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阜新市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阜新市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第1页
    阜新市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第2页
    阜新市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第3页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阜新市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阜新市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读图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下列属于天体的是( )
    A.人类的家园——地球B.河外星系
    C.天空中飘动的云D.总星系
    2、天体系统的层次,由低到高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太阳系一银河系一地月系一总星系
    B.银河系一河外星系一太阳系一总星系
    C.地月系一银河系一总星系一河外星系
    D.地月系一太阳系一河外星系一总星系
    3、下图为太阳系局部图,黑点表示小行星带,图中有生命存在的星球是( )
    A.①B.②C.③D.④
    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太阳急速衰老膨胀,短时间内包括地球在内的整个太阳系都将被太阳所吞没。为了自救,人类开启“流浪地球”计划。该计划分为三步:第一步,终止地球自转;第二步,利用地球表面建造的上万座发动机和转向发动机,将地球推入土星轨道,再借助土星引力,弹射出太阳系;第三步,用2500年的时间奔往另外一个栖息之地——比邻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流浪地球”计划第一步的成功实施,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将发生巨大变化的是( )
    A.安全的宇宙环境B.适宜的温度条件
    C.适中的日地距离D.稳定的太阳光照
    5、地球抵达新家园,所处的天体系统是( )
    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
    6、太阳大气结构从里到外排列正确的是( )
    A.光球、日冕、色球B.色球、光球、日冕
    C.光球、色球、日冕D.日冕、色球、光球
    7、太阳辐射( )
    ①为地球提供光和热
    ②是地球上大气运动的主要动力
    ③使许多自然现象呈现纬度地带差异
    ④是地球上水循环的主要动力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8、下列自然现象与太阳辐射有关的是( )
    A.两极地区出现的极光B.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
    C.四川汶川地震D.无线电短波通信暂时中断、“磁暴”
    9、下列地区中,太阳能衣服使用效率最高的是( )
    A.四川盆地B.青藏高原C.东北平原D.珠江三角洲
    10、关于太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是银河系的核心B.太阳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裂变
    C.肉眼看到的是太阳的色球层D.太阳辐射是地球表面能量的主要来源
    11、太阳能量的来源是( )
    A.耀斑爆发产生B.太阳内部核裂变反
    C.黑子活动释放D.太阳内部核聚变反应
    屋顶的黑色“硅板”,就是太阳能屋顶。风和日丽的白天,“屋项”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把富余的电能送入电网。我国有关专家指出:上海没有油田和煤矿,但有两亿平方米的屋顶,不能辜负了屋顶上这片免费的阳光,完成下面小题。
    12、下列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
    A.生物出现B.水体的运动C.风的形成D.火山的喷发
    13、上海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是因为( )
    A.常规能源短缺,能源需求量大B.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C.太阳能资源清洁、可再生、能量集中D.上海经济发达,能源蕴藏量大
    科学家在野外考察时发现某地层中含有下图所示的化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该地层形成的时间最不可能的是( )
    A.寒武纪B.二叠纪C.石炭纪D.泥盆纪
    15、该地层形成的地理环境是( )
    A.湖泊B.高山C.高原D.盆地
    16、在陕西某矿区,工人们发现在矿灯照耀下,夹在页岩地层中的煤层乌黑发亮,仔细辨认,还能看出苏铁、银杏等裸子植物粗大的树干。该煤层形成时的古地理环境是( )
    A.湿热的草原环境B.温暖广阔的浅海
    C.湿热的森林环境D.干旱的陆地环境
    17、大量的铁、金、镍、铬等矿藏往往存在的地层是( )
    A.前寒武纪地层B.古生代地层C.中生代地层D.新生代地层
    18、读图,回答下题。
    关于图中阿尔卑斯山脉形成地质年代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早古生代B.中生代C.晚古生代D.新生代
    19、水平地层( )
    A.下新上老B.下老上新C.同时形成D.陆地缺少
    20、下列地层中动物化石经历的演化过程是( )
    A.海生无脊椎动物—爬行动物—脊椎动物
    B.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爬行动物
    C.爬行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
    D.爬行动物—脊椎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
    21、地球有着46亿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时间长河里,地球经历了多次火山喷发、板块碰撞,遭遇过剧烈的突变,也经历了缓慢的演化。据此回答。要了解地球演化的经历,读懂地球历史的每一张“书页”,最主要的途径是研究( )
    A.岩石B.沉积岩C.地层D.化石
    22、如果把地球的历史浓缩为1个小时,至最后15分钟时,多细胞生物方才出现。在还剩下4分钟的时候,陆地上才开始闪现爬行动物的身影,而当第58分钟到来时,一切大局已定。这段话意在表明( )
    A.地球的历史可以浓缩B.地球生命的历史很长
    C.地球生命出现的时间是相当晚的D.地球的历史如一个小时一样短暂
    23、地球历史划分的单位不包括( )
    A.宙B.代C.纪D.世纪
    24、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物种大灭绝时期是( )
    A.元古宙末期和古生代末期B.元古宙末期和中生代末期
    C.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D.中生代末期和新生代前期
    25、有关生物进化顺序的排列,正确的是( )
    ①蕨类植物时代
    ②被子植物时代
    ③裸子植物时代
    ④海生藻类时代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
    C.④→①→③→②D.③→②→①→④
    26、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揭开欣欣向荣的生物系统演化进程序幕的动物是( )
    A.原核生物B.爬行动物C.真核细胞生物D.无脊椎动物
    27、风平浪静的某海域海底发生地震时,位于该海域的海轮将出现( )
    A.只上下颠簸B.不产生运动
    C.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D.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28、地壳厚度的变化规律是( )
    A.陆壳较厚,洋壳较薄B.洋壳较厚,地壳较薄
    C.地壳厚度变化均一D.海拔越低,地壳越厚
    29、地震波中的横波会引起地面左右摇晃,纵波会引起地面上下颠簸,一般认为横波的水平晃动力是造成建筑物破坏及人员大量伤亡的主要原因。但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2秒”,在这12秒中人们可以决定是躲是逃。根据所学知识推断“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 )
    A.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差异B.人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能力
    C.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差异D.建筑物的抗震系数
    我国自主研发的“地壳一号”万米钻机在松辽盆地完成了钻井深7018米,创造了亚洲国家大陆科学钻井新纪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0、目前,“地壳一号”钻机钻井最深处位于( )
    A.地壳B.地幔C.软流层D.地核
    31、钻井最深处所在圈层( )
    A.物质状态以固态和液态为主B.厚薄不一,大陆部分较厚
    C.地震波横波消失D.可能是岩浆的发源地
    五大连池风景区被誉为“天然火山博物馆”和“打开的火山教科书”。结合五大连池(局部)景观图和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图(虚线表示两个不连续界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2、从火山口喷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 )
    A.①圈层B.②圈层C.③圈层D.④圈层
    33、火山喷发的火山灰物质从地球内部到地表要经过( )
    A.软流层—上地幔顶部—莫霍界面—地壳
    B.古登堡界面—下地幔—上地幔—地壳
    C.地核—地幔—地壳—大气圈
    D.外核—下地幔—上地幔—地壳
    34、岩石圈的范围是指( )
    A.地壳和上地幔顶部B.地壳和上地幔
    C.软流层及其以上部分D.地壳
    2014年10月12日,艾伦。尤斯塔斯从41419米高空以超音速的速度降落,打破了由菲利克斯。鲍姆加特纳在2012年创下的39045米记录,再一次证明了人类的挑战是没有极限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5、39045米~41419米高空大气层的特点是( )
    A.对流运动旺盛B.大气水平运动C.处于高度电离D.臭氧含量最大
    36、从41419米到地面,垂直方向上大气层气温的变化是( )
    A.持续升高B.持续降低C.先升后降D.先降后升
    37、尤斯塔斯所处4万米高空时身穿特制宇航服,是因为这里( )
    A.氧气稀薄B.二氧化碳含量大C.氮气为主D.水汽含量大
    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地球表面的臭氧层出现严重空洞。为了保护环境,国际上设定9月16日为国际臭氧层保护日,呼吁人们重视臭氧层破坏问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8、对于人类,臭氧层的主要作用是( )
    A.提升大气层温度B.削弱紫外线辐射
    C.增加大气降水D.减轻雾霾影响
    39、臭氧层破坏后对人类产生的影响有( )
    A.皮肤病患者增加B.建筑物易腐蚀
    C.湖水酸化D.空气能见度降低
    40、人类保护臭氧层的合理措施有( )
    A.减少二氧化碳排放B.减少氯氟碳化物使用
    C.大规模植树造林D.减少二氧化硫排放
    二、综合读图题
    41、读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S为____________波,P为____________波。
    (2)P、S两种地震波在大陆地面下平均____________千米处速度明显加快,从而发现了D_________不连续面。
    (3)在2900千米深处,S波____________,P波波速____________,从而发现了E不连续面______________。
    42、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A是________层,该层气温随高度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是________层,该层气流平稳,适合飞机飞行。
    (3)地球人造卫星在轨运行期间,主要是在大气中的________层运行。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天体是指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包括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星云和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人类的家园—地球是行星,属于天体,A正确;河外星系和总星系是天体系统,不属于天体,BD错误;天空中的云位于大气层内部属于地球的一部分,不属于天体,C错误。故选A。
    2、答案:D
    解析:总星系级别最高,其次是银河系,再次是太阳系,级别最低的是地月系.所以天体系统的层次,从小到大排列顺序正确的是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故选:D。
    3、答案:A
    解析: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据图可知,②为火星,③为木星。则①为地球,有生命存在。故选:A。
    4、答案:B
    解析:计划第一步,终止地球自转,地球将失去自转周期适度这一条件,适宜的温度条件将得不到保障。B项正确。
    5、答案:C
    解析:地球抵达新家园比邻星,已经离开了太阳系和地月系,但是还属于银河系,不属于河外星系。C项正确,A、B、D项错误。故选C项。
    6、答案:C
    解析:注意观察“太阳外部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太阳的大气结构由里向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本题易错选A,因为图中日冕层和色球层很相近。通过此题的解答我们进一步明确太阳的这三个分层属于太阳大气的分层,即太阳的外部结构分层。故选C。
    7、答案:D
    解析:本题以太阳辐射对地球环境的影响创设情境,旨在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地理逻辑思维能力,理解地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建构地理知识体系。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光和热,维持着地表温度,是地球上水、大气运动的主要动力。由于地球不同纬度地带接收的太阳辐射能不同,使许多自然现象呈现纬度地带差异。故选D。
    8、答案:B
    解析:两极地区出现的极光以及无线电短波通信暂时中断、“磁暴”等现象和太阳活动有关,AD错误。四川汶川地震和地壳运动有关系,C错误。煤、石油和天然气都是地质历史时期动植物的遗体逐渐演化而来的,因此可知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都和太阳辐射有关,B正确。故选B项。
    9、答案:B
    解析:太阳能衣服在太阳能越丰富的地区使用效率最高。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水汽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度强,太阳能衣服使用效率最高,B符合题意。四川盆地多云雨雾,太阳辐射强度弱,太阳能衣服使用效率最低,排除A。东北平原和珠江三角洲为季风气候,夏季云雨较多,晴天相对于青藏高原较少,太阳能衣服使用效率不是最高的,排除C、D。故选B。
    10、答案:D
    解析:太阳是太阳系的核心;太阳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肉眼看到的是太阳的光球层;太阳辐射是地球能量的主要来源。故选:D。
    11、答案:D
    解析:太阳内部具有极高的温度和压力,氢原子核在此发生聚变反应生成复原子核,损失部分质量,释放巨大的能量,这是太阳能量的来源,D符合题意;耀斑爆发只是太阳能量的释放方式之一,不是能量来源,排除A;太阳内部由最小的原子核物质构成,很难发生核裂变反应,太阳能量不来源于核裂变反应,排除B;黑子活动是太阳磁场活动导致,不是太阳能量来源,排除C.故选D。
    12、答案:D
    解析:生物的生长能量来自于利用太阳辐射进行光合作用,生物出现与太阳辐射有关,A不符合题意;风的形成和水体的运动能量也来自太阳辐射,水体的运动、风的形成与太阳辐射有关,BC不符合题意;火山的喷发能量来自地球内部,与太阳辐射无关,D符合题意。故选D。
    13、答案:A
    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当地常规能源短缺,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上海需要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来缓解能源紧张,A符合题意;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上海的太阳资源并不最丰富,排除A;太阳能资源清洁、可再生,但能量分散,排除C;上海经济发达,能源短缺,排除D。故选A。
    14、答案:A
    解析:寒武纪常被称为“三叶虫的时代”,这是因为寒武纪岩石中保存有比其他类群丰富的矿化的三叶虫硬壳化石。读图可知,图示区域展示的是鱼类化石,鱼类最早出现在奥陶纪,因此可知该地层形成的时间最不可能的是寒武纪,A正确。
    15、答案:A
    解析:该图展示的是鱼类化石,因此可知该地层形成的地理环境应该是多水的环境,A正确。
    16、答案:C
    解析:煤是古代植物埋藏到地下,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故该煤层形成时的古地理环境是湿热的森林地区。故选:C。
    17、答案:A
    解析:前寒武纪是重要的成矿时期,大量的铁、金、镍、铬等矿藏出现在这一时期的地层中。故选A。
    18、答案:D
    解析:新生代开始后,地表各个陆块此升彼降,不断分裂,缓慢漂移,相撞接合逐渐形成现代海陆分布格局。如今地球上一些高大山脉如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等都是这一时期形成的。故选:D。
    19、答案:B
    解析:沉积岩在沉积的过程中,老的岩石先沉积,位于下面,新的岩石慢沉积,位于上面。故选:B。
    20、答案:B
    解析:动物是不断从低级向高级演化的。故选B。
    21、答案:C
    解析:每一个地层形成都与内力作用、外力作用有关,地表的海陆位置、地形地势、河流水文、生物、土壤,地下的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都会在地层中打上或多或少的烙印,因此地层是地球演化史的“书页”,读懂地球历史的每一张“书页”,最主要的途径是研究地层,C符合题意。岩石、沉积岩、化石只是地层这一“书页”的一部分或文字,因此排除A、B、D。故选C。
    22、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表达的意思,“把地球的历史浓缩为1个小时,至最后15分钟时,多细胞生物方才出现;在还剩下4分钟的时候,才出现爬行动物”。由此可以看出地球出现生命的时间是相当晚的。故排除A、B、D,选C。
    23、答案:D
    解析:地质年代是指地壳上不同时期的岩石和地层,时间表述单位:宙、代、纪、世、期、时。不包括世纪。故选D。
    24、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物种大灭绝出现的时期是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故C正确。
    25、答案:C
    解析:通过比较可知,海生藻类最早出现在地球上,被子植物最晚出现。故选C。
    26、答案:D
    解析:动物界从原始鞭毛虫到多细胞动物,从原始多细胞动物到出现脊索动物,进而演化出高等脊索动物──脊椎动物。脊椎动物中的鱼类又演化到两栖类再到爬行类,从中分化出哺乳类和鸟类,哺乳类中的一支进一步发展为高等智慧生物,这就是人。故选:D。
    27、答案:A
    解析:横波只能在固态中传播,纵波能在三态中传播,因此海轮上只能感觉到纵波的影响,只上下颠簸.故选:A。
    28、答案:A
    解析: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大陆部分平均厚度约39-41千米,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海洋地壳厚度较薄,平均厚度约5-10千米。由此判断,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9、答案:A
    解析:由于横波传播速度慢,纵波传播速度快,当地震发生后,横波与纵波由于速度差引起的传播时间有一个较短的间隔(大约12秒左右),一般认为水平晃动力是造成建筑物破坏及人员大量伤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地震发生后,横波到达之前是躲避或逃避的最好时间,即“黄金12秒”,A正确;一般正常人的反应时间通常在0.2到0.3秒之间,且具有个体差异,人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能力不是依据,B错误;而从震源到人们所在地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是基本相同的,因此“黄金12秒”与传播介质差异无关,C错;“黄金12秒”与建筑物的抗震系数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A。
    30、答案:A
    解析:我国自主研发的“地壳一号”万米钻机在松辽盆地完成了钻井深7018米,最深处位于地壳。地壳厚薄不一,海洋地壳薄,一般为5-10千米;大陆地壳厚,平均厚度为39-41千米。所以“地壳一号”钻机钻井最深处位于地壳。综上所述,排除BCD,选A。
    31、答案:B
    解析:地壳是地球表面一层由固体岩石组成的坚硬外壳,排除A;厚薄不一,大陆部分较厚,海洋部分较薄,B正确;横波可以在固体中传播,所以横波不会消失,排除C;岩浆发源于软流层,排除D;综上所述,选B。
    32、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①为莫霍界面,②为地幔,③为外核,④为内核。从火山口喷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对应图中的②圈层,故选B。
    33、答案:A
    解析:地球内部圈层分为地壳、地幔、地核,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为莫霍界面,地幔与地核的分界面为古登堡界面。地壳与上地幔顶部的岩石层组成岩石圈,火山喷发的岩浆主要来自于上地幔的软流层,岩浆顺着裂隙上涌而成,所以岩浆从地球内部到地表要经过:软流层—上地幔顶部—莫霍界面—地壳。故A选项正确,BCD选项错误。故选A。
    34、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岩石圈的范围包括上地幔顶部和整个地壳。故选:A。
    35、答案:B
    解析:39045米~41419米高空大气层位于平流层,对流层对流运动旺盛,A错误;平流层大气水平运动,B正确;高空大气层受太阳辐射影响,处于高度电离,C错误:臭氧层大多分布在离地20-50千米的高空,D错误。所以选B。
    36、答案:D
    解析:从41419米到地面,是从平流层到对流层,对流层中,大气的温度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在平流层中气温随海拔升高而升高,因此垂直方向上大气层气温的变化是先降后升,ABC错误,D正确。所以选D。
    37、答案:A
    解析:4万米高空位于平流层,海拔高,氧气稀薄,A正确;二氧化碳含量低,B错误:平流层以臭氧为主,C错误:对流层,水汽含量大,D错误。所以选A。
    38、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臭氧吸收紫外线可以使大气升温,但这不是臭氧对人类的主要作用,臭氧对人类的主要作用是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减少紫外线对人类皮肤的危害,A错误,B正确;影响大气降水的主要因素有纬度、海陆位置、地形、下垫面性质、大气活动状况等,C错误;雾霾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D错误;故选B。
    39、答案:A
    解析:据所学知识,臭氧吸收大气中的紫外线,减少紫外线对人类皮肤的伤害,臭氧层破坏后,这层“保护伞”没有了,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增加,皮肤病患者就会增多,A正确;建筑物的腐蚀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空气污染以及当地的气候等有关,B错误;湖水酸化,一般是由于湖水被酸性物质污染导致的,C错误;影响空气能见度的因素为大气相对湿度、气压、风速和天气现象等,D错误;故选A。
    40、答案:B
    解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可以缓解温室效应,A错误;人类制冷工业大量排放的氟氯碳化物消耗臭氧造成臭氧空洞,所以要保护臭氧就要减少氟氯碳化物的使用,B正确;大规模植树造林,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以缓解温室效应,C错误;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可以减少空气污染及酸雨形成,D错误:故选B。
    41、答案:(1)横波 纵波
    (2)33 莫霍界面
    (3)消失/减小至0 减小 古登堡界面
    解析:(1)读图可知,S波传播速度较慢,P波传播速度较快,因此S波为横波,P波为纵波。
    (2)P、S两种地震波在大陆地面下平均33千米处速度明显加快,从而发现了D不连续面(莫霍界面)。
    (3)在2900千米深处,S波消失,P波波速变慢,从而发现了E不连续面(古登堡界面)。
    42、答案:(1)对流层 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2)平流层
    (3)高层大气
    解析:(1)按大气温度随高度分布的特征,可把大气由地面向上分成三层,依次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A位于大气最底层,为对流层。读图可知,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2)按大气温度随高度分布的特征,可把大气由地面向上分成三层,依次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依据B层所处高度和温度随高度变化规律(下冷上热)可知B是平流层。
    (3)按大气温度随高度分布的特征,可把大气由地面向上分成三层,依次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依据人造卫星所处高度可知,人造卫星在高层大气中飞行。

    相关试卷

    阜新市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阜新市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综合读图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辽宁省阜新市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这是一份辽宁省阜新市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读图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阜新市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阜新市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读图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