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 地形和地形图-选择题常考题(浙教版)-浙江省七上学期科学期末试题选编
展开
这是一份3.7 地形和地形图-选择题常考题(浙教版)-浙江省七上学期科学期末试题选编,文件包含B1U2LT课件ppt、1Listentothephonecallandanswerthequestionsmp3、2Listenagainandcompletethetablewiththewordsyouhearmp3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A.A处的地形为陡崖
B.乙山路比甲山路坡度更缓
C.李庄位于吴庄的东北方向
D.吴庄比李庄更有可能遭受泥石流危险
2.(2022秋•新昌县期末)如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点在D点的正西方向
B.E处的地形为鞍部
C.若在图上测得CD的长度为2厘米,则实地距离是100米
D.分别从A点和B点出发,沿虚线登上山顶C,坡度较陡的路线是AC
3.(2022秋•东阳市期末)某校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户外活动专业人员的带领下到学校附近开展野外考察活动,如图所示为考察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B地为峭壁,适合攀岩
B.小溪的流向是自西北向东南
C.从E点爬到山顶A比从C点爬到山顶A更容易
D.在地图上D到F的直线距离为3厘米,两地的实际距离为3千米
4.(2022秋•金华期末)小科从如图所示的等高线地形图中得到以下信息,其中正确的是( )
A.E处是山脊
B.A处比B处海拔高
C.CB坡度比DB坡度更陡
D.B,D两地的相对高度是200米
5.(2021秋•苍南县期末)如图为某山区等高线地形图,若某科学探险队在该山区考查时需要露营,从避免突发山洪的角度考虑,最不适宜宿营的地点是( )
A.AB.BC.CD.D
6.(2021秋•上城区期末)某兴趣小组组织户外实践活动,如图为搜集到的目的地等高线地形图,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
A.图中B处为最高峰
B.CB坡度比DB坡度更陡
C.C处高度高于D处
D.B、D两地的相对高度是100米
7.(2021秋•西湖区期末)下列等高线地形图中,点P表示山谷的是( )
A.B.
C.D.
8.(2020秋•平阳县期末)我县想借助地理位置打造攀岩旅游项目。如图中人攀爬的铁索栈道应建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的( )
A.位置AB.位置BC.位置CD.位置D
9.(2020秋•西湖区期末)关于图中①、②两幅等高线地形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图表示盆地地形
B.①图的比例尺比②图大
C.甲﹣乙的实际距离小于丙﹣丁的实际距离
D.甲﹣乙的坡度比丙﹣丁的坡度小
10.(2020秋•钱塘区期末)小应从如图所示的等高线地形图中得到以下信息,其中正确的是( )
A.CB坡度比DB坡度更陡
B.A处比B处海拔高
C.E处是山脊
D.B、D两地的相对高度是200米
11.(2020秋•西湖区期末)如图为不同等高线地形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图中①表示陡崖B.图中②表示山峰
C.图中③表示山谷D.图中④表示山脊
二.五种基本地形类型及其比较(共1小题)
12.(2020秋•下城区期末)分析如图所示地形剖面,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丙地的年降水量高于甲地
B.甲地的年平均气温高于乙地
C.丙地的气流湿度往往高于甲地
D.甲、乙、丙三地的植被没有差异
三.地形形成的原因(共13小题)
13.(2022秋•长兴县期末)下列地貌形态的形成,主要是由流水作用引起的是( )
A.沙漠中的石蘑菇
B.火山湖
C.海岸的“怪石”
D.喜马拉雅山
14.(2022秋•玉环市期末)下列地形地貌与风蚀作用有关的是( )
A.沙漠中的石蘑菇B.火山湖
C.冰斗谷D.冲积平原
15.(2022秋•余姚市期末)下列地貌是由地球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
A.火山锥B.迷人的溶洞
C.风蚀蘑菇D.沙岛
16.(2022秋•余姚市期末)如图所示为某双峰山景区局部等高线地形图,旅行者在A位置向南看到的地貌与下列哪个相似( )
A.B.
C.D.
17.(2022秋•新昌县期末)下列地形变化中,主要是由风力侵蚀作用引起的是( )
A.采石场上弯曲的岩层B.角峰
C.流动的沙丘D.三角洲平原
18.(2022秋•宁海县期末)地形形成原因有的来自于地球内部力量,有的来自于外部力量。下列图示的地貌中,其形成的主要作用力不同于其他三者的是( )
A.长江三角洲B.海边的怪石
C.喜马拉雅山脉D.沙漠石蘑菇
19.(2021秋•鄞州区期末)下列地貌形态的形成,主要是由风力侵蚀作用引起的是( )
A.火山湖B.海岸边的怪石
C.喜马拉雅山D.沙漠中的石蘑菇
20.(2021秋•江山市期末)在降水比较丰富的湿润地区,流水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最大。下列地形变化主要是由流水作用引起的是( )
A.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B.新疆北部的风蚀城堡
C.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流动沙丘
D.角峰和冰斗岩
21.(2021秋•平阳县期末)灵昆岛位于瓯江入海口,又名温州岛,是浙江省两个河口冲积岛之一,该岛具有“沙洲绿树,江海一色”的景观特色。形成该地形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力B.流水C.生物D.冰川
22.(2021秋•拱墅区校级期末)小明同学暑假里跟随父母到新疆旅游,其中最难忘的是沙漠的风光,一群群载着游人的骆驼和一起一伏的沙丘,而且沙丘还会缓慢地移动。分析沙丘流动的原因是( )
A.流水的侵蚀作用B.流水的搬运作用
C.风力的搬运作用D.冰川的侵蚀作用
23.(2021秋•温州期末)温州楠溪江的岩石常有凹穴,穴壁光滑如镜,成圆筒状或壶状(如图),多个壶穴贯通后形成狭谷状的“雕岩谷“地貌。形成这种地貌的主要外力因素是( )
A.风力B.流水C.海浪D.冰川
24.(2020秋•台州期末)下列地貌形态的形成,主要是由风力侵蚀作用引起的是( )
A. 沙漠中的石蘑菇B. 火山湖
C. 海岸的“怪石”D. 喜马拉雅山
25.(2020秋•镇海区期末)下列地形变化主要是由流水作用引起的是( )
A.流动的岩浆B.迷人的溶洞
C.移动的沙漠沙丘D.美丽的水库大坝
3.7 地形和地形图-选择题常考题(浙教版)-浙江省七上学期科学期末试题选编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等高线地形图(共11小题)
1.(2022秋•玉环市期末)如图是某地的等高线地形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处的地形为陡崖
B.乙山路比甲山路坡度更缓
C.李庄位于吴庄的东北方向
D.吴庄比李庄更有可能遭受泥石流危险
【答案】B
【解答】解:读图可得,A处是海拔最高处,该部位是山顶;乙等高线密集,山路比甲山路坡度更陡;根据指向标判断,李庄位于吴庄的东北方向;吴庄位于山谷处,比李庄更有可能遭受泥石流危险。
故选:B。
2.(2022秋•新昌县期末)如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点在D点的正西方向
B.E处的地形为鞍部
C.若在图上测得CD的长度为2厘米,则实地距离是100米
D.分别从A点和B点出发,沿虚线登上山顶C,坡度较陡的路线是AC
【答案】B
【解答】解:依据指向标判定方向,C点在D点的西南方向,A错误。
图中E点位于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B正确。
图示比例尺为1:50000,若在图上测得CD的长度为2厘米,则实地距离是1000米,C错误。
依据等高线疏密和坡度陡缓的关系,分别从A点和B点出发,沿虚线登上山顶C,坡度较缓的路线是AC,D错误。
故选:B。
3.(2022秋•东阳市期末)某校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户外活动专业人员的带领下到学校附近开展野外考察活动,如图所示为考察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B地为峭壁,适合攀岩
B.小溪的流向是自西北向东南
C.从E点爬到山顶A比从C点爬到山顶A更容易
D.在地图上D到F的直线距离为3厘米,两地的实际距离为3千米
【答案】C
【解答】解:读图可知,B地等高线重合为陡崖,适合攀岩运动,A正确;据图中指向标判断,小溪的流向是自西北向东南,B正确;从E点爬到山顶A比从C点爬到山顶A更困难,因为E点到A点等高线密集坡陡,C错误;据图中比例尺可知,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千米,在地图上D到F的直线距离为3厘米,两地的实际距离为3千米,D正确。
故选:C。
4.(2022秋•金华期末)小科从如图所示的等高线地形图中得到以下信息,其中正确的是( )
A.E处是山脊
B.A处比B处海拔高
C.CB坡度比DB坡度更陡
D.B,D两地的相对高度是200米
【答案】C
【解答】解:E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该图等高距是50米,A处海拔高度是300﹣﹣350米,B处海拔高度是350﹣﹣400米,A处比B处海拔低;CB等高线密集,坡度比DB坡度更陡;B地海拔高度是350﹣﹣400米,D地的海拔高度是250米,BD两地的相对高度是100﹣﹣150米。
故选:C。
5.(2021秋•苍南县期末)如图为某山区等高线地形图,若某科学探险队在该山区考查时需要露营,从避免突发山洪的角度考虑,最不适宜宿营的地点是( )
A.AB.BC.CD.D
【答案】C
【解答】解:读图可知,图中A处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B位于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C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D处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山谷处容易发生泥石流和山洪,是最不适宜露营的地方。
故选:C。
6.(2021秋•上城区期末)某兴趣小组组织户外实践活动,如图为搜集到的目的地等高线地形图,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
A.图中B处为最高峰
B.CB坡度比DB坡度更陡
C.C处高度高于D处
D.B、D两地的相对高度是100米
【答案】D
【解答】解:读图可知,图中的等高距为50米,A处海拔高度在300~350米之间,B处海拔高度在350~400米之间,B为最高峰,故A正确;
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CB处比DB处等高线密集,坡度更陡,故B正确;
等高线地形图中,两个相邻的山岭之间相对较低处为鞍部,鞍部高度低于两侧的山顶,但高于两侧的山谷,所以C处高度高于D处,故C正确;
B处海拔位于350~400米之间,D处海拔为250米,B、D两地的相对高度位于100~150m之间,故D错误。
故选:D。
7.(2021秋•西湖区期末)下列等高线地形图中,点P表示山谷的是( )
A.B.
C.D.
【答案】C
【解答】解:A图中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P为山顶;B图中P位于两个山顶之间,为鞍部;C图中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P为山谷;D图中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P为山脊。
故选:C。
8.(2020秋•平阳县期末)我县想借助地理位置打造攀岩旅游项目。如图中人攀爬的铁索栈道应建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的( )
A.位置AB.位置BC.位置CD.位置D
【答案】B
【解答】解:读图可知,图中B处为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如图中人攀爬的铁索栈道应建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的B陡崖处。
故选:B。
9.(2020秋•西湖区期末)关于图中①、②两幅等高线地形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图表示盆地地形
B.①图的比例尺比②图大
C.甲﹣乙的实际距离小于丙﹣丁的实际距离
D.甲﹣乙的坡度比丙﹣丁的坡度小
【答案】D
【解答】解:读图可知:
①图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故A不符合题意。
①图的比例尺是1:1000000,②图的比例尺是1:100000,①图的比例尺比②图的比例尺小。故B不符合题意。
①图的比例尺比②图的比例尺小,因此,甲、乙间的实地距离应大于丙、丁间的实地距离。故C不符合题意。
由于甲﹣乙的实际距离大于丙﹣丁的实际距离,所以甲﹣乙的坡度比丙﹣丁的坡度小,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0.(2020秋•钱塘区期末)小应从如图所示的等高线地形图中得到以下信息,其中正确的是( )
A.CB坡度比DB坡度更陡
B.A处比B处海拔高
C.E处是山脊
D.B、D两地的相对高度是200米
【答案】A
【解答】解:读图可知,CB比DB等高线密集,坡度更陡,A正确。
图示等高距为50米,A处海拔位于300﹣350米之间,B处海拔位于350﹣400米之间,因此,A处比B处海拔低,B错误。
E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C错误。
B处海拔位于350﹣400米之间,D处海拔为250米,B、D两地的相对高度位于100﹣150m之间,D错误。
故选:A。
11.(2020秋•西湖区期末)如图为不同等高线地形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图中①表示陡崖B.图中②表示山峰
C.图中③表示山谷D.图中④表示山脊
【答案】C
【解答】解: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①山顶;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②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③山谷;图④表示陡崖(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结合选项。
故选:C。
二.五种基本地形类型及其比较(共1小题)
12.(2020秋•下城区期末)分析如图所示地形剖面,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丙地的年降水量高于甲地
B.甲地的年平均气温高于乙地
C.丙地的气流湿度往往高于甲地
D.甲、乙、丙三地的植被没有差异
【答案】B
【解答】解:丙地位于背风坡,气流湿度往往低于甲地,年降水量低于甲地;甲地气温高于乙地,因为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受地形地势因素影响,甲、乙、丙三地降水和气温不同,植被存在差异。
故选:B。
三.地形形成的原因(共13小题)
13.(2022秋•长兴县期末)下列地貌形态的形成,主要是由流水作用引起的是( )
A.沙漠中的石蘑菇
B.火山湖
C.海岸的“怪石”
D.喜马拉雅山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沙漠中的石蘑菇是风力作用形成的,故A错。
火山湖和喜马拉雅山是由地球的内力作用形成的,故BD错。
岸边的怪石是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故C对。
故选:C。
14.(2022秋•玉环市期末)下列地形地貌与风蚀作用有关的是( )
A.沙漠中的石蘑菇B.火山湖
C.冰斗谷D.冲积平原
【答案】A
【解答】解:读图可知,冲积平原是由河流冲刷作用形成的;而沙漠中的石蘑菇是经由风和风沙流对土壤表面物质及基岩进行的吹蚀和磨蚀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形态;火山湖是地壳运动造成的;冰斗谷是由冰川侵蚀形成的;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A。
15.(2022秋•余姚市期末)下列地貌是由地球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
A.火山锥B.迷人的溶洞
C.风蚀蘑菇D.沙岛
【答案】A
【解答】解:火山锥是由火山活动形成的,为内力作用形成的,A正确。
迷人的溶洞是流水的作用形成,属于外力作用,B错误。
风蚀蘑菇是风力的作用形成,属于外力作用,C错误。
沙岛是风力的作用形成的,属于外力作用,D错误。
故选:A。
16.(2022秋•余姚市期末)如图所示为某双峰山景区局部等高线地形图,旅行者在A位置向南看到的地貌与下列哪个相似( )
A.B.
C.D.
【答案】C
【解答】解:从A的位置看过来左边的山脉更高,右面的山脉低一些;等高线越密集的地方,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疏的地方,坡度越缓,所以看过来左边的山脉越高越陡,右边的山脉矮一些缓一些。
故选:C。
17.(2022秋•新昌县期末)下列地形变化中,主要是由风力侵蚀作用引起的是( )
A.采石场上弯曲的岩层B.角峰
C.流动的沙丘D.三角洲平原
【答案】C
【解答】解:地表形态是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力作用主要包括:地壳运动、火山和地震活动;外力作用主要包括:风力、水力等。四个选项中只有C流动的沙丘是风力作用形成的,采石场上弯曲的岩层是由地球的内力作用形成的,三角洲平原是流水冲积形成的,角峰是冰川侵蚀地貌。
故选:C。
18.(2022秋•宁海县期末)地形形成原因有的来自于地球内部力量,有的来自于外部力量。下列图示的地貌中,其形成的主要作用力不同于其他三者的是( )
A.长江三角洲B.海边的怪石
C.喜马拉雅山脉D.沙漠石蘑菇
【答案】C
【解答】解:长江三角洲,属于水流的作用,属于外力作用;海岸边的怪石,属于水流的作用,属于外力作用;喜马拉雅山,属于地壳运动,属于内力作用;沙漠中的石蘑菇,属于风力作用,属于外力作用。故其形成的主要作用力不同于其他三者的是喜马拉雅山。
故选:C。
19.(2021秋•鄞州区期末)下列地貌形态的形成,主要是由风力侵蚀作用引起的是( )
A.火山湖B.海岸边的怪石
C.喜马拉雅山D.沙漠中的石蘑菇
【答案】D
【解答】解:A.火山湖,是由火山结构火山口水聚集后形成的,不是风力侵蚀形成的,A错误;
B.海岸边的怪石是在海水的侵蚀下形成的,B错误;
C.喜马拉雅山的角峰冰斗谷是在,冰川作用下形成的,C错误;
D.沙漠中的石蘑菇是风力侵蚀作用的结果,D正确。
故选:D。
20.(2021秋•江山市期末)在降水比较丰富的湿润地区,流水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最大。下列地形变化主要是由流水作用引起的是( )
A.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B.新疆北部的风蚀城堡
C.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流动沙丘
D.角峰和冰斗岩
【答案】A
【解答】解: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是水土流失形成的,A符合题意;新疆北部的风蚀城堡、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流动沙丘是由风力作用形成的,角峰和冰斗岩是由冰川作用形成的,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1.(2021秋•平阳县期末)灵昆岛位于瓯江入海口,又名温州岛,是浙江省两个河口冲积岛之一,该岛具有“沙洲绿树,江海一色”的景观特色。形成该地形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力B.流水C.生物D.冰川
【答案】B
【解答】解:灵昆岛位于瓯江入海口,岛西有双昆、单昆、劈牌三座小山中流砥柱,小山东面成为缓冲地带,瓯江与海潮的泥沙淤淀逐成冲积平原,形成该地形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作用,B正确。
故选:B。
22.(2021秋•拱墅区校级期末)小明同学暑假里跟随父母到新疆旅游,其中最难忘的是沙漠的风光,一群群载着游人的骆驼和一起一伏的沙丘,而且沙丘还会缓慢地移动。分析沙丘流动的原因是( )
A.流水的侵蚀作用B.流水的搬运作用
C.风力的搬运作用D.冰川的侵蚀作用
【答案】C
【解答】解:风不断吹过沙丘,风对沙丘的作用力不能使沙丘整个移动,在空气流动作用下,沙子被吹动,所以沙丘还会缓缓地移动,C正确。
故选:C。
23.(2021秋•温州期末)温州楠溪江的岩石常有凹穴,穴壁光滑如镜,成圆筒状或壶状(如图),多个壶穴贯通后形成狭谷状的“雕岩谷“地貌。形成这种地貌的主要外力因素是( )
A.风力B.流水C.海浪D.冰川
【答案】B
【解答】解:壶穴是河流中挟带砂砾石磨蚀河床而产生的圆形凹穴。因急流中常有涡流伴生,砾石便挖钻河床,在水流的磨蚀作用下,往往形成很深的坑穴,由于水流中携带的砾石对坑穴的侧壁进行不断刮擦,使得坑穴壁光滑如镜,其形似井,故B对。
壶穴的形成与风力、海浪、冰川没有关系,故ACD错。
故选:B。
24.(2020秋•台州期末)下列地貌形态的形成,主要是由风力侵蚀作用引起的是( )
A. 沙漠中的石蘑菇B. 火山湖
C. 海岸的“怪石”D. 喜马拉雅山
【答案】A
【解答】解:内力作用主要包括地壳运动、火山和地震活动,外力作用主要包括风力、水力等。四个选项中火山湖、喜马拉雅山是由地球的内力作用形成的;蘑菇石是风力作用形成的,海岸的“怪石”是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
故选:A。
25.(2020秋•镇海区期末)下列地形变化主要是由流水作用引起的是( )
A.流动的岩浆B.迷人的溶洞
C.移动的沙漠沙丘D.美丽的水库大坝
【答案】B
【解答】解:读图可知,流动的岩浆属于地球的内力作用,故A错误。
迷人的溶洞是流水冲积作用形成的,故B正确。
移动的沙漠沙丘是风力作用形成的,故C错误。
美丽的水库大坝是人类的活动形成的,故D错误。根据题意。
故选:B。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3.7 地形和地形图-解答题常考题(浙教版)-浙江省七上学期科学期末试题选编,文件包含B1U2LT课件ppt、1Listentothephonecallandanswerthequestionsmp3、2Listenagainandcompletethetablewiththewordsyouhearmp3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3.7 地形和地形图-填空题常考题(浙教版)-浙江省七上学期科学期末试题选编,文件包含B1U2LT课件ppt、1Listentothephonecallandanswerthequestionsmp3、2Listenagainandcompletethetablewiththewordsyouhearmp3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3.2 地球仪和地图-选择题常考题(浙教版)-浙江省七上学期科学期末试题选编,文件包含B1U2LT课件ppt、1Listentothephonecallandanswerthequestionsmp3、2Listenagainandcompletethetablewiththewordsyouhearmp3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