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百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起点调研测试技术试卷(Word版附解析)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4/15102315/0-170304990181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江省百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起点调研测试技术试卷(Word版附解析)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4/15102315/0-170304990185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江省百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起点调研测试技术试卷(Word版附解析)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4/15102315/0-170304990189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江省百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起点调研测试技术试卷(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浙江省百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起点调研测试技术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关于网络说法不正确的是, 定义如下递归函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信息技术(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下列关于数据和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音频和视频不是数据的表现形式
B. 信息的价值一般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C. 信息的加工和处理必须使用计算机才能完成
D. 银联卡用久了会失去磁性,这说明信息在重复使用中会产生损耗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数据和知识。音频和视频是数据的表现形式。它们是数字数据,可以被计算机处理和存储。A选项错误。信息的价值确实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信息的价值取决于其时效性,某一时刻的信息可能很有价值,但过了一段时间后,它的价值可能会降低。B选项正确。信息的加工和处理不一定非要使用计算机,但计算机通常能够更高效地处理大量信息。C选项错误。信息本身不会因为重复使用而损耗,但物理介质可能会受到磨损和损坏。D选项错误。故答案为B选项。
2. 某“自助扫码点餐系统”的部分功能是:消费者扫描二维码进入点餐页面,系统推荐热销菜品,客户根据个人喜好自助下单,完成在线支付。消费者填写个人基本信息,注册成为餐厅会员后,将会不定期收到餐厅发出的优惠活动讯息。下列关于该系统功能和应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信息系统的用户是消费者
B. 该系统具有数据采集、处理和存储等功能
C. 消费者自助下单和结账为餐厅节约了人力成本
D. 系统在网络故障时无法完成自助下单,这体现了信息系统对外部环境的依赖性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信息系统。该系统的用户既包括消费者(顾客)又包括餐厅管理者(用于管理订单、菜单、优惠等)。故答案为A选项。
3. 某“自助扫码点餐系统”的部分功能是:消费者扫描二维码进入点餐页面,系统推荐热销菜品,客户根据个人喜好自助下单,完成在线支付。消费者填写个人基本信息,注册成为餐厅会员后,将会不定期收到餐厅发出的优惠活动讯息。该系统的下列应用中,体现人工智能技术的是( )
A. 推荐热销菜品B. 扫描二维码登录系统
C. 下单时自动使用优惠券D. 人脸识别完成支付认证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应用于多个方面,其中包括人脸识别。在选项中,只有选项D提到了人脸识别技术,用于完成支付认证,这是一个典型的人工智能应用,其他选项虽然也涉及技术,但并不明确体现人工智能技术。故答案为D选项。
4. 某“自助扫码点餐系统”的部分功能是:消费者扫描二维码进入点餐页面,系统推荐热销菜品,客户根据个人喜好自助下单,完成在线支付。消费者填写个人基本信息,注册成为餐厅会员后,将会不定期收到餐厅发出的优惠活动讯息。下列关于信息系统安全和信息社会责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使用扫码点餐,其目的是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B. 在该系统中,可为所有的用户设置相同的访问控制权限
C. 系统定期备份数据,是保护数据安全的重要措施
D. 未经授权,可将用户的基本信息进行出售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信息系统安全。扫码点餐是为了提高用户的便利性和效率,并不一定直接与系统的安全性有关。A选项错误。不同用户可能需要不同的访问权限,以确保他们只能访问他们有权访问的信息和功能。设置相同的权限对系统的安全性是不利的。B选项错误。数据备份是信息系统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定期备份数据,系统可以在发生数据丢失或损坏的情况下迅速恢复到之前的状态,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这是保护用户信息和系统数据安全的关键步骤。C选项正确。未经用户授权出售用户的基本信息是违法行为,违反了信息社会责任的原则。信息系统应该保护用户的隐私和数据安全。D选项错误。故答案为C选项。
5. 下列关于网络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网络是由数据通信系统以及网络软件和网络协议三部分组成
B. 移动通信的实质是利用无线电波来传递信息
C. 网络互联设备,主要包括调制解调器、路由器和交换机等
D. 网络资源共享指网络中的软件、硬件、数据资源的共享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网络相关知识。计算机网络主要由计算机系统、数据通信系统、网络软件及协议三大部分组成。故答案为A选项。
6. 下列关于移动终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移动终端工作原理与计算机基本相同,包括输入、处理、存储和输出
B. 移动终端的“智能性”在硬件上主要基于传感器的植入
C. Andrid, Apple iOS, HarmnyOS 是常见的移动终端应用软件
D. 影响智能手机的主要性能指标有CPU、存储和屏幕分辨率等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移动终端。Andrid、Apple iOS 和 HarmnyOS 是移动终端的操作系统,而不是应用软件。它们是用于运行应用程序的底层操作系统。故答案为C选项。
7. 下列关于模拟信号数字化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数字化过程一般需要经过采样、量化与编码
B. 数据在计算机中以二进制方式存储
C. 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会引起失真
D. 量化值的范围是0~256,则量化位数最少是8位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模拟信号数字化。数字化过程一般需要经过采样、量化与编码;数据在计算机中以二进制方式存储;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会引起失真;量化值的范围是0~256,则量化位数最少是9位,故本题选D选项。
8. 某二叉树中序遍历为ABCDEF,则下列不可能是此二叉树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二叉树遍历。中序遍历的规则:(1)中序遍历左子树(2)访问根节点(3)中序遍历右子树。选项C的中序遍历为:ACBDEF。故本题应选C。
9. 栈q初始有三个值,经过一系列入栈,出栈操作后,栈为空,若元素出栈的顺序是1,2,3,4,5,6,7,则栈q初始的情况可能是( )
A. [1,2,3]B. [7,5,6]C. [6,3,1]D. [4,7,2]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数据结构栈。根据栈的特性,出栈顺序为1,2,3,4,5,6,7时,栈的初始情况必须满足以下条件:入栈的元素应该在出栈的顺序中,且出栈顺序按照入栈的相反顺序进行。栈的初始元素顺序应该使得出栈操作能够顺利进行。根据这两个条件,我们可以逆向推导栈的初始情况:出栈顺序是1,2,3,4,5,6,7,逆序就是7,6,5,4,3,2,1。从右往左,第一个出栈的元素是1,所以1必须是栈的底部元素。然后是2,所以2在1的上面。接下来是3,所以3在2的上面。以此类推,最后一个出栈的元素是7,所以7在6的上面。所以,栈的初始情况可以是[6,3,1],即选项C。故答案为C选项。
10. 定义如下递归函数:
def f(a, n):
n=n-1
if n==0:
return a
else:
return f(a-1,n)+f(a+1,n)
print(f(5,3))
程序运行后,输出的结果是( )
A. 10B. 20C. 30D. 40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递归函数。递归函数的基本思想是将问题分解成更小的子问题,并通过递归调用解决这些子问题,最终得出整个问题的解。在这个递归函数中,a 是一个参数,而 n 是递归的次数。每次递归,n 减小1,直到 n 等于0,这时递归停止。在每次递归调用中,函数返回 f(a-1, n) + f(a+1, n) 的值。这意味着,递归函数会计算 f(a-1, n) 和 f(a+1, n) 的值,然后将它们相加。考虑递归的调用栈:f(5, 3) 调用 f(4, 2) 和 f(6, 2)。f(4, 2) 调用 f(3, 1) 和 f(5, 1)。f(6, 2) 调用 f(5, 1) 和 f(7, 1)。现在,让我们计算它们的值:f(3, 1) = 3(因为 n 为1时,返回 a 的值)。f(5, 1) = 5。f(7, 1) = 7。回到第2步:f(4, 2) = f(3, 1) + f(5, 1) = 3 + 5 = 8。回到第3步:f(6, 2) = f(5, 1) + f(7, 1) = 5 + 7 = 12。最终:f(5, 3) = f(4, 2) + f(6, 2) = 8 + 12 = 20。所以,print(f(5,3)) 的输出结果是20。故答案为B选项。
11. 有如下Pythn程序:
q=[0]*6
q[0]=1
head=0; tail=1
while tail=len(q)-1。在第一次循环中,x=1,根据条件将x*2和x*3放入队列,所以队列变为[1,2,3,0,0,0],tail=3,head=1。在第二次循环中,x=2,根据条件将x/2放入队列,队列变为[1,2,3,1,0,0],tail=4,head=2。在第三次循环中,x=3,根据条件将x*2和x*3放入队列,队列变为[1,2,3,1,6,9],tail=6,head=3。第四次循环,不满足循环条件,退出循环,故tail-head的值为3。故答案为A选项。
12. 使用链表结构模拟某景区游玩路线,链表a中每一个节点包含三个数据,第1个为景点名称,第2个为预计游玩时间(单位:分钟),第3个为下一个景点指针。景区可以从多个景点的大门进入,但只能从"天梯"离开,输出显示各大门进入路线及预计总时间的代码如下。
a=[["迎客松",21,2],["激流勇进",40,2],["天空栈道",50,5],["一线天",30,4],["飞来峰",60,5],["天梯",20,-1]
head=[0,1,3]
fr i in range(len(head)):
(1)
s=a[p][1]
while a[p][2]! =-1:
print(a[p][0],end="-->")
(2)
(3)
print(a[p][0])
print("预计时间:",s,"分钟")
上述程序划线处的可选代码有:
①p=head ②p=head[i] ③s=s+a[p][1] ④p=a[p][2]
则(1),(2),(3)处代码依次为( )
A. ①③④B. ①④③C. ②③④D. ②④③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链表结构。链表结构模拟景区游玩路线的程序中,需要注意如下的逻辑:(1)处:应该设置当前节点的指针p为head[i],表示第i个大门的开始路线,即p=head[i]。(2)(3)处注意s的初值为a[p][1],同时最后一个节点取不到,所以应先跳入下一节点再统计当前时间的和,所以答案为②④③,故答案为D选项。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13小题7分,第14小题10分,第15小题9分,共26分)
13. 某货品仓库最多存储m件货物,只能从左右两侧取出,现要在移动其他货物次数尽可能少的情况下取出一件某类货物,取出后,其他货物按照原有顺序重新存入,货物间不留空隙。比如:仓库存储情况列表a=["0","A","A","B","B","A","0","0","0"],其中"0"表示空位,"A","B"表示位置上货物种类,现需从中取出一件B货物,则应从右侧取出,取完后,仓库存储列表更新为 a=["0","A","A","B","A","0","0","0","0"]。
(1)若要上述实例中,再取出一件B货物,则应从________(选填:左侧/右侧)取出。
(2)实现上述功能的部分Pythn程序如下,请在划线处填入合适代码
#读取仓库存储情况列表a,最多存储件数m,代码略
kind=input("请输入货物:")
left=right=0 #left 记录从左侧取出此货物时需移动其他物品的次数,right记录
从右侧取出此货物时需移动其他物品的次数
i=0; j=m-1
t=[0,0]
#t表示是否找到此货物
while iright:
fr k in range(j, m-1):
a[k]=a[k+1]
a[m-1]="0"
else:
fr k in range(i, 0, -1):
③____
a[0]=""
print(a)
【答案】 ①. 右侧 ②. a[i]=="0" ③. right+=1 ④. a[k]=a[k-1]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Pythn程序。
(1)若要再取出一件B货物,应从右侧取出。因为右侧是B货物的最近存放位置,取出后需要移动其他货物最少。故答案为右侧。
(2)left记录离左外侧最近的此货物的离外侧距离,从左遍历时,若当前a[i]为“0”,则继续下一个,不增加left值,若当前a[i]为此货物,则左侧遍历结束,若当前a[i]是其他货物,则left+1并继续下一个,右侧同理。最后判断left和right大小,小的那侧内移。第一个空用于检查仓库的第i个位置是否为空位。在仓库存储情况列表a中,"0"表示空位,因此条件检查了当前位置是否为空。故答案为:a[i]=="0"。第二个空表示从右侧取出此货物时,需移动其他物品的次数增加1。在这个循环中,右侧的货物被往左移动,所以右侧取出货物需要移动右边的货物,因此 right 记录了离右外侧最近的此货物的离外侧距离。故答案为:right+=1。第三个空表示在左侧取出货物时,将左边的货物往右移动一位,以保持仓库中没有空隙。具体来说,a[k] 的值被设置为 a[k-1],这表示当前位置的货物被前一个位置的货物替代,实现了左侧取出货物并移动其他货物的目标。故答案为:a[k]=a[k-1]。
14. 小明搭建了校园绿色植物自动浇灌系统,根据土壤湿度自动控制喷淋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
(1)下列关于该信息系统功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______(单选,填字母)
A.数据采集:智能终端获取传感器信息
B.数据传输:数据只能由智能终端传输到Web服务器
C.数据加工处理:Web服务器根据湿度数据做出开启或关闭水泵设备决策
D.数据查询:根据用户输入的传感器编号,查询对应的土壤湿度数据
(2)系统根据传感器(id为1)提交的数据,判断是否需要浇灌,若需要,则开启水泵浇灌10分钟,然后停止。智能终端部分代码如下,请在程序中画线处填入合适代码。
#导入函数库,代码略
#设置智能终端连接Web服务器的参数、连接网络的参数并连接网络,代码略
while True:
h=pin0. read_analg()
errn, resp=Oblq. get("input? id=1&h="+ ①____,10000)
if errn!=200: #表明网络通信连接异常
display. shw(str(errn))
else:
if resp=="1": #开启水泵进行浇灌
pinl. write_digital(1)
sleep(10 * 60 * 1000)
②____
sleep(1000*5)
(3)通过增加传感器,将该系统功能进行拓展,下列表述合理的是______(多选,填字母)
A.增加红外传感器,当检测到周围有人时,自动停止浇水
B.增加湿度传感器,当土壤湿度低于一定值时,启动水泵浇水
C.增加光线传感器,当环境温度过高时,调整灌溉水量
D.增加压力传感器,当水压过低,如水管破裂(水压为零)时,故障报警灯闪烁
E.增加温度传感器,当水温过高时,先进行冷却,然后再启动浇灌系统
(4)小明将该系统2023年8月10日的数据导出,部分数据如图2所示,按设备名称统计浇水次数,并将其可视化,如图3所示。部分程序如下,请在画线处填入合适代码。
图2
图3
imprt pandas as pd
imprt matpltlib. pyplt as plt
df=pd. read_excel("day. xlsx")
df1=df[ ③____]
df2=df1. grupby("设备名称", as_index=False). cunt()
plt. ④____(df2.设备名称,df2.是否浇水)
plt title("各区块8月10日浇水次数统计")
plt. shw()
【答案】 ①. B ②. str(h) ③. pinl. write_digital(0) ④. ADE ⑤. df["是否浇水"]=="是" ⑥. bar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信息系统。
(1)数据传输不仅可以由智能终端传输到Web服务器,还可以由Web服务器传输到智能终端,因此B描述不准确。故答案为B选项。
(2)在第一个空白处,需要将h转换为字符串,以便将湿度信息附加到请求的URL中。str(h)将h的值转换为字符串,以便与URL拼接,故答案为str(h)。在第二个空白处,需要关闭水泵,以停止浇水。使用pin1.write_digital(0)来将引脚pin1上的数字输出设置为0,从而关闭水泵,故答案为pin1.write_digital(0)。
(3)增加红外传感器可以用于检测到周围有人时,停止浇水,以避免浇水时人员进入系统工作区域,提高安全性。A选项正确。增加湿度传感器可以用于监测土壤湿度,当土壤湿度低于一定值时,启动水泵浇水,但是该系统中已经存在两个湿度传感器,足以满足该系统的需求,因此不需要再增加湿度传感器。B选项错误。光线传感器通常用于检测光照强度,而不是环境温度。在这种情况下,应该使用温度传感器来监测环境温度,以便进行调整。C选项错误。增加压力传感器可以用于监测水压情况,当水压过低,如水管破裂时,可以触发故障报警,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D选项正确。增加温度传感器可以用于监测水温情况,当水温过高时,可以先进行冷却操作,以防止对植物造成伤害,然后再启动浇灌系统。E选项正确。故答案为ADE选项。
(4)第一个空目的是从DataFrame中选择满足条件 "是否浇水"=="是" 的数据行。这是为了筛选出浇水的记录。在图2中,数据中包含了是否浇水的信息,通过这个条件可以过滤出所有浇水的记录。故答案为:df["是否浇水"]=="是"。第二个空目的是使用条形图(bar chart)可视化数据。一旦数据框(DataFrame)中的数据被筛选和分组,我们可以使用 plt.bar() 函数来创建一个条形图,以便直观地表示各个设备名称对应的浇水次数。这是为了实现图3所示的效果,其中横轴表示设备名称,纵轴表示浇水次数。使用 bar 函数能够生成这种柱状图形式的可视化。故答案为:bar。
15. 某医院的团体体检流程如下:
编号登记:为n位体检者设置体检编号1~n。
体检呼叫:体检项目处空闲时呼叫下一个体检者(编号小的优先),若多个项目同时呼叫,体检者到优先级小的项目处体检。仅考虑常规体检项目,各个项目的优先级及体检时间如下表所示:
前去体检:各个体检项目之间相互独立,互不影响;病人排队体检和体检完毕到下一科室之间没有时间延迟。
(1)某日下午,仅1个团队4人(分别用编号1,2,3,4表示)参加体检,开始体检后第5分钟,4在检查____(填写项目名称)项目。
(2)定义如下lst(n)函数,生成n人体检队列。若体检人数为4人,则que生成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2
def lst (n):
que=[]
que. append(temp)
return que
若加框处语句改为:
则执行语句lst(4),que的生成结果_______(选填:是/否)相同。
(3)用Pythn程序模拟一个10人团队参加体检的流程。程序运行后,体检完成顺序如图所示:
Pythn部分程序如下,请在划线处填入合适的代码。
n=10
head=0
que=lst (n)
tail=10
dis=[['B超',12],['心电图',5],['抽血',2],['尿常规',2],['C14检测',2],['胸透',2],['一般常规(身高体重血压)',1]]
t=[-1]*7 #t记录各个项目当前体检的开始时间
f=[-1]*7 #f记录各个项目当前体检人员编号
def jh(num):
glbal tail #glbal能够实现在自定义函数中改变公共变量 tail
p=head
while p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浙江省七校教研共同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技术试题,文件包含2024届第一学期浙江省教改共同体1月联考-技术-试题卷docx、2024届第一学期浙江省教改共同体1月联考-技术参考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技术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3页。
这是一份浙江省金华十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模拟考试技术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