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2020-2021学年天津市和平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二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展开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天津市和平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二次月考试题及答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不能与稀盐酸反应的金属是, 关于下列变化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每题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30分。)
1. 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无色溶液的是
A. 高锰酸钾
B. 菜籽油
C. 面粉
D. 白糖
【答案】D
【解析】
【详解】A、高锰酸钾溶于水形成紫红色溶液,不符合题意;
B、菜籽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乳浊液,不符合题意;
C、面粉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悬浊液,不符合题意;
D、白糖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符合题意。故选D。
2. 香烟烟气中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是( )
A. 水蒸气B. COC. CH4D. CO2
【答案】B
【解析】
【详解】烟草在燃烧过程中,产生了许多有害物质,如尼古丁、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其中一氧化碳有毒,它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导致体内组织器官严重缺氧而死亡。
故选B。
3. 下列物质或方式中的“碳”,主要不是针对碳单质的是
A. 碳素墨水B. 打印碳粉C. 低碳生活D. 石墨碳棒
【答案】C
【解析】
【详解】碳素墨水、打印碳粉是由炭黑制成的,炭黑、石墨均为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低碳生活”中的“碳”是指二氧化碳。
故选C。
4. 下列不能与稀盐酸反应的金属是
A. CuB. ZnC. AlD. Mg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于在这四种金属中,只有铜排在氢后,因此它不能和稀盐酸反应;
故选:A。
5. 有甲、乙、丙、丁四种金属,只有丙在自然界能以单质形态存在。含甲化合物的水溶液不能用乙制的容器盛放。将甲和丁分别放入硝酸铜溶液中,在甲表面有铜析出,而丁没有变化。这四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弱到强的是
A. 丙<丁<甲<乙B. 乙<甲<丁<丙C. 丁<甲<乙<丙D. 丙< 乙<甲<丁
【答案】A
【解析】
【详解】甲、乙、丙、丁四种金属,只有丙在自然界能以单质形态存在,则丙活动性最弱;含甲化合物的水溶液不能用乙制的容器盛放,乙能将甲从其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可知金属活动性:甲<乙;将甲和丁分别放入硝酸铜溶液中,在甲表面有铜析出,而丁没有变化,则金属活动性:丁<甲;故四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弱到强的是丙<丁<甲<乙。
故选:A。
6. 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不对应的是( )
A. 金刚石硬度大,可用于切割玻璃
B. 一氧化碳有可燃性,可作为燃料
C. 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可用于灭火
D. 活性炭有吸附性,在制糖工业中用活性炭脱色以制白糖
【答案】C
【解析】
【详解】A、金刚石硬度很大,可用于切割玻璃,故说法正确;
B、一氧化碳有可燃性,可作为燃料,故说法正确;
C、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是利用了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故说法错误;
D、活性炭有吸附性,在制糖工业中用活性炭脱色以制白糖,说法正确。
故选:C。
7. 中华传统文化蕴含丰富的化学知识。从化学视角对下列俗语,诗词的解释错误的是( )
A. “满架蔷薇一院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 “百炼成钢”——降低生铁中碳元素的含量
C.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D. “金入于猛火,色不夺精光” ——金在加热的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
【答案】D
【解析】
【分析】A、根据分子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百炼成钢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详解】A、满架蔷薇一院香,是因为蔷薇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蔷薇花香,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生铁和钢的主要区别在于含碳量不同,钢的碳含量低,在空气中锤打,目的是让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从而降低含碳量,故选项说法正确;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只是形状发生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说法正确;
D、“金入于猛火,色不夺精光”,金在加热的条件下也不能与氧气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百炼成钢、分子的基本性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 现有Al、Cu、Ag三种金属,限用一种试剂一次性就可以验证它们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则该试剂是
A. CuSO4溶液B. 稀H2SO4C. AgNO3溶液D. AlC13溶液
【答案】A
【解析】
【详解】A、铝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有红色固体析出,说明铝比铜活泼,银与硫酸铜不反应,无明显现象,说明铜比银活泼,可以验证它们的金属活动性强弱,符合题意;
B、铝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有气泡产生,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铝在氢前,铜、银都不与稀硫酸反应,无明显现象,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铜、银排在氢之后,由此可推出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铜、银强,但是无法验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不符合题意;
C、铝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铝和银,有银白色固体析出,说明铝比银活泼,铜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有银白色固体析出,说明铜比银活泼,但是无法验证铝、铜金属活动性强弱,不符合题意;
D、铜、银都不与氯化铝反应,无明显现象,说明铝比铜、银活泼,但是无法验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 铜用于制作导线
B. 干冰用作制冷剂
C. 铜用于制作铜火锅
D. 赤铁矿用于炼铁
【答案】D
【解析】
【详解】A、铜用于制作导线是利用铜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
B、干冰用于制冷利用干冰升华吸热,属于物理性质;
C、铜用于制作铜火锅是利用铜的导热性,属于物理性质;
D、赤铁矿用于炼铁,将铁从其化合物中还原出来,需要通过化学反应表现,属于化学性质;
故选:D。
10. 关于下列变化过程:CO2→CO,H2→H2O,CO→CO2,C→CO2,正确的说法是
①只有通过化合反应实现
②反应前后 C、H、O 三种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
③都需要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实现
④都可以通过与单质反应实现
A. ①③B. ②④C. ②③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不是只有通过化合反应实现,氢气、一氧化碳、碳均具有还原性,H2→H2O,CO→CO2,C→CO2也可通过与氧化铜反应实现,故说法错误。
②氢气、碳属于单质,氢元素和碳元素的化合价为0,一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氧元素在CO2、CO、H2O中的化合价均为-2价,反应前后C、H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O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故说法错误。
③上述转化的反应条件为点燃、高温或加热,都需要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实现,故说法正确。
④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氢气、一氧化碳、碳与氧气反应能实现转化,都可以通过与单质反应实现,故说法正确。
③④说法正确。
故选D。
11. 要使如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
①固体氢氧化钠和水②铁和稀硫酸③硝酸铵和水④生石灰和水⑤石灰石和稀盐酸
A. ②③④⑤B. ③④⑤C. ①②④⑤D.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①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热量,温度升高,压强变大,正确;
②铁和稀硫酸能反应生成气体,瓶内压强变大,正确;
③硝酸铵溶于水温度降低,瓶内压强变小,错误;
④氧化钙(即生石灰)和水反应放出热量,温度升高,压强变大,正确;
⑤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压强变大,正确。
故选C。
【点睛】小气球鼓起来,则是装置内的压强变大,可以是产生气体,也可以是温度升高。
12. 下图是探究铁钉锈蚀条件的4个实验,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①中甲、乙、丙三处比较,生锈最明显的地方是甲
B. ①②对比说明铁生锈需要空气,①③对比说明铁生锈需要水
C. ③中附着在棉花上的氯化钙的作用是作干燥剂
D. 四个实验中,生锈最快的是④中的铁钉
【答案】A
【解析】
【详解】A、铁与氧气、水接触充分时最易生锈,所以①中甲、乙、丙三处比较,生锈最明显的地方是乙,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B、 ①铁与空气和水接触铁锈蚀,②中铁只与水接触,铁不锈蚀,①②对比说明铁生锈需要空气;①铁与空气和水接触铁锈蚀,③铁只与空气接触,铁不锈蚀,①③对比说明铁生锈需要水,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 ③中附着在棉花上的氯化钙的作用是作干燥剂,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四个实验中,④中的铁钉与氧气、水接触最充分,生锈最快,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3. 相同质量的镁、铝、锌分别与相同质量20%的盐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质量(直接用各金属表示)大小关系有以下几种猜测:①Mg>Al>Zn;②Al>Mg>Zn;③Al=Mg=Zn;④Al=Mg>Zn;⑤Al=Zn>Mg;⑥Al>Mg=Zn。其中合理的个数为
A. 5个B. 4个C. 3个D. 2个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化合价及得失电子的数目可知,如果酸溶液足量,生成氢气的关系为②Al>Mg>Zn,如果金属均过量,生成的氢气的量按稀盐酸计算,故生成的氢气一样多③Al=Mg=Zn;如果酸对于鎂和锌过量,对于铝不足,生成的氢气可能为Al=Mg>Zn;故答案选择C。
14. 下列图象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分别与足量的等质量的铁和锌反应
B. 等质量的铁和锌分别与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的稀盐酸反应
C. 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不断加入等质量的铁和锌
D. 向等质量的铁和锌中不断加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
【答案】B
【解析】
【详解】锌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化学方程式及有关物质的质量关系如下:
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及有关物质的质量关系如下:
A、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分别与足量的等质量的铁和锌反应,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等质量的盐酸完全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相等,锌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铁,锌反应速率快,故A正确;
B、等质量的铁和锌分别与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等质量的铁和锌完全反应,铁产生氢气质量大,锌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铁,锌反应速率快,故B错误;
C. 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不断加入等质量的铁和锌,相等质量的稀盐酸完全反应,消耗铁的质量少,产生氢气质量相等,故C正确;
D. 向等质量的铁和锌中不断加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相等质量的稀盐酸完全反应产生氢气质量相等,等质量的铁、锌完全反应,铁消耗盐酸质量大,反应产生氢气质量大,故D正确;
故选B。
15. 一定量的碳与 8.0g 氧化铜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如图所示),反应前后测定装置 I、装置 II 的质量记录如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①I 中减少的质量是氧元素的质量
②生成的气体一定是混合物
③II 中增加的质量是吸收的二氧化碳的质量
④反应后 I 中固体成分可能有 3 种情况
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碳和氧化铜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铜,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所以Ⅰ中减少的质量是碳、氧元素的质量,故①错误;
②装置Ⅰ中减少的气体的质量56.3-55.2=1.1g,装置Ⅱ中氢氧化钠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增加的质量即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43.7-242.9=0.8g,所以生成的气体中还含有一氧化碳,生成的气体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故②正确;
③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会生成碳酸钠和水,氢氧化钠不会与一氧化碳反应,所以Ⅱ中增加的质量是吸收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故③正确;
④8.0gCuO里的氧元素质量为1.6g,但装置I只减少1.1g,小于1.6 g,说明氧元素有剩余,则CuO一定有剩余,碳反应完全,应该是Cu和CuO的混合物,故④错误。
故正确的是②③,选B。
二、选择题(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10分。)
1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B. 煤炉上放一盆水可防止 CO 中毒
C. 用墨绘制的古画经久不变色,说明碳不与任何物质反应
D. CO2 能溶于水,CO 难溶于水
【答案】D
【解析】
【详解】A、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是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的碳酸,而不是二氧化碳,A说法错误;
B、一氧化碳难溶于水,故煤炉上放一盆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B说法错误;
C、用墨绘制的古画经久不变色,说明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但在一定的条件下,碳可以跟氧气等物质发生反应,C说法错误;
D、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一氧化碳难溶于水,D说法正确;
故选D。
17. 2.3g铁和M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0.2g氢气,则M可能是
A. 镁B. 铝C. 碳D. 钠
【答案】B
【解析】
【详解】碳不与盐酸反应,M不可能是碳,
设2.3g铁、镁、铝、钠与酸反应分别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m、n
Fe +2HCl="=" FeCl2+H2↑
56 2
2.3g x
56/2.3g=2/x x=0.082g
2Al+6HCl==2AlCl3+3H2↑
54 6
2.3g m
54/2.3g=6/m m=0.26g
2Na+2HCl="=" 2NaCl+H2↑
46 2
2.3g n
46/2.3g=2/n n=0.1g
选B
18. 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正确的是( )
A. AB. BC. C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氯化氢可以和氢氧化钠反应,而二氧化碳也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故A不符合除杂原理,A错误;
B、金属活动性:Zn>(H)>Cu,锌可以与稀盐酸反应,而铜不会和稀盐酸反应,B符合除杂的原理,B错误;
C、碳酸钙不溶于水,而氧化钙可以与水反应,C不符合除杂原理,故C错误;
D、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大量的二氧化碳中含有的少量的一氧化碳不能点燃,且会引入新杂质氧气,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除杂的原则:不增,即不增加新的杂质;不减,即不减少被提纯物质;易分离,即杂质与被提纯物质容易分离。
19. 碳酸锌与碳酸钙其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现将 12.5g 碳酸锌固体高温锻烧一段时间,冷却后,向剩余固体中加入足量稀硫酸。下列结论正确的是(已知:ZnO + H2SO4=ZnSO4 + H2O)
A. 共生成 16.1g 硫酸锌
B. 煅烧越充分则消耗的硫酸越少
C. 煅烧后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增大
D. 最终生成二氧化碳的总质量与煅烧时间的长短无关
【答案】AD
【解析】
【详解】碳酸锌中锌元素的质量为.,碳酸锌中锌元素最终都转化到反应生成的硫酸锌中,生成硫酸锌质量为,因此共生成16.1g硫酸锌,故选项正确;
B.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锌元素的质量不变,则与锌结合硫酸根的质量是定值,则消耗硫酸质量也是定值,即无论是碳酸锌和稀硫酸反应,还是氧化锌和稀硫酸反应,完全反应后最终消耗稀硫酸质量不变,故选项错误;
C. 碳酸锌中氧元素质量分数,氧化锌中氧元素质量分数,因此煅烧后固体中氧元素质量分数减小,故选项错误;
D.最终生成的二氧化碳总质量包括煅烧碳酸锌生成二氧化碳质量和未煅烧完的碳酸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之和,则最终生成二氧化碳的总质量与煅烧时间的长短无关,故选项正确。
故选AD。
20. 工业上在一定条件下,CO2 和 H2 以分子个数之比为 1:3 恰好反应,得到了某重要的 化工原料和水。该化工原料的化学式不可能为
A. C2H6B. C6H12C. C2H6OD. C3H8O2
【答案】AD
【解析】
【详解】A.如果该有机物是C2H6,则此时的方程式为2CO2+6H2=C2H6+3H2O,方程式不平,所以该化学式不可能,故A符合题意;
B.如果该有机物是C6H12,则此时的方程式为6CO2+18H2= C6H12+12H2O,方程式正确,所以该化学式有可能,故B不符合题意;
C.如果该有机物是C2H6O,则此时的方程式为2CO2+6H2= C2H6O +3H2O,方程式正确,所以该化学式有可能,故C不符合题意;
D.如果该有机物是C3H8O2,则此时的方程式为3CO2+ 9H2 = C3H8O2+ 5H2O,方程式不正确,所以该化学式没有可能,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AD。
三、填空题(共13分)请将非选择题部分试题的答案全部写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S-32 Cl-35.5 K-39 Al-27 Fe-56 Mg-24 Na-23
21. 按要求填空
(1)铁生锈是铁与_____和_______接触从而生锈
(2)工业炼铁中,焦炭的作用是______和_________
(3)洗洁精可使餐具上的油污_____
(4)铝制品常温下不易锈蚀的原因是_________
【答案】 ①. O2 ②. H2O ③. 提供热量 ④. 产生 CO ⑤. 乳化 ⑥. 能与 O2 反应生成一层致密 Al2O3 薄膜,阻止 Al 进一步反应
【解析】
【详解】(1)铁生锈是铁与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
(2)工业炼铁中,焦炭的作用是和氧气反应放出热量提供反应所需的温度同时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还原剂一氧化碳;
(3)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可使餐具上的油污以小液滴的形式分散到水中形成乳浊液,被水冲掉,故填:乳化;
(4)铝制品常温下不易锈蚀的原因是铝能与 O2 反应生成一层致密 Al2O3 薄膜,阻止 Al 进一步反应。
22. 甲、乙、丙、丁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若甲和丁均为单质,丙和乙是组成的元素相同且含有氧元素, 则丙的名称为_____,属于分解反应的有_____(填序号)。
(2)若甲、乙、丙、丁均含有同一种元素,且甲中含有三种元素, 其中一种为金属元素,乙、丙、丁均为氧化物,且丙为黑色固体, 写出化学方程式②_____③_____。
【答案】 ①. 过氧化氢 ②. ②③④⑤ ③. CO2+Ca(OH)2=CaCO3↓+H2O 或CO2+2NaOH=Na2CO3+H2O ④. CuO+COCu+CO2或Fe3O4+ 4CO3Fe +4CO2或2CuO+C2Cu+ CO2 ↑或Fe3O4+2C3 Fe + 2CO2↑
【解析】
【分析】本题由物质的组成为突破口,结合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进行突破。
【详解】(1)丙和乙是组成元素相同且含有氧元素,且丙可以生成乙,且甲和丁都是单质,故丙可以是过氧化氢,乙可以是水,丁可以是氧气,因为过氧化氢可以分解生成水和氧气,且水通电可以生成氢气和氧气;甲可以和水相互转化,因为水通电可以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可以生成水,故甲可以是氢气,所有关系均成立,故推断合理;则丙的名称为过氧化氢,分解反应指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转化①是或,不属于分解反应;转化②和⑤均是,属于分解反应,转化③和④均是,属于分解反应,故属于分解反应的是②③④⑤;
(2)若甲、乙、丙、丁均含有同一种元素,乙、丙、丁均为氧化物,且丙为黑色固体,则丙可以是氧化铜或四氧化三铁,乙可以是二氧化碳,丁可以是水,碳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或四氧化三铁可以生成二氧化碳,氢气还原氧化铜或四氧化三铁可以生成水,二氧化碳可以和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水,甲可以和二氧化碳相互转化,且且甲中含有三种元素, 其中一种为金属元素,故甲是碳酸钙,因为碳酸钙可以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以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也可以是碳酸钠,因为碳酸钠可以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以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所有关系均成立,故推断合理;
转化②可以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或碳酸钠和水,即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或CO2+2NaOH=Na2CO3+H2O;
转化③可以是碳或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或氧化铁,生成铜或铁和二氧化碳,即化学方程式为CuO+COCu+CO2或Fe3O4+ 4CO3Fe +4CO2或2CuO+C2Cu+ CO2 ↑或Fe3O4+2C3 Fe + 2CO2↑。
23. 在相同温度和相同体积的条件下,气体压强(p)与气体分子数目(n)成正比关系(p=kn)。若ag碳和bg氧气放入一密闭容器中,此时测得容器内的气体压强为P0,然后,提供一定条件使容器内的物质发生充分反应得生成物(a+b)g,待温度复原时,测得容器内的气体压强为P1,若P0<P1则a和b的比值范围为_____。
【答案】
【解析】
【详解】P0<P1,则反应后容器内气体压强增大,说明反应前后气体的分子总数增多,碳与氧气可能发生的反应是:(1);(2);由两个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的变化可知:(1)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没有变化,(2)反应后气体分子数增加。
所以反应一定发生了第二个反应,根据化学方程式求出恰好反应时a与b的关系
则
则
当反应仍按(1)(2)进行,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总数增加,则此时a和b的比值范围为。
四、简答题(共21分)
24.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炼铁原理(用赤铁矿)_____
(2)吸热的化合反应_____
(3)铝和硫酸铜溶液 _____
(4)酒精燃烧_____
【答案】 ①. 3CO+Fe2O32Fe+3CO2 ②. C+CO22CO ③. 2Al+3CuSO4=Al2(SO4)3+3Cu ④. C2H5OH+3O22CO2+3H2O
【解析】
【详解】(1)炼铁原理(用赤铁矿)是利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的主要成分Fe2O3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故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2Fe+3CO2;
(2)吸热的化合反应是碳和二氧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即化学方程式为C+CO22CO;
(3)铝的金属活动性大于铜,故铝和硫酸铜溶液会生成铜和硫酸铝,即化学方程式为2Al+3CuSO4=Al2(SO4)3+3Cu;
(4)酒精燃烧是酒精和氧气点燃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即化学方程式为C2H5OH+3O22CO2+3H2O。
25. 将 15 g 镁、铁、锌混合物放入200 g 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然后将所得混合溶液在无氧条件下进行蒸发,得到63 g不含结晶水的固体,则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答案】24.5%
【解析】
【详解】镁、铁、锌分别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硫酸亚铁、硫酸锌和氢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恰好完全反应后,将所得混合溶液在无氧条件下进行蒸发,得到不含结晶水的固体,固体增加的质量就是反应的硫酸中硫酸根的质量63g-15g=48g;
所以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 ;
则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26. 金属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金属的回收利用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1)用体温计测量体温时,水银柱会上升。用微观知识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_____。
(2)我国古代典籍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验毒”的反应原理之一是:4Ag+2H2S+O2=2X+2H2O,X的化学式为______。
(3)某工厂欲从溶质是AgNO3和Cu(NO3)2的生产废液中回收Ag和Cu。实验员取样,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锌,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已知:AgNO3+HCl=AgCl↓+HNO3)。
①若向所得滤液中加入盐酸产生白色沉淀,则滤液中一定含有______。
②若所得滤液为无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_____(填化学式,下同),可能含有______。
(4)现有某铁样品5.6g,含有的杂质为镁、锌、铜中的两种或三种。向其中逐渐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产生氢气质量与加入稀硫酸质量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①恰好完全反应时,一定没有固体剩余
②x的值为0.2
③铁样品中可能含有镁
④M点对应的溶液中含有2种或3种溶质
(5)用含Fe2O360%的赤铁矿石800t,理论上可炼出含铁98%的生铁_____吨。
(6)已知某铁的氧化物可表示为FeaOb=xFeO·yFe2O3。经测:15.2克的某铁的氧化物中铁元素的质量为11.2克。则x∶y=_____(填最小整数比)。
【答案】 ①. 原子之间间隔变大 ②. Ag2S ③. AgNO3、Cu(NO3)2、Zn(NO3)2 ④. Ag、Cu ⑤. Zn ⑥. ② ⑦. 342.9 ⑧. 2∶1
【解析】
【详解】(1)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有间隔,热胀冷缩现象是粒子之间间隔变化造成的。水银是金属汞,用体温计测量体温时,水银柱会上升,其原因是:汞原子之间间隔变大。
(2)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均不变,反应前有4个银原子,4个氢原子,2个硫原子,2个氧原子,反应后有4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还有4个银原子,2个硫原子,X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为2,则X的化学式为Ag2S。
(3) ①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锌>铜>银,锌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然后锌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若向所得滤液中加入盐酸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有硝酸银,锌反应完全,硝酸银部分参加反应,硝酸铜没有反应,则滤液中一定含有AgNO3、Cu(NO3)2、Zn(NO3)2。
②因为锌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然后锌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若所得滤液为无色,说明硝酸银和硝酸铜反应完全,但不能确定锌是否有剩余,故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铜,化学式为Ag、Cu,可能含有锌,化学式为Zn。
(4) ①因为铜和稀硫酸不反应,当杂质中含有铜时,恰好完全反应时,有固体剩余,故不正确;
②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生成的氢气中氢元素全部来自硫酸,则x的值为,故正确;
③铁、镁、锌和稀硫酸反应的关系式为,,,铜不反应,5.6g铁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为0.2g,5.6g锌生成的氢气质量小于0.2g,5.6g镁生成的氢气质量大于0.2g,铜不能反应,因为样品5.6g完全反应生成氢气0.2g,所以铁样品中一定含有镁,可能含有锌、铜中的至少一种,故不正确;
④M点硫酸过量,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则对应的溶液中含有3种或4种溶质,故不正确。
故选②。
(5)设理论上可炼出含铁98%的生铁的质量为x。
故用含Fe2O3 60%的赤铁矿石800t,理论上可炼出含铁98%的生铁342.9吨。
(6)15.2克的某铁的氧化物中铁元素的质量为11.2 克,氧元素的质量为,, ,,则 x∶y=2∶1。
五、实验题(共17分)
27.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利用以下三组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
(1)如图 1 所示,实验中 _________ (填字母)对比说明燃烧时 _____ (答一点)。
A 水中的白磷 B 铜片上的白磷 C 铜片上的红磷
(2)如图 2 所示,将液体 a 滴入集气瓶中并与固体 b 接触,整个实验中可观察到试管中 的现象是 _____ ,集气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 。
(3)已知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会生成氧气和碳酸钠。如图 3 所示,在空气中放置 时,两团棉花均不燃烧;若将足量二氧化碳倒入烧杯时,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有:
① _____ ;
②粘有过氧化钠的棉花燃烧;
③未粘有过氧化钠的棉花不燃烧.通过上述实 验的对比分析,写出产生现象②的原因 _____ .
【答案】 ①. AB(BC) ②. 燃烧需要 O2 (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 ③. 冒出气泡,白磷燃烧 ④. 2H2O22H2O+O2↑ ⑤. 蜡烛火焰熄灭 ⑥. 产生热量,生成 O2
【解析】
【详解】(1)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达到着火点,并与氧气接触,图1中铜片上的红磷不能燃烧,是因为温度不能达到它的着火点(240℃);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是因为不能与氧气接触;只有铜片上的白磷能够燃烧,因为即到达了着火点(40℃),又与氧气接触。
(2)热水中的白磷能够燃烧,说明生成的气体是氧气,那么a是过氧化氢溶液,b是二氧化锰,化学反应式是:2H2O22H2O+O2↑;
(3)因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所以将足量二氧化碳倒入烧杯时,蜡烛的火焰熄灭;产生现象②的原因是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时生成氧气,并放出热量。
28. 实验Ⅰ:某化学小组探究用制得的二氧化碳气体进行性质实验。如图是有关实验的部分装置,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甲同学利用装置A进行性质实验,观察的现象______,甲同学得出二氧化碳的性质______。
(2)乙同学利用装置B进行性质实验时,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将红色液体充分加热未能重新变为紫色,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为使上述红色液体加热后能重新变为紫色,在气体通入装置B之前可接入上图装置______(填字母序号);在该装置中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实验Ⅱ: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先后将溶液快速全部推入,测得一段时间内压强变化如图2所示。
(3)先推入的溶液是______。
(4)cd段压强变大,用化学方程式解释:______。
【答案】(1) ①. 蜡烛由下到上依次熄灭 ②. 密度大于空气,不可燃,不支持燃烧
(2) ①. CO2中混有HCl ②. D ③.
(3)NaOH溶液 (4)
【解析】
【分析】
【小问1详解】
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利用装置A进行性质实验,观察的现象蜡烛由下到上依次熄灭,故填:蜡烛由下到上依次熄灭;密度大于空气,不可燃,不支持燃烧。
【小问2详解】
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碳酸,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碳酸不稳定,加热易分解,将红色液体充分加热未能重新变为紫色,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CO2中混有HCl;为使上述红色液体加热后能重新变为紫色,饱和碳酸氢钠溶液能吸收氯化氢,在气体通入装置B之前可接入上图装置D;在该装置中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故填:CO2中混有HCl;D;NaHCO3+HCl=NaCl+H2O+CO2↑。
【小问3详解】
由图可知,压强开始减小,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和水,压强减小,先推入的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故填:NaOH溶液。
【小问4详解】
碳酸钠和稀盐酸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气体增多压强变大,故填:Na2CO3+2HCl=2NaCl+H2O+CO2↑。
六、计算题(共9分)
29. 某实验小组在一定量的石灰水中通入 CO2,产生沉淀的质量与通入 CO2质量的关系如下图 所示。已知反应:CaCO3+H2O+CO2=Ca(HCO3)2,其中 CaCO3、Ca(HCO3)2均属于盐且 Ca(HCO3)2能溶于水。
(1)请描述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现象 。
(2)若向含有 Ca(OH)2 3.7g 的澄清石灰水里缓缓通入一定量的 二氧化碳,反应后若生成 4g 沉淀,则通入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或 g。
【答案】(1)石灰水先变浑浊,再澄清
(2)1.76g 或 2.64g
【解析】
【详解】(1)由题干可知,CaCO3+H2O+CO2=Ca(HCO3)2,其中 CaCO3、Ca(HCO3)2 均属于盐且 Ca(HCO3)2 能溶于水,在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为石灰水先变浑浊生成碳酸钙沉淀,继续通入二氧化碳,碳酸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溶于水的碳酸氢钙再澄清;
(2)结合图像可知,若向含有 Ca(OH)2 3.7g 的澄清石灰水里缓缓通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最多可以生成沉淀5g,若反应后生成 4g 沉淀,则通入二氧化碳的质量有两种情况:通入不足量的二氧化碳生成4g沉淀、通入稍过量的二氧化碳生成5g沉淀后又有沉淀溶解部分,剩余4g沉淀;
若通入不足量的二氧化碳生成4g沉淀,设通入二氧化碳质量为x
此时需通入二氧化碳质量为1.76g
若通入稍过量的二氧化碳生成5g沉淀后又有沉淀溶解部分,剩余4g沉淀;
设生成5g沉淀,需要二氧化碳质量为y
设溶解1g沉淀,需要二氧化碳质量为z
此时共需要二氧化碳质量为2.2g+0.44g=2.64g。
30.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测定某石灰石中碳酸钙(假设:石灰石中的杂质不与盐酸反应)的质量分数,称取一定质量的石灰石置于烧杯中,用某浓度的稀盐酸100g,分5次加入,每次充分反应后,取出固体,经过滤、洗涤、干燥等操作后称重,各次稀盐酸用量和剩余固体质量记录如下。请细心观查表格和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计算:
(1)表格中 m= g,n= g。
(2)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3)稀盐酸中 HCl 的质量分数。
【答案】(1)m=8.75 n=6.00
(2)样品质量:16.25g+3.75g=20g,碳酸钙的质量=20.00g-6.00g=14g,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答: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70%
(3)设20g稀盐酸中氯化氢的质量为
稀盐酸中HCl的质量分数=
答: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70%,稀盐酸中HCl的质量分数为13.7%。反应前的质量(g)
反应后质量
装置 I
563
55.2
装置 II
242.9
243.7
序号
物质
杂质
所用试剂
A
二氧化碳
氯化氢
氢氧化钠溶液
B
铜
锌
稀盐酸
C
氧化钙
碳酸钙
水
D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氧气
实验次数
稀盐酸的用量(g)
剩余固体的质量(g)
①
20
16.25
②
40
12.50
③
60
m
④
80
6.00
⑤
100
n
相关试卷
2023-2024学年天津市和平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天津市和平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Ca-40 Fe-56, 下列仪器不能加热的是,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下列有关气体的说法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天津市和平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二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天津市和平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二次月考试题及答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不能与稀盐酸反应的金属是, 关于下列变化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天津市和平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天津市和平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5g 固体D,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