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4河北省百校联盟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语文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4河北省百校联盟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语文含解析第1页
    2024河北省百校联盟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语文含解析第2页
    2024河北省百校联盟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语文含解析第3页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河北省百校联盟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语文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4河北省百校联盟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语文含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必修上册第一至六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西洋的社会有些像我们在田里捆柴,每一根柴在整个挑里都属于一定的捆、扎、把。 每一根柴也都可以找到同把、同扎、同捆的柴,分扎得清楚不会乱的。在社会,这些单位就是团体。 团体是有一定界限的,在团体里的人是一伙,对于团体的关系是相同的,如果同一团体中有组别或等级的分别,那也是事先规定的。我用这譬喻是在想具体一些,使我们看到社会生活中人和人的关系的一种格局。 我们不妨称作团体格局。
    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是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 亲属关系是根据生育和婚姻事实所发生的社会关系。从生育和婚姻所结成的网络,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无穷的人,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人物。我们俗语里有“一表三千里”,就是这个意思。 这个网络像个蜘蛛的网,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么一个以亲属关系布出去的网,但是这个网所罩住的人没有一个是相同的。在一个社会里的人可以用同一个体系来记认他们的亲属,所同的只是这体系罢了。体系是抽象的格局,或是范畴性的有关概念。 当我们用这体系来认取具体的亲亲戚戚时,各人所认的就不同了。我们在亲属体系里都有父母,可是我的父母却不是你的父母。 天下没有两个人所认取的亲属可以完全相同的。 兄弟两人固然有相同的父母了,但是各人有各人的妻子儿女。 因之,以亲属关系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的网络来说,是个别的。 每一个网络有个“己”作为中心,各个网络的中心都不同。
    在我们乡土社会里,现代的保甲制度是团体格局性的,但是这和传统的结构却格格不相入。在传统结构中,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作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这个圈子是“街坊”。 可是这不是一个固定的团体,而是一个范围。 范围的大小也要依着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 有势力的人家的街坊可以遍及全村,穷苦人家的街坊只是比邻的两三家。 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具有这种伸缩能力。 在乡下,家庭可以很小,而一到有钱的地主和官僚阶层,可以大到像个小国。
    在西洋社会里,国家这个团体是一个明显的也是唯一特出的群己界限。 在国家里做人民的

    无所逃于这团体之外,像一根柴捆在一束里,他们不能不把国家弄成个为每个分子谋利益的机构,于是他们有革命、有宪法、有法律、有国会等等。在我们传统里,群的极限是模糊不清的“天下”,国是皇帝之家,界限从来就是不清不楚的,不过是从自己这个中心里推出去的社会势力里的一圈而已。 所以可以着手的,具体的只有己,克己也就成了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德性,他们不会去克群,使群不至于侵略个人的权利。在这种差序格局中,是不会发生这问题的。
    在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因之,我们传统社会里所有的社会道德也只在私人联系中发生意义。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差序格局》)
    材料二:
    “差序格局”是费孝通先生对乡土中国社会结构的精准概括,对于这个概念,《乡土中国》一书中的表述如下:
    我们的社会结构本身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同的,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 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 每一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在费孝通先生看来,“差序格局”理论是对中国传统乡土社会结构的凝练,其内涵不仅停留在人际关系上,而且包含了更大范围的社会结构。 “差序格局”中的“差”指的是《乡土中国》中提及的类似波纹向外推的横向结构。 阎云翔对“差序格局”理论结构的认识值得借鉴,他指出“差序格局是一个立体的结构。 包含有纵向的、刚性的、等级化的‘序’。 也包含有横向的、弹性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差’”。
    (摘编自方楠《互联网时代的“新差序格局”》)
    材料三:
    费孝通的《乡土中国》,从深层分析了西方公私领域与中国的差异,以西洋的“团体格局”为出发点,相对应地把中国传统社会区分亲疏远近的人际格局概括为“差序格局”。
    “差序格局”十分恰当地总结出了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人际关系以个人为中心,亲疏关系以血缘、地缘为基础,公私关系具有相对性以及礼治秩序以人伦为基础。
    根据“差序格局”的社会关系模型,台湾学者黄光国将中国人的社会关系总结为“情感性关系—工具性关系—混合性关系”模型;而杨国枢博士则将传统社会的关系圈子总结成“家人—熟人—生人”关系模型,由内而外的特点分别是:家人圈子——通过情感性关系和需求法则维系,熟人圈子——通过混合性关系和人情法则维系,生人圈子——通过工具性关系和公平法则维系。 两位学者的模型都呈现为同心圆形状,且相互补充。
    (摘编自向云逸《社交媒体中的“差序格局”》)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费孝通先生用我们日常在田地里捆柴,一挑柴里的每一根柴都归属一定的捆、扎、把,且能找到同把、同扎、同捆的柴来解释西方团体格局的人际关系。

    B.“街坊”是传统结构中,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作中心,向四周扩展,划出的一个圈子,但这圈子不是一个固定的团体,而是一个范围,范围大小不一。
    C.差序格局是一个内含纵向的、刚性的、等级化的“序”以及以自我为中心的、横向的、弹性的“差”构成的立体结构,阎云翔先生的这一观点值得我们借鉴。
    D.费孝通先生用“差序格局”这一概念高度凝练地概括了中国传统乡土社会的结构特点,因其内涵包含更大范围的社会结构,所以也适合当前的农村社会。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表三千里”体现了生育和婚姻结成的网络,以自己为中心,可涵盖无穷的人,包括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人物。
    B.材料二和材料三都是在引述费孝通先生《乡土中国》中“差序格局”的相关观点的基础之上再进行阐述的。
    C.费孝通先生围绕权力领域分析了中西方的差异,并分别用“差序格局”“团体格局”概括中西方人际关系。
    D.西方社会,国家是唯一特出的群己界限,他们有法律法规等;在我们的传统里,群的极限是模糊不清的“天下”。
    3.下列各项中,最不能反映“差序格局”中的人际关系的是(3分)
    A.邮局电话本 B.族谱
    C.个人通讯录 D.(某社交平台)家庭群
    4.就中国人的社会关系而言,费孝通、杨国枢等人的共同看法是什么? 请结合材料三简要概括。(4分)
    5.“团体格局”与“差序格局”的不同点有哪些?请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麻 叔 点 铳
    香莲相中了麻叔,缘于一根火铳。
    在沁水湾,谁的脸最俊? 谁的两只水汪汪的大眼睛会说话? 当然是香莲。香莲是村里的头等美人,那脸俊得让沁水湾的男人干眨眼睛说不成话,胆壮的就托了媒婆去提亲,拿的是供销社里最好最贵的点心。①结果点心咋拿去,咋拿回,连媒人都懒得再去了。
    这时候就听得一声火铳响,沁水湾周末大戏台就要开唱了。人们全都搬了小凳子挤坐在最前面,要听村里祖传的“怀梆”和“四加弦”。 这两出地方小戏乡土味道太浓,沁水湾的人就爱听这掉渣的土味儿,生生地把个小戏唱大了,还唱到了县里的大舞台上。
    香莲不看戏,她喜欢站在人群后面看麻叔点火铳。 火铳一响,戏就开场,锣鼓家什敲打得热热闹闹时,香莲就悄悄地塞给麻叔几双绣花鞋垫,麻叔就迅速地递给香莲一条在镇上买的红丝巾。
    麻叔不敢托媒人去提亲,媒人也不接麻叔的点心。 麻叔也不敢去香莲家,②他害怕香莲妈拿起那三尺长的大铁铲把他拍出门。
    麻叔其实不姓麻,主要是他一脸的小麻坑,所以大家都叫他麻叔,时间长了,他也就认了。麻叔还是个近视眼,看啥都不是很清楚,再加上左眼得过很严重的红眼病,遇风就流泪。

    可是香莲就是相中了麻叔,喜欢看他点火铳时的潇洒劲儿。
    生产队里唱大戏,队长不敲钟不派活儿,全凭麻叔那根火铳“嚼”地一响,召集了全村人聚堆看戏。 只见戏台前人群涌动,人声鼎沸,乌泱泱的人们或站立或坐着条凳在舞台前等待,人们一个个笑容满面,往往是几个人把头挤到一处,高谈阔论,笑声不断,大家都在等着火铳声响起来,因为火铳一响,戏就开场。
    麻叔从来不做这些小动作,他在人群后面点火铳。 ③他在哪儿,香莲就一定在哪儿。
    因为要点火铳,麻叔精通做土炸药的方法。 业余时间,麻叔还喜欢打兔子。他做的土炸药,除了平时打兔子用,过年村里组织各生产队沿街表演传统“故事”(指地方戏、武术、高跷等)时,他就负责点火铳。 每隔半个小时,麻叔的火铳一响,各路“故事”都得往前走,直到把村里的主要街道全都转一遍才算结束。 那是麻叔一年中最有权威的时候,也是最风光的时候。
    这个时候,香莲就一直跟着麻叔看他点火铳。从大清早看到日头落,晌午时,她还跑到家里,用小饭盒提了吃的给麻叔送去。
    麻叔点铳,那是一绝。 每到村里表演“故事”,头一天他必到镇上的“红星理发店”洗头、修面、刮胡子。 第二天一大早,他就换下原来的旧衣服,穿上一身崭新的衣服,再戴上一顶新帽子,非常神气地走在大街上。 只见他一手握着火铳把儿,一手用香烟把铳眼下的小炮点着。 几秒钟后,“嗵”的一声震天动地,那姿势,那神情,看起来可是真带劲儿。
    好汉也有失手的时候。 那一年,麻叔点着了火药下的小炮,好一会儿不见火铳响,他自己也好生奇怪,便往铳眼跟前看了看。就那一瞬间,“嗵”的一声铳响了。麻叔的帽子飞上了天,麻叔满脸被火药熏得黢黑,不过幸运的是,那喷出的火只是刚擦着了麻叔的帽舌头,如果再往前一点儿,那可就要出大事了。
    说时迟,那时快,④身旁的香莲猛地扑了上去,抱住麻叔就哭起来。她用手中那软软的红丝巾轻轻地擦拭着麻叔黑黑的脸,心疼得不行。
    香莲问,眼还能看见不? 麻叔说,能看见。香莲问,疼不疼? 麻叔哈哈一笑,赶紧说,不疼不疼,就是有点儿发痒。
    一圈人原本早已吓蒙了,听了这两人的对话,全都笑得合不拢嘴。
    农闲的时候,麻叔喜欢去地里打兔子,他那枪法也绝。我们那里秋天、冬天满地种的都是大葱,那兔子就爱在垄沟里卧着,只要麻叔看见,“砰”地一枪,枪响兔倒,利利索索,毫不拖泥带水。可有一回,麻叔就闹了个大笑话。 至今村里人见他还说:麻叔掂枪去打兔,一枪打个玉米裤[注]。
    那天麻叔没事,就悄悄地约了香莲去打兔子。他掂着火药枪,满地里闲转。 刚收罢玉米,地里有不少剥掉了玉米以后,人们扔在地里的玉米裤。 那天风大,一个白白的玉米裤被风吹得直往前跑。 麻叔近视眼看不清,以为是一只白兔,便追起来。 正巧前面有一条路沟,玉米裤就被大风刮进去了。根据经验,麻叔迅速来到沟边,看也没看,对着路沟就是一枪。 只听见“哎呀”一声大叫,把麻叔吓得魂不守舍。 原来本村一妇女正在路沟里干活儿,这一枪差点儿打在那妇女身上。麻叔仔细一看,才知自己追的是个玉米裤。 这时,麻叔才看清楚,从路沟里骂骂咧咧爬上来的那妇女,正是十里八乡有名的媒婆刘小彩。
    有了这特殊的“缘分”,刘小彩就凭着那三寸不烂之舌,说烂了冬瓜,说掉了葫芦,硬是说服了香莲的爹娘。
    那一年春节,沁水湾又表演传统“故事”,麻叔身边站着的就是刚做了两个月新娘的香莲。

    香莲的脸红扑扑的,粉嘟嘟的,笑得甜甜的,还是那样痴痴地看着麻叔点火铳。
    点个火铳就恁大本事?香莲这朵鲜花就这样插在了牛粪上?
    沁水湾好多男人都不看戏了,都唉声叹气地回了家。
    (有删改)
    [注]玉米裤,东北方言,包在玉米上的白色叶子。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第二段开头以设问的方式表现了香莲在沁水湾是头等美人,因此,一些胆大的男人们便托媒人前去香莲家说媒。
    B.在沁水湾周末大戏台开唱的时候,香莲也会前往,但她去并不是为了看戏,而是为了站在人群的后面看麻叔点火铳。
    C.每到村中表演“故事”时,麻叔都要换下旧衣服,穿上新衣服,戴上新帽子,小说写这些意在突出麻叔的贫穷艰苦。
    D.麻叔领着香莲去打兔子时闹了个大笑话,差点伤到了媒婆刘小彩,有了这特殊的“缘分”,刘小彩说成了麻叔与香莲的婚事。
    7.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句子①中仅仅用一个“懒”字便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媒人懒散的性格特征。
    B.句子②表现了麻叔因怕香莲母亲反对他与香莲的婚事而不敢让媒人登门的心理。
    C.句子③中以“一定在哪儿”寥寥数字突出了香莲对麻叔的一往情深。
    D.句子④中以“猛地扑了上去”这一动作描写表现了香莲对麻叔的心疼与爱怜。
    8.火铳本为乡村普通之物,然而在本文中有着很大的作用。火铳在全文有哪些作用? 请简要分析。 (4分)
    9.本篇小说与《哦,香雪》一样,在表现麻叔和香雪这两个人物时都采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请结合两篇文章分别列举两例简要分析。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 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 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 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 荣辱之来,必象其德。 肉腐出虫,鱼枯生蠹。 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强自取柱,柔自取束。 邪秽在身,怨之所构。 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 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 醯酸,而蚋聚焉。 故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选自荀子《劝学》,有删改)
    材料二:
    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 暗疏之,亦不甚失。 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 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 故虽有勤劳之苦,而常废于善忘。嗟夫!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比读《齐史》,见孙搴答邢词曰:“我精骑三千,足敌君羸卒数万。”心善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之可为文用者,得若干条,勒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噫! 少而不勤,无知之何矣。 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
    (选自秦观《精骑集序》,有删改)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3分)
    生于高山A之上B而临C百仞D之渊D木茎非能长Γ也G所立者[H]然也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而编之以发”与“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两句中的“以”意思相同。
    B.“其渐之滫”与“渐闻水声潺潺”(《醉翁亭记》)两句中的“渐”意思不同。
    C.旬朔,十天或一个月,亦泛指不长的时日。十日为一旬,农历每月初一为朔。
    D.“心善其说”与“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中的“善”意思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蒙鸠鸟的巢穴之所以摔破,并非巢不牢固,而是蒙鸠鸟将巢筑在了苇苕上,可见事物所处的环境对其影响是很大的。
    B.荀子在论证环境的重要性时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手法,以射干、蓬、白沙、兰槐根等来论证观点,明白晓畅。
    C.事情的发生都是有起因的,一个人的荣辱与德行相应,言语可能招祸,行为可能致辱,君子一定要谨言慎行。
    D.秦观年少时聪慧机敏,记忆力强,但因懒惰而荒废学业,数年后因受到惩罚而发愤读书,但聪明已不及少时。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4分)
    (2)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4分)
    14.两则材料对于一个人成才提出了哪些建议?请简要概括。(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和子由渑池怀旧 苏 轼
    人生到处知何似? 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首诗是诗人应和之作,诗人用雪泥、鸿爪作喻,较之一般叙事文字更形象。
    B.颔联以生活情景发出对人生的见解:往事留下遗迹只是偶然,人生总是不断向前。
    C.尾联抚今追昔,回忆当年路途遥远、人困驴乏之状,是为了表达往事不堪回首的怅惘。
    D.诗的前四句散中有整,行文自然;后四句照应诗题,以叙事之笔,深化雪泥鸿爪的感触。
    16.这首诗充分体现了苏轼的人生哲思,充满理趣,请结合诗歌谈谈你的理解。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用“ ▲ ”写周瑜的装束来显其儒雅,用“ ▲ ”写容貌来表达岁月流逝、壮志难酬的失意心情。
    (2)《荀子·劝学》中,“ ▲ , ▲ ”两句用“驽马”的事例来强调人生贵在坚持的道理。
    (3)韩愈《师说》中,“ ▲ , ▲ ”两句强调从师是为了学道,和他人的年龄大小无关。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萱草存在于中华文明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形成了忘忧草及母亲花等人文意象,承载着中华文明深厚的社会历史文化积淀。
    古人相信萱草可以忘忧。 在《诗经·卫风·伯兮》中有“焉得谖草?言树之背”。 谖草即为萱草,“谖”有忘记之意;晋代张华的《博物志》说:“萱草,食之令人好欢乐,忘忧思,故曰忘忧草。”唐代白居易《酬梦得比萱草见赠》曰:“杜康能散闷,萱草解忘忧。”大概意思就是 ① 。 因此,萱草又叫忘忧草。
    萱草是我国传统的母亲花,成语“椿萱并茂”比喻父母健康,家庭欣欣向荣,“椿”代表父亲,为中国父亲树, 般指楝科的椿 类高大乔木; ② ,是 种种在房前屋后的草本植物,古人以“萱堂”指代母亲居住的地方。 关于母亲的诗歌,最广为流传的大约是唐代孟郊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对母亲的爱意犹未尽,孟郊还写过《游子》:“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 慈亲倚堂门,不见萱草花。”慈祥的母亲倚着门盼望孩子归来,以萱草传达孝亲乡愁。
    萱草的栽培历史起源于汉朝,而在唐朝后民间普遍种植萱草。 人们对萱草的栽培早有研究。 《本草纲目》云:“肥土所生,则花厚色深,有斑文,起重台,开有数月;瘠土所生,则花薄而色淡,开亦不久。”明代李时珍也注意到, ③ ,花的质地、色泽的深浅和花期的长短是有变化的,这一观点也被现代植物学家所证实。
    18.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分)
    19.班级举行了植物科普活动,你想为同学们科普萱草这种植物,请结合文段,为自己的科普内容拟一个提纲。 (3分)
    20.下列诗句中的“萱草”与文段中的萱草象征义不同的一项是(3分)
    A.不尽人间万古愁,却评萱草解忘忧。

    B.萱草虽微花,孤秀能自拔。
    C.山中萱草三赤长,山中高人万事忘。
    D.萱草生北堂,颜色鲜且好。人子孝顺心,岂在荣与槁。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这个端着空饭盆的年轻工人,就见他很确定地走到①“老头”跟前,从他手里接过铁锨,又叫了一声②“妈”,他催促说快点儿! 菜汤都凉了! “老头”低声嘟囔了一句什么,不急不火的,由着儿子接过了铁锨。
    年轻人扛着铁锨在前,引着他的妈往一盏路灯下走,那儿停着一辆为工地送饭的③“三马子”,车上有一筐箩馒头和一只一抱粗的不锈钢汤桶,白菜汤味儿就从这桶里漾出。母子二人舀了菜汤,每人又各拿两个大白馒头,躲开路灯和路灯下的“三马子”,找个暗处,先把汤盆放在地上,两人就并排站在路边吃起晚饭。路边的年轻人很快就把饭吃完,从地上端起妈那份菜汤递到她手上。 妈吃完馒头喝完汤,拍打拍打双手,在裤子两侧蹭蹭,从肥大中山式上衣的肥大口袋里掏出两只壮硕的胡萝卜,递给儿子一只,另一只留给自己。
    21.文段中的三处双引号的用法分别是什么? 请简要说明。 (3分)
    22.第二段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有什么表达效果? 请简要分析。 (5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以上这幅漫画带给你怎样的启示?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思考和感悟。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字。

    相关试卷

    2024成都成华区某校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语文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成都成华区某校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语文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开远一中校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语文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开远一中校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语文含解析,文件包含云南省开远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答案docx、云南省开远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docx、云南省开远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答题卡doc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开远一中校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语文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开远一中校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语文含解析,文件包含云南省开远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答案docx、云南省开远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docx、云南省开远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答题卡doc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