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月光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月光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共4页。
(一)教材分析
《月光曲》是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二篇精读课文。这是一篇意境优美的课文,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传奇故事。表现了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的善良品格——对穷苦人的同情和热爱,又表现了他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的才华,同时也告诉我们,美好的乐曲不仅要靠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技艺,更源于高尚而真挚的情感。文章融传说、美景、深情于一炉,文字美、情感美、意境美。
本单元以艺术之旅为专题,单元语文要素是: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本课的教学重点则首先侧重于利用兄妹俩的联想,展开想象,体会月光之美,感受《月光曲》之美,让学生在丰富的想象、优美的文字中,受到美的熏陶。本学段的习作目标要求学生能写简单的想象作文,所以学习作者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也是本课的训练重难点。
在本册第一单元课文的训练重点中对于联想和想象已经有所涉及,但学生在本课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是:学生知道要读出什么感情,但读不出想象的画面感;学生能区分联想和现实,但不熟悉联想和想象的好处,更不能自觉运用到习作中去。
教学时,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去读、去讨论。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去说、去想象。在自读自悟中理解语言文字,感受《月光曲》的美好。
(二)教学目标
1.借助第9自然段的文字想象画面,感受《月光曲》的艺术魅力,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第9自然段。
2.能“分辨写实和联想”,通过品读、对比阅读等方法体会作者在叙事中将两者恰当结合,使文章的表达更加充实、感情更深刻的作用。
3.学习作者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并尝试听音乐进行想象写话。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利用兄妹俩的联想,展开想象,体会月光之美,感受《月光曲》之美。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尝试听音乐进行想象写话。
(四)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课本、黑笔一支、红笔一支、练习本、课堂笔记本
教师准备:课件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依文读“曲”,品味画面
1.复习导入,扣月抓词。
(1)朗读词语,感受词语。指生读,读出画面感。
(2)齐读词语,温故知新。
(3)将词语放进画面中再读,相机指导提取关键景物。(师板书:关键景物)
2.感受变化,感受变化之美。
(1)找出表示变化的词语。注意读好表示变化的词语,读出画面的变化。(师板书:感受变化)正是有了这些表示变化的词语,我们才感受到了乐曲的旋律和节奏在不断变化,这也正是音乐的美妙之处。
(2)思考交流。师:读了这些画面,你认为这首乐曲的旋律大致是怎样的?出示选项,学生选择。
(3)品读,感受旋律的变化。分画面指导朗读。
通过朗读感受画面,这样原本安静的文字就有了生命的活力。
环节二:感受虚实,体会“联想”
1.配乐想象,朗读积累。
(1)配乐想象。师配乐朗读,生闭眼想象画面。在聆听的过程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交流:我闭上眼,想象自己就站在大海边,静静的月光下,我仿佛看到了……
关注学生是否把话说完整,说流畅,后一个学生是否比前一个学生说得更好。要做好引导,学生呈现有一个阶梯式的成长。
(2)配乐自由朗读。填空式分层朗读,为背诵提供支架。
总结背诵方法:提取关键景物、特征以及变化,依次练习背诵,直至熟练。
2.感受虚实。乐曲只能听到却看不到,那文中这些画面都是从哪来的呢?(生交流)
由听觉想到与之相关联的视觉画面,由一种事物想到了另一种事物,这就叫做联想。(师板书:联想)
(1)分辨事实与联想。快速浏览第9自然段,用横线划出写穷兄妹听琴事实的词句,用波浪线划出写穷兄妹因听琴产生联想的词句。
(2)对比阅读。引导发现“在写实实在在的事物时加上适当的联想,文章的内容会更充实、更深刻、更感人”。
作文时,我们不仅要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写下来,有时还要把联想到的写下来。
环节三:联系拓展,深化“联想”
1.回顾旧知,读相关句子(举例)
通过联想来表达作者内心的感受,这样的表达方式我们曾经也学过。
例句1: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苏教版五下《二泉映月》)
例句2: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大花。——(统编版六上《草原》)
(1)学生自由朗读,引导思考:都是在写联想,你有什么发现?有什么共同点吗?
(2)学生总结,找出联想和想象的特点规律
(联想的两者之间有相似点或关联点,特性是相似的、相关的;都有“好像”“就像”“仿佛”“有如”等表示联想的词语,来引出联想;都写出了画面的变化。)
3.小结:我们在写作的过程当中,也可以适当的运用联想和想象。
环节四:依趣听曲,试用“联想”
1.聆听乐曲。
播放乐曲,边听《森林狂想曲》,展开想象。
2.描绘画面。
建议用上“好像”“仿佛“似乎”等表示联想的词语,再用上描绘画面变化的词汇,用几句话把脑海中浮现的画面描写下来。
3.分享评议。组织学生展示、分享描写的画面,并评议。
评议要点:
(1)是否用上了表示联想的词语;能否写出了画面的变化;
(2)其他同学静听冥思与你的联想比较,有什么不同。
4.总结。贝多芬创作了《月光曲》正是出于对人民的同情和关爱。音乐家的创作,是源于生活,源于对人民的爱,对生活的爱。
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一定对于联想和想象的好处有了更好体会,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习作中也能将联想和想象发挥出来,谱写出我们自己的生命之曲。
5.布置作业
1.欣赏品味:上网搜索关于《月光曲》的资料,完整地欣赏这首名曲。
2.积累背诵:背诵课文第9自然段,并默写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月光曲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23 月光曲 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精读,品味人物形象和内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月光曲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