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展开一、积累运用(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黄晕(yùn) 应和(hè) 贮蓄(zhù) 咄咄逼人(zhuō)
B.抖擞(sŏu) 莅临(lì) 侍弄(shì) 人迹罕至(hān)
C.菜畦(qí) 确凿(zá) 倜傥(tǎng) 混为一谈(hùn)
D.粗犷(kuàng) 分歧(qí) 匿笑(nì) 人声鼎沸(dǐng)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嘹亮 烂漫 吝啬 恍然大悟
B.诀别 徘徊 高邈 美不盛收
C.酝酿 澄清 签赏 花团锦簇
D.静谧 云宵 搓捻 截然不同
3.有关下面文段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ㅤㅤ忽然到了晚间,水银柱降下来,黎明提前敲着窗户,你睁眼一看,屋顶、树枝、街道,都已经盖上柔软的雪被,地上的光亮比天上还亮。这雨的精灵,雨的公主,给南国城市和田野带来异常的蜜情,是它送给人们一年中最后的一份礼物。
A.“黎明”“异常”“精灵”是名词。
B.“睁眼”“忽然”是动词。
C.画线的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D.“柔软”“蜜情”是名词。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之本,是立身处世之道。
B.通过这学期的学习,使我认识到阅读对提高语文成绩的重要性。
C.我们要善于运用材料、积累材料、整理材料,才能写好作文。
D.读经典作品,可以帮助我们思考许多人生问题,有利于文化积累,让自己的思想与大师们。
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B.《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一本回忆性散文集,讲述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时求学的历程,追忆那些难于忘怀的人和事。
C.《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D.《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儒家经典著作,宋代把它与《大学》《礼记》《孟子》合称为“四书”。
6.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尊君在不”中的“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B.“待君久不至”中的“君”相当于“您”,表示有礼貌地称呼对方。
C.“君与家君期日中”中的“家君”是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D.古人称谓中有谦称与尊称的区别,“令尊”“令堂”“愚兄”“鄙人”“令爱”都属于尊称。
二、基础
7.默写。(8分)
(1)“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朱自清《春》)
(2) ,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3)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
(4)不义而富且贵, 。(《述而》)
(5)正是江南好风景,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6)《夜上受降城闻笛》中,表达征人们绵绵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 。
(7)《天净沙•秋思》中用落日来抒写思念之深或离别之苦,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诗句是: , 。
(8)《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
8.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问题。(5分)
ㅤㅤ我常存着这样的一个希望:这一次所见的赛会,比前一次繁盛些。可是结果总是一个“差不多”;也总是只留下一个纪念品,就是当神像还未抬过之前,花一文钱买下的,用一点烂泥,一点颜色纸,一枝竹签和两三枝鸡毛所做的,吹起来会发出一种刺耳的声音的哨子,叫作“吹都都”的,吡吡地吹它两三天。
(1)以上文段选自《 》,它是鲁迅先生唯一的散文集《 》中的一篇。(2分)
(2)从文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3分)
9.语文实践活动。(5分)
班里决定举行以“朋友”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解读“朋友”内涵] (2分)
ㅤㅤ图为“朋”字和“友”字的甲骨文。“朋”字的甲骨文看起来像并列的两串贝壳,这种并列的关系表达了“朋”字 的内涵。“友”字的甲骨文看起来像两只同时伸出来的右手,两手相交表示握手。大家都伸出右手紧紧相握,以表达亲密友好之意,所以“友”字的本义是 。
(2)[展示“朋友”内形象] (3分)
请根据下面的提示,向大家介绍你的一位好朋友。
我的朋友是一个 的人,他(她) 。(具体表现)
三、阅读理解
10.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各题。(5分)
小雨
[宋]杨万里
雨来细细复疏疏,纵不能多不肯无。
似妒诗人山入眼,千峰故隔一帘珠。
(1)上文中 、 。“不能多”等词语照应了题目中的“小”。(2分)
(2)赏析第三句中“妒”字的妙处?(3分)
1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13分)
ㅤㅤ[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ㅤㅤ[乙]客有问陈季方①:“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季方曰:“吾于家君譬如桂树生泰山之阿②。上有万仞之高,下有不测之深;上为甘露所沾③,下为渊泉所润。当斯之时,桂树焉④知泰山之高,渊泉之深?不知有功德与无也!”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陈季方:陈太丘之子。②泰山之阿(ē):泰山的弯曲处。③沾:浸湿。④焉:怎么。
(1)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
①太丘舍去
②下车引之
③吾家君
④当斯之时
(2)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
①陈太丘与友期行
②不知有功德与无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②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
(4)阅读[甲][乙]两文,从陈元方、陈季方兄弟俩的话语中,你可以读出他们与父亲怎样的关系?请结合两则短文加以分析。(3分)
12.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 问 题。(10分)
ㅤㅤ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 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老舍《济南的冬天》)
(1)请给下列句中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3分)
①好像日本看 护妇
②树尖上顶着一髻 儿白花
③给蓝天 xiāng 上一道银边
(2)根据语段内容填空。(3分)
ㅤㅤ本段文字围绕一个“ ”字,按照空间顺序:山上—— ——山坡—— 描写了济南“薄雪覆盖下小山”的秀气。
(3)对语段中画横线的两个句子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描写黄白相间的山坡,春风化雪,不久人们就会见到山坡原有的颜色。
B.表现济南冬天的温和,雪化了,有水在山坡流动:“山的肌肤”指山坡的草地。
C.描写济南冬天的温和,有水蒸气蒸发升腾的美景,不久雪就会全化了,山坡上原有的颜色比雪色更美。
D.描绘了雪色与草色相同的美景,像穿着好看的衣服;“山的肌肤”指春天来临后满山的花草。
(4)本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分)
13.文学作品阅读。(12分)
开在心里的橘子花
徐光慧
ㅤㅤ①周日的清晨,穿上运动装前往郊外的南山。山风徐徐,吹拂着脸庞。突然,隐隐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我四处张望,并没有看见有花啊。我循着花香一路寻去,转过一座小山坡,顿觉眼前一亮,满眼缤纷,这里竟是一片翠绿的橘林。
ㅤㅤ②小小的橘子花缀满枝头,金黄的花蕊一团团,一簇簇,挤挤挨挨,肆意绽放,像调皮可爱的小精灵。真香啊!它静静地开着,不张扬,不喧哗,自然开放在荒郊僻野。一阵风吹过,几朵小花飘落于掌心,花瓣虽已渐渐枯落,却仍可嗅到淡淡余香,我的心里充盈着满满的感动。
ㅤㅤ③小时候,故乡很多人都会栽种橘树,父亲在老屋后也种了两棵。用不着精心打理,经过阳光雨露的沐浴,橘树很快长得高大茂盛,绿意盎然。每年清明几场春雨后,初夏的某天,似乎只一夜之间,你家的橘子花开了,他家的橘子花开了,全村的橘子花都开了,整个村子浸透在醉人的花香里。我和小伙伴们常常跑到树下玩耍,摘几朵橘子花别在发间,披着满身的花香,欢天喜地满村子疯跑。这时,父亲看着满树橘花,脸上露出笑容。“看这花开得多好,今年橘子收成一定不错啊!”他仿佛已看见金黄的橘子缀满枝头。
ㅤㅤ④橘子成熟了,我们几兄妹帮着父母采摘橘子,分享着收获的喜悦。橘子圆溜溜、黄橙橙的,酸甜可口。父母每年都会送些给亲戚、乡邻,自家也留一些。有一年,橘子遭了虫害,收成很少,母亲把橘子锁在柜子里,家里来了客人才拿出来招待,我们才能分到几瓣吃,让人觉得心里欠欠的。
ㅤㅤ⑤一次放学回家路上,我和同伴路过一片橘林,树上的橘子笑红了脸,像一个个晶莹的红灯笼,刺激着我的味蕾。我咽了咽口水,瞄了一眼身边的同伴。同伴环顾四周悄然无人,便给我使了个眼色,我们迅速摘下了两个橘子,飞也似地逃离橘林,心怦怦乱跳。掰开橘子一阵狼吞虎咽,酸甜的滋味让我们开心不已。我舍不得全部吃掉,便留下几瓣放书包里。
ㅤㅤ⑥晚上,我悄悄拿出剩下的几瓣橘子,不巧被进屋的父亲发现。他沉着脸问:”小惠,哪来的橘子?”“我,我,别人给的……”我支支吾吾地,低下头不敢看父亲的脸。”是不是在村头树上摘的?听说下午有人偷摘橘子了。”我的脸唰地红了:“爸,我,我错了!”
ㅤㅤ⑦“你记住了,别人家的东西,咱千万不能拿,做人一定要堂堂正正。”我点点头,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父亲的声音不大,却重重地敲打在我的心上,让我牢记一生,时刻提醒自己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ㅤㅤ⑧橘子花开了一年又一年,父亲已过世多年,不知道那老屋后的橘子花开了吗?——于我,它们一定开了,开在我的心里,芬芳着我生命的每一天。
( 摘自《中国电视报》2018年04月19日,有删改)
(1)文章回忆了哪几件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分)
(2)请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⑤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树上橘子笑红了脸,像一个个晶莹的红灯笼,刺激着我的味蕾。
(3)为什么以《开在心里的橘子花》为标题?请写出你的理解。(3分)
(4)有人认为,当时的“我”还是个孩子,只不过偷摘了两个橘子,父亲小题大做了。对此,你怎么看?请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看法。(3分)
四、作文
14.根据要求作文。(50分)
ㅤㅤ人的成长需要丰富的物质养料,更需要丰厚厚的精神养料。阳光让我们温暖,感动让我们珍惜,艰难让我们奋进,失败让我们坚强……
ㅤㅤ请寻找成长中那些曾给你精神滋养的人和事,以“_____让我成长”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ㅤㅤ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内容具体,情感真挚,积极向上;③书写工整,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积累运用
1.(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黄晕(yùn) 应和(hè) 贮蓄(zhù) 咄咄逼人(zhuō)
B.抖擞(sŏu) 莅临(lì) 侍弄(shì) 人迹罕至(hān)
C.菜畦(qí) 确凿(zá) 倜傥(tǎng) 混为一谈(hùn)
D.粗犷(kuàng) 分歧(qí) 匿笑(nì) 人声鼎沸(dǐng)
【分析】本题考查基础字词的字音。解答此类题型时,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打好字词基础,另一方面在答题时要仔细辨析。
【解答】A.有误,“咄咄逼人”的“咄”应读作“duō”。
B.有误,“人迹罕至”的“罕”应读作“hǎn”。
C.正确。
D.有误,“粗犷”的“犷”应读作“guǎng”。
故选:C。
【点评】字音是基础部分常考的知识点之一,平时要做好字词积累,答题时认真辨析。
2.(2分)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嘹亮 烂漫 吝啬 恍然大悟
B.诀别 徘徊 高邈 美不盛收
C.酝酿 澄清 签赏 花团锦簇
D.静谧 云宵 搓捻 截然不同
【分析】本题考查基础字词的字形。解答此类题型时,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时打好字词基础,另一方面在答题时要仔细辨析。
【解答】A.正确。
B.有误,“美不盛收”的“盛”应为“胜”。
C.有误,“签赏”的“签”应为“鉴”。
D.有误,“云宵”的“宵”应为“霄”。
故选:A。
【点评】字形是基础部分常考的知识点之一,平时要做好字词积累,答题时认真辨析。
3.(2分)有关下面文段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ㅤㅤ忽然到了晚间,水银柱降下来,黎明提前敲着窗户,你睁眼一看,屋顶、树枝、街道,都已经盖上柔软的雪被,地上的光亮比天上还亮。这雨的精灵,雨的公主,给南国城市和田野带来异常的蜜情,是它送给人们一年中最后的一份礼物。
A.“黎明”“异常”“精灵”是名词。
B.“睁眼”“忽然”是动词。
C.画线的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D.“柔软”“蜜情”是名词。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语法知识的辨析能力。结合自己积累的知识解答即可。
【解答】A.有误,“异常”是形容词,不是名词。
B.有误,“忽然”是副词,不是动词。
C.正确。
D.有误,“柔软”是形容词,不是名词。
故选:C。
【点评】判断词性的方法:
1.根据词语的意思,依据不同词性的定义来判断。
2.如果是判断句子或短语中某个词语的词性,可以根据这个词语在句子充当的成分或修饰的词语来判断。
4.(2分)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之本,是立身处世之道。
B.通过这学期的学习,使我认识到阅读对提高语文成绩的重要性。
C.我们要善于运用材料、积累材料、整理材料,才能写好作文。
D.读经典作品,可以帮助我们思考许多人生问题,有利于文化积累,让自己的思想与大师们。
【分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解答此类问题时,一方面要注意积累常见病句类型,掌握每种病句类型的常见设错规律,另一方面在答题时要注意“抓主干,理枝蔓”。
【解答】A.正确。
B.有误,成分残缺,可删掉“通过”或“使”。
C.有误,语序不当,应将“运用材料、积累材料、整理材料”改为“积累材料、整理材料、运用材料”。
D.有误,成分残缺,可在句末加上“联网接轨”。
故选:A。
【点评】病句辨析是基础部分常考题型之一,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成分赘余、结构混乱、不合逻辑等。
5.(2分)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B.《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一本回忆性散文集,讲述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时求学的历程,追忆那些难于忘怀的人和事。
C.《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D.《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儒家经典著作,宋代把它与《大学》《礼记》《孟子》合称为“四书”。
【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此类问题时,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时的课本学习中做好积累,准确记忆相关知识点,另一方面答题时要注意仔细审题,认真辨析。
【解答】ABC.正确。
D.有误,《礼记》应改为《中庸》。
故选:D。
【点评】文学常识是基础部分常考题型之一,答题时要灵活运用日常学习所积累的知识,仔细甄别。
6.(2分)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尊君在不”中的“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B.“待君久不至”中的“君”相当于“您”,表示有礼貌地称呼对方。
C.“君与家君期日中”中的“家君”是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D.古人称谓中有谦称与尊称的区别,“令尊”“令堂”“愚兄”“鄙人”“令爱”都属于尊称。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于文学、文体常识的识记能力。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文体常识要注意各种文体的特点。
【解答】ABC.正确;
D.有误,“愚兄”“鄙人”是谦辞。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问题,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于重点作家、朝代、国籍等必须熟记。
二、基础
7.(8分)默写。
(1)“ 吹面不寒杨柳风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朱自清《春》)
(2)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3)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
(4)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述而》)
(5)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6)《夜上受降城闻笛》中,表达征人们绵绵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不知何处吹芦管 , 一夜征人尽望乡 。
(7)《天净沙•秋思》中用落日来抒写思念之深或离别之苦,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诗句是: 夕阳西下 , 断肠人在天涯 。
(8)《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学而不思则罔 , 思而不学则殆 。
【分析】本题考查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根据提示和语境写出相应的句子,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
【解答】答案:
(1)吹面不寒杨柳风
(2)秋风萧瑟(注意“萧”的书写)
(3)风正一帆悬
(4)于我如浮云
(5)落花时节又逢君
(6)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注意“芦”的书写)
(7)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注意“涯”的书写)
(8)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注意“罔”的书写)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8.(5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问题。
ㅤㅤ我常存着这样的一个希望:这一次所见的赛会,比前一次繁盛些。可是结果总是一个“差不多”;也总是只留下一个纪念品,就是当神像还未抬过之前,花一文钱买下的,用一点烂泥,一点颜色纸,一枝竹签和两三枝鸡毛所做的,吹起来会发出一种刺耳的声音的哨子,叫作“吹都都”的,吡吡地吹它两三天。
(1)以上文段选自《 五猖会 》,它是鲁迅先生唯一的散文集《 朝花夕拾 》中的一篇。
(2)从文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分析】《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
【解答】(1)本题考查名著作品识别和名著常识。
结合“叫作‘吹都都’的,吡吡地吹它两三天”可知,选自《五猖会》,它是鲁迅先生唯一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一篇。
(2)本题考查名著人物。结合“我常存着这样一个希望”“吡吡地吹它两三天”等分析人物性格特征。
答案:
(1)五猖会 朝花夕拾
(2)这是一个天真活泼、贪玩、充满幻想的孩子。
【点评】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9.(5分)语文实践活动。
班里决定举行以“朋友”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解读“朋友”内涵]
ㅤㅤ图为“朋”字和“友”字的甲骨文。“朋”字的甲骨文看起来像并列的两串贝壳,这种并列的关系表达了“朋”字 朋友之间关系平等 的内涵。“友”字的甲骨文看起来像两只同时伸出来的右手,两手相交表示握手。大家都伸出右手紧紧相握,以表达亲密友好之意,所以“友”字的本义是 平等、友好 。
(2)[展示“朋友”内形象]
请根据下面的提示,向大家介绍你的一位好朋友。
我的朋友是一个 乐于助人 的人,他(她) 总是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竭尽全力地帮助我 。(具体表现)
【分析】(1)本题考查字词含义。根据材料中给出的提示,“朋”字看起来像并列的两串贝壳,即是表明二者之间的平等。“友”字看起来像两只相握的右手,从朋友关系来理解,是表示二者的关系亲密。所以“友”字的本义是平等、友好。
(2)本题考查推荐介绍。可以介绍你的这位朋友的长相、性格、行为及与自己的亲密关系。最重要的是根据题干所给的提示来介绍。比如一空,可以填性格;二空,可以填自己遇到难处等,他对你的帮助与影响。
【解答】答案:
(1)示例:朋友之间关系平等;平等、友好。
(2)示例:乐于助人 总是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竭尽全力地帮助我
【点评】综合读写题给出一段材料,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三、阅读理解
10.(5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各题。
小雨
[宋]杨万里
雨来细细复疏疏,纵不能多不肯无。
似妒诗人山入眼,千峰故隔一帘珠。
(1)上文中 细 、 疏 。“不能多”等词语照应了题目中的“小”。
(2)赏析第三句中“妒”字的妙处?
【分析】生活中小事,自然界景物,到了杨万里的笔下,总是充满无穷的情趣。杨万里生平游迹很广,他的诗中,写山水的很多;他又特别喜欢雨景,所以写雨的也不少。这些诗,每一篇有每一篇的特点,令人百读不厌。这首绝句写小雨。雨本是没有情的东西,杨万里偏要赋予它与人相同的感情,于是使诗充满了新鲜感。
【解答】(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诗前两句刻画小雨,说丝丝细雨,稀稀拉拉地下着,既下不大,又不肯停下。首句以两组叠字状出小雨的情况,非常传神,与他的《雨作抵暮复晴》中“细雨如尘复如烟”句一样,描绘得很细,但有程度上的不同,这里写的是小雨,不是毛毛雨,所以不如尘似烟,而是“细细”与“疏疏”。第二句从雨量上写,不能多又不肯无,那便是小雨。
(2)本题考查炼字赏析。这首《小雨》诗,换用拟人手法,说自己生平喜欢看山,这雨似乎对自己妒忌,有意从屋檐上滴下,组成一张珍珠般的帘子,把那千峰给遮挡。“珠帘”二字很确切,因为雨不大,尚是一点点下滴,如成串的珍珠;如果是大雨,流下的就是水线、水柱,而雨本身就成了帘子了。说雨妒,诗人是在调侃,但这一调侃非常有意思。因了雨的妒,挂上了珠帘,却使原本的景色似乎更加优美。因为是稀疏的珠帘,隔着它去眺望远处的山峰,增加了迷濛,比直接看山更富有诗情画意。
答案:
(1)细、疏。
(2)“妒”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了小雨以人的妒忌情态,表达了对小雨的喜爱之情。
译文:
细细的,疏疏的,雨儿飘飘洒洒;你下又下不大,停又不肯停下。是不是妒忌我太喜欢欣赏那远处的青山?故意从檐下滴成一层珠帘,遮住那千峰万崖。
【点评】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一、了解作者所处时代背景和特定的写作背景。二、把握作者思想特点和诗词创作的风格流派。三、品味词句、把握意象并进而领悟诗词意境。四、探究诗词中景、事、人、典的用意和直接抒情议论的关键句。
11.(13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ㅤㅤ[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ㅤㅤ[乙]客有问陈季方①:“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季方曰:“吾于家君譬如桂树生泰山之阿②。上有万仞之高,下有不测之深;上为甘露所沾③,下为渊泉所润。当斯之时,桂树焉④知泰山之高,渊泉之深?不知有功德与无也!”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陈季方:陈太丘之子。②泰山之阿(ē):泰山的弯曲处。③沾:浸湿。④焉:怎么。
(1)解释下列加点词。
①太丘舍去 舍弃,丢下。
②下车引之 拉,牵拉。
③吾家君 我,我们。
④当斯之时 这。
(2)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
①陈太丘与友期行
②不知有功德与无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②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
(4)阅读[甲][乙]两文,从陈元方、陈季方兄弟俩的话语中,你可以读出他们与父亲怎样的关系?请结合两则短文加以分析。
【分析】译文:
【甲】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咎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乙】
有位客人问陈季方:“令尊太丘长有哪些功勋和品德,因而在天下享有崇高的声望?”季方说:“我父亲好比生长在泰山一角的桂树。上有万丈高峰,下有深不可测的深渊;上受雨露浇灌,下受深泉滋润。在这种情况下,桂树怎么知道泰山有多高,深泉有多深呢?不知道有没有功德啊!”
【解答】(1)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①句意: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舍,舍弃,丢下。
②句意: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引,拉,牵拉。
③句意:我父亲。吾,我,我们。
④句意:在这种情况下。斯,这。
(2)本题考查断句。
①句意: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故可断为:陈太丘/与友期行。
②句意:不知道有没有功德啊!故可断为:不知/有功德与无也。
(3)本题考查翻译。
①重点词:期,约定;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委,抛弃,舍弃。句意:和我约好了一起走,却丢下我而离开。
②重点词:足下家君,敬称,您父亲;荷,承担,享有。句意:您父亲陈太丘有什么功德,而能在天下享有崇高的声望?
(4)本题考查比较阅读的能力。
细读两文,疏通文意可知,甲文中陈元方用无信和无礼来对父亲的客人进行斥责,有理有据。元方用机智和果敢的行动维护了父亲的尊严,可以看出他非常尊敬和爱戴自己的父亲。乙文中季方并没有直接回答客人的问题,而是巧用比喻,用生长在泰山顶上的桂树来比喻父亲。既不失轻重,避免了炫耀之嫌,又突出了父亲的学问和德行,可见他对父亲非常敬重。
答案:
(1)①舍弃,丢下。
②拉,牵拉。
③我,我们。
④这。
(2)①陈太丘/与友期行。
②不知/有功德与无也。
(3)①和我约好了一起走,却丢下我而离开。
②您父亲陈太丘有什么功德,而能在天下享有崇高的声望?
(4)陈元方、陈季方兄弟俩非常尊敬和爱戴自己的父亲。甲文中友人当着陈元方的面指责其父时,陈元方极力维护父亲,批评对方的不是:乙文中陈季方对父亲的评价很高,用泰山之高,深渊之深来衬托父亲学问之高和懂得的道理之多。从这些均可看出兄弟俩对父亲的感情之深
【点评】文言文翻译方法:
对,即对译法。也就是用现代汉语中等值的词去对换被译文言词的方法。
增,即增添法。古汉语的词大多数是单音词,翻译时,要把这些文言单音词加以扩充,使之成为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
删,即删减法。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没有相当的词表示它,不能硬译。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虽有同它相当的词,但如果勉强译出来,反而使句子累赘。属于这两种情况的文言虚词,翻译时则删去。
移,即移位法。将文言句子按照现代汉语语法格式,调整语序。凡是与现代汉语的句法结构形式不一致的文言句子,翻译时不能照原句的语序排列,必须将不合现代汉语的语序部分加以调整。
留,即保留法。凡是古今意思相同的词,以及帝号、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度量衡单位等,可照录于译文中,不必另作翻译。
换,即替换法。不少文言文所表示的意义,在现代汉语中不是用原词表示,翻译时可用现代汉语中意义相当的词去替换。
12.(10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 问 题。
ㅤㅤ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 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老舍《济南的冬天》)
(1)请给下列句中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①好像日本看 kān 护妇
②树尖上顶着一髻 jì 儿白花
③给蓝天 xiāng 镶 上一道银边
(2)根据语段内容填空。
ㅤㅤ本段文字围绕一个“ 秒 ”字,按照空间顺序:山上—— 山尖 ——山坡—— 山腰 描写了济南“薄雪覆盖下小山”的秀气。
(3)对语段中画横线的两个句子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D
A.描写黄白相间的山坡,春风化雪,不久人们就会见到山坡原有的颜色。
B.表现济南冬天的温和,雪化了,有水在山坡流动:“山的肌肤”指山坡的草地。
C.描写济南冬天的温和,有水蒸气蒸发升腾的美景,不久雪就会全化了,山坡上原有的颜色比雪色更美。
D.描绘了雪色与草色相同的美景,像穿着好看的衣服;“山的肌肤”指春天来临后满山的花草。
(4)本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分析】本段文字出自老舍的经典名篇《济南的冬天》。这一段文字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写了济南雪后的山色,突出了这些小山太秀气的特点。
【解答】(1)本题考查字词注音或书写。根据记忆,可知答案为:kān jì 镶。
(2)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结合“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可知本段文字围绕一个“秒”字展开。作者按照空间顺序描述了山上的小雪,筛选显示作者观察顺序的词,即筛选表示空间位置转换的词语,阅读文段,逐句筛选。“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这是写山上看到景色;“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这是描写山尖的景色;“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这句是描写山坡上的景色;“等到快回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这句是描写山腰的景色。依据以上分析筛选出表示空间位置的词语:山上、山尖、山坡上、山腰。
(3)本题考查句子含义的理解。“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这里作者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人格化,并且把山上的景象比喻成“带水纹的花衣”,主要想用“带水纹的花衣”来表现山上雪景和草色相间的美丽景色,而并不是指济南的冬天天气暖和,雪化了,才有水纹的出现。“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这里也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山坡上的花草比喻成“山的肌肤”,而并不是指山本身有肌肤。分析这句,要结合上下语句的内容,现在山坡上都是枯黄的草,能够使山上有更美丽的鲜艳的花衣,只有长在山坡上的花草丛生之时才会实现,所以语句中用了“希望”和“更美”两个词语,然而花草丛生时应该是春天来临之时,而不是现在的冬季,所以“山的肌肤”也并不是指现在“山坡上的草”。故A、B、C三项的叙述都有偏差。只有D项符合语句所要表达的意思。
故选:D。
(4)本题考查词语表达效果及作者情感分析。《济南的冬天》通过对济南冬天场景的描述,充分体现了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的喜爱之情,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小雪后小山秀美的赞美爱怜之情。“秀气”这里含义是玲珑秀美,运用了拟人修辞,既写出了济南雪后山景的特点,又流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小山的爱怜,进而表达对家乡济南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答案:
(1)kān jì 镶
(2)秒 山尖 山腰
(3)D
(4)表达了作者对薄雪覆盖小山的喜爱之情,进而表达对家乡济南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点评】散文阅读的一般方法:
1.找“要素”。阅读叙事性散文,必须掌握记叙的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通过分析人物形象和事件的演变性质来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
2.理顺序。叙事散文以叙述和描写为基本表达方式,阅读时,应注意研究记叙的顺序(顺叙、插叙、倒叙),研究文章怎样过渡和照应,如何开头和结尾,做到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3.抓线索。线索是情节发展的脉络,线索的作用在于联系事件和场面,贯串情节。一篇文章以什么为线索,是由文章的中心决定的。根据文章中心需要,可以以物为线,以事为线;可以以人为线,以情为线;也可以以时间为线,以地点为线。
4.品情感。抒情散文着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作者的喜怒哀乐都包含在字里行间。
5.析哲理。就是挖掘作品中所蕴含的哲理。散文的抒情,总是在叙事、咏物的基础上进行,常说的见物思情就是这个道理。
13.(12分)文学作品阅读。
开在心里的橘子花
徐光慧
ㅤㅤ①周日的清晨,穿上运动装前往郊外的南山。山风徐徐,吹拂着脸庞。突然,隐隐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我四处张望,并没有看见有花啊。我循着花香一路寻去,转过一座小山坡,顿觉眼前一亮,满眼缤纷,这里竟是一片翠绿的橘林。
ㅤㅤ②小小的橘子花缀满枝头,金黄的花蕊一团团,一簇簇,挤挤挨挨,肆意绽放,像调皮可爱的小精灵。真香啊!它静静地开着,不张扬,不喧哗,自然开放在荒郊僻野。一阵风吹过,几朵小花飘落于掌心,花瓣虽已渐渐枯落,却仍可嗅到淡淡余香,我的心里充盈着满满的感动。
ㅤㅤ③小时候,故乡很多人都会栽种橘树,父亲在老屋后也种了两棵。用不着精心打理,经过阳光雨露的沐浴,橘树很快长得高大茂盛,绿意盎然。每年清明几场春雨后,初夏的某天,似乎只一夜之间,你家的橘子花开了,他家的橘子花开了,全村的橘子花都开了,整个村子浸透在醉人的花香里。我和小伙伴们常常跑到树下玩耍,摘几朵橘子花别在发间,披着满身的花香,欢天喜地满村子疯跑。这时,父亲看着满树橘花,脸上露出笑容。“看这花开得多好,今年橘子收成一定不错啊!”他仿佛已看见金黄的橘子缀满枝头。
ㅤㅤ④橘子成熟了,我们几兄妹帮着父母采摘橘子,分享着收获的喜悦。橘子圆溜溜、黄橙橙的,酸甜可口。父母每年都会送些给亲戚、乡邻,自家也留一些。有一年,橘子遭了虫害,收成很少,母亲把橘子锁在柜子里,家里来了客人才拿出来招待,我们才能分到几瓣吃,让人觉得心里欠欠的。
ㅤㅤ⑤一次放学回家路上,我和同伴路过一片橘林,树上的橘子笑红了脸,像一个个晶莹的红灯笼,刺激着我的味蕾。我咽了咽口水,瞄了一眼身边的同伴。同伴环顾四周悄然无人,便给我使了个眼色,我们迅速摘下了两个橘子,飞也似地逃离橘林,心怦怦乱跳。掰开橘子一阵狼吞虎咽,酸甜的滋味让我们开心不已。我舍不得全部吃掉,便留下几瓣放书包里。
ㅤㅤ⑥晚上,我悄悄拿出剩下的几瓣橘子,不巧被进屋的父亲发现。他沉着脸问:”小惠,哪来的橘子?”“我,我,别人给的……”我支支吾吾地,低下头不敢看父亲的脸。”是不是在村头树上摘的?听说下午有人偷摘橘子了。”我的脸唰地红了:“爸,我,我错了!”
ㅤㅤ⑦“你记住了,别人家的东西,咱千万不能拿,做人一定要堂堂正正。”我点点头,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父亲的声音不大,却重重地敲打在我的心上,让我牢记一生,时刻提醒自己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ㅤㅤ⑧橘子花开了一年又一年,父亲已过世多年,不知道那老屋后的橘子花开了吗?——于我,它们一定开了,开在我的心里,芬芳着我生命的每一天。
( 摘自《中国电视报》2018年04月19日,有删改)
(1)文章回忆了哪几件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请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⑤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树上橘子笑红了脸,像一个个晶莹的红灯笼,刺激着我的味蕾。
(3)为什么以《开在心里的橘子花》为标题?请写出你的理解。
(4)有人认为,当时的“我”还是个孩子,只不过偷摘了两个橘子,父亲小题大做了。对此,你怎么看?请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分析】这是一篇记叙文,写了“我”幼时老屋后有两棵橘子树,“我”闻花香,品果实很是开心,遇到收成不好的时候,母亲会把橘子藏起来招待客人。文章还记叙了“我”因偷了村头的橘子而被父亲责骂,但却同时牢牢记住父亲告诫“我”的,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橘子树和父亲的话影响着“我”的一生。
【解答】(1)本题考查文章情节的梳理和概括。从文章开头梳理全文,分别概括每个部分的内容即可。第①②段写闻橘子花的香气。第③④段写自己家种植橘子、收获橘子的过程。第⑤⑥⑦段写“我”偷摘别人家的两个橘子,被父亲批评。
(2)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树上的橘子笑红了脸,像一个个晶莹的红灯笼,刺激着我的味蕾”从修辞方法看,把橘子比作是灯笼,结合本句语境可知,这处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橘子成熟时呈现红色的特点,联系人物感情可知,还表现了作者看到橘子成熟后的喜悦心情。
(3)本题考查标题的作用。根据文章内容可以看出,“橘子花”是全文的线索,所以标题有贯穿全文的作用。标题没有直接用“橘子花”,而是起为“开在心里的橘子花”,起到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同时,“橘子花”暗示主旨,它并不只是花,还代表父亲的爱与教诲。
(4)本题考查谈看法。“我”小时候偷摘了两个橘子,被父亲批评。父亲的做法是完全正确的。回答时要首先肯定父亲的做法,然后谈谈理由。如果认为父亲是“小题大作”则是错误的,后面无论怎样辩解都没有意义。
答案:
(1)闻橘子花香;家中种橘子、采摘橘子、吃橘子;偷别人家的橘子被父亲批评。
(2)运用比喻的修辞,把橘子比作红灯笼,生动写出了橘子成熟的特点,表现了作者喜悦的心情。
(3)暗示文章主旨,饱含对父亲的热爱和感激;“橘子花”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并能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4)示例:父亲并非小题大做。勿以恶小而为之,如果做了错事,认为是小事,不值得过问,那么孩子很可能就会失去辨别是非的能力,将来会犯更大的错误。
【点评】阅读分析题是语文学科中常见的题目类型,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及主题,然后结合所给题目分析完成。
四、作文
14.(50分)根据要求作文。
ㅤㅤ人的成长需要丰富的物质养料,更需要丰厚厚的精神养料。阳光让我们温暖,感动让我们珍惜,艰难让我们奋进,失败让我们坚强……
ㅤㅤ请寻找成长中那些曾给你精神滋养的人和事,以“_____让我成长”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ㅤㅤ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内容具体,情感真挚,积极向上;③书写工整,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分析】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
一、审题立意。审题可知,题目中的空白处填写的应是对自己的成长起到陪伴作用的具体内容。可实写,比如,书让我成长,妈妈让我成长,门口的小树让我成长等等。可虚写,比如,亲情让我成长,友情让我成长,自信让我成长等等。“成长”是一个比较大的话题,所以应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通过记叙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事件,表现出某某给自己的陪伴与帮助。如拟题为:书陪我成长。选好写作对象后要思考,我为什么选他(它)?他(它)又是如何陪伴我成长的?我们之间的故事要尽可能地详细叙述,以此来表达对成长的感悟。既然是陪伴我成长的人或事,那肯定是积极向上的,会给我们生活的启迪,故立意上肯定是正能量的。观察身边的人和事,传达生活中的真善美。
二、选材构思。本文可以写的内容很多,如写人,可以写妈妈、老师等给我们带来巨大帮助的人,如写事,可以写书、旅游等,写写它给我们带来的有益影响。确定好写作对象后,文首可以以题记的形式点明题旨,彰显自己的写作功底和思想深度。如果写人记事,可以按时间顺序,以童年,小学,中学的顺序来记叙书对自己的陪伴和自己从书中获得的感悟,应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写出真情实感。也可以按重要性,详略结合进行展开。文未则以议论或抒情升华主题,总结全文,并与文题或文首形成前后呼应,使全文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全文思路清晰,情感真切即可。
【解答】
亲情让我成长
人们都说,亲情是无价的,亲情是宝贵的……而我,也常常这样认为。亲情,有时使失落的我走出阴影,有时使失去信心的我找回自己。总之,亲情在我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在我生活的大家庭里,细心的妈妈,负责的爸爸,节俭的奶奶,博学的爷爷,外加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妹妹,都使我感受到亲情的重要性。
在我的印象中,奶奶是忙碌的,她每天总是在为我的衣食住行而操心。奶奶还很节俭,有时妈妈叫她拿去扔掉的旧衣服,她总是偷偷收着,为此她俩没少吵过架。我好奇,私下里问过奶奶:“奶奶,妈妈说你小气,为什么呀?”每当这时,奶奶总是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孩子,钱总有花完的一天,还是节俭点好呀!”我便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细心的妈妈总是我生活中的依仗。每当我生病时,妈妈总是寸步不离地照顾着我。那种无私和母爱让我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和无限的爱意。
再说那工作认真负责的爸爸,他是个老师,平日在课堂上讲起课来口若悬河,到了家却几乎从不开口说话。不过,在他的影响下,我和妹妹更加热爱学习了。爸爸的身上,让我感受到了一股浓浓的父爱。
小妹妹是我童年中最要好的玩伴。她那张永远都红扑扑的小脸蛋上,长着一双会说话的大眼睛,浑身透着灵气。她既懂事,又可爱。这不,今天刚把我的玩具弄坏了。看我心疼地坐在沙发上直抹眼泪,她看看桌上的纸巾,便拿起一张递给了我。我明白她的意思,接了过来,她见我不哭了,便笑了……
全家最有学问的人要数爷爷了。俗话说得好:活到老,学到老。我的爷爷便应了这句古话,每天都要抱上一本书来读。有一次,我进了他的书房,随手翻了几个本子,上面全是密密麻麻、大大小小的读书笔记。是啊,学习是多么的重要啊!
亲情就像这春天里的雨水,一点一滴地滋润了我,它让我成长中的每一天都那么充实,那么富有意义。
【点评】本文描述了亲情在作者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家庭每个成员对作者的关爱和影响。文章语言朴实自然,情节生动有趣,令人感受到亲情的真挚与可贵。通过读这篇文章,我们能够体会到亲情的重要性,以及家庭对每个人成长的深远影响。
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共4页。
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共8页。
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