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2023-2024学年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安徽省专版)
展开一.选择题(共8小题)
1.(2022•临泉县期末)关于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冬季所有植物都会落叶
B.冬季,一些鸟类会迁徙
C.不同的季节,一些动物会换毛
2.(2022•临泉县期末)日心说和地心说的共同特点是( )
A.太阳不动,其它围绕着太阳转
B.地球不动,其它围着地球转
C.地球是球体
3.(2022•临泉县期末)下列现象中与昼夜有关的是( )
A.猫头鹰捕食B.大雁南飞
C.小草枯萎
4.(2022•埇桥区期末)我发现学校旗杆的影子在天时比夏天时( )
A.长B.短C.一样长
5.(2020•马鞍山期末)下列现象中与昼夜有关的是( )
A.猫头鹰捕食B.树木发芽,草木枯萎
C.大雁迁徙
6.(2020•合肥期末)下列四个地方最先迎来黎明的是( )
A.合肥B.武汉C.成都D.拉萨
7.(2022•埇桥区期末)如果北京现在是白天,则此时的巴西是( )
A.白天B.正午C.黑夜
8.(2022•埇桥区期末)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
A.自西向东B.自东向西C.不变
二.填空题(共5小题)
9.(2022•临泉县期末)四季的变化会对生物产生影响。不同的季节,一些动物会 ,比如生活在北极地区的北极狐;在寒冷的冬季,一些动物会用 的方式过冬,比如刺猬;一些植物到了冬季节会 ,比如枫树、杨树等。
10.(2021•临泉县期末)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 ”,并在临终前出版了他的不朽名著《 》。他认为 处于宇宙的中心而且是静止不动的。
11.(2020•金寨县期末)北京所处时区是 。
12.(2022•砚山县校级期末)北半球一年中物体影子最长的季节是 ,最短的季节是 。
13.(2022•沾化区期末)地球昼夜交替时,地球对着太阳的部分是 ,地球背着太阳的部分是 。
三.判断题(共8小题)
14.(2022•临泉县期末)为了好看,人们把地球仪做成倾斜的样子。 (判断对错)
15.(2022•埇桥区期末)乌鲁木齐比北京先迎来黎明。 (判断对错)
16.(2022•固镇县)同一时间,地球上有些地区是白天,有些地区是黑夜。 (判断对错)
17.(2022•临泉县期末)夏至日影最短;冬至日影最长;分、分日影适中。 (判断对错)
18.(2021•临泉县期末)人们以地球纬线为标准,将地球分为24个时区。 (判断对错)
19.(2020•泾县期末)美国和中国的小朋友一定在同一时刻看到日出。 (判断对错)
20.(2021•濉溪县期末)世界各地新年的钟声都是同时敲响的。 (判断对错)
21.(2022•濉溪县期末)傅科摆作为地球自转的有力证据,已被世界所公认。 (判断对错)
四.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22.(2022•萧山区期末)小明在研究“昼夜交替现象”时,让乒乓球静止不动,而让手电筒绕着乒乓球转动,并让手电筒的光始终照着乒乓球。
(1)这个实验所利用的假说是 。
A.太阳不动,地球公转
B.太阳不动,地球自转
C.地球不动,太阳绕地球转动
D.地球不动,绕月球公转
(2)实验中所利用的假说和 的观点相一致。
A.托勒密
B.哥白尼
C.傅科
D.牛顿
(3)上述实验 解释昼夜交替现象。若是手电筒位置不变动,让乒乓球原地逆时针转动, 出现昼夜交替现象。(填“能”或“不能”)
(4)在乒乓球上标上乌鲁木齐和北京,重复第(3)题实验,发现北京先迎来黎明,这个结果与实际生活相符,所以小明猜测地球是 转的。
(5)小明用乒乓球代替地球,手电筒代替太阳,这是一个 实验。
(6)为了确认地球的自转方向。小明坐在旋转椅上,另一名同学手举着红色圆卡纸代表太阳,然后分别让旋转椅逆时针、顺时针旋转,同时观察“太阳”的相对运动方向,根据平时我们看到的太阳每天都是东升西落可以确认地球自转的方向。
小明这个实验中所用的转椅相当于 。
五.综合能力题(共2小题)
23.(2022•新晃县期末)探究题。
观察北京地区日出日落时间和正午太阳仰角的变化表,回答下列问题。
(1)读表可知 时昼夜平分。
(2)正午影长的变化规律。
① 时影长最短; 时影长最长。
②夏至→分→冬至:影长逐渐 ;冬至→分→夏至:影长逐渐 。
24.(2022•高阳县)人们在探究地球的运动时,出现了四种假设模型,如下图,小圆代表地球,大圆代表太阳,箭头表示运动方向。根据图示完成下题。
①模型A表示的假设是:地球不动,太阳顺时针围绕地球转动。
模型B表示的假设是: ;
模型C表示的假设是: ;
模型D表示的假设是: 。
②最符合“地心说”理论的是模型 ,最符合“日心说”理论的是模型 ,与地球在宇宙中的真实运动最接近的是模型 。
六.解答题(共1小题)
25.(2022•汉川市期末)在我国,一年中白天最长和最短的分别是哪一天?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分析】植物或动物的生长发育与四季气候的变化有密切关系。气候变化影响着动植物的生存方式与生存数量。
【解答】冬季不是所有植物都会落叶,如:常绿阔叶林等,小动物一年中进行的脱毛、换毛、冬眠以及进食、生长变迁徙等,都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改变。
故选:A。
【分析】解答本题关键是把握好季节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依据课本内容分析作答即可。
2.【分析】地心说”和“日心说”的相同点:都承认地球是一个球体。不同点:地心说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并且是不动的,周围的一切天体都绕着地球转;日心说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是运动的,行星及周围天体都绕着太阳转。
【解答】根据地心说”和“日心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分析,给出的选项中C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熟练掌握“地心说”和“日心说”观点,是回答此题的关键。
3.【分析】昼夜交替的周期变化,给动物的休养生息提供方便,给整个地球上的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贮存养分带来了可能。
【解答】A.头鹰昼伏夜出捕食行为是动物适应昼夜交替变化形成的,与昼夜交替有关,故A符合题意;
B.雁南飞是动物适应气候季节变化的方式,与昼夜交替现象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
C.小草枯萎是植物随着季节变化的生长周期的表现,与昼夜交替规律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结合昼夜交替与生物习性和行为的关系,是解答该题的关键。
4.【分析】光照到不发光、不透明的物体就会产生影子。物体影子的变化与光源的位置有直接关系,影子与光源的方向是相反的,物体影子长短、形状不但与物体高度有关,也与光线的照射角度有关。
【解答】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不但与物体高度有关,也与太阳高度有关,太阳高度越大,物体影子长度越短;相反,太阳高度越小,物体影子长度越长。一年中,夏冬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大小也随之变化。夏季,正午太阳高度大,阳光下物体影子最短;冬季,正午太阳高度小,阳光下物体影子最长;季、季正午太阳高度中等,阳光下物体影子长度中等。故A选项正确。
故选:A。
【分析】正确理解掌握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与太阳高度的关系,是解答该题的关键。
5.【分析】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我们一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是也有的动物喜欢夜间活动。
【解答】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猫头鹰夜间捕食,因为在夜间它的视野非常集中,能清楚的分辨景物的前后距离,帮助它在黑夜里确定捕捉目标;树木发芽,草木枯萎、大雁迁徙与昼夜无关。
故选:A。
【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生活活动与昼夜的关系。
6.【分析】人们以地球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为24个时区,将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定为0度经线。从0度经线向东180度属东经,向西180度属西经。经线每隔15 度为一个时区,相邻两个时区的时间就相差1小时。不同地区所处的经度差决定了地区之间的时差。
【解答】地球的自转方向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早西边晚。根据地图合肥在最东边,最先迎来黎明。A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该题考查时区不同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
7.【分析】由于世界各国家与地区经度不同,地方时也有所不同,因此会划分为不同的时区。正式的时区划分,其中包括24个时区,每一时区由一个英文字母表示。每隔经度15°划分一个时区。相邻的时区相差1个小时,东边的时区早于西边的时区。
【解答】北京是东八区,巴西是西三区,相差11个小时,如果北京现在是白天,则此时的巴西是黑夜。
故选:C。
【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掌握时区的应用。
8.【分析】地球运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其中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是最基本的运动形式。自转运动是围绕地轴的旋转运动,运动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周期是一天,约24小时。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交替、地方时差异、太阳东升西落等;地球倾斜着身子围绕太阳公转运动,造成了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从而产生了四季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解答】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天,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和时间上的差异。
故选:A。
【分析】解答本题要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地球的自转,分析题意,运用所学知识正确作答即可。
二.填空题(共5小题)
9.【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
【解答】大多数生物的身体特征和生活习惯都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当环境发生变化时,许多生物的身体特征或行为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不同的季节,一些动物会换毛,比如生活在北极地区的北极狐;在寒冷的冬季,一些动物会用冬眠的方式过冬,比如刺猬;一些植物到了冬季节会落叶,比如枫树、杨树等。
故答案为:换毛;冬眠;落叶。
【分析】本题考查生物的形态结构与生活环境的相互适应关系,不同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有所不同。
10.【分析】地心说是长期盛行于古代欧洲的宇宙学说。它最初由古希腊学者欧多克斯提出,后经亚里多德、托勒密进一步发展而逐渐建立和完善起来。到了16世纪,哥白尼在持日心地动观的古希腊先辈和同时代学者的基础上,终于创立了“日心说”。从此,地心说便逐渐被淘汰了。“地心说”和“日心说”都是不科学的。
【解答】日心说认为太阳处于宇宙的中心而且是静止不动的。是由哥白尼提出来的,并且他还发表了《天体运行论》。
故答案为:日心说;天体运行论;太阳。
【分析】解答本题关键是把握好日心说,依据课本内容作答即可。
11.【分析】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东、西各12个时区,每个时区横跨经度15度,时间正好是1小时。最后的东12区和西12区各跨经度7.5度,合为一个时区,为东西12区。
【解答】人们以地球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为24个时区,将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定为0度经线。从0度经线向东180度属东经,向西180度属西经。经线每隔15度为一个时区,相邻两个时区的时间就相差1小时。北京位于东经120度,所以北京所处时区是东八区。
故答案为:东八区。
【分析】了解地球时区的划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2.【分析】因为光是直线传播的,光照到不发光、不透明的物体就会产生影子。物体影子的变化与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的关系有直接关系,影子与太阳的位置是相反的,与阳光照射的方向相同,物体影子长短不但与物体高度有关,也与光线的照射角度有关。
【解答】物体影子长短不但与物体高度有关,也与太阳光线的照射角度有关,太阳高度越大,物体影子越短。北半球一年中夏季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物体影子最短,冬季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物体的影子最长。
故答案为:冬季;夏季。
【分析】正确理解光线照射角度与物体升温快慢的关系,是解答该题的关键。
13.【分析】地球自转运动是围绕地轴的旋转运动,运动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周期是一天,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交替、地方时差异、太阳东升西落等。
【解答】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面积,被照亮的部分是白天,背向太阳的一面是黑夜。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运动,地球上出现白天和黑夜交替、周而复始的现象,该现象叫作昼夜交替。
故答案为:白昼;黑夜。
【分析】正确理解地球自转运动产生的昼夜交替现象,是解答该题的关键。
三.判断题(共8小题)
14.【分析】地球仪是为了便于认识地球,人们仿造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
【解答】地球自转轴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有一个23°26′的夹角。地球仪倾斜的角度就是为了表示这一夹角,所以安装成斜的。
故答案为:×。
【分析】题要正确理解题意,只有理解题意,才能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地球仪,才能做出正确解答。
15.【分析】地球运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其中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是最基本的运动形式。自转运动是围绕地轴的旋转运动,运动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周期是一天,约24小时。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交替、地方时差异、太阳东升西落等。
【解答】因为地球自转运动方向是自西向东,太阳东升西落,东边地点最先见到日出,西边地点后见到日出。自转周期是一天,约24小时。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交替、地方时差异、太阳东升西落等。因此,同一天中,西边的乌鲁木齐与东边的北京相比,东边的北京首先迎来黎明。故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分析】地球自转运动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学生需要正确理解记忆才能解答。
16.【分析】地球自转运动是围绕地轴的旋转运动,运动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周期是一天,约24小时。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交替、地方时差异、太阳东升西落等。
【解答】对于地球来说,太阳光是平行光,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面积,被照亮的部分是白昼,不被照亮的部分是黑夜。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周期是一天,约24小时,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故题目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分析】正确理解掌握地球自转运动和昼夜交替现象,是解答该题的关键。
17.【分析】物体影子的变化与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有直接关系,影子与太阳的位置是相反的,与阳光照射的方向相同,物体影子长短不但与物体高度有关,也与光线的照射角度有关。
【解答】地球公转运动产生了四季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我们这里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日影最短;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我们这里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日影最长;分日和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我们这里正午太阳高度适中,日影适中,昼夜平分。所以题目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分析】正确理解掌握日影季节变化规律,是解答该题的关键。
18.【分析】世界时区图是以地球的经线为标准,每隔15度为一个时区,将地球分成24个时区。
【解答】人们以地球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为24个时区,将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定为0度经线。从0 度经线向东180 度属东经,向西180 度属西经。
故答案为:×。
【分析】解答本题要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时区的划分,运用所学知识正确作答即可。
19.【分析】人们以地球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为24个时区,将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定为0度经线。从0 度经线向东180 度属东经,向西180 度属西经。经线每隔15 度为一个时区,相邻两个时区的时间就相差1小时。
【解答】北京在东八区,美国在西五区至西十区,北京和美国相差10多个小时,不可能在同一时刻看到日出。
故答案为:×。
【分析】解答本题关键是通过问题分析,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地球时区划分,运用所学,具体分析作答。
20.【分析】由于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或逆时针,也就意味着越是东边的时区,就越先迎来黎明。地球的自转方向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早,西边晚。
【解答】根据昼夜交替和地球自转方向,越是东边的时区,就越先迎来黎明,所以世界各地新年的钟声是先后敲响的。
故答案为:×。
【分析】本题考查了时区的知识,结合昼夜交替的原因及地球自转的方法理解作答。
21.【分析】“傅科摆”摆动后,地面的刻度盘会与摆的摆动方向发生偏移,这可以证明地球在自转。
【解答】傅科摆是历史上证明地球自转的关键性证据。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分析】本题考查了对傅科摆的认识。
四.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22.【分析】关于昼夜交替的假说有四种:一是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二是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三是地球自转;四是地球自转,同时围着太阳转。第四种假说是成立的。
【解答】(1)在研究“昼夜交替现象”时,让乒乓球静止不动,而让手电筒绕着乒乓球转动,并让手电筒的光始终照着乒乓球。这个实验所利用的假说是“地球不动,太阳绕地球转动”。
(2)用身边物体来代替另一样物体去做实验是模拟实验;用乒乓球代替地球,手电筒代替太阳,让乒乓球静止不动,而让手电筒绕着乒乓球转动,利用的假说是地心说,地心说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其他天体都绕着地球转动;实验中所利用的假说和托勒密的观点相一致。托勒密认为,地球处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日月星辰都围绕地球运转。
(3)让乒乓球静止不动,而让手电筒绕着乒乓球转动,该实验能解释昼夜交替现象。若是手电筒位置不变动,让乒乓球原地逆时针转动,也能出现昼夜交替现象。
(4)北京位于乌鲁木齐的东方,用乒乓球表示地球,在乒乓球上标上乌鲁木齐和北京,让乒乓球自转运动,用手电筒照射乒乓球,若发现北京先迎来黎明,这个结果与实际生活相符,由此可以猜测地球是自西向东转的。
(5)用乒乓球代替地球,手电筒代替太阳,探究“昼夜交替现象”的实验,是一个模拟实验。
(6)根据题干信息可知,为了研究地球的自转方向。小明坐在旋转椅上,另一名同学手举着红色圆卡纸代表太阳,然后分别让旋转椅逆时针、顺时针旋转,同时观察“太阳”的相对运动方向。该实验中,所用的转椅相当于地球。
故答案为:(1)C。
(2)A。
(3)能;能。
(4)自西向东。
(5)模拟。
(6)地球。
【分析】本题考查昼夜现象的四种假说及成因,熟练掌握此类知识即可正确解答。
五.综合能力题(共2小题)
23.【分析】同一地方正午影子长度呈有规律的变化,夏至到分到冬至逐渐变长,冬至到分再回到夏至影长又逐渐变短。
【解答】(1)根据题干可知,分、分时日出和日落时间为6:00﹣18:00,白昼时长是12小时,夜晚也是12小时,昼夜平分。
(2)一年中物体影子的长短变化是由于太阳公转导致正午太阳高度角不同,夏季时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影子最短;而在冬季时正午太阳高度角小,影子最长;分、分日影适中。所以正午的日影长度变化规律是从夏到冬,逐渐变长;从冬到夏,逐渐变短。
故答案为:
(1)分、分;
(2)①夏至;冬至;
②变长;缩短。
【分析】结合不同季节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的认识解答。
24.【分析】地心说最初由米利都学派形成初步理念,后由古希腊学者欧多克斯提出,然后经亚里士多德、托勒密进一步发展而逐渐建立和完善起来。到了16世纪,哥白尼在持日心地动观的古希腊先辈和同时代学者的基础上,终于创立了“日心说”。从此,地心说便逐渐被淘汰了。
【解答】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图中小圆代表地球,大圆代表太阳,箭头表示运动方向。模型A表示的假设是:地球不动,太阳顺时针围绕地球转动;模型B表示的假设是:太阳不动,地球顺时针围绕太阳转动;模型C表示的假设是:太阳不动,地球顺时针自转运动;模型D表示的假设是:太阳不动,地球顺时针围绕太阳转动。托勒密的“地心说”和哥白尼的“日心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学说,两者不同点是“地心说”认为地球是宇宙中心,“日心说”认为太阳是宇宙中心;相同点是地球是球形的。最符合“地心说”理论的是模型模型A,最符合“日心说”理论的是模型模型C,与地球在宇宙中的真实运动最接近的是模型模型C。
故答案为:①太阳不动,地球顺时针围绕太阳转动;太阳不动,地球顺时针自转运动;太阳不动,地球顺时针围绕太阳转动。
②模型A;模型C;模型C。
【分析】正确理解掌握“地心说”和“日心说”的观点内容,是解答该题的关键。
六.解答题(共1小题)
25.【分析】地球环绕太阳的运动称为地球公转。因为同地球一起环绕太阳的还有太阳系的其他天体,太阳是它们共有的中心天体,故被称为“公”转。
【解答】在我国,夏至这一天,太阳正好直射北回归线,这一天是我国一年中白天最长的一天,冬至这一天,太阳正好直射南回归线,白天最短。
故答案为:夏至;冬至。
【分析】解答本题关键是通过问题分析,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昼夜长短,运用所学,具体分析作答。节气
日出时间
日落时间
正午太阳仰角
分
6:00
18:00
50°
夏至
4:30
19:30
73°26'
分
6:00
18:00
50°
冬至
7:30
16:30
26°34'
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2023-2024学年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北京地区专版): 这是一份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2023-2024学年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北京地区专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是宇宙的中心,就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的影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2023-2024学年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安徽省专版): 这是一份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2023-2024学年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安徽省专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是人为的,都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三单元+工具与技术-2023-2024学年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安徽省专版): 这是一份第三单元+工具与技术-2023-2024学年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安徽省专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无关,可以看作轴的变形,,我可以撬起整个地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