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河北省沧州市青县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展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2小题,共22分。
2021年7月15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发布《天宫TV》第六集,曝光了中国空间站视角看地球,它不停地旋转,美到令人窒息,根据所学知识,完成各小题。
1.从中国空间站视角看地球,可以清晰地看到地球的形状是( )
A. 天圆地方B. 倒扣的盘子C. 正方体D. 球体
2.人类认识地球的形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下列对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排序正确的是( )
①地球的卫星照片
②麦哲伦环球航行
③天圆地方
A. ②①③B. ②③①C. ③①②D. ③②①
地球仪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工具。地理兴趣活动课上,小凯同学制作了一个简易的地球仪(如图),完成各小题。
3.下列纬线圈中,最长的是( )
A. 北回归线B. 北极圈C. 40°N纬线D. 赤道
4.小凯同学在制作地球仪的过程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用圆圈表示经线B. 在北极标注N,南极标注S
C. 让地轴垂直于桌面D. 用椭圆形物体制作地球仪
5.借助地球仪我们可以( )
A. 测量某地的海拔B. 演示地球运动
C. 直接读出地球的表面积D. 读出某地的气候特征
青县某学校组织学生到某学农基地开展实践活动。如图为该学农基地平面图(如图)。完成各小题。
6.设计从学校到学农基地的行程路线,参考( )
A. 青县气候类型图B. 青县地形图C. 青县交通图D. 青县水系图
7.据图判断,学生公寓位于学农教室的( )
A. 东北B. 西南C. 西北D. 东南
读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完成各小题。
8.该地地形主要是( )
A. 高原B. 盆地C. 山地D. 平原
9.从王庄到李庄,图中四条路线最省力的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
10.王庄和山顶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
A. 400米B. 450米C. 500米D. 650米
11.王庄历史悠久、建筑独特,为振兴乡村经济,当地积极发展旅游业。在开发过程中的科学做法是( )
A. 整体搬迁重建B. 按照原貌修复C. 打造现代风格D. 原址拆除新建
12.读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图),完成15-17题。
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 )
A. 亚洲的西部、东临太平洋B. 亚洲的东部、西临太平洋
C. 亚洲的东部、东临太平洋D. 亚洲的西部、西临太平洋
2021年11月1日零时,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全国总人口为1443497378人,是 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据此完成各小题。
13.20世纪70年代,我国实行的人口基本国策为( )
A. 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B. 计划生育
C. 晚婚、晚育、少生、优生D. 提高人口的素质
14.我国人口总数规模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
A. 国防兵源不足B. 交通拥挤C. 耕地闲置D. 劳动力短缺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民族文化丰富多彩的国家。完成各小题。
15.关于我国人口和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我国人口分布大致以黑河—腾冲为界,东多西少
B. 汉族多分布在我国西部地区
C. 为缓解人口老龄化,我国应继续严格控制人口
D. 大聚居,小散居是我国民族分布的最大特点
16.小明同学非常喜欢我国少数民族的国是他手绘的几个少数民族的服饰图片,关于如图少数民族的描述有误的是( )
A. 那达慕大会是①的传统节日,有赛马、射箭、摔跤等活动
B. ②是我国人数最多的民族
C. 雪顿节是③的传统节日,有隆重的藏戏演出
D. ④是我国少数民族中分布最广泛的民族
在学习中国地形和地势时,小辉绘制了我国沿32°N线的地形剖面图(如图),完成各小题。
17.下列关于图中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位于地势第一级阶梯,地形以高原为主
B. 丙西临太平洋,地形以平原为主
C. 乙为盆地,海拔多在200米以下,地势低平
D. 乙、丙两个区域以太行山脉为界
18.我国地势特征的优势是( )
①利于东部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带来降水
②阶梯内部的落差大,蕴藏丰富的水能资源
③我国大江大河自西向东流,沟通东西
④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利于交通发展
A. ①②B. ②④C. ①③D. ③④
19.山脉是地形的骨架,判断正确的是( )
A. ①黄土高原B. ②华北平原C. ③黄土高原D. ④准噶尔盆地
气候的分布受到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读图完成各小题。
20.我国的气候特征为( )
A. 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分布在我国东部地区
B. 高原、高山气候面积广大,分布在我国南部地区
C. 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D. 气候类型齐全,温带大陆性气候广
21.沿a线方向,影响气候类型中降水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 地形B. 海陆位置C. 纬度位置D. 季风
22.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们孕育了灿烂的文化,也哺育了我们华夏民族。读图,回答30~32题。
长江、黄河的共同点是( )
A. 都汇入东海B. 航运价值高C. 自东向西流D. 流经三级阶梯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23.读经纬网图,回答问题。
(1)写出A,B两点的经纬度;A ______ ,B ______ 。
(2)从南,北半球看,A点属于 ______ 半球;从东西半球看,B点属于 ______ 半球。
(3)A点位于B点的 ______ 方向。
(4)A点所在纬线的长度比B点所在纬线的长度 ______ (“长”或“短”);A点所在经线长度与B点所在经线长度 ______ (“长”或“短”或“等长”)。
24.沧州某校学生去甲村秋游,图为甲地等高线地形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同学们设计三个秋游活动方案:从甲村出发,方案1:攀登山峰,锻炼体质。方案2:观赏瀑布,感受自然。方案3:游览民俗村,体验文化。
(1)方案1对应图中路线 ______ (a\b\c),这条路线主要沿 ______ (地形部位)前进。
(2)方案2的同学们在沿河行走过程中,看到该河流的流向 ______ 。
(3)三个方案中,你建议体力欠佳的同学选择方案 ______ ,原是 ______ 。
(4)图中①、②两山峰中,海拔较高山峰的海拔高度可能是 ______ 。
A.526米
B.690米
C.735米
D.823米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的人口政策曾经鼓励生育,后来逐渐收紧,直到提倡“只生一个好”。2016年我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2021年5月31日,中央政治局又做出决定实施“三孩”政策。
材料二中国人口分布图。
(1)读材料二可知,中国人口分布特点: ______ ,图中人口地理分界线是 ______ 一线。
(2)西藏自治区的人口密度是 ______ (选择图例中的答案),人口密度较大区域的自然条件优势是 ______ (答2点)。
(3)国家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杏结果,人口政策由“单独二孩”、“全面开放二孩”,进而“全面开放三孩”,主要目的是 ______ 。
①减缓人口老龄化的进程
②降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
③保持合理的劳动力数量
④改变我国人口基数大的现状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4)2021年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人口已超过14亿,其中老年人所占的比重较大。应对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社会问题,需要 ______ 。
A.增加就业机会
B.建立养老设施
C.扩大城市规模
D.完善产业结构
26.读“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回答问题。
(1)唐代诗人李白诗云:“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天上”是指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 ______ 山脉,“奔流到海”指注入 ______ 海。
(2)图中B是 ______ 盆地;水土流失最严重的C是 ______ 高原。
(3)图中D是 ______ (河流),其水能资源蕴藏丰富。该河流①处和②处,适宜建水电的是 ______ 处。
答案和解析
1~2.【答案】D、D
【解析】解:从中国空间站视角看地球,可以清晰地看到地球的形状是一个球体。
故选:D。
现在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本题考查地球的形状,属于基础题,结合所学知识点解答即可。
解:由于受观测条件和科学技术的限制,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从③天圆地方→据太阳、月球形状推测→②麦哲伦环球航行→①地球的卫星照片,后来证实了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故选:D。
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今天,人们通过从宇宙空间发回的地球卫星照片,就能看清地球的真实形状。但是,在此之前,由于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人们无法看到地球的全貌。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
本题考查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了解认识地球的几个阶段理解解答即可,属于基础题。
3~5.【答案】D、B、B
【解析】解:纬度越低,纬线的长度越长。赤道的纬度是0°,该纬线的度数最低,其长度最长。
故选:D。
赤道(0°纬线)是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度是90°),纬线逐渐缩短,到两极缩为一点,即纬度越低,纬线就越长。
本题考查纬线长度与纬度度数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
解:制作地球仪的过程中,用圆圈表示纬线;在北极标注N,南极标注S;让地轴与桌面呈66.5°的夹角;用球体物体制作地球仪。
故选:B。
地球仪是人们为了研究方便制作的地球模型,地球仪上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两个交点,叫极点。其中,北极表示地球的最北端。与北极对应的点叫南极,它表示地球的最南端。
本题考查了地球仪的地轴、两极、纬线等,结合地球仪的特点解答即可。
解:地球仪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特征及其分布,演示地球的运动,B符合题意;地球仪上没法精准测量某地的海拔,也不能直接读出地球的表面积和读出某地的气候特征,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但是我们在地球表面很难看到它的全貌。为了便于认识地球,也便于展示地球表面的地理事物,人们按照一定的比例将其缩小,并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文字、符号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流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及特征。
本题考查了地球仪的作用,解答此题可以借助地球仪实际演示一下。
6~7.【答案】C、B
【解析】解: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图,同学们设计从学校到学农基地的行程路线,需参考青县交通图。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人们从地图上可以直接获得大量有用的地理信息。我们要掌握使用地图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经常读图、用图和收集地图的好习惯。
本题考查地图的应用,理解各类地图的用途是答题的关键,属于基础题。
解:读图可知,图示没有经纬网、指向标,依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可判定,学生公寓位于学农教室的西南方向。
故选:B。
地图上的方向有不同的表示方式,没有指向标与经纬网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据此作答。
本题主要考查在地图上方向的判断,根据一般定向法判断即可。
8~11.【答案】C、A、C、B
【解析】解:从图上来看,该地中部高,四周低,海拔较高,超过了500米,地势起伏较大,地形崎岖,表示山地地形,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丘陵海拔较低,地面有起伏,坡度和缓,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辽阔。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沟谷较深。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荡,边缘比较陡峻。盆地四周高中间低,据此解答。
本题考查陆地地形的特点,根据不同陆地地形的特点读图理解解答即可,多以选择题出现。
解:读图可知,在李庄和王庄之间四条线路中,①线路经过处等高线最稀疏,坡度最平缓,属于最省力的。故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如果在山区修建公路或是梯田,应该沿着地势平坦的地带修建。
本题考查了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疏密与坡度陡缓的关系,结合图示分析解答此题。
解:读图可知,图中王庄的海拔高度为0~100米之间,山顶的海拔高度为550米,两地的相对高度在550米-(0~100米),为450米~550米之间,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相对高度是指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高度,结合图示来解答此题。
本题考查道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读图推断出部分区域的海拔高度解答即可。
解:历史悠久属于文化遗产,是连接民族情感纽带,保护历史悠久村落能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我们要切实保护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对历史悠久村落应采取的措施有:合理保护,有序开发,按照原貌修复,加大宣传,提高认识。
故选:B。
聚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从不同角度记录当时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信息,具有研究价值,是我们了解当时人们生活情况的一部活的“百科全书”。
本题考查传统聚落的保护,理解记忆即可。
12.【答案】C
【解析】解:我国从东西半球来看,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位于北半球;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故选:C。
我国从东西半球来看,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位于北半球;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只有在高山地区才有终年冰雪带。
本题考查我国的地理位置,牢记即可。
13~14.【答案】B、B
【解析】解:20世纪70年代,我国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故选:B。
自20世纪70年代初期我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全国大约少生了约4亿人,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特别是近十年来,人口的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青少年的比重高,在今后一段较长的时期内,人口总量还将持续增长。在度过高峰期后,人口总数才会呈下降趋势,但人口素质不高的状况在短期内还难以根本改变,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矛盾依然会十分突出。因此,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质量,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本题考查我国的人口政策,结合所学知识点解答即可。
解: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会给环境、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居大压力,产生就业困难、饥饿贫困、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等社会问题,故B正确;我国国防兵力充足,国防兵力不足是人口规模较小带来的影响,故A错误;我国众多的人口,对粮食需求量巨大,耕地资源开发利用程度高,故C错误;我国人口数量多,劳动力资源丰富,故D错误。
故选:B。
一个地区人口数量过多或过少,人口增长过快或过慢,都会成为人口问题。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会给环境、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更大压力,产生就业困难、饥饿贫困、居住条件差、交通压力增大等社会问题;若人口增长过慢,甚至停止增长或出现负增长,会导致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力不足,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抚养老年人负担加重等问题。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人口问题,要理解记忆。
15~16.【答案】A、B
【解析】解:我国人口分布大致以黑河一腾冲为界,东多西少,故A正确。汉族多分布在东部和中部,故B错误。为缓解人口老龄化,我国应该适当鼓励生育,故C错误。大散居、小聚居是我国民族分布的最大特点,故D错误。
故选:A。
中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一般来说,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沿海、沿河、沿湖地区人口多,干旱荒漠地区人口少;平原、盆地人口多,山地、高原人口少;经济和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少;城镇密集、工业发达的地区人口多,偏僻的农业、牧业地区人口少;汉族地区人口多,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人口分布的了解和掌握,解题的关键是对课本基本知识的把握。
解:那达慕大会是①蒙古族的传统节日,有赛马、射箭、摔跤等活动,故A叙述正确。
②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民族是汉族,故B叙述错误。
雪顿节是③藏族的传统节日,有隆重的藏戏演出,故C叙述正确。
④回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分布最广泛的民族,故D叙述正确。
故选:B。
我国民族众多,各民族都有自身的风俗习惯,各具特色的民族风情给人们以美的感受,我们要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
本题考查藏族的分布及文化,把握相应的课本知识是答题的关键。
17~18.【答案】A、C
【解析】解:读图可知,甲位于我国第一级阶梯上,地形以高原为主,故A正确。
丙东临太平洋,地形以平原为主,故B错误。
乙为四川盆地,海拔200米以上,故C错误。
图示是沿32°N纬线的地形剖面图,乙、丙两个地形区以巫山山脉为界,故D错误。
故选:A。
我国的地形复杂多样,类型齐全,山区面积广大,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二;资源丰富,在发展林业、牧业、旅游业、矿业等方面,往往具有优势。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上的湿润气流向我国内陆推进,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丰沛的降水;地势阶梯分界附近,河流水位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本题考查我国地形区的分布、地形区的分界线、主要山脉等,读图分析解答即可。
解:我国地势的特点是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①利于东部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带来降水;②阶梯交界处的落差大,形成丰富水能资源;③河流的流向便利东西交通;④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不利于交通发展。
故选:C。
地势是指地形高低起伏的总趋势。我国地势的特点是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这对气候、河流及交通均有重要影响。
该题考查我国地势特点及影响,需要明确地势和地形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可混淆。
19.【答案】D
【解析】解:结合图中的山脉来看,①②③④分别是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准噶尔盆地。
故选:D。
喜马拉雅山脉以北是青藏高原,太行山以东是华北平原,以西是黄土高原,大兴安岭以西是内蒙古高原,以东是东北平原,天山以北是准噶尔盆地,以南是塔里木盆地。
考查了对中国的地形区分布的认识,难度不大,需结合图中的山脉位置来解答。
20~21.【答案】C、B
【解析】解:气候复杂多样,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二。由于中国大陆面积广阔,西部伸入亚洲内陆,因此中国的气候具有显著的大陆性特征。
故选:C。
我国是世界上气候类型最多的国家之一。我国东半部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自南而北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西北地区大多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区是独特的高原气候。
考查我国的气候特点,要理解记忆。
解:读图可知,沿箭头方向,距离海洋越来越远,气候的大陆性逐渐增强,降水越来越少。
故选:B。
世界各地的气候为什么会千差万别?简单地说,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洋流因素及人类活动等。也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
考查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要理解记忆。
22.【答案】D
【解析】解:长江、黄河都是自西向东,流经三级阶梯。长江汇入东海,航运价值高。黄河注入渤海,航运价值不高。
故选:D。
长江源自唐古拉山,干流先后流经青海、西藏等11个省区,最终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黄河源自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等9省区,注入渤海,是我国第二长河。
本题考查长江与黄河的源流概况,理解答题即可。
23.【答案】30°N,20°W 50°S,50°E 北 东 西北 长 等长
【解析】解:(1)据图中经纬度的变化规律可得,图中A点的经纬度是20°W,30°N;B点的经纬度是50°E,50°S。
(2)A点的纬度是30°N,位于赤道以北,从南、北半球看,属于北半球;B点的经度为50°E,从东、西半球看,B点属于东半球。
(3)在经纬网地图中,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据此判断,A点位于B点的西北方向。
(4)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由此可判定,B点位于中纬度;纬线的长度不等,赤道为最长,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也就是说,纬度越低,纬线越长,纬度越高,纬线越短,据此判断,A点所在纬线的长度比B点所在纬线的长度长,A点所在经线长度与B点所在经线长度相等。
故答案为:(1)30°N,20°W;50°S,50°E;(2)北;东;(3)西北;(4)长;等长。
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 以东、160°E 以西为东半球,20°W 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据图中信息解答。
本题以纬网图为材料,设置四个小题,涉及经纬网的判读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4.【答案】a 山脊 自西北向东南流 3 等高线稀疏,坡度缓,可以节省体力 C
【解析】解:(1)由材料可知,方案1是攀登山峰,锻炼体质。对应图中路线a,这条路线主要沿山脊前进。等高线往海拔低的方向凸出为山脊。b处为山谷,c路线为平地。
(2)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经线指向东西方向,纬线指示南北方向。方案2的同学们在沿河行走过程中,看到该河流的流向自西北向东南流。
(3)三个方案中,建议体力欠佳的同学选择方案3,游览民俗村,体验文化。原因是方案3为c路线,地形较平坦,海拔高度变化小,可以节省体力。
(4)由图可知,图中等高距为100米,图中①山峰为700米—800米之间、②山峰为500米—600米之间,海拔较高山峰①的海拔高度可能是735米,故选C。
故答案为:
(1)a;山脊;
(2)自西北向东南流;
(3)3;等高线稀疏,坡度缓,可以节省体力;
(4)C。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
(2)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经线指向东西方向,纬线指示南北方向。
(3)方案3为c路线,地形较平坦,海拔高度变化小,可以节省体力。
(4)等高距是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海拔是指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本大题以某村等高线地形图为材料,涉及等高线特征、等高线地形判读、方向、海拔高度等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25.【答案】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 黑河—腾冲 <10人/平方千米 多平原、丘陵,地势比较平坦;位于季风区,气候温暖湿润 B B
【解析】解:(1)由图可知,中国人口分布特点:东南部人口密度大,西北部人口密度小,分布东多西少。图中人口地理分界线是黑河—腾冲一线。
(2)由图可知,西藏自治区的人口密度是<10人/平方千米,我国东部人口密度大,人口密度较大区域的自然条件优势是多平原、丘陵,地势比较平坦,便于建设和农业耕作;位于季风区,气候温暖湿润,利于农业生产;经济发达。
(3)我国最主要的人口问题是人口老龄化,人口政策由“单独二孩”、“全面开放二孩”,进而“全面开放三孩”,主要目的是减缓人口老龄化的进程,提高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合理的劳动力数量,逐步完善现行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故①③正确,②错误;三孩政策会加大我国人口基数,故④错误。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4)我国老年人比重较大,应对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社会问题,需要建立养老设施,故B正确;我国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劳动力人口比例在减少,故A错误;扩大城市规模和完善产业结构与人口问题无关,故CD错误。故选B。
故答案为:
(1)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黑河—腾冲;
(2)<10人/平方千米;多平原、丘陵,地势比较平坦;位于季风区,气候温暖湿润;
(3)B;
(4)B。
2015年10月29日,我国决定全面放开二孩政策。2016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简称“全面二孩”。我国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以应对预计2025年后出现的人口老龄化、劳动力渐不足及社会负担加重等问题,有利于缓解劳动力短缺的矛盾和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逐步调整完善现行的生育政策,满足民众的生育意愿,使人口的增长更好的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
本大题以中国人口分布图为材料,设置了4个问题,涉及中国人口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我国的人口问题和政策等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26.【答案】巴颜喀拉山 渤 塔里木 黄土 长江 ①
【解析】解:(1)唐代诗人李白诗云:“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天上”是指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脉,“奔流到海”是指注入渤海。黄河全长5464千米,为我国第二长河,干流像一个巨大的“几”字。
(2)图中B是塔里木盆地,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盆地内沙漠广布。水土流失最严重的C是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3)图中D是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长度最长的河流,水能资源蕴藏丰富。该河①处位于地势二、三级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急,水能丰富;②处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形平坦,落差小,水流平缓。适建水电站的是①处。
故答案为:(1)巴颜喀拉山;渤;
(2)塔里木;黄土;
(3)长江;①。
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它源自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等9省区,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千米。
本题以“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为资料,涉及我国地势的特征、地形区名称,黄河的起止点,长江水能资源的开发和航运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2022-2023学年河北省沧州市献县八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北省沧州市献县八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河北省唐山市迁安市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北省唐山市迁安市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