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江苏省泰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
展开(考试时间:75分钟;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23小题,每题2分,共46分,卷题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读局部经纬网示意图(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图中B点应位于( )
A. 非洲B. 北冰洋C. 大西洋D. 南美洲
2. A点位于B点的( )
A. 西北方B. 东南方C. 东北方D. 西南方
3. 图中阴影部分实际面积最大的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
【答案】1. A 2. B 3. D
【解析】
【1题详解】
经度度数向东变大为东经,经度度数向西变大为西经;纬度度数向北变大为北纬,纬度度数向南变大为南纬。读图可知,B点的地理坐标为(20°E,0°),B点应位于非洲,故选A。
【2题详解】
读图可知,A点的地理坐标为(180°,60°S),A点位于B点(20°E,0°)的东南方向,故选B。
【3题详解】
在地球仪表面,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所有经线等长。读图分析可得,图中四点的经度间隔都为20°,纬度的间隔都是15°,同一纬线上,且纬度较高,长度越短,四地中,④点所在的纬度最低,实际面积最大,故选D。
【点睛】有指向标的地图,应根据指向标所标方向去辨认(箭头指向北方);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则确定方向;有经纬网的地图上,根据经纬网确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露点温度表示在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气压一定下,使空气冷却至饱和时的温度。下图为“某日8时我国及周边区域的地面天气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该日凌晨有降雨的测站最可能位于( )
A. 北京B. 广州C. 南京D. 乌鲁木齐
5. 正常年份情况下,该日最可能在( )
A. 1月下旬B. 7月下旬C. 10月下旬D. 12月下旬
【答案】4. C 5. C
【解析】
【4题详解】
材料信息表明,露点温度表示使空气冷却至饱和时的温度。在北京,南京,广州,乌鲁木齐四个测站中,只有南京的气温低于露点温度,空气中水汽达到过饱和,空气容易成云致雨,该日凌晨有降雨的测站最可能位于南京,其它三个城市的气温均高于当地的露点温度,空气中水汽没有达到饱和,不可能出现降雨,C正确,ABD错误,故选C。
【5题详解】
据图中北京8时气温和南京8时气温以及哈尔滨8时气温可知,北京和哈尔滨这两座北方城市早上8时气温远远高于0℃,一月0℃等温线大致在秦岭--淮河一线。故可推测,该日不可能是深冬,故A、D错误;7月,我国的的气温特点是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高温,读图中几座城市温度可以排除B;故正常年份下,该日最可能在10月下旬,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在自然界中,通常是由于大气冷却使气温降至露点以下而发生凝结。大气中常见的冷却过程有以下四种:(1)辐射冷却:在晴朗静稳的夜间,地面辐射冷却较快,温度较低,地面和贴近地面的气层因冷却降至露点以下而发生水汽凝结。夜间云顶常因辐射冷却使云层变浓加厚。(2)接触冷却:暖湿空气流经冷的下垫面,因热传导作用使空气降温至露点以下而出现凝结。(3)混合冷却:两块湿空气,当其温差较大时,经过水平混合后产生冷却达到过饱和状态。(4)上升冷却:空气在上升运动过程中,大气温度降低,饱和水汽压减小,到达某高度之后,空气由未饱和达到饱和及过饱和而发生凝结。这是自然界中最为重要的水汽凝结过程。
下图为世界局部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图中板块边界类型及其海底宏观地形分别是( )
A. 生长边界海岭B. 消亡边界海沟
C. 消亡边界海岭D. 生长边界海沟
7. 与海沟相伴的宏观地形有( )
①海岭 ②裂谷 ③山脉 ④岛弧
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
【答案】6. B 7. D
【解析】
【6题详解】
读图并结合板块构造学说可知,图示区域是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阿留申群岛位于美洲板块一侧,是美洲板块抬升形成的,阿留申海沟位于太平洋一侧,是太平洋板块俯冲形成的。故选B。
【7题详解】
据上题分析可知,大洋板块向下俯冲,形成海沟,与大洋板块相邻的大陆板块抬升,在海洋中时会形成岛弧,在陆地上时会形成山脉,③④正确;海岭和裂谷是板块相离运动形成的,①②错误。故选D。
【点睛】全球岩石圈划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全为海洋外,其余五个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
滩坝又称砂粒提,是湖滩和坝的总称,是滨浅湖区常见沉积体,其形成分别受沿岸流和波浪控制。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因气候变化形成多条滩坝。下图为“近18Ka(千年)以来青海湖湖平面升降曲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每一期滩坝形成过程中,湖岸线( )
A. 不断迁移B. 相对稳定C. 向陆移动D. 向湖移动
9. 可目测到的古滩坝中,距现今湖平面最远的形成于( )
A. 距今18~11.7千年B. 距今11.7~8千年
C. 距今8~5千年D. 距今5千年~至今
【答案】8. B 9. C
【解析】
【8题详解】
结合题干“滩坝又称砂粒堤,是湖滩和坝的总称,是滨浅湖区常见沉积体,其形成分别受沿岸流和波浪控制”分析,每一期滩坝形成过程中,湖岸线应该相对稳定,在沿岸流和波浪长时间的作用下,流水沉积形成滩坝,B正确,ACD错误,故选B。
【9题详解】
图为“近18Ka(千年)以来青海湖湖平面升降曲线图”,读图可知,距今8-5千年青海湖湖平面的海拔最高,说明当时湖泊面积大,形成的古滩坝距现今湖平面最远,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滩:位于低潮线到最大风暴线之间,向海(湖)倾斜的斜坡上的沙砾堆积;坝:距岸有一定的距离,由砂堆成的长条形水下隆起,平行岸线堆积;也可由岸流或底流携带的砂在近岸地形隆起或弯口处形成的近岸砂坝和砂咀,砂咀延伸形成堡坝。滩坝是滨浅湖区常见的砂体,是滩和坝的总称。
黄河小北干流禹门口至潼关河段有一种特殊的“揭河底”现象,当高含沙的洪峰通过时,短期内河床遭受剧烈的冲刷,厚1米左右的成块河床淤积物被掀起露出水面,然后在短时间内破碎、坍落,被水流冲散带走。下图为小北干流河段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揭河底”现象多发生在( )
A. 1月B. 4月C. 7月D. 11月
11. “揭河底”现象对黄河下游可能造成的影响主要是( )
A. 泥沙淤积加剧B. 泄洪排沙增强
C. 水库容量增大D. 河道主槽摆动
【答案】10. C 11. A
【解析】
【10题详解】
结合材料“当高含沙洪峰通过时,短期内河床遭受剧烈的冲刷,厚1米左右的成块河床淤积物被掀起露出水面揭河底现象多发生在流量剧增的季节,黄河流域7、8月份降水较多,流量剧增,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1题详解】
结合材料“短时间内破碎、坍落,被水流冲散带走”,掀起的沉积物终会增加河流含沙量,使下游泥沙淤积加剧,泄洪排沙减弱,水库容量减小,A正确、BCD错误;河道主槽摆动是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带来的,和“揭河底”现象关联不大,D错误。故选A。
【点睛】我国锋面雨带的推移分为五个阶段,分为登陆-梅雨·伏旱-南撤-结束,具体如下:1、大致四、五月在我国的华南地区登陆,雨季开始;2.六月份,冷暖气团在江淮地区相持约一个月时间,形成梅雨准静止锋;3、七、八月份锋面雨带推移到华北、东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伏旱天气;4、九月份,锋面雨带南撤,雨带主要在华南和西南地区;5、十月份夏季风完全退出我国大陆,雨季结束。
读北半球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及某气压带温压场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2. 盛行风带甲的风向是( )
A. 东南风B. 东北风
C. 西南风D. 西北风
13. 受乙风带影响,气候特征是( )
A. 高温多雨B. 炎热少雨
C. 温和湿润D. 寒冷干燥
14. 右图温压场对应的气压带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
【答案】12. B 13. C 14. B
【解析】
12题详解】
由图文材料可知,甲位于北半球0°-30°,结合所学知识,该地为东北信风带,风向为东北风,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3题详解】
乙位于30°-60°N,受盛行西风控制,来自海洋的盛行西风对气候的影响是温和湿润,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4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右图温压场中等压面向上弯曲(向气压低处弯曲),根据“凸高为低,凸低为高”可知,该地为高压;等温面向上弯曲(向气温低处弯曲),根据“凸高为低,凸低为高”可知,该地气温较高,因此该地为气温较高的高气压。图中①为赤道低气压带,②为副热带高气压带,③为副极地低气压带,④为极地高气压带,因此符合条件的是②,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垂直方向上气温、气压的分布规律为: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气压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读世界局部地区气候类型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⑤气候类型是( )
A. 热带季风气候B. 热带沙漠气候C. 热带雨林气候D. 热带草原气候
16. 下列气候类型成因和②相似的是( )
A. ③B. ④C. ⑤D. ⑥
17. ①气候南北跨越的纬度很大,其主要原因是( )
A. 所在陆地南北跨度大B. 受东部高大山脉阻挡
C. 副热带高气压带强盛D. 受沿岸洋流影响较强
【答案】15. C 16. B 17. D
【解析】
【15题详解】
读图可知,⑤地位于(0°,70°W)附近,位于巴西的亚马孙河流域,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故选C。
【16题详解】
读图可知,②地位于南纬30-40°,70°W附近,位于南美洲西海岸的智利附近,属于地中海气候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带交替控制。图中③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西风带控制;④地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冬季受信风带交替控制。⑤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⑥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位于安第斯山脉的背风坡,安第斯山脉阻挡了来自太平洋的西风气流,背风坡空气干燥,降水稀少,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故气候类型成因和②相似的是④,形成原因都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故选B。
【17题详解】
结合图中经纬度信息可以判断,该区域位于南美洲,①为热带沙漠气候,南北跨越的纬度很大,其主要原因是受到秘鲁寒流减湿的影响,导致其向低纬方向延伸,D正确。①气候南北跨越的纬度很大与所在陆地南北跨度大无关,A错误。东部高大山脉阻挡是①气候不能向内陆延伸的原因,B错误。①气候南北跨越的纬度很大与副热带高气压带强盛无关,C错误。故选:D。
【点睛】地中海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雨热不同期。地中海气候夏季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气候炎热干燥少雨,云量稀少,阳光充足。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气候温和,最冷月气温在4-10℃之间,降水量充沛。全年降水量300-1000毫米。
读印度洋某海域及马六甲海峡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 当新的一天的范围正好占全球的二分之一时,图中①地的区时为( )
A. 5时40分B. 6时40分C. 7时D. 8时
19. 图示时段最可能是( )
A. 3~5月B. 6~8月
C. 9~11月D. 11月~次年2月
20. 马六甲海峡海水的流速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大致是冬季快于夏季,其原因是( )
A. 冬季北赤道暖流与季风洋流流向叠加
B. 冬季赤道逆流与季风洋流流向叠加
C. 冬季北赤道暖流与南赤道暧流流向叠加
D. 冬季赤道逆流与南赤道暖流流向叠加
【答案】18. C 19. D 20. A
【解析】
【18题详解】
当新的一天的范围正好占全球的二分之一时,即是0°经线是24:00(或0点)。图中①地经度是100°,而且穿越马六甲海峡,为100°E,为东七区,时间比0°经线(零时区)快7个小时,即是新一天的7时,故选C。
【19题详解】
北印度洋海域盛行季风洋流,5~9月,盛行西南季风,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10月~次年4月,盛行东北季风,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图示洋流向西流,为逆时针方向,最可能是冬季11月~次年2月,故选D。
【20题详解】
马六甲海峡内,冬季北赤道暖流与冬季风吹拂下形成的季风洋流流向叠加,海水流速较快;夏季两者流向相反,流速较慢,A正确。此地位于北半球,和南赤道暖流无关,CD错误。而赤道逆流自西向东流,与冬季季风洋流的流向相反;B错误。故选A。
【点睛】北赤道暖流受东北信风的影响,自东向西流。冬季风吹拂下北印度洋海水向西流动,流向和北赤道暖流一致。
依据《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判别方法》国家标准,当关键区(西经120°至西经170°、南北纬5°之间的区域)海表温度连续3个月高于/低于常年0.5℃时,即进入厄尔尼诺/拉尼娜状态。下图为2018年1月—2021年12月关键区海表温度距平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 据图可知( )
A. 2018年以拉尼娜状态为主B. 2019年以厄尔尼诺状态为主
C. 厄尔尼诺状态在2020年最典型D. 2021年连续半年呈现拉尼娜状态
22. 2019年初,赤道附近( )
①中东太平洋下沉气流增强②中东太平洋低纬信风增强
③印度尼西亚可能发生旱灾④秘鲁西部沿海上升流减弱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
23. 2021年冬我国中东部偏冷的原因可能是( )
A. 东北信风增强.日本暖流减弱B. 东北信风减弱,日本暖流减弱
C. 沃克环流增强,对冬季风吸引增强D. 沃克环流减弱,对冬季风吸引增强
【答案】21. B 22. D 23. C
【解析】
【21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关键区温差连续三个月高于常年0.5℃(即温差大于0.5℃)时进入厄尔尼诺状态,温差小于0.5℃时进入拉尼娜状态。由图可知,关键区2018年温差大于0.5℃的时间要比温差小于0.5℃的时间长,说明2018年以厄尔尼诺状态为主,A错误;2019年1月至5月温差大于0.5℃,且全年没有温差小于0.5℃的月份,说明2019年以厄尔尼诺状态为主,B正确;由图可知,2018年9月至2019年5月,温差大于0.5℃且差值最大,说明该时段内厄尔尼诺状态最典型,C错误;2021年温差小于0.5℃的时段为1月至3月,9月至12月,没有连续半年呈现拉尼娜状态,D错误。
22题详解】
2019年初,关键区(太平洋中东部)温差连续三个月大于0.5℃,进入厄尔尼诺状态。赤道太平洋中东部水温偏高,说明秘鲁西部沿海上升流(秘鲁寒流)减弱,下沉气流随之减弱,①错误,④正确;秘鲁寒流是由南半球低纬信风(在南美洲西岸是离岸风)吹拂下形成的上升补偿流,秘鲁寒流势力减弱,说明低纬信风减弱,②错误;太平洋中东部水温偏高,说明太平洋西部(印度尼西亚附近)水温偏低,上升气流减弱,可能发生旱灾,③正确;综上所述,D正确。
【23题详解】
我国中东部气候受东亚季风影响,不受东北信风影响,A、B错误;2021年冬,关键区温差连续小于0.5℃,即太平洋中东部水温偏低,说明太平洋西部水温偏高,上升气流增强,沃克环流增强,太平洋西部上升气流增强后,气压降低,对冬季风吸引增强,导致我国中东部偏冷,C正确,D错误。
【点睛】拉尼娜现象和厄尔尼诺现象的区别:1、性质不同:前者是太平洋中东部的海水突然变冷,但是后者是属于暖流,属于太平洋的一种反常现象。2、形成的原因不同:前者是因为受东南信风的影响,使得西部的海平面高于东部,西部海水温度高,气压低,就容易形成台风和热带风暴,致使东部海水变冷。后者是因为秘鲁寒流影响,加之南半球处于夏季的时候,海洋的温度上升,赤道暖流加强。3、对气候的影响不同:前者会使北方地区出现寒潮大风天气,降雨量减少。后者会使不同地区出现干旱、洪水等自然灾害。
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54分。
24.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哈德孙湾位于加拿大东北部,曾是第四纪冰川分布的中心,拉布拉多半岛位于哈德孙湾的东部。
材料二:加拿大河湖众多,大奴湖是加拿大第二大湖,湖中鱼类资源丰富,多鳟鱼和白鱼,其生存临界水温0~24℃,最适生存水温16~18℃,是著名的垂钓胜地。
材料三:下图为北美部分地区水系图。
(1)比较哈德孙湾水系和拉布拉多半岛水系特征的异同点。
(2)在下图中绘制夏至日大奴湖垂钓地点(62°26’N,110°W)的太阳视运动轨迹,并标注正午太阳高度。据此分析游客多选择夏季垂钓的理由。
【答案】(1)相同点:河流数量多河流短小(或 流程较短)不同点:哈德孙湾水系呈向心状(或 河流由四周流向中间)拉布拉多半岛水系呈放射状(或 河流由中间流向四周)
(2)画出轨迹线,运行方向;正午太阳高度51°。
理由:夏季太阳高度角大,日照时间长或白昼时间长,便于灵活安排垂钓时间;夏季水温较高,适宜鱼类积聚或者无结冰期;气温较高,适宜户外活动或适宜游客旅游。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北美部分地区水系图为材料,涉及水系特征、正午太阳高度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和综合思维的地理素养。
【小问1详解】
河流水系一般指集水河道的结构,特征主要有河流的流程、流向、流域面积、水系结构等。读图可知,哈得孙湾水系和拉布拉多半岛水系河流流程都较短、河流数量较多;不同点是哈得孙湾周围河流大多由四周流向哈得孙湾,呈向心状,而拉布拉多半岛河流大多由中心流向四周,呈放射状。
【小问2详解】
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大奴湖垂钓地点(62°26’N,110°W)日出东北,日落西北,由于纬度较高,日出和日落方位偏北较多;且该日正午太阳高度H=90°-(62°26'-23°26')=51°。作图如下:
游客多选择夏季垂钓的理由:夏季太阳高度角大,大奴湖日照时间长或白昼时间长,便于游客灵活安排垂钓时间;夏季水温较高,适宜鱼类集聚,鱼类活跃,进食意愿高,容易上钩;气温较高适宜户外活动或适宜游客旅游,湖泊附近水温较低,气候较凉爽。
25.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热带辐合带,又称赤道辐合带,是在南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的赤道槽内由南北半球的东北信风、东南信风或变向信风(季风)汇合而形成的狭窄的气流辐合区,也是多雨带。在30°E以西的非洲地区,由几内亚季风与其他偏北风构成了热带辐合带。如图为非洲热带辐合带在一年中最南、最北的位置分布图。
(1)指出图甲和图乙所属的季节,并分析几内亚季风的成因。
(2)概括30°E以西的非洲热带辐合带的空间分布特征,并简述该辐合带上多雨的原因。
(3)分析Q地气候的主要特点及成因。
【答案】(1)图甲表示北半球冬季,图乙表示北半球夏季。成因:南半球东南信风带随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越过赤道,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形成几内亚季风(或西南风)。
(2)分布特征:一年中全部都位于北半球,呈南北来回摆动。原因:在非洲热带辐合带上,有来自低纬度地区的大量暖湿水汽,产生大范围的空气对流,水汽不断上升,形成厚厚的积雨云,常伴有雷暴、大风、多雨等天气现象。
(3)主要特点:夏季高温少雨(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成因: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流下沉,高温少雨;冬季受西风带影响,从海洋带来暖湿气流,温和湿润。
【解析】
【分析】该大题结合图文材料,设置三个小题,涉及非洲几内亚季风的成因、非洲热带辐合带的空间分布特征、成因及气候的主要特点及成因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综合思维能力和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小问1详解】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由图示可以看出,图甲东北信风南移,赤道辐合带在赤道附近,说明太阳直射点南移,表示该季节属于北半球冬季;图乙东北信风带北移,赤道辐合带在赤道以北分布,说明太阳直射点北移,表示该季节属于北半球夏季。几内亚季风的成因与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导致的气压带风带的南北移动有关: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南半球东南信风带随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越过赤道,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右偏转,形成西南风即几内亚季风。
【小问2详解】
阅读图文材料,直观读图30°E以西的非洲热带辐合带的空间分布特征:一年中全部都位于北半球,呈南北来回摆动。多雨原因:辐合带是在南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的赤道槽内由南北半球的东北信风、东南信风或变向信风(季风)汇合而形成的狭窄的气流辐合区;有来自低纬度地区的大量暖湿水汽,且由于纬度低,地面受热强烈,产生大范围的空气对流,水汽不断上升,形成厚厚的积雨云,常伴有雷暴、大风、暴雨等天气现象,多对流雨,因此多雨。。
【小问3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观察图中信息可知,Q地处大陆西岸,30-40纬度间,夏季由于太阳直射点北移,Q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气温较高,因此气候干燥少雨;冬季由于太阳直射点南移,盛行西风带随之南移,Q受西风带影响,从海洋带来暖湿气流,气候温和多雨,形成的是地中海气候。
2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左图为某地地质构造及地貌剖面示意图.右图为干旱型冲积扇(旱扇)和湿润型冲积扇(湿扇)示意图。
(1)说出左图中甲、乙、丙三处地质构造的名称,并简述丙地貌的成因。
(2)指出左图中岩体①②的形成顺序及①②岩石形成的地质作用。
(3)从物质来源、动力机制等角度简析冲积扇的形成条件。
(4)简述旱扇和湿扇沉积物颗粒变化的共同特征,并说明旱扇发育面积通常较湿扇小的主要原因。
【答案】(1)甲:断层 乙:背斜 丙:向斜 丙部向斜槽部岩石坚硬,不易被侵蚀
(2)形成顺序:岩体①形成较岩体②晚。①形成的地质作用:岩浆侵入、冷却凝固(或内力作用);②形成的地质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或外力作用)。
(3)河流在山区带来大量泥沙、碎石;在山口处地势降低,流速变缓;泥沙沉积形成冲积扇。
(4)共同特征;沉积物颗粒直径都是自扇顶向扇缘逐渐减小。主要原因:旱扇由时令河冲积形成/湿扇由常流河冲积形成;常流河流量较大/时令河流坦量较小,因此旱扇发育面积通常较湿扇小。
【解析】
【分析】本题以某地地质构造及地貌剖面示意图为材料,设置4个小问,主要考查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影响。
【小问1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处岩层出现断裂错位,因此属于断层构造;乙处岩层中心老两翼新,为背斜构造;丙处岩层中心新两老,属于向斜构造。丙处出现地形倒置,原因是由于槽部受挤压,岩石坚硬,不容易被外力侵蚀,最终形成山地。
【小问2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②岩层被①岩层穿过,根据岩层的穿插规律,②较早,①较晚。①为侵入岩(花岗岩),形成的地质作用为内力作用,具体过程为岩浆侵入、冷却凝固;②为沉积岩(页岩)形成的地质作用为外力作用,具体过程为沉积作用、固结成岩。
【小问3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旱扇和湿扇都是由于流水的沉积作用形成的,河流在山区带来大量泥沙;在山口处流速变缓,泥沙沉积,形成冲积扇。
【小问4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两者都是流水沉积形成的,因此颗粒物都呈现出由扇顶到扇缘逐渐减小的特点。旱扇是由时令河冲积而成的,时令河的水量小,因此带来的泥沙量有限,旱扇的规模较小;湿扇是由常年河流冲积而成的,河流的流量大,携带泥沙多,因此规模较大。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溧阳市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苏省溧阳市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6), 符合该模式的人口迁移是, 影响上海市兴起的主要因素是, 推测画家徐扬的家乡最可能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如皋中学高一下学期6月阶段检测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苏省如皋中学高一下学期6月阶段检测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泰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泰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