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识字6《画》教学设计(含2课时)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识字6《画》教学设计(含2课时)第1页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识字6《画》教学设计(含2课时)第2页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识字6《画》教学设计(含2课时)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画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画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观察图画,引入诗句,初读古诗,正确识字,熟读成诵,感知大意,积累诵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识字6 《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这首古诗是一首五言谜语诗,谜面描述了山、水、花、鸟等景物,通过远、近、来、去等方位或动作的变化,凸显“画”的形象特征。
    教学目标:
    1.通过偏旁归类、反义词识字等方法,认识“远、色”等10个生字,认识新偏旁“走之、斜刀头”。会写“水、去”等4个字。
    2.正确、流利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图文结合,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感受谜语诗的趣味。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识记10个生字,认识“走之、斜刀头”两个偏旁,会写4个生字。多形式读诗,积累古诗。
    教学难点:结合插图,在识字、读诗过程中,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感受谜语诗的趣味。
    教学准备:1.写有反义词的头饰;一幅山水画(题写“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生字,朗读课文。(学生)
    教学时间:两课时
    课时
    第一课时
    备课日期
    上课日期
    主备人:
    教学过程:
    一、观察图画,引入诗句
    1.教师呈现一幅彩色的大幅的课文插图。(画上有山、水、花、鸟,并题写课文:“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2.教师引学:小朋友,你们看到了些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评价并板书“山、水、花、鸟”)
    3.教师引问:会认这四个字吗?引导学生个别读、自由读、齐读,抽读等多种读书方式进行朗读。
    4.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图上还有——),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自己还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画上有题字或诗句。
    5.教师导言:仔细看,画上题了哪些字?
    预设:如生发现题字是课文的四句诗,就直接板书课文的四句诗。如不能发现,则直接引导学生与书上的《画》作比较。
    6.学生读诗。
    7.教师引学:这四句诗中,你们认识哪些字呢?读一读。哪些字不认识?请用铅笔标出来。
    二、初读古诗,正确识字
    1.学生朗读诗句,对于在自学过程中用铅笔标出不认识的字,借助课文的拼音多读几遍。
    2.学生充分朗读,同桌互读互考。同桌之间充分发挥合作和帮扶的精神,把会读的大声读一遍。如果发现同桌读错了,一定要教给同桌多读几遍。
    3.全班齐读,齐读之后轮读。考查学生是否都会读了。
    4.教师用生字卡片抽读要求会认的“近、色”等10个生字。注意倾听下列生字的发音:“色”是平舌音,“声”是翘舌音;“近、远、还”是前鼻音,“声、听”是后鼻音。有错及时纠正。
    5.学生读生字,教师检测。
    (1)学生自由读。
    (2)重点抽读,用生字卡片抽读,主要抽读“声、色、近”3个易错的重点字。
    (3)抽读重点字。
    (4)全班齐读。
    6.导学:生字我们都认识了,再读古诗,你能把它读好吗?请大家再一次自由地大声朗读古诗,争取把字音读得更准确,句子读得更通顺。
    7.学生自由练习读古诗,教师巡视指导读诗节奏,纠正字音。
    8.师导学:下面我们开展一个朗读比赛,比一比读古诗的时候,谁声音最洪亮,句子读得最正确、最流畅。
    9.学生先在小组内赛读,选出优胜者一名,然后派优胜者进行组与组之间的赛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评选出你认为读得最好的选手。
    三、熟读成诵,感知大意
    1.教师导言:同学们朗读得很棒啊!我想很多同学都已经熟读成诵了吧,我们来比一比谁背得最快。
    2.学生自由背诵。
    3.教师抽测学生背诵古诗情况,表扬背诵好的同学,鼓励背诵稍慢的同学。
    4.教师引言:大家背得不错!你们在朗读背诵的时候有什么疑问吗?(这首诗写的景色跟我们平时看到的景色正好相反。)
    5.教师引问:是呀,真有点怪!怎么“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呢?怎么“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呢?
    6.教师引问:我们平时看到的景象是怎样的?哪位同学见过“山”?说说“山”是什么样的。(教师归纳,板书或课件呈现:“远看山无色,近听水有声。春去花不在,人来鸟儿惊。”)
    7.学生正确朗读两首诗,比较两首诗有什么不同。
    远看山有色, 远看山无色,
    近听水无声。 近听水有声。
    春去花还在, 春去花不在,
    人来鸟不惊。 人来鸟儿惊。
    8.教师总结:我们游览时,看到的自然景色大多数是“远看山无色,近听水有声。春去花不在,人来鸟儿惊”。而课文所说的景色却刚好相反。大家想一想,在哪种情况下才会“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呢?引出课文题目。
    9.学生演一演,说一说,读一读。
    (1)来——去 什么是“来”,什么是“去”?找学生现场演一演,体会“来、去”的意思,同时知道这组词语表达了相反的意思。
    (2)远——近 哪种情况算“远”,哪种情况算“近”?通过课件演示,体会“远、近”的意思,同时知道这组词语表达了相反的意思。
    (3)你还知道哪些意思相反的词语?先找一找,然后再说一说或演一演。
    生汇报:有—无 高—矮 多—少 早—晚
    (4)同桌相互读一读反义词。
    (5)教师引领学生游戏:我们一起来做个“找朋友”的游戏吧,我说一个词,你们来说它的反义词,看看谁先找到朋友。
    个性化修改
    课时
    第二课时
    备课日期
    上课日期
    主备人: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多媒体课件出示课文插图,趣味提示,指名背诵古诗。(学生背诵一句,课件出示一句:“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2.多种形式背诵古诗。
    (1)师生搭档每人背一句。
    (2)学生分小组在组内互相背诵。
    (3)男女生互相比赛背诵。
    (4)教师点名挑战背诵。
    (5)学生互相点名挑战背诵。
    二、自学生字
    1.指导学生读课文,画出生字,多读几遍,记住字形。
    2.小组内利用生字卡片识记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3.教师导学:拿出生字卡片,找同学说说自己是怎么识记的,说说自己的识记方法。
    (1)“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土+厶=去”;“米+一=来”。
    (2)色,上面是“”,下面是“巴”。可以用想象法识字:尾“巴”顶戴个小帽子。组词:彩色、红色、白色、有色、无色。
    (3)听,左右结构,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左边是“口”,右边是“斤”,合起来就是“听”。组词:听见、听到、听声、听说。
    (4)无:可以用区别形近字的方法识记,“无”和“天”都是四笔,“无”第四笔是“竖弯钩”,“天”第四笔是“捺”。也可以利用换一笔变新字的方法识记,“天”换一笔变成“无”。
    (5)远、还、近:都有“辶”。用偏旁归类法来识记。“近”——“斤”加走之旁;“远”——“元”加走之旁;“还”——“不”加走之旁。
    (6)不:猜谜语识字。谜语:“木不出头”。组词:不好、不用。
    (7)声:上下结构的字。组词:声音、大声、声乐、声母。
    4.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新的偏旁“辶、”。
    5.同桌之间互相考查识字。
    6.游戏:识字大转盘。(课件出示转盘,转盘上面标有本课生字)让学生上来转转盘,转到哪个字,就用那个字组词并说一句话。巩固识字。
    三、指导书写
    1.呈现“水”“去”“来”“不”4个要求会写的字,让学生观察这4个字的笔顺、笔画特点。
    2.教师逐字范写,学生书写。
    3.教师整体范写,仔细观察生字的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水”的竖钩写在竖中线上,横撇从横中线起笔。“去”的竖在竖中线上,第一横短,第二横长。“来”的竖要在竖中线上,撇、捺要舒展。注意“不”的竖要在竖中线上,最后一笔点从竖中线和横中线交叉处起笔。
    4.学生独立书写,同桌互评,互相借鉴,教师巡视指导。
    5.学生在书上描红,对比自己书写与书中不同之处。
    6.学生再写,班级展示。
    四、积累诵读
    1.教师导言:(充满激情)这首诗可真有趣呀!短短几十个字就描绘了这么美的一幅景象。你们还知道哪些有趣的诗吗?(学生拓展背诗,产生喜爱朗读古诗的情感。)
    2.回家请爸爸妈妈猜今天学的谜语诗,如果猜对了,就画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送给他们作为奖励。
    3.搜集更多古诗,参加下周班级开展的“古诗诵读会”。
    板书设计

    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个性化修改
    教学反思:

    相关教案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日月明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日月明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趣读词语,练习说话,竞赛读文,渗透德育,先看后写,方法指导,猜谜游戏,拓展延伸,布置作业,课后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小书包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小书包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猜谜激趣,导入新课,合作学习,活学活用,动手实践,有序表达,指导写字,规范美观,课堂总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大小多少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大小多少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三小节,结合图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