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2课《寓言四则》后二则课件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5107975/0-170316216446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2课《寓言四则》后二则课件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5107975/0-170316216454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2课《寓言四则》后二则课件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5107975/0-17031621645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2课《寓言四则》后二则课件04](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5107975/0-1703162164608/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2课《寓言四则》后二则课件05](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5107975/0-1703162164646/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2课《寓言四则》后二则课件06](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5107975/0-1703162164685/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2课《寓言四则》后二则课件07](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5107975/0-1703162164706/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2课《寓言四则》后二则课件08](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5107975/0-1703162164734/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穿井得一人课文内容课件ppt
展开让我们先来看一个和数字有关的视频吧!
在刚才观看的视频里,我们会发现:一个原本的内容,经过传播之后,就和它原本的样子大相径庭。这种现象在古代也有发生,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寓言故事《穿井得一人》。
《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在秦国相邦吕不韦的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杂家名著,成书于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夕。《吕氏春秋》集先秦诸子百家之大成,是战国末期杂家的代表作,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注重博采众家学说,以道家思想为主体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兵农诸家学说而贯通完成的一部著作。
吕不韦(?—前235年),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人。战国末年卫国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后为秦国丞相,姜子牙的二十三世孙。对秦王嬴政兼并六国的事业作出重大贡献,尊称“仲父”,权倾天下。受到嫪毐集团叛乱牵连,罢相归国,全家流放蜀郡,途中饮鸩自尽。主持编纂《吕氏春秋》汇合了先秦诸子各派学说,“兼儒墨,合名法”,史称“杂家”。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ɡài jí),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宋国有一户姓丁的人家,家里没有井,要到外面去浇田、打水,经常要有一个人在外面(专门做这件事)。
等到家里挖了一口井之后,告诉别人说:“我家挖井得到了一个人(劳力)。”
溉汲:打水浇田。溉,灌溉。汲,从井里打水
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有人听说了这件事,并传播开来说:“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
国都里的人都在讲述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了这件事。
国人:居住在国都里的人。
闻:听到。这里是“使听到”的意思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宋国国君派人向丁家询问
丁家回答:“(家里打了井,不必再派人到外面打水)得到了一个人的劳力,并非在井中得到了一个人。”
得到一个人使唤,得到一个人的劳力。
(1) 穿井
2.一词多义3.词类活用 闻之于宋君 ( )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听到
闻之于宋君 ( ) 求闻之若此 ( )
动词,这里指“使听到”
在传播的过程中就变成了“丁家挖井挖出一个人来”。
宋国丁家打了一口井,省了一个劳动力,相当于家里多了一个人。
1.这则寓言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试着完成下面的表格。
2.国民听到丁家的传闻是什么反应?
“闻而传”, 听到并传播。
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特点?
3.宋君听到丁家的传闻有怎样的反应?
“令人问”,调查研究,获得真相。
体现了宋君怎样的特点?
不盲目轻信传言,调查研究,开明正直。
1.丁氏对此表述不够清楚。2.“有闻而传之者”未经调查分析就传播开去。3.“国人”似乎也乐于接受这种离奇的传闻,于是愈传愈广。事实上我们现实生活中的许多谣传也是这样产生的。
4.为什么这件事最后会被传成“丁家从井里得到了一个人”?
5.这篇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这篇寓言告诉我们,对于传闻,要以审慎的态度进行分析、甄别,不要轻易相信传闻,也不要轻易传播未经证实的传闻。
寓意:传之者的角度:(1)耳听为虚,眼见为实。(2)不要轻信流言蜚语,切忌道听途说。(3)不要听到传闻就往外传,要动脑筋想一想是否合乎情理。丁氏的角度:在交际中,语言的表达很重要,必须做到表达准确、清晰,以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和歧义。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由这句俗语,老师想到了古时候一则成语故事——杞人忧天。话说以前有一个杞国人,总是担心天会塌下来,地会陷下去,自己没有可以容身的地方,每天都睡不着觉,吃不下饭。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个故事。
列子,名御寇,战国时期人。道家学派著名的代表人物,著名的思想家。对后代的哲学、文学、科技、宗教都有深远的影响。著有《列子》。
《列子》是道家经典之一,里面保存了不少先秦时代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列子》的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内有很多脍炙人口而又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如《两小儿辩日》《歧路亡羊》《杞人忧天》《愚公移山》等,篇篇珠玉,妙趣横生。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其人/曰:“奈/地坏/何?”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wú)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wú)处亡(wú)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bēnɡ zhuì)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xiù),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zhònɡ)伤。”其人曰:“奈地坏何?”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sè)四虚,亡(wú)处亡(wú)块。若躇(chú)步跐(c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shì)然大喜,晓之者亦舍(shì)然大喜。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
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前塌地会陷落,自己无处容身,以至于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
另外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担心而担心,就去开导他,说“
“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一个地方没有气的。
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那个人说:“天如果真的是积聚的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
即使掉下来,也不会有什么伤害。
日月星辰也是气积聚的东西中那些能发光的,
其人曰:“奈地坏何?”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各方的虚空之处,没有一个地方是没有土块的。
那个人又说:“地陷下去怎么办?”
你踏步行走,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地会陷下去呢?”
躇步跐蹈:四个字都是踩踏的意思。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那个杞国人放心了,非常高兴;
舍(shì)然:消除疑虑的样子。舍,同“释”,解除,消除。
开导他的人也放心了,非常高兴。
1. 通假字其人舍然大喜_____同_____,意思:_____________。
(1) 身
(2)
1.这则寓言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杞国人担心天会掉下来,地会陷下去,他就害怕自己没有住的地方,饭吃不下,觉也睡不好,最后一个人开导了他,他就非常开心。
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程度:废寝食者
2.杞人“忧”什么?“忧”到什么程度?
后来杞人的情绪发生了什么变化?
先解释天不过是聚积的气体罢了,无处没有空气,不会塌;再解释日月星辰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最后解释地不过是聚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处,不会陷下去。
3.“晓之者”又是怎样解“忧”的?
寓言中那位热心人对天、地、星、月的解释是不科学的,只能代表当时的认识水平,但他那种关心他人的精神、耐心劝导的做法,还是值得学习的。
4.如何看待《杞人忧天》中那个好心人的解释?
寓意:要消除没有根据或不必要的忧虑。讽刺那些胸无大志,患得患失的人。
5.课文有怎样的寓意?从这则故事中你了解到“杞人忧天”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杞人忧天:指庸人自扰、毫无根据的瞎担心,后比喻没有根据或不必要的忧虑。
我们对事物了解不够时要增长学识、积累生活经验。我们不要做“现代的杞人”,而要主动学习、与时俱进,并且胸怀大志,为了理想去拼搏奋斗,把整个身心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去。
6.你从中还获得了什么启示?
人们常用“杞人忧天”讽刺那些不必要的担忧,也有人认为其中传达出强烈的忧患意识。你赞同哪一种理解?
2021学年第六单元22寓言四则《穿井得一人》七彩课堂,精品ppt课件: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六单元22 寓言四则穿井得一人精品ppt课件,文件包含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2寓言四则穿井得一人优质课件pptx、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2寓言四则穿井得一人优秀教案doc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七年级上册穿井得一人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上册穿井得一人备课ppt课件,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作品介绍,诵读经典,文言积累,文本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七年级上册穿井得一人课堂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七年级上册穿井得一人课堂教学课件ppt,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寓言四则,学习目标,蚊子和狮子,智者胜,骄者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31c23b6141fe3610b7ae5ce90bd68e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