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吉林长春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5107915/0-17031608599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吉林长春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5107915/0-170316086008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吉林长春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5107915/0-170316086009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吉林长春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吉林长春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下列物体尺度最大的是( )
A. 太阳B. 月亮C. 地球D. 人造卫星
【答案】A
【解析】
【详解】地球是太阳的行星,月亮和人造卫星都是地球的卫星,人造卫星比月亮小的多,所以,尺度最大的是太阳。
故选A。
2. 很多运动鞋具有缓震功能,这是由于制作鞋底或鞋垫材料具有很好的( )
A. 弹性B. 塑性C. 导热性D. 导电性
【答案】A
【解析】
【详解】制作鞋底或鞋垫的材料在力的作用下发生形变,力消失后能自动恢复原状的形变,属于弹性形变,所以很多运动鞋具有缓震功能,这是由于制作鞋底或鞋垫的材料具有很好的弹性,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 夏天的清晨,室外草叶上常出现露珠。露的形成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凝固B. 液化C. 升华D. 凝华
【答案】B
【解析】
【详解】夏天的清晨,室外草叶上常出现露珠是空气中水蒸气液化而成的,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 世界上第一个证实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的科学家是( )
A. 牛顿B. 欧姆C. 奥斯特D. 阿基米德
【答案】C
【解析】
【详解】A.牛顿提出了牛顿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故A不符合题意;
B.欧姆发现了同一段导体中的电流跟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定量关系,得出了欧姆定律,故B不符合题意;
C.奥斯特是第一个证实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的科学家,故C符合题意;
D.阿基米德是发现杠杆原理的科学家,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 在人的眼球中,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 )
A. 平面镜B. 玻璃砖C. 凸透镜D. 凹透镜
【答案】C
【解析】
【详解】人眼的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6. 下列用电器正常工作1小时,消耗电能最多的是( )
A. 空调B. 节能灯C. 电风扇D. 液晶电视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常见用电器的工作功率可知,空调的功率约为1500W,节能灯的功率约为40W,电风扇和液晶电视的功率约为100W。根据W=Pt可知,以上用电器都正常工作1小时,消耗的电能最多的是空调。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 下列现象中,属于静电现象的是( )
A. 磁铁吸引铁钉B. 用吸管“吸”饮料
C. 地球吸引苹果D. 摩擦过的气球吸引头发
【答案】D
【解析】
【详解】A.磁铁吸引铁钉,这是磁铁的磁性,故A不符合题意;
B.用吸管吸饮料时,吸管内的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饮料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吸管,利用了大气压的作用,故B不符合题意;
C.地球吸引苹果是地球的引力,故C不符合题意;
D.摩擦过的气球吸引头发,是因为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这是气球和头发摩擦产生的静电现象,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8. 在烧杯中加入盐水,将铜片和锌片放在盐水中,这就是一个电池。用电压表测量这个自制电池的电压,其现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铜片是电池正极B. 锌片是电池正极
C. 盐水不导电D. 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答案】A
【解析】
【详解】AB.图中铜片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连接,指针正向偏转,说明铜片是该盐水电池的正极、锌片是负极,故A正确,B错误;
C.盐水是盐的水溶液,容易导电,属于导体,故C错误;
D.图中指针正向偏转,正负接线柱接法正确,故D错误;
故选A。
9. 2023年5月8日,中国选手全红蝉以五跳两满分的成绩,夺得跳水世界杯第二站比赛的冠军。全红蝉在空中加速下落过程中( )
A. 动能不变B. 动能变大
C. 重力势能变大D. 机械能变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AB.全红蝉从最高点加速下落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增大,所以动能增大,故B符合题意,A不符合题意;
C.质量不变,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故C不符合题意;
D.全红蝉从最高点加速下落的过程中,由于受空气阻力作用,运动员的机械能变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 如图所示是我国《农书》中记录的槽碓(dui)。大木勺积水较多会下沉,使石锤上升;当大木勺内的水流出变轻后,石锤落下击打石白内的谷物。该槽碓( )
A. 机械效率可达100%B. 是杠杆
C. 机械效率可超过100%D. 是热机
【答案】B
【解析】
【详解】AC.任何机械使用时,不可避免地做额外功,任何机械的效率都不可能达到或超过100%,故AC不符合题意;
B.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可知,槽碓在使用过程中,是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属于杠杆,故B符合题意;
D.槽碓使用时将水的机械能转化为石锤的机械能,没有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不属于热机,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第11-19小题每空1分、每图2分,第20小题7分,共50分。)
11. 长春市某社区开设了“幸福食堂”,既能减轻上班族的家务负担,又能解决老年人的吃饭问题,让居民乐享幸福“食”光。
(1)走进食堂能闻到饭菜的香味,这是___________现象;
(2)燃烧天然气烹饪食物,食物内能的增加是通过___________的方式实现的;
(3)天然气在燃烧时把化学能转化为___________能,其热值___________;当气温下降导致更多热量散失到空气中时,燃料的利用率___________;
(4)从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天然气属于___________能源。
【答案】 ①. 扩散 ②. 热传递 ③. 内 ④. 不变 ⑤. 减小 ⑥. 不可再生
【解析】
【详解】(1)[1]闻到饭菜的香味,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是扩散现象。
(2)[2]烹饪食物时,食物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来增加食物内能的。
(3)[3]天然气在燃烧时,放出热量,因此是把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4]由于热值是物质的一种属性,热值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因此在燃烧过程中天然气的热值不变。
[5]当气温下降导致更多热量散失到空气中,损失的热量增大,所以燃料的利用率减小。
(4)[6]天然气在使用后,在短期内不能从自然界中得到补充,所以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12. 2023年,长春市某公司研制的全球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上线运营。列车内置了氢能动力系统,不仅续航能力强,而且环保、零碳、运行时噪声小,是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
(1)列车运行时噪声小,其中的“小”是指声音的___________小;
(2)列车内的工作人员使用的无线对讲机是通过___________传递信息的;
(3)当列车驶离站台时,以站台为参照物列车是___________的;
(4)若列车运行过程中突然减速,乘客由于具有___________,身体会向列车前进的方向倾斜。
【答案】 ①. 响度 ②. 电磁波 ③. 运动 ④. 惯性
【解析】
【详解】(1)[1]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列车运行时噪声小,其中的“小”是指声音的响度小。
(2)[2]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列车内的工作人员使用的无线对讲机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3)[3]当列车驶离站台时,以站台为参照物列车和站台的位置不断变化,列车是运动的。
(4)[4]若列车运行过程中突然减速,乘客下半身随列车减速,上半身由于具有惯性,身体会向列车前进的方向倾斜。
13. 我国红沿河核电站核能供暖示范项目,利用核能发电的同时实现了清洁供暖。
(1)核电站利用原子核___________(选填“聚变”或“裂变”)释放的核能发电;
(2)核电站利用发电过程中产生的余热进行供暖,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供暖时,用水做输运能量的介质,是因为水的___________大;
(3)在能量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___________。但是在供暖过程中,热量只能自发地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不能相反,这一现象说明能量的转移具有___________。
【答案】 ① 裂变 ②. 比热容 ③. 不变 ④. 方向性
【解析】
【详解】(1)[1]获得核能的两种途径:核裂变和核聚变,核电站都是利用原子核裂变的链式反应发电。
(2)[2]供暖的“暖气”用水做输运能量的介质,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降低相同的温度时,水放出的热量多。
(3)[3][4]热量总是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而不可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说明能量的转移和转化具有方向性;能量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总量保持不变。
14. 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
(1)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为___________℃;
(2)某同学观察到水沸腾时的现象:水中产生的大量气泡上升过程中体积___________,到水面破裂开来;
(3)该实验中,能否用水银体温计代替图中的温度计测量沸水的温度?___________。
【答案】 ①. 91 ②. 变大 ③. 不能
【解析】
【详解】(1)[1]该温度计分度值为1℃,因此读数为91℃。
(2)[2]水的沸腾是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这时形成的大量气泡不断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3)[3]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而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远低于沸水的温度,因此不能用水银体温计代替图中的温度计测量沸水的温度。
15.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将白纸铺在水平桌面上,再将玻璃板___________放在白纸上,把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如图所示。将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___________;
(3)将光屏放在蜡烛A的像的位置,直接观察光屏,光屏上没有呈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
【答案】 ①.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②. 垂直 ③. 相等 ④. 虚像
【解析】
【详解】(1)[1]玻璃板有透光性,既能成像,也能确定像的位置,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2][3]为了使蜡烛B和像重合,将白纸铺在水平桌面上,再将玻璃板垂直放在白纸上,把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将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则B蜡烛与A蜡烛的像大小相等,又蜡烛A、B大小完全相同,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
(3)[4]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将光屏放在蜡烛A的像的位置,直接观察光屏,光屏上没有呈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16. 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测量平均速度的原理是___________;
(2)实验中,小组同学发现小车通过AB段路程的时间过短,不便于测量时间,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只将木块向___________适当移动;也可以将小车倒置滑下,这是因为用___________代替滚动可以增大摩擦;
(3)改进后,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在表格中,计算出小车通过AC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m/s。小车通过AB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比BC段路程的平均速度___________;
(4)小车在运动过程中,支持力对小车是否做功?___________。
(5)小车运动到斜面底端撞到金属片会停下来,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
【答案】 ①. ②. 右 ③. 滑动摩擦 ④. 0.2 ⑤. 小 ⑥. 否 ⑦. 运动状态
【解析】
【详解】(1)[1]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需要测量路程和时间,根据得到平均速度,实验原理是。
(2)[2][3]斜面的坡度越大,小车在斜面上滑下的速度越快,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越短,不便于测量时间,因此为了便于测量时间,应将木块向右适当移动,使它保持较小的坡度;也可以将小车倒置滑下,这是因为用滑动摩擦代替滚动可以增大摩擦。
(3)[4]小车通过AC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5]已知AB段路程与BC段路程相同
sAB=sBC=0.45m
BC段的时间
tBC=tAC-tAB=4.5s-3.2s=1.3s
BC段平均速度
已知vAB=0.14m/s,则
vAB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届中考物理考向信息卷 吉林长春专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夏天,小明买有以下发现,对下列实验的解释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届中考物理冲刺猜题卷 吉林长春专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年吉林长春中考物理真题及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小致设计了一款电动玩具警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