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附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附答案)01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附答案)02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附答案)03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附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附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 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近年来,讲好中国故事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中国故事的来源与路径多种多样,从民间故事中寻找资源是一种有效方式。许多古老的神话传说、民间童话等都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文脉气象,是能够彰显中华传统文化魅力的中国故事。但对这样的中国故事,大多停留在收集和整理的层面上,缺少有效的改编、重述、传播与推广,使之大众化,回到今天的读者中间。如果对民间文学中的“好故事”加以改编,变成适合儿童阅读和家庭教育的故事,让中国故事滋养童心、影响童年、引领成长,就更有价值了。
    ②民间童话、神话传说是人类的童年叙事,也是文学艺术的原始叙事。美国叙事学家伯格就说过,作为原始叙事的童话的各种因素在经过派生和发挥之后,可以引发出大多数其他通俗文化样式。他曾以一篇欧洲的民间王子和公主的童话故事为例,来分析其中的叙事元素,认为其中就包括了不同的通俗文学样式的萌芽:怪动物(恐怖小说的元素)、出发去寻找被绑架的公主(侦探小说的叙事元素)、类似于火箭飞船的魔毯(科幻元素)、与怪物搏斗(动作冒险小说的元素)、与公主结婚(浪漫故事元素)。伯格的这种童话叙事学分析说明,民间童话作为人类童年叙事对后来的叙事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今天,科幻小说、探险故事和侦探小说等很多通俗文学样式,都是有民间故事这个根的。
    ③除此之外,要充分认识民间故事改编的价值和意义。欧洲儿童文学的现代化发展进程,经历了一个民间故事的改编期。它们直接影响了家庭和孩子的成长,也奠定了欧洲人的童年阅读,为后来的儿童文学创作、儿童读物出版及语文教育奠定了广泛的读者基础,甚至直接推动了欧洲现代学校教育与文学经典的接受和传播。
    ④不过,民间故事的改编并不容易。改编和重述,不是抄写与重复,而是再创造,用新的语言和思维,用现代观念来再现民间故事的魅力,也使民族传统文化得到重新传播与发扬。同时,改编要考虑最大的读者群。过去,也有一些对我国传统的民间故事、民间童话的改编和重述,但都是按照成年人的理解与接受来改编的,而很少按照《格林童话》的方式来改编。格林兄弟在改编和重述中将之定位为“儿童与家庭故事”,这是《格林童话》得以广泛传播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说,民间故事要真正改编成广受欢迎的“中国好故事”,要尽量符合儿童的接受需求,使之儿童文学化,这样才能进入家庭教育和语文教育的通途。
    ⑤民间故事的改编和重述,需要抓住精神要素,把传统文化中值得传承的元素保留下来。说得直白一些,改编中国民间故事,就是要留存中国人的价值观和中华美德等核心元素。同时需要善于运用恰当的形式,比如,俄国诗人普希金改编《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时将民间童话改编成了童话诗,使之成为经典并广为流传。值得肯定的是,目前有一些出版社推出了中国神话和民间故事的绘本,受到了少儿读者的喜爱。这一点,与过去的连环画受到儿童读者喜爱是同样道理。
    ⑥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的新时代背景下,民间故事的价值亟待重估。民间故事可以和创意写作、儿童教育学科有机融合,把民间故事的整理和研究,与创造性改编、重述及儿童教育的需求结合起来, 用纯正的中国故事,滋养中国孩子的美好童年。
    (摘编自谭旭东《以新语言和新思维唤醒民间故事》)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我们对许多民间故事大都还只停留在收集和整理的层面上,缺乏有效的改编和重述。
    B. 美国叙事学家伯格认为,现代大多数其他通俗文学样式起源于欧洲的民间童话故事。
    C. 欧洲现代学校教育与文学经典的接受和传播与欧洲经历过民间故事改编期密不可分。
    D. 目前一些出版社在形式上做出改变,推出了中国神话和民间故事绘本,这值得肯定。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借用美国叙事学家伯格的分析,充分阐述了必须认识到民间故事价值的观点。
    B. 文章通过对欧洲儿童文学的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分析引出对民间故事如何改编的论述。
    C. 文章第④段具体分析了我国民间故事改编和重述的过去与现状,引导人们认识其价值。
    D. 文章第⑤段从内容与形式两个角度,分析论述了对民间故事进行改编和重述的方法。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我国过去缺乏大众化的民间故事是因为对民间故事的改编、重述没有考虑到读者群。
    B. 只有将民间故事变成适合儿童阅读和家庭教育的故事, 民间故事才有自身存在价值。
    C. 要做好民间故事的改编和重述,就必须抓住其中所蕴含的值得人们传承的精神要素。
    D. 民间故事只要能够用新的语言和思维来改编,就可以进入到家庭教育和语文教育中。
    (二) 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 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大家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当我们想要解除烦恼时,想来想去兜了一个圈子之后,结果依然回到烦恼的原点。这样的循环论证几乎随处可见。让我们来感受一下循环论证的套路吧。
    甲因为遭遇堵车而错过了与乙约好的时间,他正在说明原因。我们来听一下他们的对话。
    甲: “我遇到堵车,错过了与你约好的时间,非常抱歉。”
    乙: “你说的话不可信。”
    甲: “为什么不相信我?”
    乙: “我觉得你像是在胡说。”
    甲:“为什么你会这么想? ”
    乙: “因为你的不可信性格。 ”
    其实,乙最后的这句“因为你的不可信性格”和第一句“你说的话不可信” 的意思几乎完全相同。也就是说,乙与人争辩时用的是来回兜圈子的循环论证。循环论证的主张看上去像是在说明理由,但它却不是表达正确主张的逻辑。因为,如果“甲有不可信性格”,那么“甲是在胡说”是正确的。但是,最关键的“为什么不相信甲”的理由,却没有在对话中出现。循环论证很容易使人陷入“按既定的结论思考问题”的陷阱中。
    在定义词汇时,有时也存在循环论证。例如,假设用“东是面向北时的右侧”来定义“东” 。同时,用“右是面向北时的东侧”来定义“右”。那么,这就是循环论证的定义。像这样在定义词汇时采用的循环论证也称为“循环定义”。循环定义对于只知道“东”或者“右”的其中一人而言,这样的说明才是有用的;而对于既不知道“东”也不知道“右”的幼儿而言,这样的说明就没用。
    悖论是指看上去没有什么问题,但实际上包藏着矛盾的一种状态。在悖论中常常使用循环论证。悖论有各种各样,其中非常有名的一个称为“说谎者悖论”。例如,有一名男子自称“我是说谎者”。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假设。但是,如果要分析一下这句话是对的还是错的,那么就会陷入循环论证,进入“不能确定答案”的状态。首先,假设该男子是个说谎者,那么,他说的话就是假的。 “我是说谎者”这句话是谎言。但是,这和“该男子是个说谎者”的假设矛盾。
    现在假设该男子不是说谎者,该男子说的“我是说谎者”就是真的,那就又一次和假设矛盾。这就是一个来回兜圈子的循环论证。
    从逻辑角度来论证科学的正当性的“归纳法”,也会陷入“归纳法悖论”中。科学,就是推导出隐含在自然万物中的普遍法则。例如,我们是从“一旦松手,苹果就会从手中落向地面”等这样的观察中推导出万有引力定律的。那么, “为什么万有引力定律是正确的?”那是因为“万有引力定律至今经过无数实验证明是正确的,从来没有得到与之矛盾的结果。” “因为至今是正确的,所以凭经验得出今后也会永远正确”的推论,就是“归纳法”。科学,就是根据归纳法推导出自然万物中的普遍法则。
    那么,归纳法是否绝对正确呢? 至今正确的自然法则,会不会一夜之间变得不正确了?这个问题的回答之一就是“自然界在相同条件下做出相同表现” 的“自然齐一律”。假设这个原理是正确的,那么,只要今天的条件和昨天完全一样,一旦松手,苹果还是会和昨天一样落地。因此,人们就相信至今正确的自然法则,在今后仍然正确。那么,为什么“自然齐一律”至今依然正确呢?这个问题的回答就是“自然齐一律”一直都是正确的。但是,这个逻辑就是归纳法的逻辑。也就是说,用归纳法来证明归纳法是正当的,这就是循环论证。
    科学能够准确预测大自然的现象,在社会上也获得巨大成功,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即使是怀疑归纳法的人,每天也在享受着科学带来的恩惠。为了证明科学的合理性,人们一直在尝试证明作为其根据的归纳法的合理性。但无论怎样往前追溯,仍然不能跳出循环。关于“用什么逻辑能够证明看似毋庸质疑的科学合理性”这一问题,科学哲学家至今仍在努力探求。
    (摘编自三泽龙志《循环论证——来回兜圈子的谬误》,陈敏译)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乙没有给出“为什么不相信甲”的理由,他的争辩只是看上去像是在说明理由, 实则是在来回兜圈子地循环论证。
    B. 循环定义采用循环论证来定义词汇,对于不理解定义中用来相互证明的两个概念的人来说,很难产生认知作用。
    C. 作者认为悖论有隐蔽性,对此认真分析,就会出现自相矛盾的推理情况,导致答案无法确定, 陷入循环论证怪圈。
    D. 归纳是从认识研究个别事物到概括一般性规律的推断过程,从逻辑角度来看,科学领域的归纳法也是循环论证。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循环论证的主张看上去有形式上的理性,但很容易使人陷入“按既定的结论思考问题”的陷阱,循环定义可能就有这个特点。
    B. 庄子认为用言语表达出来的道理都会令原来的意思大打折扣,得出“言尽悖”的结论,庄子的这个论断属于“说谎者悖论”。
    C. 科学合理性是基于经验的判断,依据“自然齐一律”,人们认为至今正确的自然法则,今后仍然正确,这在逻辑上经不起推敲。
    D. 作者从生活谈到科学,列举种种循环论证的情况,指出科学哲学家也无法解决此问题,这让读者认识到循环论证几乎随处可见。
    6. 作为一篇有关逻辑的科普文章,本文具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并说明。 (6分)
    (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 题。
    老街吃家
    刘建超
    ①老街人爱把食客分为三种。
    ②一种为吃货。吃货是最招饭铺里待见的那群人,想生意兴隆,就要有成群结队的吃货。吃货只管饭菜顺口,呼呼啦啦尽往嘴里扒拉食物,撑得肚圆胃胀,打着饱嗝方舒服。一种称吃客。吃客是店里的老主顾,熟悉大厨手艺,而大厨也知吃客口咸口酸,调剂得吃客味蕾全开。据传有位吃客跟着大厨吃了十几年炒面,大厨换主家,吃客一路相随不离不弃。一日大厨有事,就让徒弟给吃客做了炒面。炒面上桌,吃客只吃了一口就吐了,说这不是你家大厨的手艺。徒弟只好把炒面端回。大厨一笑,把炒面倒回锅里,双手抓面揉搓了几下说中了,徒弟再端上去,吃客尝一口,嗯嗯,就是这个味。还有一种人被称为吃家,被称为吃家在老街就是最高荣誉了,他们类似于在电视餐饮大赛节目中的美食家评委,会吃会做会摆活,譬如今天要给您说的费爷。
    ③老街很古老,九个朝代的皇帝都曾建都于此,老街人开店做生意也或多或少地滋生了些情怀,即便是用柴米油盐酱醋茶也期望能调剂出古都的文化底蕴,这样显得有格调、有格局。老街吃家就能把吃文化张扬得流光溢彩。
    ④正是清晨匆忙时分,街上都是急匆匆奔走的人,许多人手里拿着早点,边走边吃。费爷一身休闲唐装,脚踏千层底布鞋,背着手,仰着头,平稳走在老街青石板路上。
    ⑤熟人打招呼,费爷,您老去哪啊?费爷头不低,步不停,喝汤。您老今儿个是去哪家喝汤?大石桥火街羊肉汤。
    ⑥火街羊肉汤?才开张的铺子啊。您这“老吃家”去给新铺子捧场?
    ⑦费爷微微笑着,不再回话,踏上大石桥。
    ⑧老街有句谚语:吃喝不用瞅,只管跟着吃家走。费爷的身后就跟随了一群吃货。
    ⑨生在古城,食在老街。外地人来老街吃个热闹,老街人却是要吃门道的。
    ⑩在古城开个汤铺不难,难的是在老街开个汤铺子。老街人喝汤都喝成精怪了,嘴巴刁钻认熟欺生,爱追老店铺,不太凑新店铺的热闹。你若开个新汤铺子,如果没老街吃家的光顾,三五年也别想在老街兴起。啶, 还就这么邪。
    ⑪费爷是老街公认的“老吃家”。老街洋洋十里,上百家的饭铺,他都能给你数叨一遍。费爷对老店铺的饮食文化故事更是如数家珍。在老街,吃着佳肴,听着吃家给你数叨着店铺的趣闻轶事,那才算得上享受。
    ⑫费爷站在铺子前,并不急着进店,背着手看着店门上方的牌匾。
    ⑬费爷自言自语道,火街羊肉汤这几个字撇捺放纵,笔画粗重,尤其这火字,夸大捺脚,雄健足可扛鼎。颜黄融化合度,磅礴大气。不必见款就知是老街写家高德位的风格,定是高德位的后人高满堂所书,
    ⑭火街羊肉汤的老板叫袁成,四十开外的豫西汉子,憨厚豪爽。老板袁成迎出店外,拱手作揖连连点头称是。
    ⑮费爷进店坐下,一碗羊汤,不放盐,不放辣,两个火烧。随着费爷一同进店的人也附和着,一碗羊汤, 不放盐,不放辣,两个火烧。
    ⑯费爷说,火街,又叫双龙街。诞生了宋太祖赵国胤、宋太宗赵光义两位天子。据传太祖诞生时,赤光照耀,满街通红,故名火街。
    ⑰咱们老街人的生活习俗就是从宋朝那会儿延续下来的。羊汤也是太祖太宗的喜好,火街的羊肉汤可是强势了上千年了呀。
    ⑱羊汤端上,费爷端起碗先嗅了嗅,嘴贴着碗沿轻啜一口,懂行的都知道,老街人喝羊汤是喝甜汤的,这个甜就是不放盐、淡的意思。
    ⑲熬羊骨头汤你也达到七八成了,费爷说。上好的羊汤,羊,要当天宰杀,羊骨砸断铺在锅底,再将成坨的羊肉羊杂铺在羊骨之上,放入自家的香料秘方,一锅汤烧开,中途不能再兑水,慢炖八个小时以上,这叫原汤原味。
    ⑳费爷又夹起一片羊肉,眯着眼看看,放入口中慢嚼,说,羊是当地改良品种的绵羊,远闻清香,近闻不膻,肉质鲜嫩,味美清口。
    ㉑费爷有滋有味地又喝了几口汤,说,添汤,双份辣。
    ㉒吃货也跟着喊,添汤,双份辣。火烧一掰四牙儿,泡入红油汤中,呼呼啦啦满屋人喝得热汗淋漓,大呼过瘾。
    ㉓费爷说,这汤稍显不足的是你用的葱花是外地大葱,应该用本地南关小香葱,压膻气,入味快,不粘牙。
    ㉔袁老板点头称是。
    ㉕袁老板的妻子,望着费爷的背影,说,费爷帮着咱开这汤馆,咱这汤真有费爷说的那么好?
    ㉖哀老板看着腿有残疾的妻子,想着家里卧床不起的儿子,没接话,只望向外面。太阳已升上了丽景门,老街, 就笼罩在温润的阳光下……
    (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开头先对老街食客中的三种类型做了介绍,为后文吃家费爷的出场做了铺垫。
    B. 费爷对袁成熬的羊汤进行了品味和鉴定,虽发现汤有不足处,但仍加以了高度肯定。
    C. 文中叙述了老街一位吃客的故事,旨在通过吃客行为来强化其所占的历史地位。
    D. 文中运用正面和侧面的描写手法对费爷进行了塑造,使人物形象更具有立体感。
    8. 小说的结尾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6分)
    9. 刘建超的“老街”系列小小说既有历史的厚度,又融进浓烈的地方文化气息。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 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 题。
    昌国君乐毅为燕昭王合五国之兵而攻齐,下七十余城,尽郡县之以属燕。三城未下,而燕昭王死。惠王即位,用齐人反间,疑乐毅,而使骑劫代之将。乐毅奔赵,赵封以为望诸君。齐田单欺诈骑劫,卒败燕军,复收七十城以复齐。燕王悔,惧赵用乐毅乘燕之弊以伐燕。燕王乃使人让乐毅,且谢之曰:“先王举国而委将军,将军为燕破齐,报先王之仇,天下莫不振动,寡人岂敢一日而忘将军之功哉!会先王弃群臣,寡人新即位,左右误寡人。寡人之使骑劫代将军者,为将军久暴露于外,故召将军且休计事。将军过听,以与寡人有隙,遂捐燕而归赵。将军自为计则可矣,而亦何以报先王之所以遇将军之意乎?”
    望诸君乃使人献书报燕王曰: “臣不佞,不能奉承先王之教, 以顺左右之心, 恐抵斧质之罪, 以伤先王之明,而又害于足下之义,故遁逃奔赵。自负以不肖之罪,故不敢为辞说。今王使使者数之罪, 臣恐侍御者之不察先王之所以畜幸臣之理,而又不白于臣之所以事先王之心,故敢以书对。臣闻贤明之君,功立而不废,故著于春秋;蚤知之士,名成而不毁,故称于后世。若先王之怨雪耻,夷万乘之强国,收八百岁之畜积,及至弃群臣之日,余令诏后嗣之遗义,执政任事之臣,所以能循法令,施及氓隶,皆可以教于后世。臣闻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之去也,不洁其名。臣虽不佞数奉教于君子矣恐侍御者之亲左右之说而不察疏远之行也。故敢以书报,唯君之留意焉。”
    (节选自《战国策·燕策二》,有删改)
    10. 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3分)
    臣虽A不佞B数奉教C于君子矣D恐侍御者E之亲F左右之说G而不察H疏远I之行也。
    11.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郡县,古代两级行政单位,大体相当今天的省与县;文中指与分封制相对立的地方行政制度。
    B. “惧赵用乐毅乘燕之弊以伐燕”与“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过秦论》)中两“乘”字含义相同。
    C. “何以报先王之所以遇将军之意乎”与“何以知之” (《廉颇蔺相如列传》)两句句式相同。
    D. “收八百岁之畜积”与“鸡豚狗彘之畜” (《寡人之于国也》)两句中的“畜”字含义不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乐毅投奔赵国后,燕惠王非常后悔,主要原因是他意识到自己被左右侍臣蒙蔽了, 竟然让骑劫代替乐毅的职务,这说明他善于自省。
    B. 乐毅在给燕王的回信中写自己之所以回信,是想让燕惠王明察先王任用爱护自己的理由,并进一步表明自己事奉先王的拳拳之心。
    C. 乐毅在给燕王回信中写道:古代君子在交情断绝时也不说对方坏话;忠臣离开本国时也不为自己名节辩白。由此,我们可见其对先王的忠心。
    D. 乐毅在给燕王的回信中,对新主燕惠王听信谗言、用人不当提出了委婉的批评。从中可见,无论是才干还是忠心,乐毅都堪称一代名将。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将军过听,以与寡人有隙,遂捐燕而归赵。 (5分 )
    (2) 执政任事之臣,所以能循法令, 施及氓隶,皆可以教于后世。 (5分)
    (二)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 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完成14—15题。
    题弟侄书堂
    (唐) 杜荀鹤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家山虽在干戈地, 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注】①这是一首题壁诗,是杜荀鹤咏其侄子读书之处而作。作此诗时,恰逢黄巾军起义,战火纷飞。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首联“何事”以反问开篇,表明诗人对侄子谨守礼道却一直未能入仕显达的惋惜。
    B. 颔联上下两句形成对比,以战乱中社会的纷扰反衬弟侄静心、好学、尚礼的品格。
    C. 尾联是对弟侄的勉励之辞,诗人以长辈的身份直抒胸臆,语重心长地鼓励了弟侄。
    D. 这首诗的语言通俗浅近,平易自然,仿佛从诗人心中流出,没有刻意雕琢的痕迹。
    15.诗歌最后一联富有哲理, “寸功”极小, “终身事”极大,暗含了求学要日积月累“寸功”才能从量变到质变的道理。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如何才能做到积“寸功”达到质变。(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 小题,6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李商隐《锦瑟》 “ , ”两句中的数字,引发了后世读者的多种解读。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夸张的手法描写宫人早晨梳妆打扮时的情景,她们倒掉洗脸水后,就会出现“ ”的景象;她们焚香熏衣时,就会出现“ ”的景象。
    (3)唐宋诗词中常借“照镜”来抒发年华易逝、人生易老的感慨的句子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 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 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8题。
    人体的免疫系统分为两种, 一种是获得性免疫, 比如打疫苗后产生的对某种疾病的免疫力;另一种是自然免疫,是指个体发育过程中自然获得的免疫,①或者在感染某种病原体后产生的对该病原体再次侵入的感染状态。
    经过数百万年的演化,我们的免疫系统已经具备自我更新和升级的能力,能随时识别并清除大部分入侵机体的细菌和病毒。然而,②有些病毒依然能成功躲过免疫系统的监视,侵入正常细胞,并复制出更多病毒。当病毒复制到一定数量,③就激活了机体的免疫功能,开始大规模清除受感染的细胞。这一过程可能会导致我们出现发烧和虚弱的症状,④但这是机体正常的治疗反应。第一次感染被抑制住以后,免疫系统会把这种微生物致病的所有过程记录下来。 A ,免疫系统就能够根据“记忆”,很容易、很准确、很迅速地作出反应。
    现实生活中工作压力大,心理负担重,⑤以及情绪不稳定的时候,人们往往容易生病,这是动物神经系统影响免疫系统的表现。 B ,免疫系统的功能就会紊乱,进而出现各种疾病。因此,促进动物神经正常活动, 对增强免疫力有重要作用。
    17.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 个字。(4分)
    18.文中五处划波浪线的句子中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6分)
    (二) 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 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9-21题。
    因为早, 面馆还没有别的顾客。我一边往里走,一边伸出一个指头: “小碗, 不要辣椒, 不要油。 ”
    老板个子不高, 四十多岁的样子。她正在案板上擀面条,抬头看了我一眼,又低头干活, 没有吭声。可能有什么烦心事?我坐下,打开手机,看里边的电子书。
    “不要辣椒?”女人忽然问,左手掀着锅盖,右手搅锅,眯着眼睛躲着锅里腾起的热气。我研究了一下,虽然没有看我,但应该是跟我说话。①先前说的没听见?忘了?强迫性反复确认?我职业病了一下。但还是挤了一点微笑:
    “不要辣椒, ”我说,但又想, 忘了辣椒的事, 也能忘了油, “还不要油啊。 ”就又补充了一下。
    “啊——?”女人拉长了声音,②微张着嘴, 平静着眉眼, 专注地看着我,等我确认。
    “不要辣椒……”我有些有气无力地重复了一遍。
    “哦,不要辣椒啊——?”女人说,继续看着我。我哪里还想说话?就低头假装看书。女人倒是没再问,很快板面热热地端上,真没有辣椒,但红红的油漂了一层。
    19. 材料多次写到要不要辣椒,请简要分析其效果。 (3 分)
    20. 标点符号为文章内容服务,增强文字表现力。文中有两处画横线部分,请任选一处,分析其中的标点是怎样增强表现力的。 (4分)
    21.下面选项的“哪里”与材料中加点的“哪里”的用法最接近的一项是(3分)
    A. “您文化水平高,修养也好,真是个君子啊!” “哪里,哪里!”
    B. 农村和城市, 无论哪里,都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C. 您觉得我哪里做得不好,请直接指出来,不用客气。
    D. 他哪里是不愿意去啊,他是要你亲自邀请才肯答应啊。
    四、写作(60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中国自古以来人才标准讲求德、才、学、识四者兼备,而知识、见识与胆识就构成了重要的人生三“识”。有人说:“必须依‘知识、见识、胆识'三个阶段来提升人性,否则任何努力都将付诸东流。 ”
    请结合以上材料,联系教材课文或时代生活,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知识、见识、胆识”三者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 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字。
    相关试卷

    2023-2024学年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实验学校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实验学校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文件包含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文中有这样的描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补习班)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补习班)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文本二说周华诚的《流水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