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球溪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11月考试理综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S:32 As:75 Ni:59 Zn:65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细胞膜和细胞内的各种膜结构均属于生物膜。下列有关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脂质在生物膜中含量最高,是生物膜功能的主要体现者
B. 线粒体具有双层膜结构,其内膜上有运输O2的载体蛋白
C. 依赖细胞膜上的糖被才能进行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
D. 分泌蛋白在细胞内转移的过程中需要依赖生物膜的流动性
【答案】D
【解析】
【分析】生物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构成,脂质主要是磷脂,蛋白质的种类决定生物膜的功能。
【详解】A、脂质在生物膜中含量最高,但蛋白质才是生物膜功能的主要体现者,A错误;
B、氧气进入线粒体是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B错误;
C、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交流就不需要以来细胞膜上的糖被,C错误;
D、分泌蛋白在细胞内转移的过程中,涉及到膜之间的融合,需要依赖生物膜的流动性,D正确。
故选D。
2. 盐胁迫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原因是Na+毒害。研究表明,将Na+排出细胞外或区隔化于液泡中可减缓其毒害。如图是Na+在盐胁迫环境下的转移途径,下列有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抑制细胞呼吸会导致Na+排出细胞速度减慢
B. Na+进入液泡后会导致细胞液的吸水能力增强
C. 促进细胞内NSCC、KORC基因的表达会提高植物的抗盐性
D. 若抑制NHXl蛋白质的合成,则可能会加重盐胁迫对植物的危害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依靠细胞膜和液泡膜上的反向转运蛋白将细胞质内的Na+逆浓度梯度排出细胞或将Na+区隔化于液泡中”,这完全符合主动运输的特点,从而增大了细胞液的浓度,使植物细胞的吸水能力增强,从而适应盐碱环境。
【详解】A、Na+排出细胞是逆浓度的主动运输,需要消耗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因此抑制细胞呼吸会导致Na+排出细胞速度减慢,A正确;
B、Na+进入液泡后会导致细胞液的浓度增大,吸水能力增强,B正确;
C、促进细胞内NSCC、KORC基因的表达会导致大量的钠离子进入细胞,不能提高植物的抗盐性,C错误;
D、若抑制NHXl蛋白质的合成,则钠离子无法进入液泡,则可能会加重盐胁迫对植物的危害,D正确。
故选C。
3. 猕猴桃营养价值高,但却极易腐烂。为探究猕猴桃腐烂的内在原因,研究人员选取了猕猴桃果实内的三大抗逆性酶: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在保鲜条件下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测定CAT酶活性时,可用单位时间内H2O2的减少量表示
B. 三种酶均能降低相关化学反应所需活化能,说明酶具有高效性
C. 猕猴桃从成熟到腐烂的过程中,三种抗逆性酶的活性均在下降
D. 若某种调节剂能使POD酶的活性处于较高状态,则有利于保鲜
【答案】A
【解析】
【分析】分析题意,本实验目的是探究猕猴桃腐烂的内在原因,结合表格可知,实验的自变量是天数,因变量是三大抗逆性酶的活性,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A、过氧化物酶(CAT)能够催化过氧化氢的水解,产物是水和氧气,故在测定CAT酶活性时,可用单位时间内H2O2的减少量表示,A正确;
B、酶具有高效性是指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效果比无机催化剂显著,而非三种酶进行比较,B错误;
C、据表可知,猕猴桃从成熟到腐烂的过程中,POD 酶活性先升高后下降,C错误;
D、猕猴桃的腐烂与三种酶的活性均有关,故若仅使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处于较高状态,不一定利于保鲜,D错误。
故选A。
4. 肺炎双球菌中含有一些可移动的DNA序列,称为“转座子”。转座子不仅可以复制和表达,还能断裂下来在拟核、质粒之间自由移动,甚至还可以传播到其它细菌细胞。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组成转座子、拟核、质粒的单体均是核糖核苷酸
B. 肺炎双球菌拟核中的DNA有两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C. 转座子在复制和表达时,碱基互补配对方式有差异
D. 转座子的自由移动可以造成基因重组或染色体变异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析题意,转座子为DNA,故其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其复制需要的原料是四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
【详解】A、分析题意,肺炎双球菌中含有一些可移动DNA序列,称为“转座子”,即转座子的本质是DNA,此外拟核、质粒也是DNA,其单体都是脱氧核苷酸,A错误;
B、肺炎双球菌拟核中的DNA是环状结构,不含有游离的磷酸基团,B错误;
C、转座子在复制是碱基配对方式有A-T、T-A、G-C、C-G,而表达时,碱基互补配对方式有A-U、T-A、G-C、C-G,碱基互补配对方式有差异,C正确;
D、转座子存在于肺炎双球菌内,肺炎双球菌是原核生物,不含染色体,故不能发生染色体变异,D错误。
故选C。
5. 某些与神经细胞相连接的细胞会分泌“存活因子”(一种蛋白质),没有接收到“存活因子”信号刺激的神经细胞会启动凋亡程序。如果神经细胞过多的凋亡,会造成神经系统的退行性病变。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存活因子”的合成和分泌过程只由线粒体供能
B. “存活因子”可抑制与细胞凋亡有关基因的表达
C. 细胞凋亡是细胞程序性死亡,不受外界环境影响
D. 神经系统的退行性病变说明细胞凋亡对生物不利
【答案】B
【解析】
【分析】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能维持组织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详解】A、“存活因子”的合成和分泌过程由呼吸作用供能,因此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一起供能,A错误;
B、由题意“没有接收到“存活因子”信号刺激的神经细胞会启动凋亡程序”可知,接收到“存活因子”信号刺激的神经细胞不会启动凋亡程序,则“存活因子“可以抑制与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B正确;
C、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但是也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C错误;
D、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基础、能维持组织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细胞凋亡对人体是有利的,D错误。
故选B。
6. 科研人员选取150株长势相同的二倍体西瓜幼苗,均分为三组后用不同质量分数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它们的幼芽,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秋水仙素浓度,因变量是四倍体西瓜诱导率
B. 可以通过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来鉴定四倍体西瓜
C. 秋水仙素诱导形成四倍体西瓜的最适宜的质量分数是0.1%
D. 将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杂交可获得高度不育的三倍体西瓜
【答案】D
【解析】
【分析】1.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幼苗,能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原理是秋水仙素能抑制细胞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
2.由柱状图可知,相同时间用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处理时,多倍体的诱导率不同;秋水仙素同一浓度处理不同时间时,多倍体的诱导率也不同。其中在用秋水仙素浓度为0.2%处理1天的情况下,诱导形成的四倍体芽的数目最多。试验的自变量是时间和秋水仙素浓度,因变量是诱导率,无关变量是草莓幼苗的数目、生长状况和种类等。
【详解】A、由图可知,实验的自变量是秋水仙素的浓度和处理时间,因变量是四倍体西瓜诱导率,A错误;
B、由于实验中仅用秋水仙素溶液处理了西瓜的幼芽,没有处理幼根,所以根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没有发生加倍,无法通过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来鉴定四倍体西瓜,B错误;
C、对比三种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和处理时间的长短发现0.2%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1天时诱导率最高,因此秋水仙素诱导形成四倍体西瓜的最适宜的质量分数是0.2%,C错误;
D、将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杂交可获得高度不育的三倍体西瓜,D正确。
故选D。
7. 荧光标记染色体上的着丝点可研究染色体的行为和数量变化。取果蝇(2n=8)的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用不同颜色的荧光标记其中两条染色体的着丝点(分别用“●”和“”表示),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它们的移动路径如图甲箭头所示;图乙是该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量变化。请分析回答:
(1)图甲中荧光点从①向②移动的过程中,发生的染色体行为变化是____。当荧光点移动到③所示位置时,该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的时期是____,该细胞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中含有____条染色体。
(2)图甲所示染色体变化处于图乙的____段;若该细胞中有5种不同形态的染色体,则该果蝇是____(填“雄性”或“雌性”)。
【答案】(1) ①. 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 ②. 减数分裂 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③. 4
(2) ①. ab ②. 雄性
【解析】
【分析】减数第一次分裂的过程: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可能会发生交叉互换;中期各对同源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两侧;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细胞质分裂,细胞一分为二。
【小问1详解】
观察图甲,观察到两个荧光点随时间依次出现在细胞中①(两条染色体散乱排列)→②(两条染色体联会)→③(两条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④(两条染色体分离),因此判断该细胞正在进行减数分裂,这两条染色体为同源染色体。
图甲中荧光点从①向②移动的过程中,两条染色体的着丝点由散乱分布到紧密靠在一起,发生的染色体行为变化是: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
当荧光点移动到③赤道板所示位置时,两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的排列在赤道板的两侧,所以可以判断该时期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
果蝇有8条染色体,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细胞一分为二,产生的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含有4条染色体。
【小问2详解】
图乙为该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量变化,即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量的变化。
图甲所示过程为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此时果蝇体内染色体数目为2n=8,处于图乙的ab段。果蝇为XY性别决定型生物,体细胞中含有3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常染色体的形态两两相同,性染色体X和Y形态不同。若该细胞中有5种不同形态的染色体,说明该果蝇为雄性。
8. 为探究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研究人员检测了由黑暗转为光照后某植物的光反应速率,发现光反应速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光照初期,光反应速率下降的原因是叶绿体____(填场所)上的光反应产物积累抑制了光反应的进行;一段时间后,光反应速率上升是因为____被激活,消耗光反应产物,促进光反应的进行。
(2)为探究H2S对气孔指数〔气孔指数=(气孔数/表皮细胞数)×100〕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甲:
①分析图甲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
②实验发现化学物质茉莉酸(JA)也会影响气孔指数,结合乙图分析,其调节机制可能为____。
【答案】(1) ①. 类囊体薄膜 ②. 暗反应
(2) ①. H2S会抑制气孔的发育 ②. JA通过促进H2S产生,抑制气孔的发育
【解析】
【分析】光反应和暗反应关系: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水分解成O2和NADPH,ADP和Pi形成ATP;暗反应阶段,CO2和C5结合,生成2个C3,C3接受ATP释放的能量并且被NADPH还原,形成糖类和C5。光反应与暗反应紧密联系,相互影响。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NADPH和ATP,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ADP、Pi、NADP+。
【小问1详解】
光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当光反应产物积累抑制了光反应的进行,一段时间后,光反应速率上升是因为暗反应被激活,促进光反应的进行。
【小问2详解】
图甲中,和对照相比,NaHS(H2S)组,气孔指数降低,H2S的清除剂组,气孔指数基本不变,可知H2S会抑制气孔的发育。图乙中,H2S合成缺陷突变体用JA处理,气孔指数不降低,而野生型用JA处理后气孔指数降低,推知JA通过促进H2S产生,抑制气孔的发育。
9. 我们几乎不停地被各种声音、气味、景象等刺激所“轰炸”,神经系统使这些刺激对人体产生意义,并使人体对这些刺激产生反应,以更好地保护自己。脑是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图1展示了人脑的主要分区,图2展示了患阿尔茨海默病人数的百分比与头围的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组成包括___________;神经系统接受刺激并使人体产生反应是通过_________活动完成的。
(2)大脑是脑最大的组成部分,如果某人头部受伤,蒙上眼睛后,他的左手食指不能准确触及自己的右手食指,那么,他受损的部位最可能是图中的[ ]_____________。
(3)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研究人员为确定头围、教育水平与患病风险的关系,进行了为期10年的调查,图2显示了研究的总体结果。
①头围大小与患病风险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填“正相关”或“负相关”)。
②患病概率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的人。在头围_________的人群中,教育程度的差异对患病风险的影响较显著。
【答案】(1) ①. 脑和脊髓 ②. 反射
(2)③小脑 (3) ①. 负相关 ②. 头围小、教育程度低 ③. 中
【解析】
【分析】根据题图分析可知:①为大脑,②为脑干,③为小脑;图2的自变量为头围大小和教育程度的高低,因变量为患病人数的百分比。
【小问1详解】
人体中枢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组成的;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的过程叫做反射。
【小问2详解】
小脑的功能是协调运动,维持身体的平衡,所以如果某人头部受伤,蒙上眼睛后,他的左手食指不能准确触及自己的右手食指,那么,他受损的部位最可能是图中的小脑(③)。
【小问3详解】
根据图2曲线可知:头围大患病人数的百分比低,头围小患病人数的百分比高,所以头围大小与患病风险呈负相关关系;头围小、教育程度低的人患病概率最大,在头围为中的人群中,教育程度的差异对患病风险的影响较显著。
10. 基因T和基因H表达产物均可导致农业害虫死亡。将基因T和H同时导入某农作物的一条染色体上获得抗虫植株,该农作物的小叶和大叶性状分别由基因B、b控制。研究人员将基因型为BbTH 的小叶抗虫植株自交得到 F1(不考虑交叉互换)。请分析回答:
(1)导入基因T、H与控制该农作物叶形的B、b基因的位置关系可能有:小叶基因B与T、H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____、____。
(2)若F1中小叶不抗虫∶小叶抗虫∶大叶抗虫=1∶2∶1,请在图中画出 T、H基因所在的位置____。
(3)若F1中小叶抗虫植株所占比例为9/16,则基因型为 BbTH的植株产生的配子是____;将F1中小叶不抗虫植株随机传粉,理论上其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
【答案】(1) ①. 大叶基因b与T、H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②. 控制叶形的基因与T、H分别位于两 对同源染色体上
(2) (3) ①. BTH、B、 bTH、 b ②. 小叶不抗虫:大叶不抗虫=8 ∶1
【解析】
【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小问1详解】
分析题意,将基因T和H同时导入某农作物的一条染色体上获得抗虫植株,导入基因T、H与控制该农作物叶形的B、b基因可能连锁,也可能独立遗传,故两者位置关系可能有:小叶基因B与T、H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大叶基因b与T、H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或控制叶形的基因与T、H分别位于两 对同源染色体上。
【小问2详解】
若T、H基因与b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且不考虑减数分裂时的变异,则BbTH植株产生的配子及比例是B∶bTH=1∶1,自交得到的F1基因型为BB:BbTH:bbTTHH=1:2:1,因此F1表现型比例为1:2:1,故可绘制图形如下:
。
【小问3详解】
若F1中小叶抗虫植株B-T-H-所占比例为9/16,说明B/b与TH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即基因之间独立遗传,则基因型为 BbTH的植株产生的配子是BTH、B、 bTH、 b,且比例为1∶1∶1∶1;为便于计算,可将TH视作E-,则F1中小叶不抗虫基因型是B-ee,包括1/3BBee、2/3Bbee,产生的配子及比例是2/3Be、1/3be,将F1中小叶不抗虫植株随机传粉,理论上其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4/9BBee、4/9Bbee、1/9bbee,表现为小叶不抗虫:大叶不抗虫=8 ∶1。
(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2道物理题、2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11. 厨余垃圾富含淀粉等有机物,处理不当会滋生病原菌,严重污染环境。某研究小组按照下图所示流程从土壤中分离得到能高效降解淀粉的细菌菌株,将厨余垃圾发酵变成“黑金土”,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高效利用。请分析回答:
(1)配制培养基后需进行灭菌处理,常用的灭菌工具是____,培养基中加入的唯一碳源是____,图中③所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
(2)实验中初步估测摇瓶M中细菌细胞数为2.2×106个/mL,若要在每个平板上涂布0.1mL稀释后的菌液,且保证每个平板上长出的菌落数不超过220个,则至少应将摇瓶M中的菌液稀释____倍。
(3)菌落甲与菌落乙周围产生了透明圈(白色表示无蓝色,深色表示蓝色),产生透明圈的原因是____。
(4)若要利用筛选的菌种就地处理厨余垃圾,在确定处理厨余垃圾的方案时,通常需要考虑的因素有____(写出1个方面即可)。研究小组发现,投加木屑使发酵物蓬松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发酵效果,从微生物代谢类型的角度分析,原因可能是____。
【答案】(1) ①. 高压蒸汽灭菌锅 ②. 淀粉 ③. 稀释涂布平板法
(2)103 (3)淀粉被细菌分解后,不能被碘液染色,从而形成透明圈
(4) ①. 处理环境温度、酸碱度等理化条件等 ②. 蓬松的环境提高发酵物中的含氧量,促进需氧微生物的代谢
【解析】
【分析】(1)原理:在培养基上将细菌稀释或分散成单个细胞,使其长成单个的菌落,这个单个菌落就是一个纯化的细菌菌落。
(2)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①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划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基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
【小问1详解】
培养基常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进行灭菌,工具为高压蒸汽灭菌锅;为了从土壤中分离得到能高效降解淀粉的细菌菌株,培养基中加入的唯一碳源是淀粉,图中③所用的接种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
【小问2详解】
初步估测摇瓶M中细菌细胞数为2.2×106个/mL,若要在每个平板上涂布0.1mL稀释后的菌液,且保证每个平板上长出的菌落数不超过220个,则至少应将摇瓶M中的菌液稀释103倍。
【小问3详解】
由于淀粉被分解后,不能被碘液染色,从而形成透明圈。
【小问4详解】
要利用筛选的菌种就地处理厨余垃圾,在确定处理厨余垃圾的方案时,通常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处理环境的温度、酸碱度等理化条件等。天数/d
1
2
3
4
5
6
15
CAT酶活性(mgH2O2/gFW·min)
0.066
0.063
0.047
0.037
0.020
0.017
0.003
SOD酶活性(活力单位/g)
48.46
30.10
2807
22.27
10.38
6.24
0.40
POD 酶活性(g-1·min-1)
0.066
0.128
0.180
0.196
0.112
0.045
0.002
果实状态
成熟果实
开始腐烂
完全腐烂
四川省绵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期测试(二)理综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四川省绵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期测试(二)理综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2页。
四川省绵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理综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四川省绵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理综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1页。
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一模理综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一模理综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