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七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学情调研地理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七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学情调研地理试卷,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2, 发展风力发电的主要目的是, 空中交通大通道的调整有利于, 该晾房分布在我国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时间:30分钟总分:50分)
2023.12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我国风力发电量逐年攀升,助力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图为2020年我国排名前十及其他省级行政区风力发电量占比饼状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风力发电量排名首位的省级行政区主要位于( )
A. 塔里木盆地B. 云贵高原C. 内蒙古高原D. 华北平原
2. 发展风力发电的主要目的是( )
A. 推动科技创新B. 取代火力发电C. 增加就业机会D. 促进节能减排
【答案】1. C 2. D
【解析】
【1题详解】
由图可知,内蒙古风力发电占比最大为16.32%,内蒙古自治区主要位于内蒙古高原,C正确。排除错误选项ABD,故选C。
【2题详解】
风力发电是属于清洁能源,无污染对环境影响小,发展风力发电的主要目的是能够促进节能减排,D正确。风力发电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推动科技创新、增加就业机会,但不是主要目的,AC错误;风力发电不能取代火力发电,B错误。故选D。
【点睛】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土地、阳光、森林、水和水能等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循环使用,称为可再生资源;煤炭、石油、铁矿的形成,再生过程非常缓慢,几乎不可再生,更多课件教案等优质滋元可 家 威杏 MXSJ663 称为非可再生资源。
为确保粮食安全,必须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读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我国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为充分利用各地自然条件的优势,下列土地利用类型与农业部门对应正确的是( )
A. ①—畜牧业B. ②—林业C. ③—种植业D. ④—渔业
4. 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特点,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①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②土地类型齐全,难以利用土地多
③耕地资源与水资源空间匹配度较好④耕地比重小,耕地后备资源匮乏
A. ①②④B. ②③④C. ①②③D. ①③④
【答案】3. B 4. A
【解析】
【3题详解】
由图可知,图中①是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耕地,适合发展种植业;②是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山区、东南丘陵的林地,适合发展林业;③是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的草地,适合发展畜牧业;④是主要分布西北干旱地区的荒漠,不适合发展渔业,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
【4题详解】
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多种多样,总量大,但人均占有量少;我国山地多,平地少;我国后备耕地资源匮乏,难以利用土地多;耕地资源与水资源空间匹配度较差;人与耕地矛盾突出,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是“ 人多地少”。故①②④正确。故选A。
【点睛】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是: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小;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各类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总量中的比例是不同的,耕地林地比重小,草地面积较大,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我国人均水资源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线,且时空分布极不均匀。下图为中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 由图可知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点( )
A. 我国南方各省均在多水区
B. 缺水区主要集中在西北和华北地区
C. 少水区和过渡带大致以200mm等降水量线为界
D. 丰水带主要位于东南沿海地区
6. 北方地区大部分位于过渡带,用水紧张,除南水北调外,可以应对的措施还有( )
①改变灌溉方式,放弃自流灌溉②工业用水循环使用③生活用水一水多用④利用先进钻井技术,大量开采地下水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
【答案】5. D 6. A
【解析】
【5题详解】
由图可知,我国南方各省除多水区以外,还有台湾、海南、福建等省是在丰水带,故A错误。缺水区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华北地区以过渡带为主,故B错误。少水区和过渡带大致以400mm等降水量线为界,故C错误。丰水带主要位于东南沿海地区,故D正确。根据题意,故选D。
【6题详解】
北方地区大部分位于过渡带,用水紧张,除南水北调以外,还应该改变灌溉方式,放弃自流灌溉,采用喷灌、滴灌等方式;工业用水循环使用,生活用水一水多用等;而大量开采地下水会导致地面下沉、破坏生态,不可取,故①②③正确,故选A。
【点睛】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受降水的影响,季节分配夏秋多、冬春少,空间上分布南多北少、东多西少,为了解决空间.上的分布不均匀,我们可以采用跨流域调水的方式,将水资源丰富地区的水调到水资源缺乏的地区,来均衡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以更合理的利用水资源。
2022年5月19日零时,连接我国京津冀地区和粤港澳地区的空中交通大通道进行了调整,由双车道变为四车道,进一步提升了飞行效率,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下图为京津冀、粤港澳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关于京津冀地区和粵港澳地区工业发展的共同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海陆交通便利B. 科技力量雄厚C. 劳动力充足D. 能源和水资源丰富
8. 设立雄安新区有利于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以下机构中最有可能迁入雄安新区的是( )
A.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B. 电子通信设备研发中心
C. 各国驻华使馆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9. 空中交通大通道的调整有利于( )
A. 改善京津冀地区的工业污染B. 澳门取代香港成为新的国际航空中心
C. 促进粤港澳地区的重工业发展D. 粤港澳、京津冀之间的经济协同发展
【答案】7. D 8. B 9. D
【解析】
【7题详解】
京津冀地区和粤港澳地区的海陆交通都很便利,科技力量也雄厚,劳动力充足,ABC正确;但粤港澳地区的能源不足;两地区地势平坦,水能都不丰富,D错误。本题要求选择叙述错误的选项,故选D。
【8题详解】
雄安新区的设立是为了更好地缓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以上四种机构中,最有可能迁入雄安新区的是电子通信设备研发中心等,其他三个机构是北京首都功能机构。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各国驻华使馆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属于首都功能,不会迁走,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
【9题详解】
空中交通大通道的调整,有利于粤港澳、京津冀之间的经济协同发展;提高两地区的竞争能力;故D正确。与改善工业污染无关,故A错误。澳门也不可能取代香港成为新的国际航空中心,故B错误。粤港澳地区以轻工业为主,不可能促进粤港澳重工业的发展,故C错误。根据题意,故选D。
【点睛】2017年4月1日,国务院在经济相对落后,生态环境良好的蓉城、雄县、安新三地设立雄安新区。雄安新区将逐步建成为水城共荣生态新区和区域协调发展示范区;新区对于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分散北京人口、环境等诸多压力,具有重大意义。
很多生产性建筑是劳动人民根据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建造而成的。下图所示为我国某地生产葡萄干的晾房,平顶,墙体多由土坯垒砌,多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该晾房分布在我国的( )
A. 南方地区B. 北方地区C. 西北地区D. 青藏地区
11. 晾房墙体多孔主要为了( )
A. 通风B. 暴晒C. 防寒D. 采光
【答案】10. C 11. A
【解析】
10题详解】
从材料可知该荫房平顶,墙体多由土坯垒砌,多孔,说明当地降水少,气候干旱。南方地区降水多,特点是湿热,不符合题意,排除A;北方地区夏季降水多,不符合题意,排除B;西北地区,气候特点是干旱,符合题意,C正确;青藏地区特点是高寒,该气候区不适合生长葡萄,因此不符合题意,排除D。故选C。
【11题详解】
葡萄阴干比晒干的颜色和口感都要好,所以在新疆,荫房的墙壁多孔,主要是为了通风透气,利于晾干,而不是为了暴晒,故A正确,B错误;多孔,通风透气,起不到防寒的作用,C错误;阳光的暴晒会导致葡萄色泽和口感变差,所以不是为了采光,D错误。故选A。
【点睛】新疆太阳辐射强烈,太阳能资源在全国名列前茅由于日照时数多,昼夜温差大,利于长绒棉、甜菜小麦等农作物的生长,杏桃、梨、葡萄、哈密瓜等水果蜚声中外。
服饰能够反映不同地方的地理环境。下图为我国4月中旬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的着装和云南傣族泼水节的着装。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关于图中两地服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蒙古族主要分布在风沙大的地区,以袍服为主,凉爽透气
B. 蒙古族以种植业为主,服饰材质以羊皮毛为主
C. 傣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穿着无领或小袖短衫
D. 云南省雨量充沛,傣族服饰以防雨材料为主
13. 同一时段两地服饰差异显著说明( )
A. 因海陆位置不同,地形差异显著B. 因纬度位置不同、气候差异显著
C. 因农业生产类型不同、经济差异显著D. 因民族不同、语言差异显著
【答案】12. C 13. B
【解析】
【12题详解】
蒙古族主要分布风沙大地区,以袍服为主,主要是为了御寒,A错误;蒙古族以畜牧业为主,故服饰材质以羊皮毛为主,B错误;傣族主要分布四季如春的云南省,雨量充沛,服饰以清爽、透气的材料为主,上身为无领或小袖短衫,防雨材料透气性差,不是傣族服饰的用料,C正确,D错误。故选C。
【13题详解】
我国4月中旬,内蒙古呼伦贝尔因为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该地蒙古族穿的衣服较厚;云南纬度较低,该地傣族泼水节时的穿的衣服较单薄,所以是纬度位置的不同导致气候差异显著,使得服饰上差异显著,与“因海陆位置不同,地形差异显著”、“因农业生产类型不同、经济差异显著”、“因民族不同、语言差异显著”无关,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蒙古族居住于蒙古高原,气候寒冷又加之以游牧为主,马上活动的时间比较长,因此,其服饰必须有较强的防寒作用而且又便于骑乘,长袍、坎肩、皮帽皮靴自然就成了他们的首选服饰。
青藏地区人口分布地战差异显著。“祁吉线”(下图)两侧地域面积大致相同,但是东南部与西北部人口比例达到93:7。近几年,东南部人口微降,西北部人口微增。完成下面小题。
14. “祁吉线”东南部人口、城市相对较多的原因是( )
A. 水热条件较好,河谷农业发达B. 靠近四川盆地,人口迁人量大
C 水能资源丰富,电力工业发达D. 地形相对平坦,交通建设难度小
15.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青藏地区应( )
A. 发展绿洲农业B. 大量放牧牦牛C. 发展特色旅游D. 大力发展工业
【答案】14. A 15. C
【解析】
【14题详解】
青藏高原气候高寒,只有河谷地带由于地势较低,气温较高,无霜期长,降水条件较好,土壤比较肥沃,因而适宜耕作,成为农业发达地带,被称为河谷农业,所以人口城市较多,故选A。
【15题详解】
青藏地区气候高寒,雪山连绵,被称为世界屋脊,自然环境优美,再加上藏族特色的文化习俗,使当地的特色旅游业非常发达。发展特色旅游业经济效益高,绿色环保,C正确。绿洲农业是西北地区的特色农业,A错误。大量放牧会导致草场退化,B错误。大力发展工业会导致环境污染,D错误。故选C。
【点睛】青藏地区位于我国西南部,横断山脉以西,昆仑山-祁连山以南。主要地形区是青藏高原,平原海拔4000米以上,显著的地形特征是“远看成山,近看成川”。本地区为高原山地气候,特征是高寒,特点是冬寒夏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烈。
二、综合题。
16. 读我国农业地区分布图,回答问题。
(1)图中曲线为______年等降水量线,该线以东以种植业为主,主要地形类型以_______和丘陵为主,该线以西以_______业为主。
(2)西部地区的种植业只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绿洲,称为“________”,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等农作物。当地生产的棉花品质优良,________棉享誉全国。该区域棉花大部分实现了机械化采摘,节省了大量的劳动力。
【答案】16. ①. 400毫米(400mm) ②. 平原 ③. 畜牧业
17. ①. “灌溉农业”(“绿洲农业”) ②. 长绒棉(长绒)
【解析】
【分析】本题以我国农业地区分布图为材料,涉及我国的主要农业部门及分布、分界线、农产品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问1详解】
如图反映了我国农业东西部差异,以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界,东部地区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平原及低缓的丘陵地区;西部地区气候干旱,农业以畜牧业为主。
【小问2详解】
我国西部地区气候干旱,农业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只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绿洲,称为绿洲农业,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等农作物。该地出产的长绒棉品质优良,其纤维柔长,而享誉全国。目前该区域棉花采摘多采用机械采摘,极大地节省了劳动力。
17.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首都北京所在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________(选填“水田”或“旱地”)。
(2)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选填“干旱”或“高寒”)。
(3)青藏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的第________级阶梯。
(4)图中景观图是我国云南傣族的传统民居,该民居主要分布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________地区。
(5)写出秦岭—淮河线重要的地理意义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答案】17. 旱地 18. 干旱
19. 一 20. 南方地区
21. 1月0℃等温线;800mm等降水量线;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等。
【解析】
【分析】本题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为材料,涉及我国的土地利用类型、西北地区的气候、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问1详解】
首都北京位于北方地区,北方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旱地,主要种植小麦。
【小问2详解】
西北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干旱。
【小问3详解】
青藏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被称为“世界屋脊”。
【小问4详解】
图中景观图是我国云南傣族的传统民居,该民居主要分布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南方地区,屋顶坡度大,利于排水。
【小问5详解】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①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②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③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④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⑤旱地农业与水田农业的分界线;⑥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⑦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七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学情调研(月考)地理试卷,文件包含八年级地理试卷docx、八年级地理月考试卷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七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学情调研地理试卷,共4页。
这是一份江苏省徐州市徐州某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