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精准联盟八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科学试卷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5096900/0-170294654925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精准联盟八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科学试卷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5096900/0-170294654936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精准联盟八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科学试卷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5096900/0-170294654939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精准联盟八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科学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精准联盟八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科学试卷,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分)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做出的智慧选择。下列行为不利于和谐共生的是( )
A.绿色出行B.植树造林C.垃圾分类D.过度放牧
2.(2分)绿豆种子发芽时,先长出的是( )
A.芽B.根C.子叶D.真叶
3.(2分)在体育达标测试中,小科同学对有关数据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1000m跑步成绩是50s
B.1秒钟跳绳3次
C.立定跳远成绩是10m
D.百米赛跑后心跳是每秒20次
4.(2分)猪笼草:一种常绿半灌木,长有奇特的捕虫叶能捕食小虫,把其作为植物的主要依据是( )
A.动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植物不能
B.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动物不能
C.动物会动,植物不会动
D.植物都是绿色的,动物不是绿色的
5.(2分)如图是两片落叶吗?不,这其实是一只枯叶蝶,它能如此精确的模仿自然形态,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
A.保护色B.警戒色C.拟态D.伪装
6.(2分)下列动物中,不属于软体动物的一组是( )
A.毛蚶、竹蛏B.海参、蚯蚓C.乌贼、蜗牛D.鱿鱼、河蚌
7.(2分)人体口腔上方靠前的位置,有凹凸不平的结构,这种结构叫做腭褶皱,可以作为鉴别身份的依据。对于腭褶皱的这一应用解释正确的是( )
A.人具有物种的多样性
B.人生活习惯的多样性
C.同种生物也存在差异性
D.不同的人属于不同的物种
8.(2分)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生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是( )
A.蜗牛的触角,有利于感知环境
B.草履虫的纤毛,有利于运动
C.青蛙湿润的皮肤,有利于呼吸
D.河虾的外骨骼,有利于游动
9.(2分)如图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几种植物,用种子繁殖的是( )
A.菠菜
B.葫芦藓
C.肾蕨
D.海带
10.(2分)下列各项中,属于人类对真菌利用的是( )
①制酸奶 ②酿酒 ③制醋 ④生产青霉素 ⑤做面食
A.①②④B.②④⑤C.①③④D.②③⑤
11.(3分)某同学在森林公园游玩时,发现一只小松鼠在竹林里出现。松鼠是吃松果的,应该在松树上,他拔了几颗新鲜竹笋放在路边,然后静静地躲在一旁观察,然后静静地躲在一旁观察”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B.建立猜测和假设
C.制订计划D.获得事实与证据
12.(3分)随着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2023年4月迁地保护的四头江豚首次放归长江,这将有助于改善种群遗传多样性的水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江豚通过胎生、哺乳的方式抚育后代
B.不像大多数哺乳动物体表被毛,江豚的体毛退化
C.江豚生活在水中,体温会随着水温的变化而变化
D.江豚具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13.(3分)下列植物中,属于双子叶植物的是( )
A.绿豆、丝瓜、向日葵B.大豆、丝瓜、百合
C.大豆、向日葵、马尾松D.大豆、月季、小麦
14.(3分)我市发现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物种彩鹦,体表被青铜栗色的羽毛。在如图所示的分类检索表中,彩鹦的位置是( )
A.甲B.乙C.丙D.丁
15.(3分)生石花属于生物的依据是( )
①能开花结果 ②能生长 ③能光合作用 ④种子萌发成幼苗 ⑤常常在沙漠地区能找到 ⑥形状像石块
A.①②⑤B.①②③④C.②③⑥D.①⑤⑥
16.(3分)下列关于物质、能量、信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物质具有能量,能量有各种形式
B.手机发短信需要能量
C.声音、光、流水都具有能量
D.信息是能量的一种
17.(3分)在下面的数据中用的是同一刻度尺测量的是( )
①1.52m
②23.0mm
③4.8cm
④0.72dm
A.①和②B.②和③C.③和④D.①和④
18.(3分)物质具有能量,能量有各种形式,并且各种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白溪水电站发电时( )
A.电能转化为水能B.水能转化为电能
C.光能转化为电能D.风能转化为电能
19.(3分)国际千克原器作为质量计量标准,由铂铱合金制成,百余年来因表面受到空气污染和氧化而减重约50微克。国际千克原器已于2019年5月20日正式退役( )
A.由铂铱合金制成的原因之一是耐磨损
B.化学变化可以使物体的质量发生变化
C.若使用增重后的国际千克原器作为标准,测量值跟真实值相比将偏小
D.测量时应选择精确度最高的测量工具,以确保测量值的准确度
20.(3分)有5位同学用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本《科学》课本的长度,测得数据分别为26.12厘米、26.09厘米、26.10厘米、26.00厘米和26.11厘米。则《科学》课本的长度是( )
A.26.105厘米B.26.08厘米
C.26.11厘米D.26.00厘米
21.(3分)如图中鸟儿“举家迁徙”的无奈之举告诉人们,保护动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 )
A.宣传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B.保护动物的栖息地
C.控制有害动物的数量
D.防止外来物种入侵
22.(3分)叶海龙是一种海洋动物,以漂浮的海藻和游近的小虾为食。它全身覆盖的叶状附肢并非用来游泳,而是使自身完美地融入周围的大型海藻中,错误的是( )
A.属于海洋动物
B.叶状附肢有利于隐藏自身
C.其形态结构是生物适应环境的表现
D.图中与其亲缘关系最远的是④
23.(3分)小红同学在吃“豆芽”这道菜的时候,对黄豆种子的萌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她在培养皿底部铺上棉花,进行了如下实验。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目的:研究光照、温度、水分对黄豆种子萌发的影响
B.材料选择:随机选取4粒黄豆种子进行实验
C.对照实验:甲与丁构成对照,说明黄豆种子萌发需要光照和潮湿的条件
D.实验结论:黄豆种子萌发受水分影响,与光照无关
24.(3分)有一支温度计,其外面的刻度已模糊不清,现把此温度计的玻璃泡插入2℃水中,若把玻璃管插入100℃的沸水中,测得红色液柱长为31cm,用刻度尺测得红色液柱长为15cm,那么此液体的温度为( )
A.28℃B.35℃C.44℃D.60℃
25.(3分)甲、乙两同学分别用托盘天平称量食盐,甲在调节天平时指针偏右,称量食盐时天平平衡,乙在调节天平平衡时指针偏左,称量食盐时天平平衡,则甲、乙两同学所称食盐的实际质量之差( )
A.大于6.3克B.等于6.3克C.小于6.3克D.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共10题,每空2分,共58分)
26.(4分)中国人相貌的主要特征是皮肤呈 色,鼻较低,头发黑色;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属于 个物种。
27.(6分)有一铁块,它的质量为0.25kg,合 mg,它在高温下熔化成铁水后,质量将 (选填“变小”、“不变”、“变大”)。关于铁的信息如下:①在常温下是固体②在常温下呈银白色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④铁生锈。以上信息属于铁的化学性质的是 。(填序号)
28.(6分)
图甲温度计示数为 ;图乙停表读数为 ;图丙托盘天平所称物体质量为 。
29.(8分)小科美化生活,在小院里种植了牵牛花、含羞草等。
(1)它们一天天在长大,这是生物具有 的特征。
(2)牵牛花如图甲所示,小科仔细地看了一会儿,做出正确判断:牵牛花是 茎。一盆正常生长的牵牛花放在窗台上,让它接受从窗户射入的单侧光照射,一段时间后 (填“窗内”或“窗外”)弯曲生长。
(3)用手轻轻触碰含羞草的叶,叶会合拢,这说明生物具有 的特征。(填序号)
A.遗传
B.生长发育
C.对外界刺激能作出反应
D.繁殖
30.(6分)地球上艳丽多姿的生物是和它们生存的环境相适应的。鲜艳的花适应 传送花粉的环境;鸟类的身体呈纺锤形,前肢变成 ,以适应空中飞行;荷花的茎在水中泥土里,叶柄和茎中都有 ,便于从水上的大气中获得充分的氧气。
31.(4分)学习了温度计的知识后,同学们尝试自制了一支气体温度计(如图甲所示)。瓶中装的是空气,玻璃管中间封有一段红色液柱。
(1)此温度计是根据 的原理制成的。
(2)小科把该温度计先后放入10℃和60℃的水中,标出红色液柱右侧到达的位置A和B,如图乙所示(右边装置已省略),液柱右侧正好移动到C处,则此时室内的温度为 。
32.(6分)某同学采集了一些植物:葫芦藓、海带、蕨、郁金香、银杏,并设计了检索表来分析这些植物(如图),则B是 ,①处填写的内容是 。郁金香呈平行叶脉,由此推知,它的根系是 根系。
33.(6分)五一期间,小科在动物园观察到下列动物(如图),请回答:
(1)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 (填字母)。
(2)鲫鱼用鳃呼吸、用 运动,身体呈流线型,适应水生生活。
(3)图中所示的动物中,体温恒定的是 (填字母)。
34.(8分)科学上生物的分类是以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以及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等为依据。
(1)从生物分类的等级看,分类的基本单位是 。分类等级越低,所包括的生物之间共同点 。
(2)如图所示是二月兰的花,请你判断,它属于种子植物中的 (选填“单子叶”、“双子叶”)植物。
(3)二月兰属于罂粟目白花菜亚目。罂粟属于罂粟目罂粟亚目,“亚目”是介于目与科之间的一个分类单位,则二月兰和罂粟在分类学上 (填“是”或“不是”)属于同一科的生物。
35.(4分)概念图是一种直观形象地表达知识结构的方式,它能有效呈现知识关联,有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快速记忆。如图是“生物多样性之间关系”的概念图
(1)C指的是 多样性。
(2)可爱的狗狗们长相各异,属于不同的品种,这是由 多样性造成的。
三、实验探究题(共4题,每空2分,39题每空3分,共37分)
36.(10分)柽(chēng)柳广泛分布于荒漠地区,对当地的防风固沙起到重要作用。
(1)如图所示,柽柳在形态结构、生殖方式等不同方面表现出对荒漠环境的适应。
①叶特化成鳞片状,减小了叶面积,避免 通过蒸腾作用大量散失。
②发达的根系既利于从干旱的土壤中吸收水分和 ,又能固定沙土。
(2)研究人员对柽柳防风固沙功能进行野外观测,结果如表1。
注:a.相对风速指测量点风速占空旷地风速的百分比。
b.测量点风速为在柽柳灌丛高度的处,距该灌丛不同距离风侧与背风侧的风速。
①据表1分析,为起到防风作用,种植柽柳的最大间距应为两 侧相对风速达到100%时 米。
②随着柽柳的生长,落叶和沙层逐渐堆叠,形成图所示的隆起沙包 等指标,反映柽柳的生长状况和固沙效果。
综上所述,柽柳既能适应环境,又能 环境。
37.(10分)学习了托盘天平的使用后,同学们到实验室用托盘天平测量了盐水的质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图甲所示结构②的名称 。
(2)小科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面上进行调平时,发现天平指针如甲图所示,为了使得天平平衡 (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
(3)小科进行了下列实验操作:
A.称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
B.称出空烧杯的质量
C.计算盐水的质量
D.将盐水倒入烧杯中
E.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
(4)小科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时,发现加入一定量的砝码后,再加入一个最小的砝码,又发现指针指在如图丁所示位置 。
(5)图乙是小明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时的情景,操作中错误之处是 。
38.(8分)海带是大家喜爱的一种食物,海带的生长与其生活环境密切相关。某科研小组在实验室做了两个实验(实验1和实验2),探究温度或二氧化碳对海带生长率(生长率是指实验前后海带体内物质增加的比率)
(1)请分析实验1数据(25℃时海带腐烂,所以生长率为负值),回答下列小题:
①实验1所要探究的问题是 ?
②实验1过程中除改变温度外,水体中二氧化碳含量等因素都应该保持一致,理由是 。
③海带生长率增长的最适温度范围是在 ℃之间,据此可知夏季高温不宜种植海带。
(2)请分析实验2数据,回答下列小题:
科研小组的结论是:随着水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海带的生长率 。
39.(9分)小科同学欲测量一根长为L的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A.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1。
B.将细铜丝紧密缠绕在铅笔杆上。
C.用刻度尺测出铅笔杆上细铜丝绕圈总长度L2。
D.数出缠绕在铅笔杆上的细铜丝的圈数n。
E.用细铜丝的长度L除以细铜丝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
(1)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 。
(2)错误的步骤应更正为 。
(3)某同学共测三次,而每次都将铜丝重新绕过,并放在刻度尺上不同部位读数,产生误差的原因有哪些?
A.铜丝本身粗细不均匀
B.读数时由于粗心,小数点记错位置
C.刻度尺本身刻度不均匀
D.每次排绕的松紧程度不相同
2023-2024学年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精准联盟七年级(上)期中科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25题,1-10每小题2分,其余每小题3,共65分)
1.(2分)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做出的智慧选择。下列行为不利于和谐共生的是( )
A.绿色出行B.植树造林C.垃圾分类D.过度放牧
【答案】D
【解答】解:A.绿色出行能够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减缓生态恶化。
B.植树造林对于调节气候、减轻大气污染都具有重要意义。
C.垃圾可称为放错地方的资源,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D.过度放牧使许多草场退化,不利于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
故选:D。
2.(2分)绿豆种子发芽时,先长出的是( )
A.芽B.根C.子叶D.真叶
【答案】B
【解答】解:种子萌发首先是吸水膨胀,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 胚芽 胚轴,直至露白,需要吸收大量的氧气,突破种皮。胚轴伸长。因此绿豆种子发芽时。
故选:B。
3.(2分)在体育达标测试中,小科同学对有关数据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1000m跑步成绩是50s
B.1秒钟跳绳3次
C.立定跳远成绩是10m
D.百米赛跑后心跳是每秒20次
【答案】B
【解答】解:A、中学生1000m跑步时间在4min左右;
B、跳绳熟练的同学可以达到1秒钟3次;
C、中学生立定跳远成绩在2m左右;
D、人在平静状态下心跳1次接近5s,但不可能达到每秒20次。
故选:B。
4.(2分)猪笼草:一种常绿半灌木,长有奇特的捕虫叶能捕食小虫,把其作为植物的主要依据是( )
A.动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植物不能
B.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动物不能
C.动物会动,植物不会动
D.植物都是绿色的,动物不是绿色的
【答案】B
【解答】解:A、植物和动物都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B、植物具有叶绿体,制造有机物,这是植物与动物区分的最根本依据;
C、植物一般不能自由运动,但这不是植物与动物区分的最根本依据;
D、颜色不是植物与动物区分的依据。
故选:B。
5.(2分)如图是两片落叶吗?不,这其实是一只枯叶蝶,它能如此精确的模仿自然形态,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
A.保护色B.警戒色C.拟态D.伪装
【答案】C
【解答】解:根据拟态的概念可知:某些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外表形状或色泽斑,与其他生物或非生物异常相似的状态即为拟态,竹节虫的形状像竹枝,枯叶蝶停息在树枝上的模样像枯叶(翅的背面颜色鲜艳,两翅合拢起来,现出枯叶的模样)。
故选:C。
6.(2分)下列动物中,不属于软体动物的一组是( )
A.毛蚶、竹蛏B.海参、蚯蚓C.乌贼、蜗牛D.鱿鱼、河蚌
【答案】B
【解答】解:B选项中的海参的身体呈辐射对称,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蚯蚓有体节,属于环节动物。其他选项中的动物都属于软体动物。
故选:B。
7.(2分)人体口腔上方靠前的位置,有凹凸不平的结构,这种结构叫做腭褶皱,可以作为鉴别身份的依据。对于腭褶皱的这一应用解释正确的是( )
A.人具有物种的多样性
B.人生活习惯的多样性
C.同种生物也存在差异性
D.不同的人属于不同的物种
【答案】C
【解答】解:腭褶皱它和指纹一样是独一无二的,可以作为鉴别身份的依据。
故选:C。
8.(2分)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生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是( )
A.蜗牛的触角,有利于感知环境
B.草履虫的纤毛,有利于运动
C.青蛙湿润的皮肤,有利于呼吸
D.河虾的外骨骼,有利于游动
【答案】D
【解答】解:A、蜗牛的触角,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B、草履虫的纤毛,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C、青蛙湿润的皮肤,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D、河虾的外骨骼,防止体内水分流失。
故选:D。
9.(2分)如图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几种植物,用种子繁殖的是( )
A.菠菜
B.葫芦藓
C.肾蕨
D.海带
【答案】A
【解答】解:A、菠菜属于种子植物中的被子植物、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A符合题意。
BCD、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海带属于藻类植物,用孢子繁殖后代。
故选:A。
10.(2分)下列各项中,属于人类对真菌利用的是( )
①制酸奶 ②酿酒 ③制醋 ④生产青霉素 ⑤做面食
A.①②④B.②④⑤C.①③④D.②③⑤
【答案】B
【解答】解:制酸奶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属于细菌,使得奶出现一种特殊的风味;制醋要用到醋酸菌,醋酸菌发酵产生醋酸,青霉属于真菌、面包。可见B符合题意。
故选:B。
11.(3分)某同学在森林公园游玩时,发现一只小松鼠在竹林里出现。松鼠是吃松果的,应该在松树上,他拔了几颗新鲜竹笋放在路边,然后静静地躲在一旁观察,然后静静地躲在一旁观察”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B.建立猜测和假设
C.制订计划D.获得事实与证据
【答案】D
【解答】解:科学探究的要素主要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评估。某同学在森林公园游玩时。松鼠是吃松果的,怎么会在这里出现呢?为了验证自己的疑问,然后静静地躲在一旁观察。就“拔了几颗新鲜竹笋放在路边,通过观察法收集证据。
故选:D。
12.(3分)随着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2023年4月迁地保护的四头江豚首次放归长江,这将有助于改善种群遗传多样性的水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江豚通过胎生、哺乳的方式抚育后代
B.不像大多数哺乳动物体表被毛,江豚的体毛退化
C.江豚生活在水中,体温会随着水温的变化而变化
D.江豚具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答案】C
【解答】解:A、江豚属于哺乳动物,大大提高了幼崽的成活率;
B、江豚体毛退化;
C、江豚用肺呼吸,体温不会随着水温的变化而变化;
D、具有高度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D正确。
故选:C。
13.(3分)下列植物中,属于双子叶植物的是( )
A.绿豆、丝瓜、向日葵B.大豆、丝瓜、百合
C.大豆、向日葵、马尾松D.大豆、月季、小麦
【答案】A
【解答】解:一般,单子叶植物具有须根系和平行脉。所以下列植物中、丝瓜、大豆、月季,马尾松属于裸子植物。
故选:A。
14.(3分)我市发现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物种彩鹦,体表被青铜栗色的羽毛。在如图所示的分类检索表中,彩鹦的位置是( )
A.甲B.乙C.丙D.丁
【答案】B
【解答】解:彩鹦属于鸟类,鸟类的体内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鸟类体表被覆羽毛,有气囊,体温恒定。
故选:B。
15.(3分)生石花属于生物的依据是( )
①能开花结果 ②能生长 ③能光合作用 ④种子萌发成幼苗 ⑤常常在沙漠地区能找到 ⑥形状像石块
A.①②⑤B.①②③④C.②③⑥D.①⑤⑥
【答案】B
【解答】解:①能开花结果、②能生长、④种子萌发形成生石花幼苗都属于生物的特征;
⑤常常在沙漠地区能找到、⑥形状像石块不属于生物的特征;
因此,生石花属于生物的依据是①②③④。
故选:B。
16.(3分)下列关于物质、能量、信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物质具有能量,能量有各种形式
B.手机发短信需要能量
C.声音、光、流水都具有能量
D.信息是能量的一种
【答案】D
【解答】解:A、物质具有能量,故A正确;
B、手机发短信需要能量;
C、声音、光,故C正确;
D、信息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信息的传递需要能量。
故选:D。
17.(3分)在下面的数据中用的是同一刻度尺测量的是( )
①1.52m
②23.0mm
③4.8cm
④0.72dm
A.①和②B.②和③C.③和④D.①和④
【答案】C
【解答】解:①1.52m最后一位的单位是厘米,是估读出来的;
②23.0mm小数点后只有一位,是估读出来的;
③4.8cm小数点后的“8”是估读值,它的单位是毫米;
④6.72dm小数点后的“7”的单位是厘米,说明它使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
故选:C。
18.(3分)物质具有能量,能量有各种形式,并且各种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白溪水电站发电时( )
A.电能转化为水能B.水能转化为电能
C.光能转化为电能D.风能转化为电能
【答案】B
【解答】解:水电站发电时,利用了水的机械能,因此。
故选:B。
19.(3分)国际千克原器作为质量计量标准,由铂铱合金制成,百余年来因表面受到空气污染和氧化而减重约50微克。国际千克原器已于2019年5月20日正式退役( )
A.由铂铱合金制成的原因之一是耐磨损
B.化学变化可以使物体的质量发生变化
C.若使用增重后的国际千克原器作为标准,测量值跟真实值相比将偏小
D.测量时应选择精确度最高的测量工具,以确保测量值的准确度
【答案】D
【解答】解:A、国际千克原器作为质量计量标准使用了百余年,是因为铂铱合金耐磨。
B、氧化使国际千克原器增重约50微克,故B正确。
C、国际千克原器作为质量计量标准,百余年来因表面受到空气污染和氧化而增重约50微克,测量值跟真实值相比将偏小。
D、测量时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故D错误。
故选:D。
20.(3分)有5位同学用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本《科学》课本的长度,测得数据分别为26.12厘米、26.09厘米、26.10厘米、26.00厘米和26.11厘米。则《科学》课本的长度是( )
A.26.105厘米B.26.08厘米
C.26.11厘米D.26.00厘米
【答案】C
【解答】解:
分析五次测量数据可以发现,26.00厘米偏差较大;
所以四次测量的平均值为:≈26.11cm。
故选:C。
21.(3分)如图中鸟儿“举家迁徙”的无奈之举告诉人们,保护动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 )
A.宣传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B.保护动物的栖息地
C.控制有害动物的数量
D.防止外来物种入侵
【答案】B
【解答】解:威胁生物生存的原因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环境污染。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栖息地等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偷猎,导至环境变化太大,且不能适应环境改造所带来的新的环境,而一种生物的死绝会造成原来的食物链的断裂,生态系统会失去平衡,如图中鸟儿“举家迁徙”的无奈之举告诉人们。
故选:B。
22.(3分)叶海龙是一种海洋动物,以漂浮的海藻和游近的小虾为食。它全身覆盖的叶状附肢并非用来游泳,而是使自身完美地融入周围的大型海藻中,错误的是( )
A.属于海洋动物
B.叶状附肢有利于隐藏自身
C.其形态结构是生物适应环境的表现
D.图中与其亲缘关系最远的是④
【答案】D
【解答】解:A、叶海龙是一种海洋动物,A正确。
B、全身覆盖的叶状附肢并非用来游泳。可见叶状附肢有利于隐藏自身。
C、叶海龙其形态结构是生物适应环境的表现。
D、根据图可知,D错误。
故选:D。
23.(3分)小红同学在吃“豆芽”这道菜的时候,对黄豆种子的萌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她在培养皿底部铺上棉花,进行了如下实验。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目的:研究光照、温度、水分对黄豆种子萌发的影响
B.材料选择:随机选取4粒黄豆种子进行实验
C.对照实验:甲与丁构成对照,说明黄豆种子萌发需要光照和潮湿的条件
D.实验结论:黄豆种子萌发受水分影响,与光照无关
【答案】D
【解答】解:A、甲乙唯一不同的变量是水分,甲乙丙丁温度都相同、水分的关系,错误;
B、随机选取4粒黄豆种子进行实验,这样会导致实验具有偶然性,错误;
C、甲组与丁组有两个变量光照和水分,也不能说明黄豆种子萌发需要光照和潮湿的条件;
D、甲乙对照说明黄豆种子萌发受水分影响,正确。
故选:D。
24.(3分)有一支温度计,其外面的刻度已模糊不清,现把此温度计的玻璃泡插入2℃水中,若把玻璃管插入100℃的沸水中,测得红色液柱长为31cm,用刻度尺测得红色液柱长为15cm,那么此液体的温度为( )
A.28℃B.35℃C.44℃D.60℃
【答案】C
【解答】解:温度计的刻度均匀,每增加相同的温度,从2℃到100℃,即温度每升高100℃。用此温度计测某液体的温度,从2℃时的3cm到15cm处,所以温度计液柱升高1cm的温度是:t=(100℃﹣2℃)÷(31cm﹣3cm)=3.5℃/cm,那么此液体的温度为:t=4.5℃/cm×(15cm﹣3cm)+6℃=44℃。
故选:C。
25.(3分)甲、乙两同学分别用托盘天平称量食盐,甲在调节天平时指针偏右,称量食盐时天平平衡,乙在调节天平平衡时指针偏左,称量食盐时天平平衡,则甲、乙两同学所称食盐的实际质量之差( )
A.大于6.3克B.等于6.3克C.小于6.3克D.无法确定
【答案】A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甲在调节天平平衡时指针偏右,就开始称量,右边已经重了,左物右码,只有左边的食盐质量大于12.4g才能使天平达到平衡甲=12.4g+m′;
乙在调节天平平衡时指针偏左,开始称量,右边质量小,左物右码,只有左边的食盐质量小于3.1g才能使天平达到平衡乙=6.5g﹣m″;
则甲、乙两同学所称食盐的实际质量之差为Δm=m甲﹣m乙=12.4g+m′﹣(6.3g﹣m″)=6.3g+(m′+m″),
由于m′与m″不为零,略大于7。
故选:A。
二、填空题(共10题,每空2分,共58分)
26.(4分)中国人相貌的主要特征是皮肤呈 黄色或黄棕 色,鼻较低,头发黑色;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属于 同一 个物种。
【答案】黄色或黄棕;同一。
【解答】解:人根据肤色等划分,可以将人分为黄色人种,但全世界所有的人不存在生殖隔离,全世界的人在生物学上属于同一个物种,鼻较低,头发又黑又直,属于黄色人种。
故答案为:黄色或黄棕;同一。
27.(6分)有一铁块,它的质量为0.25kg,合 250000 mg,它在高温下熔化成铁水后,质量将 不变 (选填“变小”、“不变”、“变大”)。关于铁的信息如下:①在常温下是固体②在常温下呈银白色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④铁生锈。以上信息属于铁的化学性质的是 ③ 。(填序号)
【答案】250000;不变;③。
【解答】解:0.25kg,合250000mg,物质的状态的改变,①在常温下是固体属于物理性质;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属于化学性质,属于化学变化。
故答案为:250000;不变;③。
28.(6分)
图甲温度计示数为 ﹣23℃ ;图乙停表读数为 337.5s ;图丙托盘天平所称物体质量为 78.4g 。
【答案】﹣23℃;337.5s;78.4g。
【解答】解:(1)由图知:温度计上10℃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1℃;液柱最高处在0℃以下,为﹣23℃;
(2)由图知:在停表的中间表盘上,5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指针在“5”和“6”之间,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5min;在停表的大表盘上,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37.7s。
(3)物体的质量为:50g+20g+5g+3.8g=78.4g。
故答案是:﹣23℃;337.5s。
29.(8分)小科美化生活,在小院里种植了牵牛花、含羞草等。
(1)它们一天天在长大,这是生物具有 生长发育 的特征。
(2)牵牛花如图甲所示,小科仔细地看了一会儿,做出正确判断:牵牛花是 缠绕 茎。一盆正常生长的牵牛花放在窗台上,让它接受从窗户射入的单侧光照射,一段时间后 窗外 (填“窗内”或“窗外”)弯曲生长。
(3)用手轻轻触碰含羞草的叶,叶会合拢,这说明生物具有 C 的特征。(填序号)
A.遗传
B.生长发育
C.对外界刺激能作出反应
D.繁殖
【答案】(1)生长发育。
(2)缠绕;窗外。
(3)C。
【解答】解:(1)小草一天天在长大,说明生物能生长发育。
(2)牵牛花的茎有沿着其它物体呈螺旋状缠绕的本领,属于缠绕茎。植物在单侧光的照射下,所以一盆正常生长的牵牛花放在窗台上,一段时间后。
(3)含羞草的叶子被碰后会合拢,表明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故选:C。
故答案为:
(1)生长发育。
(2)缠绕;窗外。
(3)C。
30.(6分)地球上艳丽多姿的生物是和它们生存的环境相适应的。鲜艳的花适应 昆虫 传送花粉的环境;鸟类的身体呈纺锤形,前肢变成 翼 ,以适应空中飞行;荷花的茎在水中泥土里,叶柄和茎中都有 孔道 ,便于从水上的大气中获得充分的氧气。
【答案】昆虫;翼;孔道。
【解答】解:鲜艳的花适应昆虫传送花粉的环境。鲜花花朵大,有芳香的气味和蜜腺,有利于招引昆虫,同时也可以帮助植物完成传粉;鸟类身体纺锤形,前肢变成翼;荷花的茎(藕)生长在泥中,叶伸出水面。
故答案为:昆虫;翼;孔道。
31.(4分)学习了温度计的知识后,同学们尝试自制了一支气体温度计(如图甲所示)。瓶中装的是空气,玻璃管中间封有一段红色液柱。
(1)此温度计是根据 气体热胀冷缩 的原理制成的。
(2)小科把该温度计先后放入10℃和60℃的水中,标出红色液柱右侧到达的位置A和B,如图乙所示(右边装置已省略),液柱右侧正好移动到C处,则此时室内的温度为 22.5℃ 。
【答案】(1)气体热胀冷缩;(2)22.5℃。
【解答】解【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此温度计是根据气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当L=7cm时,根据
;
解得:t=22.8℃。
故答案为:(1)气体热胀冷缩;(2)22.5℃。
32.(6分)某同学采集了一些植物:葫芦藓、海带、蕨、郁金香、银杏,并设计了检索表来分析这些植物(如图),则B是 银杏 ,①处填写的内容是 无根 。郁金香呈平行叶脉,由此推知,它的根系是 须 根系。
【答案】银杏;无根的分化;须。
【解答】解:从表中可以看出,B植物的特征是:有种子,属于裸子植物。
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苔藓植物通常具有茎和叶的分化,只有假根,只起固定植物体的作用,①处应该填写无根的分化。
郁金香具有平行叶脉,因此属于单子叶植物,由此推知。
故答案为:银杏;无根的分化;须。
33.(6分)五一期间,小科在动物园观察到下列动物(如图),请回答:
(1)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 D (填字母)。
(2)鲫鱼用鳃呼吸、用 鳍 运动,身体呈流线型,适应水生生活。
(3)图中所示的动物中,体温恒定的是 AE (填字母)。
【答案】(1)D。
(2)鳍。
(3)AE。
【解答】解:(1)动物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以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图中ABCE都是脊椎动物。
(2)B鲫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3)鸟类和哺乳类动物是恒温动物,即图中的AE。
故答案为:
(1)D。
(2)鳍。
(3)AE。
34.(8分)科学上生物的分类是以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以及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等为依据。
(1)从生物分类的等级看,分类的基本单位是 种 。分类等级越低,所包括的生物之间共同点 越多 。
(2)如图所示是二月兰的花,请你判断,它属于种子植物中的 双子叶 (选填“单子叶”、“双子叶”)植物。
(3)二月兰属于罂粟目白花菜亚目。罂粟属于罂粟目罂粟亚目,“亚目”是介于目与科之间的一个分类单位,则二月兰和罂粟在分类学上 不是 (填“是”或“不是”)属于同一科的生物。
【答案】(1)种;越多
(2)双子叶
(3)不是
【解答】解:(1)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密切。
(2)单子叶植物的种子有一片子叶,叶脉多为平行脉。双子叶植物的叶脉是网状脉,胚的子叶有两片,它属于种子植中的 双子叶植物。
(3)“亚目”是介于目与科之间的一个分类单位,则二月兰和罂粟同目不同亚目,故在分类学上不属于同一科的生物。
故答案为:
(1)种;越多
(2)双子叶
(3)不是
35.(4分)概念图是一种直观形象地表达知识结构的方式,它能有效呈现知识关联,有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快速记忆。如图是“生物多样性之间关系”的概念图
(1)C指的是 生态系统 多样性。
(2)可爱的狗狗们长相各异,属于不同的品种,这是由 遗传(基因) 多样性造成的。
【答案】(1)生态系统;
(2)遗传(基因)。
【解答】解:(1)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的丰富性,如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遗传(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态过程的多样性、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等,品种的多样性不属于生物多样性由图可知;B指的是遗传(基因)多样性。
(2)可爱的狗狗们长相各异,属于不同的品种。
故答案为:
(1)生态系统;
(2)遗传(基因)。
三、实验探究题(共4题,每空2分,39题每空3分,共37分)
36.(10分)柽(chēng)柳广泛分布于荒漠地区,对当地的防风固沙起到重要作用。
(1)如图所示,柽柳在形态结构、生殖方式等不同方面表现出对荒漠环境的适应。
①叶特化成鳞片状,减小了叶面积,避免 水分 通过蒸腾作用大量散失。
②发达的根系既利于从干旱的土壤中吸收水分和 无机盐 ,又能固定沙土。
(2)研究人员对柽柳防风固沙功能进行野外观测,结果如表1。
注:a.相对风速指测量点风速占空旷地风速的百分比。
b.测量点风速为在柽柳灌丛高度的处,距该灌丛不同距离风侧与背风侧的风速。
①据表1分析,为起到防风作用,种植柽柳的最大间距应为两 侧相对风速达到100%时 24 米。
②随着柽柳的生长,落叶和沙层逐渐堆叠,形成图所示的隆起沙包 落叶和沙层的厚度、宽度 等指标,反映柽柳的生长状况和固沙效果。
综上所述,柽柳既能适应环境,又能 影响 环境。
【答案】(1)①水分;②无机盐
(2)①24;②落叶和沙层的厚度、宽度;影响
【解答】解:(1)①植物体通过蒸腾作用大量散失水分,柽柳广泛分布于荒漠地区,减小了叶面积。
②发达的根系既利于从干旱的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又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2)①据表分析,迎风侧与灌丛间的距离为10米,种植柽柳的最大间距最大,种植柽柳的最大间距应为两侧相对风速达到100%时,即10+14═24(米)。
②随着柽柳的生长,落叶和沙层逐渐堆叠,起到固沙作用、宽度等指标。综上所述,又能影响环境。
故答案为:
(1)①水分;②无机盐
(2)①24;②落叶和沙层的厚度;影响
37.(10分)学习了托盘天平的使用后,同学们到实验室用托盘天平测量了盐水的质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图甲所示结构②的名称 游码标尺 。
(2)小科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面上进行调平时,发现天平指针如甲图所示,为了使得天平平衡 右 (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
(3)小科进行了下列实验操作:
A.称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
B.称出空烧杯的质量
C.计算盐水的质量
D.将盐水倒入烧杯中
E.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EBDAC 。
(4)小科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时,发现加入一定量的砝码后,再加入一个最小的砝码,又发现指针指在如图丁所示位置 取下最小砝码,向右移动游码,使天平的横梁平衡 。
(5)图乙是小明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时的情景,操作中错误之处是 称量时调节平衡螺母 。
【答案】(1)游码标尺;(2)右;(3)EBDAC;(4)取下最小砝码,向右移动游码,使天平的横梁平衡;(5)称量时调节平衡螺母。
【解答】解:(1)根据天平的构造,图中的各结构中:②为游码标尺;
(2)如图,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右端上翘,故接下来的操作应是:将平衡螺母向右调;
(3)根据题意知:应该先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再用天平测出烧杯的质量;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总,再计算盐水的质量,所以实验操作顺序为EBDAC;
(4)在测剩余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时,发现加入一定量的砝码后,说明砝码质量小,由图乙知天平的右端下沉,此时取下最小砝码,使天平的横梁平衡。
(5)用调节好的天平测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时,若发现加减砝码总不能使天平平衡,直到指针再次指在分度盘中线处。
故答案为:(1)游码标尺;(2)右;(4)取下最小砝码,使天平的横梁平衡。
38.(8分)海带是大家喜爱的一种食物,海带的生长与其生活环境密切相关。某科研小组在实验室做了两个实验(实验1和实验2),探究温度或二氧化碳对海带生长率(生长率是指实验前后海带体内物质增加的比率)
(1)请分析实验1数据(25℃时海带腐烂,所以生长率为负值),回答下列小题:
①实验1所要探究的问题是 温度对海带生长率有影响吗 ?
②实验1过程中除改变温度外,水体中二氧化碳含量等因素都应该保持一致,理由是 控制单一变量 。
③海带生长率增长的最适温度范围是在 10~15 ℃之间,据此可知夏季高温不宜种植海带。
(2)请分析实验2数据,回答下列小题:
科研小组的结论是:随着水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海带的生长率 先增加后减缓 。
【答案】(1)①温度对海带生长率有影响吗;
②控制单一变量;
③10~15;
(2)先增加后减缓。
【解答】解:(1)①根据题干信息和图1数据,提出问题:温度对海带的生长率有影响吗?
②根据对照实验的原则,实验过程中除改变温度外,理由是控制单一变量。
③据直方图可见:海带在10~15℃之间,生长率增长高,不利于海带的生长。
(2)据直方图可见:二氧化碳影响海带的在生长率,但并不是水体中二氧化碳含量越高,数据表明:当环境中二氧化碳含量低于700ppm时,当二氧化碳含量超过700ppm时,因此得出结论:随着水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故答案为:
(1)①温度对海带生长率有影响吗;
②控制单一变量;
③10~15;
(2)先增加后减缓。
39.(9分)小科同学欲测量一根长为L的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A.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1。
B.将细铜丝紧密缠绕在铅笔杆上。
C.用刻度尺测出铅笔杆上细铜丝绕圈总长度L2。
D.数出缠绕在铅笔杆上的细铜丝的圈数n。
E.用细铜丝的长度L除以细铜丝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
(1)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 A 。
(2)错误的步骤应更正为 用细铜丝线圈的长度L2除以细铜丝的圈数n 。
(3)某同学共测三次,而每次都将铜丝重新绕过,并放在刻度尺上不同部位读数,产生误差的原因有哪些? ACD
A.铜丝本身粗细不均匀
B.读数时由于粗心,小数点记错位置
C.刻度尺本身刻度不均匀
D.每次排绕的松紧程度不相同
【答案】(1)A;(2)用细铜丝的线圈总长度L2除以细铜丝的圈数n;(3)ACD。
【解答】解:某同学欲测量一根细铜丝的直径,正确测量方法:找一支圆铅笔,将金属丝在铅笔上依次紧密绕适当的圈数n,再将线圈长除以圈数所得的商就是金属丝的直径d,
(1)没有必要的步骤是A;
(2)错误的步骤是E,应改为:用细铜丝线圈的长度L2除以细铜丝的圈数n;
(3)在测量原理和方法一样的情况下,误差是由于测量者的人为客观原因及测量工具本身的准确程度引起的
A、铜丝自身可能粗细不够均匀,故A符合题意。
B、读数时由于粗心,属于测量错误;
C、刻度尺本身刻度不均匀,故C符合题意;
D、人在绕线的时候,造成松紧程度不同,故D符合题意;
故选:ACD。
故答案为:(1)A;(2)用细铜丝的线圈总长度L2除以细铜丝的圈数n;(3)AC装置
条件
结果
甲
光照
23℃
潮湿
发芽
乙
光照
23℃
干燥
不发芽
丙
黑暗
23℃
潮湿
发芽
丁
黑暗
23℃
干燥
不发芽
1a 有种子﹣﹣﹣﹣﹣﹣﹣﹣﹣﹣﹣﹣﹣﹣﹣﹣﹣﹣2
1b 无种子﹣﹣﹣﹣﹣﹣﹣﹣﹣﹣﹣﹣﹣﹣﹣﹣﹣﹣3
2a 种子外有果皮包被﹣﹣﹣﹣A
2b 种子裸露﹣﹣﹣﹣﹣﹣﹣﹣﹣﹣﹣﹣﹣﹣﹣﹣﹣﹣B
3a 有茎和叶的分化﹣﹣﹣﹣﹣﹣﹣﹣C
3b 无茎和叶的分化﹣﹣﹣﹣﹣﹣﹣﹣﹣D
4a ①﹣﹣﹣﹣﹣﹣﹣﹣﹣﹣﹣﹣﹣﹣﹣﹣﹣﹣葫芦藓
4b ②﹣﹣﹣﹣﹣﹣﹣﹣﹣﹣﹣﹣﹣﹣﹣﹣﹣﹣D
与灌丛间的距离(米)
迎风侧
背风侧
10
6
2
2
6
10
14
相对风速(%)
100
92
83
24
68
82
100
装置
条件
结果
甲
光照
23℃
潮湿
发芽
乙
光照
23℃
干燥
不发芽
丙
黑暗
23℃
潮湿
发芽
丁
黑暗
23℃
干燥
不发芽
1a 有种子﹣﹣﹣﹣﹣﹣﹣﹣﹣﹣﹣﹣﹣﹣﹣﹣﹣﹣2
1b 无种子﹣﹣﹣﹣﹣﹣﹣﹣﹣﹣﹣﹣﹣﹣﹣﹣﹣﹣3
2a 种子外有果皮包被﹣﹣﹣﹣A
2b 种子裸露﹣﹣﹣﹣﹣﹣﹣﹣﹣﹣﹣﹣﹣﹣﹣﹣﹣﹣B
3a 有茎和叶的分化﹣﹣﹣﹣﹣﹣﹣﹣C
3b 无茎和叶的分化﹣﹣﹣﹣﹣﹣﹣﹣﹣D
4a ①﹣﹣﹣﹣﹣﹣﹣﹣﹣﹣﹣﹣﹣﹣﹣﹣﹣﹣葫芦藓
4b ②﹣﹣﹣﹣﹣﹣﹣﹣﹣﹣﹣﹣﹣﹣﹣﹣﹣﹣D
与灌丛间的距离(米)
迎风侧
背风侧
10
6
2
2
6
10
14
相对风速(%)
100
92
83
24
68
82
10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卷,共3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卷,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科学试题,共11页。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