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卷
展开命题人:高一地理组 审题人:黄东涛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北京时间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中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火星。据此回答第1题。
1.“天问一号”探测器进入火星轨道时,已经脱离了(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可观测宇宙
如下图所示,人民币10元(夔门)在瞿塘峡入口处是长江三峡的西大门,又名“瞿塘关”,在巍峨壮丽的白帝城下,是出入四川盆地的门户。据此回答第2题。
2.图中景观形成的主导外力作用是( )
A.流水堆积 B.风力堆积 C.流水侵蚀 D.风力侵蚀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区域示意图,图中O、P、Q四地分别存在着不同的地貌形态,O地聚落一般分布在河谷两侧的山坡地带。据此回答第3题。
3.读下图,图中O、P、Q三地河谷的横剖面分布对应( )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③①②
读下图所示的四种地貌景观,据此回答第4~6题。
4.上图中地貌景观属于风蚀地貌的是( )
A.图A B.图B C.图C D.图D
5.上图中地貌景观属于风积地貌的是( )
A.图A B.图B C.图C D.图D
6.B图所示地貌,主要分布在河流的( )
A.峡谷地区 B.入海口处 C.河流出山口 D.高原地区
桌山位于南非开普敦附近,主峰海拔1087米,山顶如削平的桌面,被称作“上帝的餐桌”。桌山是地质历史浅海海底断裂后整体上升形成,山体由石灰岩构成。山顶溪湖绝迹,植被低矮稀少,景象荒芜。下图为桌山位置示意和桌山景观。据此回答第7题。
7.桌山主峰“桌面”形成的地质过程是( )
A.地壳抬升—沉积作用—外力侵蚀 B.沉积作用—地壳抬升—沉积作用
C.地壳抬升—外力侵蚀—沉积作用 D.沉积作用—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利用卫星遥感技术持续监测珠峰的冰川变化,以了解珠峰冰川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据此回答第8题。
8.与传统的地面观测方式相比,遥感技术在监测冰川变化方面的优势是( )
A.用时短,效率高 B.范围小,精度高
C.完全不受自然条件的影响 D.周期长,数据全面
巴塔哥尼亚西接安第斯山脉,雪峰、火山、冰川、密林交错,景致独特迷人。下图为巴塔哥尼亚地区示意图。据此回答第9题。
9.甲处海岸破碎、峡谷幽深,推测形成该地貌的主要作用有( )
①海浪侵蚀 ②冰川侵蚀 ③风力侵蚀 ④流水溶蚀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火星,被认为是太阳系内除地球以外最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2021年5月,我国天问一号航空探测器实现了着陆火星。9月,太阳运行到地球和火星之间,天问一号与地球“失联”一个月。下图为太阳系的结构示意图(左图)和中国国家航天局发布的“着巡合影图”(右图)。据此回答第10~12题。
10.左图中表示火星的是( )
A.B天体 B.C天体 C.D天体 D.E天体
11.维持天问一号在火星表面完成科考任务的主要能量来源是( )
A.风能 B.太阳能 C.地热能 D.核能
12.下列有关天问一号“失联”原因叙述最可信的是( )
A.正值火星冬季,积雪覆盖阻挡信号传播
B.太阳活动太强,干扰了无线电短波通信
C.太阳电磁波干扰火星与地球间信号传输
D.火星强沙尘暴肆虐导致信号传输被阻断
地球极光是来自太阳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冲击高空大气分子或原子而产生的发光现象。据此回答第13~14题。
13.形成极光的高能带电粒子主要来自( )
①黑子 ②耀斑 ③日珥 ④太阳风
A.①②B.③④C.①③ D.②④
14.水星上没有极光现象,主要是因为( )
A.大气极其稀薄B.行星磁场较强C.昼夜温差巨大 D.距太阳太近
北京市门头沟区灰峪村被称为“化石村”。在一次学生科学体验活动中,同学们在村后山坡的页岩地层中采集到了轮叶化石(如下图)。专家说,轮叶是古生代晚期的蕨类植物。据此回答第15~16题。
15.轮叶化石形成时,灰峪村所在地的地理环境最可能是( )
A.雪山 B.湖泊 C.深海 D.沙漠
16.在轮叶化石附近的地层中,同学们还可能发现( )
A.鸟类化石 B.野生水稻 C.恐龙化石 D.煤炭
下图为某地沙丘景观图,该地主导风向为西北风。据此回答第17~18题。
17.图中沙丘( )
①甲为迎风坡 ②乙为背风坡 ③甲坡较陡 ④乙坡较缓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8.下列四幅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中,能正确示意图示景观的是( )
A.①B.② C.③ D.④
在疫情防控期间,在上海的许多方舱医院、隔离点和社区,经常可以见到5G云端智能机器人和无人车的“身影”。它们担负着物资配送、咨询导引、安防巡逻等服务和职能。据此回答第19~20题。
19.5G云端智能机器人和无人车完成物资配送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有( )
①RS ②GPRS ③GIS 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为机器人和无人车制定最佳巡逻线路图,最需合成( )
A.交通图与等温线分布图B.居民区分布图与等压线图
C.交通图与居民区分布图D.商业区分布图与卫星云图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冰川发育受气温、降水、海拔和地形的综合影响。冰川进退塑造了冰斗、U形谷等侵蚀地貌和侧碛垄等堆积地貌。侧碛垄是冰川退缩后在U形谷两侧堆积成的垄状地形。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末次冰期冰川地貌图。据此回答第21题。
21.上图中三组侧碛垄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①② D.③②①
沙垅(潮汕地区对沙堤的称呼)—潟湖平原是一种特殊的滨海地貌类型,在今天的韩江三角洲前端仍有发育(下图)。韩江在流出潮州城不远处开始分叉,在西溪和东溪的下游形成了一系列发育完好的连续沙垅。潟湖是海湾被泥沙堆积封闭所形成的湖泊,当沿岸水流把泥沙带到海湾最突出的部位,泥沙流速减慢从而慢慢堆积下来,形成沙嘴;后来演变成又长又窄的沙垅,最终海湾与海洋隔离形成潟湖。据此回答第22~24题。
22.影响图中沙垅走向的主导外力因素是( )
A.风力 B.河流 C.海浪 D.冰川
23.在地壳保持稳定阶段,图中沙垅的发育方向是( )
A.由南向北推进 B.由东向西推进 C.向陆地方向推进 D.向海洋方向推进
24.沙垅—潟湖平原形成的地理过程大致为( )
A.地壳抬升——流水侵蚀——海浪堆积 B.河流搬运——海浪堆积——流水堆积
C.风力搬运——海浪堆积——流水堆积 D.海浪堆积——地壳抬升——流水堆积
2022年11月8日太阳、地球、月球在一条直线上,出现月全食现象(红月亮),“月掩天王星”现象也同时上演。下图为“月掩天王星”位置关系示意图。据此回答第25~26题。
25.清晰获取“红月亮”变化过程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RS B.GIS C.GNSS D.GPRS
2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行星才能被“月掩” B.月球体积远大于海王星
C.此时正值天王星冲日 D.此时月球亮度达到最大
青海省共和县平均海拔2920m,建设了全国首个千万千瓦级的光伏发电园区。园区建成后,大量生长的杂草对园区太阳能发电产生了影响。园区利用当地牧民的羊群啃食杂草,替代人工除草,取得了良好效果,实现了“能牧互促”。近年园区要求企业把光伏板支架的高度提高到1.2m。读光伏电园区局部图,据此回答第27~28题。
27.当地太阳能资源丰富,是因为当地( )
A.海拔高,气温低 B.海拔高,晴天多
C.纬度低,气温高 D.昼夜温差大
28.提高光伏板支架的高度是为了( )
A.减少羊群的活动空间,减少杂草对光伏板的影响
B.增大羊群的活动空间,增大杂草对光伏板的影响
C.减少羊群的活动空间,增大杂草对光伏板的影响
D.增大羊群的活动空间,减少杂草对光伏板的影响
中国的辽西一带是被子植物的起源地,而出现于1.45亿年前的“辽宁古果”则是“迄今唯一有确切证据的、全球最早的花”。在其化石周边同时也发现了鱼类的化石,下图为“辽宁古果”化石及复原图,据此回答第29~31题。
29.该化石被发现于地球内部圈层中的( )
A.地幔 B.地壳 C.岩石圈 D.地核
30.辽宁古果当时的生存环境最可能是( )
A.沙漠 B.湖泊 C.草原 D.森林
31.辽宁古果出现的地质年代,( )
A.爬行动物盛行 B.哺乳动物盛行
C.蕨类植物繁盛 D.早期鱼类繁衍
我国南方某山区采矿后形成一条植被极少、堆满废渣的矿沟。每年雨季,当地都会发布某自然灾害预警。为减轻该自然灾害,沟谷中建设了一种由混凝土梁、支墩和连接在支墩上的废旧钢管等形成的桩状坝体(如下图),效果良好。据此回答第32~33题。
32.该坝体防御的自然灾害是( )
A.泥石流 B.台风 C.滑坡 D.洪涝
33.野外遇到该自然灾害时,正确的逃生方式是( )
A.就地寻找掩体躲藏 B.向沟谷下方转移
C.向沟谷两侧高地跑 D.抓住漂浮物漂浮
下图为祁连山西段某山间盆地边缘示意图。其山坡、冲积扇和冲积平原的植被均为草原,其中冲积平原草原茂盛。山坡表面多覆盖有沙和粉沙物质,该地冬春季多风。据此回答第34~35题。
34.山坡上部堆积物中的砾石分选性和磨圆性较差,与之相关的因素主要是( )
①重力坍塌 ②风力搬运 ③流水搬运 ④冰川搬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5.山坡表面覆盖的沙和粉沙物质主要来源于( )
A.冲积平原 B.冲积扇 C.山顶 D.冲积扇和冲积平原
三、不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少选且正确得1分,未选、错选均不得分。)
2022年中国发射“探日”天眼“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ASO-S)”,其主要任务是观测太阳活动,及时预报太阳爆发对地球的可能影响。据此回答第36~37题。
36.关于太阳活动的类型与发生位置,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
A.日珥-光球层 B.耀斑-色球层 C.黑子-色球层 D.太阳风-日冕层
37.强烈的太阳风暴对地球产生的影响包括( )
A.出现极光现象 B.温度明显升高 C.降水急剧增加 D.影响无线短波通讯
地球上生命出现后,物种数量随着地理环境的改变会出现变化。下图为不同地质时期地球物种数量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第38~39题。
38.三叶虫和恐龙灭绝的时期分别发生在( )
A.① B.② C.③ D.④
39.甲地质时期,地球演化史的特点是( )
A.被子植物开始大量出现 B.动物逐渐适应陆地环境
C.地质史上重要造煤时代 D.现代地貌格局基本形成
沱沱河位于青藏高原腹地,“辫状水系”发育。每年4—10月份,大量斑头雁迁徙至此,在沙洲和两岸峭壁上筑巢、孵化、繁殖,“辫状河道”成为斑头雁的“天然产房”。而每年的冬季,“辫状河道”又成了风沙的策源地。下图示意沱沱河“辫状河道”局部地形和景观。据此回答第40~41题。
40.每年4—10月份,“辫状河道”成为斑头雁“天然产房”的主要原因是( )
A.沙洲四面环水,天敌少 B.河流含沙量小,水质优质
C.生物量大,食物来源充足 D.植树造林种草,环保得当
41.“辫状河道”在冬季午后的风沙活动可能导致( )
A.沙洲保持结构稳定 B.沙尘漫天飞扬
C.沿岸形成巨大沙丘 D.季节性河道断流
河流阶地是由河流的下切侵蚀作用形成的。下图为长沙市河流阶地剖面图,图中Ⅰ、Ⅱ、Ⅲ为河流阶地,图中所示的橘子洲位于湘江中心,是湘江下游面积最大的沙洲。据此回答第42~43题。
42.下列地貌的形成与橘子洲的成因类型相同的是( )
A.天山山麓的冲积扇 B.长江河口的三角洲
C.云南昆明石林景观 D.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43.关于图中阶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壳持续抬升形成阶地 B.土壤肥沃且颗粒较细
C.阶地Ⅰ形成晚于阶地Ⅲ D.形成与侵蚀作用无关
2016年7月,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在贵州大窝凼建成。大窝凼以可溶性岩石为主,地质条件独特,暴雨时雨水可直接渗漏到地下,排水性好。读“大窝凼地区景观图”,据此回答第44~45题。
44.大窝凼地区特有的环境特征包括( )
A.夏季高温,溶蚀剧烈 B.地表崎岖,溶洞广布
C.降水量大,多地表水 D.雨林广布,物种丰富
45.“中国天眼”选址大窝凼的原因有( )
A.地质稳定,避免滑坡崩塌 B.洼地地形,建设工程量较小
C.人烟稀少,电磁波干扰小 D.经济发达,吸引高科技人才
第II卷(非选择题)
四、填空简答题(46~47题每空2分,48题简答6分,共10分)
46.如下图所示,由于河水和海水的相互顶托,河流入海口常形成“水下沙坝”。水下沙坝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是_________。
47.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图中a地层含有笔石化石,b地层含有大量两栖类动物化石,c地层含有大量恐龙化石,且含有煤层。d地层含有大量始祖鸟化石,e地层发现大型哺乳动物化石。图中形成于古生代晚期的是________地层。(仅填写字母)
48.在河漫滩发育演变过程中,新的裸露、湿润土地的形成,为树木的生长创造了条件。河漫滩上不同树龄树木的分布隐含着河道演变的许多信息。1968年,科研人员调查了美国小密苏里河河漫滩上树木的分布情况,并绘制出树龄等值线分布图。下图示意美国小密苏里河河漫滩上的树龄等值线分布与河道演变,该地树种不能在积水中存活。
说出树龄较短的是甲处还是乙处,并从河道演变的角度推断树龄短的原因。
40,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40,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填空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PDF版附答案): 这是一份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PDF版附答案),文件包含2023级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地理科试卷pdf、2023级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参考答案和解析docx、2023级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地理科答题卡pdf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答案: 这是一份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答案,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