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集合的基本关系》优秀教案北师大新课标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3/15108685/0-170317157790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2集合的基本关系》优秀教案北师大新课标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3/15108685/0-170317157796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2集合的基本关系》优秀教案北师大新课标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3/15108685/0-170317157798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数学必修 第一册1.2 集合的基本关系教案设计
展开教学目标
1. 掌握子集、真子集的含义及其符号表示,准确使用“包含”“包含于”等语言表述和“、、”等符号表示;
2. 掌握集合相等的含义;
3. 能使用Venn图表示集合间的包含关系,熟练写出一个集合的子集和真子集.
教学重难点
1.集合与集合的关系,子集、真子集的概念;
2.熟练使用“、、”等符号表示集合间的关系,以及用Venn图表示集合间的关系;掌握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熟练写出一个集合的所有子集,了解一个集合的子集个数的计算;
3.数学语言和符号表示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课前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思考讨论:
问题1:某学校高一(1)班全体35位同学组成集合,其中女同学组成集合:
若,则与集合是什么关系?
问题2:用表示所有矩形组成的集合,表示所有平行四边形组成的集合:
若,则与集合是什么关系?
问题3:所有有理数都是实数,则有:
若,则.
试问以上问题所涉及到的两个集合之间有什么关系?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用集合的语言归纳概括上述三个具体例子的共同特点.
预设的答案:在每组的两个集合中,第一个集合中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第二个集合中的元素.
二、探索新知
问题4:阅读教科书第6页,你有什么疑问?
师生活动:让学生独立阅读这段内容,然后分别提出自己感到困惑的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可以选择以下问题进行追问.
追问:
(1)举几个具有包含关系、相等关系的集合,并用符号语言和Venn图表示.
(2)子集和真子集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3)如何理解空集与其他集合的关系?
(4)与实数中的结论“若,且,则”相类比,你对集合间的基本关系有什么体会?根据实数关系的其他结论,你还能猜想出哪些集合间关系的结论?
★资源名称:【知识点解析】真子集与子集的关系
★使用说明:本资源为微课《【知识点解析】真子集与子集的关系》的知识讲解,讲解真子集与子集的关系,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注:此图片为“微课”缩略图,如需使用资源,请于资源库调用.
师生活动:根据学生举例的情况,教师可以补充一些例子,帮助学生提升对概念的理解,比如集合“{0}”是否为空集等例子.根据追问的问题(4),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获得教科书第8页的两个结论.
预设的答案:
(1)如:
(2)若则 或(3)对于空集这个特殊的集合,由于其本质特征“不含任何元素”无法用列举法或描述法直观地表达出来,所以用一个单独的符号“”来标记.看不见、摸不着,这也是让学生感到困难的原因.另外,空集也容易和一些集合混淆,比如集合“{0}”,“{0}”是含有一个元素的集合,集合中的元素是“0”,而是不含任何元素的,因此与{0}之间的关系是⊆{0}.
特别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即,().
(4)两个集合,如果,且,则.
类比:两个实数,如果,且,则;
对于集合,若则(类比,则).
设计意图:对于难度不大的内容,特别是符号比较多时,通过阅读,熟悉自然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并建立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阅读,提出自己的困惑,学会质疑,深入理解概念;通过举例子,抽象概念具体化,深入理解概念.
三、知识应用
例1:(1)判断集合与集合的关系
(2)用适当的符号填空:
; ;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说出答案,教师指导点评.
预设的答案:(1)=;;,,,;.(2),,.
设计意图:检验学生对子集概念的掌握情况,进一步明确判断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
追问1:与属于关系有什么区别?
预设的答案:前者为集合之间关系,后者为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辨析之间的区别,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例2: 写出集合{0,1,2}的所有子集并指出其中那些是真子集.
师生活动:学生分析解题思路,教师给出解答示范.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写集合子集的一般方法:先写空集,然后按照集合元素从少到多的顺序写出来,一直到集合本身.写集合真子集时除集合本身外其余的子集都是它的真子集.
预设的答案:
解(1)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
含有一个元素的集合:{0},{1},{2};
含有两个元素的集合:{0,1},{0,2},{1,2};
含有三个元素的集合:{0,1,2}.
故集合{0,1,2}的所有子集为,{0},{1},{2},{0,1},{0,2},{1,2},{0,1,2}.上述8个子集,其中除了0,1,2以外,其余7个都是它的真子集.
【课堂练习一】
1.写出集合{a, b, c}的所有子集并指出,真子集.
师生活动:学生做练习,教师根据学生练习情况给予反馈.
预设的答案:解:集合{a, b, c}子集:
∅,{a},{b},{c},{a, b},{a, c},{b, c},{a, b, c}
集合{a, b, c}真子集
∅,{a},{b},{c},{a, b},{a, c},{b, c}
设计意图:检验学生对子集和真子集的理解.
追问3:由此猜想:含n个元素的集合的所有子集的个数是多少?真子集的个数及非空真子集的个数呢?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做好知识点和规律方法总结.若一个集合有n个元素,则它的子集有:2n 个;真子集:2n-1 个;非空真子集:2n-2个.
【课堂练习二】
2.已知集合A={x|5<x<2},B={x|2a3<x<a2}.
(1)若a=1,试判断集合A,B之间是否存在子集关系;
(2)若A⊇B,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师生活动:学生做练习,教师根据学生练习情况给予反馈.
预设的答案:(1)B是A的真子集.
(2)a≥1.
设计意图:这题相对有一定难度,考察学生对于空集的理解,估计很多学生会忽略空集的情况,这也是今后学习时一个重要的考虑情况.
例3:某造纸厂生产练习本用纸,在纸的密度和厚度都合格时,该产品才合格,若用A表示练习本用纸合格的产品组成的集合,B表示纸的密度合格的产品组成的集合,C表示纸的厚度合格的产品组成的集合,则下列包含关系哪些成立?
A⊆B,B⊆A,A⊆C,C⊆A
试用Venn图表示这三个集合的关系.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梳理观察、讨论、分析的结果,抽象概括成数学定义.
预设的答案::由题意知,A⊆B,A⊆C成立,它们的关系可用Venn图表示如下:
设计意图:强调本节课知识要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对集合关系的掌握.
四、归纳小结,布置作业
1.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
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有哪些?
3.本节课主要用到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
预设的答案:
(1)判断两个集合间的关系:①先用列举法表示两个集合再判断;②分类讨论.
(2)包含与真包含.
(3)类比,分类讨论.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让学生进一步巩固集合间的基本关系,提高语言转换和抽象概括能力,树立用集合语言表示数学内容的意识.
作业布置: 教材P12,B组1,2,3.
五、目标检测设计
1.下列命题
①空集没有子集;②任何集合至少有两个子集;③空集是任何集合的真子集;④若时,则.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0 B.1 C.2 D.3
设计意图:让学生理解空集与其它集合的关系.
2.已知集合,
(1)若a=1,试判断集合A,B之间是否存在子集关系;
(2)若A⊇B,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设计意图:考察学生对于空集的理解,估计很多学生会忽略空集的情况,这也是今后学习时一个重要的考虑情况.
3.已知集合满足,写出集合.
设计意图:检验学生对于子集的理解.
4.已知,,若,求实数所构成的集合.
5.含有三个实数的集合可表示为,也可表示为,求a,b.
设计意图:让学生理解两个集合的相等关系.
参考答案:
1.B
解析 仅④是正确的.故选:B.
2.(1)B是A的真子集.
(2)a≥1.
3.解:由已知条件知所求为:{1,2},{1,2,3},{1,2,4},{1,2,5},{1,2,3,4},{1,2,3,5},{1,2,4,5},{1,2,3,4,5}.
4.解:由得或.∴
由知或或
若,则;
若,则;
若,则.
∴
5.解:由集合相等得:,易知.
∴,即,∴且,∴.
综上所述:,.
北师大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章 预备知识1 集合1.3 集合的基本运算第2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章 预备知识1 集合1.3 集合的基本运算第2课时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问题导入,探究新知,初步应用,归纳总结,目标检测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北师大版 (2019)1.3 集合的基本运算第1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北师大版 (2019)1.3 集合的基本运算第1课时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问题导入,探索新知,并集,归纳总结,目标检测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数学北师大版 (2019)必修 第一册1.1 集合的概念与表示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北师大版 (2019)必修 第一册1.1 集合的概念与表示教学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初步应用,目标检测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