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课时分层作业21超重与失重含答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5114613/0-170347483207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课时分层作业21超重与失重含答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5114613/0-170347483211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课时分层作业21超重与失重含答案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5114613/0-170347483214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物理教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7 超重与失重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考点一 超重现象
1.如图所示,在台秤的托盘上放一个支架,支架上固定一电磁铁A,电磁铁A的正下方有一铁块B,电磁铁A不通电时,台秤的示数为G.某时刻接通电源,在铁块B被吸引起来的过程中,台秤的示数将( )
A.不变 B.变大
C.变小 D.忽大忽小
B [很多同学认为,当铁块B被吸起时脱离台秤,所以对台秤的压力消失,台秤的示数减小,从而错选C.其实,铁块B被吸起的过程是铁块B加速上升的过程,处于超重状态,即整体处于超重状态,所以整体对托盘的压力大于整体的重力.故选项B正确.]
2.在电梯内的地板上,竖直放置一根轻质弹簧,弹簧上端固定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当电梯匀速运动时,弹簧被压缩了x,某时刻后观察到弹簧又被继续压缩了 eq \f(x,10),重力加速度为g.则电梯在此时刻后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
A.以大小为 eq \f(11,10)g的加速度加速上升
B.以大小为 eq \f(11,10)g的加速度减速上升
C.以大小为 eq \f(g,10)的加速度加速下降
D.以大小为 eq \f(g,10)的加速度减速下降
D [因为电梯匀速运动时,弹簧被压缩了x,由此可以知道,mg=kx,当弹簧又被继续压缩了 eq \f(x,10),弹簧的弹力变大了,所以物体的合力应该是向上的,大小是 eq \f(1,10)mg,由牛顿第二定律F=ma可得, eq \f(1,10)mg=ma,所以加速度大小为a= eq \f(1,10)g,合力是向上的,当然加速度的方向也就是向上的,此时物体可能是向上的匀加速运动,也可能是向下的匀减速运动,所以D正确.]
考点二 失重现象
3.(多选)原来做匀速运动的升降机内,有一被伸长的弹簧拉住的具有一定质量的物体A静止在地板上,如图所示,现在发现A突然被弹簧拉向右方,由此可判断此时升降机的运动可能是( )
A.加速上升 B.减速上升
C.加速下降 D.减速下降
BC [物体A原来静止,说明物体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都受力平衡,水平方向摩擦力与弹簧的弹力相平衡,竖直方向支持力与重力相平衡.现在发现物体A被拉向右方,说明滑动摩擦力小于弹簧的拉力,而滑动摩擦力又与正压力(或支持力)成正比,所以是支持力减小了,从而得出结论:物体A处于失重状态,即有向下的加速度,故做向上减速或向下加速运动,所以A、D不正确.故B、C正确.]
4.如图所示,小球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球固定在弹簧的上端,弹簧的下端固定于杯底,它们完全浸没在水中,当装置静止时,弹簧的伸长量为Δx,当整个装置自由下落时,弹簧的伸长量将( )
A.仍为Δx B.小于Δx
C.大于Δx D.等于零
D [当整个装置自由下落时,球、水都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水对球的浮力为零,球对弹簧的压力为零,所以Δx=0,弹簧恢复到原长,故选项D正确.]
考点三 超、失重的比较及有关计算
5.(多选)“蹦极”是一项非常刺激的运动,某人身系弹性绳由高空P点自由下落,图中a点是弹性绳的原长位置,c点是人所能到达的最低点,b点是人静止悬吊着时的平衡位置,人从P点落下到最低点c的过程中( )
A.人在Pa段做自由落体运动,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B.在ab段绳的拉力小于人的重力,人处于失重状态
C.在bc段绳的拉力小于人的重力,人处于失重状态
D.在c点,人的速度为0,其加速度为0
AB [根据题中所提供的信息,把物理情景转化为一种物理模型,分析人的运动过程,结合超重、失重的概念来处理.人从P点到c点的过程中,Pa段做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为g,方向竖直向下,处于完全失重状态,选项A正确;ab段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加速度方向向下,处于失重状态,选项B正确;bc段做加速度逐渐增大的减速运动,加速度方向向上,处于超重状态,选项C错误;在c点,拉力大于重力,加速度不为0,选项D错误.]
6.(多选)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站在力板传感器上做下蹲—起立的动作时记录的压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由图线可知该同学( )
A.体重约为650 N
B.做了两次下蹲—起立的动作
C.做了一次下蹲—起立的动作,且下蹲后约2 s起立
D.下蹲过程中先处于超重状态后处于失重状态
AC [当该同学站在力板传感器上静止不动时,其合力为零,即压力读数恒等于该同学的体重值,由图线可知:该同学的体重约为650 N,A正确;每次下蹲,该同学都将经历先向下做加速(加速度方向向下)、后减速(加速度方向向上)的运动,即先经历失重状态,后经历超重状态,读数F先小于体重,后大于体重;每次起立,该同学都将经历先向上做加速(加速度方向向上)、后减速(加速度方向向下)的运动,即先经历超重状态,后经历失重状态,读数F先大于体重,后小于体重.由图线可知C正确,B、D错误.]
7.某同学为了研究超重和失重现象,将重为50 N的物体带进竖直升降的电梯中,放置在压力传感器的水平载物面上,电梯由启动到停止的过程中,测得压力(F)-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设在t1=3 s和t2=8 s时电梯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由此他做出判断( )
A.电梯在上升,v1>v2 B.电梯在上升,v1
B [ 物体最后静止时对地面的压力等于重力,所以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0~4 s电梯向上加速,4~14 s匀速,14~18 s向上减速,18 s后静止.在t1=3 s时物体仍然做加速运动,所以t1时刻的速度小于t=4 s时的速度,而t2=8 s时电梯的速度等于t=4 s时的速度,所以v1
A.a
C.a
A [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物体受重力和弹簧秤的拉力F作用,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F-mg=ma得物体的加速度为:a= eq \f(F-mg,m)= eq \f(1-2,0.2) m/s2=-5 m/s2,负号表示物体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小于重力加速度.所以B、C、D错误,A正确.]
9.质量为60 kg的人站在升降机中的体重计上,当升降机做下列运动时,体重计的读数是多少?(g取10 m/s2)
(1)升降机匀速上升,其速度v=2 m/s;
(2)升降机以2 m/s2的加速度匀加速上升;
(3)升降机以2 m/s2的加速度匀加速下降;
(4)升降机以2 m/s2的加速度匀减速下降.
[解析] 以升降机中的人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1)当升降机匀速上升时:N1-mg=0,所以N1=mg=600 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人对体重计的压力即读数为600 N.
(2)当升降机以2 m/s2的加速度匀加速上升时,a的方向竖起向上,由牛顿第二定律得:N2-mg=ma,所以N2=m(g+a)=60×(10+2)N=720 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人对体重计的压力即读数为720 N(超重).
(3)当升降机以2 m/s2的加速度匀加速下降时,a的方向竖直向下,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N3=ma,所以N3=m(g-a)=60×(10-2)N=480 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人对体重计的压力即读数为480 N(失重).
(4)当升降机以2 m/s2的加速度匀减速下降时,a的方向竖直向上,由牛顿第二定律得:N4-mg=ma,所以N4=m(g+a)=720 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人对体重计的压力即读数为720 N(超重).
[答案] (1)600 N (2)720 N (3)480 N
(4)720 N
10.(多选)如图所示,小球B放在真空正方体容器A内,球B的直径恰好等于A的内边长,现将它们以初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不计空气阻力,下落过程中,B对A没有弹力
B.若考虑空气阻力,上升过程中,A对B的弹力向下
C.若考虑空气阻力,下落过程中,B对A的弹力向上
D.若不计空气阻力,上升过程中,A对B有向上的弹力
AB [将容器以初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后,若不计空气阻力,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到加速度为g,再以容器A为研究对象,上升和下落过程其合力等于其重力,则B对A没有压力,A对B也没有支持力,故A正确,D错误;若考虑空气阻力,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到:上升过程加速度大于g,再以球B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析:B受到的合力大于重力,B除受到重力外,还应受到向下的压力,A对B的压力向下,故B正确;若考虑空气阻力,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到:下落过程加速度小于g,再以B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析:A受到的合力小于重力,B除受到重力外,还应受到向上的力,即A对B的支持力向上,B对A的压力向下,故C错误.]
11.如图所示,台秤上放置盛水的杯子,杯底用细线系一木质小球,若细线突然断裂,则在小木球上浮到水面的过程中,台秤的示数将( )
A.变小
B.变大
C.不变
D.无法判断
A [将容器和木球视为整体,整体受台秤竖直向上的支持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当细线被剪断后,其实际效果是:在木球向上加速运动的同时,木球上方与木球等体积的水球,将以同样大小的加速度向下加速流动,从而填补了木球占据的空间,由于ρ水>ρ木,水球的质量大于木球的质量,故木球和水组成系统的重心有向下的加速度,整个系统将处于失重状态,故台秤的示数将变小,A正确.]
12.实验小组为了测量一栋26层的写字楼每层的平均高度(层高)及电梯运行情况,请一质量为m=60 kg的同学站在放于电梯的水平地板上的体重计上,体重计内安装有压力传感器,电梯从一楼直达26楼,已知t=0至t=1 s内,电梯静止不动,与传感器连接的计算机自动画出了体重计示数F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求:
(1)电梯启动和制动时的加速度大小;
(2)该大楼每层的平均层高.
[解析] (1)1~3 s电梯启动,即加速向上运动,加速度向上,处于超重状态,对于此状态有F1-mg=ma1,代入数据解得a1=2 m/s2
21~23 s电梯制动,即向上减速运动,加速度向下,处于失重状态,对于此状态有mg-F3=ma3,代入数据解得a3=2 m/s2.
(2)电梯匀速运动的速度v=a1t1=4 m/s
匀加速上升的位移为x1= eq \f(1,2)vt1= eq \f(1,2)×4×2 m=4 m
从图中读得,电梯匀速上升的时间t2=18 s,所以匀速上升的位移为x2=vt2=4×18 m=72 m
匀减速上升的时间为2 s,所以位移为
x3= eq \f(1,2)vt3= eq \f(1,2)×4×2 m=4 m
所以总位移x=x1+x2+x3=80 m
层高h= eq \f(x,25)= eq \f(80,25) m=3.2 m.
[答案] (1)2 m/s2 2 m/s2 (2)3.2 m
13.一种巨型娱乐器械由升降机送到离地面75 m的高处,然后让座舱自由落下.落到离地面30 m高时,制动系统开始启动,座舱均匀减速,到地面时刚好停下.若座舱中某人用手托着m=5 kg的铅球,取g=10 m/s2,试求:
(1)从开始下落到最后着地经历的总时间;
(2)当座舱落到离地面35 m的位置时,手对铅球的支持力是多少?
(3)当座舱落到离地面15 m的位置时,铅球对手的压力是多少?
[解析] (1)由题意可知,座舱先自由下落
h1=75 m-30 m=45 m
由h1= eq \f(1,2)gt eq \\al(\s\up1(2),\s\d1(1))得t1= eq \r(\f(2h1,g))=3 s
下落45 m时的速度v1=gt1=30 m/s
减速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eq \x\t(v)2= eq \f(v1,2)=15 m/s
减速时间t2= eq \f(h2,v2)=2 s
总时间t=t1+t2=5 s.
(2)离地面35 m时,座舱自由下落,铅球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所以手对铅球的支持力为零.
(3)由v eq \\al(\s\up1(2),\s\d1(1))=2gh1=2ah2得减速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
a=15 m/s2(或a= eq \f(v1,t2)=15 m/s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N-mg=ma
解得N=125 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铅球对手的压力为125 N.
[答案] (1)5 s (2)0 (3)125 N
高中物理教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5 力的分解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教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5 力的分解习题,共8页。
高中物理教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章 相互作用4 力的合成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教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章 相互作用4 力的合成课后测评,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合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物理教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3 摩擦力精练: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教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3 摩擦力精练,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堆放着原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