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垫江县职业教育中心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无答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5093364/0-17028566002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重庆市垫江县职业教育中心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无答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5093364/0-170285660027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重庆市垫江县职业教育中心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无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重庆市垫江县职业教育中心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无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三岁,翻译,现代文阅读,语言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基础知识(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下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不可估量(liàng) 给予(gěi) 嫉(jí)恨 豁(huò)然开朗
B、妲(dá)己 苑囿(yòu) 攒(zǎn)射 夔(kuí)门
C、长歌当(dàng)哭 桀(jié)骜 浸渍(zì) 菲(fěi)薄
D、绯(fěi)红 诅(zǔ)咒 洗涤(tā) 啃噬(shì)
2.下列词组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青冢 笔走龙蛇 浅帧低唱 阴谋诡计
B、尘滓 汗流夹背 桀骜锋利 绵里藏针
C、微漠 销声匿迹 察颜观色 旁征博引
D、干戈 亘古及今 联袂演出 运筹帷幄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两千多年以前的剑刃还如此锋利,实在令人 。
②、 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问题,这份报告专有论述。
③ 澳门回归祖国,将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这是 的。
A、惊异 关于 毋容置疑 B、惊异 对于 无可辩驳
C、诧异 对于 毋容置疑 D、诧异 关于 无可辩驳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刘家两兄弟自三十年前失散后,各无音信,今天在杭州破镜重圆,两人激动不已。
B、巧夺天工的大自然刺激了她的感官,也抚慰了她的心灵。
C、他出狱后,仍不思悔改,和一个盗车犯同心同德,半年之内偷了三辆车。
D、他的作文想象丰富,表达流畅,老师十分赞赏,称他的文章如天马行空,很有特点。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工人、干部、技术人员,还有家属的同志们,都参加了庆祝活动。
B、每当橘红色的斜阳撒下离别的金粉时,从这里就会送出美妙的音乐。
C、火箭尾部喷出数十米长的火柱,给山河大地抹上一层金黄色。
D、大家不由得鼓起掌来,看着参观团微笑着走进会场。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今年暑假,你是打算去上海旅游呢?还是去北京旅游?
B、“怎么这个点了才回来?”妈妈说,“我们都吃过晚饭了。”
C、穿红色裙子的小姑娘大约有十二、三岁。
D、我知道这次比赛谁是第一名?
7.下列对文学赏识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屈原创作的《楚辞》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与《诗经》并称“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B、《虞美人》的作者是婉约派词人。
C、庄子是我国古代哲学家、散文家,是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D、六艺:《易经》、《尚书》、《诗经》、《礼记》、《乐经》、《春秋》。
二、阅读文言文,完成8~12题(每小题4分,16分)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日:“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8.下列句中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无乃尔是过与 过:过错 B.则修文德以来之 来:使……来
C.而在萧墙之内也 萧墙:鲁国内部 D.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陈:施展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龟玉毁于椟中
B.何以伐为 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C.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何以伐为
D.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
10.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大王来何操?
A.求!无乃尔是过与? B. 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C. 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D.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11. 对文章句子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用盲人搀扶者的失职来比喻冉有、季路等作为季氏家臣而没有尽到责任。
B.“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予椟中”的比喻义:将季氏比作虎兕,将颛臾比作龟玉。季氏攻打颛臾,好比虎兕跑出笼子伤人;颛臾如被攻灭,好比龟甲、玉石毁于盒中。
C.“陈力就列,不能者止”是批评季康子推卸责任放任颛臾的态度。
D.孔子认为,治理国家不怕财富少,就怕财富分配不均。
12.对文章理解错误的是( )
A.当时季孙氏势力大,他要讨伐颛臾的原因有二:其一是贪其土地,其二是担心颛臾对己不利。
B.文中对话表现出孔子这个教育者疾恶如仇、心直口快、激进好勇的精神。
C.此文借对话形式展开批驳,破中有立,运用了历史材料、现实事例、名人名言,三种论据,立论坚实可靠,驳斥也有理有据。
D.文中包含着对季康子的谴责和对自己学生的批评、教诲,孔子以充足的理由谴责了季氏伐颛臾的战争决策,宣传了行仁政施教化的政治主张。
三、翻译、默写(共两小题,共16分)
1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句5分,共10分)
(1)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译文:
(2)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译文:
14.补出下列各句的上句或下句。(每小题2分,共6分)
(1) 爱而不见, 。
(2) ,此时无声胜有声。
(3) 小楼昨夜又东风, 。
四、现代文阅读(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15-18题。
淡淡的深情
①母亲只有我一个儿子。 恢复高考的第2年,我考上了大学,在我那个偏僻的小村子里是第一个。嗜酒如命的父亲,天天与乡亲喝到一醉方休。酒后吐真言:“没事了,往后这是没事了!”自豪里带着炫耀。只有母亲总是淡淡的,不见她多么喜。她戴了老花镜,在暖暖的秋阳里给我缝新被子。我走过去;她听见了我的脚步声,目光从老花镜上方探出来,淡淡地一笑。我说:“妈,我要上大学去了!”母亲说:“我知道了。”没有鼓励,连声音也是淡淡的。
②上学的那天是个好晴天,母亲提着提包送我出了大门。出大门也就是走了三五步,母亲就把提包递给我,说:“你走吧……”而后便是很决断地转身,硬朗朗地走回去,院里葡萄架的叶子遮住了她的身子,我只看见了一个淡淡的背影。
③在车站上,见一些同学的父母来送行,依依惜别,千叮咛万嘱咐。我孤零零的,便觉得很委屈。上了车,我赌气坐在一个角落里,谁也不理,埋头读书。车开动了,一些同学掏出手绢擦那红肿的眼睛。我反倒觉得赤条无牵挂,心里轻松。
④大学四年,花开花落。读书读烦了,每每对窗呆坐便想起母亲。小时候,母亲一眼看不见我就满街喊;喊不应,就往水井里看,到池塘边去找。我忽然猴一样从哪个旮旯里钻出来,母亲就笑骂一声,巴掌扬起来要打,但落下来却极轻,拍打掉沾了一身的泥土……温馨的回忆,常使一颗心阵阵发热,泪就在不知不觉中从腮边滑下来。
⑤我结婚以后,偕妻回老家探望父母。正值隆冬,又下了大雪,一家人围炉闲话。说到我当年上大学的事,母亲就说:“你上大学以后,我做了一个噩梦,梦见你死了,我一哭哭了个没气……”妻子抿着嘴笑,父亲笑得扭过脸去,连母亲也忍不住笑了。只有我笑不起来,甚感惊讶。联想我刚到家那天,母亲悄悄问我的那句话:“她也舍得炒一顿肉让你吃吗?”一霎时我恍然大悟。母亲在我去上大学的那些漫长的日子里,她该如何的牵挂和思念她的儿子呀!她知道她的儿子是个心浮气躁的人,这自然又给她添了一份担心。母亲一辈子生活在农村,她不知道她儿子去上学的这个地方究竟有多大,是非多不多。日思夜想,坐卧难宁,思念伴着惊恐默默地郁结在她的心里。于某一夜,噩梦就扇动着黑色的翅膀朝她飞来了。试想,一个连媳妇舍不舍得让她的儿子吃一顿肉菜都挂念的母亲,这样的母亲,活得该有多累呀!
⑥母亲为什么对她的儿子总是淡淡的,以我当时的浮躁心境,很难体悟到。
⑦四年寒窗苦读,之后辛勤笔耕,终于在大大小小的报刊上发表了一些幼稚而浅薄的文字时。后来,母亲说了一件使我灵魂大为震惊的事情。她仍旧是以淡淡的语气对我说的-------“你父亲说:‘咱的儿子成才了,往后我再也不跟你生气了,咱好好过日子吧!’你为母亲争气,这也罢了!”我听了这句话,呆愣了大半天。
⑧文学的功能自古很小,不想竟起到了和睦家庭的作用,这令我惊喜,这比得一个什么文学奖更有意义,也更能长久的激动人心!写到这里,我的眼睛湿润了。
⑨尽管我是个微不足道的人,然而在母亲的眼里是金贵的。她最了解她的儿子,她知道她的儿子有一颗易于动情的心,怕儿子分心,不让我牵挂她,才总是淡淡的。要硬下这样的心肠,忍受这样痛苦的折磨,需要多么坚忍!
⑩------这是平静水面下深处的激流啊!(本文有删改)
15.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1段中“没事了,往后这是没事了!”一句,一方面表明了父亲为“我”感到骄傲,同时也为第7段写“我”在报刊上发表文章作了铺垫。
B.第4段中母亲化“打”为“拍”的动作,看似漫不经心,但母亲的爱子之心却表露无遗。这样的细节描写在文中多处可见。
C.本文在选材上最大的特点是选取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赋予那些普通的事情以深刻的含义,以小见大、平中见奇。
D.本文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也没有典雅华丽的词语,作者以发自肺腑的深情,为平淡的母亲抒写了一首朴素感人的赞歌。
16.下列不属于儿子对母爱的体悟所经历变化的一项是( )
A. 在送行时,儿子在委屈赌气,对母亲无牵无挂,心里轻松。
B. 大学四年,每每对窗呆坐便想起母亲,想要回家看望母亲。
C. 成家结婚后,母亲的询问让儿子恍然大悟“淡淡”中所深蕴的母爱。
D. 在写作上取得一点成就后,对母亲的爱感到震惊,心情激动,热泪盈眶。
17.作者开篇说“母亲对我总是淡淡的”,下列选项不属于母亲“淡淡”的具体表现的一项是( )
A.“我”考上大学生后,她听见我的脚步声,淡淡地一笑,听“我”说后,她只是用淡淡的声音说:“我知道了”。
B.上学那天,母亲只送“我”出大门,说:“你走吧……”而后给了我一个淡淡的背影。
C.“我”辛勤笔耕,在报刊上发表了一些文章时,母亲用淡淡的语气说:“你为母亲争气,这也罢了!”
D.母亲为什么对她的儿子总是淡淡的,“我”今天终于真正体悟到这淡淡的爱里所蕴含的深情。
18.文中写母亲时多次提到了父亲,对作者这样安排材料的意图,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父亲炫耀的喝酒,不理解母亲的大笑,愿意跟母亲和好,更能表现父亲是一个懂爱的性情中人,与母亲的“淡淡”形成对比。
B. 父亲炫耀的喝酒,不理解母亲的大笑,愿意跟母亲和好,为我对母亲的深情埋下伏笔。
C.文章多次提到父亲,是为了与母亲进行对比,衬托出母亲对儿子的深藏于内心的爱是谁也不能比的。
D.这样安排材料合情合理,真实可信,能更好地表现母爱是一种最无私、最深厚的崇高感情。
五、语言运用(共2小题,共10分)
19、仿照画线句,写出你对“青春”的感悟。(6分)
世界上,还有什么字眼比“青春”两个字更动人,更富有魅力?
青春,是一轮喷薄而出的朝阳,瑰丽的光芒映照着我们灿烂的面庞;
青春, , 。
青春, , 。
20. 根据下面这段文字提供的信息,拟一条一句话新闻。(4分)
本报北京4月21日电 世界数字图书馆(网站www.wrldding- itallibrary.rg)21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所在地巴黎正式启用。该图书馆是在互联网上以多种语言形式向全球读者免费提供源于世界各地的重要原始资料。
据介绍,世界数字图书馆馆藏包罗万象,从图书到各种档案都有,资料质量非常高。它按时间、地点、主题和捐助机构等内容提供搜索和浏览服务。使用者可以用阿拉伯文、中文、英文、法文、葡萄牙文、俄文与西班牙文7种语言查询。
六、写作(10分) 21.下面是一则通知,存在5处错误,请指出错误并改正。(10分)
错误一: 。改正: 。
错误二: 。改正: 。
错误三: 。改正: 。
错误四: 。改正: 。
错误五: 。改正: 。
通知
家长同志:
兹定于2015年5月在我校召开高三年级家长会议,传达今年全省高考改革的要求,同时汇报我们高三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届时请务必到会参加。
此致
敬礼
×××中学
2015年5月15日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重庆市綦江职业教育中心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共3页。
这是一份重庆市綦江职业教育中心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共3页。
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市美术职业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共7页。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