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洪泉乡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一轮复习模拟试卷 语文试卷(三)(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洪泉乡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一轮复习模拟试卷 语文试卷(三)(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文言文阅读,默写,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试卷(三)
(满分共150分)
A卷(共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如拭(shì) 塞下(sài) 千嶂(zhàng) 人不寐(mèi)
B.浊酒(zhuó) 燕然(yān) 胸襟(jīn) 鬓微霜(bìn)
C.未勒(lè) 羌管(qiāng) 貂裘(qiú) 右擎苍(qín)
D.霹雳(pī) 蛾眉(é) 的卢(dì) 麾下炙(huī)
2.下列语句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那是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是有亡国灭种的危险的时代。
B.他正向古代典藉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C.我们谈到红军,谈到苛捐杂税,谈到她住在这里的生活情形。
D.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
3.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几个月以来,他天天上课迟到,课上玩手机,期末成绩不及格也是不可捉摸的。
B.劳累了一天,大家一躺到床上,就酣然入梦了。
C.革命的浪潮风起云涌,波涛澎湃。
D.这里海拔很高,夜晚更是寒气逼人,很难入睡。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民生问题是今年“两会”的热点,受到了大家的高度关注,随时留心对此的新闻报道。
B.成渝两地联合举办的“爱成都·迎大运”绿道跑步活动,吸引了约一万左右市民参加。
C.成都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鼓励开展夜间消费活动,以此推动经济的增长和复苏。
D.惊闻成都文化名人流沙河先生离世,人们通过线上线下的多种方式寄托对先生的哀思。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5~8题。
甲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乙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5.下列语句中加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怒而飞 怒:振奋,此指用力鼓动翅膀
B.志怪者也 志:志向
C.才美不外见 见:同“现”,表现
D.策之不以其道 策:用马鞭驱赶
6.下列语句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B.去以六月息者也 以其境过清
C.而伯乐不常有 温故而知新
D.其真无马邪 帝感其诚
7.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A.天空辽远,是它真正的景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B.天空辽远,难道是它真正的景色?难道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
C.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D.天色湛蓝,难道是它真正的颜色?难道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
8.下列对选文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两文同写动物,形象迥异。甲文描绘了硕大无比、志存高远的“大鹏”,乙文刻画了不遇伯乐、屈辱而死的“千里马”。
B.两文借物抒怀,情感有别。甲文借“大鹏”迁往南海展现了作者的恐惧,乙文以“千里马
”遭受屈辱表达了作者的愤懑不平。
C.两文语言精当,各具特色。甲文使用“三千里”“九万里”等词,用语夸张,想象雄奇;乙文连用“不”字,言简意赅,引人深思。
D.两文皆为经典,价值各异。甲文的“鲲鹏”超越现实,富有浪漫色彩,影响深远;乙文论说“伯乐”与“千里马”之关系,极具现实意义。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9.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6分)
(1)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描写春天鸟类活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岳阳楼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苦己为人的精神品格。
(3)龚自珍《己亥杂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动形象地诠释了中华民族无私奉献的传统美德。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0~12题。
装在屋顶的“消防栓”
①从太和门走进北京故宫,太和殿气势恢宏的大屋顶便映入眼帘。这种“四面坡”的“庑殿顶”,是传统建筑中规格最高的屋顶样式。庑殿顶前后两个坡面的交界处为“正脊”,正脊两端,各有一个翘起的琉璃装饰。仔细看造型,是对似龙又似鱼的怪兽,大张着嘴,将正脊端头吞入口中。它名叫螭(chī)吻,根据明代文献记载,乃是真龙之子,嘴大好吞。
②把“性属水”的龙之子摆在屋顶,自然是取“辟邪镇宅、避火防灾”的意思。其实,早在秦汉时期,人们就开始在正脊两端插“犄角”。不过最开始,这么做只是为了保护屋脊的连接处,提高房屋安全性,所以犄角也没什么复杂造型,就是个弯曲的构件而已。到了东汉后期,出现了一种传说: 海中有怪兽鱼虬,能激浪降雨,把它安排在屋顶上,可以保护房子免遭火灾。据说鱼虬与鸱(chī)鸟长着相似的尾巴,于是,人们就把屋顶那对犄角的造型改作鸱尾。到魏晋时期,鸱尾已风靡开来。
③然而,早期的鸱尾真的只有尾部——第一,人们只知道鱼虬的尾巴像鸱尾,但它的前半身长什么样却是个谜; 第二,鸱尾是鸟羽造型,不仅美观,还有“羽化登仙”的意味,正合魏晋当时求仙问道的风气。
④时间推移,大约到盛唐,鸱尾突然发生了转型:不只有尾巴,还加上了大嘴卷鼻的兽头、鱼一样的身体,身上还长出了鳞片。人们对它的称呼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从鸱尾变成鸱吻,重点从尾巴转向了口部。这些变化,都是拜一个“外来入侵物种”所赐。
⑤原来,在汉晋时期从印度传入中国的佛教传说中,正妤有种海中巨兽,名叫摩羯,跟鱼虬一样能掀起巨浪。而与神秘的鱼虬不同,摩羯的长相是很明确的,东晋的顾恺之就在《洛神赋图》中画了它:卷鼻阔嘴、兽面鱼身。于是,有人开始按照摩羯的样子,来补全鸱尾缺失的前半身,这才出现了兽头鱼身、大嘴吞脊的鸱吻。不过,这种异域风情的造型,流行期不太长,国人还是更喜欢本土神兽。宋元以后,鸱吻的头部便逐渐“龙化”,并在明清时期,正式变成了龙的儿子螭吻。龙首鱼身是它官方认证的设定,它的大小、颜色、花纹更是成为等级身份的标。
⑥古代木构建筑最大的威胁是火灾,古人将螭吻安于屋顶正脊两端,以祈求这种神兽能为人们消除火灾,然而实际作用却十分有限。螭吻作为一种装饰,被保留至今,它的安放,给中式古建筑曲线屋顶增添了更为丰富的曲线,使屋顶错落有致,富于变化,平添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选自《博物》,有删节)
10.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螭吻最早源于秦汉时期人们为了保护屋脊的连接处,提高房屋安全性,在正脊两端插的“犄角”。
B.鸱尾的造型始于东汉后期,风靡于魏晋时期。
C.鸱尾变成鸱吻,是受到了印度佛教传说中“摩羯”这一物种的影响。
D.人们可以从我国古建筑屋顶上螭吻的形状、大小、颜色、花纹来推断房屋主人的等级身份。
11.螭吻为什么被称为“装在屋顶的‘消防栓’”?(3分)
12.请你根据文章内容分析,螭吻的不断发展变化都受到了哪些因素的影响。(4分)
五、作文(60分)
13.请以“你的光照亮了我的世界”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④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B卷(共50分)
一、诗歌鉴赏(共4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夜到渔家
张籍
渔家在江口,潮水入柴扉。行客欲投宿,主人犹未归。
竹深村路远,月出钓船稀。遥见寻沙岸①,春风动草衣②。
【注】①寻沙岸:是说有人在寻找沙岸泊船。②动草衣:草衣,即蓑衣。春风吹动着他身上的蓑衣。
1.诗歌颈联写到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氛围?(2分)
2.本诗后两联如何写“行客”盼渔人归来的心情变化?试结合诗句进行分析。(2分)
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5题。
范文正公【注】,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
方贵显时,置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有赡。择族之长而贤者主其计,而时共出纳焉。日食,人一升;岁衣,人一缣;嫁女者五十千,再嫁者三十千;娶妇者三十千;再娶者十五千;葬者如再嫁之数,葬幼者十千。
初,公之未贵显也,尝有志于是矣,而力未逮者二十年。既而为西帅,及参大政,于是始有禄赐之入,而终其志。公既殁,后世子孙修其业,承其志,如公之存也。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惟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
(选自钱公辅《义田记》,有删改)
【注】范文正公:范仲淹。
3.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以养济群族之人 济:救济
B.葬者如再嫁之数 数:计算
C.尝有志于是矣 志:志向
D.惟以施贫活族之义 活:使…存活
4.将文中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公既殁,后世子孙修其业,承其志,如公之存也。(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范文正公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简要分析。(4分)
三、名著及现代文阅读(共22分)
(一)名著阅读(4分)
6.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作答。(2分)
太尉喝道:“林冲,你又无呼唤,安敢辄入白虎节堂?你知法度否?你手里拿着刀,莫非来刺杀下官?有人对我说,你两三日前,拿刀在府前伺候,必有歹心。”
林冲为什么带刀进入白虎节堂?请简述此事的前因后果。
7.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作答。(2分)
那怪一闻此言,丢了钉耙唱个大诺道:“那取经人在哪里?累烦你引见引见。”行者道:“你要见他怎的?”那怪道:“我本是观世音菩萨劝善受了他的戒行,这里持斋把素,教我跟随那取经人往西天拜佛求经,将功折罪,还得正果,叫我等他,这几年不闻消息,今日既是你与他做了徒弟,何不早说取经之事,只倚凶强,上门打我?”……
那怪要请行者引见取经人,是为了“将功折罪”,他犯了什么罪被贬下天庭?请简述。
(三)现代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8~11题。
我是你的耳朵
明前茶
①“在这里工作,我最感欣慰的一件事,是学生说,老师,我听到了,听到了刚才打雷的声音,听到了你手里的鼓声。”
②程老师今年37岁,在聋校已工作15年,她的嗓音像一个变声期声带遭受病患的人,沙哑、粗陋,时不时有破音。她自己开玩笑说:“我这嗓子完全成了一面坑洼不平的破锣,敲重了不行,敲轻了也不行……待会儿上课,这面破锣还得往重里敲。”她的办公室里有一只能装1.5升水的大茶瓶,里面长年泡着枸杞子和胖大海,金嗓子喉宝也准备了半抽层,“只能减少一点嗓子眼里的毛刺感,想恢复大学时期的圆涧嗓音,根本不可能了。”
③跟她去听课,只花了十分钟,我马上明白聋校老师的嗓子何以成了这副模样。
④程老师教的是中重度听力障碍的孩子,儿时的疾患是不可逆转的,有的孩子戴上助听器,也只能听到一点点声音,老师上鼓乐兼舞蹈课的目的,是为了让他们仅有的听力变得更敏锐,训练他们集中注意力,强化与这个世界的联络。我看到音乐教室被特意铺上了杉木地板,这是一种质地较软的地板,走上去响动很大,脚底板的震动很厉害。所有的孩子进门前都脱了鞋,有几个穿丝袜的孩子被程老师带到一边,老师从自己的包里拿出短筒棉袜让他们换上。程老师解释说:“丝袜打滑,但不脱鞋又不行,因为要靠老师脚下的用力跺踏,把节拍通过地板的震动传递给孩子们,帮他们理解舞曲的节奏。”也就是说,中度听力障碍的孩子不完全是以耳朵来听到声音,还用他们的脚底板和手心来感受声音——程老师曾为一名学生无法听到鼓声而焦急得嘴上起了燎泡,有一天,她无意识地抓住学生的手,放在震动起伏的鼓面上,孩子马上露出欣喜和豁然开朗的表情:“老师,我听到了!”那是12年前的事,受此启发,聋校的老师筹集资金,把音乐教室、体育教室都铺上木地板。
⑤年复一年,因为用力跺踏,老师脚下的那块地板就会沉陷,换上去的杉木地板颜色和原来的不一样。
⑥一堂鼓乐兼舞蹈课,对我这样外来者的耳朵和心脏都是折磨,鼓声,咚咚咚的跺脚声,老师的喊叫声,学生发音古怪的喊叫声,交织在一起,我开始耳朵发胀,头疼欲裂,胸口像堵了块大石头。
⑦尽管老师如此卖力,课上到一半,仍有一小半的孩子露出茫然的表情。程老师不得不把这一部分孩子召集起来,让他们在她周围围成一个圈,蹲下去,用手掌和脚心同时感受老师舞蹈的节奏。为了让地板的震动更清晰,程老师脱掉了袜子。
⑧还是有女孩不能理解舞蹈的节奏,她冲着弯腰聆听的老师发脾气,嗷嗷叫,再不愿一字一顿地表现自己的不满,而是暴躁地打起了手语,动作幅度大到几乎扇到程老师脸上。
⑨我注意到,一直到宣布下课,程老师都牵着那位挫败者的手,脸上满是平静的神色。
⑩程老师说:“刚来聋校当老师时,遇到这种情况,连老师也会蔫掉好几天。甚至学生哭,老师也跟着哭。后来,校长说:‘这样不行,请你们不要表露同情和挫败,这会进一步刺激这些敏感的孩子,保持自己的坚韧和平静,才能帮助他们。’”
11这番话对程老师启发很大,她后来自学了心理学,完全懂得如何让那个女孩忘掉舞蹈课上的挫败:她带着女孩到外面的花园里去浇花,还跟女孩玩了个游戏:让她闭眼,伸出手来,将清凉的水缓缓地、一滴一滴地滴到她的手心上。我看到,那缓慢的水滴,无声地落下,渐渐地;把女孩满脸的暴躁之气都滤去了。
(摘自《北京展报》,有删改)
8.为了让孩子们感受到声音,程老师采取了什么办法?(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结合具体语境,说说文中画线句子中加粗词语的含义。(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结合文章内容。请简要概括程老师是一位怎样的人。(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本文以“我是你的耳朵”为题有什么妙处?请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语言运用(共12分)
12.央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开播,引发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与参与,我校预开展以“规范汉字书写,领略汉字之美”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1)下面是七(3)班同学们深入调查的结论,请你从中概括中学生提笔忘字的原因。(4分)
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电脑和手机等成了人们离不开的工具。用电脑打字时,许多学生都是使用汉语拼音输入法,而拼音和汉字是互为独立的两个体系。即使有人使用五笔输入法打字,也不需要知道汉字的所有笔画和笔序,久而久之,他们就不再一笔一划地书写汉字。许多学生多数时间沉溺于网络,生活中的大部分信息和知识基本上来自网络,而用于看书的时间非常少,所以才会在提笔写字时忘记了要写的字。
原因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面对这样的原因,你认为中学生该如何做?(4分)
(3)下面语段中有两处语病,请根据提示加以修改。(4分)
汉字开发智力的功能非常显著。儿童通过动手拼玩汉字的笔画和部件,不但会刺激左右大脑细胞的发育,①而且通过观察和分析汉字字形的变化又可增加他们的智力。由于字形变化是有规律的,②因此按照汉字字形变化的规律识字,又可形成按规律学习。这对一生都是有意义的。
第①处用词不当,应把“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
第②处成分残缺,应在___________增加“_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A卷
1.答案:C
解析:擎qíng。
2.答案:B
解析:藉→籍。
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A项,不合语境,“不可捉摸”指不能够预料或猜测。此处应是“意料之中”。B项,使用正确,“酣然入梦”指畅快地入睡。C项,使用正确,“波涛澎湃”指波浪相互撞击,形容声势浩大。D项,使用正确,“寒气逼人”形容寒冷气流的侵袭使人感到难受。
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A项,成分残缺,在“随时”前加“市民”。B项,语义重复,删掉“约”或“左右”。C项,语序不当,将“增长”和“复苏”调换位置。
5.答案:B
解析:志:记载。
6.答案:A
解析:A.介词,在。B.介词,凭借/介词,因为。C.连词,表转折,然而/连词,表顺承,就。D.表示加强诘问语气/代词,他的。
7.答案:C
解析:句子翻译题,可用排除法。“苍苍”是“湛蓝”的意思,排除A、B两项。“其……其……”连用,是“是……还是……”的意思,排除D项。故选C。
8.答案:B
解析:“展现了作者的恐惧”说法错误。作者是想借大鹏依然有所依靠告诉读者人的认识有限,离无所待的逍遥很遥远。
9.答案:(1)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2)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3)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10.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D项,根据第⑤段最后一句,可知螭吻的形状不是等级身份的标志。
11.答案:因为古代木构建筑最大的威胁是火灾,传说中螭吻是“性属水”的龙之子,古人将螭吻安于屋顶正脊两端,是祈求这种神兽能辟邪镇宅、避火防灾,所以其被称为“装在屋顶的‘消防栓’”。(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阅读第②段和第⑥段可知,螭吻是“性属水”的龙之子,将其摆在屋顶,是取“辟邪镇宅、避火防灾”之意。古代木构建筑最大的威胁是火灾,古人将螭吻安于屋顶正脊两端,是祈求这种神兽能帮人们避免火灾。据此不难作答。
12.答案:神话传说的影响;人们对怪兽形象的认知局限;受当时审美观念、社会风气的影响;佛教传说中外来物种的影响;人们对本土神兽的喜爱之情。(结合原文内容陈述也可得分。如:东汉后期受鱼虬传说的影响,人们将屋顶犄角的造型改作鸱尾;人们只知道鱼虬的尾巴像鸱尾,却不知道它的前半身长什么样,故早期鸱尾只有尾部;魏晋时期求仙问道的风气使鸱尾风靡开来;盛唐时受印度传入中国的佛教传说中摩羯这一物种影响,鸱尾变成鸱吻;宋元以后,国人基于对本土神兽的钟情将之逐渐“龙化”,后来鸱吻正式变成螭吻。)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文章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找到相关段落,然后梳理清楚螭吻的发展变化过程,最后联系上下文分析影响其发展变化的因素即可。阅读文章可知,第②~⑤段描写了螭吻的发展变化历程。其中由第②③段可知,秦汉时期屋脊放置的是“犄角”,东汉后期人们受传说影响将其改作鸱尾;鸱尾这一形象的出现与当时人们对怪物形象的认知局限、审美观念、社会风气息息相关。由第④⑤段可知,盛唐时期,受佛教传说中外来物种摩羯的影响,鸱尾变成鸱吻;明清时期,基于人们对本土神兽的喜爱,鸱吻正式变为螭吻。据此考生不难概括作答。
13.答案:【例文】
你的光照亮了我的世界
经过几天的乌云密布、阴雨连绵,天空终于放晴了。我百无聊赖地将头探出窗外,出神凝望着秋日天空被水洗过一般的蓝,任由一束束阳光暖暖地洒在我的脸上。
我扭头关上窗,走进阴冷的房间。阳光灿烂,但它照不进我心底。
这几天来,每天晩上和妈妈的争吵让我厌烦透了。好不容易放了假,这又开始了冷战,家里的氛围实在让人心寒。于是我整天躲在狭小的书房里,任晦暗阴冷侵袭我的心房。
妈妈这会儿在干什么呢?她大概又在楼顶捣鼓她那些花花草草吧。过了中秋时节,家里已只剩玫瑰在开,而且绝没有盛夏时那般硕大、美艳。但是妈妈依然欢欢喜喜,整天围着那几朵“秋日玫瑰”忙活。
女儿!
咦,这是妈妈在叫我吗?我们不是在冷战吗?难道她准备打破僵局,先投降了?我摆出一副高冷的姿态,生硬地应道:“怎么?”
门外妈妈的声音再次响起:“我的手被刺扎了,你来帮我挑出来吧。
“你自己不会吗?”我皱了皱眉。
妈妈的声音小了许多:“我的眼睛,看不仔细……”
我继续埋头看书。但不知怎么的,一种负罪感令我如坐针毡,在坚持了仿佛有半个世纪以后,我终于推门走出去——“刺扎哪儿了?我看看。”妈妈伸岀已经微微发紫的指尖,脸上却溢满了惊喜。她高兴地指点我针线盒放在啷儿,应该怎样把刺顺着纹理挑出来……
我仔细观察妈妈的手指,忍不住问道:“这是什么刺?扎得这么深!”她应着:“哦,是楼上的玫瑰。我看着它们开得实在好看,就去剪一剪枝,你可不知道,这真是个技术活……”妈妈絮絮地说开了,我却没再听下去——
是玫瑰,秋日玫瑰!它们被我的母亲精心爱护着,如今扎伤了母亲的手,却给了我一个跪在她膝前为她挑出刺的机会。我恍然领悟——
“妈,我错了。”
“你啊……”妈妈只是笑着,笑着。
我终于有兴致去楼顶看一看妈妈栽种的花了。果然,在一片深深浅浅的绿中,只有玫瑰开着。我总会首先注意到它那锋利、狰狞的刺,但是再往上看,却是娇美的花啊!妈妈对我,大概也像对这玫瑰一般吧,总想来爱护我,为我剪枝,弄疼了我,也扎伤了自己;但她的爱却是这秋日的阳光,徐徐地照向我,一直照到我的心底,照亮了我的世界。
窗外,又是一片明媚的秋日光景。
解析:【写作指导】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关键词语是“光”“照亮”。这个题目适合写成一篇记叙文,要突出表现的人物是“你”。那么在这里“你的光”,应该取“光”的比喻意义,如人物的精神品质、人物的善举。“照亮了我的世界”,也就是某一个重要的人,帮助了“我”,让“我”拥有强大的精神力量,让“我”从逆境中奋起,等等。
可以着眼于“你”,选择生活中给自己带来精神力量的重要人物来写。可以通过一件事或多件事表现出自己在“你”的引领之下,内心世界充满阳光,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也可以以“光”为线索,选取人物的几个片段,连缀成篇,颂扬“你”的精神品质。可以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和不同的表达方式来表达主题,对人物的刻画可以正面描写,也可以侧面描写;可以运用象征的手法,赋予事物更多的文化内涵,含蓄地表达主题。
B卷
1.答案:幽深的竹林、乡村小路、月、钓船,营造了一种冷落凄清的氛围。
2.答案:颈联首句写“行客”因急切地盼渔人归来而遥望竹林深处的村路,不着一字却把“行客”的焦急心情表露无遗。末两句写天色已晚,钓船渐稀,远远看去,沙堤之上,春风吹拂,一个披着蓑衣的身影出现了,“行客”喜出望外。
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释义辨析能力。“葬者如再嫁之数”意为:丧葬的和再嫁的数目相同。“数”,数目。故选B。
4.答案:①生平喜欢用财物助人,选择关系亲近却很贫苦、关系疏远却很贤能的人,都接济他们。
②文正公去世后,后代子孙治理他义田的事业,继承他好施的遗志,和他在世时一样。
解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①句注意如下词语的翻译:“好”,喜欢;“施与”,以财物周济人;“择”,选择;“亲”,亲近;“贫”,贫苦;“远”,疏远;“贤”,贤能;“咸”,都。②句注意如下词语的翻译:“既”,已经;“殁”,去世;“修”,治理;“承”,继承;“之”,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存”,在世。
【参考译文】
范文正公是苏州人。他生平喜欢用财物助人,选择关系亲近却很贫苦、关系疏远却很贤能的人,都接济他们。
当他富贵显达时,购置了千亩田地,叫作“义田”,用来供养救助全族的人。(使他们)每天有饭吃,年年有衣穿,嫁娶丧葬时,都有供养。他选择族中年长又贤能的人管理账册,再按时共同掌管收支。每天吃饭,每人一升米;每年制衣,每人一匹绢;嫁女的給钱五万,再嫁的给钱三万;娶妻的给钱三万,再娶的给钱一万五;丧葬的和再嫁的数目相同,葬小孩的给钱一万。
先前,范文正公尚未富贵显达时,曾立志设置义田,但他力量不能达到,搁延了二十年。不久他当了西路边帅,接着参与朝廷政事,至此才有俸禄赏赐的收入,来达成他的愿望。文正公去世后,后代子孙治理他义田的事业,继承他好施的遗志,和他在世时一样。他虽然位高禄多,却清贫一生。去世时,自身没有用来入殓的东西,子孙没有用来办丧的东西。只是把布施贫民和养活族人的义行,留传给他的子孙罢了。
5.答案:范文正公是一个乐善好施、自奉俭约、心怀百姓的高风义行之人。
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要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根据第1段“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可知,范文正公是一个乐善好施的人;根据第3段“公之未贵显也,尝有志于是矣,而力未逮者二十年。既而为西帅,及参大政,于是始有禄赐之人,而终其志”可知,范文正公始终心怀百姓;根据“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可知,范文正公是一个自奉俭约的人。
6.答案:高俅企图帮助高衙内霸占林冲妻子,以看宝刀为借口,骗林冲进入军机要地白虎堂,林冲被治罪,刺配沧州。
7.答案:蟠桃会上酒醉调戏嫦娥
8.答案:.跺踏杉木地板,通过地板的震动让孩子感受声音。
9.答案:.加粗的“滤”用在这里,表面上指程老师的滴水游戏很有效,让暴躁的女孩平静下来,深层上则写出了程老师对孩子们的爱和耐心就像这清凉的水,过滤掉了孩子们的暴躁之气,滋润了他们的心田。
10.答案:①热爱工作,无私奉献。②善于观察、钻研。③对待学生不仅细心,而且有耐心。
11.答案: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是贯穿文章的故事情节,揭示文章的主旨,赞美程老师无私奉献的精神。
12.答案:(1)原因一:网络科技的发展,电脑、手机的普及,人们打字多采用拼音输入法。
原因二:许多学生沉溺于网络,看书时间非常少。
(2)多动笔书写作业,不要沉溺网络,上课认真做好笔记,规范书写汉字。
(3)答案:第①处用词不当,应把“增加”改为“提高”。
第②处成分残缺,应在句末增加“的习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35,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学业质量检测(月考二) 语文试卷,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分, 请在横线上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题目, 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洪泉乡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一轮复习模拟试卷 语文试卷(一)(含答案),共14页。
这是一份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洪泉乡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一轮复习模拟试卷 语文试卷(四)(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