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株洲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
展开一、单选题
1.下列属于碱的是 ( )
A.NaHCO3B.Na2CO3C.NaOHD.Cu2(OH)2CO3
2.化学与科技、社会、文化、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钢铁部件表面进行发蓝处理属于物理变化
B.冠醚可识别碱金属离子,冠醚与碱金属离子之间形成的配位键属于离子键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蕴藏着自然界的碳、氮循环
D.北京冬奥会颁奖礼仪服装的内胆使用了有机高分子石墨烯发热材料
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1.2 L乙烷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所含碳氢键数为3 NA
B.18 g H218O含有的中子数为10 NA
C.电解熔融CuCl2,阴极增重6.4 g,外电路中通过电子的数目为0.1 NA
D.1 L 1 ml•L-1溴化铵水溶液中NH与H+离子数之和大于NA
4.下列过程中的化学反应,相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向漂白粉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
B.用做碘量法实验时,溶液pH不可太低,否则溶液变浑浊:
C.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溶液变浑浊:2 +CO2+H2O→2 +CO
D.草酸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5.宋代著名法医学家宋慈所著的《洗冤集录》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验毒”的原理是:4Ag+2H2S+O2=2Ag2S+2H2O。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H2S发生氧化反应,是还原剂
B.生成1mlAg2S时,消耗O2的体积为11.2L
C.O2的氧化性大于Ag2S
D.1mlAg被还原时,转移1ml电子
6.利用空气催化氧化法除掉电石渣浆(含CaO)上层清液中的S2-并制取石膏(CaSO4•2H2O)的过程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CaSO4•2H2O属于盐类和纯净物
B.过程I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过程II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MnO+2S2-+9H2O=S2O+4MnO(OH)2↓+10OH-
D.将10L上层清液中的S2-(S2-浓度为480mg•L-1)转化为SO,理论上共需要0.15mlO2
7.实验室可借助电导率传感器研究溶液中离子反应的实质。将电导率传感器插入滴有酚酞的10mL0.01ml/L溶液中,然后匀速滴入0.02ml/L的溶液,电导率(电导率是以数字表示的溶液传导电流的能力)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溶液由红色逐渐变为无色,同时产生白色沉淀
B.电导率最低点时,加入溶液的体积为5mL
C.电导率逐渐减小,说明生成的不是电解质
D.到时,电导率增大的原因是溶液中、、的浓度增大
8.工业上可利用氨水吸收SO2和NO2,原理如下图所示。已知: 25℃时,NH3·H2O的Kb=l.7x10-5, H2SO3的Ka1=1.3x10-2, Ka2=6.2x10-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氨水中通入SO2恰好生成NH4HSO3: c(H2SO3)> c(NH3·H2O)+c (SO)
B.向氨水中通入SO2至pH=7; c( HSO)>c (NH)> c(H+)= c(OH-)
C.反应NH3·H2O + H2SO3 =NH + HSO+ H2O的平衡常数K=2.21×107
D.NO2被NH4HSO3吸收的离子方程式: 2NO2+4SO= N2+ 4SO
9.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pH=2的溶液:Na+、Fe2+、I-、
B.c(NaAlO2)=0.1ml·L-1的溶液:K+、OH-、Cl-、
C.=0.1ml·L-1的溶液:Na+、K+、、ClO-
D.c(Fe3+)=0.1ml·L-1的溶液:Al3+、、、SCN-
10.在100mL密度为1.2g/mL稀硝酸中,加入一定量的镁和铜组成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金属完全溶解(假设还原产物只有NO),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3ml/L NaOH溶液至沉淀完全,测得生成沉淀质量比原金属质量增加5.1g。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当金属全部溶解时收集到NO气体的体积为2.24L(标准状况)
B.当生成沉淀的量最多时,消耗NaOH溶液体积最小为100mL
C.原稀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为4 ml/L
D.参加反应金属总质量(m)为9.6g>m>3.6g
二、多选题
11.某同学在做实验时不小心引发了镁失火,他立即拿起二氧化碳灭火器欲把火扑灭,却被实验老师及时制止。原因是可以支持镁燃烧,反应为。下列对该反应的判断中错误的是( )
A.元素化合价升高被还原
B.由此反应可以得出还原性:
C.作氧化剂,表现氧化性,发生还原反应
D.原子失去的电子数目等于原子得到的电子数目
1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B.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几滴饱和溶液:
C.向氯化铝溶液中滴加足量氨水:
D.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氯水:
13.某化学学习小组利用溶液氧化环己醇( )制备环己酮( )的装置如图所示。
操作步骤如下:
ⅰ.向三颈烧瓶内加入环己醇、冰醋酸,逐滴加入溶液,条件下反应30分钟后冷却。
ⅱ.向三颈烧瓶内加入适量饱和溶液,用调节溶液显中性后加入饱和氯化钠溶液,然后经分液、干燥、蒸馏得到环己酮。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冰醋酸既作为溶剂,同时可增强溶液的还原性
B.若溶液滴加过快,三颈烧瓶中会产生少量黄绿色气体
C.饱和亚硫酸氢钠的主要作用是除去
D.饱和氯化钠可促进有机相和无机相分层
14.下列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硝酸铁溶液中加入少量碘化氢:
B.偏铝酸钠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
C.饱和溶液中通入过量:
D.在复盐溶液中逐滴加入溶液,可能发生反应:
三、填空题
15.下列物质:①铜片 ②Cl2 ③CaO ④CO2 ⑤Ba(OH)2 ⑥HClO ⑦HNO3 ⑧氨水。
(1)把上述各物质按物质分类方法填写在表的空白处(填物质编号)
(2)在标准状况下,相同体积的②和④,其原子个数比为 ;
(3)写出氢氧化钡的电离方程式: ;
(4)上述物质中有两种物质之间可发生离子反应:,该离子反应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6.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敲门砖,是学习和交流化学科学技术的有力工具,请精准使用化学用语回答。
(1)现有下列十种物质:①氢氧化钠固体②铜丝③氯化氢气体④稀硫酸⑤二氧化碳气体⑥氨水⑦碳酸钠粉末⑧蔗糖晶体⑨熔融氯化钠⑩晶体。上述属于电解质的是 (填序号,下同);上述物质可导电的是 。
(2)写出下列微粒的电子式:NaClO ; ; 。
(3)用电子式表示氯化镁的形成过程 。
四、计算题
17.(1)在标准状况下,①4 g氢气 ②33.6 L甲烷 ③6.02×1023个水分子,含分子数最多的是 (填序号,下同),体积最小的是 ,含原子数最多的是 。
(2)已知反应 ①SO3+H2O=H2SO4
②Cl2+H2O=HCl+HClO
③2F2+2H2O=4HF+O2
④2Na+2H2O=2NaOH+H2↑
⑤SiO2+2NaOH=Na2SiO3+H2O
上述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其中H2O被氧化的是 ;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H2O既没有被氧化,也没有被还原的是 。
五、实验题
18.某兴趣小组同学向一定体积的Ba(OH)2溶液中逐滴滴加稀H2SO4,不断搅拌并测定溶液导电能力的变化(装置如图所示)。
I.实验测得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1)写出Ba(OH)2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该小组的同学关于如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AB段溶液的导电能力不断减弱,说明生成的BaSO4不是电解质
②B处溶液的导电能力约为0,说明溶液中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③BC段溶液的导电能力不断增大,主要是由于过量的Ba(OH)2电离出的离子导电
④a时刻Ba(OH)2溶液与稀H2SO4恰好中和
II.配制250 mL 1. 0 ml/LH2SO4溶液。
(3)计算:需要18 ml/L H2SO4溶液 mL(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4)配制过程中的正确操作顺序是:b、d、 、e(填“字母”)。
a.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
b.用量筒量取所需体积的18ml/LH2SO4溶液注入盛有约50mL蒸馏水的烧杯。
c.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溶液的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d.用玻璃棒慢慢搅动,混合均匀。
e.盖好容量瓶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f.将稀释后的H2SO4溶液沿玻璃棒注入250 mL容量瓶。
g.往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直到液面在容量瓶刻度线下1~2cm处。
(5)下列操作将导致所配制的H2SO4溶液浓度偏大的是 (填“字母”)。
a.移液过程有H2SO4溶液溅出瓶外
b.移液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c.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d.加水超过刻度线,用胶头滴管吸出多余液体
(6)现有密度为d g/mL浓度为18 ml/L的浓硫酸溶液200g,需要加入一定量的水将其稀释为9 ml/L,则加入水的体积是
A.大于200mL B.小于200mL C.等于200mL
六、元素或物质推断题
19.某无色、澄清溶液中可能含有中的几种,依次进行下列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已知:。
(1)原溶液中肯定没有的离子是 ,肯定有的离子是 。
(2)写出Ⅲ中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七、工业流程题
20.国家实施“青山绿水”工程,故加大力度研究脱硫以及“三废”处理技术意义重大。某工厂拟综合处理工业废气(主要含、、、NO、CO,不考虑其他成分)和含的废水,设计了如下流程:
(1)在、、CO、NaOH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填化学式)。
(2)固体1中除含有外,还含有 (填化学式)。
(3)生成的反应可表示为:,该反应中氧化产物是 ;捕获剂所捕获的气体主要是 (填化学式)。
(4)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处理含的废水时发生的反应: ,当0.5 ml 参加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
分类标准
碱性氧化物
非电解质
弱酸
属于该类的物质
步骤
操作
现象
I
取少量溶液,向其加入适量铝粉
有气体生成
Ⅱ
另取少量溶液,向其滴加足量BaCl2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Ⅲ
向Ⅱ中滴加足量稀盐酸
沉淀部分溶解
参考答案:
1.C
【详解】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是酸;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是碱;与水直接化合形成相应酸或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为酸性氧化物;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阴离子组合而成的化合物为盐;
综上所述,、、属于盐, 属于碱;
故选C。
2.C
【详解】A.发蓝处理是钢铁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Fe3O4薄膜,可以隔绝空气和水,进而达到防腐的效果,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
B.冠醚与碱金属离子之间形成的配位键属于共价键,不属于离子键,故B错误;
C.“落红”中的有机物在土壤中被腐生微生物分解成无机物后,形成“春泥”可以作为植物的营养被植物吸收利用,蕴藏着自然界的碳、氮循环,故C正确;
D.石墨烯发热材料的主要成分是碳单质,不是有机高分子材料,故D错误;
故选:C。
3.D
【详解】A.没有指明气体的温度和压强,无法确定11.2 L乙烷和丙烯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是多少,因此,无法确定其中所含碳氢键的数目,A错误;
B.18 g H218O的物质的量为 0.9 ml,1个H218O含0+(18-8)=10个中子,则18 g H218O含有的中子数为9 NA,B错误;
C.电解熔融CuCl2时,阳极反应为2Cl- -2e- = Cl2↑,阴极反应为Cu2+ +2e- = Cu,阴极增加的重量为Cu的质量,6.4 g Cu的物质的量为0.1 ml,根据阴极反应可知,外电路中通过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2 ml,数目为0.2 NA,故C错误;
D.1 L 1 ml•L―1溴化铵水溶液存在电荷守恒,即c(NH)+c(H+) = c(Br-)+c(OH-),则物质的量也满足n(NH)+n(H+) = n(Br-)+n(OH-),因为n(Br-)=1 L × 1 ml·L-1 =1 ml,所以该溶液中NH与H+离子数之和大于NA,D正确;
4.A
【详解】A.向漂白粉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被氧化成硫酸根,次氯酸根离子被还原为氯离子,又因二氧化硫少量,故还有次氯酸生成,A正确;
B.pH太低会产生气体二氧化硫和硫单质,正确的方程式为:,B错误;
C.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应该生成碳酸氢根,正确的方程式为:
+CO2+H2O→ +HCO,C错误;
D.草酸是二元弱酸不可拆,正确的方程式为:,D错误;
故选A。
5.C
【分析】已知4Ag+2H2S+O2=2Ag2S+2H2O,反应中Ag的化合价升高,氧气中O元素的化合价降低,结合化合价的变化计算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
【详解】A.反应中O元素化合价降低,Ag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氧化剂是O2,还原剂是Ag,S元素的化合价不变,则H2S在反应中没有被氧化,故A错误;
B.生成1mlAg2S时,消耗O2的物质的量是0.5ml,温度压强未知,其体积不一定为11.2L,故B错误;
C.根据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可判断O2的氧化性大于Ag2S,故C正确。
D.反应中Ag的化合价升高1价,Ag为还原剂,在反应中被氧化,每反应1ml Ag,就有1ml电子转移,故D错误;
故选:C。
6.D
【详解】A.CaSO4•2H2O有确定的化学式,属于纯净物,能够电离出金属阳离子和酸根,所以为盐类物质,A正确;
B.过程I中氧化剂为氧气,变成水,1个氧气分子转移4个电子,还原剂为Mn(OH)2转化为,转移2个电子,发生反应时电子守恒,所以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B正确;
C.过程II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MnO+2S2-+9H2O=S2O+4MnO(OH)2↓+10OH-,电子守恒,原子守恒,电荷守恒,同时生成物在碱性条件下存在,故生产氢氧根,C正确;
D.设转移电子数为xml,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为yml,则
,x=1.2ml, ,,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为0.3ml,D错误;
故答案选D。
7.C
【分析】根据电导率的变化可知:a→b发生的反应为:,b点溶质为NaOH,b→c发生的反应为:,b点溶质为Na2SO4,c点以后,过量,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由分析知,实验过程中溶液碱性逐渐减弱,可观察到溶液由红色逐渐变为无色,同时产生硫酸钡白色沉淀,故A正确;
B.电导率最低点时,与等物质的量反应,则加入溶液的体积为,故B正确;
C.硫酸钡是电解质,难溶于水,故水溶液中离子浓度小,故C错误;
D.由分析知,c点以后,过量不反应,故到时,电导率增大的原因是溶液中、、的浓度增大,故D正确;
故选C。
8.C
【详解】A.向氨水中通入SO2恰好生成NH4HSO3,电子守恒c()+c(H+)=2c()+c()+c(OH-),物料守恒c()+c(NH3·H2O)=c()+c()+c(H2SO3),则c(H+)+c(H2SO3)=c()+c(OH-)+c(NH3·H2O),因为NH3·H2O的Kb=l.7x10-5 小于H2SO3的Ka1=1.3x10-2,溶液呈酸性,c(H+)>c(OH-),故c(H2SO3)<()+c(NH3·H2O),A错误;
B.向氨水中通入SO2至pH=7:c(H+)= c(OH-),电荷守恒c( H+)+c()=2c()+c()+c(OH-),c ()>c(),B错误;
C.反应NH3·H2O + H2SO3 =++ H2O的平衡常数K=,Kb=,Ka1=,Kw=c(H+)c(OH-),解得K== 2.21×107,C正确;
D.NO2 被NH4HSO3吸收的离子方程式: 2NO2+4 = N2+ 4+4H+,D错误;
故答案为:C。
9.B
【详解】A.的溶液显酸性,和均能被氧化,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的溶液中、、、均能大量存在,且离子组间不发生离子反应,故B正确;
C.=0.1ml·L-1的溶液呈酸性,H+与ClO-反应生成弱酸而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 的溶液中,Fe3+与生成配合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10.C
【分析】硝酸与镁和铜组成的混合物发生反应,金属失去电子变为Mg2+、Cu2+,硝酸得到电子变为NO。金属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与硝酸变为NO得到的电子的物质的量相等。向含有金属阳离子的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产生Cu(OH)2、Mg(OH)2;结合的OH-的物质的量与金属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相等。
【详解】A.n(OH-)=5.1g÷17g/ml=0.3ml,根据电子守恒可得V(NO)=(0.3ml÷3)×22.4L=2.24L,正确;
B.当生成沉淀的量最多时,溶液为NaNO3溶液。若硝酸与金属恰好完全反应,则NaOH 的物质的量与金属阳离子结合的OH-的物质的量相等。n(NaOH)= n(OH-)=0.3ml,V(NaOH)= 0.3ml÷3ml/L =0.1L=100ml,若硝酸与金属反应时过量,则消耗NaOH溶液体积大于100mL,故最小值是100ml,正确;
C.根据元素守恒可知,硝酸反应后变为Cu(NO3)2、Mg(NO3)2、NO。溶液中的NO3-的物质的量等于OH-的物质的量。n(HNO3)=0.3ml+(0.3ml÷3)=0.4ml,若硝酸过量,则溶液中还存在HNO3.硝酸的物质的量大于0.4ml,则原稀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大于等于0.4ml÷0.1L=4 ml/L,错误;
D.若金属完全是Mg,则金属的质量是(0.3ml÷2)×24g/ml=3.6g;若金属完全是Mcu,则金属的质量是(0.3ml÷2)×64g/ml=9.6g。所以参加反应金属总质量(m)为9.6g>m>3.6g,正确。
11.AD
【详解】A.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A错误;
B.此反应Mg作还原剂,C是还原产物,可以得出还原性:,B正确;
C.的C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作氧化剂,表现氧化性,发生还原反应,C正确;
D.原子失去的电子数目等于C原子得到的电子数目,氧原子没有得失电子,D错误;
故选AD。
12.CD
【详解】A.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铜沉淀:,A错误;
B.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几滴FeCl3饱和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氢氧化铁沉淀:,B错误;
C.向氯化铝溶液中滴加足量氨水产生氢氧化铝沉淀和氯化铵溶液:,C正确;
D.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氯水,发生反应,D正确;
故选CD。
13.AC
【详解】A.冰醋酸为有机溶剂,次氯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氧化性增强,冰醋酸可增强溶液的氧化性,故A错误;
B.若溶液滴加过快,酸性条件下发生反应,三颈烧瓶中会产生少量黄绿色气体,故B正确;
C.亚硫酸氢钠具有还原性,饱和亚硫酸氢钠的主要作用是除去未反应的,故C错误;
D.饱和氯化钠可促进盐析而分层,有利于有机相和无机相分层,故D正确;
选AC。
14.BD
【详解】A.硝酸的氧化性大于铁离子,故硝酸铁溶液中加入少量碘化氢应是硝酸与I-的反应:8H++2+6I-=3I2+2NO↑+4H2O,故A错误;
B.的酸性强于Al(OH)3,偏铝酸钠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可以发生强酸制取弱酸的复分解反应:+H2O+=+Al(OH)3↓,故B正确;
C.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会生成NaHCO3,其溶解度比碳酸钠小,故以固体形式析出,不能拆,2Na+++CO2+H2O=2NaHCO3↓,故C错误;
D.在复盐 NH4Fe(SO4)2 溶液中逐滴加入 Ba(OH)2 溶液,由于NH3▪H2O能和Fe3+反应生成Fe(OH)3和,所以OH-先和Fe3+反应,当 NH4Fe(SO4)2 和Ba(O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或Ba(OH)2少量时,发生的反应为:2Fe3++3+3Ba2++6OH−=3BaSO4↓+2Fe(OH)3↓,故D正确;
故选BD。
15.(1) ③ ④ ⑥
(2)2:3
(3)Ba(OH)2=Ba2++2OH-
(4)Ba(OH)2+2HNO3=2H2O+Ba(NO3)2
【详解】(1)①铜是金属单质,②Cl2是非金属单质,③CaO是碱性氧化物,熔融状态下导电属于电解质,④CO2是酸性氧化物,本身不能电离出离子属于非电解质,⑤Ba(OH)2是碱,水溶液电离出离子,溶液导电属于电解质,⑥HClO水溶液中部分电离属于弱酸,⑦HNO3是强酸,溶于水导电属于强电解质,⑧氨水是氨气和水的混合物。故碱性氧化物是③,非电解质为④,弱酸为⑥。
(2)在标准状况下,相同体积的②Cl2和④CO2物质的量相同,Cl2中含有两个原子,CO2中含有三个原子,两者的原子个数比为2:3
(3)氢氧化钡是强碱,在水中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Ba(OH)2=Ba2++2OH-。
(4)上述物质中有两种物质之间可发生离子反应,则说明是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水,则氢氧化钡和硝酸的反应满足条件,化学方程式为Ba(OH)2+2HNO3=2H2O+Ba(NO3)2。
16.(1) ①③⑦⑨⑩ ②④⑥⑨
(2)
(3)
【详解】(1)①氢氧化钠固体不能导电,是碱,属于电解质;
②铜是金属单质,能导电,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③氯化氢气体不能导电,溶于水能够导电,是电解质;
④稀硫酸是混合物,能导电,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⑤二氧化碳气体是非金属氧化物,不能导电,属于非电解质:
⑥氨水是混合物,能导电,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⑦碳酸钠粉末不能导电,是盐,属于电解质;
⑧蔗糖晶体是有机化合物,不能导电,属于非电解质:
⑨熔融氯化钠能够导电,是盐,是电解质;
⑩晶体不能导电,是盐,属于电解质;
综上所述,属于电解质的是①③⑦⑨⑩;物质可导电的是②④⑥⑨;
(2)NaClO的电子式为;的电子式为;的电子式为;
(3)用电子式表示氯化镁的形成过程为。
17. ① ③ ② ①⑤ ③ ②
【详解】(1)①n(H2)=,V(H2)=2ml×22.4L/ml=44.8L,N(原子)=4NA;②V(CH4)=33.6 L,n(CH4)=,N(原子)=7.5NA;③n(H2O)=,V(H2O)=,N(原子)=3NA,比较以上数据可以得出:含分子数最多的是①,体积最小的是③,含原子数最多的是②。答案为:①;③;②;
(2)①SO3+H2O=H2SO4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②Cl2+H2O=HCl+HClO为氧化还原反应,但H2O既没有被氧化,也没有被还原;
③2F2+2H2O=4HF+O2为氧化还原反应,H2O作还原剂,被氧化;
④2Na+2H2O=2NaOH+H2↑为氧化还原反应,H2O作氧化剂,被还原;
⑤SiO2+2NaOH=Na2SiO3+H2O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由分析可知,上述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①⑤;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其中H2O被氧化的是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H2O既没有被氧化,也没有被还原的是②。答案为:①⑤;③;②。
18.(1)Ba2+ +2OH- +2H++SO=BaSO4↓+2H2O
(2)②④
(3)13. 9
(4)f、a、g、c
(5)c
(6)B
【分析】配制稀硫酸时,需要计算、量取、溶解、冷却、转移、洗涤、定容、摇匀操作。配制过程中要保证溶质完全转移到容量瓶中、保证溶液体积准确,不然会引起误差,若不当操作导致溶质物质的量偏小或溶液体积偏大,则浓度偏小;若不当操作导致溶质物质的量偏大或溶液体积偏小,则浓度偏大,据此回答。
(1)
Ba(OH)2溶液与稀H2S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 +2OH- +2H++SO=BaSO4↓+2H2O。
(2)
①硫酸钡为电解质,①错误;
②B处溶液的导电能力约为0,说明溶液中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②正确;
③BC段溶液的导电能力不断增大,主要是由于过量的H2SO4电离出的离子导电,③错误;
④a时刻Ba(OH)2溶液与稀H2SO4恰好中和,故导电能力为0,④正确;
选②④。
(3)
c稀·V稀=c浓·V浓,则18·V浓=250×1,则需要18 ml/L H2SO4溶液V浓= 13.9 mL。
(4)
配制过程中的正确操作顺序是:
b.用量筒量取所需体积的18ml/LH2SO4溶液注入盛有约50mL蒸馏水的烧杯。
d.用玻璃棒慢慢搅动,混合均匀。
f.将稀释后的H2SO4溶液沿玻璃棒注入250 mL容量瓶。
a.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
g.往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直到液面在容量瓶刻度线下1~2cm处。
c.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溶液的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e.盖好容量瓶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故答案为f、a、g、c。
(5)
a.移液过程有H2SO4溶液溅出瓶外,会导致配制溶液的溶质物质的量偏小、浓度偏低,
b.移液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会导致配制溶液的溶质物质的量偏小、浓度偏低,
c.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实际液体小于250 mL,浓度偏大;
d.加水超过刻度线,用胶头滴管吸出多余液体,溶质减少,浓度偏小。
故答案为c。
(6)
根据稀释前后溶质量不变,列式得:18 ml/L × ≈9 ml/L ×(+V水),解得V水=mL,因 为浓硫酸密度d>水的密度(近似为1),故V水=mL<= 200 mL,故答案选B。
【点睛】.
19.(1)
(2)
【分析】某无色澄清溶液中不可能含有,已知:,则根据Ⅰ,溶液中存在、不存在,根据实验Ⅱ、Ⅲ,加入足量BaCl2溶液后生成的白色沉淀为硫酸钡和碳酸钡的混合物,则溶液中存在、, 按溶液呈电中性可知存在,难以确定是否存在。
【详解】(1)据分析,原溶液中肯定没有的离子是、,肯定有的离子是、、、。
(2)Ⅲ中碳酸钡溶于盐酸,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0.(1)、CO
(2)CaCO3、CaSO3
(3) NaNO2 CO
(4) +=N2+2H2O 1.5
【分析】废气中的CO2、SO2与石灰乳反应产生CaCO3、CaSO3进入固体1中,固体1中含有CaCO3、CaSO3及过量Ca(OH)2;气体1成分为含N2、NO、CO,然后将气体通入NaOH溶液中,并向其中通入适量空气,NO与O2、NaOH反应产生NaNO2,向其中加入含的废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无污染的N2,气体2中含N2、CO,经捕获剂捕获CO后,剩余N2可直接排出。
【详解】(1)电解质是溶于水或在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在N2、、CO、NaOH中,N2是单质,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CO属于非电解质,NaOH属于电解质;
(2)固体1中除含有Ca(OH)2外,还含有CO2、SO2与石灰乳反应产生CaCO3、CaSO3;
(3)生成NaNO2的反应可表示为:4NO+O2+4NaOH=4NaNO2+2H2O,该反应中,N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得到氧化产物NaNO2;气体2成分是CO、N2,经捕获剂捕获后剩余气体是N2,则所捕获的气体主要是CO;
(4)向NaNO2溶液中加入含有的废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无污染的N2,NaNO2中氮元素化合价降低、铵根离子中氮元素化合价升高,根据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原子守恒,可得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2+2H2O;根据方程式可知:每有1 ml反应,转移3 ml电子,则当有0.5 ml 参加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1.5NA。
湖南省株洲市方舟兰天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这是一份湖南省株洲市方舟兰天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大小关系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省株洲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湖南省株洲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青海省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青海省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