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铁路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均表现为热量变化
B. 灼热的炭与水蒸气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吸热反应
C. 农业上将草木灰和铵态氮肥一起施用肥效更佳
D. 工业上用电解熔融的方式冶炼金属铝
【答案】B
【解析】
【详解】A.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除了表现为热量变化,还有光能等形式,A错误;
B.灼热的炭与水蒸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与氢气,有化合价改变,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由于条件为高温,故也属于吸热反应,B正确;
C.农业上将草木灰和铵态氮肥一起施用,铵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会相互促进水解从而损失氮肥肥效,故C错误;
D.为共价化合物,熔融状态下不导电,D错误;
故选B。
2. 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A. 燃烧热为,则有
B. , ;则:
C. 通常状况下,中和热为57.4kJ/ml,则有:
D. ,则:该反应在高温下能自发进行
【答案】D
【解析】
【详解】A.燃烧热为,未指明氢气状态,无法判断气态氢气的燃烧热,A错误;
B.固体硫燃烧时要先变为气态硫,过程吸热,气体与气体反应生成气体比固体和气体反应生成气体产生热量多,但反应热为负值,所以,B错误;
C.中和热是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l水时放出的热量为57.4kJ/ml;酸碱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过程中伴随有沉淀生成热,反应焓变,C错误;
D.该反应,,因此高温下能自发进行,D正确;
故选D。
3. 下列溶液一定显中性的是
A. c(H+)=10-7ml•L-1或pH=7的溶液
B. 酸和碱恰好反应完全的溶液
C. lg=0的溶液
D. 不发生水解的盐溶液
【答案】C
【解析】
【详解】A.常温下,或的溶液,才显中性,A错误;
B.酸和碱恰好反应完全的溶液可能发生水解,不一定显中性,如醋酸钠溶液显碱性,B错误;
C.溶液中,,一定显中性,C正确;
D.不发生水解的盐溶液不一定显中性,比如溶液显酸性,D错误;
故选C。
4. 下列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碳酸的电离:
B. NaHS的水解:
C. 去除废水中的:
D. 的溶解:
【答案】D
【解析】
【详解】A.碳酸为二元弱酸,分步电离:H2CO3H++、H++,选项A错误;
B.NaHS水解得到硫化氢:HS−+H2OH2S+OH−,选项B错误;
C.去除废水中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选项C错误;
D.BaSO4的溶解后形成沉淀溶解平衡:,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5. 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溶液中:、、、
B. 澄清透明溶液中:、、、
C. 溶液中:、、、
D. 由水电离产生的的溶液中:、、、
【答案】B
【解析】
【详解】A.与、、均能发生双水解产生沉淀或气体而不能大量共存,选项A错误;
B.、、、各离子之间相互不反应,能大量共存,选项B正确;
C.与反应生成蓝色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选项C错误;
D.由水电离产生的的溶液可能呈强酸性也可能呈强碱性,若强酸性则不能大量存在,若强碱性则不能大量存在,选项D错误;
答案选B。
6. 下列有关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A. 100mL 1ml/L溶液中的数目为
B. 一定温度下,的纯水中的数目为
C. 一定条件下,1ml和3ml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小于
D. 用电解法精炼铜时,若阳极质量减轻64g,电路中转移电子数目为
【答案】C
【解析】
【详解】A.100mL 1ml/L溶液中,因为亚硫酸根会水解生成亚硫酸氢根和亚硫酸,所以亚硫酸根的数目小于,故A错误;
B.纯水中水电离出来的氢离子和氢氧根浓度相等,一定温度下, 的纯水中氢离子浓度为则物质的量浓度为,但是不知道水的体积无法确定氢氧根数目,故B错误;
C.一定条件下,1ml和3ml完全转化为氨气,转移的电子数为,但是此反应是可逆反应转化不完全所以转移的电子数小于,故C正确;
D.用电解法精炼铜时,若阳极质量减轻64g,减轻的质量包含铜失去电子变成铜离子的质量同时保护惰性金属及其他杂质的质量,所以无法确定电路中转移电子的数目,故D错误;
故选:C。
7. 下列说法符合勒夏特列原理是
A. pH值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溶液稀释相同倍数后,醋酸的pH值较小
B. 锌片和稀硫酸反应过程中,加入少些固体,促进的产生
C. 工业合成氨时采用500℃左右高温而不采用常温
D. 压缩盛有和的透明容器,容器中颜色变深
【答案】A
【解析】
【详解】A.pH值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溶液稀释相同倍数后,因为醋酸电离平衡右移,醋酸的pH值较小,A符合;
B.加入少些固体能形成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B不符合;
C.工业合成氨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NH3的产率应降低,之所以采用500℃,是因为500℃高温铁触媒活性最大,且高温反应速率快,有利于提高NH3的产率,C不符合;
D.压缩容器,增大压强,平衡2NO2(g)⇌ N2O4(g)正向移动,容器颜色应变浅,容器中颜色变深是因为体积缩小,NO2浓度增大,D不符合;
故选A。
8. 下列装置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KMnO4溶液具有强氧化性,需要使用酸式滴定管,选项A错误;
B.石墨、铁和海水形成闭合回路时形成了吸氧腐蚀,铁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使铁更容易生锈,选项B错误;
C.缺少环形玻璃搅拌棒,不能使反应物充分混合反应,另外烧杯之间有空隙,会使热量散失影响实验准确性,选项C错误;
D.制备无水氯化镁时为防止氯化镁水解应在HCl气氛中加热脱水,同时要防止空气中水进入,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9. 下列实验过程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AB. BC. 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氯水中含有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能将pH试纸漂白褪色,用pH试纸无法测得氯水的pH值,A不符合题意;
B.向溶液中滴入少量稀溶液,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增大,溶液橙色加深说明加稀硫酸后平衡向生成的方向移动,可以证明(橙色)(黄色)具有可逆性,B符合题意;
C.由于加入的溶液过量,混合后的溶液可能会不褪色,则不能根据褪色的时间来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C不符合题意;
D.所给的溶液过量,KI和剩余的溶液可直接反应生成AgI黄色沉淀,所以不能证明AgI的溶解度小于AgCl的溶解度,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 催化剂上甲烷化反应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增大的浓度,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含量,加快反应速率
B. 整个甲烷化过程真正起催化作用的物质为和MgO
C. 上述甲烷化过程总反应可表示为
D. 经过一个加氢循环后MgO再次与结合形成碳酸盐,继续一个新的加氢循环
【答案】A
【解析】
【详解】A. 增大的浓度,能增大单位体积内的活化分子数,但不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含量,加快反应速率,故A错误;
B. 催化剂在反应中先消耗,后生成;中间产物在反应中先生成,后消耗;Pd-Mg/SiO2是催化剂,由反应机理可知,CO2甲烷化反应的关键在于加氢,整个甲烷化过程真正起催化作用的物质为Pd,MgO与CO2结合形成碳酸盐经过一个加氢循环后,又得到MgO,MgO也是催化剂,故B正确;
C. 上述甲烷化过程总反应可表示为,故C正确;
D. MgO与CO2结合形成碳酸盐经过一个加氢循环后,又得到MgO,化学性质没有变化,继续参加新的加氢循环过程,故D正确;
故选A。
11. 向一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1ml和一定量的,发生反应: ,的平衡转化率按不同投料比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B. 加入催化剂,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和反应的均不变
C. 点a、b、c对应的平衡常数:
D. 反应温度为,当容器内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答案】C
【解析】
【详解】A.一定条件下,增大水蒸气的浓度,能提高CH4的转化率,即x值越小,CH4的转化率越大,则,故A正确;
B.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无法改变转化率或者焓变,故B正确;
C.由图像可知,x一定时,温度升高CH4的平衡转化率增大,说明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正向移动,K增大;温度相同,K不变,则点a、b、c对应的平衡常数:,故C错误;
D.该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反应,反应进行时压强发生改变,所以温度一定时,当容器内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D正确;
答案选C。
12. 室温下,用含少量的溶液制备的过程如题图所示,已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增大NaF溶液的浓度,可以将沉淀至浓度为0
B. “除镁”得到的上层清液中:
C. 溶液显碱性,则:
D. “沉锰”步骤中的离子方程式为
【答案】D
【解析】
【详解】A.增大NaF溶液的浓度,无法将浓度降为0,A错误;
B.“除镁”得到的上层清液为MgF2的饱和溶液,存在Ksp(MgF2)=c2(F-)•c(Mg2+),即,B错误;
C.溶液显碱性,则说明碳酸氢根的水解程度大于其电离程度,则:,C错误;
D.“沉锰”时锰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反应生成碳酸锰沉淀和二氧化碳,发生的主要离子方程式为:,D正确;
故选D。
13. 下列有关图示原电池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图1盐桥中的阳离子移向ZnSO4溶液
B. 图2中Zn发生还原反应,MnO2发生氧化反应
C. 图3中电池放电时,负极质量减少,正极质量增加
D. 图4电解质溶液采用稀硫酸时,正极反应为O2+4H++4e-=2H2O
【答案】D
【解析】
【详解】A.图1为原电池,阳离子移向正极,Zn为负极,Cu为正极,则盐桥中的阳离子移向CuSO4溶液,A错误;
B.负极上锌失电子,Zn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则MnO2发生还原反应,B错误;
C.铅蓄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Pb-2e-+=PbSO4,正极的反应为:PbO2+2e-+4H++=PbSO4+2H2O,所以正负极质量都增大,C错误;
D.电解质溶液采用稀硫酸时,氧气得电子生成水,正极反应为O2+4H++4e-=2H2O,D正确;
故选:D。
14. 常温下,用溶液分别滴定20.00mL浓度均为的溶液()和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曲线b是滴定溶液的变化曲线
B. 滴定过程可使用甲基橙做指示剂
C. 点①和点②所示溶液中:
D. 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电离常数可知,HX的酸性强于HY,则等浓度的HX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大于HY溶液,溶液pH小于HY溶液,所以曲线b是滴定HX溶液的pH变化曲线,故A错误;
B.强碱溶液滴定弱酸溶液时,应选用酚酞做指示剂,若选用甲基橙做指示剂会使测定结果误差较大,故B错误;
C.由图可知,点①和点②消耗等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相等,得到的都是等浓度的弱酸和弱酸盐的混合溶液,由物料守恒可知,溶液中c(X−)+c(HX)=c(Y−)+c(HY),则溶液中c(X−)—c(Y−)=c(HY)—c(HX)
D.由图可知,点②为等浓度的HX和NaX的混合溶液,溶液呈酸性,点③为HX和NaX的混合溶液,溶液呈中性,点④为NaX溶液,溶液中NaX的浓度越大,水的电离程度越大,则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大小顺序为②<③<④,故D正确;
故选D。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58分。
15. 回答下列问题:
Ⅰ.25℃时,某些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25℃时,盐酸的pH约为______,该溶液中水电离出的______。
(2)少量的通入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3)发生水解反应的水解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25℃时,的水解平衡常数______其电离平衡常数(填“>”或“<”),故溶液显______性。
Ⅱ.请分析如下电化学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4)甲池为______(填“原电池”“电解池”或“电镀池”),通入电极的电极反应式正确的为______。
A.B.
C.D.
(5)当甲池中消耗为1.12L(标准状况下)时,理论上乙池中B极质量增加______g。
(6)丙池中发生的总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为了防止丙池中两极产物相互反应,实际生产中在两极之间设有______离子交换膜(填“阴”或“阳”或“质子”)。
【答案】(1) ①. 1.7 ②. 5×10-13
(2)ClO-+CO2+H2O=HClO+HCO
(3) ①. ②. < ③. 酸
(4) ①. 原电池 ②. C
(5)216 (6) ①. 2NaCl+2H2O2NaOH+H2+Cl2 ②. 阴
【解析】
【分析】装置甲为甲醇燃料电池为原电池装置,是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通入氧气的电极为正极,通入甲醇的电极为负极;乙和丙装置为电解池,与正极相连的为阳极,为负极相连的为阴极,故电解中的电极从左往右,A为阳极、B为阴极、C为阳极、D为阴极,能量转化方式为电能转变为化学能。
【小问1详解】
25℃时,0.02ml⋅L−1盐酸,pH=-lgc(H+)=-lg0.02=-(lg2-lg100)=1.7;c(H+)=0.02 ml⋅L−1,c(OH-)=5×10-13 ml⋅L−1,水电离出的c(H+)和c(OH-)相等,为5×10-13 ml⋅L−1;
故答案为:1.7;5×10-13。
【小问2详解】
少量的CO2通入NaClO溶液中,生成次氯酸和碳酸氢钠,离子方程式为: ClO-+CO2+H2O=HClO+HCO;
故答案为:ClO-+CO2+H2O=HClO+HCO。
【小问3详解】
NaHC2O4发生水解反应C2O+H2O=HC2O+OH-,水解平衡常数Kh=;HC2O的水解平衡常数Kh===1.79×10-13,水解平衡常数Kh其<电离平衡常数Ka2;故NaHC2O4溶液显酸性;
故答案为:;<;酸。
【小问4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甲为原电池,甲醇的电极为负极,KOH为电解液,则电极反应为CH3OH−6e−+8OH−=CO+6H2O,综上所述C符合;
故答案为:原电池;C。
【小问5详解】
标准状况下1.12L O2的物质的量为0.5ml,反应转移电子为0.5ml×2×2=2ml,乙为电解池,B电极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Ag++e-=Ag,转移电子2ml,生成银2ml,质量增加216g;
故答案为:216。
【小问6详解】
氯化钠溶液电解生成氢氧化钠、氯气和氢气,反应方程式为2NaCl+2H2O2NaOH+H2+Cl2,C电极为阳极,发生还原反应,生成OH-,阴离子增加,D电极为阴极,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氯气,阴离子减少,故通电时阴离子从C电极流向D电极,故需要阴离子交换膜;
故答案为:2NaCl+2H2O2NaOH+H2+Cl2;阴。
16. 环成二烯(C5H6)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
Ⅰ.环戊二烯容易反应生成双环戊二烯(C10H12):2C5H6(g)C10H12(g)。不同温度下,溶液中环戊二烯(C5H6)浓度(初始浓度为1.5ml·L-1 )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1)反应开始至b点时,用双环戊二烯(C10H12)表示平均速率为_________ml·L-1·h-1 (小数表示)。
(2)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a点的正反应速率___________b点的逆反应速率(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Ⅱ.可用环戊二烯(C5H6)制备环戊烯(C5H8)。有如下反应:
反应i:C5H8(g)C5H6(g)+ H2(g) ∆H1=+100.3kJ·ml-1
反应ii:2HI(g) H2 (g) + I2(g) ∆H2=+11.0 kJ·ml-1
反应iii:C5H8(g) + I2(g) C5H6(g) + 2HI(g) ∆H3
(4)反应iii的焓变∆H3=___________kJ·ml-1
(5)某温度时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碘和环戊烯发生反应iii,起始总压为P0,平衡时总压为1.2 P0。
①平衡时环戊烯(C5H8)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
②用平衡分压(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压强平衡常数Kp =______。
A. B. C. D.
③达到平衡后,欲增加环戊烯(C5H8)的平衡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
A.加压 B. 适当升高温度 C.增大环戊烯C5H8的浓度 D.适当降低压强
【答案】(1)0.45
(2)小于 (3)大于
(4)+89.3 (5) ①. 25 ②. A ③. BD
【解析】
【小问1详解】
反应开始至b点时,用环戊二烯表示的平均速,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双环戊二烯()表示的平均速率为;
【小问2详解】
由图象可知,相同时间内,环戊二烯()浓度变化量时小于,说明时反应速率小于,温度越低,反应速率越慢,故小于;
【小问3详解】
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故a点的正反应速率>b点的正反应速率,b点未到达平衡状态,反应正向进行,b点的正反应速率>b点逆反应速率,故a点的正反应速率>b点的逆反应速率;
【小问4详解】
由盖斯定律ⅰ-ⅱ可得反应ⅲ:
;
【小问5详解】
①某温度时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量的碘和环戊烯发生反应ⅲ,设充入碘和环戊烯的物质的量均为1 ml,
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重之比,则,解得,平衡时环戊烯()的体积分数为;
②该反应的,故选A;
③达到平衡后,欲增加环戊烯的平衡转化率,需要使平衡向着正向移动,该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增大的正反应,且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故可采取的措施有适当升高温度、适当降低压强,故选BD。
17. 邻苯二甲酸(分子式为,)常用表示)是一种二元弱酸,,,邻苯二甲酸样品中含有少量杂质(不参与反应),某同学现用中和滴定的方法测定邻苯二甲酸样品中邻苯二甲酸的纯度(质量分数)。
(1)用NaOH固体配制250mLNaOH标准溶液,必须使用的仪器除天平、烧杯、玻璃棒、量筒外,还需要______、______。
(2)将NaOH标准溶液装入_____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该滴定管在注入NaOH标准溶液之前,需要进行的上一步操作是______。
(3)盛放NaOH标准溶液的滴定管,滴定前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尖嘴部分无气泡,则测得该样品中邻苯二甲酸的质量分数将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4)称取2.50g邻苯二甲酸样品,配制成100mL溶液,用酸式滴定管量取10.00mL待测液于锥形瓶中,并滴入2~3滴______试液作为指示剂。
(5)有关数据记录如表:
第一次滴定前、后滴定管中液面位置如图所示,则该次滴定所消耗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为______mL。
滴定前 滴定后
(6)到达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
(7)根据所给数据,该邻苯二甲酸样品中邻苯二甲酸的质量分数为______(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答案】(1) ①. 250mL容量瓶 ②. 胶头滴管
(2) ①. 碱式 ②. 检查是否漏水
(3)偏高 (4)酚酞
(5)24.60 (6)当加入最后半滴氢氧化钠标准液,锥形瓶内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
(7)81.67%
【解析】
【小问1详解】
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要的实验用品有天平、烧杯、玻璃棒、量筒,还需要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小问2详解】
氢氧化钠属于碱,应装入碱式滴定管,滴定管使用之前需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
【小问3详解】
若滴定前尖嘴有气泡,滴定后尖嘴无气泡,则读取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消耗体积偏大,测得该样品中邻苯二甲酸的质量分数将偏高。
【小问4详解】
由于滴定终点溶液显碱性,因此酚酞可以作为邻苯二甲酸和氢氧化钠中和滴定的指示剂。
【小问5详解】
滴定前读数为0.30mL,滴定后读数为24.90mL,此次滴定消耗的氢氧化钠的体积为24.90-0.30=24.60mL。
【小问6详解】
到达滴定终点的现象为:当加入最后半滴氢氧化钠标准液,锥形瓶内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则达到滴定终点。
【小问7详解】
三次滴定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液的平均体积为24.60mL,根据关系式H2M~2NaOH,锥形瓶内邻苯二甲酸的物质的量为,2.50g邻苯二甲酸样品中邻苯二甲酸的物质的量为,邻苯二甲酸的质量分数。
18. 某科研小组设计出利用工业废酸(主要成分为稀硫酸)浸取某废弃的氧化铜锌矿(主要含CuO、ZnO和)的方案,实现废物综合利用,如图所示。
已知:各离子开始沉淀及完全沉淀时的pH如下表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堆浸时,为了提高浸出效率可采取的措施有(任写1种):______。
(2)堆浸时产生的矿渣主要成分是______。
(3)物质A的作用是______,可使用下列物质中的______。
A. B. C. D.
(4)除铁过程中加入氨水的目的是调节溶液的PH,PH应控制在______范围。
(5)物质B可直接用作氮肥,则B的化学式是______。
(6)除铁后得到的可用KClO溶液在碱性环境下将其氧化得到一种高效的多功能水处理剂―,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答案】(1)粉粹矿石、适当加热
(2)
(3) ①. 将氧化为 ②. BC
(4)3.2≤PH<6.2
(5)
(6)
【解析】
【分析】氧化铜锌矿经废酸浸取后过滤,可得到硫酸铜、硫酸锌溶液,向酸浸液中加铁可还原出铜,经过滤可得铜和硫酸亚铁、硫酸锌的混合液,然后加入A和氨水,将亚铁转化为复氧化铁沉淀而除去,后向滤液中加氨水等将锌离子转化为,最后焙烧受热分解得到氧化锌。
【小问1详解】
堆浸时,可通过将氧化铜锌矿粉碎搅拌或加热提高浸出效率;
【小问2详解】
不溶于酸,故堆浸时产生的矿渣主要成分是;
【小问3详解】
物质A的作用是将氧化为,可作氧化剂且不引入新的杂质的是和;
【小问4详解】
从图表数据可知,铁离子沉淀完全的PH为3.2,锌离子开始沉淀的pH为6.2则除铁pH范围为3.2≤PH<6.2;
【小问5详解】
因所用废酸为硫酸,B又可作氮肥,所以B为;
【小问6详解】A.如图可排出盛有溶液滴定管尖嘴内的气泡
B.保护铁件
C.测定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的中和热
D.制备无水氯化镁
实验目的
实验过程
A
粗略测量氯水的pH值
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氯水点在pH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B
证明(橙色)(黄色)具有可逆性
向溶液中滴入少量稀溶液橙色加深
C
根据褪色时间来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向2支试管中加入少量同体积、同浓度的草酸溶液,再分别加入过量同体积、不同浓度的溶液
D
证明AgI溶解度小于AgCl溶解度
向2mL0.1ml/L溶液中先滴加4滴0.1ml/L KCl溶液,再滴加4滴0.1ml/L KI溶液
弱电解质
HClO
电离常数
序号
待测样品溶液体积/mL
NaOH标准溶液/mL
滴定前的刻度
滴定后的刻度
消耗的体积
1
10.00
2
10.00
0.10
24.68
24.58
3
10.00
1.23
25.85
24.62
离子
开始沉淀时的PH
6.34
1.48
6.2
完全沉淀时的PH
9.7
3.2
8.0
重庆市铁路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重庆市铁路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共22页。
重庆市杨家坪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重庆市杨家坪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部分学校(九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附答案): 这是一份重庆市部分学校(九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附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1N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