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4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板块三专题十五两次世界大战及国际秩序的演变微专题3从两极格局到多极化趋势的演变 试卷 0 次下载
- 2024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板块三专题十一近代以来的商业贸易与整体世界的形成微专题1新航路开辟与世界联系的加强 试卷 0 次下载
- 2024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板块三专题十一近代以来的商业贸易与整体世界的形成微专题3西方殖民侵略与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试卷 0 次下载
- 2024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板块一专题二中国古代的社会治理微专题1古代中国的法治与教化 试卷 0 次下载
- 2024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板块一专题二中国古代的社会治理微专题2古代中国的变法与改革 试卷 0 次下载
2024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板块三专题十一近代以来的商业贸易与整体世界的形成微专题2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展开考向1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1.(2021·湖南卷)欧洲最早出版的科学期刊是19世纪中叶首批成立的各国科学院的院刊。随着科学家按其专业组成专业性学会进行研究,到1921年科学期刊已增至2.5万种,其中大部分是在19世纪后期增加的。这反映了( )
A.科学研究日趋大众化 B.科技成果改变人类生活
C.科学院数量迅猛增加 D.科学与技术结合更紧密
解析:据材料“其中大部分是在19世纪后期增加的”可知,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专业性的期刊大量出现,反映出专业性的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故选D项;“按其专业组成专业性学会进行研究”说明科学研究的专业性,没有体现大众化,排除A项;材料只是提及科学期刊的增加,没有涉及到生活的改变,排除B项;科学期刊迅猛增加,而不是科学院,排除C项。
答案:D
考向2 工业革命的影响
2.(2023·湖北卷)19世纪后期,从希腊神庙到拜占庭教堂的所有建筑风格,法国都有人模仿。“思想纯正”的建筑师们长期拒绝利用钢铁和钢筋混凝土等新工业材料,认为以埃菲尔为代表的这些人“不能妄称可以创造美”,尤其对1889年万国博览会之际出现的那座铁塔感到愤慨。这说明( )
A.技术进步改变民众生活 B.工业文明孕育艺术创新
C.启蒙运动影响设计理念 D.建筑风格固守历史传统
解析:由材料“19世纪后期”“利用钢铁和钢筋混凝土等新工业材料”可知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以钢铁和钢筋混凝土等新工业材料为代表的建筑物发展起来,尽管遭到部分建筑师的反对,但工业文明已经孕育出新的建筑材料和建筑风格,故选B项;材料强调的是建筑风格,与民众的生活没有必然联系,排除A项;启蒙运动发生于17、18世纪,强调理性,材料内容与启蒙运动无关,排除C项;埃菲尔铁塔代表工业文明时代的艺术创新,且材料中只是部分建筑师思想的保守性,不能推知建筑风格固守历史传统,逻辑推理错误,排除D项。
答案:B
考向3 科技推动社会生产方式变革
3.(2022·全国甲卷)蒸汽机发明后,日益成为欧美国家雇佣大农场机器动力的重要来源,需要多人协同操作。20世纪初,农业机器的使用变得个人化、小型化,家庭农场在劳动生产率方面缩小了与雇佣大农场的差距,后者日趋衰落。这一系列变化表明( )
A.内燃机的应用改变农业生产组织形式
B.农业技术发展导致失业人口大量增加
C.蒸汽机成为农业生产的机器动力来源
D.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依赖于生产规模
解析:根据材料可得出,20世纪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内燃机的使用,农业生产逐步机械化,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及组织形式发生变化,A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失业人口增长,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内燃机的影响,排除C项;农业生产效率依赖于科技,并非生产规模,排除D项。
答案:A
从社会转型角度认识工业革命的历史影响
(1)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工业革命下的机器化生产方式是对传统生产方式的巨大突破,而新技术革命则使生产方式面临从单纯增长到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2)工业现代化转型:工业革命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和国防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也是工业化的重要内容。
(3)城市化转型: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经济地理状况和人口结构,加快了人口向城市的流动。
(4)经济理论转型:自由主义成为工业革命时期主要的经济思想。
(5)生产组织形式转型:工厂制和垄断组织先后成为生产组织形式。
(6)社会形态转型:经济上,工业取代农业占主导,城市化进程加快;政治上,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两大阶级,社会改革进一步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意识形态上,促进了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项目
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时间
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期
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
背景
(1)政治前提:英国“光荣革命”后,国内政局稳定,政府积极鼓励经济发展。
(2)经济条件:英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迅速,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充裕的农产品、自由劳动力和国内市场。英国通过殖民扩张,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获得了大量廉价的原材料和广阔的海外市场。
(3)技术条件:英国的手工工场和工人生产技术水平较高;科学家关心社会对技术的需求,热心于生产技术的改进
19世纪中后期,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发展,自然科学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
成果
(1)纺织领域:“飞梭”、珍妮纺纱机等一系列发明创造,棉纺织业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生产。
(2)管理模式:采用机器生产的工厂逐渐取代了手工工场。
(3)动力方面:瓦特改良了蒸汽机,解决了生产动力受自然条件限制的问题。19世纪初,汽船、火车先后问世。
(4)机械制造方面:19世纪中期,英国的机器制造业也实现了机械化
(1)电力技术的广泛开发和应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2)内燃机的创制和应用,带来更便捷的动力,汽车、飞机等新式快速交通工具应运而生。
(3)化学工业的兴起令人瞩目;通过新技术改造的旧产业部门也焕发出新的活力
影响
(1)生产力:生产力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
(2)生产组织形式:建立了资本主义大工厂制度,出现了垄断组织。
(3)阶级结构: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逐渐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
(4)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
①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空间。②交通运输业的进步,便利了人们的出行。③城乡差距逐渐缩小,农业机械化日益普及,普遍建立了大农场。④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时间观念增强。⑤初等教育不断推广,人们的文化素质逐渐提升。
(5)社会问题:社会贫富分化加剧、工人居住条件恶劣、环境污染严重、疾病与犯罪等。
(6)世界格局: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紧密,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
2024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专题强化练十一近代以来的商业贸易与整体世界的形成: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专题强化练十一近代以来的商业贸易与整体世界的形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板块三专题十一近代以来的商业贸易与整体世界的形成微专题3西方殖民侵略与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板块三专题十一近代以来的商业贸易与整体世界的形成微专题3西方殖民侵略与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共4页。
2024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板块三专题十一近代以来的商业贸易与整体世界的形成微专题1新航路开辟与世界联系的加强: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板块三专题十一近代以来的商业贸易与整体世界的形成微专题1新航路开辟与世界联系的加强,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有学者在评价某历史事件时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