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4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第三部分临考速练非选择题专练三
展开1.光照条件下,植物细胞的Rubisc酶具有“两面性”:CO2浓度较高时,该酶催化C5(RuBP)与CO2反应完成光合作用;O2浓度较高时,该酶催化C5与O2结合后经一系列反应释放CO2,称为光呼吸。光呼吸在正常生长条件下会损耗25%~30%的光合产物,在高温干旱等逆境条件下损耗比例可高达50%。如图为相关过程。
回答下列问题:
(1)Rubisc酶分布在叶绿体内的______________中,它催化CO2与C5反应生成C3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___。C3转化为(CH2O)和C5需要光反应提供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
(2)晴朗的夏季中午,水稻会出现“光合午休”现象,此时光合作用速率明显减弱,而CO2生成量明显增加,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华南农业大学的研究团队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水稻催化光呼吸的多种酶基因转移到叶绿体内并成功表达,在叶绿体内构建了光呼吸支路(GOC支路),大大提高水稻产量,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作用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它是推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动力。心率加快、一次心搏射出的血量增加均会使血压升高。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心血管等内脏运动接受________神经系统支配,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器官的作用通常相反,其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心血管系统中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效应如表所示。请根据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完成表格:
(3)血压调节的减压反射是指在动脉血压突然升高时,机体通过神经调节最终使动脉血压降低的过程,其神经元连接方式如图所示,C神经元释放的递质可使B神经元____________________,该调节机制为____________________。某药品是一种特异性β1受体阻滞剂,可抑制交感神经释放递质,所以临床上常用于治疗________(填“高血压”或“低血压”)。
3.遗传性先天性耳聋既有常染色体遗传,又有伴X染色体遗传。目前发现的致病基因已有100多种,其中任何一对隐性致病基因纯合,均可导致该病发生;具有任何一个显性致病基因,也会导致该病发生。如图所示的家庭甲、乙都有遗传性先天性耳聋病史,两家庭先天性耳聋都只涉及一对等位基因,且不含其他致病基因。家庭甲Ⅱ4和家庭乙Ⅱ1婚后生有一表型正常男孩(Ⅲ3)。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家庭甲先天性耳聋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Ⅱ2、Ⅱ3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Ⅲ2不具有来自Ⅰ1和Ⅰ2的致病基因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家庭乙和家庭甲的先天性耳聋致病基因________ (填“是”或“不是”)同一致病基因,判断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Ⅲ3成年后与一表型正常女性结婚,二人在进行基因检测时发现,他们携带相同的两种先天性耳聋致病基因。据此推断,家庭乙先天性耳聋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则Ⅲ3与妻子所生孩子患有遗传性先天性耳聋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22年我国成功举办了《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向世界展示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人类生产生活同湿地有着密切联系,但目前一些河流、湖泊等仍然面临严峻的生态问题。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表示某湖泊中部分生物的食物关系,其中初级消费者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鲢鱼、鳙鱼等滤食性鱼类与轮虫、枝角类等浮游动物之间的种间关系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表示该湖泊中部分营养关系(图中的数值表示能量的相对值),其中A表示的能量去向是________,a的数值是________,能量在Ⅰ、Ⅱ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约为________(保留整数)。
(3)水体富营养化会引起蓝细菌的暴发增殖,其中微囊蓝细菌会分泌毒素,一段时间后图甲中________体内的毒素浓度将最高,会引起一系列生态问题。生态学家提出“投放一定数量的肉食性鱼类”的经典治理方案,该方案可抑制蓝细菌数量增长的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提高经典治理蓝细菌方案的效果,科学家又提出第二种方案:“投放一定数量的滤食性鱼类”。图丙表示在放养一定数量鲢鱼后的相关实验结果(用高氮、低氮模拟水体污染程度)。
丙
①高氮实验条件下,优势物种发生了改变,改变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造成该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放养一定数量的鲢鱼在________________条件下对经典治理方案促进作用更明显。
(5)除了以鱼治藻外,请利用生物的种间关系,提出其他合理的治理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磷酸吡哆醛(PLP)是维生素B6的活性形式,是多种酶的重要辅酶。科研人员从大肠杆菌(E.cliK12)中找到了合成PLP的关键酶A,通过基因工程构建了高产PLP的工程菌,流程如图甲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①过程得到的酶A基因称为________________基因。利用PCR获取和扩增酶A基因过程中温度最高的一步称为________________,该步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③过程常用Ca2+处理,并在一定温度下促进E.cliBL21吸收表达载体从而完成________________过程。
(3)③过程后将工程菌先置于含________________的培养基中筛选出能够生长的菌落。将筛选出的4个工程菌菌落进一步检测,结果如图乙。1~4号菌落中需要舍弃的菌落是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长时间培养后发现,未被杂菌污染的选择培养基中导入了目的基因的受体菌形成了菌落。此外,周围还出现了一些未导入目的基因的受体菌形成的较小菌落,这些小菌落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非选择题专练三
1.答案:(1)基质 CO2的固定 ATP和NADPH
(2)气孔关闭导致胞间CO2浓度降低,而高光照下O2浓度升高,O2在与CO2竞争Rubisc酶中有优势,光呼吸增强
(3)乙醇酸可在叶绿体内分解为CO2,提高了叶绿体中CO2的浓度:一方面使CO2在与O2竞争Rubisc酶中有优势,使光呼吸减弱;另一方面光合作用原料增多,促进光合作用
解析:(1)光合作用过程分为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暗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由题干“CO2浓度较高时,该酶催化C5(RuBP)与CO2反应完成光合作用”可知,该过程为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CO2的固定过程;暗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故Rubisc酶分布在叶绿体内的基质中;在CO2的固定过程中C5(RuBP)与CO2反应生成C3,C3转化为(CH2O)和C5的过程是C3的还原过程,该过程需要光反应提供的物质有ATP和NADPH。(2)晴朗的夏季中午,水稻会出现“光合午休”现象,此时气孔会部分关闭,细胞间CO2含量较低,而在夏日晴朗的中午,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较大,产生的O2较多,O2在与CO2竞争Rubisc酶中有优势,光呼吸增强,导致CO2生成量明显增加。(3)由图可知,催化光呼吸的酶主要存在于叶绿体外,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如果在叶绿体内构建了光呼吸支路(GOC支路),那么光呼吸的产物乙醇酸可在叶绿体内分解为CO2,提高了叶绿体中CO2的浓度。CO2的浓度升高,一方面使CO2在与O2竞争Rubisc酶中占优势,使光呼吸减弱,另一方面,光合作用原料增多,促进光合作用,故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水稻催化光呼吸的多种酶基因转移到叶绿体内并成功表达,能够大大提高水稻产量。
2.答案:(1)自主 使机体对外界刺激作出更精准的反应,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
(2)①心搏缓慢 ②交感神经
(3)抑制 负反馈调节 高血压
解析:(1)人体心血管等内脏运动受自主神经系统支配,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器官的作用通常相反,这样可以使机体对外界刺激作出更精确的反应,使机体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2)①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组成,它们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当人体处于兴奋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心肌收缩增强,心搏过速。当人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则占据优势,此时心肌收缩减弱,心搏减慢。②心肌收缩增强是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所致。(3)由题意可知,动脉血压突然升高时,机体通过神经调节最终使动脉血压降低,从而使血压维持稳定,所以C神经元释放的递质可抑制B神经元兴奋,该调节机制为负反馈调节;交感神经兴奋使血压升高,某药品是一种特异性β1受体阻滞剂,可抑制交感神经释放递质,所以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高血压。
3.答案:(1)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2/3 2/3
(2)不是 家庭甲先天性耳聋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若两个家庭为同一致病基因,则Ⅲ3一定为患者,而Ⅲ3为正常男孩
(3)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7/16
解析:(1)由图可知,Ⅱ1和Ⅱ2正常,其女儿Ⅲ1患先天性耳聋,由此得出家庭甲先天性耳聋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假设家庭甲先天性耳聋由A、a基因控制,Ⅱ2正常,其女儿患病,得出Ⅱ2的基因型为Aa,Ⅱ4患病,由此得出Ⅰ1和Ⅰ2的基因型均为Aa,进一步推出,Ⅱ3的基因型为1/3AA、2/3Aa,所以Ⅱ2、Ⅱ3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Ⅱ1和Ⅱ2的基因型均为Aa,Ⅲ2的基因型为1/3AA、2/3Aa,Ⅲ2不具有来自Ⅰ1和Ⅰ2的致病基因的概率为2/3。(2)家庭甲Ⅱ4和家庭乙Ⅱ1均患遗传性先天性耳聋,家庭甲先天性耳聋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若两个家庭为同一致病基因,则Ⅲ3一定为患者,但Ⅲ3为正常男孩,表明家庭乙和家庭甲的先天性耳聋致病基因不是同一致病基因。(3)由题意可知,Ⅲ3与该女性均表现正常,二人携带相同的两种先天性耳聋致病基因,表明这两种致病基因均为隐性致病基因。若家庭乙先天性耳聋的遗传方式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家庭甲Ⅱ4和家庭乙Ⅱ1婚后生的男孩(Ⅲ3)应该患病,这与实际不符,表明家庭乙患的先天性耳聋的遗传方式不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应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假设家庭乙先天性耳聋由B、b基因控制,若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则Ⅲ3与妻子的基因型均为AaBb,二者所生孩子患有遗传性先天性耳聋(AAbb、Aabb、aaBB、aaBb、aabb)的概率为7/16。
4.答案:(1)浮游动物、滤食性鱼类 捕食和种间竞争
(2)(流向)分解者 1518.8 3%
(3)肉食性鱼类(或最高营养等级生物) 肉食性鱼类捕食滤食性鱼类,导致浮游动物数量增加,从而大量捕食蓝细菌,抑制蓝细菌数量的增加
(4)①优势种由枝角类变成桡足类 鲢鱼对枝角类的捕食较多 ②低氮(或水体污染程度较低)
(5)种植大型水生植物、使用专门寄生蓝细菌的病毒等
解析:(1)初级消费者是指植食性动物,为第二营养级,由图可知初级消费者包括浮游动物、滤食性鱼类;鲢鱼、鳙鱼等滤食性鱼类与轮虫、枝角类等浮游动物均会采食蓝细菌、绿藻,形成了种间竞争关系,而鲢鱼、鳙鱼等滤食性鱼类会捕食轮虫、枝角类等浮游动物,又形成了捕食关系,所以滤食性鱼类和浮游动物之间的种间关系包括捕食和种间竞争。(2)由图乙可知,Ⅰ同化的能量=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产品捕捞输出的量+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流入分解者的能量,其中A表示的能量去向是流向分解者的能量;由公式计算出Ⅰ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3.6+2.3+20.8+40.1=66.8,a=Ⅰ同化的能量-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产品捕捞输出的量-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2200+44.4)-21.5-637.3-66.8=1518.8;能量在Ⅰ、Ⅱ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约为66.8/(2200+44.4)×100%≈3%。(3)毒素会通过生物富集作用沿着食物链不断累积,所以一段时间后,最高营养级肉食性鱼类体内的毒素浓度将最高;投放一定数量的肉食性鱼类,肉食性鱼类捕食滤食性鱼类,导致浮游动物数量增加,从而大量取食蓝细菌.抑制蓝细菌数量的增加,利用生物的种间关系起到相互制约的作用。(4)①由图丙可知,高氮组随着培养天数的增加,桡足类的数量在增加,枝角类的数量在减少,说明优势种由枝角类变成桡足类,可能是因为高氮条件下鲢鱼对枝角类的捕食较多。②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在低氮的条件下,蓝细菌数量下降得更显著,所以放养一定数量的鲢鱼在低氮条件下对经典治理方案促进作用更明显。(5)除了以鱼治藻外,还可以利用种间竞争和寄生的种间关系治理藻类,比如种植大型水生植物、使用专门寄生蓝细菌的病毒等。
5.答案:(1)目的 变性 使酶A基因(或DNA分子)解旋为单链
(2)转化
(3)氨苄青霉素 1、2、3 因为1号目的基因未导入,2号不能正常翻译,3号不能正常转录
(4)培养时间过长,AmpR基因(抗性基因)的表达产物分泌积累,使周围培养基氨苄青霉素失效(或“导入了含AmpR基因的空质粒”或“受体菌发生基因突变导致产生氨苄青霉素抗性”或“通过重组使受体菌获得了AmpR基因”等,合理即可)
解析:(1)①过程得到的酶A基因将用于构建高产PLP工程菌,其在基因工程中称为目的基因;PCR的过程中温度最高的为变性过程,该过程使用较高的温度使模板DNA解旋为单链。(2)将目的基因导入细菌常采用Ca2+处理,使细菌变为可吸收外界环境中DNA的感受态细胞,从而将目的基因转入细菌,目的基因转入受体细胞并成功表达的过程称为转化。(3)图甲质粒上含有AmpR基因,故应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筛选细菌,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不能生长的则没有成功导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细胞,RNA—DNA分子杂交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相应的mRNA分子,抗原—抗体杂交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表达出相应的蛋白质,由题图乙中1号目的基因没有转入,2号目的基因没有表达出相应的蛋白质,3号目的基因没有转录出相应的mRNA,而4号目的基因成功表达出了相应的蛋白质,故应舍弃1、2、3菌落。(4)在成功导入了目的基因的受体菌菌落周围形成的小菌落,应与受体菌菌落有关,结合受体菌中含有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可猜测,培养时间过长,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的表达产物积累使受体菌菌落周围的氨苄青霉素分解,导致没有导入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的细菌繁殖形成受体菌周围的小菌落。
神经类型
效应器及递质受体
效应器反应
交感神经
心脏起搏细胞,β1
心搏过速
副交感神经
心脏起搏细胞,M2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心肌细胞,β1
心肌收缩增强
新教材2024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第三部分临考速练选择题专练一: 这是一份新教材2024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第三部分临考速练选择题专练一,共7页。
新教材2024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第三部分临考速练选择题专练三: 这是一份新教材2024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第三部分临考速练选择题专练三,共7页。
新教材2024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第三部分临考速练选择题专练二: 这是一份新教材2024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第三部分临考速练选择题专练二,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