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云浮市罗定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云浮市罗定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共52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近年来,我国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自信”。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诗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B. “纷纷灿烂如星陨,耀耀喧似火攻”中灿烂美丽的烟花是某些金属元素的焰色试验,属于化学变化
C. 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
D. 《荷塘月色》中“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中的“青雾”属于胶体
【答案】B
【解析】
【详解】A.石蜡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C、O元素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正确;
B.焰色试验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
C.氯化钠溶液中通入氨气后,再通入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析出后加热分解生成碳酸钠,则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故C正确;
D.雾属于气溶胶,故D正确;
故选B。
2. 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 混合物:空气、液氯、澄清石灰水
B. NaHSO4、HCl、HNO3 在水中能电离出氢离子,按分类属于酸
C. 非金属氧化物 CO2、CO、SO3 均为酸性氧化物
D. 同素异形体:C60、金刚石、石墨更多课件教案等优质滋源请 家 威杏 MXSJ663 【答案】D
【解析】
【详解】A.液氯是液态的氯气,只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A错误;
B.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为酸,HCl、HNO3在水中能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按分类属于酸,NaHSO4属于盐,故B错误;
C.和碱反应生成对应的盐和水的氧化物为酸性氧化物,CO2、SO3均为酸性氧化物,CO和碱溶液不反应,属于不成盐氧化物,故C错误;
D.C60、金刚石、石墨都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D正确;
故选:D。
3. 科学家利用锤击将块状金属粉碎以制取“纳米金属”,每个金属颗粒的直径约6~9nm,“纳米金属”具有特殊性能,在高科技领域有特殊的用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纳米金属”是一种胶体
B. “纳米金属”分散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可产生丁达尔效应
C. “纳米铜”是一种新型的铜的化合物
D. “纳米铜”可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
【答案】B
【解析】
【详解】A. “纳米金属”是金属单质,是纯净物,胶体是混合物,选项A错误;
B.“纳米金属”分散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中,分散质直径介于1~100nm之间,属于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选项B正确;
C.“纳米铜”是由铜元素组成的单质,选项C错误;
D.“纳米铜”与块状铜单质相比较只是颗粒大小不同,不能与盐酸反应,选项D错误。
答案选B。
4. 下列化学用语的使用错误的是
A. 碳酸氢钠在水中的电离:NaHCO3=Na++
B. 硫酸铝在水中的电离:Al2(SO4)3=2A13++3
C. 单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D. 双线桥法表示氯酸钾受热分解时电子的得失和数目:
【答案】C
【解析】
【详解】A.碳酸氢钠在水中电离为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A正确;
B.硫酸铝在水中电离为铝离子、硫酸根离子,B正确;
C.与反应,中铁元素化合价降低,得电子,单线桥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时,是得电子的物质,C错误;
D.氯酸钾受热分解时,氯酸钾中的氯元素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氯酸钾中的氧元素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D正确;
故选C。
5. 下列变化必须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氯气与氢氧化钙反应就能生成氯化钙和次氯酸钙,不需要加入还原剂,A错误;
B.亚硫酸钠和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不需要加入还原剂,B错误;
C.钠转化为氧化钠,需要加入氧化剂,C错误;
D.氯化铁中+3铁被还原生成氯化亚铁,需要加入还原剂,D正确;
故选D。
6. “中国名片”、“中国制造”发展在众多领域受到世界瞩目,它们与化学有着密切联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制作钠-钾合金,作快中子反应堆的热交换剂
B. 港珠澳大桥桥梁采用先进的抗腐蚀方法,钢铁桥梁被腐蚀是氧化还原反应
C. 碳酸氢钠药片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与醋(CH3COOH)同服可提高疗效
D.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过程中用到的“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
【答案】C
【解析】
【详解】A.钠-钾合金导热效率高,作快中子反应堆的热交换剂,A正确;
B.金属腐蚀的本质是金属单质失去电子转化为阳离子,故钢铁桥梁被腐蚀是氧化还原反应,B正确;
C.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碳酸氢钠可与盐酸反应治疗胃酸过多,若与醋酸同服,碳酸氢钠会与醋酸反应,降低疗效,C错误;
D.工业上用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制备84消毒液,,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NaClO,D正确;
故选C。
7. 工业上常采用电解法制氯气,原理为:2NaCl+2H2O2NaOH+H2↑+Cl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制备过程应避免Cl2与H2混合
B. H2在Cl2中燃烧产生白烟
C. 反应中H2O作氧化剂
D. Cl2使湿润红色布条褪色是因为Cl2与水反应生成具有强氧化性的HClO
【答案】B
【解析】
【详解】A.Cl2与H2混合光照会发生爆炸,应避免混合,A正确;
B.H2和Cl2中点燃产生HCl气体,HCl吸收空气中的水形成液滴,产生白雾,B错误;
C.该反应中H元素化合价由+1价下降到0价,H2O作氧化剂,C正确;
D.HClO具有强氧化性,Cl2使湿润红色布条褪色是因为氯水中含有HClO,D正确;
故选B。
8.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实验室闻气味要用手轻轻扇动瓶口使少量气体进入鼻孔,故A正确;
B.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是将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加到沸水中,不能达到实验目,故B错误;
C.加热碳酸氢钠有水生成,则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故C错误;
D.观察钾的焰色反应时需透过蓝色钴玻璃,以滤去钠的黄色,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D错误;
故选:A。
9. 在甲、乙两烧杯溶液中,分别含有下列离子中的三种:Cu2+、Na+、H+、SO42-、、OH-。已知甲烧杯的溶液呈蓝色,则乙烧杯的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A. 、OH-、B. Na+、H+、
C. Cu2+、H+、D. Na+、OH-、
【答案】D
【解析】
【详解】甲烧杯中溶液呈蓝色,一定含Cu2+,则和Cu2+不能共存的、OH-在乙烧杯中,H+在甲烧杯中,根据电荷守恒,甲烧杯中还含有、SO42-,乙烧杯中还含有Na+,所以乙烧杯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Na+、OH-、,答案选D。
10.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
B. 钠与水反应:
C. 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D. 碳酸氢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答案】D
【解析】
【详解】A.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故A错误;
B.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故B错误;
C.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故C错误;
D.碳酸氢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故D正确;
选D。
11. 砒霜的成分是As2O3,剧毒。研究表明:多种海产品如虾、蟹、牡蛎等体内含有+5价As(砷)元素,它对人体是无毒的。但同时食用大量海鲜和青菜,易产生As2O3而中毒。专家给出的解释是:大量海鲜+大量维生素C=砒霜。下面有关解释不正确的是
A. 青菜中含有维生素B. 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
C. 维生素C能将+5价砷氧化成As2O3D. 致人中毒过程中+5价砷发生还原反应
【答案】C
【解析】
【详解】A.大量海鲜+大量维生素C=砒霜,同时食用大量海鲜和青菜,易产生As2O3而中毒,说明青菜中含有维生素,故A正确;
B.海鲜体内的As(砷)元素是+5价,As2O3中的As(砷)元素是+3价,大量海鲜+大量维生素C=砒霜,说明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故B正确;
C.海鲜体内的As(砷)元素是+5价,As2O3中的As(砷)元素是+3价,说明维生素C能将+5价砷还原成As2O3,故C错误;
D.海鲜体内的As(砷)元素是+5价,As2O3中的As(砷)元素是+3价,食用大量海鲜和青菜,易产生As2O3而中毒,说明致人中毒过程中+5价砷发生还原反应,故D正确;
本题答案C。
12. “侯氏制碱法”反应原理为NaCl+CO2+NH3+H2O=NaHCO3↓+NH4Cl,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11.2LH2O含有的分子数目为0.5NA
B. 4.4gCO2含有的原子数目为0.3NA
C. 1.0ml∙L-1Na2CO3溶液中,Na+数目为2NA
D. 58.5gNaCl固体溶于1L水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ml∙L-1
【答案】B
【解析】
【详解】A.标准状况下,水为液体,无法根据体积计算物质的量,A错误;
B.,则0.1mlCO2的原子数为0.3ml原子,B正确;
C.没有给出溶液的体积,无法根据浓度计算溶质的物质的量,C错误;
D.没有给出溶液体积,水的体积不等于溶液体积,则无法计算物质的量浓度,D错误;
故答案为:B。
13. 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观察到红色较深的是Na2CO3,说明碱性Na2CO3大于NaHCO3,故A错误;
B.NaHCO3固体溶解总过程吸热,分别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少量Na2CO3和NaHCO3固体,再加入几滴水,用温度计测定变化,温度升高的Na2CO3固体,温度降低的是NaHCO3固体,故B正确;
C.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应加入足量稀硝酸酸化,再滴入AgNO3溶液,观察现象,故C错误;
D.将绿豆大的金属钠投入CuSO4溶液中,钠先与水反应,得不到红色的固体,故D错误;
故选B。
14. 某实验小组设计下列装置验证过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水反应。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是实验室制取CO2的装置,所用试剂为纯碱与稀盐酸
B. 装置B中应加入饱和Na2CO3溶液以除去CO2中的HCl,以免干扰实验
C. 装置D中应盛放饱和NaHCO3溶液,除去未反应完的CO2
D. 装置E中可收集到能使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的气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装置A用于制CO2,装置B用于除去CO2中混有的HCl,装置C中加入Na2O2,用于与CO2、H2O发生反应,装置D中可加入NaOH溶液,用于吸收CO2,装置E用于收集O2。
【详解】A.A装置用于制取CO2,但不能使用纯碱与稀盐酸,因为纯碱呈粉末状,会通过塑料板上的小孔进行试管内的溶液中,且纯碱与盐酸反应迅速,起不到控制反应的作用,A不正确;
B.装置B中应加入饱和NaHCO3溶液,以除去CO2中的HCl,不能使用Na2CO3,因为它也能与CO2反应,B不正确;
C.NaHCO3与CO2不反应,装置D中应盛放NaOH溶液,以除去未反应完的CO2,C不正确;
D.装置E中可收集到O2,它能使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D正确;
故选D。
15. 将pH传感器、氯离子传感器、氧气传感器分别插入盛有氯水的广口瓶中,用强光照射氯水,测得的实验数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由图甲可推知随着反应的进行逐渐减少
B. 由图乙可推知增大的主要原因是能电离出
C. 由图丙可推知光照可催化水分解
D. 由图甲、乙、丙可验证见光分解的产物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图甲可知,随着时间的延长,pH在减小,说明氢离子浓度在增大,A错误;
B.中没有氯离子,氯离子浓度增大是次氯酸分解产生的氯化氢电离出氯离子,B错误;
C.图丙中氧气体积分数增大的主要原因是HClO见光分解,且光照不易使水分解,C错误;
D.综合图甲、乙、丙中信息可推知,HClO见光分解的产物中有HCl和O2,HCl在水中电离出H+和Cl-,D正确;
故选D。
16. 已知:①向KMnO4晶体滴加浓盐酸,产生黄绿色气体;②向FeCl2溶液中通入少量实验①产生的气体,溶液变黄色;③取实验②生成的溶液滴在淀粉KI试纸上,试纸变蓝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上述实验证明氧化性:MnO>Cl2>Fe3+>I2
B. 上述实验中,共有两个氧化还原反应
C. 实验①生成的气体不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
D. 实验②证明Fe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①向KMnO4晶体滴加浓盐酸,产生黄绿色气体,高锰酸钾和盐酸反应生成氯气和氯化锰和氯化钾;②向FeCl2溶液中通入少量实验①产生的气体,溶液变黄色,氯气和氯化亚铁反应生成氯化铁;③取实验②生成的溶液滴在淀粉KI试纸上,试纸变蓝色反应为氯化铁和碘化钾反应生成碘单质和氯化钾和氯化亚铁,淀粉遇到碘单质变蓝色。
A.通过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分析,氧化性顺序为:MnO>Cl2>Fe3+>I2,A正确;
B.三个都为氧化还原反应,B错误;
C.氯气能和碘化钾反应生成碘单质,淀粉遇到碘单质变蓝色,C错误;
D.实验②是氯化亚铁被氯气氧化生成氯化铁,证明Fe2+有还原性,没有证明有氧化性,D错误;
故选A。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 阅读下列短文:
蛋白质是人类必需的营养物质。蛋白质在、溶液或酶的作用下,可水解成各种氨基酸。少量的、能促进蛋白质的溶解,当向蛋白质中加入的上述物质的溶液达到一定浓度时,反而会使蛋白质从溶液中析出。在或福尔马林的作用下,蛋白质会失去生理活性。临床上,病人可通过服用生鸡蛋、牛奶或豆浆来解救、汞等重金属盐中毒。蛋白质在人体中代谢的最终产物有、、氮氧化物以及尿素等。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短文标有序号的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有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非电解质的有___________。
(2)铁质物件表面易产生铁锈(其主要成分为Fe2O3),可用物质①进行铁件除锈,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在除锈过程中,若有气泡产生,则说明除锈基本完成,写出生成气泡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3)标准状况下,66g⑦的体积为________L,它与_________g⑧含有相同数目的氧原子。
【答案】(1) ①. ②③④⑧ ②. ⑤⑦
(2) ①. Fe2O3 + 6H+ = 2Fe3+ + 3H2O ②. Fe + 2H+ = Fe2+ + H2↑
(3) ①. 33.6 ②. 54
【解析】
【小问1详解】
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在上述短文标有序号的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有②NaOH、③Na2SO3、④(NH4)2SO3、⑧H2O,属于非电解质的有⑤C2H5OH、⑦CO2。
【小问2详解】
稀硫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Fe2O3+6H+=2Fe3++3H2O;在除锈过程中,若有气泡产生,则说明除锈基本完成,铁与稀硫酸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Fe+2H+=Fe2++H2↑。
【小问3详解】
标准状况下,66g⑦CO2的体积为33.6L,含有=3ml氧原子,含有3ml氧原子的H2O物质的量为3ml,质量为54g。
18. 分类是认识和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依据物质类别和元素价态可以对物质的性质进行解释和预测。以下为含氯物质的价类二维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b属于___________(填“酸性”或“碱性”)氧化物。
(2)用Cl2O消毒水时,Cl2O还可将水中的Fe2+转化为Fe3+,Fe3+再水解生成Fe(OH)3胶体,说明Cl2O具有___________性。在此水处理过程中生成的Fe(OH)3胶体有___________作用。Fe(OH)3胶体与Fe(OH)3沉淀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
(3)工业上可以用反应2NaClO3+H2SO4+SO2=2ClO2+2NaHSO4制备Cl2O,用单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数目和方向___________。
(4)实验室制取氯气时,下列装置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
写出实验室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答案】(1) ①. HCl ②. 酸性
(2) ①. 氧化 ②. 吸附 ③. 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不同
(3) (4) ①. B ②.
【解析】
【分析】根据含氯物质的价类二维图,a为氯的氢化物,a是,b是+7价氯的氧化物,b是。
【小问1详解】
a物质为HCl;b物质为,属于酸性氧化物;
【小问2详解】
Cl2O可将水中的Fe2+转化为Fe3+,说明Cl2O具有氧化性;在此水处理过程中生成的Fe(OH)3胶体有吸附作用;Fe(OH)3胶体与Fe(OH)3沉淀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不同;
【小问3详解】
工业上可以用反应2NaClO3+H2SO4+SO2=2ClO2+2NaHSO4制备Cl2O,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用单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数目和方向;
【小问4详解】
A.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需要加热,A错误;
B.饱和食盐水除去杂质,用浓硫酸干燥氯气,得到纯净、干燥氯气,达到实验目的,B正确;
C.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氯气,该装置没有出气口,C错误;
D.氢氧化钙溶液的浓度小,吸收氯气的量少,应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气,D错误;
故选B;
实验室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
19. 如图所示,A为化学学习中一种常见的单质,B、C、D、E是含A元素的常见化合物,它们的焰色均为黄色。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__,D___________。
(2)物质A应保存___________中。
(3)以上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___________(填序号)
(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④:___________;
反应⑥:___________。
(5)某同学用胶头滴管将新制的饱和氯水慢慢滴入含有酚酞的C的稀溶液中,当滴到一定量时,红色突然褪去,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种:
a.___________;
b.___________。
②请设计实验验证红色褪去原因是a或b?___________。
【答案】(1) ①. Na ②. Na2CO3
(2)煤油或石蜡油 (3)⑤⑥
(4) ①. 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②. 2NaHCO3Na2CO3+CO2↑+H2O
(5) ①. 氯水中的酸或Cl2与NaOH发生反应,将NaOH消耗所致 ②. 氯水中HClO的强氧化性,使红色褪去 ③. 取褪色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NaOH溶液至溶液显碱性,如果溶液变红,则是原因a;若溶液不变红色,则是原因b或者取褪色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酚酞溶液,如果溶液变红,则是原因b;若溶液不变红色,则是原因a
【解析】
【分析】A为化学学习中一种常见的单质,B、C、D、E是含A元素的常见化合物,它们的焰色均为黄色,则A是金属Na,Na和氧气反应生成过氧化钠,B是Na2O2;Na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C是NaOH;NaOH和过量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E是NaHCO3;Na2O2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D是Na2CO3。
【小问1详解】
根据以上分析,A是Na,D是Na2CO3。
【小问2详解】
A是Na,应保存在煤油或石蜡油中。
【小问3详解】
NaOH和过量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元素化合价不变,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碳酸氢钠加热分解为碳酸钠、二氧化碳、水,元素化合价不变,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⑤⑥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
【小问4详解】
反应④是Na2O2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反应⑥是NaHCO3受热分解生成Na2CO3、CO2和H2O,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CO2↑+H2O。
【小问5详解】
①用胶头滴管将新制的饱和氯水慢慢滴入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的稀溶液中,当滴到一定量时,红色突然褪去,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有: a.氯水中含有HClO,其漂白作用使溶液褪色; b.氯水中含有H+,中和OH-,使溶液褪色。
②向褪色后的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溶液显碱性,若溶液不再显红色,证明溶液褪色是由HClO的漂白作用引起的;若溶液显红色,证明褪色是H+中和OH-引起的。
20. “84消毒液”能有效杀灭甲型H1N1病毒,某同学购买了一瓶84消毒液,该消毒液通常稀释到100倍(体积比)使用。查阅相关资料和消毒液包装说明得到如图信息,
回答下列问题:
(1)该“84消毒液”NaClO物质的量浓度约为___________(保留1位小数)。
(2)某实验需用240mL2.0ml∙L—1的NaClO消毒液,现用NaClO固体配制。如图所示的仪器中,必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写仪器名称)。需用托盘天平称量NaClO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__g。
(3)使用容量瓶前必须进行一步操作是___________;配制溶液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振荡 B.定容 C.移液 D.摇匀
(4)“84消毒液”与稀硫酸混合使用可增强消毒能力,某消毒小组人员用18ml/L的浓硫酸配制100mL3.6ml/L的稀硫酸用于增强“84消毒液”的消毒能力,需用量筒量取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_____mL。
(5)在配制消毒液过程中,下列操作中能使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的有___________(填序号)。
A. 转移前,容量瓶中含有少量蒸馏水
B. 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C. 定容时,加蒸馏水超过标线,又用胶头滴管吸出
D. 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标线,又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
(6)利用Cl2与NaOH溶液反应可制得消毒液,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84”消毒液不能与洁厕灵(含盐酸)混用,混用会产生氯气,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答案】20. 4.8ml/L
21. ①. 烧杯、250mL容量瓶 ②. 37.3
22. ①. 检验是否漏水 ②. C
23. 20.0 24. CD
25. ①. 2NaOH+Cl2=NaClO+NaClO+H2O ②. ClO- + Cl- + 2H+ = Cl2↑+H2O
【解析】
【分析】由固体配制一定体积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主要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装瓶。
【小问1详解】
该“84消毒液”NaClO物质的量浓度为≈4.8ml/L。
【小问2详解】
由NaClO固体配制240mL2.0ml/LNaClO溶液必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250mL容量瓶(根据大而近的原则选用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根据图示仪器,填写烧杯、250mL容量瓶;需用托盘天平称量NaClO固体的质量为2.0ml/L×0.25L×74.5g/ml=37.3g。
【小问3详解】
使用容量瓶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检验是否漏水;
A.振荡时应轻轻摇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操作为,A项错误;
B.定容时应平视刻度线,B项错误;
C.移液时用玻璃棒引流,C项正确;
D.摇匀的操作为,D项错误;
答案选C
【小问4详解】
根据稀释前后H2SO4物质的量不变,18ml/LV(浓硫酸)=3.6ml/L×100mL,解得V(浓硫酸)=20.0mL,需用量筒量取浓硫酸的体积为20.0mL。
【小问5详解】
A.定容时需要向容量瓶中加水,转移前,容量瓶中含有少量蒸馏水,对溶质物质的量和溶液的体积都没有影响,对所配溶液的浓度无影响;
B.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配溶液的体积偏小,溶质物质的量不变,所配溶液的浓度偏高;
C.定容时,加蒸馏水超过标线,又用胶头滴管吸出,所配溶液的体积偏大,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
D.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标线,又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所配溶液被稀释,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
能使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的有CD。
【小问6详解】
Cl2与NaOH溶液反应制得消毒液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OH=NaCl+NaClO+H2O;NaClO与HCl发生归中反应产生氯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ClO-+2H+=Cl2↑+H2O。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为第I卷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 请在答题卡密封线内准确填写试室、班别、座号、姓名和考号等考生信息。
3. 请用黑色字迹的笔按要求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规范作答;否则答案无效。
4. 本试卷主要考查内容: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二章。
5.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A
B
C
D
闻氯气的气味
制备氢氧化铁胶体
加热分解固体NaHCO3
检验化合物中否含
钾元素
目的
方案设计
现象和结论
A
比较Na2CO3和NaHCO3溶液碱性强弱
同温下,向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中分别滴几滴酚酞,观察现象
观察到红色较深的是NaHCO3,说明碱性NaHCO3大于Na2CO3
B
区别NaHCO3和Na2CO3固体
分别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少量Na2CO3和NaHCO3固体,再加入几滴水,用温度计测定变化
温度升高的Na2CO3固体,温度降低的是NaHCO3固体
C
检验Na2CO3溶液中是否混有NaCl
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酸化,再滴入AgNO3溶液,观察现象
若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溶液中存在NaCl
D
证明活泼性:Na>Cu
将绿豆大的金属钠投入CuSO4溶液中,观察现象
观察到有红色固体析出,则说明活泼性:Na>Cu
A.制备Cl2
B.除去Cl2中的HCl
C.收集Cl2
D.尾气处理
84消毒液
(有效成分)NaClO
(规格)1000mL
(NaClO质量分数)24%
(密度)1.50g/cm3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凤塘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凤塘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凤塘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罗定邦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下列变化过程中,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可逆反应,下列方案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云浮市罗定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共52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