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滨江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滨江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第1页
    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滨江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第2页
    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滨江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第3页
    还剩3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滨江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滨江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共3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分)以下是小明估计的常见温度值,其中合理的是( )
    A.考场的室温约为50℃
    B.冰箱保鲜室中矿泉水的温度约为﹣5℃
    C.洗澡时淋浴水温约为70℃
    D.人感觉舒适的温度约为25℃
    2.(2分)如图所示的有关声现象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图中通过观察鼓面上的纸屑是否跳动可以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
    B.乙图中通过观察乒乓球被弹起的幅度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C.丙图中通过逐渐抽取玻璃罩中的空气可以探究“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介质”
    D.丁图中是“辽宁号”航母上的起飞引导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
    3.(2分)唢呐是我国民族吹管乐器,人们可以用它吹出高音、中音和低音。这里的“高”、“中”、“低”指的是声音的( )
    A.音调B.响度C.音色D.音速
    4.(2分)夏天,人站在吊扇下吹风会凉爽,如把一支温度计放在这个吊扇下( )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以上三种情况均可能发生
    5.(2分)下列关于“影”的形成,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 )
    A.在阳光直射下,大树底下出现的“阴影”
    B.立竿见“影”
    C.岸边树木在河水中的“倒影”
    D.皮影戏中的“手影”
    6.(2分)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气温低于0℃时雪人变小了,是汽化现象需吸热
    B.高烧病人用冰袋冷敷降温,利用冰液化吸热
    C.冬季运动员呼出的“白气”,是液化现象需吸热
    D.秋季草叶上铺了一层霜,霜是水蒸气放热凝华形成的
    7.(2分)如图所示的鹦鹉在太阳光下可以看到,嘴是红色的,腹部是白色的,小华在红光下观察该鹦鹉( )
    A.嘴和腹部是红色的,尾部是黄色的
    B.嘴和尾部是红色的,腹部是黑色的
    C.嘴和尾部是黑色的,腹部是红色的
    D.嘴和腹部是红色的,尾部是黑色的
    8.(2分)如图所示是两个并排而且深度相同的水池,一个装水,另一个未装水。在两池的中央各竖立着一只长度相同且比池深略高的标杆。当阳光斜照时就会在池底形成杆的影子( )
    A.未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
    B.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
    C.装水的池中标杆没有影子
    D.两池中标杆影子长度相同
    9.(2分)将一玩具鹦鹉(如图甲)紧靠凸透镜,然后逐渐远离凸透镜的过程中(如图乙),则三个像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③①D.③①②
    10.(2分)如图所示,长方体水槽一定深度处支架上有一激光笔,沿图示方向发出一束激光,下列操作不能使光斑向上移动的是( )
    A.其他条件不变时,激光笔竖直向上移动
    B.其他条件不变时,激光笔水平向左移动
    C.其他条件不变时,激光笔逆时针旋转动
    D.其他条件不变时,从水槽水中取出适量的水
    11.(2分)夏天,小丽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图。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一部分出现小水珠。针对这一现象( )
    A.甲、乙两杯都在内壁出现了水珠
    B.甲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外壁出现了水
    C.甲、乙两杯都在外壁出现了水珠
    D.甲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
    12.(2分)如图,照镜子时人的位置保持不变,如果不小心镜子裂开成两半并分别向上下两侧平移一段距离( )
    A.上、下两半面镜子只能各成一半的像,且中间断开
    B.上、下两半面镜子都成完整的像,但两个像位置并不重合
    C.上、下两半面镜子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位置重合在原位置
    D.上、下两半面镜子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位置重合,但不在原位置
    二、填空题(29*1=29分)
    13.(2分)我们生活在一个有声世界里,除了可闻声音还有人耳听不到的超声和次声,超声的频率 (选填“高”或“低”),方向性好。在相同的介质条件下,假设次声波的传播速度为v1,超声波的传播速度为v2,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v1 v2。(选填“>”、“=”或“<”)
    14.(3分)寒冷的冬天早晨,小明看到自家的窗玻璃上结着“冰花”,“冰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的,附着在窗玻璃的 (选填“内侧”或“外侧”)。小明拿起湿抹布去擦时,抹布却“粘”在了玻璃上,这是因为湿抹布上的水发生了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
    15.(2分)电闪雷鸣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说明光速比声速 (大/小);真空中的光速为 m/s。
    16.(2分)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 (A/B)处。能使荧光物质发光的在 (①/②/③)处。
    17.(3分)取一支注射器,吸入一些液态乙醚,用橡皮帽套紧针头处,再向外拉活塞,到一定程度时,到一定程度时,可以观察到又有液态乙醚出现 (填“压缩体积”或“降低温度”)的方法可以使气体 (填物态变化),此时注射器的温度会有一定程度的 (填“上升”或“下降”)
    18.(4分)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图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方向均未标出),其中入射光线是 (用字母表示),折射角等于 度,界面的 (选填“上”、“下”或“左”、“右”)方是玻璃。
    19.(5分)小明做了个小实验,如图所示,用钉子在易拉罐底部的中央敲一个小孔,蒙上一层塑料薄膜,制成一个针孔照相机。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小孔前的适当位置
    (1)蜡烛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是 (选填“实像”或“虚像”);其成像原理是 。
    (2)将蜡烛在孔前绕顺时针旋转,则它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是 (选填“顺”或“逆”)时针旋转的;如果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
    A.三角形光斑
    B.圆形光斑
    C.蜡烛的正立像
    D.蜡烛的倒立像
    (3)将蜡烛靠近小孔,塑料薄膜上的像 (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20.(4分)渔夫大明的眼睛在空气中A处看到水中B处有一条鱼,眼睛看到的是 (选填“C”或“D”)处鱼的 (选填“虚像”或“实像”),这是由于发生光的折射,折射角 (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入射角导致的。若在A处发射一束激光照亮水中的鱼,光束应朝向 (选填“B”、“C”或“D”)处。
    21.(4分)在一次小组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组内同学发现,当物体与光屏之间的距离为30cm时,此时光屏上呈清晰的倒立缩小实像,保持物体和光屏位置不动 (选填“物体方向”或“光屏方向”)移动 cm,光屏上呈清晰的倒立放大实像。有位同学在主光轴上标出如图的A、B、C、D、E五个点,D点在焦点处,在这五个点中,物体放在 点可成倒立的像,放在 点光屏上不能成像(如有多点符合条件,请全选出来,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三、作图题(3*4=12分)
    22.(4分)如图所示,S为平面镜MN前的一个发光点,A为平面镜前某一点。请在图中画出由S发出经平面镜反射后过A点的光线
    23.(4分)如图所示,凹透镜光路中,分别作出AO的出射光线和BC的入射光线;
    24.(4分)如图,在平静的湖边上方有一盏路灯,潜水员在水下E处看到了路灯的像。图中A、B两点,另一个是路灯的像。在图中画出水下E处的潜水员看到路灯的光路图。
    四、实验题(35分)
    25.(7分)物理小组在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时,装置如图所示。
    (1)安装实验器材应先确定 (选填“A”或“B”)的位置,目的是 。
    (2)甲图的实验装置组装存在的明显错误是 。
    (3)如图乙A、B两图所示,是实验中拍摄的水沸腾前和沸腾时的两张照片,其中图 是水沸腾前的情况,气泡里的主要成分是 (选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水中含有的空气
    B.水蒸气
    C.二氧化碳
    (4)在水温升高到85℃后,每隔1min读取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并持续一段时间。将所得数据记录在表格中。由实验可知:第7min时水开始沸腾 。
    (5)进一步分析表格可得到当时水的沸点为98℃可见当时气压 (选填“>”、“=”或“<”)一个标准大气压。
    (6)初步得出结论后,等水温降至85℃以下后,另一位同学继续利用该装置再次进行实验,如图丙所示,从两次实验的图像中可看出,所用时间不同,原因可能是水的 不同。
    26.(7分)小明和小华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冰的熔化特点”的实验。
    (1)本实验所需的测量仪器除了温度计,还需 。
    (2)在加热过程中,为了使烧杯内各部分受热均匀,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
    (3)实验中,并每隔0.5min记录次温度计的示数(如表格中所示),图乙温度计的示数是 ℃。
    (4)表格中a处应填 ,b处应填 由数据可知,冰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5)小明将装有碎冰的试管直接放在空气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目的是 ;
    (6)完成上述实验后,小明和小华又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用酒精灯慢慢加热并不断搅拌(环境温度低于0℃);当烧杯中的冰块部分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填字母)。
    A.也熔化一部分
    B.全部熔化
    C.一点儿都没熔化
    D.下边的熔化,上边的没熔化
    (7)图戊是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从图象中可以看出凝固点为 ℃。
    (8)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己所示,试管中的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 。(选填“变多”、“变少”或“不变”)
    27.(7分)如图1甲是小芳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装置。
    (1)实验时,不采用平面镜而采用透明薄玻璃板,目的是 ;
    (2)实验时,小芳同学应在 (选填“M”或“N”)侧观察蜡烛A经玻璃板所成的像;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小芳同学应在 (选填“M”或“N”)侧观察光屏上 (能/不能)呈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
    (4)如图1乙所示,经过三次实验,记录的像A′、B′、C′与物A、B、C对应的位置,在探究实验的过程中,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将蜡烛A竖直放在水平桌面的白纸上,点燃蜡烛A,观察发现:玻璃板中蜡烛A的像偏低且倾斜。你认为在图2所示的①、②、③三幅图中, 图是产生以上实验现象的原因。
    28.(7分)在进行“光的反射定律”的探究实验中,同学们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平面镜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纸板B可绕垂直于镜面的接缝ON转动。
    (1)实验时,为了使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同时显示在纸板上,应把纸板A和纸板B与平面镜
    放置:硬纸板应选择 (填“光滑”或“粗糙”)的使实验效果更明显;
    (2)将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射到镜面上O点,纸板B上会显示出反射光束OF,接着将纸板B绕ON向后翻折,则纸板B上 (填“能”或“不能”)显示出反射光束;在实验过程中,若将纸板倾斜(即纸板与平面镜不垂直),让光线仍贴着纸板沿EO方向射向镜面,此时ON (是/不是)法线,此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 (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3)若让另一束光沿FO方向射向平面镜,反射光将沿OE方向射出。该实验现象说明光路是 的;
    (4)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的关系,应进行的操作是 (选填序号);
    A.改变光线EO与ON的夹角
    B.沿ON向后转动纸板
    C.改变纸板与平面镜之间的夹角
    29.(7分)如图所示,小宁和同学们在老师指导下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在凸透镜不动的情况下、不断改变物距,测出对应的像距,得到物距与像距的关系图象,则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为了使像能呈现在光屏的中央,应该调节使烛焰、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 上。
    (3)如乙图所示,当蜡烛位于图中B处时,移动光屏到 (选填“C”、“D”或“E”)点,光屏上才能成清晰的像。
    (4)小宁同学把蜡烛移动到A处,移动光屏,找到清晰的像 的实像,利用这个成像原理人们制成了 (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若蜡烛燃烧变短了,其在光屏上的像的位置将 (选填“升高”或“降低”)。
    (5)同组的小丽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不小心将凸透镜碰到地上,透镜的上半部分摔烂了,则光屏上将 。
    A.得不到像0
    B.仅成上半部分的像
    C.仅成下半部分的像
    D.像是完整的,亮度变暗
    (6)当两支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分别置于如图丙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C、D两处会得到清晰 (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烛焰的像,用一厚纸板挡住A处的烛焰,在光屏 处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选题(12*2=24分)
    1.(2分)以下是小明估计的常见温度值,其中合理的是( )
    A.考场的室温约为50℃
    B.冰箱保鲜室中矿泉水的温度约为﹣5℃
    C.洗澡时淋浴水温约为70℃
    D.人感觉舒适的温度约为25℃
    【分析】此题考查我们对常见物体或环境温度的认识,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温度单位摄氏度的认识,选出符合实际的选项。
    【解答】解:AD、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在23℃左右,故D正确;
    B、水的凝固点在0℃左右,在4℃左右;
    C、人的体温在37℃左右,约为40℃,故C错误。
    故选:D。
    【点评】对日常生活中的速度、质量、长度、温度等进行准确的估测,是要求初中学生掌握的一种基本能力,平时注意观察,结合所学知识多加思考,逐渐培养这方面的能力。
    2.(2分)如图所示的有关声现象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图中通过观察鼓面上的纸屑是否跳动可以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
    B.乙图中通过观察乒乓球被弹起的幅度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C.丙图中通过逐渐抽取玻璃罩中的空气可以探究“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介质”
    D.丁图中是“辽宁号”航母上的起飞引导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
    【分析】(1)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
    (2)声音的传播靠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不同介质中声速不同;且声速与温度有关;真空不能传声;
    (3)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4)控制噪声从三方面着手:防止噪声的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解答】解:A、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运用了转换法;
    B、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乙图通过观察乒乓球被弹起的幅度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C、声音的传播靠介质、液体;丙图通过逐渐抽取玻璃罩中的空气可以探究“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介质”;
    D、“辽宁号”航母上的起飞引导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此题综合性较强,考查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征等知识;结合声音产生、传播的条件,区分好声音的三个特征,可解答此题。
    3.(2分)唢呐是我国民族吹管乐器,人们可以用它吹出高音、中音和低音。这里的“高”、“中”、“低”指的是声音的( )
    A.音调B.响度C.音色D.音速
    【分析】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音色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解答】解:唢呐可以吹出高音、中音和低音、“中”,音调不同。
    故选:A。
    【点评】理解声音三个特性的概念和影响因素,是正确判断的关键,难度不大。
    4.(2分)夏天,人站在吊扇下吹风会凉爽,如把一支温度计放在这个吊扇下( )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以上三种情况均可能发生
    【分析】(1)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温度、表面积、液体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
    (2)加快液态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可以加快蒸发,蒸发吸热,可以降低温度,若没有液态则不能改变温度。
    【解答】解:(1)人站在吊扇下吹风有凉爽的感觉,是因为风加快了人体上汗液的蒸发,所以人感到凉爽;
    (2)把一支温度计也放在吊扇下对着干燥的温度计吹风,由于温度计玻璃泡上外面没有水分。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的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需要注意的是液体蒸发有制冷作用,没有液体就不会产生蒸发现象,温度也是不会变化的。
    5.(2分)下列关于“影”的形成,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 )
    A.在阳光直射下,大树底下出现的“阴影”
    B.立竿见“影”
    C.岸边树木在河水中的“倒影”
    D.皮影戏中的“手影”
    【分析】(1)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及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2)“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解答】解:A、在阳光的照射下,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立竿见“影”中的“影”是影子,故B不符合题意;
    C、岸边树木在河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故C符合题意;
    D、皮影戏中的“手影”是影子,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现象中的几种“影”,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区分。熟练掌握其原理,对于生活中的现象要善于总结,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6.(2分)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气温低于0℃时雪人变小了,是汽化现象需吸热
    B.高烧病人用冰袋冷敷降温,利用冰液化吸热
    C.冬季运动员呼出的“白气”,是液化现象需吸热
    D.秋季草叶上铺了一层霜,霜是水蒸气放热凝华形成的
    【分析】(1)物质从固态到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做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
    (2)吸收热量的物态变化过程有:熔化、汽化和升华;放出热量的物体变化过程有:凝固、液化和凝华。
    【解答】解:A.雪人之所以变小,升华吸热;
    B.高烧病人用冰袋冷敷降温,故B错误;
    C.冬季运动员呼出的“白气”,液化放热;
    D.秋季草叶上铺了一层霜,凝华放热。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三种物质三种状态之间六种物态变化,都是基础性的,要求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加强对所学的基础知识的储备,以便能够灵活应用。
    7.(2分)如图所示的鹦鹉在太阳光下可以看到,嘴是红色的,腹部是白色的,小华在红光下观察该鹦鹉( )
    A.嘴和腹部是红色的,尾部是黄色的
    B.嘴和尾部是红色的,腹部是黑色的
    C.嘴和尾部是黑色的,腹部是红色的
    D.嘴和腹部是红色的,尾部是黑色的
    【分析】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据此分析答题。
    【解答】解: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物体反射的色光决定,绿色的只能反射绿光,所以我们看到鹦鹉的尾部是黑色的,白色的可以反射所有色光。
    故选:D。
    【点评】透明物体只透过与自己相同颜色的色光;不透明物体只反射与自己相同颜色的色光。
    8.(2分)如图所示是两个并排而且深度相同的水池,一个装水,另一个未装水。在两池的中央各竖立着一只长度相同且比池深略高的标杆。当阳光斜照时就会在池底形成杆的影子( )
    A.未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
    B.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
    C.装水的池中标杆没有影子
    D.两池中标杆影子长度相同
    【分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如日食、月食、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等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光从一种透明介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并且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解答】解:没有装水的情况下,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对于装水的情况来说,从杆的顶端射来的光线到达水面处会发生折射,即折射光线比沿直线传播的情况更靠近杆。
    故选:A。
    【点评】光从一种透明介质中斜射向另一种透明介质时,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这就是光的折射;在发生光的折射时,一般是在光速大的介质中的角大。
    9.(2分)将一玩具鹦鹉(如图甲)紧靠凸透镜,然后逐渐远离凸透镜的过程中(如图乙),则三个像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③①D.③①②
    【分析】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等大实像。
    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成虚像时,物距越大,像越大,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
    【解答】解:
    玩具鹦鹉紧靠凸透镜,说明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放大的虚像③,看到的像逐渐变大,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①、缩小的实像②。
    所以三个像的顺序为③①②。
    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要熟练掌握凸透镜成像特点与物距之间的关系。平时在学习过程中善于总结实像与虚像的区别,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是正立的。
    10.(2分)如图所示,长方体水槽一定深度处支架上有一激光笔,沿图示方向发出一束激光,下列操作不能使光斑向上移动的是( )
    A.其他条件不变时,激光笔竖直向上移动
    B.其他条件不变时,激光笔水平向左移动
    C.其他条件不变时,激光笔逆时针旋转动
    D.其他条件不变时,从水槽水中取出适量的水
    【分析】(1)激光由水中斜射进入空气中,光线要发生偏折;
    (2)水面下降,入射角不会发生变化折射角也不会发生变化,但折射点要发生移动,折射光线要发生平行移动,所以找到折射点与水面升降的关系的变化规律,即可找到光斑移动与水面升降的变化关系。
    【解答】解:A.其他条件不变时,光线入射角不变,折射光线也向左侧移动,因此光斑向上移动;
    B.其他条件不变时,光线入射角不变,折射光线也向左侧移动,因此光斑向上移动;
    C.其他条件不变时,入射点左移,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可知,使侧壁上的光斑向上移动;
    D.其他条件不变时,水面下降,光线入射角不变,且与原折射光线平行,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光的折射规律的理解和掌握,能够结合光路图理解会更容易,难度不大。
    11.(2分)夏天,小丽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图。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一部分出现小水珠。针对这一现象( )
    A.甲、乙两杯都在内壁出现了水珠
    B.甲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外壁出现了水
    C.甲、乙两杯都在外壁出现了水珠
    D.甲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
    【分析】(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
    (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3)分析液化时,要考虑到周围环境的温度情况。
    【解答】解:(1)将温度低的冰水注入烧杯,烧杯的温度就会变得很低,会在其外表面液化为小水滴;
    (2)将温度高的热水注入烧杯中,热水会汽化为水蒸气,在其内表面上液化为小水滴;
    可见,甲是外壁出现小水珠;
    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点评】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12.(2分)如图,照镜子时人的位置保持不变,如果不小心镜子裂开成两半并分别向上下两侧平移一段距离( )
    A.上、下两半面镜子只能各成一半的像,且中间断开
    B.上、下两半面镜子都成完整的像,但两个像位置并不重合
    C.上、下两半面镜子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位置重合在原位置
    D.上、下两半面镜子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位置重合,但不在原位置
    【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大小相等、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左右互换,即像、物关于平面镜对称。由此分析突破此题。
    【解答】解: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大小相等、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左右互换(即像;所以,人在两个镜子中都能成完整的像;故ABD错误。
    故选:C。
    【点评】此类题目在近几年中考中频繁出现,备受出题人青睐,其实解答此类题目往往有规律可循,牢记并紧扣平面镜成像特点可比较容易的进行解答。
    二、填空题(29*1=29分)
    13.(2分)我们生活在一个有声世界里,除了可闻声音还有人耳听不到的超声和次声,超声的频率 高 (选填“高”或“低”),方向性好。在相同的介质条件下,假设次声波的传播速度为v1,超声波的传播速度为v2,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v1 = v2。(选填“>”、“=”或“<”)
    【分析】(1)超声波的频率范围大约为高于20000Hz;
    (2)声音在相同的介质传播速度相同。
    【解答】解:(1)超声波的频率范围大约为高于20000Hz,超声波的频率高;
    (2)超声波与次声波只是振动频率不同,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
    故答案为:高;=。
    【点评】本题考查超声波概念以及在声音在同种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相同的知识,是一道基础题。
    14.(3分)寒冷的冬天早晨,小明看到自家的窗玻璃上结着“冰花”,“冰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 凝华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的,附着在窗玻璃的 内侧 (选填“内侧”或“外侧”)。小明拿起湿抹布去擦时,抹布却“粘”在了玻璃上,这是因为湿抹布上的水发生了 凝固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
    【分析】凝华是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水在遇冷时会发生凝固现象而变成固态的冰。
    【解答】解:冰花是室内较温暖的水蒸气遇到温度很低的玻璃,发生了凝华现象,附着在窗玻璃的内侧,当水遇到温度很低的玻璃时,凝固放热。
    故答案为:凝华;内侧。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态变化中凝华以及凝固现象,难度不大。
    15.(2分)电闪雷鸣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说明光速比声速 大 (大/小);真空中的光速为 3×108 m/s。
    【分析】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为3×108m/s;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解答】解:闪电和打雷总是同时发生的,但由于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要远远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
    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为3×108m/s。
    故答案为 大;2×108。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光速与声速的关系以及真空中光的传播速度的了解,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
    16.(2分)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 A (A/B)处。能使荧光物质发光的在 ③ (①/②/③)处。
    【分析】解答此题从以下知识点入手:
    (1)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这种现象是光的色散。
    (2)在红光之外是红外线,红外线的热效应强,太阳光向地球辐射热,主要依靠红外线。紫光之外的不可见光叫做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解答】解:由于不同颜色的光的波长不同,通过三棱镜的折射程度不同,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因此A处为红光;
    紫光之外的不可见光叫做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故答案为:A;③。
    【点评】白光并不是单色光,它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复色光。由于这七种颜色的光频率不同,所以当它们发生折射时,它们的偏折程度不同,从而分散开了。
    17.(3分)取一支注射器,吸入一些液态乙醚,用橡皮帽套紧针头处,再向外拉活塞,到一定程度时,到一定程度时,可以观察到又有液态乙醚出现 压缩体积 (填“压缩体积”或“降低温度”)的方法可以使气体 液化 (填物态变化),此时注射器的温度会有一定程度的 上升 (填“上升”或“下降”)
    【分析】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叫汽化。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液化。液化的方法有两种:一是降低温度;二是压缩体积。
    【解答】解:(1)取一支大的注射器,吸入适量液态乙醚,向外拉活塞,这是一个汽化现象,又会观察到液态乙醚出现。
    (2)液化放热,所以此时注射器的温度会有一定程度的上升。
    故答案为:压缩体积;液化。
    【点评】能进行物态变化现象的判断,并能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是解决此题的关键。只要勤于思考,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知识。
    18.(4分)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图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方向均未标出),其中入射光线是 EO (用字母表示),折射角等于 45 度,界面的 左 (选填“上”、“下”或“左”、“右”)方是玻璃。
    【分析】首先根据反射角和入射角相等,找出法线,从而确定界面,然后根据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关系确定出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以及折射角的度数。
    【解答】解:由图可知,∠BOE=60°,而∠COF=30°,可知CD为法线,
    而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则OG一定为折射光线,OF为反射光线,根据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可知界面AB的右边是空气。
    故答案为:EO;45;左。
    【点评】此题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定律的应用,首先要掌握定律的内容,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确定法线,从而确定界面,则可首先确定出折射光线,根据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关系确定出入射光线,最后确定反射光线。
    19.(5分)小明做了个小实验,如图所示,用钉子在易拉罐底部的中央敲一个小孔,蒙上一层塑料薄膜,制成一个针孔照相机。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小孔前的适当位置
    (1)蜡烛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是 实像 (选填“实像”或“虚像”);其成像原理是 光沿直线传播 。
    (2)将蜡烛在孔前绕顺时针旋转,则它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是 顺 (选填“顺”或“逆”)时针旋转的;如果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D 。
    A.三角形光斑
    B.圆形光斑
    C.蜡烛的正立像
    D.蜡烛的倒立像
    (3)将蜡烛靠近小孔,塑料薄膜上的像 变大 (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分析】(1)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通过小孔后,在小孔后面的光屏上形成倒立的实像,这就是小孔成像;
    (2)(3)光线沿直线传播,当蜡烛沿顺时针旋转时,蜡烛上各点发出的光线也沿顺时针旋转,所成的像也沿顺时针旋转;物体经小孔成的像的形状由物体决定,像的形状与物体的形状相同,与孔的形状无关。
    【解答】解:(1)蜡烛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是实像,其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
    (2)将蜡烛在孔前绕顺时针旋转,则它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是顺时针旋转的,像的形状与蜡烛形状相同,即蜡烛在塑料薄膜上成的像是蜡烛的倒立像。
    (3)将蜡烛靠近小孔,塑料薄膜上的像变大。
    故答案为:(1)实像;光沿直线传播;D;(3)变大。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小孔成像的原理和像的特点,属于基础知识,应熟练掌握。
    20.(4分)渔夫大明的眼睛在空气中A处看到水中B处有一条鱼,眼睛看到的是 D (选填“C”或“D”)处鱼的 虚像 (选填“虚像”或“实像”),这是由于发生光的折射,折射角 大于 (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入射角导致的。若在A处发射一束激光照亮水中的鱼,光束应朝向 B (选填“B”、“C”或“D”)处。
    【分析】人看到水中的鱼,是鱼反射的光射入了人眼,人看到的是变高的鱼的虚像;据此分析。
    【解答】解:看到水中的鱼,是鱼反射的光线经过水面折射后进入人的眼睛,人的眼睛逆着光线看去;所以眼睛看到的是D处鱼的虚像;
    若在A处发射一束光照亮水中的鱼,根据光路可逆可知。
    故答案为:D;虚像;B。
    【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的折射,对于看水中的物体,要记住看到的都是水中物体的虚像,真实物体总在这虚像的下方。
    21.(4分)在一次小组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组内同学发现,当物体与光屏之间的距离为30cm时,此时光屏上呈清晰的倒立缩小实像,保持物体和光屏位置不动 物体方向 (选填“物体方向”或“光屏方向”)移动 6 cm,光屏上呈清晰的倒立放大实像。有位同学在主光轴上标出如图的A、B、C、D、E五个点,D点在焦点处,在这五个点中,物体放在 A、B、C 点可成倒立的像,放在 D、E 点光屏上不能成像(如有多点符合条件,请全选出来,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分析】(1)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分析;
    (2)根据一倍焦距分虚实。
    【解答】解:当物体与光屏之间的距离为30cm时,且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8cm时,像距为30cm﹣18cm=12cm,若想再次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应将凸透镜向物体方向移动18cm﹣12cm=6cm;
    当物距大于焦距时,成倒立的实像,物体放在A、B;
    当物距等于焦距时,不成像,成正立的虚像、E点光屏上不能成像。
    故答案为:物体方向;6;A、B、C;D、E。
    【点评】此题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不仅要掌握成像特点与物距像距之间的关系,而且要善于总结规律。
    三、作图题(3*4=12分)
    22.(4分)如图所示,S为平面镜MN前的一个发光点,A为平面镜前某一点。请在图中画出由S发出经平面镜反射后过A点的光线
    【分析】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发光点S的像点S′,根据反射光线反向延长通过像点,可以有像点S′和A点确定反射光线所在的直线,从而画出反射光线,并确定反射点,最后由发光点和反射点画出入射光线,从而完成光路。
    【解答】解:作出发光点S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即为像点S′,沿OA画出反射光线,如图所示:
    【点评】该题考查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需要注意的是哪些线是实线、哪些线是虚线,另外不要把方向标反了。此外还要知道在光的反射中,反射光线反向延长一定通过发光点的像点。
    23.(4分)如图所示,凹透镜光路中,分别作出AO的出射光线和BC的入射光线;
    【分析】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解答】解:AO是经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根据延长过焦点的光,光路图如图所示:

    【点评】凹透镜三条特殊光线的作图:①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③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
    24.(4分)如图,在平静的湖边上方有一盏路灯,潜水员在水下E处看到了路灯的像。图中A、B两点,另一个是路灯的像。在图中画出水下E处的潜水员看到路灯的光路图。
    【分析】路灯发出的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潜水员在水下逆着光的传播方向看到路灯的像会比路灯本身偏高一些,所以B是路灯的虚像点,A是路灯的发光点。
    【解答】解:由分析可知,B是路灯的虚像点;
    连接眼睛处的E点与像点B,EB与界面的交点即为入射点O,连接AO,即可完成水下E处的潜水员看到路灯A的光路图
    【点评】作图时注意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用实线画,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用虚线画,另外光线箭头很容易画错。
    四、实验题(35分)
    25.(7分)物理小组在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时,装置如图所示。
    (1)安装实验器材应先确定 A (选填“A”或“B”)的位置,目的是 确保外焰加热 。
    (2)甲图的实验装置组装存在的明显错误是 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容器底 。
    (3)如图乙A、B两图所示,是实验中拍摄的水沸腾前和沸腾时的两张照片,其中图 A 是水沸腾前的情况,气泡里的主要成分是 B (选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水中含有的空气
    B.水蒸气
    C.二氧化碳
    (4)在水温升高到85℃后,每隔1min读取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并持续一段时间。将所得数据记录在表格中。由实验可知:第7min时水开始沸腾 吸热但温度不变 。
    (5)进一步分析表格可得到当时水的沸点为98℃可见当时气压 < (选填“>”、“=”或“<”)一个标准大气压。
    (6)初步得出结论后,等水温降至85℃以下后,另一位同学继续利用该装置再次进行实验,如图丙所示,从两次实验的图像中可看出,所用时间不同,原因可能是水的 质量 不同。
    【分析】(1)加热时应该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所以装置自下而上安装。
    (2)根据温度计的使用规则判断装置存在的问题。
    (3)水在沸腾前气泡上升变小,水在沸腾时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放出里面的水蒸气。
    (4)水在沸腾时吸热、温度不变。
    (5)水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低,沸点越低。
    (6)水的质量不同,加热至沸腾的时间不同,水的沸点不变。
    【解答】解:(1)安装实验器材应先确定A的位置,便于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2)甲图的实验装置组装存在的明显错误是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容器底。
    (3)如图乙A、B两图所示,其中图B是水沸腾时的情况,气泡里的主要成分是水蒸气。
    (4)水沸腾时需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5)当时水的沸点为98℃可见当时气压小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6)从两次实验的图像中可看出,水从85℃加热至刚沸腾时,原因可能是水的质量不同。
    故答案为:(1)A;确保外焰加热;(3)A;B;(5)<。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探究水的沸腾实验;知道水的沸腾规律,知道水的沸点与气压有关。
    26.(7分)小明和小华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冰的熔化特点”的实验。
    (1)本实验所需的测量仪器除了温度计,还需 秒表 。
    (2)在加热过程中,为了使烧杯内各部分受热均匀,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用玻璃棒搅拌 。
    (3)实验中,并每隔0.5min记录次温度计的示数(如表格中所示),图乙温度计的示数是 ﹣4 ℃。
    (4)表格中a处应填 状态 ,b处应填 固液共存态 由数据可知,冰是 晶体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5)小明将装有碎冰的试管直接放在空气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目的是 减缓熔化,便于观察、记录温度 ;
    (6)完成上述实验后,小明和小华又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用酒精灯慢慢加热并不断搅拌(环境温度低于0℃);当烧杯中的冰块部分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C (填字母)。
    A.也熔化一部分
    B.全部熔化
    C.一点儿都没熔化
    D.下边的熔化,上边的没熔化
    (7)图戊是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从图象中可以看出凝固点为 ﹣2 ℃。
    (8)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己所示,试管中的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 变多 。(选填“变多”、“变少”或“不变”)
    【分析】(1)本实验除了测量温度外,还需要测量加热时间,要用到停表或秒表;
    (2)为了使烧杯内各部分受热均匀,要使用玻璃棒搅拌;
    (3)温度计读数要先确定分度值、是零上还是零下,再根据液面位置读数;
    (4)实验过程中要记录不同时间段物质所处的状态;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在熔化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
    (5)小明将装有碎冰的试管直接放在空气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受热均匀、熔化速度比较慢;
    (6)晶体熔化条件:达到熔点、继续吸热;
    (7)由盐水的凝固图像得出盐水的凝固点;
    (8)晶体凝固的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解答】解:(1)本实验需要测量时间,要用到停表或秒表;
    (2)为了使烧杯内各部分受热均匀,可以使用玻璃棒进行搅拌;
    (3)温度计读数需注意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分度值为1℃;
    (4)实验过程中要记录不同时间段物质所处的状态,a处应填状态,在熔化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故b处应填固液共存态,是晶体;
    (5)小明将装有碎冰的试管直接放在空气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并且熔化速度比较慢,便于观察;
    (6)试管中的冰的温度到达0℃后,不能继续从烧杯中吸收到热量,故C符合题意;
    (7)由图戊可知,盐水的凝固点为﹣4℃;
    (8)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2℃,热传递的方向是从冰水混合物到盐冰水混合物,水放出热量,冰的质量变多。
    故答案为:(1)秒表;(2)用玻璃棒搅拌;(4)状态;晶体,便于观察;(6)C;(8)变多。
    【点评】此题是“探究冰的熔化特点”的实验题目,考查了测量工具、实验注意事项、温度计的读数、晶体熔化特点和条件,重点考查学生实验操作和分析、综合的能力,要认真审题、从中获取相关信息。
    27.(7分)如图1甲是小芳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装置。
    (1)实验时,不采用平面镜而采用透明薄玻璃板,目的是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
    (2)实验时,小芳同学应在 M (选填“M”或“N”)侧观察蜡烛A经玻璃板所成的像;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小芳同学应在 N (选填“M”或“N”)侧观察光屏上 不能 (能/不能)呈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虚像 ;
    (4)如图1乙所示,经过三次实验,记录的像A′、B′、C′与物A、B、C对应的位置,在探究实验的过程中,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 不变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将蜡烛A竖直放在水平桌面的白纸上,点燃蜡烛A,观察发现:玻璃板中蜡烛A的像偏低且倾斜。你认为在图2所示的①、②、③三幅图中, ③ 图是产生以上实验现象的原因。
    【分析】(1)透明薄玻璃板有透光性,既能成像,也能确定像的位置;
    (2)平面镜成的像属于光的反射;
    (3)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
    (4)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大小相等;
    (5)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
    【解答】解:(1)透明薄玻璃板有透光性,既能成像,实验时,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平面镜成的像属于光的反射,实验时;
    (3)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移去蜡烛B,小芳同学应在N侧观察,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4)像与物大小相等,如图1乙所示,记录的像A′、C′与物A、B,并量取三次对应的物距与像距进行比较,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
    (5)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将蜡烛A竖直放在水平桌面的白纸上,观察发现:玻璃板中蜡烛A的像偏低且倾斜、②、③三幅图中。
    故答案为:(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M;不能;(4)不变。
    【点评】本题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考查对器材的要求和对操作过程的理解及成像规律的运用。
    28.(7分)在进行“光的反射定律”的探究实验中,同学们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平面镜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纸板B可绕垂直于镜面的接缝ON转动。
    (1)实验时,为了使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同时显示在纸板上,应把纸板A和纸板B与平面镜
    垂直 放置:硬纸板应选择 粗糙 (填“光滑”或“粗糙”)的使实验效果更明显;
    (2)将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射到镜面上O点,纸板B上会显示出反射光束OF,接着将纸板B绕ON向后翻折,则纸板B上 不能 (填“能”或“不能”)显示出反射光束;在实验过程中,若将纸板倾斜(即纸板与平面镜不垂直),让光线仍贴着纸板沿EO方向射向镜面,此时ON 不是 (是/不是)法线,此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 在 (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3)若让另一束光沿FO方向射向平面镜,反射光将沿OE方向射出。该实验现象说明光路是 可逆 的;
    (4)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的关系,应进行的操作是 A (选填序号);
    A.改变光线EO与ON的夹角
    B.沿ON向后转动纸板
    C.改变纸板与平面镜之间的夹角
    【分析】(1)法线始终垂直于平面镜,要使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同时显示在纸板上,则入射光、反射光和法线所在的平面应与平面镜垂直,据此分析;根据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定义进行分析;
    (2)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知道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知道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3)光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4)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的关系,应进行的操作改变多次改变入射角大小,观察反射角大小如何。
    【解答】解:(1)法线始终垂直于平面镜,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应把纸板ENF与平面镜垂直放置;
    硬纸板应选用粗糙材质,光在硬纸板上发生漫反射;
    (2)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光线,如图所示,纸板B和纸板A不在同一平面上了;
    法线始终垂直于平面镜,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让光线仍贴着纸板沿EO方向射向镜面,但反射光线、法线仍在同一平面内;
    (3)如果让入射光线沿着FO的方向射向镜面,这时的入射角为原来的反射角,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会发现反射光线沿OE射出,光路是可逆的;
    (4)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的关系,应进行的操作改变多次改变入射角大小,故选:A。
    故答案为:(1)垂直;粗糙;不是;在;(4)A。
    【点评】本题是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要掌握规律的内容,注意纸板的选择及各个特点探究的方法。
    29.(7分)如图所示,小宁和同学们在老师指导下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在凸透镜不动的情况下、不断改变物距,测出对应的像距,得到物距与像距的关系图象,则凸透镜的焦距为 10 cm。
    (2)为了使像能呈现在光屏的中央,应该调节使烛焰、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 主光轴 上。
    (3)如乙图所示,当蜡烛位于图中B处时,移动光屏到 D (选填“C”、“D”或“E”)点,光屏上才能成清晰的像。
    (4)小宁同学把蜡烛移动到A处,移动光屏,找到清晰的像 缩小 的实像,利用这个成像原理人们制成了 照相机 (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若蜡烛燃烧变短了,其在光屏上的像的位置将 升高 (选填“升高”或“降低”)。
    (5)同组的小丽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不小心将凸透镜碰到地上,透镜的上半部分摔烂了,则光屏上将 D 。
    A.得不到像0
    B.仅成上半部分的像
    C.仅成下半部分的像
    D.像是完整的,亮度变暗
    (6)当两支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分别置于如图丙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C、D两处会得到清晰 缩小 (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烛焰的像,用一厚纸板挡住A处的烛焰,在光屏 C 处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分析】(1)(3)根据u=v=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据此确定凸透镜的焦距;
    (2)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调节使烛焰、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
    (4)根据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此原理制成的;根据过光线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分析回答;
    (5)当透镜的上半部分摔烂后,光屏上仍能成物体完整的像,只是凸透镜会聚光线数量比原来减少,像比原来变暗;
    (6)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不改变方向,由此可以判断A处烛焰的像在D点,B处烛焰的像在C点;凸透镜成实像时,u>v,成倒立、缩小的实像;u<v,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解答】解:(1)由图甲可知,当u=v=20cm时,成倒立,即2f=20cm;
    (2)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调节使烛焰;
    (3)如乙图所示,当蜡烛位于图中B处,根据u=v=2f、等大的实像,光屏上才能成清晰的像;
    (4)小宁同学把蜡烛移动到A处,此时物距u=50cm﹣2cm=42cm>2f、缩小的实像;
    若蜡烛燃烧变短了,根据过光线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可知;
    (5)如果不小心将凸透镜碰到地上,透镜的上半部分摔烂了,但由于会聚的光线比原来减少,故选:D;
    (6)根据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方向,可以判断A处烛焰的像在D点,D处烛焰的像不见了;以A处烛焰和D处烛焰的像为例,成倒立。
    故答案为:(1)10;(2)主光轴;(4)缩小;升高;(6)缩小;C。
    【点评】此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及应用,关键是熟记成像规律的内容,并做到灵活运用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温度/℃
    85
    86
    88
    90
    92
    94
    96
    98
    98
    98
    98
    98
    时间/min
    0
    0.5
    1
    1.5
    2
    2.5
    3
    3.5
    4
    4.5
    5
    ……
    温度/℃
    ﹣8
    ﹣6
    ﹣4
    ﹣2
    0
    0
    0
    0
    0
    0
    0
    ……
    a
    固态
    b
    ……
    实验次数
    1
    2
    入射角
    30°
    50°
    反射角
    30°
    50°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温度/℃
    85
    86
    88
    90
    92
    94
    96
    98
    98
    98
    98
    98
    时间/min
    0
    0.5
    1
    1.5
    2
    2.5
    3
    3.5
    4
    4.5
    5
    ……
    温度/℃
    ﹣8
    ﹣6
    ﹣4
    ﹣2
    0
    0
    0
    0
    0
    0
    0
    ……
    a
    固态
    b
    ……
    实验次数
    1
    2
    入射角
    30°
    50°
    反射角
    30°
    50°

    相关试卷

    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滨江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滨江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题,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2,2min, 如图是解冻神器“超导料理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58,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滨江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58,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滨江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题,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滨江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滨江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