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经典题型练习卷-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人教版
展开一、选择题
1.楠楠在班级里进行一次关于“你喜欢什么些类书籍?”的调查,发现喜欢科普类的占45%,喜欢故事类的占37%,喜欢漫画的占76%,教辅类38%。此次调查结果制成统计图,选择( )统计图比较适宜。
A.条形B.折线C.扇形D.条形或扇形
2.李小羽先向北偏西45°方向走250米,又向西偏南45°方向走250米,他现在所站的位置在起点的( )。
A.正北B.正西C.西北D.西南
3.下面问题可以用来解决的有( )个。
①豆豆分钟走了千米,平均每分钟走多少千米?
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底是,高是多少米?
③一袋苹果重千克,一袋香蕉重千克,苹果的质量是香蕉的几倍?
④一条绳子,第一次剪下米,是第二次剪下的,第二次剪下多少米?
A.1B.2C.3D.4
4.下面各比中,比值等于5的是( )。
A.9∶45B.C.3.5∶0.07D.0.3t∶60kg
5.有含盐率为20%的盐水m千克,稀释成含盐率为10%的盐水,应加水( )千克。
A.0.1mB.0.5mC.mD.2m
6.用三张同样大小的正方形铁皮,分别按图的三种方式剪出不同规格的圆片。剪完圆片后,剩下的废料( )。
A.①最多B.②最多C.③最多D.一样多
二、填空题
7.如图中,最大半圆的半径是12m,每相邻两条半径之间的夹角相等,点A是半径的三等分点。A在O的( )偏( )( )°方向上,距离是( )m。
8.学校食堂10月份用了大米3.2吨,为不浪费粮食,学校提倡学生吃多少打多少,结果11月份少用了,11月份用了大米( )吨,因12月份用餐人数增加,准备比11月份多购进大米吨,12月份准备购进大米( )吨。
9.比42吨多是( )吨,36米比( )米少。30的是( ),( )的是21,15比( )多。
10.一辆汽车3小时行驶225千米,这辆汽车所行的路程与时间的最简比是( ),比值是( ),这个比值表示的是( )。
11.一张正方形纸片的边长6厘米,用它剪成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周长是( ),面积是( ),剪去的面积是( )。
12.用若干张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纸片,像下图这样依次摆出1层,2层,3层……的图形。
(1)每个图形的周长分别是多少厘米?先算一算,再填一填。
(2)像这样摆n层,摆成的图形周长是( )厘米;当n=15时,摆成图形的周长是( )厘米。
三、判断题
13.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圆都是轴对称图形。( )
14.甲数的等于乙数的(甲乙不为0),那么乙数大于甲数。( )
15.行同一段路,磊磊用10分钟,悦悦用12分钟,磊磊和悦悦的速度比是5∶6。( )
16.等于,也就是。( )
17.为了描述一周每天最高气温的变化情况,应选用条形统计图。( )
四、计算题
18.化简比。
45分∶小时
19.直接写出得数。
6.4×= 1--= -+= ××16=
÷2= 68÷10%= (+)×12= ×9÷×9=
20.用简便方法计算。
21.解方程。
+=30 30-25%=29
4÷= 260%+0.35=1
22.求下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五、解答题
23.画一画,填一填。(每个小正方形均表示1平方厘米)
(1)用数对表示B的位置( )。
(2)画出把图①绕B点逆时针旋转90度后的图形。
(3)在A点南偏东方向画一个直径4厘米的圆。
24.同学们参加学校兴趣小组,美术组有36人,音乐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同时又是书法组的,书法组有多少人?
25.一种药水是把药粉和水按照1∶99的比例配成的。
(1)现在要配制5000毫升的这种药水,需要多少毫升的药粉?
(2)现在要用2000毫升的水配制一批消毒液,20毫升的药粉够吗?请说明理由。
(3)为了改进药水的功效,往这批含药率为1%的药水中加入了20毫升的药和1000毫升的水。这时,药水的含药率是( )。(填“提高了”或“降低了”或“不变”)请说明理由。
26.学校体育器材室,把一些跳绳按1∶2∶3的比借给四、五、六三个年级,已知六年级比四年级多借了40根跳绳,三个年级分别借到跳绳多少根?
27.下面是某校六年级两个班学生五一活动安排情况统计表。
(1)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把下面的统计图补充完整。
(2)六(1)班去旅游的人数比去锻炼的少( )%。
(3)根据统计图表中的信息,你认为哪个班的学生更喜欢锻炼,并写出理由。
28.同学们,“观察—猜想—验证—应用”是我们常用的数学探究方法。在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形纸片上剪去一个边长为3厘米的小正方形,怎样求剩余部分的面积呢?妙妙想出了两种不同的方法(如图)。
这两种方法都是求的阴影部分的面积,
因此52-32=(5-3)×(5+3)。
仔细观察这个等式,想一想:是不是
任意两个数都具有这样的特征呢?
(1)请举2个例子验证:
①102-62=( )×( ) ②
(2)如果用a和b表示两个数(且a>b),这样的规律可以表示为:
a2-b2=( )×( )
(3)根据以上结论计算:[1-()2]×[1-()2]×[1-()2]=( )
参考答案:
1.C
【分析】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
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扇形统计图表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
【详解】知道的是喜欢各类书籍人数的占比,所以此次调查结果制成统计图,选择扇形统计图比较适宜。
故答案为:C
【点睛】理解掌握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是选择统计图的关键。
2.B
【分析】根据平面图上方向的规定: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以李小羽的位置观测点即可画出李小羽走的路线,据此解答。
【详解】如图:
观察三点的位置,可知李小羽现在所站的位置在起点的正西方向。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依据方向(角度)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3.C
【分析】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底×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这个数÷另一个数;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这个数÷对应分率,据此进行解答。
【详解】①豆豆分钟走了千米,平均每分钟走多少千米?用÷解答,不能用÷解答;
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底是,高是多少米?用÷解答;
③一袋苹果重千克,一袋香蕉重千克,苹果的质量是香蕉的几倍?用÷解答;
④一条绳子,第一次剪下米,是第二次剪下的,第二次剪下多少米?用÷解答。
②、③和④能用÷解答,一共3个。
下面问题可以用÷来解决的有3个。
故答案为:C
4.D
【分析】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据此逐项求出比值即可解答,1t是1000kg,因此需要将0.3t化成kg后再计算,依此解答。
【详解】A.9∶45=9÷45=
B.===
C.3.5∶0.07=3.5÷0.07=50
∶60kg=300kg∶60kg=5
所以,比值等于5的是0.3t∶60kg。
故答案为:D
5.C
【分析】盐的质量÷盐水的质量=含盐率,那么盐的质量÷含盐率=盐水的质量。加水稀释盐水的过程中,盐的质量不变。据此,用含盐率20%乘盐水的质量m千克,先求出盐的质量。再将盐的质量除以后来的含盐率10%,求出后来盐水的质量。将稀释后盐水的质量减去原来的,即可求出加了多少的水。
【详解】20%m÷10%-m
=2m-m
=m(千克)
所以,应加水m千克。
故答案为:C
6.D
【分析】假设正方形边长12厘米,剩下废料的面积=正方形面积-剪去的圆片的面积,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的平方,据此列式计算即可。
【详解】假设正方形边长12厘米。
①12×12-3.14×(12÷2)2
=144-3.14×62
=144-3.14×36
=144-113.04
=30.96(平方厘米)
②12×12-3.14×(12÷2÷2)2×4
=144-3.14×32×4
=144-3.14×9×4
=144-113.04
=30.96(平方厘米)
③12×12-3.14×(12÷3÷2)2×9
=144-3.14×22×9
=144-3.14×4×9
=144-113.04
=30.96(平方厘米)
剩下的废料一样多。
故答案为:D
7. 北 东 30 8
【分析】将方向和距离结合起来描述位置时,要注意三个要素:一是观测点,二是方向,三是距离。用90°÷3,先求出一个夹角的度数,半径÷3×2是点A到点O的距离,据此表示出点A的位置即可。
【详解】90°÷3=30°
12÷3×2=8(m)
A在O的北偏东30°方向上,距离是8m。
【点睛】关键是能根据方向、角度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在确定夹角时,要根据方向来确定,比如北偏东,就是把正北方向对应量角器上的0°刻度线。
8. 2.8 3.4
【分析】把10月份用大米的数量看作单位“1”,11月份是10月份用大米数量的(1-),求11月份用大米的数量,用3.2×(1-)解答;
求12月份准备购进大米的数量,用11月份用大米的数量加上吨,即可解答。
【详解】3.2×(1-)
=3.2×
=2.8(吨)
2.8+
=2.8+0.6
=3.4(吨)
学校食堂10月份用了大米3.2吨,为不浪费粮食,学校提倡学生吃多少打多少,结果11月份少用了,11月份用了大米2.8吨,因12月份用餐人数增加,准备比11月份多购进大米吨,12月份准备购进大米3.4吨。
9. 49 42 25 49 10
【分析】把42吨看作单位“1”,则未知的重量是42吨的(1+),再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即可;把未知的长度看作单位“1”,则36米是未知长度的(1-),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即用36除以(1-)即可求出未知长度;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即用30乘即可;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即用21除以即可求解;把未知数看作单位“1”,则15是未知数的(1+),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即用15除以(1+)即可。
【详解】42×(1+)
=42×
=49(吨)
36÷(1-)
=36÷
=36×
=42(米)
30×=25
21÷=21×=49
15÷(1+)
=15÷
=15×
=10
则比42吨多是49吨,36米比42米少。30的是25,49的是21,15比10多。
10. 75∶1 75 汽车速度
【分析】根据比的意义,用汽车行驶的路程∶行驶的时间,化简,即可;再根据求比值的方法:用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即可;根据速度=路程÷时间;这个比值表示汽车行驶的速度(答案不唯一)。
【详解】225∶3
=(225÷3)∶(3÷3)
=75∶1
75∶1
=75÷1
=75
一辆汽车3小时行驶225千米,这辆汽车所行的路程与时间的最简比是75∶1,比值是75,这个比值表示的是汽车的速度。
11. 18.84厘米/18.84cm 28.26平方厘米/28.26cm 7.74平方厘米/7.74cm
【分析】一张正方形纸片的边长6厘米,用它剪成一个最大的圆,则这个最大的圆的直径就是这个正方形的边长即6厘米,利用圆的周长公式可求出其周长;剪去的面积就等于原正方形面积减去圆形面积。
【详解】圆的周长:3.14×6=18.84(厘米)
圆的面积:3.14×(6÷2)×(6÷2)
=3.14×3×3
=9.42×3
=28.26(平方厘米)
正方形纸片面积:6×6=36(平方厘米)
剪下的面积:36-28.26=7.74(平方厘米)
所以这个圆的周长是18.84厘米,面积是28.26平方厘米,剪去的面积是7.74平方厘米。
12.4;8;12;4n;60
【分析】观察图形可知,第一个图形的周长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的周长,是1×4=4厘米,第二个图形右上方的两条小正方形的边长分别向上、向右平移,则可得这个图形的周长是边长是2厘米的正方形的周长,是2×4=8厘米;同样,第三个图形的周长等于边长是3厘米的正方形的周长,是3×4=12厘米;……,摆成n层,摆成的图像的周长是4n;当n=15时,求出摆成图形的面积。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第一个图形周长是:1×4=4(厘米)
第二个图形周长是:2×4=8(厘米)
第三个图形周长是:3×4=12(厘米)
若摆成n层,则周长是:n×4=4n(厘米)
当n=15数,4×15=60(厘米)
像这样摆n层,摆成的图形周长是4n厘米;当n=15时,摆成图形的周长是60厘米。
【点睛】本题考查了通过特例分析从而归纳总结出一般结论的能力。对于找规律的题目首先应找出哪些部分发生了变化,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通过分析找到各部分的变化规律后直接利用规律求解。
13.×
【分析】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依此判断。
【详解】由分析可知:
长方形、正方形、圆都是轴对称图形,但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和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14.×
【分析】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根据题意可知,甲数×=乙数×,假设它们的乘积都等于1,根据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分别求出甲数和乙数的值,再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即可得解。
【详解】甲数×=乙数×=1,即甲数是,乙数是;
所以甲数>乙数,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5.×
【分析】把这段路的长度看作单位“1”,根据速度=路程÷时间,代入数据,分别求出磊磊的速度和悦悦的速度,再根据比的意义,用磊磊的速度∶悦悦的速度,化简,再进行比较,即可解答。
【详解】(1÷10)∶(1÷12)
=∶
=(×60)∶(×60)
=6∶5
行同一段路,磊磊用10分钟,悦悦用12分钟,磊磊和悦悦的速度比是6∶5。
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6.×
【分析】百分数是一种特殊的分数,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倍比关系,不表示具体的数量,所以后面不带单位名称。
【详解】虽然=31%,但是百分数后面不能带单位名称,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关键是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百分数。
17.×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知:
为了描述一周每天最高气温的变化情况,应选用折线统计图。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应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进行解答。
18.5∶8;3∶2
【分析】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据此化简比即可。
【详解】
=()∶()
=5∶8
45分∶小时
=45分∶30分
=(45÷15)∶(30÷15)
=3∶2
19.1;0;;4;
;680;4;81
【详解】略
20.1;37.5;
【分析】(1)先把0.2化成,然后根据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减法的性质a-b-c=a-(b+c)进行简算;
(2)先把、37.5%化成0.375,然后根据乘法分配律a×c+b×c=(a+b)×c进行简算;
(3)先把320分解成4×80,然后根据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进行简算。
【详解】(1)
(2)
(3)
21.=30;=4
=;=0.25
【分析】根据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1)先计算方程左边的+,即可求出方程的解;
(2)先把25%化成0.25,然后方程两边先同时加上0.25,再同时减去29,最后同时除以0.25,求出方程的解;
(3)方程两边先同时乘,再同时除以4,求出方程的解;
(4)先把260%化成2.6,然后方程两边先同时减去0.35,再同时除以2.6,求出方程的解。
【详解】(1)+=30
解∶=30
(2)30-25%=29
解∶30-0.25+0.25=29+0.25
29+0.25=30
29+0.25-29=30-29
0.25=1
0.25÷0.25=1÷0.25
=4
(3)4÷=
解∶4÷×=×
4=
4÷4=÷4
=×
=
(4)260%+0.35=1
解∶2.6+0.35-0.35=1-0.35
2.6=0.65
2.6÷2.6=0.65÷2.6
=0.25
22.7.74平方分米
【分析】看图,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三角形的面积减去圆的面积。三角形面积=底×高÷2,圆面积=πr2,其中三角形的底是(6×2)分米,高是6分米,圆的半径是(6÷2)分米。将数据代入公式,先分别求出三角形和圆的面积,再将三角形的面积减去圆的面积,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即可。
【详解】6×2=12(分米)
6÷2=3(分米)
12×6÷2-3.14×32
=36-28.26
=7.74(平方分米)
所以,阴影部分的面积是7.74平方分米。
23.(1)(4,7);(2)见详解;(3)见详解
【分析】(1)点B在第4列第7行,那么它的数对位置是(4,7);
(2)将图①的每个边分别绕B点逆时针旋转90度,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3)先找到A点南偏东45度方向,再在这个方向上任取一点为圆心,画一个直径4厘米的圆即可。
【详解】(1)用数对表示B的位置是(4,7);
(2)(3)如图:
【点睛】本题考查了用数对表示位置、旋转以及圆的画法。
24.30人
【分析】根据“音乐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可知:美术组的人数是单位“1”,美术组有36人,也就是音乐组的人数是36人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即一个数(单位“1”的量)×几分之几=部分量。据此用36×可求出音乐组的人数(24人);再根据“音乐组人数是书法组的”可知:书法组的人数是单位“1”,求书法组的人数,单位“1”未知用除法计算,即已知量÷已知量占单位“1”的几分之几=单位“1”的量。24人所对应的分率是,用24÷可求出书法组的人数。
【详解】36×=24(人)
24÷
=24×
=30(人)
答:书法组有30人。
25.(1)50毫升
(2)不够;理由见详解
(3)提高了;理由见详解
【分析】(1)根据比的意义,药水体积÷总份数,求出一份数,一份数×药粉对应份数=需要的药粉体积;
(2)药粉体积÷对应份数×水的对应份数,求出水的质量,与准备的水的体积比较即可。
(3)含药率=药的体积÷药水的体积×100%,求出加入的药和水的含药率,与原来含药率比较即可。
【详解】(1)5000÷(1+99)×1
=5000÷100×1
=50×1
=50(毫升)
答:需要50毫升的药粉。
(2)20÷1×99=1980(毫升)
1980<2000
答:20毫升的药不够,20毫升药粉只能配1980毫升水。
(3)20÷(20+1000)×100%
=20÷1020×100%
≈0.0196×100%
=1.96%
1.96%>1%,药水的含药率是提高了,因为加入的药水含药率比原来含药率高。
【点睛】关键是理解比的意义,掌握百分率的求法。
26.四年级20根;五年级40根;六年级60根
【分析】已知四、五、六三个年级借到跳绳的数量比是1∶2∶3,即四、五、六年级借到跳绳的数量分别是1份、2份、3份;由此可知,六年级比四年级多(3-1)份;
用六年级比四年级多的跳绳数量除以(3-1)份,即可求出一份数,再用一份数分别乘四、五、六年级跳绳的份数,求出三个年级分别借到跳绳的数量。
【详解】一份数:
40÷(3-1)
=40÷2
=20(根)
四年级:20×1=20(根)
五年级:20×2=40(根)
六年级:20×3=60(根)
答:四年级借到跳绳20根,五年级借到跳绳40根,六年级借到跳绳60根。
27.(1)见详解;
(2)40;
(3)六(1)班;见详解
【分析】(1)先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用加法分别求出六(1)班、六(2)班的总人数;
然后分别用两班的学习提升人数、旅游人数除以总人数,求出两班学习提升人数、旅游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再结合扇形统计图的左图,学习提升的人数要占总人数的50%,由此确定哪个图是六(1)班的,哪个图是六(2)班的,并把统计图补充完整。
(2)已知六(1)班有12人去旅游,有20人去锻炼,先用减法求出去旅游的人数比去锻炼少的人数,再除以去锻炼的人数即可。
(3)因为两个班的总人数相等,只需比较两个班锻炼人数的百分比,即可得出哪个班的学生更喜欢锻炼。
【详解】(1)六(1)班总人数:12+12+20+6=50(人)
六(2)班总人数:25+8+5+12=50(人)
六(1)班学习提升人数、旅游人数占总人数的:
12÷50×100%
=0.24×100%
=24%
六(2)班学习提升人数占总人数的:
25÷50×100%
=0.5×100%
=50%
六(2)班旅游人数占总人数的:
8÷50×100%
=0.16×100%
=16%
如图:
(2)(20-12)÷20×100%
=8÷20×100%
=0.4×100%
=40%
六(1)班去旅游的人数比去锻炼的少40%。
(3)六(1)班和六(2)的总人数都是50人,六(1)班去锻炼的人数占40%,六(2)班去锻炼的人数占10%,40%>10%,所以六(1)班的学生更喜欢锻炼。(答案不唯一)
【点睛】本题考查统计图表的综合运用,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8.(1)①(10-6)×(10+6)
②0.82-0.52=(0.8-0.5)×(0.8+0.5)
(2)(a-b)×(a+b)
(3)
【分析】已知在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形纸片上剪去一个边长为3厘米的小正方形,求剩余部分的面积(阴影部分的面积);
方法1:阴影部分的面积=大正方形的面积-小正方形的面积,根据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则阴影部分的面积列式为52-32;
方法2:把阴影部分转化成一个长(5+3)厘米,宽(5-3)厘米的长方形,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则阴影部分的面积列式为(5-3)×(5+3);
由此得出52-32=(5-3)×(5+3);
发现规律:两个数的平方差等于这两个数的差与这两个数的和的乘积,据此规律解答。
【详解】(1)①102-62=100-36=64
(10-6)×(10+6)=4×16=64
所以,102-62=(10-6)×(10+6)
②0.82-0.52=0.64-0.25=0.39
(0.8-0.5)×(0.8+0.5)=0.3×1.3=0.39
所以,0.82-0.52=(0.8-0.5)×(0.8+0.5)
(答案不唯一)
(2)a2-b2=(a-b)×(a+b)
(3)[1-()2]×[1-()2]×[1-()2]
=(1-)×(1+)×(1-)×(1+)×(1-)×(1+)
=×××××
=
【点睛】通过数与形的结合,从已知的图形或数据中找到规律,并按规律解题
期末经典题型检测卷-数学六年级上册人教版: 这是一份期末经典题型检测卷-数学六年级上册人教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注意卷面整洁,甲数的等于乙数的乙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末经典题型检测卷-数学六年级上册人教版: 这是一份期末经典题型检测卷-数学六年级上册人教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计算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末经典题型检测卷-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冀教版: 这是一份期末经典题型检测卷-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冀教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计算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