整10.图示的功能分区演化对该产业园带来的影响是( )①土地租金上涨 ②商业规模缩小 ③消费群体减少 ④文创功能收缩A.①② B.①④C.②④ D.③④DB[解析] 第9题,读图和材料可知,政府政策引导、产业结构转型和消费需求推动是影响该产业园功能分区演化的重要因素,A、B、C不符合题意。该产业园主要有核心商业区、次要商业区、餐饮区和文化创意产业区,功能分区演化主要是文化创意产业区缩小,核心商业区、次要商业区和餐饮区范围扩展,建筑布局调整都是在功能分区演化的影响下而变化的,D符合题意。故选D。第10题,图示功能分区演化中可以看出商业区和餐饮区扩大,土地租金上涨,①正确,②错误;该地区商业和餐饮区扩大,消费群体应该增加,③错误;该产业园文化创意产业区范围缩小,文创功能收缩,④正确。故选B。(2022·江苏卷)罗弗敦群岛位于挪威北部(68°N附近),捕鱼为岛上居民主要经济活动。下图为“罗弗敦群岛聚落景观图”。据此完成11~12题。11.许多居民房屋底部以木柱支撑,屋顶用厚重石板铺设,这样建造主要是为了( )A.防御海浪,便于出行 B.扩展用地,抵御强风C.稳固地基,承受积雪 D.减少潮湿,保暖防寒12.岛上搭建了许多木架,其主要功能是( )A.风干海鱼 B.晾晒衣物C.堆放薪柴 D.圈养牲畜BA[解析] 第11题,由图可知,该地地势起伏大,平地狭小,房屋底部以木柱支撑目的主要扩展平整的用地空间,由材料知该区域为岛屿,四面环海,风力强劲,屋顶用厚重石板铺设,目的为了抵御强风,防止强风掀翻屋顶,B正确;屋顶用厚重石板铺设,与防御海浪,便于出行关系不大,A错误;减少屋顶积雪的承受,应增加屋顶坡度,与屋顶用厚重石板铺设无关,C错误;保暖防寒与屋顶用厚重石板铺设无关,D错误。故选B。第12题,由材料可知岛上居民主要经济活动为捕鱼,搭建许多木架主要是用来晾晒鱼干,故A正确;晾晒衣物不会搭建许多木架,故B错误,由图中木架的形状,可知搭建的木架不是用来堆放薪柴、圈养牲畜的。C、D错误。故选A。(2021·湖北卷)亦庄新城由1992年开始建设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开发区)发展而来,起步面积约4 km2,目前面积已达66 km2。根据《亦庄新城规划(2017年—2035年)》,未来将建成为面积达225 km2的北京科技成果转化承载区和产城融合、宜业宜居的综合新城。下图示意亦庄新城规划功能区布局。据此完成13~15题。13.上图所反映的城市化表现是( )①人口规模持续扩大 ②地价向北部地区递增 ③用地规模不断扩张 ④人口向中心城区集聚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③④14.开发区发展成为亦庄新城的主要驱动力是( )A.劳动力丰富 B.市场广阔C.产业集聚 D.环境优美BC15.有利于亦庄新城未来建设的措施是( )①完善公共服务设施②保障各功能区等量投入③建立智慧交通体系④建设产业协同创新平台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C[解析] 第13题,由材料可知,开发区将建成产城融合、宜业宜居的综合新城,随着产业发展,将会吸引人口迁入,城市人口规模会持续扩大,①正确;图中并未体现出地价有向北部地区递增的趋势,②错误;由图中目前开发区范围和亦庄新城规划范围对比可知,城区用地规模不断扩大,③正确;图中信息并未表现出人口向中心城区集聚,④错误。综上,B正确。第14题,材料中提到开发区未来将建成“产城融合、宜业宜居的综合新城”,从图中看,未来亦庄新城布局有各种产业基地和服务区,说明这里产业集聚,就业机会多,从而吸引众多人口集聚,C正确。图文材料中并未体现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和环境优美的相关信息,A、B、D错误。第15题,随着亦庄新城的扩张,人口增多,交通、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需求较大,需要完善公共服务设施,①正确;各功能区应按需投入,而非等量投入,②错误;便捷的智慧交通体系会提高城市的运行效率,促进城市发展,③正确;建设产业协同创新平台,可以促进产业不断发展,使城市充满活力,④正确。综上,C正确。16.(2021·河北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汉堡(州)是德国的金融中心、世界级城市,为进一步提升全球地位,在老港外迁后,启动汉堡新城建设项目(下图)。汉堡新城将半荒废的老港工业区设计成10大特色板块,在突出板块主要功能的基础上,融入居住、办公、零售、餐饮、休闲、教育等功能,保留较大面积的广场、步道、绿地,将红砖结构工业遗产重新改造利用。(1)推测老港外迁的主要原因。(2)简述利于汉堡新城建设的区位条件。(3)说明特色板块空间利用方式对汉堡新城发展的作用。[答案] (1)港口的运输需求大,老港基础设施陈旧,货物吞吐量有限,难以满足货物运输需求;政策的引导作用;老港工业区土地利用率低,经济效益低。(2)政策支持;老港区有一定的基础设施,有利于新城的建设;老港工业区地租低;新城紧邻易北河,水运条件好,有利于物资的输入与城市的建设。(3)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经济效益提高;市民休憩空间充足,提高人居环境;合理利用工业遗产,有利于发展工业旅游。[解析] 第(1)题,注意材料信息“汉堡(州)是德国的金融中心、世界级城市,为进一步提升全球地位”,汉堡(州)是德国的金融中心、世界级城市,其港口的运输需求大,老港基础设施陈旧,货物吞吐量有限,难以满足货物运输需求;“为进一步提升全球地位”意味着老港外迁受到政策的引导作用;注意材料信息“汉堡新城将半荒废的老港工业区设计成10大特色板块”,老港工业区呈半荒废状态,土地利用率低,经济效益低。第(2)题,“为进一步提升全球地位”意味着老港外迁受到政策的引导作用,汉堡新城建设受到政策的支持;其次,老港区有一定的基础设施,有利于新城的建设;老港工业区呈半荒废状态,地租低;读图可知,汉堡新城紧邻易北河,水运条件好,有利于物资的输入与城市的建设。第(3)题,汉堡新城设计10大特色板块,各区特色鲜明,且融入居住、办公、零售、餐饮、休闲、教育等功能,提高了土地资源的利用率,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保留较大面积的广场、步道、绿地,为市民提供了充足的休憩空间;根据材料“将红砖结构工业遗产重新改造利用”可知,合理利用工业遗产,有利于发展工业旅游,促进城市经济发展。17.(2023·北京卷)小微绿地是斑块状散布在城市内部的开放空间。如图示意我国不同区域小微绿地的探索和实践。读图,回答下列问题。结合实例,论述不同区域尺度合理利用小微绿地对拓展城市空间的意义。[答案] 充分利用了空间,提高了土地资源利用率;扩大了城市绿地面积,改善了城市小气候和生态环境;提高人居环境质量,改善了生活条件;有利于打造城市名片,提升了城市知名度,从而利于带动旅游业发展。[解析] 根据表格中信息可知,小微绿地主要多位于商业街区入口或主要商店的门前空地、社区闲置、零散空地、工业园区干道两侧或企业入口街角等,充分利用了空间,提高了土地资源利用率;通过材料“延河两岸通过街头建绿、立体增绿等方式,扩大了城市绿色生态空间”以及“在城市中心区建设多种类型的小微绿地,改善城市局地小气候”可知,小微绿地扩大了城市绿地面积,改善了城市小气候和生态环境;通过材料“通过见缝插绿、留白增绿等途径,为公众提供多样化的游憩场所,传承历史文脉,创造优美人居环境,促进城市绿色发展”可知,小微绿地提高人居环境质量,改善了生活条件;通过材料“以体育文化为主题建设社区绿色开效空间,形成15分钟休闲生活圈,打造城市微名片”可知,小微绿地有利于打造城市名片,提升了城市知名度,从而利于带动旅游业发展。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