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2-2023学年全国各个地区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真题合集(含详细答案解析)
2022-2023学年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9小题,共8分。
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形成经纬网。读“经纬网图”,完成各小题。
1.在地球仪上,纬度和经度的最大值分别是( )
A. 90°、90°B. 180°、180°C. 90°、180°D. 180°、90°
2.关于纬线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都是半圆形B. 都与赤道平行
C. 长度都相等D. 纬度越大,长度越长
3.关于经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东经用“W”表示B. 180°经线以东为东经,以西为西经
C. 相对的两条经线度数和是180°D.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度数逐渐减小
4.图中甲地的经纬度是( )
A. (0°、40°E)B. (0°、20°E)C. (0°、20°W)D. (20°N、20°E)
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据此完成各小题。
5.下列有关地形类型说法正确的是( )
A. 平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上B. 丘陵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
C. 高原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下D. 山地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
6.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表示平原的颜色一般用( )
A. 白色B. 黄色C. 绿色D. 蓝色
读图,完成各小题。
7.图中显示的半球是( )
A. 东半球B. 西半球C. 南半球D. 北半球
8.A为两大洲的分界线( )
A. 苏伊士运河B. 德雷克海峡C. 白令海峡D. 巴拿马运河
9.A处西侧的大洋( )
A. 太平洋B. 大西洋C. 北冰洋D. 印度洋
某地理兴趣小组观测了当地某月全部的降水过程,并记录了降水量(见表)。当地年平均降水量约1100 mm。据此完成各小题。
10.
该地当月降水量为( )
A. 1100mmB. 255mmC. 41mmD. 51mm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降水就是降雨B. 该地当月处于旱季
C. 该地当月中下旬持续降水时间长D. 该地当月第二次降水的强度最大
12.如图中阴影部分表示世界某种气候类型的分布。据此完成19~20题。
该气候类型是( )
A. 热带雨林气候B. 热带草原气候C. 热带沙漠气候D. 地中海气候
一些特色民居往往能反映出一个地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读甲、乙两图,完成各小题。
13.下列关于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聚落只是人们居住的场所B. 聚落只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的场所
C. 一般来说,先有城市聚落,后有乡村聚落D. 乡村聚落主要有农村、牧村、渔村等
14.甲民居分布在( )
A. 西欧地区B. 南极地区C. 西亚地区D. 东亚地区
15.乙民居楼上住人楼下饲养牲畜反映了当地的气候特征是( )
A. 湿热B. 干旱C. 严寒D. 酷热
今年举办世界杯的卡塔尔境内,有很多漂亮的建筑(如图)。据此完成各小题。
16.这样的建筑物反映这个国家的居民多信仰( )
A. 基督教B. 伊斯兰教C. 佛教D. 道教
17.该地区的主要人种是( )
A. 白色人种B. 黄色人种C. 黑色人种D. 白黄混居
读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和国民总收入占世界的比例图,完成各小题。
18.在世界人口中,发达国家所占的比例约为世界人口的( )
A. 84%B. 16%C. 20%D. 80%
19.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前者( )
A. 人均收入低B. 物产丰富,交通不便
C. 经济发展水平高D. 教育先进,历史悠久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0分。
20.根据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22年10月7日21时10分,在山东省海阳市西南海域3公里处,中国首次实施固体运载火箭近岸海上卫星发射。
材料二:地球公转示意图
(1)同学们想知道海阳市在山东省的相对位置,应该查找 ______ 。
A.中国地形图
B.中国交通图
C.山东气候图
D.山东政区图
(2)卫星发射时吉林市已经入夜,而英国伦敦是中午时分。两地时间不同的现象与地球 ______ (选填“自转”或“公转”)运动有关,还与两地所在的 ______ (选填“经度”或“纬度”)有关。
(3)卫星发射时,地球公转处接近位置 ______ (填A、B、C、D或哪两者之间),此时吉林市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______ 。
(4)夏至日,地球运行到 ______ 位置(填A、B、C、D),吉林市正午时校园旗杆的影子是一年中 ______ (选填“最长”或“最短”或“居中”);当吉林市昼夜平分时,太阳直射在 ______ (填纬线)。
21.气温的变化:一个地区的气温变化是有规律的,通常用气温曲线来表示气温在时间上的变化。读图回答问题。
(1)气温的日变化: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______ 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 ______ 。
(2)气温的年变化:北半球一年中大陆上 ______ 月气温最高, ______ 月最低;海洋上 ______ 月气温最高, ______ 月最低;南半球则相反。
(3)计算图中气温日较差大约是 ______ ℃,气温年较差大约是 ______ ℃。
22.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 ______ 学说的基础上形成的。
(2)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地壳最活跃的是 ______ ,原因是该地位于 ______ 。
(3)考察登山队在喜马拉雅山区的岩石中发现了含有鱼、海藻、海螺等海洋生物的化石。这说明该地区几千万年前有可能是 ______ (选填“陆地”或“海洋”),后来由于板块运动,才形成了今天世界上最雄伟的山脉。喜马拉雅山形成是由于 ______ 板块和 ______ 板块碰撞挤压而成的。
(4)按照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地中海的面积会不断 ______ 。
23.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 ______ (选填“均匀”或“不均匀”),有的地方人口稠密,有的地方人口稀疏。
(2)从纬度位置而言,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 ______ 纬度地区;就地形而言,在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 ______ 和盆地地区人口更为集中。
(3)②地的人口密度约为 ______ ,该地人口分布稀疏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 。
(4)①处是世界上人口分布较稠密的地区之一,请分析其人口稠密的自然原因。 ______ (至少列举2条)
答案和解析
1~4.【答案】C、B、C、B
【解析】解:在地球仪上,纬度的最大值是90°,经度的最大值是180°。
故选:C。
在地球仪上,能画出无数条经线,为了区分各条经线,人们给它们标了度数,叫经度。经度的变化规律为:以本初子午线为界,向东向西度数逐渐增大到180°。在地球仪上,能画出无数条纬线,为了区分各条纬线,人们给它们标了度数,叫纬度。纬度的变化规律为:以赤道为界,向北向南度数逐渐增大到90°。
本题考查经纬度的划分,牢记即可,属于基础题。
解:纬线的长度不相等,纬度越大,长度越短;除南北极点外,纬线的形状都是圆圈;纬线都与赤道平行。
故选:B。
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叫做经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各条经线的长度相等。纬线是指环绕地球仪一周并与赤道平行的圆圈,纬线的特点是: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的形状是圆圈,纬线的长度不相等。
本题考查纬线的相关知识点,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纬线的概念。
解:东经用“E”表示,A错误。
从本初子午线向西,经度越来越大,180°经线以东为西经,以西为东经,B错误。
相对的两条经线度数和是180°,C正确;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经度越来越大,D错误。
故选:C。
经度的变化规律为:以本初子午线为界,向东向西度数逐渐增大到180°。纬度的变化规律为:以赤道为界,向北向南度数逐渐增大到90°。
本题考查经纬度的划分,认真审题,把握经纬度的划分,对照选项分析选择即可。
解:据图中经纬度的变化规律可得,甲的经纬度是0°,20°E,该点位于东半球,位于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上。
故选:B。
自西向东,东经度数逐渐增大,西经度数逐渐减小;自南向北,北纬度数逐渐增大,南纬度数逐渐减小。
本题难度较小,解题的关键是了解经纬度的递变规律。
5~6.【答案】D、C
【解析】解:平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丘陵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下,高原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山地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
故选:D。
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丘陵海拔较低,地面有起伏,坡度和缓,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辽阔。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沟谷较深。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荡,边缘比较陡峻。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本题考查了对五种基本地形类型及其比较的认识,基础知识,难度不大。
解: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原,褐色表示高山,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图上,按照不同的高度和深度,着上深浅不同的褐色、黄色、绿色、蓝色等颜色,以鲜明的表示地面和海底起伏的形态,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
本题主要考查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判读,牢记即可。
7~9.【答案】B、D、A
【解析】解:北美洲和南美洲在西半球,读图可知,图中显示的半球主要包括北美洲和南美洲,故图中显示的半球是西半球。
故选:B。
习惯上,我们把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本题考查半球的判读,知道半球主要包括的大洲和海洋是解题关键。
解:A巴拿马运河是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该运河沟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德雷克海峡是南极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是北美洲与亚洲的分界线,故排除ABC。
故选:D。
大陆和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全球共分为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七个大洲。七大洲之间有的相连,有的被运河或海峡分割。
本题考查各大洲之间的界线,牢记课本知识点解答即可。
解:读图可知,图中的A为巴拿马运河,该运河以西是世界上最大的太平洋,以东是大西洋。
故选:A。
地球上的海洋,被陆地穿插分割,形成彼此相连的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和大西洋四个大洋。
本题主要考查世界四大洋的相关知识,难度不大。
10~11.【答案】B、C
【解析】解:每个月的降水量是这个月每一天降水量的总和,该地当月降水量=15mm+21mm+25mm+153mm+41mm=255mm。
故选:B。
降水量是衡量一个地区降水多少的数据。每个月的降水量是这个月每一天降水量的总和。
本题考查月降水量的计算,理解降水量概念计算即可。
解:降落的雨、雪、冰雹,统称为降水,故A不符合题意;
题干中月降水量=15mm+21mm+25mm+153mm+41mm=255mm,月降水量超过100毫米,说明降水丰富,应该是雨季,故B不符合题意;
题干中15日~27日持续降水,说明中下旬持续降水时间长,故C符合题意;
降水强度是单位时间或某一时段的降水量。该地当月第五次降水的强度最大,一天内降水量达到41mm,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降水量是衡量一个地区降水多少的数据。测定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雨量器。据表中信息解答。
本题考查了对降水、降水量的测定的认识,多以选择、填空形式出题。从表中提取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12.【答案】C
【解析】解:图中是阴影区域指的是热带沙漠气候,该气候的特点是全年高温少雨。
故选:C。
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内部或大陆西岸,其特点为年平均气温高,日温差大,降水稀少。
考查部分气候类型的分布,结合图示判断出气候类型选出答案。
13~15.【答案】D、C、A
【解析】解:人类集中居住在一起进行生产生活就形成了聚落,故AB错误;一般来说,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故C错误;乡村聚落主要有农村、牧村、渔村和林场等,故D正确。
故选:D。
人类集中居住在一起,就形成聚落,聚落有大有小,大到人口上千万的巨型城市,小到只有几十人的村庄,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聚落的形成深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影响,聚落的分布大多依山傍水,沿河流、公路分布;聚落多形成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地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本题考查聚落的形式及特点,牢记即可。
解:热带沙漠地区,终年炎热干燥。读图可知,甲图中所示民居特点是墙厚,窗户小,墙厚有利于隔热,窗户小有利于减少风沙的侵入,说明当地气候炎热干燥,多风沙,与西亚地区的热带沙漠气候区的环境特征相适应。
故选:C。
世界各地民居的建筑风格有很大的不同,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这些民居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炎热多雨地区为了更好的通风散热、隔潮,多建墙体单薄、屋顶坡度大的双层木楼或竹楼;热带沙漠地区,终年炎热干燥,为了减少热量的传递和风沙的入侵多建窗小平顶的碉堡房。据图中信息解答。
本题考查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解:读图可知,乙图为东南亚传统民居高脚屋。在东南亚一带,湿热多雨,为了避免炎热、潮湿,避免虫蛇,当地木、竹较多,人们就地取材,搭建了高脚屋来居住,楼上住人,楼下饲养牲畜,故选项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世界各地民居的建筑风格有很大的不同,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这些民居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炎热多雨地区为了更好的通风散热、隔潮,多建墙体单薄、屋顶坡度大的双层木楼或竹楼;热带沙漠地区,终年炎热干燥,为了减少热量的传递和风沙的入侵多建窗小平顶的碉堡房;寒冷地区为了抵御严寒,墙体厚实、窗户较小、屋内建有壁炉或火炕。
本题主要考查了对聚落与自然环境关系的认识,难度不大,把握气候特征是答题的基础。
16~17.【答案】B、D
【解析】解:我们有时可以看到一些宗教建筑物,金碧辉煌的佛教庙宇,高高耸立的基督教堂,星月映照的清真寺院等。图中建筑为印度的泰姬陵,是伊斯兰教的代表性建筑。
故选:B。
我们有时可以看到一些宗教建筑物,金碧辉煌的佛教庙宇,高高耸立的基督教堂,星月映照的清真寺院等,世界上现有将近半数的人信仰宗教,其中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是基督教,分布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大洋洲。
本题考查不同宗教的代表建筑,读图解答即可。
解:哈萨克斯坦主要民族是哈萨克族,哈萨克人属于黄白混血人种,黄种人血统稍微多一些。实际上中亚民族大部分都是讲突厥语的黄白混血民族。
故选:D。
基督教起源于巴勒斯坦地区,其宗教建筑是基督教堂,经典为《圣经》,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基督教形成于亚洲的西部,目前主要集中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佛教创建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其宗教建筑是佛塔或庙宇,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伊斯兰教于公元7世纪诞生在沙特阿拉伯,其宗教建筑是清真寺,经典为《古兰经》,主要分布在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
本题考查哈萨克斯坦的主要人种,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解答即可。
18~19.【答案】B、C
【解析】解: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和国民总收入占世界的比例图”看出,在世界人口中,发达国家所占的比例约为世界人口的16%。
故选:B。
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世界上的国家划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多分布在北美洲、欧洲、大洋洲,其中欧洲发达国家数量最多.主要有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这些发达国家除澳大利亚、新西兰外,都分布在北半球.发展中国家以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国家为主,绝大部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独立的国家.
该题考查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异,会阅读图示,是解答该题的关键.
解: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通常把世界上的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故经济发展水平是二者的主要差异。
故选:C。
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它们的领土面积、人口多少、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等不尽相同,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通常把世界上的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本题考查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划分依据,属基础题。
20.【答案】D 自转 经度 B、C 昼短夜长 A 最短 赤道
【解析】解:(1)由题意可知,海阳市属于山东省,要查找某一地点的位置要用政区图,故选择山东政区图。
(2)由材料可知,两地时间不同,是地球自转产生的结果,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东边的时间比西边的时间早,二者经度一东一西,故时间不同。
(3)由材料一可知,卫星发射时间是10月21日,处于秋分日和冬至日之间,图中A为夏至日,B为秋分日,C为冬至日,D为春分日,故此时地球公转在B位置附近,或者在BC之间,烟台属于北半球,此期间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故烟台昼短夜长。
(4)夏至日是6月22日前后,故地球运行到A位置,此时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最高,故烟台正午时校园旗杆的影子是一年中最短的,全球昼夜平分的时间是春分日和秋分日,及地球公转至图中的BD处,此时太阳直射赤道,又称0°纬线。
故答案为:
(1)D;
(2)自转;经度;
(3)B、C;昼短夜长;
(4)A;最短;赤道。
(1)从地图的选择来分析解答。
(2)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
(3)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中心是太阳。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产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
(4)地球公转的方向与自转一样,都是自西向东;从地球公转示意图看出,当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时,为北半球的春分日,当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当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为北半球的秋分日,当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冬至日。
本题以地球公转示意图和相关资料为材料,涉及地图的选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地球公转示意图判读、公转产生的现象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能力和读图分析能力。
21.【答案】14 日出前后 7 1 8 2 7 26
【解析】解:(1)读图可得,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2)北半球一年中大陆上7月气温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气温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则相反。
(3)图中气温日较差大约是31-24=7℃。气温年较差是一年中最热月平均气温减去一年中最冷月平均气温,图示所示该地的气温年较差大约是30-4=26℃。
故答案为:(1)14;日出前后;(2)7;1;8;2;(3)7;26。
世界上气温分布的规律是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降低,世界上平均气温最高的地方位于非洲的北部,世界上平均气温最低的地方是南极洲。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等。气温年较差是一年中最热月平均气温减去一年中最冷月平均气温。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一天中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对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4次,一般在北京时间的2时、8时、14时、20时,这4次气温的平均值即为日平均气温。据图中信息解答。
本题考查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及气温的日变化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解答即可。
22.【答案】大陆漂移 丙 板块交界处 海洋 印度洋 亚欧 缩小
【解析】解:(1)据所学知识可知,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说的基础上形成的。
(2)读图可知,甲地位于非洲板块,乙地位于印度洋板块,丙位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板块交界处,丁地位于亚欧板块上,因此,在甲、乙、丙、丁四地中,丙地地壳最活跃,位于交界处。
(3)据所学知识可知,喜马拉雅山是由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相互挤压碰撞形成的,而在喜马拉雅山区的岩石中发现了含有鱼、海藻、海螺等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该地区以前可能是海洋。
(4)读图可知,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之间,而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使得地中海的面积不断缩小。
故答案为:
(1)大陆漂移;
(2)丙;板块交界处;
(3)海洋;印度洋;亚欧;
(4)缩小。
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的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六大板块的名称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板块运动方式有碰撞挤压和张裂拉伸。据图中信息解答。
本题以板块示意图为材料,涉及板块构造学说,板块运动及其产生的影响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对板块运动有关知识的掌握能力。
23.【答案】不均匀 中低 平原 5人/平方千米 终年炎热干燥 气候温暖湿润、地形平坦
【解析】解:(1)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方人口稠密,有的地方人口稀疏。
(2)从纬度位置而言,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区;就地形而言,在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原和盆地地区人口更为集中。
(3)②地的人口密度约为5人/平方千米,该地位于撒哈拉沙漠,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人口分布稀疏。
(4)①处位于亚洲东部,是世界上人口分布较稠密的地区之一,该地人口稠密的自然原因是气候温暖湿润、地形平坦。
故答案为:(1)不均匀;
(2)中低;平原;
(3)5人/平方千米;终年炎热干燥;
(4)气候温暖湿润、地形平坦。
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的稠密地区。世界四大人口稀疏地带是:干旱的沙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地带是: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
本题考查世界人口的分布,读图解答即可。本月降水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降水日期
5日
7日~8日
11日
15日~27日
29日
降水量
15mm
21mm
25mm
153mm
41mm
本月降水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降水日期
5日
7日~8日
11日
15日~27日
29日
降水量
15mm
21mm
25mm
153mm
41mm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八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吉林省吉林市舒兰市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吉林省吉林市桦甸市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