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
展开这是一份河南省周口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物质的分类,组合正确的是 ( )
A.金刚石、石墨、C60互为同素异形体 B.氢氧化铁胶体、液氯、硬铝均为混合物
C.干冰、SO2、CO均为酸性氧化物D.Mg(OH)2、纯碱、NH3·H2O均为碱
2.市场上某些免洗手消毒剂的主要成分之一是乙醇,按物质的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乙醇属于( )
A.单质B.氧化物C.碱D.有机物
3.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盐顺序排列的是( )
A.
B.
C.
D.
4.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下列分类合理的是( )
A.根据SiO2是酸性氧化物,判断其可与NaOH溶液反应
B.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C.根据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胶体、溶液和浊液
D.根据酸分子中H原子个数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
5.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向溶液中滴入等物质的量的溶液:
B.用铜片作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
C.用醋酸清洗水垢:
D.向溶液中通入
6.常温下,0.1 ml∙L−1下列溶液:①HCl、②H2SO4、③CH3COOH,导电能力强弱顺序是( )
A.②>①>③B.①=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
7.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中,所含的氮原子总数为
B.3.1g白磷(P4)分子中,所含的P-P键总数为
C.通入足量的水中,转移的电子总数为
D.溶液中,所含的氧原子总数为
8.下列实验中,利用图中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AB.BC.CD.D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投入到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先变蓝,后褪色;
②质量相等的与分别与相同浓度盐酸完全反应时,产生的物质的量相等;
③取和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g,能测定和混合物中质量分数;
④区别与溶液,可用溶液;
⑤固体可以做干粉灭火剂,金属钠起火可以用它来灭火;
⑥粉末中混有,可配制成溶液通入过量的,再低温结晶提纯得到。
A.②④B.②⑤C.①⑥D.③④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煮沸的饱和溶液中滴入5~6滴NaOH溶液即可生成胶体
B.干燥的氯气能使有色鲜花褪色,因此干燥的氯气有漂白性
C.钠和氧气反应,条件不同时,生成的产物相同
D.次氯酸不可直接用作生活常用漂白剂的原因是其不稳定,见光易分解
11.对下列图片中的变化解释正确的是( )
A.AB.BC.CD.D
12.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4.48LCO中含有的分子数为
B.稀盐酸中,氢原子的数目为0.05
C.在足量中燃烧,消耗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
D.标准状况下,22.4L含有的原子数为3
13.在空气中点燃气体X,然后把导管缓慢伸入盛满气体Y的集气瓶中,可观察到如图所示现象,则气体X和气体Y可能是( )
A.AB.BC.CD.D
14.TRAP是一种温和的氧化剂,TRAP试剂中的RuO4-不会氧化碳碳双键,可以将醇仅氧化至醛(酮),不会过度氧化为羧酸。TRAP氧化醇的反应机理如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上述6步反应中每一步都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B.步骤④⑤NMO将RuO氧化,生成TRAP试剂
C.步骤⑥的离子方程式为2RuO=RuO2+ RuO
D.若R1为CH3CH=CH-,R2为,则TRAP氧化该醇的主产物为2-丁烯醛
15.下列图示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图1装置可配制100mL—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溶液
B.图2装置中打开分液漏斗的瓶塞和活塞,液面高度不变,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C.图3装置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
D.图4装置用蒸发皿加热MgCl2溶液得到MgCl2固体
16.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铜板:Cu+Fe3+=Cu2++Fe2+
B.向石灰石中加入盐酸:2H++CaCO3=Ca2++CO2+H2O
C.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Fe3+ + Fe = 2Fe2+
D.向Na2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 H+ =
二、填空题
17.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标准状况下,1.7 g与 L气体含有的氢原子数相同。
(2)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0.4 ml某气体的体积为9.8 L,则该条件下的气体摩尔体积为 。
(3)有等体积的NaCl、三种溶液,分别与足量的溶液反应,若生成沉淀的质量相等,则三种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4)用20 g NaOH配制成500 m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 ml/L,从中取出1 mL,其物质的量浓度为 ml/L,含溶质 g。若将这1 mL溶液用水稀释到100 mL,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I/L。
18.欲除去下表溶液中的杂质,写出所加试剂(适量)的化学式和有关离子方程式:
三、实验题
19.利用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制取副产品盐酸的设想在工业上已成为现实。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模拟上述过程,其设计的模拟装置如下:
根据设计要求回答:
(1)盛浓盐酸的仪器名称是 ;
(2)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3)B装置有三种功能:① ,②显示气流速度,③均匀混合气体;
(4)在C装置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光照射,发现硬质玻璃管内壁有黑色小颗粒产生,写出置换出黑色小颗粒的化学方程式 ;
(5)D装置的石棉浸有KI—淀粉溶液,其作用是 ,反应现象是 ;
(6)E装置除生成盐酸外,还最多可能含有三种液态有机物,从E中分离出盐酸的操作名称为 。
20.环保部门处理含CN-电镀废水的方法如图(CN-和CNO-中N的化合价均为-3价)。
某学习小组依据上述方法,用下图实验装置进行该电镀废水处理的研究。
操作步骤:
①先关闭装置甲的活塞,再将含CN-废水与过量NaClO溶液混合,取200mL混合液[其中c(CN-)为0.200ml·L-1]加入装置甲中。
②待装置甲中充分反应后,打开活塞,使溶液全部流入装置乙中,关闭活塞。
③测定干燥管Ⅰ增加的质量。
(1)写出装置乙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装置丙中的试剂是 ,装置丁的作用是 。
(3)假定上述实验中的气体都被充分吸收。若干燥管Ⅰ增重1.408g。则CN-被处理的百分率为 。
(4)你认为用此装置进行实验,CN-被处理的百分率与(3)中比较会 (填“偏高”“偏低”“无法确定”或“无影响”),简述你的理由 。
选项
A
B
C
D
装置
目的
证明极易溶于水
证明与水反应放热
验证铁粉与水蒸气反应
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A
B
C
D
向Ba(OH)2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溶液导电能力变化
CuCl2溶液导电
Na在Cl2中燃烧
将氯气通入如图装置
B点时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CuCl2电离方程式:
单线桥表示电子转移过程:
证明Cl2无漂白性,HClO有漂白性
选项
气体X
气体Y
A
CO
B
C
D
Fe
溶液
杂质
应加试剂
离子方程式
BaCl2
HCl
Na2SO4
Na2CO3
FeCl2
CuCl2
参考答案
1.A
【详解】A.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金刚石、石墨、C60均是由碳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A正确;
B.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是混合物,氢氧化铁胶体、硬铝合金均为混合物,液氯属于单质,故B错误;
C.酸性氧化物是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CO2、SO2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为酸性氧化物,CO不属于酸性氧化物,故C错误;
D.电离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是碱,Mg(OH)2、NH3·H2O符合碱的概念均为碱,纯碱属于盐,故D错误;
故选A。
2.D
【详解】A.单质是指仅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乙醇含有C、H、O三种元素,A错误;
B.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B错误;
C.碱是指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OH-离子的化合物,乙醇不能电离,C错误;
D.乙醇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有机物,D正确;
故答案为:D。
3.B
【详解】A.硫酸氢钠是酸式盐,属于盐,不属于酸,故A错误;
B.硝酸属于酸、氢氧化铁属于碱、氯化钙属于盐,故B正确;
C.碱式碳酸铜是碱式盐,属于盐,不属于碱,故C错误;
D.碳酸氢钾是酸式盐,属于盐,不属于酸,一水合氨属于碱,不属于盐,故D错误;
故选B。
4.A
【详解】A.酸性氧化物是指能与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所以可根据SiO2是酸性氧化物,判断其可与NaOH溶液反应,故A正确;
B.碱性氧化物指能与酸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都是碱性氧化物,如过氧化钠,故B错误;
C.分散系根据粒子直径大小可分为胶体、溶液和浊液,而不是丁达尔现象,故C错误;
D.一元酸、二元酸是根据酸分子中能电离出的H离子个数区分的,而不是含有的H原子个数,故D错误;
故答案选A。
5.C
【详解】A.向溶液中滴入等物质的量的溶液,氢离子优先与氢氧根离子发生反应:,A错误;
B.用铜片作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B错误;
C.用醋酸清洗水垢:,C正确;
D.向溶液中通入不会发生反应,D错误;
故选C。
6.A
【详解】①HCl是一元强酸,②H2SO4是二元强酸,二元强酸电离出的离子浓度大于一元强酸电离出的离子浓度大,因此二者相比②H2SO4导电能力强;①HCl是一元强酸,③CH3COOH是一元弱酸,相同浓度的一元强酸电离出的离子浓度大于一元弱酸电离出的离子浓度,因此二者相比①HCl导电能力强,常温下,0.1 ml∙L−1的三者溶液导电能力强弱顺序是②>①>③,故A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A。
7.B
【详解】A.所含的氮原子总数为,选项A错误;
B.白磷(P4)分子中有6个P-P键,故3.1g白磷(P4)分子中,所含的P-P键总数为=,选项B正确;
C.该反应为可逆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小于,选项C错误;
D.水中还含有氧原子,所含的氧原子总数大于,选项D错误;
答案选B。
8.A
【详解】A.将少量的水挤入充满氨气的圆底烧瓶中,氨气溶于水,使得容器内压强减小,瓶中的水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圆底烧瓶中,产生喷泉现象,故应该选择用烧杯,不能选用密封的集气瓶,故A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Na2O2上滴水,Na2O2与水反应能生成氧气,且使脱脂棉燃烧,达到了脱脂棉的着火点,说明反应放热,故B能达到实验目的;
C.铁粉与水蒸气高温反应生成氢气,用肥皂液收集氢气,点燃后能爆炸,故C能达到实验目的;
D.碳酸钠较稳定,受热不分解,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能使石灰水变浑浊,故D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答案为A。
9.C
【详解】①过氧化钠具有氧化性,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紫色石蕊试液先变蓝,后因为漂白褪去,故①正确;
②质量相等的NaHCO3与Na2CO3分别与相同浓度盐酸完全反应时,二者物质的量不同,含有碳原子数不同,产生CO2的物质的量不相等,故②错误;
③取ag 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先用浓硫酸干燥后,再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g,能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故③错误;
④NaHCO3与Na2CO3溶液与氢氧化钙反应都生成碳酸钙,二者反应现象相同,不能区别,故④错误;
⑤NaHCO3固体可以做干粉灭火剂,分解生成碳酸钠和水和二氧化碳,钠着火时生成过氧化钠,可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所以金属钠起火可以用它来灭火,故⑤错误;
⑥NaHCO3粉末中混有Na2CO3,可配制成溶液通入过量的CO2,再低温结晶提纯得到,故⑥正确;
综上所述,①⑥正确;
故答案选C。
10.D
【详解】A.向煮沸的饱和FeCl3溶液中滴入5~6滴NaOH溶液,生成Fe(OH)3沉淀不是Fe(OH)3胶体,A错误;
B.干燥的氯气能使有色鲜花褪色,是因为氯气和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具有漂白性,B错误;
C.钠和氧气反应,常温下生成氧化钠,点燃条件下生成过氧化钠,C错误;
D.次氯酸不稳定,见光易分解,故不可直接用作生活常用漂白剂,D正确;
故选D。
11.D
【详解】A.向Ba(OH)2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B点时导电性几乎为0,说明B点恰好反应,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很小,故A错误;
B.电离不需要通电,CuCl2电离方程式为CuCl2=Cu2++2Cl-,故B错误;
C.单线桥表示电子转移过程,故C错误;
D.干燥的氯气不能使干燥的红布条褪色,干燥的氯气能使潮湿的红布条褪色,证明氯气没有漂白性,次氯酸有漂白性,次氯酸由氯气和水反应生成,故D正确;
选D。
12.C
【详解】A.常温常压下,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故A错误;
B.溶液中水也含有氢原子,故B错误;
C.在足量中燃烧,,消耗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故C正确;
D.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体,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13.B
【分析】在空气中点燃气体X,然后把导管缓慢伸入盛满气体Y的集气瓶中,X可以继续燃烧,且瓶口可以产生白雾,结合物质的性质分析解答。
【详解】A.CO在空气中和氧气中均可以燃烧,但不会产生白雾,A不符合;
B.氢气在空气中和氯气中均可以燃烧,生成的氯化氢易挥发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而产生白雾,B符合;
C.二氧化碳不能燃烧,C不符合;
D.铁不是气体,D不符合;
答案选B。
14.A
【详解】A.在上述6步反应中,TRAP试剂中经过步骤①②将醇氧化为醛,本身被还原为;经过步骤③得到,该过程中未发生价态变化为非氧化还原反应;步骤④⑤中,NMO将氧化,生成TRAP试剂;步骤⑥中,V发生歧化反应生成RuO2和;综上所述,在上述6步反应中并非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A错误;
B.步骤④⑤中,NMO和发生反应生成NMM和,Ru的化合价由+5升高到+7,则作还原剂,NMO作氧化剂,NMO将氧化,生成TRAP试剂,B正确;
C.步骤⑥中,转化为RuO2和,离子方程式为2 = RuO2+ ,C正确;
D.若R1为CH3CH=CH-,R2为-H,对应的醇为CH3CH=CHCH2OH,则TRAP氧化该醇的主产物为2-丁烯醛(CH3CH=CHCHO),D正确;
故选A。
15.D
【详解】A.在烧杯中溶解NaCl之后,用玻璃棒将溶液引流入容量瓶,图1装置可配制100mL—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溶液,A选项正确;
B.密闭体系采用气压法进行装置气密性检验,B选项正确;
C.将标准盐酸装入酸式滴定管进行酸碱中和滴定,C选项正确;
D.直接加热MgCl2溶液,最终因促进Mg2+水解得到的不是MgCl2固体而是Mg(OH)2,D选项错误;
答案选D。
16.B
【详解】A.电荷不守恒,所以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铜板:Cu+2Fe3+=Cu2++2Fe2+,A项错误;
B.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难溶于水,所以向石灰石中加入盐酸:2H++CaCO3=Ca2++CO2+H2O,B项正确;
C.电荷不守恒,所以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2Fe3+ + Fe = 3Fe2+,C项错误;
D.向Na2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应该生成CO2气体:+ 2H+ =CO2↑+H2O,D项错误;
故答案选B。
17.(1)3.36
(2)24.5 L/ml
(3)6:3:2
(4) 1 1 0.04 0.01
【详解】(1)1.7 g 物质的量为0.1 ml,含有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3 ml ;标准状况下,x L气体的物质的量为ml,含有的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为ml,则=0.3,x=3.36。
(2)根据,代入数据,得。
(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则有,等体积的NaCl、,三种溶液中相等,所以。
(4),,溶液为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从中取出1mL,其物质的量浓度不变,仍为1 ml/L,m (NaOH )=1 ml/L×0.001 L× 40 g/ml=0.04 g,取出 1 mL 上述溶液中n (NaOH)=1 ml/L×0.001 L=0.001 ml,加水稀释到l00mL,稀释后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18.
【详解】除去氯化钡溶液中的氯化氢,可以加入碳酸钡,过量的碳酸钡过滤即可,方程式为BaCO3+2HCl=BaCl2+H2O+CO2↑;
碳酸钠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可以除去硫酸钠中的碳酸钠,方程式为CO32-+2H+=H2O+CO2↑;
铁能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过量的铁和铜过滤即可,方程式为Fe+Cu2+=Fe2++Cu。
【点晴】分离和提纯一般应遵循“四原则”和“三必须”:(1)“四原则”:一、不增(提纯过程中不增加新的杂质);二、不减(不减少被提纯的物质);三、易分离(被提纯物质与杂质容易分离);四、易复原(被提纯物质转化后要易复原)。(2)“三必须”:一、除杂试剂必须过量;二、过量试剂必须除尽(因为过量试剂带入新的杂质);三、选最佳除杂途径;四、除去多种杂质时必须考虑加入试剂的顺序。
19.(1)分液漏斗
(2)
(3)干燥气体
(4)
(5) 吸收未反应的氯气,防止污染环境 浸有KI—淀粉溶液的石棉变蓝色
(6)分液
【分析】利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共热制备氯气,通过浓硫酸进行干燥,将含水甲烷也通过浓硫酸干燥,混合后在硬质玻璃管中进行强光照射,产物进行石棉网处理,最后尾气处理;
【详解】(1)根据仪器的构造可知,盛浓盐酸的仪器名称是分液漏斗;
(2)A装置中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反应制氯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生成的氯气中含有水,B装置除具有控制气流速度、均匀混合气体之外,因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还具有干燥混合气体作用,答案:干燥气体;
(4)在C装置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光照射,发现硬质玻璃管内壁有黑色小颗粒产生,这说明有碳产生,则置换出黑色小颗粒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 ;
(5)氯气能与KI反应生成氯化钾和I2,所以D装置的石棉中均匀混有KI粉末,其作用是吸收氯气;反应现象是浸有KI—淀粉溶液的石棉变蓝色,答案:吸收未反应的氯气防止污染环境,浸有KI—淀粉溶液的石棉变蓝色;
(6)E装置除生成盐酸外,还最多可能含有三种液态有机物,分别是甲烷取代反应生成的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该液态有机物从有机物分类来看属于卤代烃(或烃的衍生物),氯代烃是难溶于水的液体,分离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用分液的方法,答案:分液。
20.(1)2CNO-+6ClO-+8H+=N2↑+2CO2↑+3Cl2↑+4H2O
(2) 浓硫酸 吸收混合气中的Cl2
(3)80.0%
(4) 偏高 部分Cl2在装置丁中没有被吸收而在干燥管Ⅰ中被吸收(或偏低部分CO2残留在装置内没有在干燥管Ⅰ中被完全吸收或无法确定部分Cl2在干燥管Ⅰ中被吸收,部分CO2没有在干燥管Ⅰ中被吸收)
【分析】从流程、实验装置中可以看出,在分液漏斗甲中,过量NaClO与CN-混合,发生反应生成CNO-,将反应后的液体与乙装置内的稀硫酸混合,发生反应生成N2、Cl2和CO2等;从装置丁看,铜网的作用是吸收Cl2,干燥管Ⅰ是吸收CO2,由CO2的质量计算含CN-电镀废水中CN-的质量;干燥管Ⅱ是吸收进入空气中的CO2、H2O等,防止被干燥管Ⅰ吸收,从而引起CO2的质量偏差。由此可推出丙装置中的溶液应能吸收反应生成的水蒸气,所以应加入浓硫酸。
【详解】(1)装置乙中,CNO-被ClO-在酸性溶液中进一步氧化,生成N2、Cl2和CO2等,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NO- +6ClO-+8H+=N2↑+2CO2↑+3Cl2↑+4H2O。
(2)据分析,装置丙中的试剂是浓硫酸。装置丁的作用是吸收混合气中的Cl2。。
(3)假定上述实验中的气体都被充分吸收。若干燥管Ⅰ增重1.408g。则CN-被处理的百分率为=80.0%。
(4)用此装置进行实验,难以保证Cl2被丁装置完全吸收,也无法保证生成的CO2被干燥管Ⅰ中的碱石灰完全吸收,所以CN-实际被处理的百分率与(3)中比较会偏高,理由是:部分Cl2在装置丁中没有被吸收而在干燥管Ⅰ中被吸收(或“偏低;部分CO2残留在装置内没有在干燥管Ⅰ中被完全吸收”或“无法确定:部分Cl2在干燥管Ⅰ中被吸收,部分CO2没有在干燥管Ⅰ中被吸收”等合理答案均给分)。
溶液
杂质
应加试剂
离子方程式
BaCl2
HCl
BaCO3
BaCO3+2HCl=BaCl2+H2O+ CO2↑
Na2SO4
Na2CO3
H2SO4
CO32-+2H+=H2O+CO2↑
FeCl2
CuCl2
Fe
Fe+Cu2+= Fe2++Cu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Ag-108,5g 所含分子数不相等,400ml/L的稀盐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共9页。
这是一份青海省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