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2-2023学年广东省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2023学年广东省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01
    2022-2023学年广东省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02
    2022-2023学年广东省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03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2023学年广东省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东省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共21页。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资源,一直被我们看作是顺风顺水、迈向成功的关键,所以,我们努力结交各种人脉,积累各种资源。但其实,人际关系资源是否能带来价值,取决于它与我们核心目标的相关度。
    在一般情况下,我们想要办成一件事,往往是要找某一类人,而不是某一个人。比如,你需要赶火车,但是买不到票,这时候就会想到找火车站的熟人朋友帮忙,可是最后熟人也没有买到票。然而,买票的目的是到达目的地,所以这个问题是如何到达目的地,而不是如何找熟人买到票,除了火车还有其他交通工具可以达成这个目标。
    我们要找到需要的那一类人,网络搜索引擎往往办不到,这时候我们则需要找一个关键人物,把这个关键人物当作搜索引擎,从他那里获得有用的信息,再去连接其他人。这些关键人物,大致分为三类:内行型的人、联络员型的人、推销员型的人。
    内行型的人即掌握行业内幕、专业知识的人,或者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联络员型的人即善于打交道的人,交际很广的人。推销员型的人即有天然感染力的人,能够让别人接受他所说的一切,打消他人的顾虑。
    在人际关系中使用搜索力,就是把别人当作搜索引擎,把已经建立和积累的关系当作数据库,以问题为导向进行资源的整合和开发。
    在组织当中,强大的搜索力体现在高效利用头脑风暴,让每位参会者通过头脑风暴的方式,向内搜索,找到建议或灵感。有了灵感后,可以从利润、简介、可控性、可操作性四个维度进行衡量,看这是否是一个有创意且可行的点子或方案。
    在思考能力提升中,搜索力体现在对问题本质或规律的抽象能力,以及再将抽象化还原回具体的实际行动中的能力。比如“九段秘书工作法”是一个以秘书工作为基础,提炼出来的合格秘书应该做到的九条标准,这是抽象化。如果你能够在自己日常的文秘工作中,结合自己实际工作的情况,将“九段秘书工作法”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并形成自己的一套规则和标准,这便是“还原”。
    搜索,并不仅仅是对信息的搜索,还应该包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发现未知的自己,获得外界的帮助。
    (摘编自《〈搜索力〉:帮你解决90%人生难题的思维能力》)
    材料二:
    战国时期,诸侯割据,战事不断。初出茅庐的范蠡,在齐国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市场需求。北方牧场多,马匹便宜又彪悍。而吴越一带需要大量的战马,如果能将北方的马匹低成本运到吴越,将会有很大的利润空间。
    然而,运输问题却是横亘在他眼前的一大鸿沟。兵荒马乱的年代,先不说齐国到吴越路途遥远,中间还隔着鲁国、宋国、楚国等几个国家,强盗也会随时出没,光运输成本就足以让人望而却步了。
    经过多方调查,得知北方巨商姜子盾常年往返于齐鲁和吴越间,他贩卖麻布到吴越,早已买通了沿途的强人,为自己的运输开疆辟地,保驾护航。
    在姜子盾经过城门时,他张贴布告:范蠡组建马队,开业大酬宾,可免费向吴越地区运送货物。双方很快达成协议。最终,范蠡成功地运送姜子盾的麻布,安全抵达吴越。为姜子盾卸下布匹,范蠡卖掉了马,稳稳地挖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身边类似这样的例子很多。在这个强调资源的社会,很多人因为缺乏资源早早地缴械投降。而范蠡卖马的案例告诉我们,如何搜索身边的资源,通过有效行动取得有效结果,利用杠杆借力整合资源,是生活中必备的一项技能。
    (摘编自《范蠡卖马的启示:用好搜索力,为人生赋能,做人生大赢家》)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们想要办成一件事,往往要找某一类人,人际关系资源的经营,是人们顺风顺水、迈向成功的关键。
    B. 我们在找需要的那一类人时,往往需要找一个关键人物,把这个人物当作搜索引擎,获得有用信息。
    C. 善于积累人脉的人能充分利用搜索引擎,既能搜索信息,又能探索未知世界,还能获得外界的帮助。
    D. 我们要善于通过有效的行动,充分调动和利用身边的资源,不要因为缺乏资源而早早地缴械投降。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能够帮助自己达到目的的人才是资源,在需要的时候帮不到自己的熟人不是资源。
    B. 在寻找需要的资源时,自己就是最好的引擎,已有的关系可以当作重要的数据库。
    C. 能让别人接受自己所说的一切且能够打消他人顾虑的人,需要具有天然的感染力。
    D. 能将抽象化还原回具体的行动,并形成自己的一套规则和标准,这样就具有了搜索力。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表现具有“搜索力”的一项是( )
    A. 甲某担心领导怀疑自己的能力且觉得难为情,不肯去询问布置任务的领导。
    B. 乙某利用多种渠道,努力开拓,连接各方面名家,成为图书项目创始人。
    C. 丙某觉得自己的业务能力强,没有及时利用公司积累起来的社会关系网。
    D. 丁某为了租房,跑遍了市面上曝光量较大房屋中介,地毯式一家家比较。
    4. 根据两则材料分析,要想具有人际关系搜索力需要怎么做?
    5. 请结合材料,简要谈谈范蠡挖到人生的第一桶金所运用的搜索力。
    【答案】1. A 2. C 3. B
    4. ①努力结交各种人脉,积累各种资源;②找一个关键人物,把他当作搜索引擎;③连接与关键人物有关系的其他人,建立关系网;④依据自己的问题进行资源的整合和开发。
    5. ①把需求和资源连接在一起。范蠡发现北方牧场多,马匹便宜又彪悍,而吴越一带需要大量的战马。②寻找熟悉南北的关键人物。经过多方调查,得知北方巨商姜子盾常年往返于齐鲁和吴越间贩卖麻布。③整合资源,取得有效结果。利用姜子盾已买通沿途强人的有利条件运送姜子盾的麻布,安全抵达吴越后就卖掉了马匹。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人际关系资源的经营,是人们顺风顺水、迈向成功的关键”的说法以偏概全,依据原文“资源,一直被我们看作是顺风顺水、迈向成功的关键”应是“资源”。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帮不到自己的熟人不是资源”错误,此时帮不到自己不见的以后都帮不到自己,仍然是资源。
    B.“自己就是最好的引擎”错,应是“把别人当作搜索引擎”。
    D.“能将抽象化还原回具体的行动,并形成自己的一套规则和标准,这样就具有了搜索力”错误,由原文可知:搜索力包括对问题本质或规律的抽象能力,以及再将抽象化还原回具体的实际行动中的能力。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
    A.“不肯去询问布置任务的领导”不符合,由原文“以问题为导向进行资源的整合和开发”可知“没有进行整合和开发。
    B.“乙某利用多种渠道,努力开拓,连接各方面名家,成为图书项目创始人”正确,因为善于运用“已经建立和积累的关系”。
    C.“没有及时利用公司积累起来的社会关系网”不符合,由原文“把已经建立和积累的关系当作数据库,以问题为导向进行资源的整合和开发”这里没有体现。
    D.“跑遍了市面上曝光量较大的房屋中介”不符合,由原文“把已经建立和积累的关系当作数据库”,而这里没有建立。
    故选B。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①由原文“在一般情况下,我们想要办成一件事,往往是要找某一类人,而不是某一个人”可知,要结交各种资源才能办成一件事。
    ②由原文“我们要找到需要的那一类人,网络搜索引擎往往办不到,这时候我们则需要找一个关键人物,把这个关键人物当作搜索引擎,从他那里获得有用的信息,再去连接其他人”可知,在办事的时候需要找一个关键人物,当作搜索引擎,达到办事的目的。
    ③由原文“把这个关键人物当作搜索引擎,从他那里获得有用的信息,再去连接其他人”可知,这时候再连接与关键人有关系的其他人,建立关系网。
    ④由原文“在人际关系中使用搜索力,就是把别人当作搜索引擎,把已经建立和积累的关系当作数据库,以问题为导向进行资源的整合和开发”可知,要依据自己的问题进行资源的整合和开发。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①范蠡发现了一个商机:战乱频发,战马价格不一。发现了商机。他早就花了大价钱,买通了沿途强盗,所以他的商队一路都是通行无阻。这里可知范蠡善于运用资源。
    ②范蠡发现有势力的富商,叫姜子盾,经常贩运麻布到吴越。寻找熟悉南北的关键人物而马匹在吴越很快卖掉,范蠡因此大赚了一笔。
    ③他早就花了大价钱,买通了沿途强盗,所以他的商队一路都是通行无阻。范蠡与姜子盾一路同行,畅通无阻,货物和马匹都安全到达吴、越。姜子盾省去了雇用马队的成本,非常高兴。可知整合各方资源也是很重要的。
    综上,体现了搜索力的重要性。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麝香
    蔡测海
    天快亮了,雪地反而变得暗起来,失去了晚上那种给人毛茸茸的、暖乎乎的感觉。黎明的雪地里真冷,她打了个寒颤。小花鹿安详地看着她,目光柔和,它窜出几步,又一回头,那眸子像是要诉说什么,然后它头也不回地消失在森林里。
    百合像小花鹿一样转了转眼珠子,她小时候听巴普(爷爷)说过,鹿是山里的吉祥神,它能引人离开凶险,摆脱困境,巴普好几次在森林里采药迷了路,都是鹿给引出来的。百合念完高小,后来又到县卫校培训班学过几个月,她不信神,但她相信巴普的话,巴普是个德高望重的老草医,是山里的活神仙。
    百合这样判断:小花鹿去的方向正是枪响的方向。哦,小花鹿,你真乖!你是来领百合出山哩!百合不觉得痛,也不觉得累了,她到附近的几棵野棕树上剥下几片棕片来,包住那些擦破了衣服的地方。然后她还给躺着的麝香敷了一些药,把他叫醒,扶起来,互相搀着往前走去。
    深深的腐枝败叶上,盖着一层薄薄的雪,小花鹿的足迹辨不清,只留下一个个凹陷,一点接一点地伸向密林深处。他们依稀记得,昨晚的枪声是从那个方向传来的。其实,他们在昨晚听到的只是森林的回声,正好和枪响的方向相反,已经被克寨人从户口簿上除名的一男一女,正在向另一个世界走去。
    起风了,树叶子轻轻地动起来,每一片树叶都发出好听的声音。微风像是长出好多嘴唇,含起一片片树叶,吹奏起木叶曲来,渐渐地越来越响,轻柔的木叶曲变成了山洪的呼喊,变成了狼吼虎啸,树摇晃起来,整个森林摇晃起来。他们像跌落在山洪里的两片叶子,颠簸着,挣扎着,他们踩在厚厚的落叶上,比烂泥地更难走。他们一步一滑地扶住一棵棵树,向前移动。风时而把他们向左边一推,时而又把他们向右边一摇,把他们当成小草和树枝一样戏耍。对大自然的暴力,他们先是恼怒,然后彻底地屈服了,只顾粗粗地喘着气。
    哦,真是累死人!
    他们完全迷失了方向,来到一棵大树下,百合怔怔地,两眼一眨不眨地看着不远处的一棵树,那棵树后面又是一棵树,再后面是密密匝匝的许多树,真像一道没有边际的栅栏,在这栅栏里,他们像等候宰割的羊。这就是森林!两颗温热的泪珠从她那冰冷的脸上爬下来,她好像一下子落进了无底的窟窿,看不见克寨,看不见木楼,看不见木楼上那四季不断的炊烟。人要是只鸟儿多好啊!山神爷呀!我要回去,回克寨,回木楼!
    森林又渐渐地暗下来。他们来到一个山洞口,她和他互相望一眼,停下来,然后钻进洞去,里面有些潮,但很暖和,从里往外直冒热气儿。他们从洞口的大树下抱回许多树叶,像兽类做巢一样,铺了一个地方,两人躺下,肚子就叫起来,两个人都觉得又饿又渴。
    麝香起来走到洞口,抓了一把雪就往口里塞。
    “放下!有毒!不要命了吗?”百合在他身后呵斥起来。
    洞口的树上有两只松鼠追来追去,麝香抬头望着它们,然后往两只手上吐了口唾沫,一下一下很吃力地爬上树去,百合看着他把手伸进一个树洞,大把大把地掏着什么往衣袋里装。一会儿麝香溜下树来,气喘吁吁地来到百合身边,从衣袋里掏出一大堆栗子和榛子来。
    两个人毫不客气地吃着从松鼠的仓库里借来的东西。
    洞外有夜鸟的扑翅声,猫头鹰在嗬嗬地笑,远处有一种什么不可名状的声音传来,有一个大大的黑影子堵住了洞口,他俩吓得把嘴巴都捂起来了,不一会儿,那大大的、黑乎乎的东西从洞口缩回去,在外面转了几圈,走了,树林子里一阵哗哗地响。夜,这茫茫的森林的夜,像怪兽的血盆大口,仿佛要把什么都吞进去似的,他们把身子缩得很小很小。
    “赶紧睡吧,明天接着赶路。”她悄悄地说。他们互相鼓励着,带着忐忑,带着希望,沉沉地睡去,他们相信一定会走出这渺无人烟的森林。
    (有删改)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德高望重的巴普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鹿能把人引出森林,是老人家多年与森林打交道的经验总结。
    B. 麝香受的伤很重,之前一直躺着,昏迷不醒,百合给他敷了些草药后,全靠百合一人支撑,两人才能勉强走路。
    C. 伸向密林深处的小花鹿的足迹已经辨不清,只留下一个个凹陷,和昨晚寻找他们的克寨人的枪声方向一致。
    D. 百合两个人饿到极点,失去了理智,不管干净不干净,毫不客气地吃掉从松鼠仓库借来的东西。
    7.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天快亮了,雪地反而变得暗起来”,这一环境描写,营造出森林里寒冷萧瑟的氛围,也预示着主人公走出森林的艰难。
    B. 文章只是简单地写“堵住了洞口的大大的黑影子”,并没有做细致描写,但这种写法却恰到好处地制造了紧张的气氛。
    C. 文中把“茫茫的森林的夜”比喻成“怪兽的血盆大口,仿佛要把什么都吞进去似的”,真切地烘托出迷路人的恐慌心理。
    D. 小说对百合、麝香两人作了细致刻画,特别是两人在困难面前的一些动作和神态的描写充分表现出两人的信心和勇气。
    8. 出现在迷路的百合两人面前的小花鹿,对两人有莫大的安慰,体会小花鹿在文章中起的作用。
    9. 本文作者的艺术描写笔力深厚,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体会文中画波浪线部分具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答案】6. A 7. D
    8. ①随着小花鹿的出现,天色亮了起来,交代了时间的变化。②两人沿着小花鹿的足迹走,推动了情节发展。③小花鹿安详的神态、柔和的目光,给百合以安慰和希望。④小花鹿具有象征性,代表着生机和希望,给人鼓励和安慰。
    9. ①运用听觉和视觉描写,写出了森林的声音和动态,渲染出一种恐怖气氛,衬托出百合、麝香二人内心的恐慌。②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森林恶劣的环境,为后文写二人在林间艰难行走做了铺垫。③这段环境描写,能表现出二人战胜困难的毅力和勇气,对人物的精神面貌起到反衬作用。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B.“麝香受的伤很重,之前一直躺着,昏迷不醒”“全靠百合一人支撑,两人才能勉强走路”错,原文第三段写到“然后她还给躺着的麝香敷了一些药,把他叫醒,扶起来,互相搀着往前走去”,由此可知,原文并未写麝香的伤势如何,只是写他正在躺着,与原文信息不符;而且是把麝香叫醒,扶起来,互相搀扶着前行,并非是全靠百合支撑二人才能走路,因此内容与原文不相同。
    C.“和昨晚寻找他们的克寨人的枪声方向一致”错,原文第四段中“他们依稀记得,昨晚的枪声是从那个方向传来的。其实,他们在昨晚听到的只是森林的回声,正好和枪响的方向相反”,据此可知,小鹿足迹留下的凹陷延伸的方向和枪声的方向正好相反。
    D.“失去了理智,不管干净不干净”错,根据原文第九段和第十段内容“麝香起来走到洞口,抓了一把雪就往口里塞。‘放下!有毒!不要命了吗?’百合在他身后呵斥起来。”,百合在当时的困境中坚决阻止麝香吃雪的行为,说明她还是非常理智清醒的。
    故选A。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D.“小说对百合、麝香两人作了细致刻画”错,文章着重细致刻画环境,对人物着墨并不多。虽然原文中对二人有动作描写,如“她到附近的几棵野棕树上剥下几片棕片来,包住那些擦破了衣服的地方。然后她还给躺着的麝香敷了一些药,把他叫醒,扶起来,互相搀着往前走去”,但只是一些基本的动作描写,并未进行细描细化;而对环境的描写是非常精细,如“微风像是长出好多嘴唇,含起一片片树叶,吹奏起木叶曲来,渐渐地越来越响,轻柔的木叶曲变成了山洪的呼喊,变成了狼吼虎啸,树摇晃起来,整个森林摇晃起来”,写出了森林中风吹动树叶的响声产生过程和特点,细腻形象。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
    原文中写“天快亮了,雪地反而变得暗起来,失去了晚上那种给人毛茸茸的、暖乎乎的感觉……小花鹿安详地看着她,目光柔和,它窜出几步,又一回头,那眸子像是要诉说什么,然后它头也不回地消失在森林里”,表明小鹿出现的时间段正是天亮起来的时候,因此也交代了时间的变化;
    “小鹿”作为出现在森林中的灵动的动物,作者给予了细腻的特写镜头,如写小鹿“安详地看着她,目光柔和,它窜出几步,又一回头,那眸子像是要诉说什么”,它神态安详,目光柔和,依依不舍好像有很多的话要对百合说,给处在困境中的百合带来了很大的安慰和希望;
    文中写百合她小时候听巴普(爷爷)说鹿是山里的吉祥神,能引人离开凶险、摆脱困境,因此她认为小鹿足迹的方向,就是枪声出现的方向,相信小鹿会带着他们走出茫茫的大森林,所以小鹿的出现象征着“路”的出现,带来了绝处逢生的希望,极大地鼓励和安慰了百合的心,增强了她走出困境的信心和力量。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听觉和视觉描写:文中写森林中的风“吹奏起木叶曲来,渐渐地越来越响,轻柔的木叶曲变成了山洪的呼喊,变成了狼吼虎啸”,从听觉的角度写出了风吹过森林产生声音的过程,以及声音由小到大的具体动态,渲染出森林中风吹木叶凄清旷远的恐怖气氛,衬托出文中百合、麝香二人身处大森林四顾苍茫,内心万分恐慌的状态;又写“树摇晃起来,整个森林摇晃起来”,这是从视觉的角度写风对森林的影响过程,一开始看到的是一棵树动起来,然后是整个森林的摇动,写出风力的猛烈状态,更好地烘托了当时森林中环境的恶劣。
    比喻和拟人手法:文中写“轻柔的木叶曲变成了山洪的呼喊,变成了狼吼虎啸”,运用比喻的手法,将森林中风吹树木的声音比作了滔滔山洪的巨大响声,与撼人心魄的狼的吼叫和老虎的长啸,生动形象写出了大森林中的风声的特点,渲染力恐怖的气氛;又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微风像是长出好多嘴唇,含起一片片树叶,吹奏起木叶曲来”,赋予风人的动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风吹森林的动态,写出了环境的特点,为后文写二人在林间艰难行走做了铺垫。
    环境描写的作用:从感官的角度和修辞手法方面对森林中的风进行了细腻形象的描摹,写出风力的巨大和风吹动森林发出声音的过程,风越猛烈,风声越响,越反衬出二人在艰难处境中那种战胜困难的毅力和勇气,因此,这段描写对人物的精神面貌起到了有力的反衬作用。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皇佑五年十二月,左司谏贾黯建言:“天下无事,年谷丰熟,则民人安乐,父子相保。一遇水旱,则流离死亡,捐弃道路。发仓廪以赈之则籴不足,课粟富人则力不赡,转输千里则不及事,移民就谷则远近交困。朝廷之臣、郡县之吏,仓卒不知所出,则民饥而死者,已过半矣!夫水旱之灾,虽尧、汤所不克,今不思所以备灾之术,而岁幸年谷之熟,则是求出于尧、汤所不可必者也。臣尝读隋史,见所谓立民社义仓者,取之以时而藏之于民,下足以备凶荒,而上实无所利焉。愿仿隋制,诏天下州军,遇年谷丰熟,立法劝课,蓄积以备灾,此孟子所谓乐岁粒米狼戾,多取之亦不为虐者也。况取之以为民耶?”
    下其议司农寺,且命李兑与黯合议以闻,乃下诸路度可否而以为可行者才四路余或谓赋税之外两重供输或谓恐招盗贼或谓已有常平足以赡给或谓置仓烦扰。
    于是黯复上奏曰:“臣尝判尚书刑部,见天下岁断死刑多至四千余人,其间盗贼率十七八。原其所自,盖愚民迫于饥寒,因之水旱,枉陷重辟,故臣请立民社义仓,以备凶岁。今诸路所陈,类皆妄议。若谓赋税之外两重供输,则义仓之意,乃教民储积,以备水旱。官为立法,非以自利,行之既久,民必乐输。若谓恐招盗贼,则盗贼利在轻货,不在粟麦。今乡村富室,有贮粟数万石者,亦不闻有劫掠之虞。且盗贼之起,本由贫困。臣建此议,欲使民有贮积,虽遇水旱,不忧乏绝,则人人自爱而重犯法,此正销除盗贼之原也。若谓已有常平仓足以赡给,则常平之设,盖以准平谷价,使无甚贵甚贱之伤,或遇凶荒,发以赈救,则已失其本意,而常平之费又出公帑。义仓之设,本为百姓,晓谕诚至,约束诚勤,则下民虽愚,宜无所惮。况今州县修治邮传驿舍,皆敛于民,岂于义仓,独畏烦扰?人情可与乐成,不可与虑始。如臣言可采,愿自朝廷断而行之。”然当时牵于众论,终不行。
    (节选自《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乃下诸路/度可否而以为可行者/才四路余或谓/赋税之外两重供输/或谓恐招盗贼/或谓已有常平足以赡给/或谓置仓烦扰
    B. 乃下诸路度可否/而以为可行者才四路/余或谓赋税之外两重供输/或谓恐招盗贼/或谓已有常平足以赡给/或谓置仓烦扰
    C. 乃下诸路/度可否而以为可行者/才四路/余或谓赋税之外两重供输/或谓恐招盗贼/或谓已有常平足以赡给/或谓置仓烦扰
    D. 乃下诸路度可否/而以为可行者/才四路余或谓/赋税之外两重供输/或谓恐招盗贼/或谓已有常平足以赡给/或谓置仓烦扰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左司谏:北宋官职,掌管课赋纳银,官阶七品。其后多出居外任或兼领别司,明代以后所司之职及品阶多有变化。
    B. 常平仓,中国古代主要为了调节粮价在各地设置的粮仓,始于西汉,清代中叶之后大多名存实亡。
    C. 公帑,即公家的钱财,指面向公共项目时使用的资金,属于国家的公共财产。帑,指贮藏钱财的府库。
    D. 邮传,是传递文书的驿站,也借指驿丞、驿吏等人员。负责传递官方文书,为使臣官员提供车马食宿等。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贾黯认为丰年民人安乐,父子相保,灾年向富人征收粮食会受到富人的抵制而难以奏效。
    B. 贾黯作为左司谏,能及时提醒朝廷设立民社义仓,以备荒年,极有针对性,目光深远。
    C. 贾黯的提议遭到了大多数人的反对,各种各样的理由,使得这一利民良策不能实施。
    D. 贾黯认为贫困才是盗贼产生的原因。设立民社义仓不会产生盗贼,反而会消除盗贼。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不思所以备灾之术,而岁幸年谷之熟,则是求出于尧、汤所不可必者也。
    (2)原其所自,盖愚民迫于饥寒,因之水旱,枉陷重辟,故臣请立民社义仓,以备凶岁。
    14. 贾黯提议设立民社义仓的根据是什么?
    【答案】10. B 11. A 12. A
    13. (1)现在不想用来预防灾害的方法,却寄希望于每年谷物成熟的时候,这就是求助于唐尧、商汤也不一定有办法啊。
    (2)推究来源,大概是百姓被饥寒逼迫,加上水旱之灾,很无辜地被判重罪,所以我请求设立民社义仓,来防备灾年。
    14. ①一旦遇到水旱灾,老百姓流离失所,以致死亡,盗贼蜂起。
    ②朝廷大臣、地方官吏,匆忙间不知道拿出什么计策应对。
    ③隋朝设立民社义仓,按照时节收获粮食,储存起来备荒。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再下发各省考虑可行与否,但只有四个省认为可行,其余的省有的认为赋税之外再加两重交赋,有的认为恐怕招来盗贼,有的认为已经有常平仓足够用来供给,有的认为设置粮仓麻烦。
    “余”引出下文四方面的列举,是相对于前句“而以为可行者才四路”而言,“或谓赋税之外两重供输/或谓恐招盗贼/或谓已有常平足以赡给/或谓置仓烦扰”属于并列关系,形成排比,均由“或谓”引出,所以要从“而”前断开,四个“或谓”的内容之间要断开,排除ACD。
    此外,“度可否”是动宾关系,“否”后要断开;“或谓”为主谓关系,其后接宾语,“谓”后不能断开。
    故选B。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A.“掌管课赋纳银”此外,应为“掌管规谏讽谕”。
    故选A。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向富人征收粮食会受到富人的抵制”错误。原文“课粟富人则力不赡”意思是,向富人征收粮食力量不够。
    故选A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所以”,用来……的方法;“岁”,每年;“幸”,希望;“则是求……不可必者”,这就是求……不一定有办法,判断句。
    (2)“原”,推究;“所自”,来源;“迫于饥寒”,被动句;“因”,加上;“枉陷”,无辜地陷入;“重辟”,重罪;“凶岁”,灾年。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从“一遇水旱,则流离死亡,捐弃道路……”“见天下岁断死刑多至四千余人,其间盗贼率十七八。原其所自,盖愚民迫于饥寒,因之水旱”可知,一旦遇到水旱灾,老百姓流离失所,以致死亡,盗贼蜂起。
    从“发仓廪以赈之则籴不足,课粟富人则力不赡,转输千里则不及事,移民就谷则远近交困。朝廷之臣、郡县之吏,仓卒不知所出,则民饥而死者,已过半矣!”可知,朝廷大臣、地方官吏,匆忙间不知道拿出什么计策应对。
    从“臣尝读隋史,见所谓立民社义仓者,取之以时而藏之于民,下足以备凶荒”可知,隋朝设立民社义仓,按照时节收获粮食,储存起来备荒。
    参考译文:
    皇佑五年十二月,左司谏贾黯提议说:“天下太平,五谷丰登,人民就安乐,父子得以保全生命。一旦遇到水旱灾荒,则流离失所以致死亡,被丢在道路上。打开粮仓来赈济灾民,却买不够粮食,督促富人交出粮食但力量不够,从千里之外调运却来不及解决眼前的灾荒。迁移百姓到有收成的地方就食就会产生各种困难。朝廷大臣、地方官吏,匆忙间不知道拿出什么计策应对,百姓饥饿导致死亡的,已超过一半了!水旱灾荒,就是唐尧商汤也难以解决,现在不想用来预防灾害的方法,却寄希望于每年谷物成熟的时候,这就是求助于唐尧商汤也不一定有办法啊。我曾经读隋史,看到隋朝设立的民社义仓,都是按照时节收获粮食,储藏在百姓手里,在地方上足够来应对灾荒,对朝廷来说并没有求取利益。希望您仿照隋时的制度,诏令各地官府,到谷物成熟的时候,制定法令鼓励督责,多储存粮食来防备灾害,这就是孟子所说的好的年岁粮食散乱,多收取上来也说不上苛刻,况且收取存储起来也是为了百姓呢?”
    这个提议被下放到司农寺讨论。皇帝命令李兑和贾黯一起讨论后上报。再下发各省考虑可行与否,但只有四个省认为可行,其余的省有的认为赋税之外再加两重交赋,有的认为恐怕招来盗贼,有的认为已经有常平仓足够用来供给,有的认为设置粮仓麻烦。
    于是贾黯又上奏说:“我曾经在尚书刑部做通判,见天下每年判死刑多到四千多人,其中盗贼大概十分之七八。推究来源,大概是百姓被饥寒逼迫,加上水旱之灾,很无辜地被判重罪,所以我请求设立民社义仓,来防备灾年。现在各省的陈奏,大多都是无根据的。如果认为赋税之外有两重供赋,那么设义仓的意思,是教百姓储存粮食,来防备水灾旱灾。官府为此立法,不是为了取利,推行时间长了,老百姓一定会愿意上交。如果认为恐怕招来盗贼,那盗贼多在轻便而贵重的财货取利,而不在粮食上。现在乡村富户,有贮存粮食达上万石的,也没有听说过有被抢劫的担忧。况且盗贼的兴起,本来是因为贫困。我如此建议,就是要使百姓有所贮存,即使遇到水灾旱灾,不用担忧缺少粮食,那样人人就会自爱而重视犯法之事,这正是消除盗贼的根本啊。如果认为已经有常平仓足够供给,那么常平仓的设立,应该是用来均衡谷价的,使得谷价不会有太贵或者太贱的妨碍,如果遇到凶年,打开它赈济灾荒,就会失去设立它的本意,而常平的费用又出自公费。设立义仓,本就是为了百姓,多多的晓谕告诫,多多约束警告,那么老百姓虽然愚笨,也应该有所忌惮。况且现在州县都建立了驿站,都是从百姓那里征调,难道设立义仓,却担心干扰百姓吗?人都是可以一起享受成功,不可以一起谋划事情的开始。如果我的话可以采纳,希望从朝廷开始决断推行。”可是当时被大家的意见牵涉,最终没能推行。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次张子仪韵
    章甫
    半生江海惯浮游,邂逅今成客此州。
    忧国幸逢年谷熟,望乡长恨晚山稠。
    连天烟雨双鸿雁,满地风波一白鸥。
    独把酒杯悲节物,何时弟劝与兄酬。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诗人慨叹自己半生宦海沉浮,客居在外,一种漂泊之感油然而生。
    B. 喜逢年谷丰熟,忧国之情顿时消散;夕阳西下,涌起浓浓的思乡之情。
    C. 物换星移,节候鲜明,把酒独倾,盼望着回家后和哥哥弟弟互劝相酬。
    D. 次韵要求按照原诗的韵和次序和诗,此诗用的是张子仪的韵来唱和的。
    16. 优秀的古诗词都创造了具有广阔艺术空间的意境,请分析这首诗颈联的意境和作用。
    【答案】15. B 16. ①斜风细雨连成一片,天地间烟雨蒙蒙,远飞的鸿雁,近处的白鸥,朦胧之中让人有寂寞孤清之感。②诗人在广阔的背景中点染几个动点,意境深远,传神地描绘出一幅迷蒙清冷的画面。③两句自然景观描写,既承前文而来,描绘新来此地所见的景色,又为后面抒发客居在外的思乡之情做好铺垫。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和赏析诗歌情感的能力。
    B.“忧国之情顿时消散”错误,诗人始终心怀忧国之情,年谷成熟,此情差可告慰。
    故选B。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诗歌意境的能力。
    “连天烟雨双鸿雁,满地风波一白鸥”描绘诗人眼前所见之景,如烟的细雨笼罩着天地,鸿雁远飞,斜风吹拂,烟波浩渺,白鸥翻飞。诗人运用“天”“烟雨”“鸿雁”“风波”“白鸥”等意象描绘出一幅朦胧冷清的画面,“天”“烟雨”的广阔,“鸿雁”“白鸥”的渺小,有点有面,有动有静,生动传神,意境深远。
    作用:诗歌颔联描写诗人眼前所见年谷、晚山,颈联继续写景,在结构上承接前文;诗歌尾联抒发诗人感慨自己独自漂泊,盼望着回家后和哥哥弟弟互劝相酬,因此颈联在结构上又为结尾抒发羁旅在外的思乡之情做了铺垫。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人不是生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的,正如《师说》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有疑惑,就要跟从老师学习,从而解开我们的疑惑,获得成长和进步。
    (2)历代统治者大多能吸取前代的教训,以利于自己的统治,如果后人不吸取教训,则会带来严重的损失。《阿房宫赋》里杜牧早已为我们总结了这个教训,这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丝竹音乐”是我国民间的一个重要乐种,古诗文中也经常出现“丝竹”这一意象,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人非生而知之者 ②. 孰能无惑 ③.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④.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⑤. 宴酣之乐 ⑥. 非丝非竹(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浔阳地僻无音乐 终岁不闻丝竹声)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孰”“鉴”“而”“酣”“牍”。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人生如开车,一个好司机,一定是性情稳定,① 的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控制好车,让人开车,而不是让车开人。人生做事也是一样的,一定要把握好主动权——由人左右事,不能由事左右人。我们一旦被事左右,就会处处被动、② ,很难把事做好。该停时则停,该转弯时要转弯,该倒车时要倒车,该掉头时要掉头。不能一脚油门踩到底,不撞南墙不回头。停车、转弯、倒车、掉头,也一样是为前行,而且是更好地前行。在做事过程中,要保持合适的速度,该加速时加速,该减速时减速。及时踩刹车,及时止损也是人生一大智慧。
    方向比努力还重要。先选择方向,也就是目的地,再选对道路,这样才能开车到达目的地。方向不对,道路不对,车开得再快,你就不会到达目的地,永远都不会成功,为人处世,既要抬头看看方向、路况,也要低头努力做事。如开车一样,③ ,不冲动,不急躁,心里有杆秤,始终如一地坚持开车的要领和原则,沉稳地把握自己的人生方向。
    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20.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案】18. ①不慌不忙 ②左右为难 ③小心谨慎
    19. 方向不对,道路不对,车开得再快,你都不会到达目的地,永远都不会成功,为人处世,既要低头努力做事,也要抬头看看方向、路况。
    20. ①强调内容。着重指出人生如开车,必须把握好主动权,遵守规律。②加重感情。运用排比句,突出了作者对这样的原则和规律的重视程度。③增强语势。用排比句讲道理,增加了说服力,令人信服。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根据前文“性情稳定”,后文“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始终控制好车”可知,①处填写“不慌不忙”。不慌不忙:不慌张不忙乱,形容说话或行动从容不迫。
    根据上文“处处被动”,下文“很难把事做好”可知,②处用表示难处多,可填写“左右为难”。左右为难:形容无论怎样做都有难处。
    根据后文“不冲动,不急躁”可知,③处填写“小心谨慎”比较合适。小心谨慎;形容说话做事非常细心慎重,不敢疏忽。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原句有两处语病:
    一是搭配不当,“再”只能跟“也”或“都”搭配,不能和“就”搭配;
    二是语序不当,应是“低头努力做事”在前,“也要抬头看看方向、路况”在后。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从表达内容的角度看,“该停时……该转弯时……该倒车时……该掉头时……”,用排比句式来说理,强调了内容“人生如开车”“一定要把握好主动权”;
    从抒情的角度看,用排比来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厚重,突出表达了对规则的重视程度。
    从语势效果的角度看,用排比句讲道理,增强了语势,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增加了说服力,并增强了可读性。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一个人很早就喜欢上一个事物,到了迷恋的地步。① ,其后多少年中,与欣赏对象只有短暂零散地接触,很不过瘾。终于有一天,目标集中出现,充塞了他的视野,从四面八方裹挟了他,亲昵地簇拥了他。他凝神静虑,全身心地欣赏品味,目接神交。这种情形下,他会有什么反应?我此刻便是如此。眼前便是古老的京杭大运河,我长久以来念兹在兹的对象。
    无锡老城区的南门外,脚下是一座名为清名桥的、有四百多年历史的拱形石桥。古运河就从桥下流淌而过,大理石的银白色桥栏杆被岁月风雨侵蚀,有一些残破斑驳,手抚上去,粗糙而凉爽的感觉瞬间传递到掌心。
    端详桥下的流水,② 。在我的想象中,早已经多少次走近它的身旁。但像今天这样长时间地行走于它的襟怀之间,这样零距离地观赏它的每一个局部、每一处细节,却是第一次。仿佛一个不惯饮酒的人,平常只是小酌几口,③ ,于是一种醺醺然便油然升起,充溢于胸间脑际。
    21. 下列句子中的“他”和文中画波浪线处的“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你越在乎他,他可能伤害你越深;你不在乎他,他就什么也不是。
    B. “一定要坚强,任何困难都压不垮他!”李华心里默默地给自己打气。
    C. 他是个非常用功的学生,尤其是他身上那股子钻研精神叫人不得不佩服。
    D. 用他,就要信任他;不信任他,就不要用他。
    2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答案】21. B 22. ①但因为机缘所限 ②没有一点陌生的感觉 ③而如今忽然猛饮数杯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
    文中画波浪线处的“他”,代词,指文中的“我”,即自己。用第三人称“他”,可以更客观、直白、自由灵活地表达自己对大运河迷恋的感情,以旁观者的身份叙述对大运河的情感,更具有普遍性,突显文章的中心,使读者产生共鸣。
    A.他,代词,指可带来伤害的人或事。
    B.他,代词,代指自己。
    C.他,代词,代指句中的学生。
    D.他,代词,代指别人。
    故选B。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①处根据前文“一个人很早就喜欢上一个事物,到了迷恋的地步”,下文写后来“与欣赏对象只有短暂零散地接触,很不过瘾”,表明没有能尽兴地靠近去观赏它,因此应该补写表转折意思的句子“但因为机缘所限”。
    ②处根据下文“早已经多少次走近它的身旁”,填写的句子应表示非常熟悉,据此可填充“没有一点陌生的感觉”。
    ③处根据上文“平常只是小酌几口”下文“一种醺醺然”,能够看出两种状态前后有巨大的差别,应该填写有强烈变化的句子“而如今忽然猛饮数杯”。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以劳树德”源自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劳动教育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进言之,劳动教育以“树德”为首要价值。劳动被赋予积极的道德价值,对于推动实现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战略意义。在此背景下,进一步理解“以劳树德”的深刻内涵成为时代之需,这既是提升“劳育”学理认识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立德树人”实际工作的现实需要。
    请结合材料,以“劳动与品德培养”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在劳动中培根铸魂
    高尔基说过:“劳动是世界上一切欢乐和一切美好事情的源泉。”劳动之于道德亦是如此,美好的道德都需要通过劳动来培养。因此,我们要在劳动中培根铸魂。
    劳动是品德修养的要义,而劳动教育则是品德培养的有机组成部分。劳动教育首先要让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参与劳动,形成自立自强的良好品格。
    劳动是维持自我生存和自我发展的唯一手段。“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让我们知道劳动成果来之不易,古人也让我们深思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只有珍惜劳动成果才会尊重劳动,而只有参与劳动才能创造美好的生活,由此让学生树立自立自强的观念,形成脚踏实地、吃苦耐劳的良好品质。
    劳动教育要教育学生正确理解劳动价值观,从而提升他们的品德修养。
    劳动有两个要素,一必须有付出,二要产生有意义的社会价值,二者缺一不可。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劳动不仅是经济的范畴,而且是道德的范畴。”劳动方式不分高低贵贱,但如果你的付出是无意义的甚至是危害社会的,那你的行为就没有所谓的劳动果实,因为劳动的最终目的是要创造社会价值。
    在物质丰富的当下,饱暖之外有人滋生了不劳而获的贪念,忘了人类得以生存的根本和源头,没有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变得毫无底线和原则,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危害公序良俗,不讲道德甚至忽视了法律的存在。如今的直播乱象,一人一手机一角落,镜头前搔首弄姿,就可以轻松获利,年轻人会误认为不学习不劳动就可以生存得很好。试问如果年轻人的青春只用来搔首弄姿,民族的未来还有什么希望?因此,我们要摈弃错误的观念,要加强教育,重塑人们的劳动价值观,提升人们的道德品质。
    劳动教育要让青年领悟新时代的劳动精神,培养其爱岗敬业,勇于创新的优良品质。
    精益求精是劳动精神精髓,也是工匠精神的集中体现。在这个浮躁喧嚣的时代,专注于本职工作,致力于钻研创新是新时代劳动精神的最好诠释。新时代背景下,劳动者要爱岗敬业、勤奋务实。在劳动过程中,不怕困难,吃苦耐劳劳动技能上,积极钻研,精益求精,在劳动态度上,要有奋进的锐气、蓬勃的朝气。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生劳动在田间地头,攻克世界粮食难题,让上亿人口摆脱饥饿;全国劳动模范许振超带领团队8次刷新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创造享誉全球的“振超效率”;飞机制造师胡双钱30年经手的上千万零件没出过一次质量差错。他们热爱劳动,爱岗敬业,勇于创新,甘于奉献,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劳动可以立国,可以兴国,可以强国。而时代青年品德的培养离不开劳动教育,因此,我们要通过深入有效的劳动教育“培根铸魂”,号召青年们在辛勤的劳动实践中磨砺自己的品格。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本则材料,借鉴了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关于劳动的教育功能的相关指导意见,要求我们思考劳动教育与品德教育的相互关系。从大的方面来说,劳动教育的德育价值,在于能使学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为将来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做好准备。从小的方面而言,劳动教育既能让青少年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体认劳动不分贵贱,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更可以让他们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劳动习惯。这也是“劳动与品德培养”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
    写作时,可以首先指出近年来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正被淡化、弱化的不良现象,并由此引出自己对材料中所述的劳动教育与品德培养、道德教育之间的内在关系。在此基础上,还可适当思考,在现实生活中,应当如何促进劳动教育,帮助青少年形成良好品德,以及青少年本身又应该如何正确看待两者关系。如我们要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有目的、有计划地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真正地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从而培养自己的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在写作时需要贴合自身的实际感受,结合材料,进行辩证分析,强调劳动与品德培养的关系,深入分析,不要偏重一方。
    立意:
    1.在劳动中接受锻炼能培养人坚毅的品格和品德。
    2.劳动有利于健全人思想品格和品德。
    3.参加劳动能树立起强大的自信。
    相关试卷

    2022-2023学年浙江省嘉兴市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浙江省嘉兴市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浙江省杭州市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浙江省杭州市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浙江省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浙江省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