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讲 记叙文阅读3-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专题复习讲义(统编版)
展开人物形象、人物描写【教师版】
圈出文中对应人物涉及的形容词,可直接使用。
按照段落梳理人物言行,分别概括对应形象。
☆结合主旨,概括人物形象
①人物形象的形容词+人物做了什么 ②注意分值,确定合适的条数
外貌描写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心理描写 神态描写
①运用外貌描写 ②通过描写… ③写出…内容/特点 ④表达…情感主旨人物形象
①运用语言描写 ②通过描写… ③写出…内容/特点 ④表达…情感主旨人物形象
①运用动作描写 ②通过…等词 ③写出…内容/特点 ④表达…情感主旨人物形象
一、人物形象
(一)如何找全文章中体现出的人物性格?步骤: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答题格式(请结合文章,概括人物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人物描写
人物描写的目的是刻画人物的性格,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同时也能更深刻地表达文章的中心。人物描写应力求具体生动,能做到绘声绘色地再现“人物”,让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人物描写又分为: 、 、 、 、 。
(一)外貌描写
1.含义:外貌描写,是对人物的长相、佩饰、五官、容貌、衣着、体型、姿态等外部特征的描写。
主要是为了表现人物的生活和身体状况。生活状况往往指身份、地位、职业情况、贫富、处境等;身体状况主要指胖瘦强弱、健康情况。
2.作用与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语言描写
1.含义:语言描写,是对人物的对话的描写。言为心声,对话往往表现出人物思想发展变化及个性,所以描写人物具有个性的语言能够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
2.作用与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动作描写
1.含义:动作描写是对人物举止、动作、行为的描写,描写的是人物头、脖、躯干、四肢的动作。是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2.作用与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心理描写
1.含义:心理描写是指对人物心理活动过程的描写,对人物在一定环境中的心理状态、精神面貌和内心活动进行的描写,即“想什么”。
①运用心理描写 ②通过描写… ③写出…内容/特点 ④表达…情感主旨人物形象
①运用神态描写 ②通过…等词 ③写出…内容/特点 ④表达…情感主旨人物形象
例:我不停地在心里念叨:阿弥陀佛,上帝啊,保佑我吧!我再也不听录音机,不看电视,不打游戏机了。唉!都怪我自己,老想着打游戏机,考试前一天还趁父母不在家偷看了一个小时的电视。老师啊,发发慈悲,手下留情,我以后上课一定好好听讲,千万别让我不及格啊!
2.作用与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神态描写
1.含义:神态描写是动态描写人物的脸、口、鼻子、眼、耳的状态,是对人物的面部表情及目光变化的描写。
例如:哭丧着脸、面无表情、满脸通红、大笑等。
2.作用与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十二粒芝麻
顾振威
①每天放学后,我都拖着饥饿的身子到村口去,双眼痴痴地望着灰蒙蒙的远处,望眼欲穿地渴望着一个熟悉的身影能闯入到视野之中。
②父亲到平顶山拉煤已有十多天了。生产队在每年的春夏之交都要抽调劳力去平顶山拉煤。父亲是从上海来的知青,身子单薄得像麻秆一样,苍白瘦削的脸上还架副近视眼镜。父亲递给队长一支丰收牌香烟,晃了晃并不粗壮的胳膊,嘿嘿笑道,我不缺胳膊不少腿的,吃了三十多年饭,有的是力气,你就让我去吧!
③去平顶山拉煤是最累的活了。想想看吧,来回要走1000多里路,1000多斤重的煤车,全凭两条肉腿拖回来,即使是身强力壮的汉子也要累掉几斤肉。队长不解地问父亲,队里的人都怕拉煤,就你不怕,你到底图啥?父亲实话实说,图的是多挣点工分,为家里省点粮食。三个像狼崽一样的孩子,越来越能吃了,我不忍心让他们饿着肚子啊。
④队长指了指打麦场里的大青石说,去拉煤不是去享福,得有力气才行,你能挪走那块大青石我就让你去。
⑤这块大青石少说也有一百四五十斤,置于打麦场中岿然不动。父亲就是父亲,他找了根木棍,找了块砖头,把木棍放在砖头上,轻轻松松地撬走了大青石。队长笑道,你力气虽小,却会使巧劲,我同意你去拉煤了。
⑥在我焦灼万分的渴盼中,我终于望见了生产队拉煤的架子车像爬虫一样慢慢蠕动着。
⑦我耐心等待着,终于看见了父亲。父亲两手架着车把,车缰绳深深地勒在肩膀上,身子弯得像弓一样,双眼盯着凸凹不平的土路。A随着车子的蠕动,我听到了像老牛一样粗重的喘息声。
⑧父亲抬头擦汗的时候看到了我,脸上顿时露出了阳光般明媚的笑,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快回家告诉你娘,就说我胜利回来了。
⑨我刚回到家里,父亲就大步流星地回来了。母亲目不转睛地盯着父亲。只是十多天,父亲的脸就瘦得像刀削一般,苍白的脸上嵌着一道道煤灰。母亲嗔怪道,人身不是铁打的,你呀,就是不知道爱惜自己的身体。
⑩父亲刚在板凳上坐稳,就把我抱到他腿上,又喊来两个弟弟,从怀里掏出一个烧饼,一脸自豪地说,走到漯河车站,队长大发慈悲,买了十多个烧饼,一人分一个。我把它分成四份,你们一人一份。
eq \\ac(○,11)看到我们兄弟三人狼吞虎咽的样子,父亲脸上洋溢着欢快的笑容。
eq \\ac(○,12)母亲把她的那份分成两份,逼着让父亲吃掉一份。父亲狡黠地说,你吃了我再吃。母亲坚持道,咱们一块吃。B父亲把洋火盒大的烧饼捧在手里,嘴巴埋在手心里,鼓动着脸颊。母亲吃了烧饼,父亲嘿嘿一笑──父亲手里,赫然躺着他那块烧饼。
eq \\ac(○,13)你咋没吃?你咋没吃?母亲不满地质问道。父亲羞愧地低下了头,嗫嚅道,怎么没有吃?我吃了,整整吃了七天。
eq \\ac(○,14)看母亲愕然得圆瞪了眼,父亲讷讷地说,我真该死,几十岁了还管不住自己的嘴巴,将烧饼上的芝麻全吃光了,不多不少,42粒!
eq \\ac(○,15)房间里极静,我那时分明看到母亲的眼里蓄满了泪水。
eq \\ac(○,16)光阴荏苒,如今父亲已经作古,我也早做了父亲。当我饿着肚子,看孩子们津津有味地饱尝美味佳肴的时候,我体味到了父亲当年那种发自肺腑的喜悦,我感到自己的心也像父亲一样被幸福和喜悦涨得满满的。
eq \\ac(○,17)天下做父亲的,一定都是这样吧!
1.结合文章,写出父亲的行为,以及母亲相关情感变化的词语,完成下表。(4分)
A.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煤车的沉重以及父亲拉煤艰难的情形。
B.运用动作描写,连用三个动词“捧”“埋”“鼓动”,生动地刻画了父亲假装吃烧饼的行为,表现了父亲对家人的关爱.
插叙(1分)。引出本文的写作对象,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为下文情节的展开作铺垫。(2分)
父亲是一个能吃苦耐劳、聪明能干、爱子.女、爱家.庭、有责任心的人。(答对 2 点即可)
点出天下做父亲的,为了让子女健康成长,甘愿忍饥挨饿、受苦受累,并把尽到做父亲的责任当作“幸福和喜悦”;由赞颂自己的父亲进而表达对天下.无私奉献的父亲的敬重和赞美。
2.请分别运用修辞或描写的相关知识,品析文中划线⑦段A和⑫段B两句。(4分)
A.随着车子的蠕动,我听到了像老牛一样粗重的喘息声。
B.父亲把洋火盒大的烧饼捧在手里,嘴巴埋在手心里,鼓动着脸颊。
3.文中②-⑤段采用什么记叙顺序?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3分)
4.根据文章内容,概括“我”父亲的形象。(3分)
5.结合全文,如何理解“天下做父亲的,一定都是这样吧!”这句话?(4分)
一张假币里的善良
①中午去菜市场买菜,摊主找钱的时候,竟发现里面有一张假的一元钱。摊主很是意外,拿着那张假钱瞅了好半天,直说奇怪,这年头居然还有假一块的?末了,他问我,要不要收藏一下这一块假钱?我说,不了,你还是给我换一张吧!摊主无所谓地笑了,嗨,就一块钱,瞧你那个紧张劲儿,坐公交车时往里一塞不就行了。我自然不会听他的拿着一元钱假币去坐公交车,可是我也不得不承认,我是真的花过一张假币。
②那是六年前的事了,彼时,我刚到北京的一家书店打工。有一天,店长和别的同事都不在,我就自作主张地做了一回收银员,因为只收了一个客人的钱,所以我一直觉得应该不会有事。可临到晚上店长结账的时候,发现钱柜里有一张二十元的假币,店长和其他同事一致认为那张假币是我收的。由于之前那位客人的确给了我一张二十元的钱,所以对此我无话可说,只得自掏腰包放进流水里二十元钱。
③起初我是想把那张假币给烧了,可是后来我越想越不甘心,越想越觉得不公平,于是,我决定把它花掉。一天早晨,我特意起得早早的,然后选了个不经常去的早餐店买早点。值得庆幸的是,那天早晨的人并不是很多,我进去以后,假装很随意地点了两个包子。开始我还能假装镇定,但当那个胖胖的女老板拿着那张假币反复查看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全身都在发抖,双腿不自觉地打颤,我紧张到不敢抬头看那个老板的眼睛。甚至,我都想把那张假币从她的手里夺过来,可是我又不敢那样做。良久,老板才慢慢地从钱柜里把零钱找给了我,记得当时我跟她说谢谢时声音都在发抖,甚至有没有说出声来,我都忘记了。我将她找给我的零钱紧紧地攥在手里,逃命似的跑出了那个店,直到离店里有一段路,我才敢让自己停下来,那一刻,我才发现自己早已泪流满面,不知道是被吓得还是心里发虚。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不能平静下来,每每想起那个老板鉴别那二十元假币时的情景,我都自惭形秽!
④也许是心理原因在作祟,也许是我对自己的行为深感愧疚,下意识地想做些什么!总之,那件事过了以后,我便常常去那家店买东西吃,甚至还经常带同事一起过去。我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但每次看到那个老板的时候,我都想跟她说一声,请你把那张二十元假钱还给我!可是,我没有那个勇气!这样持续了一些日子,有一天,我独自去买早点,还是那个男老板收钱,我准备提着东西走的那一瞬间,她叫住了我,说:姑娘,其实你不用每天都来吃我店里的东西,也不用带你的朋友来,天天吃这些东西都腻了吧!我早就看出你是个善良的姑娘,出门在外谁还不遇到点儿难事儿啊,别总记在心上!我惊讶地看着她,心里有些不知名的情绪在翻滚!她只是呵呵一笑,自顾自地忙乎去了。
⑤我早就应该猜到的,她从一开始就知道那二十元是张假币,只是她没有当众揭穿,而是选择善意地为我遮掩过去。那天在那个早餐店里,我第一次在一个陌生人面前流下了既感动又带着点委屈的眼泪,而北京,就是在那一刻,湿润了我的心!
⑥她说的没错,我当时确实遇到了困难,那是我刚到北京的第一个月,还没有领到薪水,全身的钱加起来不足一百元。所以,我才把那张二十元的假币留了又留,所以我才盘算着把它花出去,因为当时那对我来说确实是一笔巨款!
初次打工,收到假币 心有不甘,用币心虚—
真心弥补,老板谅解
文章开头叙述假一元钱的故事,目的是引出下文的故事,同时将摊贩对于假币的态度与做法,与下文早餐店老板的态度与做法形成鲜明的对比,反衬了早餐店老板的正直和善良。
动作描写,通过“紧紧地攥”“逃命似的跑”等词,生动形象,写出我使用假币时的情形,表现了我的紧张和害怕
⑦那个胖胖的老板说我是个善良的姑娘,可是我想说,老板,你才是那个真正善良的人!
1.请按照故事发展的脉络,补全故事情节(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动委屈,自揭原因
2.文章开头叙述假一元的故事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赏析文章第③-④段画线句子。(6分)
(1)我将她找给我的零钱紧紧地攥在手里,逃命似的跑出了那个店,直到离店里有一段路,我才敢让自己停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运用语言描写,通过老板的话,表现了老板心地善良、善解人意,保护他人自尊的性格特点。
“我”感动是因为老板从一开始就知道“我”给的那张二十元是假币,只是他没有当众揭穿,而是选择善意地为“我”遮掩过去。委屈是因为“我”想起刚到这个城市的那段日子,因生活所迫不得不花掉那张假币。
(2)她叫住了我,说:“姑娘,其实你不用每天都来吃我店里的东西,也不用带你的朋友来,天天吃这些东西都腻了吧!我早就看出你是个善良的姑娘,出门在外谁还不遇到点儿难事儿啊,别总记在心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第⑤段中“我”为什么既“感动”又“委屈”?(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2年的暖冬
邹贤中
那是一个2002年冬天的早晨,风像刀子一样划过皮肤。
少年窝在被子里,母亲的声音从外屋传来:“快起来,等会集上卖豆子的人多了,豆子就卖不出好价钱了。”
12岁的她极不情愿地爬起来,嘴里嘟囔着:“这么好的豆子,还怕卖不掉?”
少年推着一辆自行车,后座上绑着80斤豆子,母亲挑着30斤豆子跟在后面。
通往小镇是一条结满冰碴儿的15里长路,路面很滑,母亲不时提醒:“小心点,别摔跤。”
两个小时后,母子俩终于到了集上。北头满是卖豆子和花生的村民。少年跑到其她村民那里看了看豆子,见那些豆子不大且有斑斑点点的杂色,于是更有信心了。自己的豆子颗粒饱满,色泽鲜艳,看上去晶莹剔透,不可能卖不掉的。
不知谁喊了声:“贩子来了!”
叼着烟的豆贩子坐在副驾驶位上贼笑着,一出现即被村民包围:“黄老板,您可算来了。”
黄老板把剩下的半截烟丢在地上,换上了一副哭丧脸:“乡亲们,今年五谷丰登,你们的东西我要不了那么多啊。”
这句话犹如一颗炸弹,立刻在人群中炸开了锅,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失望。少年仗着身材瘦小的优势挤到黄老板面前:“你去年跟大家保证过,有多少要多少,现在怎么可以不要了?”
⑪ “你是谁家的孩子?我看看你卖的什么?”心想,这毛头小子也太轻狂、大胆了吧!
⑫母亲讪讪地迎上来:“黄老板,小孩子不懂事,您大人大量别介意。”黄老板不答,拿起一颗豆子放在嘴里咬了咬,然后吐了出来:“你这豆子不好,我不要。”一句话让母亲的心掉进了冰窖。
⑬ “黄老板,这是上好的大豆呀!您不能因为孩子的一句话……”黄老板不耐烦地挥了挥手,转身就看别人的豆子去了。只留下少年和母亲在那里发愣。
⑭黄老板一路走过去,嘴里嘀咕着:“你的l.2元一斤,你的1.1元一斤,你的……”
⑮母亲走上去:“黄老板,我那豆子真的不错,要不便宜点您就收了吧。”
⑯黄老板头也不抬:“再便宜也不要。”母亲尴尬地站在那里,少年几乎要哭出声来。
⑰装完车,村民们拿着钱纷纷散去,黄老板也上了车。母亲仍在尽最后的努力:“黄老板,您当真忍心让我们水都没喝一口再把一百多斤豆子扛回去吗?”母亲的声音透着无奈与悲凉。黄老板不接话,示意司机开车。这时,一直坐在驾驶室的司机开口了:“老黄,你就把人家的豆子收了吧。这么冷的天,人家孩子穿的是胶鞋,耳朵上都生冻疮了。”
⑱司机一直帮黄老板拉货,她不能不给面子:“这个嘛,装不下啊!”她说的也是实情,那个有顶盖的车厢已经装得满满的了。
⑲司机看了车厢一眼,说:“放驾驶室总行了吧?这样,这趟运费你少给点,豆子的价格你别亏了人家。”
⑳见此,黄老板只得勉为其难地同意了。过秤、付钱,按最高价1.3元,一共143元。母亲向司机投去感激的目光。司机对母亲笑了笑:“大姐,给孩子买个帽子吧。你看这天多冷呀!”
eq \\ac(○,21)那天,母亲给少年买了帽子、护耳,还有一双棉絮鞋。鞋子厚实着呢,穿在脚上,暖在心上。母亲还带她去了镇上唯一的包子店,买了四个热乎乎的包子。
eq \\ac(○,22)那个记忆中最寒冷的冬天,因为陌生司机的一句话而变得温暖。那份温暖,足足温暖了少年一个冬天,甚至一生。
少年质疑,卖豆遭拒
母亲哀求,四季讲情
运用了环境描写,“结满冰碴的15里长路”“路面很滑”等词都写出了冬日的寒冷和环境的恶劣,侧面表现少年和母亲的不易。
运用了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叼着烟”运用了动作描写,“贼笑着”运用了神态描写,表现了豆贩子黄老板的奸诈、狡猾。
1.请按照故事发展的脉络,补全故事情节(2分)
天寒路长,母子赶集卖豆(开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潮)→→高价卖豆,温暖一生(结局)
2.下面句子的语言富有表现力,任选一个角度加以赏析。(4分)
A.通往小镇是一条结满冰碴的15里长路,路面很滑,母亲不时提醒:“小心点,别摔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叼着烟的豆贩子坐在副驾驶位上贼笑着,一出现即被村民包围:“黄老板,您可算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矛盾。文章结尾"最寒冷的冬天"是指天气温度低,而题目中"暖冬”是指司机对在困境中的少年和母亲的帮助和关心,让少年感受到了温暖。两者指代内容不同,所以不矛盾。
黄老板可围绕"虚伪冷酷""睚眦必报""心胸狭隘”等进行分析,司机可围绕“助人为乐”“善良热情”等进行分析。
3.文章结尾说“那个记忆中最寒冷的冬天”,与题目“2002年的暖冬”是否矛盾?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结合内容分析“黄老板”和“司机”的人物形象。(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父亲的背影
章中林
①和父亲没有相见已经一年有余了,我常常梦到父亲的那个背影……
②去年国庆放假回家,父亲说从镇上到家没有车,他开电瓶车来接我。七十岁的老人了,能开电瓶车吗?望着坐在前面开车的父亲,我看到的是他的背影:他低着头看着前方,脊背突起,根根骨头清晰可辨,上面只裹着一张皮。他扶着方向盘,弯着腰,整个人看上去就像一张犁辕。这还是我那伟岸高大的父亲吗?
③父亲年轻的时候,在山里帮人炸石头。我空闲的时候,喜欢到他那里玩耍。那时,我经常看到他挥舞着大铁锤,把石头砸得金星乱飞。这是怎样一个形象呢?也许用个特写就能表现出来:身形高大的父亲,脊背宽阔如门,两腿站立如柱,两臂肌肉暴起,挥舞起铁锤来,带着呼呼的风声。
④前些日子,看到库尔贝的一幅油画《采石工》,我才恍然明白我的印象与现实有着不小的偏差。因为那时生活拮据,父亲就和《采石工》中的主人公类似,戴着没有檐的草帽,穿着满是补丁的衣服,鞋子也是破的,连脚后跟都露出来了。这能从父亲当年拍的一张黑白照看出来。
⑤这就是残酷的现实,但我还是喜欢父亲那个砸石头的背影:棕色的脊背,绷紧的双臂,高举的铁锤。整幅画面有着无穷的张力和撼人心魂的表现力,谁看了会不对他翘起大拇指呢?但是,眼前的父亲却完全没有了那种气势,委顿矮小,说话都有些不能关风,还怎么和当年那个形象相比较呢?不忍再想,不能再看。
⑥回到家,我感冒了。身体软软的,提不起精神。看到父亲挑着一担粪去浇地,我说我来。父亲笑说,你是纸扎的,经不起风。这时,我又看到了父亲的背影:他伸着颈,哈着腰,两手抓着扁担,整个人弯成了一张弓。望着他步履蹒跚,我的眼泪流了出来。身为儿子,我却不能让年迈的父亲颐养天年。
⑦走的那天,临出门,父亲叫我等一等,摘些苦柚带着。他说苦柚对我的高血压和高血脂有益,一树的苦柚基本上都被他捎到了我的手里。望着树顶上的苦柚,他准备爬上树去摘。这么大年纪的人了,危险!我叫嚷着跑到父亲的跟前,想要夺下他的腰篮,但他断然回绝了:别看你比我年轻,但是爬树,我灵活,你不行。
⑧倒吊在树上的父亲,就像一只塑料袋挂在树上,迎风飞舞着,似乎随时都会被风吹落。这时我的泪又来了。父亲哪里还有当年的宽阔背脊,人瘦得有些变形,只剩下一手可握的轮廓了。一件夹克被风扬起来,就像被鼓起的风帆,整个人看上去就像一只蜕皮的蝉一样。那手更是让人不忍直视——黢黑的烧火棍一样,没有一点光泽;皲裂的麻秆一样,没有一点肌肉。这还是父亲吗?眼泪像决堤的洪水一样淹没了我的视线。
⑨一年多来的每一个日子里,我都思念着父亲,忘不了他的背影。无论怎样,我一定要回去看看父亲,和他说一说今天我的工作、我的生活……
1.①国庆放假开电瓶车接我;②年轻时帮人炸石头;③父亲挑粪浇地;④父亲上树为我摘苦柚。
“身形高大”“脊背宽阔如门”“两腿站立如柱”“两臂肌肉暴起”通过外貌描写,写出了我印象中父亲健硕强壮的形象//“如门”“如柱”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更加形象地与现在枯瘦的形象做对比,写出了父亲的辛劳与苍老。
3.通过与现实的比对,表明了父亲并没有那么强壮,写出了父亲当年的辛劳,和现在的苍老。
不矛盾。父亲砸石头的背影让“我”崇拜,让“我”依赖;但是“我”常常梦到一年多以前见到的父亲背影,那时的父亲已经不再年轻,他需要“我”的陪伴。
1.本文写了父亲哪几件事?(4分)
2.请从人物描写方法或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画线句子。(6分)
(1)身形高大的父亲,脊背宽阔如门,两腿站立如柱,两臂肌肉暴起,挥舞起铁锤来,带着呼呼的风声。
(2)她低着头看着前方,脊背突起,根根骨头清晰可辨,上面只裹着一张皮。她扶着方向盘,弯着腰,整个人看上去就像一张犁辕。这还是我那伟岸高大的父亲吗?
3.作者在第⑤段中说“还是喜欢父亲那个砸石头的背影”,文章开头和结尾又说“常常梦到”“忘不了”一年多以前见到的父亲背影,这两者矛盾吗?为什么?(3分)
父亲的行为
母亲的感情
①①父亲不爱惜自己的身体
A.嗔怪
②父亲舍不得吃那块烧饼
B. 不满
③父亲诉说他吃了整整七天的烧饼
C. 愕然
④④父亲只吃了四十二粒芝麻
D.感动
第17讲 记叙文阅读5——情节作用-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专题复习讲义(统编版): 这是一份第17讲 记叙文阅读5——情节作用-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专题复习讲义(统编版),文件包含第17讲记叙文阅读5情节作用-七年级语文上册专题复习讲义统编版教师版docx、第17讲记叙文阅读5情节作用-七年级语文上册专题复习讲义统编版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14讲 记叙文阅读4——记叙顺序-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专题复习讲义(统编版): 这是一份第14讲 记叙文阅读4——记叙顺序-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专题复习讲义(统编版),文件包含第14讲记叙文阅读4记叙顺序-七年级语文上册专题复习讲义统编版教师版docx、第14讲记叙文阅读4记叙顺序-七年级语文上册专题复习讲义统编版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5讲 记叙文阅读2——环境作用-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专题复习讲义(统编版): 这是一份第5讲 记叙文阅读2——环境作用-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专题复习讲义(统编版),文件包含第5讲记叙文阅读2环境作用-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专题复习讲义统编版教师版docx、第5讲记叙文阅读2环境作用-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专题复习讲义统编版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