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熟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共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选题:本部分包括14题,每题2分,共2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维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正常人血糖含量降低时,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减弱
B. 人体大量失水时,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增强
C. 运动员在比赛时,产热量显著增加导致体温明显升高
D. 较多摄入小苏打时,醛固酮的分泌增加以促进Na+排出
2. 下列有关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用适量的乙烯利处理黄瓜可提高雌花比例增加产量
B. 用一定浓度的萘乙酸溶液处理离体枝条可促进生根
C. 用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处理水稻可增强其抗倒伏能力
D. 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特别关注浓度而非使用方法
3. 植物激素之间存在着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植物激素会从产生部位随体液运输到全身
B. 激素能影响基因表达,其产生受基因调控
C. 冬天休眠可能和过程⑥的增强有密切关系
D. 植物生命活动往往取决于激素之间的比例
4. 研究人员通过改变大米的蛋白质构成,使其携带一种叫“霍乱毒素B”的物质,该物质进入人体后,能有效预防霍乱的感染。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霍乱毒素B相当于抗原,能激发人体产生免疫反应
B. 该项研究成功的标志是人体内产生相应的记忆细胞
C. 当霍乱弧菌侵入人体时,记忆B细胞会分泌出抗体
D. “大米疫苗”相对于传统疫苗的优点是容易普及推广
5. 柯萨奇病毒感染人体后引发的免疫反应可以攻击胰岛B细胞,使胰岛素缺乏而出现血糖升高。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一种使血糖浓度降低的激素
B. 柯萨奇病毒感染人体后引发是一种自身免疫病
C. 血糖浓度的升高会强烈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
D. 治疗该种疾病的基本思路是口服一定量的胰岛素
6. 下列有关免疫细胞细胞膜上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成熟的B淋巴细胞膜上与特定抗原结合的受体分子是抗体
B. 细胞毒性T细胞可识别被感染的细胞、癌细胞和异体细胞
C. 树突状细胞细胞膜上有多种抗原的受体以便呈递不同抗原
D. 记忆细胞能识别特定抗原的物质基础是其细胞膜表面的受体
7. 失温症患者会出现颤抖、心律升高、协调性下降甚至晕厥现象,其核心温度低于35℃。下图是健康人进入寒冷环境时的体温调节模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核心温度降低,大脑皮层中体温调节中枢受刺激并产生冷觉
B. 出现失温的原因是人体长时间处于产热量小于散热量的状态
C. 体温的维持受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X主要指细胞呼吸加强
D. 失温现象表明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调节能力存在一定限度
8. 下图1表示神经纤维受刺激前后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图2表示用微电流计测定神经纤维膜外电位差的装置,其中c点位于两电极之间的正中间,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1涉及多种离子进出细胞,全过程始终没有能量消耗
B. 短时间内多次阈下刺激的叠加也可能带来图1所示变化
C. 刺激图2中的c处,电流计指针不偏转,但肌肉会收缩
D. 麻醉剂最可能的作用位置与图2神经-肌肉接头处较相似
9. 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之间相互调节,共同构成一个复杂网络。有关其相互关系及共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某些激素能在突触部位起神经递质的作用
B. 某些神经细胞也能分泌激素调节生命活动
C. 神经递质、激素和细胞因子都作用于受体
D. 相关活性物质都只能作用于临近的靶细胞
10. 免疫系统能识别“非己”成分并通过各器官、细胞及某些活性物质的作用将其清除。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癌细胞免疫逃逸的机理可能是过量表达正常的HLA
B. 发生过敏时,组胺释放导致毛细血管壁通透性降低
C. 对人体无害的“非己”成分并不能引发特异性免疫
D. 艾滋病潜伏期无症状,通常测不出体内有相应抗体
11. 下图为甲状腺激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促使褐色脂肪组织(BAT)细胞产热增加的部分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激素发挥作用首先要和细胞膜上受体特异性结合
B. 去甲肾上腺素使催化脂肪氧化分解的cAMP增加
C. 脂肪中氢的含量较高,氧化分解时释放能量更多
D. UCP-1表达量增加,最终使细胞合成出更多ATP
12. 激素的发现影响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下列有关激素应用的利弊叙述正确的是( )
A. 渔业生产上应适量使用性激素可有效提高繁殖力
B. 桑叶上喷洒保幼激素能一定程度上提高蚕丝产量
C. 糖皮质激素可消除发热症状可广泛临床退烧使用
D. 青鲜素可抑制发芽延长洋葱储藏期值得大力推广
13. 考试前,少数学生会因为过度紧张而出现心跳加速、消化不良、呼吸急促等现象,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是由脑发出的不受意识支配的神经
B. 消化不良主要是由于副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使胃肠蠕动减慢
C. 考试时高度紧张能使机体时刻处于兴奋状态有利于提高成绩
D.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共同作用可使机体更好适应环境变化
14. 光、温度和重力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光敏色素能感受光刺激并发生结构改变从而传递信号
B. 冬小麦需要经历春化作用才能开花是因为低温的影响
C. 重力的影响会改变激素的分布状态从而影响生长状态
D. 植物能对环境变化积极响应说明生物可产生定向变异
二、多项选择题:本部份包括4题,每题3分,共12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全选对者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5. 下图中神经元A、B与痛觉传入有关,神经元C能释放内啡肽。内啡肽是一种抑制疼痛的神经递质,能与阿片受体特异性结合。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受到猛烈撞击时可能导致人尿失禁是因为大脑皮层中的痛觉中枢受损
B. 内啡肽抑制疼痛的机理可能是促进A神经元K+外流、抑制P物质释放
C. 吗啡和阿片结构类似,使用吗啡通常会使B神经元不能产生动作电位
D. 图示呈现了反射弧一部分,整个环路有利于对生命活动进行精细调节
16. 植物细胞壁弹性非常小,影响细胞的伸长。生长素(IAA)促进细胞伸长的可能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推测图中H+的运输方式应该为主动运输
B. pH较低时细胞壁软化松弛利于细胞伸长
C. 图中生长素的运输方向体现了极性运输
D. IAA的受体在细胞质和细胞膜上都存在
17. 辅助性T细胞易被HIV侵染与其表面的CCR蛋白有关。一名感染HIV的白血病患者接受骨髓移植给后,不仅治愈了白血病,患者体内的HIV竟然也被清除了。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辅助性T细胞参与B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也能产生记忆细胞
B. HIV基本不侵染B细胞,是因为B细胞中CCR基因不表达或表达量很少
C. 捐献者的CCR基因很可能发生了突变,移植前的配型应达到一致或相近
D. 患者体内细胞毒性T细胞与HIV特异性结合抑制其增殖或对细胞的黏附
18. 研究人员发现,夜间过多光源暴露会显著增加糖尿病等代谢疾病风险,同时还发现在蓝光刺激下,空腹小鼠食用葡萄糖后的血糖浓度上升幅度显著高于红光刺激的小鼠。进一步检测发现,蓝光照射后并不会影响小鼠体内与血糖平衡有关的激素含量以及营养物质的变化。下图为光暴露对代谢影响的可能机制。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小鼠可能对蓝光较敏感,但对红光不敏感,导致实验结果有显著差异
B. “光暴露”使血糖浓度上升可能是因为支配脂肪组织的交感神经受抑
C. 蓝光通常会让人感觉凉爽极可能和棕色脂肪组织产热量减少密切相关
D. 上述研究体现出稳态的维持依赖于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共同调节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三、非选择题:本部份包括5题,共60分,除特殊说明外,每空1分。
19. 下图是人体内环境自稳态的部分调控简图,其中A~E表示相应器官,a~f表示相应物质,①~⑧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激素a通过促进_____________、促进_____________、促进糖类转化成甘油三酯、某些氨基酸等发挥降血糖作用。除该激素外,还有_____________(填字母)分泌的激素共同参与维持血糖平衡。
(2)剧烈运动时,人体维持血糖水平稳定的调节路径除①→②→③外还有_____________。该过程中去甲肾上腺素含量增加并作用于胰岛B细胞抑制胰岛素分泌,其生理学意义是既防止血糖浓度过低,又_____________。
(3)当环境温度下降时,骨骼肌战栗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另外,甲状腺激素分泌量也会增加,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超过一定浓度后会抑制图中结构_____________(填字母)的活动,这种调节机制称为_____________调节。
(4)如长时间处于寒冷环境下,人体的散热量会_____________(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产热量,核心区温度降低会影响到脑部功能,严重时会导致人意识会模糊,反而感觉到热,此时皮肤下毛细血管应处于_____________状态。
20. 高等动物海马脑区(H区)与学习、记忆功能密切相关。如果在H区的传入纤维上施加强刺激,在刺激后几小时之内,只要再施加单次强刺激,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都会比未受过强刺激处理时高2~3倍,研究者认为是强刺激使该区产生了“记忆”。下图1为这一现象可能的机制。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在H区的传入纤维上施加刺激后,传入纤维末梢释放出的_____________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相应受体,使突触后神经元膜内电位产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
(2)突触后膜上N受体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H区产生“记忆”的可能机制是Ca2+进入海马脑神经细胞后引发了一系列的生理反应:_____________与细胞膜融合使后膜上A受体数量增加;A受体被_____________,更易与谷氨酸结合。
(3)下列过程需要消耗能量的是_____________。
①突触小泡内物质的合成 ②Na+进入海马脑神经细胞
③谷氨酸和受体特异性结合 ④囊泡逐渐外移并与突触前膜融合
(4)科学家将刺激强度逐渐增加(S1~S8)测得一个神经细胞膜电位的变化规律如上图2所示。请绘制出兴奋强度与刺激强度的关系模式图_____________。
(5)脑组织细胞缺氧会影响记忆,其可能原因是:缺氧会使_____________供应不足,神经递质释放量减少从而影响了_____________过程。
21. 针灸是我国特有的治疗疾病手段。低强度电针刺激小鼠后肢足三里穴可激活迷走神经肾上腺抗炎通路,其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针灸治疗过程中,兴奋在整个传导过程中是_____________(填“单向”或“双向”)传递的。该反射弧中的效应器是指_____________.
(2)研究人员利用同等强度的电针刺激腹部的天枢穴,并没有引起相同的抗炎反应,原因可能是腹部_____________。
(3)研究发现针灸还具有镇痛作用,镇痛效果和脑脊液中产生的两种物质(强啡肽和脑啡肽)有关。为探究电针频率和它们之间释放的关系,科学家利用小鼠做相关实验,结果如下图(虚线表示给小鼠注射正常动物血清的镇痛效果)。结果表明:_____________(填“低频”或者“高频”)电针促进脑啡肽释放。而今,镇痛药种类繁多,为何还提倡针灸镇痛?_____________。
(4)神经细胞外Ca2+对Na+的内流具有竞争性抑制作用,称为膜屏障作用。若患者血钙含量偏高,针灸镇痛疗效甚微的原因是血钙含量过高使Na+内流_____________,神经细胞兴奋性降低,最终使镇痛效果减弱。
(5)为验证膜屏障作用,研究人员用含有_____________等离子的培养液培养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对坐骨神经施加一定刺激后获得膜电位变化模型如下图所示。
①信号采集仪的两个电极在坐骨神经上的连接方式是:_____________(填“都在膜内”或者“都在膜外”或者“一个膜外、一个膜内”)。
②做解除竞争性抑制实验:具体操作是_____________。
③为进一步验证膜屏障作用,还应测定并比较膜内_____________。
22.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营养价值较高,还具有抗氧化、抗肿瘤、降血糖等生物活性,开发及应用前景广阔。研究表明赤霉素对玉米开花具有调节作用,其作用机制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下在促进植物生长方面与赤霉素具有协同作用的植物激素有_____________。
①IAA ②2、4—D ③细胞分裂素 ④脱落酸
(2)据图可知赤霉素能直接促进玉米细胞内_____________,最终使SOC蛋白含量_____________促进开花,说明激素作为信息分子会通过影响_____________从而起调节作用。
(3)赤霉素还能打破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为探究赤霉素对玉米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科学家以某种玉米种子为实验材料进行研究,请将实验补充完整:
①选取大小一致、饱满、无破损的_____________(填“已萌发”或“未萌发”)玉米种子若干,随机均分成6组,编号1~6。
②1~5号分别用100mg/L、200mg/L、300mg/L、400mg/L和500mg/L的赤霉素溶液浸泡种子,对照组应用_____________浸泡。
③12h后应取出种子并_____________再转移至铺有滤纸的培养皿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并统计各培养皿中玉米种子的萌发率。
(4)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若1~6号萌发率依次为:56%、63%、68%、71%、73%、49%,说明在该浓度范围内,赤霉素促进玉米种子萌发效果与赤霉素浓度呈_____________相关。
②若实验结果发现3号培养皿中种子萌发率最高,则欲进一步探究促进玉米种子萌发的最适宜赤霉素浓度,应在_____________mg/L范围内,_____________,重复上述实验。
23.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人体后,淋巴细胞产生大量细胞因子,进一步激活其他细胞产生更多的细胞因子,形成炎症风暴,严重者可导致其他器官的免疫损伤。请回答下列问题:
(1)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后,树突状细胞摄取病毒并将抗原呈递给_____________细胞,最终促使B细胞活化并增殖分化为_____________并产生抗体发挥免疫效应。当病毒侵入组织细胞后,需依赖_____________细胞使靶细胞裂解释放出病毒。
(2)常采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对“细胞因子风暴”进行治疗,由此推测糖皮质激素的作用可能是_____________(填“增强”或“抑制”)免疫系统功能。
(3)接种疫苗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有效方法。
①接种灭活疫苗通常需3次。接种第一剂后间隔三周接种第二剂,但是第三剂的接种要在6个月之后,其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
②疫苗研发人员为探究某种新型疫苗的有效性,特开展以下实验:
实验步骤和目 实验具体操作
a.请补充完整表格内容。
b.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
c.实验结果证明该疫苗对感染小鼠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某研发人员建议应加快生产该疫苗并推荐给人群广泛接种。请对此建议进行客观评价_____________。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高二生物2023.11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共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选题:本部分包括14题,每题2分,共2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维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正常人血糖含量降低时,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减弱
B. 人体大量失水时,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重吸收增强
C. 运动员在比赛时,产热量显著增加导致体温明显升高
D. 较多摄入小苏打时,醛固酮的分泌增加以促进Na+排出
【答案】B
【解析】
【分析】血糖调节的激素主要有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胰岛素能够降低血糖,该激素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能够升高血糖,该激素是由胰岛A细胞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具有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的作用;恒温动物在稳态下产热量等于散热量。
【详解】A、正常人血糖含量降低时,胰岛A细胞分泌活动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胰岛B细胞分泌活动减弱,胰岛素分泌减少,共同作用,使得血糖升高,A错误;
B、人体大量失水时,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以促进肾小管和肾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使排尿量减少,B正确;
C、比赛过程中,运动员产生大量的热量,同时会通过汗腺分泌汗液,毛细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大来增加散热,体温不会显著升高,C错误;
D、醛固酮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和水的重吸收,同时增加K+的排出,来维持水盐平衡,较多摄入小苏打(NaHCO3)时,醛固酮的分泌减少以减少对Na+的吸收,D错误。
故选B。
2. 下列有关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用适量的乙烯利处理黄瓜可提高雌花比例增加产量
B. 用一定浓度的萘乙酸溶液处理离体枝条可促进生根
C. 用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处理水稻可增强其抗倒伏能力
D. 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特别关注浓度而非使用方法
【答案】D
【解析】
【分析】植物生长调节剂,是用于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一类农药,包括人工合成的化合物和从生物中提取的天然植物激素。在蔬菜生产过程中,正确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促进蔬菜生长,提高产量和品种;但使用不当时,会起到相反的作用,甚至造成经济损失。
【详解】A、生产上多用“乙烯利”,作为乙烯释放剂,采用适宜浓度乙烯利处理可以使瓜类植物雌花数增多,雌花出现更早,A正确;
B、萘乙酸作用与生长素类似,用一定浓度的萘乙酸处理离体的花卉枝条,可促进生根,B正确;
C、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植株长高,而赤霉素合成抑制剂抑制赤霉素的合成,所以处理水稻可使植株矮化,增强抗倒伏能力,C正确;
D、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既要关注浓度又要关注使用方法,二者均会影响施用效果,施用不当会影响生产,D错误。
故选D
3. 植物激素之间存在着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植物激素会从产生部位随体液运输到全身
B. 激素能影响基因表达,其产生受基因调控
C. 冬天休眠可能和过程⑥的增强有密切关系
D. 植物生命活动往往取决于激素之间的比例
【答案】A
【解析】
【分析】1、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物增高。此外,它还有促进麦芽糖化,促进营养生长,防止器官脱落和解除种子、块茎休眠促进萌发等作用。
2、脱落酸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中合成较多,在将要脱落和进入休眠期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脱落酸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它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还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休眠和提高抗逆能力等作用。
【详解】A、不同的植物激素其合成部位不同,主要作用也各不相同。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通常进行极性运输,是一种主动运输。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还可以通过输导组织进行非极性运输,但不是随体液运输,A错误;
B、植物激素是一种信息分子,其产生受基因调控;植物激素通过在细胞间传递信息调节植物代谢而影响植物生命活动,不能传递遗传信息,但是能影响基因表达,B正确;
C、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促进气孔关闭,抑制种子萌发,维持种子休眠,在植物冬眠过程中可能与脱落酸合成增多有关,C正确;
D、植物体内多种激素之间具有复杂的相互关系,植物的生长发育往往取决于激素之间的比例关系,而不是某种激素的绝对含量,D正确。
故选A。
4. 研究人员通过改变大米的蛋白质构成,使其携带一种叫“霍乱毒素B”的物质,该物质进入人体后,能有效预防霍乱的感染。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霍乱毒素B相当于抗原,能激发人体产生免疫反应
B. 该项研究成功的标志是人体内产生相应的记忆细胞
C. 当霍乱弧菌侵入人体时,记忆B细胞会分泌出抗体
D. “大米疫苗”相对于传统疫苗的优点是容易普及推广
【答案】C
【解析】
【分析】疫苗相当于抗原,能激发人体产生免疫反应,刺激机体产生记忆细胞和相应抗体,当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可快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分泌抗体
【详解】A、大米中携带的霍乱毒素B相当于抗原,能激发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使机体产生记忆细胞,A正确;
B、该项研究成功的标志是人体产生相应的记忆细胞,当相应抗原进入机体后,记忆细胞可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抗体与霍乱毒素结合,B正确;
C、抗体是浆细胞分泌的,记忆B细胞的作用是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C错误;
D、传统的疫苗是灭活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研究人员通过改变大米(原料广泛)的蛋白质构成,使其携带一种叫“霍乱毒素B”的物质,“大米疫苗”相对于传统疫苗的优点是容易普及推广,D正确。
故选C。
5. 柯萨奇病毒感染人体后引发的免疫反应可以攻击胰岛B细胞,使胰岛素缺乏而出现血糖升高。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一种使血糖浓度降低的激素
B. 柯萨奇病毒感染人体后引发的是一种自身免疫病
C. 血糖浓度的升高会强烈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
D. 治疗该种疾病的基本思路是口服一定量的胰岛素
【答案】D
【解析】
【分析】自身免疫病:是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将自身物质当做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这类疾病就是自身免疫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心脏病等。
【详解】A、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人体内唯一一种使血糖浓度降低的激素,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A正确;
B、自身免疫病:是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将自身物质当做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这类疾病就是自身免疫病,柯萨奇病毒感染人体后引发的免疫反应可以攻击胰岛B细胞,故柯萨奇病毒感染人体后引发的是一种自身免疫病,B正确;
C、渗透压感受器位于下丘脑,血糖浓度的升高会强烈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C正确;
D、胰岛素本质是蛋白质,口服会被消化酶催化水解,失去药效,故口服胰岛素不能有效治疗这种疾病,D错误。
故选D。
6. 下列有关免疫细胞细胞膜上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成熟的B淋巴细胞膜上与特定抗原结合的受体分子是抗体
B. 细胞毒性T细胞可识别被感染的细胞、癌细胞和异体细胞
C. 树突状细胞细胞膜上有多种抗原的受体以便呈递不同抗原
D. 记忆细胞能识别特定抗原的物质基础是其细胞膜表面的受体
【答案】A
【解析】
【分析】抗体是免疫活性物质,由浆细胞分泌,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树突状细胞属于抗原呈递细胞,其细胞膜上有多种抗原的受体以便呈递不同抗原。
【详解】A、成熟的B淋巴细胞能合成与特定抗原结合的受体分子,即抗体分子,而非成熟的B淋巴细胞膜上存在抗体,A错误;
B、细胞毒性T细胞能够识别并结合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和癌细胞以及移植器官的异体细胞,B正确;
C、树突状细胞属于抗原呈递细胞,其细胞膜上有多种抗原的受体以便呈递不同抗原,C正确;
D、记忆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记忆细胞能识别特定抗原物质基础是其细胞膜表面的受体,D正确。
故选A。
7. 失温症患者会出现颤抖、心律升高、协调性下降甚至晕厥现象,其核心温度低于35℃。下图是健康人进入寒冷环境时的体温调节模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核心温度降低,大脑皮层中体温调节中枢受刺激并产生冷觉
B. 出现失温的原因是人体长时间处于产热量小于散热量的状态
C. 体温的维持受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X主要指细胞呼吸加强
D. 失温现象表明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存在一定限度
【答案】A
【解析】
【分析】体温调节的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体温调节的神经中枢在下丘脑,体温恒定的机制是散热量与产热量的动态平衡。与炎热环境相比,寒冷环境中,散热量增加,产热量也增加。
【详解】A、冷觉在大脑皮层产生,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A错误;
B、受极端天气影响,运动员长时间处于寒冷环境中,产热量小于散热量,导致“失温”现象,B正确;
C、在轻度失温状态时,冷觉感受器接受寒冷刺激,通过传入神经将兴奋传到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再通过传出神经到下丘脑相应细胞,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此为神经调节过程,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通过分级调节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有利于细胞代谢增加产热,此为体液调节过程,即人体主要通过①→③→④→⑤→⑥的神经-体液调节共同维持体温,其中X主要指细胞呼吸加强 ,C正确;
D、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超过自我调节能力的限度,会导致失温现象,D正确。
故选A。
8. 下图1表示神经纤维受刺激前后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图2表示用微电流计测定神经纤维膜外电位差的装置,其中c点位于两电极之间的正中间,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1涉及多种离子进出细胞,全过程始终没有能量消耗
B. 短时间内多次阈下刺激的叠加也可能带来图1所示变化
C. 刺激图2中的c处,电流计指针不偏转,但肌肉会收缩
D. 麻醉剂最可能的作用位置与图2神经-肌肉接头处较相似
【答案】A
【解析】
【分析】静息状态时,钾离子外流,形成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兴奋状态时,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
【详解】A、图1涉及多种离子(如Na+、K+)进出细胞,全过程存在能量消耗,图中de段存在膜两侧Na+、K+浓度的恢复,Na+外流、K+内流为主动运输,消耗能量,A错误;
B、如果小刺激,在短时间多次刺激,达到阈值,也可以产生动作电位,B正确;
C、刺激图2中的c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递,c点位于两电极之间的正中间,兴奋同时到达C点两侧,两侧膜电位变化一致,电流计指针不偏转,但肌肉会收缩(兴奋能传至肌肉),C正确;
D、麻醉剂最可能的作用位置与图2神经-肌肉接头处较相似,即突触,麻醉剂可作用于突触,影响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相应受体的结合等,D正确。
故选A。
9. 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之间相互调节,共同构成一个复杂网络。有关其相互关系及共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某些激素能在突触部位起神经递质的作用
B. 某些神经细胞也能分泌激素调节生命活动
C. 神经递质、激素和细胞因子都作用于受体
D. 相关活性物质都只能作用于临近的靶细胞
【答案】D
【解析】
【分析】激素和神经递质是信息分子,需要与特定的受体分子结合。激素作用于靶细胞,调节靶细胞代谢,之后激素会被分解;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神经元,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之后神经递质被分解或重新利用。辅助性T细胞被活化后分泌细胞因子,细胞因子能促进B细胞的分裂、分化过程;细胞因子也能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分裂并分化,形成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及记忆细胞。
【详解】A、肾上腺素属于信号分子,是一种激素,也可作为神经递质,能在突触部位起作用,A正确;
B、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调节垂体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B正确;
C、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受体,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激素作用于靶细胞上特异性受体,调节靶细胞代谢;细胞因子作用于B细胞或细胞毒性T细胞上特异性受体,引起它们分裂、分化,C正确;
D、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至突触间隙,然后扩散至突触后膜与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激素分泌进入体液,经体液运输至靶细胞,与靶细胞上特异性受体结合;细胞因子由辅助性T细胞分泌后进入体液,经体液运输,作用于B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综合以上分析,相关的活性物质可以作用于临近的靶细胞,也能作用于不同部位处的靶细胞,D错误。
故选D。
10. 免疫系统能识别“非己”成分并通过各器官、细胞及某些活性物质的作用将其清除。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癌细胞免疫逃逸的机理可能是过量表达正常的HLA
B. 发生过敏时,组胺释放导致毛细血管壁通透性降低
C. 对人体无害的“非己”成分并不能引发特异性免疫
D. 艾滋病潜伏期无症状,通常测不出体内有相应抗体
【答案】A
【解析】
【分析】每个人的细胞表面都带有一组与别人不同的蛋白质——组织相容性抗原,也叫人类白细胞抗原,简称HLA。它们是标明细胞身份的标签物质,每个人的白细胞都认识这些物质,因此正常情况下不会攻击自身的细胞。
【详解】A、若癌细胞过量表达正常的HLA,则会导致免疫系统将癌细胞误认为是正常细胞,从而使癌细胞逃避机体免疫系统的识别和攻击,得以在体内生存和增殖,A正确;
B、发生过敏时,组胺释放导致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强,B错误;
C、对人体无害的“非己”成分也能引发特异性免疫,例如花粉、鱼、虾等是对人无害的“非己”成分,但可以引起过敏反应,有些人在接触这些过敏原时,在过敏原的刺激下,B细胞会活化产生抗体。故对人体无害的“非己”成分有可能引发特异性免疫,C错误;
D、艾滋病潜伏期无症状,但是在这个期间,HIV会迅速增殖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免疫系统此时会分泌抗HIV的抗体,D错误。
故选A。
11. 下图为甲状腺激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促使褐色脂肪组织(BAT)细胞产热增加的部分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激素发挥作用首先要和细胞膜上受体特异性结合
B. 去甲肾上腺素使催化脂肪氧化分解的cAMP增加
C. 脂肪中氢的含量较高,氧化分解时释放能量更多
D. UCP-1表达量增加,最终使细胞合成出更多ATP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甲状腺激素作为信号分子,一方面可以调节细胞核中UCP-1表达量,从而促进细胞产热;另一方面通过增加去甲肾上素受体,促进细胞产热;而去甲肾上腺素则是与细胞膜上受体结合后导致BAT细胞中cAMP增加,cAMP的直接作用是促进脂肪分解和促进UCP-1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细胞产热。
【详解】A、甲状腺激素的受体在细胞内,去甲肾上腺素的受体在细胞膜上,A错误;
B、去甲肾上腺素使催化脂肪水解(而非氧化分解)的cAMP增加,B错误;
C、脂肪中氢、碳的含量较高,氧含量较低,氧化分解时释放能量更多,但是也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气,C正确;
D、UCP-1表达量增加,细胞产热增加,而能量的去向:热能释放、合成ATP,故最终使细胞合成的ATP更少,D错误。
故选C。
12. 激素的发现影响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下列有关激素应用的利弊叙述正确的是( )
A. 渔业生产上应适量使用性激素可有效提高繁殖力
B. 桑叶上喷洒保幼激素能一定程度上提高蚕丝产量
C. 糖皮质激素可消除发热症状可广泛临床退烧使用
D. 青鲜素可抑制发芽延长洋葱储藏期值得大力推广
【答案】B
【解析】
【分析】糖皮质激素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下丘脑分泌促糖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含量增多,又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功能,使激素含量下降,该过程是反馈调节。性激素能促进卵和精子的发育和成熟。
【详解】A、促性腺激素的作用是促进性腺的生长和发育,促进性腺产生性激素,促进卵子和精子成熟和排出,因此为了促进生殖细胞的成熟,有利于进行人工授精和育苗,需要给雌雄亲鱼注射促性腺激素,若直接注射性激素会通过负反馈调节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对相关激素的分泌,而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减少可导致性腺萎缩,A错误;
B、养蚕时,可以在桑叶上喷洒保幼激素类似物,以推迟结茧时间,提高吐丝量,B正确;
C、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过敏等作用,但是不能过量使用,激素类药物有很多副作用,C错误;
D、青鲜素会残留在蔬菜水果上,会损害人体健康,因此不能大力推广,D错误。
故选B。
13. 考试前,少数学生会因为过度紧张而出现心跳加速、消化不良、呼吸急促等现象,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是由脑发出的不受意识支配的神经
B. 消化不良主要是由于副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使胃肠蠕动减慢
C. 考试时高度紧张能使机体时刻处于兴奋状态有利于提高成绩
D.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共同作用可使机体更好适应环境变化
【答案】D
【解析】
【分析】自主神经系统:(1)概念: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它们的活动不受意识支配,称为自主神经系统。(2)功能:当人体处于兴奋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但胃肠的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减弱;当人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此时,心跳减慢,但胃肠的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会加强,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详解】A、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属于传出神经,是由脑和脊髓发出的不受意识控制的能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A错误;
B、消化不良引起的食欲不振是由在交感神经的支配下抑制了胃肠的蠕动导致的,B错误;
C、在考试期间高度紧张,引起交感神经过度兴奋,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心跳加快,呼吸急促,不有利于提高成绩,C错误;
D、考试期间在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共同作用下,犹如汽车的油门和刹车,不会使机体时刻处于兴奋状态,这样可以提高机体适应环境的能力,D正确。
故选D。
14. 光、温度和重力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光敏色素能感受光刺激并发生结构改变从而传递信号
B. 冬小麦需要经历春化作用才能开花是因为低温的影响
C. 重力的影响会改变激素的分布状态从而影响生长状态
D. 植物能对环境变化积极响应说明生物可产生定向变异
【答案】D
【解析】
【分析】植物的生长发育受激素的调节,同时环境因素如光、温度、重力等也参与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植物细胞里储存着全套基因,从本质上来说,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都处在基因适时选择性表达的调控之下。
【详解】A、光敏色素是一类蛋白质(色素-蛋白复合体)分布在植物的各个部位,其中在分生组织的细胞内比较丰富。受到光照射后→光敏色素结构会发生变化→这一变化的信息传导到细胞核内→基因选择性表达→表现出生物学效应,A正确;
B、一般是指植物必须经历一段时间的持续低温才能由营养生长阶段转入生殖阶段生长的现象,我们把这一现象称为春化作用,这样可以避免出现在冬季来临之前开花从而无法正常结果的现象,B正确;
C、植物根中具有感受重力的物质和细胞,可以将重力信号直接转换成运输生长素的信号,重力的影响会改变激素的分布状态从而影响生长状态,C正确;
D、植物能对环境变化积极响应,利于其适应环境更好的生存,但是变异是不定向的,D错误。
故选D。
二、多项选择题:本部份包括4题,每题3分,共12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全选对者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5. 下图中神经元A、B与痛觉传入有关,神经元C能释放内啡肽。内啡肽是一种抑制疼痛的神经递质,能与阿片受体特异性结合。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受到猛烈撞击时可能导致人尿失禁是因为大脑皮层中的痛觉中枢受损
B. 内啡肽抑制疼痛的机理可能是促进A神经元K+外流、抑制P物质释放
C. 吗啡和阿片结构类似,使用吗啡通常会使B神经元不能产生动作电位
D. 图示呈现了反射弧一部分,整个环路有利于对生命活动进行精细调节
【答案】BCD
【解析】
【分析】突触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构成的,突触小体含有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有兴奋性和抑制性两种,受到刺激以后神经递质由突触小泡运输到突触前膜与其融合,递质以胞吐的方式排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的兴奋或抑制。
图中P物质和受体结合,导致B神经元兴奋,从而在大脑皮层产生痛觉,而内啡肽是一种与阿片受体结合后,促进A神经元K+外流,使静息电位的值增大,从而产生抑制效应。
【详解】A、大脑皮层中痛觉中枢受损只是没有痛的感觉,并不会导致尿失禁,导致尿失禁的原因是大脑皮层对脊髓的有关排尿反射的调控出了问题,A错误;
B、分析题图,内啡肽与阿片受体结合,促进A神经元K+外流,使静息电位的值增大,产生抑制效应,B神经元不能产生兴奋,从而阻止痛觉产生,B正确;
C、由图可知吗啡和内啡肽的结构类似,据此推测吗啡与阿片受体结合后会使B神经元不能产生动作电位,C正确;
D、完整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图示呈现了反射弧一部分,整个环路有利于对生命活动进行精细调节,D正确。
故选BCD。
16. 植物细胞壁弹性非常小,影响细胞的伸长。生长素(IAA)促进细胞伸长的可能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推测图中H+的运输方式应该为主动运输
B. pH较低时细胞壁软化松弛利于细胞伸长
C. 图中生长素的运输方向体现了极性运输
D. IAA的受体在细胞质和细胞膜上都存在
【答案】BD
【解析】
【分析】图中IAA进入细胞后,与活化蛋白因子结合,促进细胞核内相关基因转录,mRNA作用于内质网,然后内质网促进Ca2+进入液泡,使H+从液泡中出来,运输到细胞壁,使细胞壁的pH降低。
【详解】A、分析图中可知,H+运出细胞需要消耗ATP水解释放的能量,需要载体蛋白,属于主动运输,而液泡中的H+运出到细胞质基质中为协助扩散,故图中H+的运输方式不能一概而论,A错误;
B、pH较低的环境中细胞壁的纤维素微丝伸长使细胞壁对细胞的压力减小,细胞壁软化松弛,利于细胞纵向生长,B正确;
C、在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也就是只能单方向地运输,称为极性运输,极性运输是一种主动运输,题图并不能反应生长素的运输方向体现了极性运输,C错误;
D、据图可知,生长素进入细胞需要先经过细胞膜,作为植物激素,信号分子,先需要与细胞膜上的相应受体结合,再与细胞内的活化蛋白因子结合,发挥作用,因此IAA的受体在细胞质和细胞膜上都存在 ,D正确。
故选BD。
17. 辅助性T细胞易被HIV侵染与其表面的CCR蛋白有关。一名感染HIV的白血病患者接受骨髓移植给后,不仅治愈了白血病,患者体内的HIV竟然也被清除了。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辅助性T细胞参与B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也能产生记忆细胞
B. HIV基本不侵染B细胞,是因为B细胞中CCR基因不表达或表达量很少
C. 捐献者的CCR基因很可能发生了突变,移植前的配型应达到一致或相近
D. 患者体内细胞毒性T细胞与HIV特异性结合抑制其增殖或对细胞的黏附
【答案】AB
【解析】
【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deficiency virus,简称HIV)能够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主要侵染辅助性T细胞。HIV侵入人体后通常可以潜伏2~10年甚至更长时间。期间,HIV会经历迅速增殖,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免疫系统分泌抗HIV的抗体,这也是目前HIV检测的重要依据。直到艾滋病病发时,机体仍会继续分泌该抗体。但是,随着病毒的复制,T细胞的数量持续下降,免疫系统的功能减退,感染者出现淋巴结肿大、发热、体重下降等临床症状。最终患者死于由免疫功能丧失引起的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等疾病。
【详解】A、辅助性T细胞能分泌细胞因子以及自身接受抗原刺激后表面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参与B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也能增殖分化产生记忆细胞,A正确;
B、结合题干“辅助性T细胞易被HIV侵染与其表面的CCR蛋白有关”推测HIV基本不侵染B细胞,是因为B细胞中CCR基因不表达或表达量很少,B正确;
C、一名感染HIV的白血病患者接受骨髓移植给后,不仅治愈了白血病,患者体内的HIV竟然也被清除了,捐献者的CCR基因很可能发生了突变,但是移植前的配型有一半以上相同即可,C错误;
D、患者体内抗体与HIV特异性结合抑制其增殖或对细胞的黏附,D错误。
故选AB。
18. 研究人员发现,夜间过多光源暴露会显著增加糖尿病等代谢疾病风险,同时还发现在蓝光刺激下,空腹小鼠食用葡萄糖后的血糖浓度上升幅度显著高于红光刺激的小鼠。进一步检测发现,蓝光照射后并不会影响小鼠体内与血糖平衡有关的激素含量以及营养物质的变化。下图为光暴露对代谢影响的可能机制。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小鼠可能对蓝光较敏感,但对红光不敏感,导致实验结果有显著差异
B. “光暴露”使血糖浓度上升可能是因为支配脂肪组织的交感神经受抑
C. 蓝光通常会让人感觉凉爽极可能和棕色脂肪组织产热量减少密切相关
D. 上述研究体现出稳态的维持依赖于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共同调节
【答案】ABC
【解析】
【分析】1.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组成;它们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当人体处于兴奋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但胃肠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减弱;当人处于安静状态时, 副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心跳减慢,但胃肠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会加强,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2.兴奋传导的过程: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兴奋就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下去。
【详解】A、由题意可知,蓝光刺激下,空腹小鼠食用葡萄糖后的血糖浓度上升幅度显著高于红光刺激的小鼠,从而推测小鼠可能对蓝光较敏感,但对红光不敏感,导致实验结果有显著差异,A正确;
B、夜间“光暴露”引发血糖上升水平程度高于对照小鼠,由图可以看出PVN区域的神经元兴奋后传到交感神经,进而作用于棕色组织脂肪,促进产热,现在产热变少说明此过程被抑制,支配脂肪组织的交感神经受抑制后,推测棕色脂肪细胞对葡萄糖摄取量降低,进而血糖升高,B正确;
C、蓝光刺激下,可以激活感光细胞,通过神经调节抑制神经递质的释放,减弱了棕色脂肪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进而使产热减少,感觉凉爽,C正确;
D、上述研究体现神经调节能影响代谢,D错误。
故选ABC。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三、非选择题:本部份包括5题,共60分,除特殊说明外,每空1分。
19. 下图是人体内环境自稳态的部分调控简图,其中A~E表示相应器官,a~f表示相应物质,①~⑧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激素a通过促进_____________、促进_____________、促进糖类转化成甘油三酯、某些氨基酸等发挥降血糖作用。除该激素外,还有_____________(填字母)分泌的激素共同参与维持血糖平衡。
(2)剧烈运动时,人体维持血糖水平稳定的调节路径除①→②→③外还有_____________。该过程中去甲肾上腺素含量增加并作用于胰岛B细胞抑制胰岛素分泌,其生理学意义是既防止血糖浓度过低,又_____________。
(3)当环境温度下降时,骨骼肌战栗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另外,甲状腺激素分泌量也会增加,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超过一定浓度后会抑制图中结构_____________(填字母)的活动,这种调节机制称为_____________调节。
(4)如长时间处于寒冷环境下,人体的散热量会_____________(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产热量,核心区温度降低会影响到脑部功能,严重时会导致人意识会模糊,反而感觉到热,此时皮肤下毛细血管应处于_____________状态。
【答案】(1) ①. 葡萄糖氧化分解 ②. 合成糖原 ③. B、C
(2) ①. ④→⑤→⑥→②→③:④→⑤→⑦→⑧ ②. 满足剧烈运动对能量的需求
(3) ①. 增加产热 ②. A、D ③. 负反馈
(4) ①. 大于 ②. 舒张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题图中涉及到血糖调节、体温调节,A为内分泌腺的枢纽,故为下丘脑,B分泌的两种激素可调节血糖,故为胰腺分泌激素a是胰岛素,b是胰高血糖素;c能调节体温和血糖浓度,故为肾上腺素,C为肾上腺;D可分泌促激素调节甲状腺,故为垂体;E分泌甲状腺激素为甲状腺。
【小问1详解】
图中激素a是胰岛素,胰岛素的作用是一方面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进行氧化分解,进入肝、肌肉并合成糖原,进人脂肪组织细胞转变为甘油三酯;另一方面又能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变成葡萄糖。除了胰岛素外,B胰腺中的胰岛A细胞还可以分泌胰高血糖素,C为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共同参与维持血糖平衡。
【小问2详解】
剧烈运动,代谢加快,机体通过①②③途径可以升高血糖,也可以通过④→⑤→⑥→②→③血糖含量降低刺激下丘脑的某个区域兴奋,通过交感神经使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使血糖含量上升;④→⑤→⑦→⑧血糖含量也会通过神经系统刺激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使得血糖升高;胰岛素是降低血糖的激素,剧烈运动对能量的需求较高,为防止血糖浓度过低,满足剧烈运动对能量的需求,机体会抑制胰岛素分泌。
【小问3详解】
当环境温度下降时,骨骼肌战栗增加产热,维持体温的恒定。甲状腺激素调节中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因此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超过一定浓度后会抑 制图中结构A(下丘脑)、D(垂体)的活动,使其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及促甲状腺激素减小,进而维持甲状腺激素的含量。
【小问4详解】
如长时间处于寒冷环境下,人体不能维持体温的恒定,体温会降低,散热量大于产热量。核心区温度降低会影响到脑部功能,严重时会导致人意识会模糊,反而感觉到热,此时皮肤下毛细血管应处于舒张状态,散热增加。
20. 高等动物海马脑区(H区)与学习、记忆功能密切相关。如果在H区的传入纤维上施加强刺激,在刺激后几小时之内,只要再施加单次强刺激,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都会比未受过强刺激处理时高2~3倍,研究者认为是强刺激使该区产生了“记忆”。下图1为这一现象可能的机制。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在H区的传入纤维上施加刺激后,传入纤维末梢释放出的_____________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相应受体,使突触后神经元膜内电位产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
(2)突触后膜上N受体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H区产生“记忆”的可能机制是Ca2+进入海马脑神经细胞后引发了一系列的生理反应:_____________与细胞膜融合使后膜上A受体数量增加;A受体被_____________,更易与谷氨酸结合。
(3)下列过程需要消耗能量的是_____________。
①突触小泡内物质的合成 ②Na+进入海马脑神经细胞
③谷氨酸和受体特异性结合 ④囊泡逐渐外移并与突触前膜融合
(4)科学家将刺激强度逐渐增加(S1~S8)测得一个神经细胞膜电位的变化规律如上图2所示。请绘制出兴奋强度与刺激强度的关系模式图_____________。
(5)脑组织细胞缺氧会影响记忆,其可能原因是:缺氧会使_____________供应不足,神经递质释放量减少从而影响了_____________过程。
【答案】20. ①. 神经递质 ②. 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21. ①. 识别谷氨酸并介导Ca2+进入 ②. 含有A受体的囊泡 ③. 磷酸化
22. ①④ 23.
24. ①. 能量(神经细胞之间的) ②. 信息传递
【解析】
【分析】据图1可知,H区产生“记忆”的可能机制是Ca2+进入海马脑神经细胞后与钙调蛋白共同作用,使C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球形变成多边形),进而使C酶被激活。C酶可以促进含有A受体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使突触后膜上A受体数量增加,还可以使A受体被磷酸化,更易与谷氨酸结合。
【小问1详解】
在H区的传入纤维上施加刺激后,传入纤维末梢中的突触小泡会向突触前膜移动并与它融合,同时释放出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的相关受体结合,使突触后膜兴奋,因此突触后神经元膜内电位会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小问2详解】
据图1可知,突触后膜上N受体的功能是识别谷氨酸并介导Ca2+进入。Ca2+进入海马脑神经细胞后,含有A受体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使后膜上A受体数量增加;A受体被磷酸化,更易与谷氨酸结合。
【小问3详解】
①突触小泡内物质的合成是吸能反应,需要消耗能量;
②Na+进入海马脑神经细胞是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
③谷氨酸和受体特异性结合不需要消耗能量;
④囊泡逐渐外移并与突触前膜融合,属于胞吐,需要消耗能量。
所以需要消耗能量的是①④。
故选①④。
【小问4详解】
分析图2可知,刺激强度较弱(S1~S4)时,膜电位不变,说明此时神经细胞没有兴奋;当刺激强度较强(S5~S8)时,膜电位发生了变化,说明此时神经细胞产生兴奋,但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加,膜电位的峰值不变,说明兴奋强度不变。
【小问5详解】
脑组织细胞缺氧会影响记忆,其可能原因是:氧气是有氧呼吸的反应物,缺氧会使有氧呼吸不能进行,从而导致细胞的能量供应不足,而神经递质的释放需要能量,缺乏能量会导致神经递质释放量减少,从而影响了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过程。
21. 针灸是我国特有的治疗疾病手段。低强度电针刺激小鼠后肢足三里穴可激活迷走神经肾上腺抗炎通路,其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针灸治疗过程中,兴奋在整个传导过程中是_____________(填“单向”或“双向”)传递的。该反射弧中的效应器是指_____________.
(2)研究人员利用同等强度的电针刺激腹部的天枢穴,并没有引起相同的抗炎反应,原因可能是腹部_____________。
(3)研究发现针灸还具有镇痛作用,镇痛效果和脑脊液中产生的两种物质(强啡肽和脑啡肽)有关。为探究电针频率和它们之间释放的关系,科学家利用小鼠做相关实验,结果如下图(虚线表示给小鼠注射正常动物血清的镇痛效果)。结果表明:_____________(填“低频”或者“高频”)电针促进脑啡肽释放。而今,镇痛药种类繁多,为何还提倡针灸镇痛?_____________。
(4)神经细胞外Ca2+对Na+的内流具有竞争性抑制作用,称为膜屏障作用。若患者血钙含量偏高,针灸镇痛疗效甚微的原因是血钙含量过高使Na+内流_____________,神经细胞兴奋性降低,最终使镇痛效果减弱。
(5)为验证膜屏障作用,研究人员用含有_____________等离子的培养液培养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对坐骨神经施加一定刺激后获得膜电位变化模型如下图所示。
①信号采集仪的两个电极在坐骨神经上的连接方式是:_____________(填“都在膜内”或者“都在膜外”或者“一个膜外、一个膜内”)。
②做解除竞争性抑制实验:具体操作是_____________。
③为进一步验证膜屏障作用,还应测定并比较膜内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单向 ②. 迷走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肾上腺
(2)无Prkr2感觉神经元(无相应感受器)
(3) ①. 低频 ②. 防止过敏、出现副作用、产生依赖等
(4)减少 (5) ①. Ca2+、Na+ ②. 一个膜外、一个膜内 ③. 降低培养液中Ca2+浓度:其他条件不变,重复上述实验。 ④. Na+含量的变化
【解析】
【分析】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它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
2、据图可知,低强度电针刺激小鼠后肢穴位“足三里”可以激活迷走神经一肾上腺抗炎通路机理是:在电针刺激“足三里”位置时,会激活一组Prkr2感觉神经元,其延伸出去的突起部分可以将后肢的感觉信息通过脊髓传向大脑的特定区域,通过迷走神经作用到肾上腺,肾上腺细胞分泌的儿茶酚胺类物质(包括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等)具有抗炎作用,导致针灸抗炎。
【小问1详解】
针灸治疗过程中,涉及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在反射弧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结合题图,该反射弧中的效应器是指迷走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肾上腺。
【小问2详解】
Prkr2感觉神经元主要存在于四肢节段,电针刺激位于小鼠腹部的天枢穴,该部位可能不存在Prkr2感觉神经元(无相应感受器),因此没有引起相同的全身抗炎反应。
【小问3详解】
研究发现针灸还具有镇痛作用,镇痛效果和脑脊液中产生的两种物质(强啡肽和脑啡肽)有关,抗体具有特异性可与相应物质结合,结合题图,低频电针下,注射强啡肽抗体更多(与强啡肽结合,使得其失去相应作用),但镇痛效果很好,说明低频下另一种物质抢匪脑啡肽含量较多,即低频下电针促进脑啡肽释放。而今,镇痛药种类繁多,还提倡针灸镇痛的原因是防止过敏、出现副作用、产生依赖等。
【小问4详解】
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内流,其腰电位变为外负内正,产生兴奋:血钙过高使Na+内流减少,降低了神经细胞兴奋性,导致迷走神经支配肾上腺细胞分泌抗炎症因子的功能降低,导致针灸抗炎疗效甚微。
【小问5详解】
神经细胞外Ca2+对Na+的内流具有竞争性抑制作用,称为膜屏障作用,故为验证膜屏障作用,研究人员用含有Ca2+、Na+等离子的培养液培养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
①曲线图中一开始为负电位,故信号采集仪的两个电极在坐骨神经上的连接方式是一个膜外、一个膜内。
②做解除竞争性抑制实验:由于神经细胞外Ca2+对Na+的内流具有竞争性抑制作用,故具体实验操作为降低培养液中Ca2+浓度:其他条件不变,重复上述实验。
③由于神经细胞外Ca2+对Na+的内流具有竞争性抑制作用,导致Na+内流减少,故为进一步验证膜屏障作用,还应测定并比较膜内Na+含量的变化。
22.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营养价值较高,还具有抗氧化、抗肿瘤、降血糖等生物活性,开发及应用前景广阔。研究表明赤霉素对玉米开花具有调节作用,其作用机制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下在促进植物生长方面与赤霉素具有协同作用的植物激素有_____________。
①IAA ②2、4—D ③细胞分裂素 ④脱落酸
(2)据图可知赤霉素能直接促进玉米细胞内_____________,最终使SOC蛋白含量_____________促进开花,说明激素作为信息分子会通过影响_____________从而起调节作用。
(3)赤霉素还能打破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为探究赤霉素对玉米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科学家以某种玉米种子为实验材料进行研究,请将实验补充完整:
①选取大小一致、饱满、无破损的_____________(填“已萌发”或“未萌发”)玉米种子若干,随机均分成6组,编号1~6。
②1~5号分别用100mg/L、200mg/L、300mg/L、400mg/L和500mg/L的赤霉素溶液浸泡种子,对照组应用_____________浸泡。
③12h后应取出种子并_____________再转移至铺有滤纸的培养皿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并统计各培养皿中玉米种子的萌发率。
(4)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若1~6号萌发率依次为:56%、63%、68%、71%、73%、49%,说明在该浓度范围内,赤霉素促进玉米种子萌发的效果与赤霉素浓度呈_____________相关。
②若实验结果发现3号培养皿中种子萌发率最高,则欲进一步探究促进玉米种子萌发的最适宜赤霉素浓度,应在_____________mg/L范围内,_____________,重复上述实验。
【答案】(1)①③ (2) ①. DEL蛋白的降解 ②. 增加 ③. 基因表达
(3) ①. 未萌发 ②. 蒸馏水 ③. 用蒸馏水洗干净(种子表面的)赤霉素残液
(4) ①. 正 ②. 200~400 ③. 缩小浓度梯度
【解析】
【分析】植物体内的激素并非单独发挥作用,而是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生物体的生长发育,有的激素起到协同作用,有的激素在某一方面起到拮抗作用。
【小问1详解】
赤霉素促进植物生长。
①吲哚乙酸属于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与赤霉素属于协同作用,正确;
②α一萘乙酸不属于植物激素,属于生长素类似物,能促进植物生长,错误;
③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都能促进植物生长,与赤霉素属于协同作用,正确;
④脱落酸可抑制细胞分裂和种子萌发,促进也和果实的衰老与脱落,错误。
故选①③。
【小问2详解】
据图可知赤霉素能直接促进玉米细胞内 DEL蛋白的降解,最终使SOC蛋白含量增加促进开花,说明激素作为信息分子会通过影响基因表达从而起调节作用。
【小问3详解】
①为了探究赤霉素对玉米种子发芽率的影响,则需要选取未萌发的种子作为实验材料。
②为了保持单一变量,排除溶解赤霉素的溶剂(或蒸馏水)的影响,则对照组应该用等量溶解赤霉素的溶剂(或蒸馏水)浸泡。
③12h后再用蒸馏水(或无菌水、清水)洗净种子表面的赤霉素残液,擦干,转移至已灭菌并铺有滤纸的培养皿中,在湿度和温度等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
【小问4详解】
①若赤霉素促进玉米种子萌发的效果与赤霉素浓度呈正相关,则1~5号培养皿中玉米种子萌发率依次增大,且均大于6号培养皿。
②若实验结果发现3号培养皿中种子萌发率最高,则欲进一步探究促进玉米种子萌发的最适宜赤霉素浓度,应在200~400mg/L范围内继续缩小浓度梯度进行重复实验。
23.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人体后,淋巴细胞产生大量细胞因子,进一步激活其他细胞产生更多的细胞因子,形成炎症风暴,严重者可导致其他器官的免疫损伤。请回答下列问题:
(1)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后,树突状细胞摄取病毒并将抗原呈递给_____________细胞,最终促使B细胞活化并增殖分化为_____________并产生抗体发挥免疫效应。当病毒侵入组织细胞后,需依赖_____________细胞使靶细胞裂解释放出病毒。
(2)常采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对“细胞因子风暴”进行治疗,由此推测糖皮质激素的作用可能是_____________(填“增强”或“抑制”)免疫系统功能。
(3)接种疫苗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有效方法。
①接种灭活疫苗通常需3次。接种第一剂后间隔三周接种第二剂,但是第三剂的接种要在6个月之后,其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
②疫苗研发人员为探究某种新型疫苗的有效性,特开展以下实验:
实验步骤和目的 实验具体操作
a.请补充完整表格内容。
b.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
c.实验结果证明该疫苗对感染小鼠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某研发人员建议应加快生产该疫苗并推荐给人群广泛接种。请对此建议进行客观评价_____________。
【答案】23. ①. 辅助性T ②. 浆细胞 ③. 细胞毒性T
24. 抑制 25. ①. 第二剂接种后机体内产生更多抗体,间隔时间长是为了防止疫苗被中和 ②. 8##八 ③. 接种(适量)新型冠状病毒 ④. 接种方式、疫苗剂量 ⑤. 对感染小鼠有效,不一定对人体有效(需做安全性、毒理等临床实验)
【解析】
【分析】体液免疫的过程为,当病原体侵入机体时,一些病原体可以和B细胞接触,这为激活B细胞提供了第一个信号。一些病原体被树突状细胞、B细胞等抗原呈递细胞摄取。抗原呈递细胞将抗原处理后呈递在细胞表面,然后传递给辅助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这是激活B细胞的第二个信号;B细胞受到两个信号的刺激后开始分裂、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小部分分化为记忆细胞,细胞因子能促进B细胞的分裂、分化过程;浆细胞产生和分泌大量抗体,抗体可以随体液在全身循环并与这种病原体结合。在多数情况下,抗体与病原体结合后会发生进一步的变化,如形成沉淀等,进而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化。记忆细胞可以在抗原消失后存活,当再接触这种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分化,分化后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小问1详解】
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后,树突状细胞摄取病毒并将抗原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当病原体侵入机体时,一些病原体可以和B细胞接触,这为激活B细胞提供了第一个信号,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这是激活B细胞的第二个信号,最终促使B细胞活化并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并产生抗体发挥免疫效应。当病毒侵入组织细胞后,需依赖细胞毒性T细胞使靶细胞裂解释放出病毒。
【小问2详解】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人体后,淋巴细胞产生大量细胞因子,进一步激活其他细胞产生更多的细胞因子,形成炎症风暴,常采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对“细胞因子风暴”进行治疗,由此推测糖皮质激素的作用可能是抑制免疫系统功能。
【小问3详解】
①接种疫苗是机体主动免疫的过程,接种灭活疫苗通常需3次。接种第一剂后间隔三周接种第二剂,但是第三剂的接种要在6个月之后,其可能原因是第二剂接种后机体内产生更多抗体,间隔时间长是为了防止疫苗被体内原有的抗体中和。
②a、补充表格:选材、分组:结合“分别采用滴鼻及肌肉注射的方式,对实验小鼠进行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疫苗接种”以及实验遵循对照原则,还需要设置不接种疫苗的空白对照组可知,选取同龄、生活状况一致的健康小鼠,平均分成8组。个体水平进行疫苗有效性检测:14天后对实验小鼠接种(适量)新型冠状病毒,72小时后检测小鼠肺组织内病毒含量。
b、自变量是人为控制可变的量,分析表格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接种方式、疫苗剂量。
c、实验结果证明该疫苗对感染小鼠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某研发人员建议应加快生产该疫苗并推荐给人群广泛接种,但是该疫苗对感染小鼠有效,不一定对人体有效(需做安全性、毒理等临床实验)。选材、分组
选取同龄、生活状况一致的健康小鼠,平均分成_____________组。
实验处理
分别采用滴鼻及肌肉注射的方式,对实验小鼠进行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疫苗接种。
检测数据
检测血清中相应抗体浓度和产生IFN的T细胞比例
个体水平进行疫苗有效性检测
14天后对实验小鼠_____________,72小时后检测小鼠肺组织内病毒含量。
注:IFN是一种能增强细胞毒性T细胞活力的细胞因子
选材、分组
选取同龄、生活状况一致的健康小鼠,平均分成_____________组。
实验处理
分别采用滴鼻及肌肉注射的方式,对实验小鼠进行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疫苗接种。
检测数据
检测血清中相应抗体浓度和产生IFN的T细胞比例
个体水平进行疫苗有效性检测
14天后对实验小鼠_____________,72小时后检测小鼠肺组织内病毒含量。
注:IFN是一种能增强细胞毒性T细胞活力的细胞因子
江苏省常熟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抽测二(12月)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江苏省常熟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抽测二(12月)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3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2, 下图为水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泰州市靖江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江苏省泰州市靖江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江苏省扬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5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