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图是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三者的关系(图中圆的大小代表天体系统层次的高低),其中正确的是( )A. B.C. D.2、以地球为中心的天体系统是( )A.太阳系 B.地球系 C.地月系 D.银河系读“太阳及其大气结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3、图中太阳大气①②③的名称分别是( )A.光球、色球、日冕 B.色球、日冕、光球C.光球、日冕、色球 D.色球、光球、日冕4、太阳黑子和耀斑( )A.都发生在①层 B.分别发生在①层和②层C.都发生在②层 D.分别发生在②层和③层5、剧烈太阳活动产生的太阳风吹袭地球,可能引起( )A.短波通信中断 B.风力电厂增产C.生活耗能降低 D.人口迁移加快地处黄河上游龙羊峡地区的铁盖乡,由于人类过度开发,土地沙漠化严重。黄河上游水电开发公司瞄准这片荒地建立了光伏电站。光伏电站建成后,光伏板需要不定期清洗。几年后光伏产业园的草地植被得到了缓慢恢复,光伏板清洗次数减少,光伏发电量大增。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草场恢复促使该产业园区光伏发电量大增的最主要原因是( )A.植被增多,光合作用增强 B.地表比热增大,地温提升C.沙尘减少,大气质量变好 D.空气湿度减小,云量减少7、采用太阳能发电对当地的影响是( )A.降低用电价格 B.大量占用耕地 C.改善能源结构 D.增加电能消耗下图示意中生代与新生代全球平均气温与平均降水量的变化曲线。完成下面小题。8、中生代的全球气候总体特点是( )A.暖湿 B.暖干 C.冷湿 D.冷干9、相对于新生代其它时期,新生代第四纪( )A.降水大幅减少 B.蕨类植物繁盛C.动物进化到鱼类阶段 D.气温总体偏低读图,ABC表示地球内部三大圈层,ab表示界面,DE表示地震波。完成下面小题。10、下列字母所代表的名称对应正确的是( )A.a—古登堡界面 B.B—地壳 C.E—纵波 D.C—地幔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界面在地面下2900KM处(指大陆部分)B.岩石圈包括A层全部和B层的顶部C.D、E地震波在通过b界面时,速度都明显增加D.软流层是以液态形式存在的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一种形式。下图为北半球某地热力环流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图中( )A.a处气流下沉,b处气流上升 B.②处气压最高,⑤处气压最低C.c处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 D.④处气压最高,⑥处气压最低13、图示⑤⑥之间的风向为( )A.西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东北风地膜覆盖是指以农用塑料薄膜覆盖地表的一种措施,地膜覆盖栽培的最大效应是提高土壤温度。下图为农田地膜覆盖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地膜覆盖可有效提高土壤温度,主要是因为地膜( )A.增加了太阳辐射 B.增加了地面反射C.减少了地面辐射 D.减少了大气辐射15、下列现象与地膜覆盖提高土壤温度原理相似的是( )A.不同农作物间作套种 B.冬季农田熏烟以防冻害C.冬季积雪厚利于作物越冬 D.夏季葡萄园挂黑色尼龙网下图为“城市热岛环流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16、关于城市热岛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市区近地面气温高,气压高 B.市区近地面气温低,气压高C.市区降水少于郊区 D.绿化带可以改善市区的大气环境17、下列减轻城市热岛效应的措施,正确的是( )A.增加城市硬化路面的面积 B.减少城市绿化面积C.提高空调使用率 D.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芝加哥位于美国中部大平原,在五大湖之一的密歇根湖西南岸(见左图),每年刮风天数非常多,素有美国“风城”之称。右图示意某时段芝加哥湖滨地区旗帜飘动方向。完成下面小题。18、芝加哥形成“风城”的最主要条件是( )A.毗邻最大淡水湖群 B.地形平坦,摩擦力小C.是冷空气发源地 D.地处飓风主要通道19、若旗帜飘动方向反映了当地一日内主要风向的变化,则图示时段( )A.为夜晚,吹湖风 B.为夜晚,吹陆风C.为白天,吹湖风 D.为白天,吹陆风地球自形成到现在,经过漫长的演化历程,在地壳、动物、植物等方面,都发生了有规律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20、按由老到新的年代顺序,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蕨类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 B.三叶虫→鱼类→恐龙C.元古宙→古生代→太古宙 D.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类21、下列有关地壳演化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在前寒武纪联合古陆形成B.在古生代形成了大量的金属矿产C.中生代是唯一的煤炭成矿期D.在新生代形成了环太平洋沿海地区的高大山系地球大气自下而上可以分为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各层的厚度和温度变化各不相同,对人类活动造成各种影响。据此回答下面小题。22、某地区夏季近地面气温为22℃,这里对流层的厚度为12km,此时对流层顶部的气温大约是( )A.-50℃ B.-72℃ C.-9.4℃ D.-34℃23、飞机在万米高空飞行,高度保持不变,由南极飞往赤道,途中穿越的大气层是( )A.始终在对流层 B.从对流层进入平流层C.始终在平流层 D.从平流层进入对流层24、对流活动强弱及厚度主要取决于近地面气温高低和气温垂直递减率。若只考虑气温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流层厚度,白天小于夜晚B.对流层厚度,城市大于郊区C.对流层厚度,海南小于辽宁D.对流层厚度的季节变化,新加坡大于乌鲁木齐25、关于气温、气压、高度三者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气压随高度增加而降低②在同一高度上气温高气压低③在近地面同一高度上气温高气压低④对流层空气总是由气压高的地方流向气压低的地方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为了实现对农作物的保温和防晒,绍兴地区部分农民在白色塑料大棚上加一层可收放的黑色尼龙网,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下面小题。26、图中塑料薄膜和黑色尼龙网直接影响的辐射分别是( )A.地面辐射、太阳辐射 B.太阳辐射、地面辐射C.太阳辐射、太阳辐射 D.地面辐射、大气辐射27、若天气晴朗,农民盖上黑色尼龙网的时段多在( )A.春季晚上 B.夏季午后 C.秋季早晨 D.冬季傍晚28、当大棚的门打开时,门口处空气流动情况与下图中示意的空气流动情况相同的是( )A.B.C.D.在城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9、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下图中四个环节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是( )A.a增加 B.b增加 C.c减少 D.d减少30、下列能有效防御城市内涝的措施有( )①在人行道改造中采用透水砖②禁止开采地下水③城市建设中尽可能保护天然池塘、河道④扩大城市绿地面积⑤为了少占土地,尽量少修下水道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④⑤华北地区是我国水资源最紧张的地区,也是我国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在城市化过程中,大量的原生土壤地面被不透水路面所取代。我国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已经把“南水”千里送入华北地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1、“南水北调”主要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A.地表径流 B.蒸发、下渗 C.地下径流 D.水汽输送32、在城市化过程中,下垫面的变化将使城市( )A.蒸发量增加 B.地下水水位上升C.降水量增加 D.发生内涝概率增加读我国某海域等盐度线,完成下面小题。33、造成A、B两个海区盐度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河流径流量 B.降水量 C.蒸发量 D.海水运动34、A海区盐度最低的月份为( )A.2月 B.5月 C.8月 D.11月下图示意8月大西洋表层温度、密度和盐度随纬度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5、①、②、③分别表示大西洋表层海水年平均( )A.密度、温度、盐度 B.温度、盐度、密度 C.温度、密度、盐度 D.密度、盐度、温度36、在大西洋表层海水年平均密度最低的地方,该处海水的( )A.温度约为8℃ B.纬度约为5°SC.盐度约为34.5‰ D.密度约为1020.5kg/m3读地中海及其周围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37、图中①、②、③海区盐度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②③①38、红海盐度大的原因,错误的是( )A.降水量小 B.注入河水多C.与外界海水交换少 D.蒸发旺盛下图为某海城11月等温线图,图中虚线示意某洋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9、下列关于图中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暖流向北流 B.寒流向南流 C.暖流向南流 D.寒流向北流40、下列关于图示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①沿岸增温增湿②沿岸降温减湿③加快了海水净化速度④受其影响,此海域多海雾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二、综合读图题41、读下图模式图,回答问题。(1)若此图表示热力环流,甲乙表示近地面,丙丁表示高空,则甲乙两地相比气压高的是________地,气温高的是_________地。甲和丙两处比较,气压高的是_______地,气温低的是______地,甲处的天气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2)若此图表示海陆风,箭头③表示的是海风,那此时为________(填“白天”或“夜间”),甲地为近地面________(填“陆地”或“海洋”)。(3)若甲处为沙漠,乙处为绿洲,则该图为_________(填“白天”或“夜间”),若该图在我们国家新疆某地,甲在西乙在东,则①风向为__________③风向为_________。(考虑地转偏向力)42、读下面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题。(1)上图中数字代表的水循环各环节是:②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2)使陆地水资源得以再生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循环水量最大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3)在水循环各环节中,人类能够施加影响的最主要是_______(填数码),人们可以通过修建______________来调节水资源的时间分布,从而满足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最能代表我国夏季东南风的环节是_______________(填数码)。(4)城市增加绿地面积会减少城市内涝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5)宁夏砂田可以使⑧环节的量增加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答案:D解析:河外星系与银河系并列,河外星系不包括太阳系、地月系。太阳系包括地月系,D对。A、B、C错。故选D。2、答案:C解析:3、答案:A解析:由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②、③分别对应太阳大气的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A正确,BCD错误。故选A。4、答案:B解析:①、②、③分别对应太阳大气的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太阳黑子发生在光球层,耀斑发生在色球层,所以对应的是①和②,B正确,ACD错误。故选B。5、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剧烈太阳活动产生的太阳风是高速度运动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会干扰地球的电离层和磁场,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A正确;对人口迁移、风力电厂发电、生活耗能没有影响,BCD错误。故选A。6、答案:C解析:光伏发电主要利用太阳辐射能进行发电,植被光合作用增强、地温提升等与发电量大小无关,AB错误。由于人类过度开发,土地荒漠化严重,草场恢复后,地表植被增多,沙尘减少,大气质量变好,清洗次数减少,发电日数增多,所以发电量大增,C正确。植被增多,空气湿度会增加,D错误。故选C。7、答案:C解析:太阳能属于清洁能源,采用太阳能发电,有利于改善当地的能源结构,C正确。电价受市场以及政府调控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当地采用太阳能发电,其用电价格不一定降低,A错。根据材料可知,光伏电站主要建设在荒地上,并没有大量占用耕地,B错。电能消耗的多少与当地的人口密度以及产业类型等有关,当地采用太阳能发电,并不会增加电能消耗,D错。故选C。8、答案:B解析:从图中可看出中生代气温和现代相比较偏暖,降水偏干。故中生代的全球气候总体特点是暖干,B正确,ACD错。故选B。9、答案:D解析:图示新生代第四纪,相对于新生代其它时期,变化明显的是气温趋向冷,气温总体偏低,D正确;降水大幅减少图示无显示,A错误;蕨类植物繁盛在古生代,B错误;动物进化到鱼类阶段也在古生代,C错误。故选D。10、答案:C解析:读图可知,地震波在经过a界面后,波速都突然增加,因此a为莫霍界面;地震波在经过b界面后,纵波波速突然下降,横波消失,因此b为古登堡界面;A为地壳,B为地幔,为地核。E波波速快,D波波速慢,因此E纵波,D为横波。ABD错误,C正确。故选C。11、答案:B解析:a为莫霍界面,在地面下33KM处(指大陆部分);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即A层全部和B层的顶部;D、E地震波在通过b界面时,纵波波速突然下降,横波消失;软流层物质呈熔融状态。B正确,ACD错误。故选B。12、答案:C解析:读图可知,近地面⑤等压面下凹,为低压,相邻④⑥为高压,则ab处为下沉气流,c气流上升,A错。c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C对。②处位于⑤处垂直正上方,则⑤处气压高于②处,B错。④⑥处气流下沉形成高压,在图示几点中气压较高,①③为垂直下沉气流,两地气压最低,D错。故选C。13、答案:A解析:由于近地面⑤等压面下凹,为低压,相邻⑥为高压,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共同作用下,形成西南风,故选A。14、答案:C解析:通过铺设地膜,太阳短波辐射可以通过地膜被地面吸收,地面长波辐射穿过地膜散失得较少,减少了土壤与大气的热量的交换,从而减少了地面辐射,有效提高了土壤温度,C正确;地膜无法增强太阳辐射,对大气辐射亦无影响,AD错;如果地膜增强了地面反射,则不利于提高土壤温度,B错,故选C。15、答案:C解析:冬季积雪越厚,对土壤与大气热量交换的阻隔越强,地面辐射减少越少,有利于土壤保温,从而利于作物过冬,所以冬季积雪厚利于作物过冬与地膜覆盖原理相似,C正确;冬季农田熏烟主要是增强大气逆辐射以防冻害,B错;不同作物间作套种是传统种植业中一种农业增产模式,与地膜覆盖原理关系不大,A错;夏季葡萄园挂黑色尼龙网主要是为了削弱太阳辐射,降低水分蒸发,D错。故选C。16、答案:D解析:城市热岛环流中,市区近地面气温高,气压低,A错。城区气流上升,有利于城市大气污染物的扩散,B错。市区气流上升,郊区气流下沉,市区降水多于郊区,C错。绿化带能够吸烟滞尘,可以改善市区的大气环境,D对。据此分析本题选D。17、答案:D解析:减轻城市热岛效应的措施,应减少城市硬化路面的面积,A错。绿地可以调节气候减轻城市热岛效应,故要增加城市绿化面积,B错。空调产生的氟利昂可以破坏臭氧层导致射向地面的紫外线增多从而增温,加剧热岛效应,故应降低空调使用率,C错。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可以有效减轻热岛效应,D对。据此分析本题选D。18、答案:A解析:“风城”意味着刮风的天数多,风力大,芝加哥地处密歇根湖西南岸,毗邻世界上最大淡水湖群,湖泊和陆地之间的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形成湖陆风,所以刮风的天数多,且风力较大,A正确;地形平坦,摩擦力小,只是影响风力大小,B错误;接近冷空气发源地,主要是冬季大风天数多的原因,C错误;飓风主要影响东南沿海地区,该地不是飓风主要通道,D错误。故选A。19、答案:C解析:根据图中旗帜的飘向可知,此时风由湖泊吹向陆地,吹湖风,此时陆地气压较低,气温较高,湖泊气压较高,气温较低,应为白天,C正确。故选C。20、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从时间来讲,由老到新为: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从植物来讲,由老到新为:藻类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从动物来讲,由老到新为:无脊椎动物、有脊椎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人类时代;三叶虫为古生代早期生物,鱼类为古生代晚期生物,恐龙为中生代生物,B正确。故选B。21、答案:D解析:联合古陆形成于古生代后期,A错误;在前寒武纪形成了大量铁、金等金属矿产,B错误;地质历史上有两个重要的造煤时期,一个是古生代后期,另一个是中生代,但中生代是主要的成煤期,C错误;新生代形成了现代地球的基本面貌,在此时期落基山、安第斯山等环太平洋高大山系逐渐形成,D正确。故选D。22、答案:A解析:23、答案:D解析:24、答案:B解析:25、答案:A解析:26、答案:A解析:图中塑料薄膜对太阳辐射是透明的,消弱很少。对地面辐射是隔热层,减少地面辐射热量损失,从而起到保温作用,直接影响的是地面辐射。黑色尼龙网直接影响的是太阳辐射,削弱太阳辐射作用明显,对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影响很小。A对,B、C、D错。27、答案:B解析:黑色尼龙网的主要作用是削弱太阳辐射。若天气晴朗,农民盖上黑色尼龙网的时段多在夏季午后,此时段太阳辐射最强,容易将作物晒伤,B对。春季晚上没有太阳辐射,A错。秋季早晨、冬季傍晚太阳辐射弱,C、D错。28、答案:A解析: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地面冷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热的上升,冷的下降)→水平方向上气压产生差异→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气水平运动(水平方向上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故选A。29、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水循环。图中a为地表径流,b为下渗,c为地下径流,d为蒸发。在城镇建设中,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可使下渗增加,地表径流减少,从而也可造成地下径流增加。故选B项。30、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化带来的问题。城市内涝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地下水仍是当今城市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因此禁止开采地下水是错误的,故排除A、B项。下水道的修建是为了更好的排水,防止城市内涝,因此⑤错误,排除D项。因①采用透水砖、④扩大绿化面积、③保护河道、天然池塘等可以减少人类对城市水循环的不利影响,有效预防城市内涝。故选C。31、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可知,南水北调主要影响水循环的环节是地表径流环节,A正确;蒸发、下渗、地下径流等均不是主要影响的水循环环节,南水北调对水汽输送的影响较小。故选A。32、答案:D解析:在城市化的过程中,下垫面由原生土壤被不透水的路面所取代,从而导致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减小,地下水位下降,城市发生内涝的概率大大增加,B错,D正确;对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影响不是很大,排除AC。故选D。33、答案:A解析:读图可知,A海区为渤海,B海区为黄海。渤海有黄河、辽河等注入,河水注入量大,稀释作用强,盐度较低,A正确;A、B两个海区紧邻,降水量与蒸发量差异较小,排除B、C;相对于河流径流量,海水运动对相邻海区海水盐度影响较小,排除D。故选A。34、答案:C解析:A海区为渤海,被华北和东北地区环抱,7、8月份华北和东北地区进入雨季,降水量大,河流径流量大,稀释作用强,盐度低。故选C。35、答案:B解析:大洋表层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是从低纬海区向高纬度海区递减,所以①表示温度分布规律。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是从副热带海区向南北两侧海区递减呈双驼峰状,②表示盐度分布规律。海水密度从低纬海区向两极附近海区递增,③是海水密度B正确。故选B。36、答案:C解析:据图分析,大西洋表层海水年平均密度最低的地方位于赤道以北,大约是7°N,该处海水的海水温度约为27℃,盐度约为3.45%,密度约为1022.5kg/m3,分析见下图辅助线。C正确。故选C。37、答案:A解析:①处于尼罗河入海口,受河水的稀释作用较强,盐度最低;③海区为红海,海域闭塞,蒸发旺盛,降水稀少,海水盐度最高;②为地中海,盐度介于①③之间,所以图中①、②、③海区盐度由低到高排列顺序是①②③,故选A。38、答案:B解析:红海海域闭塞,与外界海水的交换作用弱小,所处纬度低,蒸发旺盛,加之降水稀少,所以红海盐度大;注入红海的河水稀少,B选项符合题意,故选B。39、答案:A解析:读图可知,图中等温线自南向北凸出,洋流自南向北流动,为暖流,故选A。40、答案:C解析:读图,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图中洋流为暖流,暖流对沿岸增温增湿作用,①对、②错。洋流可以加快海水净化速度,但会使污染扩散,③对。寒流流经海域多海雾,图示为暖流,海雾较轻,④错。故选C。41、答案:(1)乙 甲 甲 丙 阴雨天气(2)白天 陆地(3)白天 北风 东南风解析:(1)读图可知,图中甲乙表示近地面,丙丁表示高空。根据热力环流形成原理,近地面甲地受热温度高,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对应的高空丙处则形成高压;乙地冷却温度低,空气收缩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对应的高空丁处则形成低压;大气在水平方向上从高气压流向低气压,从而形成热力环流。因为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气温也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因此,甲乙两地相比,气压高的是乙地,气温高的是甲地;甲和丙两处比较,气压高的是甲地,气温低的是丙地。甲地气流上升运动为主,容易成云致雨,多为阴雨天气。(2)若此图表示海陆风,根据海陆风形成原理,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白天,在太阳照射下,陆地升温快,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相反,海洋升温慢,气流下沉,形成高气压,风是从海洋吹向陆地,形成“海风”;夜晚,正好相反,陆地降温速度快,气温低,气流下沉运动,形成高气压;海洋降温速度慢,温度较高,形成低气压,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形成“陆风”。若图中箭头③表示的海风,那么此时是白天,甲地近地面为陆地。(3)若甲处为沙漠,乙处为绿洲,白天,与绿洲相比,沙漠升温速度快,气温高,气流上升运动,气压较低;夜晚,与绿洲相比,沙漠降温速度快,气温低,气流下沉运动,气压高。图中乙地绿洲气流下沉,甲地沙漠气流上升,由此判断,该图表示白天。若该图在我国新疆某地,甲地在西,乙地在东,风总是从高气压吹向低气压,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北半球风向会发生右偏,高空受摩擦力影响小,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则高空①处的风向是北风;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斜交,则近地面③地风向是东南风。42、答案:(1)蒸发 蒸腾 地下径流(2)海陆间循环 海上内循环(3)③ 水库(水利工程) ⑤(4)增加下渗,减少了地表径流(5)砂石覆盖层结构疏松,孔隙较大,渗透性好,降水下渗快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