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5 雷雨(节选)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一、教学目标:1学会揣摩戏剧语言,通过语言分析人物形象
2理解《雷雨》的主题
二、教学重点:1通过尖锐而集中的矛盾冲突来刻画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心理和人物性格
2分析矛盾冲突过程中人物语言的潜台词
三、教学难点:周朴园这个典型人物的性格分析
导入:同学们,在雷雨当中,周朴园与鲁侍萍 30 年后再重逢,周朴园,他已经不再记得旧人了。他们的聊天是从一个地名开始的,是什么?对,就是无锡。周朴园有一句这样鲁侍萍的台词,他说,嗯,无锡是个好地方。从这句话当中,你们读出了周朴园他怎样的情感?
好?这位同学,嗯,你最先举手。你来说。你说舞台说明当中有沉吟二字。沉,它是沉思。周朴园,他仿佛一瞬间陷入了回忆之中,而“吟”是喃喃自语,有一种无限的深情与怀念。
那么,按照这位同学你的说法,我们似乎可以这样来看,可能好地方,它并不是指的对无锡的山好水好,他指的应该是他跟鲁侍萍曾经回忆的美好。可是在《雷雨》的这篇剧本当中, 30 年前的美好其实我们看不到,但如果你仔细留心剧本的细节,你就会发现曹禺其实他已经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的线索。
任务一:找寻三十年前的美好
那么如果现在我要拍一出戏剧,我们就补拍《雷雨》 30 年前鲁侍萍和周朴园的美好回忆。请你从课本节选的部分找出他们曾经一起生活的细节,当然你要展开一定的合理的想象。你来说一说你会拍摄哪些镜头?
好,这位同学,你来说一下噢,你说镜头当中它应该要有灯下缝补的画面。
你找到了这些台词。鲁侍萍他坐在灯下,静静的在周朴园他一件又一件的绸衬衣上,代表绣上属于自己的梅花和瓶子。周朴园可能那一刻就在旁边静静的看着你所描述的这个画面,多么像一场无声的抒情。
还有刚才这位同学,他所提到的,他觉得镜头当中要有周朴园他细心关窗户的画面,因为在这个剧本一开篇,周朴园不是说嘛,窗户谁叫打开的?可见他至今还对开窗心有余悸。我们由此可以推想,大概他也曾经多次地走上前去,为他心爱的人关上窗户遮风挡雨。
当然还有刚才这位同学,他从周萍的名字当中找到了灵感,他觉得镜头当中应该要有他们一起为孩子取名字的画面。那你们想一想,周朴园他可能会对鲁侍萍说什么哦,周朴园他可能会说,就用我的姓,你的名,“周萍”来纪念我们的爱.
小结:找寻30 年前的美好。我们究竟找到了什么呢?你们发现没有,其实我们找到的似乎是一间小小的房间,我们所拼凑出来的这些美好的画面,它似乎都聚集在那间小小的房间里。可是 30 年前的美好不是已经随着周朴园他的冷漠无情而消失殆尽了吗?那为什么周朴园他还要不远万里大费周章还原和保留一间他曾经跟鲁侍萍一起生活过的房间,这不禁会让我们思考,他保留的究竟是什么呢?好,同学们可以讨论一下。(板书:画一个房子的轮廓)
任务2:理解三十年后的怀念
探讨为什么周朴园还要在家中保留一个曾经和鲁侍萍一起生活过的房间呢?他保留的究竟是什么?
好,这位同学你来说.噢,你认为周朴园保留的是他失落的爱情,因为你发现他保留整套的物件,那么他保留的就是一个完整的生活空间,他还保留生活的习惯,为鲁侍萍关上一扇窗户,那么他保留的似乎是一种生命的气息,用时下一个非常热门的词。这像是一种沉浸式的思念,好让他沉浸其中,来真实的做一场 30 年前的旧梦。
还有同学说,他保留的是他残留的良知,因为我们发现他怀念一个人的方式很特别,他不是把一个人放在心灵深处去缅怀他,是把他的思念实体化。这似乎像是一种刻意的提醒,就像他对鲁侍萍说的那句话,对,为的是不忘你,弥补我的罪过。
还有同学,他还有不同的看法,他说周朴园他可能保留的是过去的自己,现在他的妻子和儿子在一起,可想而知,在这个家庭当中,他跟家人的关系,那就应该是冷漠和疏离的。而通过鲁大海的口,我们又知道他在外卑鄙无耻,阴险狡诈。我们是否想过这样一个人,当他夜晚一个人面对自己的时候,他是不是会有一点去怀念曾经的自己,那个大胆跟侍女相爱的自己,那个他会去丈量他心爱的人的自己,还有那个有人一针一线会为他表达爱意的自己,那个自己怎么样?有血有肉,虽然平凡,但是他很幸福。所以我们似乎可以这样来总结。
小结:一个小小的房间,他穿越 30 年的岁月,他既是周朴园 30 年前的美好,也是他 30 年后的怀念,在那里保留了他失落的爱情,他残留的良知,他过去的自己。不论是什么,我们都可以说在这个房间里有一颗他真实的内心,有他真实的一份情感诉求。(板书:在房子里板书“真实的内心”)
任务三:看清三十年后的无情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周朴园在害怕什么?
他如此真实怀念着一个已经死去的故人,可是当这个人真实的活过来,站在他的面前,我们发现他会立马关上这间房间的大门,他变得冷漠无情,他乃至于逃避。这是为什么呢?我,同学们,你们刚才说了很多答案,但是我听到的最多的声音就是他在害怕,因为你们发现鲁侍萍也反复的在说,你不要怕。那么我想问你们,周朴园他害怕的究竟是什么?你们分组来讨论一下。
有同学说,很简单,他害怕的是他苦心经营的好人物形象会被戳穿,他那一刻神圣威严的父亲和丈夫形象,他就会跌落神坛。
还有的同学说,他害怕的是他体面的家庭会被戳破,并且还从剧本当中找到了如下的一些台词,那么这些台词背后的潜台词是什么呢?你们能不能结合上下文,然后去品味一下这些台词,写一写这些台词背后的潜台词就写在你们教材的空白处。
好,这位同学,你来说一说。噢,你说这一句的台词,“现在你我都是有子女的人”他的潜台词是什么?对,说出去我们的丑事不仅会让外人笑话,它还会让我们的子女笑话。
还有你,你刚才提到这两句的台词,“他很大了,并且他以为他的母亲早就死了的。”你觉得这两句的潜台词是,我的儿子一直以为自己的生母是一个有着体面身份的人,可是我宁愿他失去一个有着体面身份的死去的母亲,我也不愿意让他拥有一个身份卑微的活着的生母。
你们写下的这些台词,不禁会让老师去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他究竟是如何理解所谓家庭的?我想给同学们看一段在我们课本上没有选出的雷雨他其他章节当中,周朴园的一段台词,你们来想一想它究竟是如何理解家庭的?
小结:好,我来总结一下刚才这么多同学的讨论。你们认为最有秩序,他强调的是服从,这应该是一种封建家长中的服从、
而绝对不愿叫任何人说他们一点闲话的,这强调的是别人眼中的自己,那么这显然是一种伪装,而所谓的健全,“健”当然指的是身体的健康,而“全”可能是指他拥有多少的金钱,拥有多么优良的社会教育资源,多么优越的社会身份地位等等。
所以我们由此看来,周朴园他所经营的自我,以及他所理解的家庭,恰恰都是一种表面上看上去的荣光和圆满,恰恰就是摒除了什么?对,这个小小的房间里,他所封存的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最根本的情感,他真实的内心以及他真实的情感诉求。那么你们说周朴园害怕的,我们总结一下究竟是什么?
对,他最终害怕的大概就是这件虚荣的外衣会被扒开,因为当那一刻他的自私,懦弱,还有他的残忍就会原形毕露。显然,走出这个小小的房间,周朴园他选择了要穿上一件虚伪的外衣。(板书“→”、“虚伪的外衣”)
他虽然这样做,但是他可怜之处在于,他好像又不能把他那一颗真实的内心彻底的毁灭,因为历经 30 年,他还要将这个房间沉重的背在自己的身上。我们可以想象剧本当中其实也有,在无数个夜晚,他要走到这个房间里,让那个真实的内心他浮出水面,赖以喘息。我想同学们也已经知道了,这是周朴园他这一生他都没有办法所消除的他内心世界的冲突。(板书:在“→”上写上冲突)
任务四:读懂三十年前的妥协
请同学们找寻有关三十年前大年三十夜晚的线索,并分析是什么导致了周朴园的改变?
同学们,现在你们似乎就有这样的疑问了,那为什么周朴园他要去选择把那颗真实的内心封锁在那个小小的房间里,而去穿上一件虚伪的外衣?你们刚才给了我很多的答案,但是老师听到的最多的就是,你们觉得这应该与 30 年前大年三十的那个夜晚所发生的事情有关系。那就让我们再一次的回到 30 年前,我想请同学们找寻有关 30 年前大年三十夜晚的细节,然后来分析是什么导致了周朴园他的改变。
好,这位女同学,你来说,噢,你认为是家庭的逼迫,因为你在文本当中找到了这段话。你发现,在鲁侍萍去痛斥造成他人生悲剧的凶手时,他除了第一个字用的是你,接下来他悲愤地连用的是四个“你们”。显然,他的话语当中对周朴园还留有着意思的宽容或者是理解。那我们就由此可以推想,大年三十的那个夜晚,逼迫鲁侍萍他抱着孩子走出周家大门的,应该是周朴园背后的家庭势力。那么周朴园他可能只是在一旁无能为力。
当然还有这位同学,他也支持这个看法,但是他还找到了这么两句话,他说从“忽然”这个字就可以想象,突如其来暴风骤雨的逼迫,可能让周朴园他根本来不及反应,瞬间就缴械投降。由此可以推想,他的家庭可能采取了极其残忍的手段。当然,“赶紧娶”这三个字又可以看出,他的家人又何曾考虑过周朴园他内心情与爱的割舍。
还有的同学找到了这句话,他说那个晚上,周朴园他应该从家里逃了出来,他一路寻找就来到了水边,但他看到的只有什么,对,冰冷无言的河水,爱人的衣物,还有绝命的控诉。可能那一刻,周朴园他就懂得了,他无力,他也无能,因为现实容不下真实的爱情。这位同学,你能找到这个细节,难能可贵,我觉得更难能可贵的是你还能够站在他的角度去想象他的心境。或许就如同你所说,也许在那个晚上,周朴园他就做出了内心的一场诀别,可能他诀别的不仅仅是对他此生唯一的爱情,可能还有什么?对呀,就是那一颗真实的内心,他真实的情感诉求。所以,你们认为是那晚的绝望让他看清了现实?
嗯,还有刚才这位同学,他说,我不同意,我觉得应该是最根本的是社会环境的逼迫,你看有钱有门第,强调的分明就是封建的门第制度。或许我们可以这样来总结同学们,
屏显:周朴园他这件虚伪的外衣,是他无力反抗父母逼迫后他的一种无奈和妥协,也是他饱尝失去爱人孩子的痛苦后,对这个世界的绝望和厌弃,更是他当时的社会环境对个体真实生命的情感进行绞杀的必然结果,而这似乎应该是一切冲突的根本。(板书“冲突”、“→”、“社会环境 根本”)
总结:他最终将周朴园那个真实的内心封锁乃至压抑。同学们,这堂课,我们通过读的明暗两条线索走进了《雷雨》。
我们只有找到 30 年前的那些美好是真实存在过的,我们才能理解 30 年后周朴园的怀念。它并不完全是虚假的,我们也只有读懂 30 年前大年三十的那个晚上,周朴园他内心做出的割舍和妥协,我们才能彻底的来看清他 30 年后的残忍与无情。
30 年前,既是曹禺他埋下的隐现,他也是周朴园内心的隐痛。 30 年前和 30 年后两条线索的隔空呼应,那就应该是周朴园他内心世界的来回拉扯。
当然,当我们读懂两条线索,我们看出两组冲突,实际上我们最后理解的就是周璞元他这个立体的人,我们进而可能才能理解我们这个单元的人文主题。它叫做悲悯,《雷雨》的经典,它正如曹禺的伟大,他把悲泯投射在了一个最值得被谴责的人身上。周朴园他让我们看到一个人必然有他的局限和弱点,这是他的可恨。他也让我们看到一个人也有他的身不由己,有他作出选择之后必然要承受的代价和他饱尝的痛苦,这又是他的可怜。
我想这种悲悯他不指向要仇恨哪一个,他想要的是悲悯所有的人类。
有同学说,这难道不是一种愚昧的善良吗?我想这应该不是一种愚昧的善良,因为他把一切冲突的根本指向了社会环境,所以他想要唤醒的似乎是一种清醒的认知,以及我们想要重建一个更美好的世界的勇气。
屏显:正如曹禺自己所说,我是个贫穷的主人,但我请了看戏的宾客升到上帝的座来,怜悯地俯视着这对蠕动的生物。他们怎样盲目的争执着,泥鳅式地在火情感的火坑里打着昏迷的滚,用尽心力的来拯救自己,但不知道千刀万刃的深渊就在他们的面前,张着巨大的口。
作业:
戏剧最重视的就是冲突,我们唯有读出冲突,我们才理解了悲悯。我想请同学们从本单元的《窦娥冤》或者是《哈姆莱特》当中任选一篇以“悲悯冲突”为关键词,写一则文学评论作为我们本周的作业,当然老师希望你们不少于 600 字。好的,谢谢大家。
板书: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5 雷雨(节选)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5 雷雨(节选)教案设计,共1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语言文字运用,课外拓展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第二单元5 雷雨(节选)获奖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第二单元5 雷雨(节选)获奖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了解戏剧知识,认识曹禺,理清人物关系,戏剧冲突的概念,看课文片段视频,矛盾冲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5 雷雨(节选)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5 雷雨(节选)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