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复习专练 专题08:诗歌鉴赏 -2023-2024学年 四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题型专练 原卷版(统编版)
展开霜草 ①苍苍 ②虫切切 ③,
村南村北行人绝 ④。
独出前门望野田,
月明荞麦 ⑤花如雪。
[注释]:①霜草:被秋霜打过的草。 ②苍苍:灰白色。③切切:虫叫声。④绝:绝迹。 ⑤荞麦:一年生草本植物,籽食磨成粉可食用。
1.本诗描写了哪些地点的风景?( )
A.村庄B.城市C.田野D.村庄和田野
2.本诗描写乡村的夜晚没有行人的诗句是 ( )。
A.霜草苍苍虫切切B.村南村北行人绝
C.独出前门望野田D.月明荞麦花如雪
3.诗人的观察点发生了变化,从诗句( )可以看出来。
A.霜草苍苍虫切切B.村南村北行人绝
C.独出前门望野田D.月明荞麦花如雪
4.下面诗句中与本诗描写的是同一季节的是( )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C.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D.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5.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月明荞麦花如雪”所展示的画面。
诗歌鉴赏(二)
生当 ,死亦 。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6.在横线上把诗句补充完整。
7.这首诗的题目是《 》,诗人是 。
8.诗的前两句的意思是: 。
诗歌鉴赏(三)
凉州词
【唐】 王翰
____________,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9.在诗中的横线上把诗句补充完整。
10.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1.“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意思是 ,从中体会到 。
诗歌鉴赏(四)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2.解释下列词语。
13.请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找出两组反义词,写在横线上。
——
——
14.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诗中有哪句话说明这个道理,请抄写在横线上。
15.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得到的启发是( )
A.对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它方面。
B.对复杂的事物,应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了解,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
C.对复杂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观察,调查了解,又要亲身去体验,去分析。
诗歌鉴赏(五)
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6.诗中描写的景物 、 、北风、大雁和 。
17.从内容看这是一首( )。
A.写景状物诗B.送别诗C.田园诗
18.“千里”有人写作“十里”,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19.诗的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怎样的情谊?
诗歌鉴赏(六)
20.阅读古诗《望洞庭》,按要求完成填空。
湖光秋月两相和,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白银盘里一青螺。
(1)把以上诗句补充完整。
(2)诗句“白银盘里一青螺”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白银盘”指的是 ,“青螺”指的是 。
(3)《望洞庭》是一首描写秋天的诗歌,《枫桥夜泊》也是一首写秋的诗歌,你是从“ , 。”中感悟到的。
诗歌鉴赏(七)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1.(1)给诗中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用另一个读音组词。
出塞(sè sài) 人未还(huán hái) 飞将(jiāng jiàng)
(2)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还: 但使:
龙城飞将: 教:
(3)下面的诗句朗读时停顿正确的是( )
A.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B.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C.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D.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4)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诗句“ , ”委婉地讽刺了戍边将帅的骄惰无能,朝中良将匮乏的现实。
诗歌鉴赏(八)
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诗的前两句是 ,描写,描写的景物有 。 。 。 。 。
(3)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这是一首 诗,表达了诗人 的感情。
诗歌鉴赏(九)
23.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这首诗是唐代诗人 写的。
(2)这是一首________诗。( )
A.送别诗B.写景诗C.咏物诗
(3)将横线字的读音写在横线上。
(4)诗中“使”的意思是: ;“浥”的意思是: 。
(5)将古诗补充完整并说说补充诗句的意思。
诗歌鉴赏(十)
24.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材料一】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材料二】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这两首诗和你所学过的 一样,都是送别诗。
(2)结合以上两则材料或所学,运用古诗发送两条朋友圈。
①好友小东下学期要转学,分别在即,你发了一条朋友圈
②好久没回故乡,为安慰亲友,你又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
(3)分享一句你最喜欢的送别诗,说说原因。
诗歌鉴赏(十一)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25.《石灰吟》是一首 ____诗。
A.托物言志B.借景抒情
26.吟是 ____的意思。
A.唱B.吟颂
27.作者以 作比喻,表达了作者 、 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诗歌鉴赏(十二)
暮江吟
________,________。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28.把古诗补充完整。
29.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可怜:
真珠:
30.写出后两句诗的意思,并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诗歌鉴赏(十三)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31.“可怜九月初三月”中“可怜”的意思是( )
A.使人爱怜B.可爱C.可惜
32.“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是从哪个方面来描写景物的?( )
A.视觉B.听觉C.触觉
3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诗歌鉴赏(十四)
题西林壁
[宋]苏轼
____,远近高低各不同。
____,只缘身在此山中。
34.把古诗补充完整。
35.在这首诗中“题”是 的意思,“缘”是 的意思。
36.诗中“ , ”蕴含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深刻哲理。
37.学习了《题西林壁》这首诗,请你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得到的启示。
诗歌鉴赏(十五)
夏日绝句
____,____ 。
____,____。
38.补充诗句。
39.这首诗的作者是 (朝代)著名的女词人 。
40.这首诗中表明诗人志向的句子是: , 。
41.本诗明写对项羽的赞扬,暗写对 的痛恨。
诗歌鉴赏(十六)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____,只缘身在此山中。
雪梅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____。
42.将这两首古诗补充完整。
43.下列对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骚人阁笔费评章(放下)
B.只缘身在此山中(因为)
C.梅须逊雪三分白(谦让)
44.我从《题西林壁》中明白了 的道理;《雪梅》中说明的道理可以用八字成语“ , ”来表达。
45.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①这两首诗的作者都是宋代诗人苏轼。
②《题西林壁》的前两句诗展现了庐山的样子,《雪梅》的前两句诗则描绘了梅花和雪在寒风中的不同姿态。
③这两首诗的作者都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自己的人生体会。
诗歌鉴赏(十七)
村居
[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46.诗中的主人公是谁?他玩的玩具是什么?
47.你能用自己的话把“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编成一个小故事嘛?(50字左右)
诗歌鉴赏(十八)
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48.从“头白的芦苇”景物可以表达出诗中描写的是( )。(季节)
49.从“斜阳”表达出的是( )。(时间)
50.“把斜阳掉在江上”是真的斜阳掉入江中吗?你以为是什么
51.“妆成一瞬的红颜了”中的“红颜”指什么?
诗歌鉴赏(十九)
秋晚的江上
刘大白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52.本首诗共有( )小节。
5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倦——( ) 一瞬——( )
54.第一小节中的“驮着”一词能不能改成“带着”?为什么?
55.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
56.读完这首诗,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诗歌鉴赏(二十)
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57.从“头白的芦苇”景物可以表达出诗中描写的是 。(季节)
58.从“斜阳”表达出是 。(时间)
59.“把斜阳掉在江上”是真的斜阳掉入江中吗?你以为是什么?
60.“妆成一瞬的红颜了”“红颜”指的是什么?
诗歌鉴赏(二十一)
秋晚的江上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61.请结合语境,“红颜“在诗中的意思是( )。
A.年轻人红润的脸色B.特指女子美丽的容颜
C.少年人D.鲜红的颜色
62.诗歌描绘的景物有( )。
A.归鸟、斜阳、江上、芦苇B.鸟巢、斜阳、江上、芦苇
C.归鸟、斜阳、江上、红颜D.鸟巢、江面、芦苇、红颜
63.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斜阳的余晖照在归鸟的脊背和双翼上,好像是把斜阳驮回巢去一样。黄昏的景色,在诗人笔下,带着一股悲哀的美。
B.“倦”“驮”二字,一方面是诗人奇丽的想象,另一方面也突出鸟倦的程度。
C.落日被鸟翅翻掉在江里,这种极其夸张的动态描写,使夕阳沉入江心这一瞬间的景象更出神入化了。
D.全诗情景交融,勾画了一幅静中见动、声色俱备的美丽图景,给人生动活泼、热闹喜庆的感受。
诗歌鉴赏(二十二)
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64.给加点的字注音。
琵 ; 琶 。
65.本诗的作者是 代的 。
66.翻译下面的诗句。
欲饮琵琶马上催。
67.本诗写的是什么事情?
68.这首写战争的诗,不写 ,而写 ,表现了边塞战士在边地荒唐艰苦的环境下,过着紧张动荡的征成生活。
69.古时描写战争的著名诗句很多,请你再写出一句,并注明作者及其所处的年代。
70.假如你当时就在即将出征前的现场,你会有什么感慨?
诗歌鉴赏(二十三)
《凉州词①》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②,欲③饮琵琶④马上催⑤。
醉卧沙场⑥君⑦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2]
补充注释:
①凉州词:唐乐府名,属《近代曲辞》,又作凉州曲,即凉州地区流行歌曲的歌词。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七十九《近代曲辞》载有《凉州歌》,并引《乐苑》云:“《凉州》,宫调曲,开元中西凉府都督郭知运进”。凉州,唐陇右道凉州治所在姑臧县(今甘肃省武威县)。
②夜光杯:据《海内十洲记》记载,夜光杯为周穆王时西胡所献之宝。相传用白玉精制成,因“光明夜照”得名。这里用作酒杯的美称。夜光杯:用白玉制成的酒杯,光可照明。它和葡萄酒都是西北地区的特产。这里指精美的酒杯。[2]
③欲:将要。
④琵琶:弹拨乐器,这里指作战时用来发出号角的声音时用的。
⑤催:催饮。即杨炯《送临津房少府》诗“弦奏促飞觞“之意。
⑥沙场:平坦空旷的沙地,古时多指战场。
⑦君:你。
71.前两句“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写的是什么样的场景?
72.后两句“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表达的是什么样的感情?
诗歌鉴赏(二十四)
雪梅
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73.下列加点字的字读音错误的一项是( )
A.未肯降(xiáng)B.骚(sā)人
C.阁(gé)笔D.逊(xùn)雪
74.下列古诗与作者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雪梅》——宋 欧阳修B.《题西林壁》——宋 苏轼
C.《游山西村》——南宋 陆游D.《夏日绝句》——宋 李清照
75.下列对这首诗中字词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降:服输。
B.骚人:诗人。
C.阁:阁下。
D.评章:评议。这里指评议梅与雪的高下。
76.“梅雪争春未肯降”一句采用了下列哪种修辞手法?( )
A.比喻B.拟人C.对比D.夸张
77.下列哪句话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告诉人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是正理( )
A.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B.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C.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D.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78.关于这首诗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这首诗的意思是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文人骚客难以评论高下,只得搁笔好好思量。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B.“骚人阁笔费评章”写诗人在两者之间难以评判高下。诗人原以为一挥而就,由于难于评判,只好停下笔来思索。“评章”即评价。以为一挥而就,由于难于评判,只好停下笔来思索。
C.后两句是诗人对梅与雪的评语。就洁白而言,梅比雪要差一些,但是雪却没有梅花的香味。“三分”形容差的不多,“一段”将香气物质化,使人觉得香气可以测量。
D.这首诗将梅与雪的不同特点用两句诗概括了出来,写得妙趣横生,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前人已经注意到梅与雪的这些特点,如高鼎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王安石的《梅花》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诗歌鉴赏(二十五)
雪梅•其二
(宋)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
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
与梅并作十分春。
79.解释词语。
日暮:
十分春:
80.把“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改写成现代汉语。用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81.从这首诗的后两句可以看出,诗人认为“十分春”的组成部分包括( )
A.梅和雪B.梅和诗C.雪和诗D.梅、雪、诗
82.你还知道哪些写梅花的诗句呢?写一写吧。
诗歌鉴赏(二十六)
夏日绝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83.(1)把诗句补充完整多。
(2)这首诗的作者是 朝女词人 。这首诗引用了 的典故。
(3)用“/”在第二行诗中标出朗读时的停顿。
(4)这首诗的作者借赞美 来鞭挞宋朝统治者,表达了作者的 。
诗歌鉴赏(二十七)
84.诗歌鉴赏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____________。
但使龙城飞将在,____________。
(1)把古诗补充完整。诗作者是 代诗人 。诗中“龙城飞将”泛指 的将领。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但使: 。 不教: 。
(3)这首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4)这首诗的后两句用汉代的名将李广比喻 ,歌颂他们决心 的战斗精神。
(5)下列内容中暗示边防多战事的一项是( )
A.秦时明月B.汉时关C.人未还
(6)万里这首诗着重表现的是( )(多选)
A.对敌人的蔑视。
B.对国家的忠诚。
C.一种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气概。
D.对战争的恐惧与排斥
诗歌鉴赏(二十八)
嫦娥
____________,长河渐落晓星沉。
____________,碧海青天夜夜心。
85(1)默写。
(2)《嫦娥》的作者是 代诗人 ,古诗引用了《 》这个神话故事。
(3)这首诗的后两句体现了( )。
A.人们责备嫦娥偷盗的行为
B.嫦娥不喜欢天官欢乐的生活
C.作者借嫦娥表达了自己凄凉孤独的心境
D.嫦娥在月宫中回忆往事
诗歌鉴赏(二十九)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_____________。
但使龙城飞将在,_____________。
86.(1)按原文填空。
(2)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但使: 飞将: 教:
(3)根据故事内容,判断对错,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
②“出塞”是唐代诗人写边塞生活的诗常用的题目。
③“秦时明月汉时关”即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塞。时间久远,关塞坚固。
④诗人从写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
(4)诗歌的主题是( )。
A.赞美国家将领英勇B.说明边塞生活艰辛
C.赞美边塞的月亮皎洁。D.希望平息胡乱,安定边防。
诗歌鉴赏(三十)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________________。
但使龙城飞将在,________________。
87.(1)补充诗句。
(2)诗的后两句的意思是:
(3)这是一首边塞诗,诗人通过“ ”写出了边寒战争时间的久远,通过“ ”写出了边塞与中原的距离远。
(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借“龙城飞将”表达了自己强烈渴望朝廷起任良将,早日平定边塞战争的美好心愿
B.诗人开篇通过环境描写,勾勒出了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画面
C.诗的后两句采用借古讽今的写法.表达了作者对朝廷的不满和对战争消极的思想
D.本诗与《凉州词》都是写边塞的诗,不同的是本诗主要表现了诗人对国无良将的感叹,面《凉州词》主要表现了战士们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旷达、奔放 大妙笔生花。
沙场: 。
君: 。
题:
缘:
朝
舍
期末复习专练 专题08:现代文阅读-2023-2024学年 三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题型专练 原卷版(统编版): 这是一份期末复习专练 专题08:现代文阅读-2023-2024学年 三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题型专练 原卷版(统编版),共26页。
期末复习专练 专题07:诗歌鉴赏 -2023-2024学年 三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题型专练 原卷版(统编版): 这是一份期末复习专练 专题07:诗歌鉴赏 -2023-2024学年 三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题型专练 原卷版(统编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古诗阅读,将古诗补充完整,作者为什么把西湖比作西子?,请把古诗补充完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末复习专练 专题11:写作 -2023-2024学年 四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题型专练 原卷版(统编版): 这是一份期末复习专练 专题11:写作 -2023-2024学年 四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题型专练 原卷版(统编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习作,题目,家乡好地方我推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