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本溪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含答案)
展开道德与法治、历史 考试时间: 共80分钟 历史满分70分 闭卷作答
考生注意:请在答题卡各题目规定答题区域内作答,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第一部分 选择题(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中国古代有女娲制作笙簧,伏羲发明渔网,黄帝缝制衣裳,燧人钻木取火,伯益发明捕兽的陷阱,舜作箫,少昊之子发明弓和箭等神话性质的传说。这些传说
A.缺乏历史研究的价值B.证实三皇五帝真实存在
C.奠定考古研究的基础D.蕴含了先民的劳动精神
2. 制作年代尺,可以更有效地学习历史。下面是小李同学复习夏、商、周朝代更迭时制作的年代尺。其中“?”部分应填( )
A.盘庚迁殷 B.武王伐纣 C.西周灭亡 D.平王东迁
3. 北京出土的青铜器“克岙(he)”上铭文记载:周成王封克做厦(今北京地区)的诸侯,管理羌族、驭族………克进驻厦地,接收土地。平意动乱。此记载印证了分封制的内容包括
A. 诸候得到周天子授予的土地和臣民 B .诸侯在战时须带兵随从周天子作战
C. 诸侯定期觐见周天子 D. 诸侯向周天子缴纳贡品
4. 2022年春晚舞台上亮相的三星堆文化典型器物—青铜面具,让国人领略了中国古代青铜文明的夺目璀璨。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
A.利簋 B.司母戊鼎 C.毛公鼎 D.四羊方尊
5. “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展现了国的强大与家的祥和。以下是汉字“中国”演变的历程,据此可知
A.汉字的传承发生异变B.汉字的演变经历了由简到繁
C.汉字的发展一脉相承D.象形是汉字唯一的造字方法
6. 成语典故是我国传统文化独特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成语典故与春秋时期有关的是
A.完璧归赵B.纸上谈兵C.揭竿而起D.问鼎中原
7. “春秋之初,楚国是中原诸侯国里的南方蛮夷…….到楚庄王时期,楚国文化正潜移默化地成为华夏文化的一部分……楚人已经完全接受了中原文化,与中原人无异。”材料说明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
A.严重破坏了人民的生产生活 B.有利于各民族的文化交往
C.帮助楚国最终称霸中原 D.加快了国家走向统一的步伐
8. 下列我国先秦历史朝代顺序的排列中,正确的是
A.夏→商→东周→西周 B.西周→东周→商→夏
C.西周→东周→夏→商 D.夏→商→西周→东周
9. 这一工程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这一工程是
A.都江堰 B.骊山陵 C.灵渠 D.万里长城
10. 下图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其3D设计的拟人化熊猫形象,体现
了人与人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此理念源于我国古代的
A.道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11. 秦王嬴政将新王朝的君主定名为皇帝,并通过许多具体规定和礼仪突出皇帝的独尊地位。赢政从“秦王”到“秦始皇”称呼的变化,说明
A.思想文化受到了控制 B. 经济制度实现了转型
C. 国家权力进一步集中 D. 普通百姓习惯了改变
12.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秦朝长城的东西起止点是( )
A.辽东、临洮 B.鸭绿江、嘉峪关
C.山海关、嘉峪关 D.山海关、临洮
13. 公元前207年,他破釜沉舟,率军在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消灭了秦军主力,一举扭转了战局。“他”是
A.吴广B.刘邦C.陈胜D.项羽
14.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是公元前209年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爆发时的呐喊。公元前209年处于
A. 公元前2世纪初 B. 公元前2世纪末
C. 公元前3世纪初 D. 公元前3世纪末
15. 示意图能够勾勒出史事之间的关系。以下对西汉初年史事梳理的示意图中,①处应为
A.王室衰微B.诸侯争霸C.文景之治D.光武中兴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
16.(11分)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七年级同学开展了以下历史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共同完成。
活动一【探寻先民遗迹】
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
(1)上图中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遗址位于 处: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位于 处。(填写图一中字母即可,)研究古人类历史的重要证据是什么?(3分)
活动二【了解先民生活】
(2)依据表格内容概括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生产生活的共同点。(至少两点2 分)指出造成其差异的主要原因。(1 分)
活动三【讲述先民故事】
阅读活动三图示请补全①②之处。(2分)从中可看出华夏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1分)从大禹治水的事迹中可以看到大禹什么样的精神?(1分)
请给这次探究活动拟一个主题。(1分)
17.(15分)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政治和思想上都呈现出一派新气象,请结合以下材料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
【经济新气象】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农业发展
材料一说明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2分)这一现象对周王朝的统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政治新面貌】
材料二: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其徭役)。事末利(工商业)及怠惰而致贫者,举以为孥(奴隶)。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享受特权)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居五年,秦人富强。
——《史记商君列传》
(2)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2分)结合所学说说此事件的影响是什么?(2分)
【思想新动态】
材料三:当时,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它们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呈现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
——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3)材料三中“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为什么?(2分)该局面对中国古代文化有什么影响?(2分)在这些学派中主张“以法治国”的代表人物是谁?(1分)
(4)材料三局面的形成与材料一、二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2分)
18.(14分)历史上把“秦皇汉武”相提并论。有史学家说,中国的政治统一完成于秦始皇,而中国的文化统一完成于汉武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政治建制】
材料一:如下图
图1秦朝政治建制示意图
(1)图1的政治建制在地方实行什么制度?(1分)图2中地方封国实力如何?(1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1分)
【经济措施】
材料二:如下图
(2)写出图3和图4中形状相同的两个货币的名称。(2分)
【思想文化】
材料三:秦始皇采纳李斯建议,见私人所藏儒家经典、诸子和其他历史古籍,一律销毁,称之为“焚书”事件;不久以后,一些方士和儒生发表不满言论,始皇下令追查、捕捉方士和儒生,并全部坑杀于咸阳,称之为“坑儒”事件。
——摘编自张海鹏等《中国古代史》
材料四:秦亡的历史教训,时时影响着汉初统治者的决策,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再次得宠。经过70年的休养生息,这一思想已不能适应地主阶级的要求,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实现大一统的儒家思想便起而代之,汉武帝时期尊崇儒术而罢黜百家,他培养和提拔了大批儒生充任各级官吏,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
——摘编自《中国大百科全书》
(3)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试比较两位帝王在对待儒家学说方面的态度有什么不同?(2分)其共同的目的是什么(2分)汉武帝对待儒学的态度对后世有什么影响(2分)
(4)秦始皇、汉武帝的上述措施,对我国社会发展有什么共同影响?(2分)从秦亡汉兴你能得出怎样的认识?(1分)七年期上期中历史参考答案
(共11分)
(1)A ; B ; 化石 。 (3分)
(2)都种植粮食作物,都使用磨制石器,都会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2分)(答对期中两点即可);自然环境不同(1分)
(3)炎帝;涿鹿之战。(2分)特点:华夏民族是多民族融合交流而逐渐形成的(1分)
精神:创新精神、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无私奉献精神、敬业精神(言之有理即可)(1分)
主题: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1分)
32.(共15分)
(1)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2分);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私田的不断增多,加速了分封制的瓦解。(2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商鞅变法(2分)(字写错扣1分)影响:使秦国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而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2分)
(3)百家争鸣(2分);促使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分)(教材42页);韩非子(1分)
(4)政治经济的变革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2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33. (共14分)
(1).郡县制 ;诸侯王实力强大 ;推恩令(3分)
(2).圆形方孔钱 五铢钱(2分)
(3)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重视儒学,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或“罢黜百家,尊崇儒术”(2分)共同目的:加强思想控制,巩固统治。(2分)
影响:从此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见教材58页(2分)
(4)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等(2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认识:成由简败由奢,统治者减轻人民负担、关心人民疾苦、提倡节俭才能使国家富强。(言之有理即可)1分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河姆渡居民
半坡居民
时空定位
距今约 7000 年
长江流域:浙江余姚
距今约 6000 年
黄河流域:陕西西安
自然环境
气候温暖湿润、低洼多水
寒冷多风
生产与生活
人工栽培水稻;饲养猪、狗、水牛; 使用磨制石器;建造干栏式房屋
种植粟;饲养猪、狗;制作精美的磨制石器;建造半地穴式房屋
禹立,勤劳天下,日夜不懈,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降通谬水以导河。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
——《吕氏春秋·古乐》
图1 春秋战国时期的铁梨
图2 春秋末期穿有鼻环的牛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
D
C
D
B
D
C
B
A
B
B
A
D
C
A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B
D
A
D
A
B
A
C
D
D
D
A
C
B
辽宁省本溪市2023_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辽宁省本溪市2023_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县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县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材料解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县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县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材料解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