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语文朗读宝

    期末复习专练 专题07:诗歌鉴赏 -2023-2024学年 三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题型专练 原卷版(统编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期末复习专练 专题07:诗歌鉴赏 -2023-2024学年 三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题型专练  原卷版(统编版)第1页
    期末复习专练 专题07:诗歌鉴赏 -2023-2024学年 三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题型专练  原卷版(统编版)第2页
    期末复习专练 专题07:诗歌鉴赏 -2023-2024学年 三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题型专练  原卷版(统编版)第3页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期末复习专练 专题07:诗歌鉴赏 -2023-2024学年 三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题型专练 原卷版(统编版)

    展开

    这是一份期末复习专练 专题07:诗歌鉴赏 -2023-2024学年 三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题型专练 原卷版(统编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古诗阅读,将古诗补充完整,作者为什么把西湖比作西子?,请把古诗补充完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诗歌鉴赏(一)
    1.古诗阅读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__________________。
    (1)在横线上把诗句补充完整。
    (2)诗句出自唐代著名诗人 写的《 》。
    (3)后两句诗,让我仿佛看到了这样的画面: 。
    诗歌鉴赏(二)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睛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________________,
    淡妆浓抹总相宜。
    2.将古诗补充完整。
    3.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
    4.晴天西湖的特点是 ;雨天西湖的特点是 。
    A.水光潋滟 B.山色空蒙
    5.诗人抓住西湖________季节的________特征来描绘西湖的风。( )
    A.春季 鲜花B.夏季时 雨时睛
    C.秋季 西子D.冬季 女子
    6.作者为什么把西湖比作西子?
    ​​
    诗歌鉴赏(三)
    山行
    ____,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____。
    7.请把古诗补充完整。
    8.这首诗作者是 代诗人 。
    9.下列诗句描写的季节与这首诗描写的季节相同的是:( )(填序号)
    A.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C.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D.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10.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是我们读古诗常用的方法。读古诗的后两句,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请用自己的话写一写。
    11.描写秋天的四字词语很多,如:“果实累累”。请再写出4个描写秋天的四字词语。
    诗歌鉴赏(四)
    山行
    唐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_____________。
    停车坐爱枫林晚,_____________。
    12.补充诗句。
    13.诗句中“寒山”的意思是 ,“生”的意思是 ,“坐”的意思是 。
    14.诗人描写的是 的景色,从 、 等词语中看出来的。
    15.诗人除了写枫林外,还写了 、 、 ,这四种景物构成了一副秋色图,给人以清新明快的感觉。
    诗歌鉴赏(五)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6.这首诗写的是 季节的景色。
    17.说说你对“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理解。
    诗歌鉴赏(六)
    18.品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山行
    __________________,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__________________。
    (1)请把古诗补充完整。
    (2)这首诗作者是 代诗人 。
    (3)下列诗句描写的季节与这首诗描写的季节相同的是( )。
    A.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C.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D.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4)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是我们读古诗常用的方法。读加点的句子,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请用自己的话写一写。
    (5)描写秋天的四字词语很多,如:“果实累累”。请再写出4个描写秋天的四字词语如: 、 、 、 。
    诗歌鉴赏(七)
    夜书所见
    萧萧 , 动客情。
    ,夜深篱落 。
    19.将《夜书所见》补充完整。
    20.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描写了 时节的景色。
    21.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见:A.对事物的看法、意见 B.会见;会面 C.看到
    夜书所见( ) 很有远见( ) 接见外宾( )
    诗歌鉴赏(八)
    22.阅读下列诗句,回答问题。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 。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这首诗的作者是( )
    A.宋·叶绍翁B.唐·杜牧C.宋·苏轼
    (2)诗中“坐”的意思是( )
    A.乘;搭B.背对着某一方向C.因为
    (3)“ ”应填的诗句是( )
    A.白云生处有人家B.白云深处有人家C.江上秋风动客情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
    A.对深秋山林美景的喜爱
    B.对祖国的热爱
    C.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九)
    追随李白
    本学期我们学了李白的两首古诗,一首是《早发白帝城》,另一首是《望天门山》。
    补全诗句。
    23.朝辞白帝彩云间, 。
    24. ,碧水东流至此回。
    25.《早发白帝城》中提到了两个地名,分别是 和 。其中诗句“ ”烘托了诗人愉快的心情,“ ”夸张地写出了船行的速度之快。
    26.《望天门山》中,“ , ”,这两句静中有动,描绘了一幅壮观的图景。
    诗歌鉴赏(十)
    瀑 布
    叶圣陶
    还没看见瀑布,
    先听见瀑布的声音,
    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
    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山路忽然一转,
    啊,望见了瀑布的全身!
    这般景象没法比喻,
    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
    站在瀑布脚下仰望,
    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
    时时来一阵风,
    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
    27.从诗歌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仿佛 雄伟
    28.瀑布的声音像 ,又像 。
    29.在诗歌第三小节中,作者把瀑布比作 、 、 、 。
    30.诗歌按照 的顺序来描写瀑布的。
    诗歌鉴赏(十一)
    31.古诗文积累与运用。
    (1)连一连。
    朝辞白帝彩云间 白银盘里一青螺
    遥望洞庭山水翠 闻歌始觉有人来
    乱入池中看不见 夜深篱落一灯明
    知有儿童挑促织 千里江陵一日还
    (2)观察这幅以“秋”为主题的图画,最符合这幅图画的诗句是( )
    A.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B.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C.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D.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3)经过激烈地辩论,大家终于懂得了真正的道理。”下面哪句话说明了这种行为的好处。( )
    A.情系和谐校园,唱出你我精彩。
    B.人心齐,泰山移。
    C.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D.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诗歌鉴赏(十二)
    32.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望天门山
    李白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1)将诗句补充完整。
    (2)用“/”划出诗的节奏。
    (3)理解古诗,填空。
    ①诗人的“ ”这句诗写出了浩荡东流的长江冲破天门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
    ②诗人用“ ”这个字,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而且寓含了诗人的 。(怎样的情感?)
    诗歌鉴赏(十三)
    33.阅读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1)这首诗描写的是哪里的景色?( )
    A.洞庭湖B.西湖C.太湖D.长江
    (2)诗人苏轼认为这里的景色是晴天美,还是雨天美?( )
    A.晴天B.雨天C.都美D.都不美
    (3)诗中把什么比作什么?( )
    A.把西子比作西湖B.把水光比作山色
    C.把西湖比作西子D.把山色比作水光
    (4)你推测诗人作诗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
    A.愉快B.平静C.忧伤D.生气
    诗歌鉴赏(十五)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1)这首诗描写的是 (季节) (时间)诗人的所见所想。
    (2)“夜书所见”中“书”的意思是 ,从诗中我们可以知道,诗人写到的事物有 、 、 。
    (3)“动客情”中的“情”主要指诗人 的感情。
    (4)请用自己的话写写这首诗所呈现的画面。
    (5)请你写两句和这首诗具有相似感情的诗句。
    诗歌鉴赏(十五)
    39.读古诗,回答问题。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而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1)解词:擎: 犹:
    (2)这首古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是从哪句话看出来的?
    (3)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诗歌鉴赏(十六)
    读古诗,按要求完成练习。
    所 见
    [清] 袁枚
    牧童骑黄牛,____
    歌声振林樾。____
    意欲捕鸣蝉,____
    忽然闭口立。____
    40.用“/”标出诗句中的朗读停顿。
    41.联系古诗,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意思。(填序号)
    ①意欲捕鸣蝉
    A.想要 B.将要 C.欲望
    ②忽然闭口立
    A.立刻 B.站立 C.自立
    42.照样子,将下面的词语填在诗句后面的横线上。
    神情专注 无忧无虑 天真可爱 悠然自得
    43.下列选项中,古诗中没有描绘的画面是( )
    A.牧童骑黄B.牧童唱歌 C.牧童捕蝉
    44.牧童“忽然闭口立”的原因是: 。
    (用诗中的原句回答)
    45.诗歌刻画了一个____的儿童形象。 ( )
    A.智慧过人B.天真活泼C.调皮捣蛋D.勤学好问
    诗歌鉴赏(十七)
    早发白帝城
    朝____(zhā chá)辞白帝____,
    ____一日还(hái huán)。
    两岸猿声____,
    ____万重____(zhòngchóng)山。
    46.把古诗补充完整。
    47.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48.这首诗的作者是 朝的 。诗中是把 的心情和江山的 、顺水行舟的 融为一体来表达。
    49.根据意思写出对应的诗句。
    清晨,朝霞满天,我就要踏上归程,从江上往高处看,可以看见白帝城彩云缭绕,如在云间,景色绚丽。
    50.“轻舟已过万重山”中“轻”字用得极妙,请简要赏析。
    诗歌鉴赏(十八)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____。
    乱入池中____,闻歌始觉____。
    51.将诗句补充完整。
    52.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 )
    A.李白 B.白居易 C.王昌龄
    53.“闻”的意思是( )
    A.有名望的 B.听见 C.用鼻子嗅
    54.我从“荷叶罗裙一色裁”一句中知道了采莲女穿的裙子是 色的。
    诗歌鉴赏(十九)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____,千里江陵____。
    ____猿声啼不住,____万重山。
    55.把诗句补充完整。
    56.这首诗的作者是 朝的 ,他被称为“ ”。
    57.从“朝”字中我知道诗人从白帝城出发的时间是 。
    58.诗中能直接体现出船行之快的句子是“ ”和“ ”。
    59.从本诗中,我体会到了诗人( )的心情。
    A.轻松愉快 B.恋恋不舍
    诗歌鉴赏(二十)
    采莲曲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____。
    ____,闻歌始觉有人来。
    60.把古诗补充完整。
    61.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
    62.给下面的词语选择正确的义项。(填序号)
    ⑴“一色裁”的意思是 。
    ①像用同一颜色的衣料剪裁的
    ②像用一种颜色的工具剪裁的
    ⑵“芙蓉”的意思是 。
    ①姑娘
    ②荷花
    ③荷叶
    ⑶“闻歌”的意思是 。
    ①看见有人唱歌
    ②听到歌声
    ③想唱歌
    63.“荷叶罗裙一色裁”这句古诗中“罗裙”是指 。这句诗好在哪里?
    诗歌鉴赏(二十一)
    山 行
    ____,____。
    ____,____。
    64.默写古诗。这首诗的作者是 朝诗人 。
    65.诗中的“ ”字写出了山路绵长;“ ”字照应句首的“ ”字,既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也写出了“ ”的曲折盘旋;“ ”字可以看出当时已经是深秋时节。
    66.诗人为何突然停下来不走了呢?(用原文诗句回答)
    67.诗中出现的事物有哪些?试着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诗人在山上行走的情景,并把这几种事物恰当地放在描述中。
    诗歌鉴赏(二十二)
    夜书所见
    萧萧梧叶送________,________秋风动客情。
    ________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________。
    68.补充诗句
    69.本诗题目的意思是 。
    70.这首诗是 代诗人 所作,抒发了诗人在秋天思念 的思想感情。
    71.诗中“挑”的意思是 ,“促织”就是 。作者看到 ,料想 ,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
    72.本诗中,表现作者想象的诗句是“ , 。”
    诗歌鉴赏(二十三)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73.这首诗中,你最喜欢哪一句?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74.诗中首句用“寒”来修饰山,你认为改作“青”或“苍”好吗?为什么?
    75.诗中第三句 “停车坐爱枫林晚”,写作者被枫叶的美丽所吸引。若改作“停车坐爱枫林美”,好吗?(提示:想像一下,“枫林晚”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诗歌鉴赏(二十四)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最是橙黄橘绿时。
    76.补全古诗。
    77.诗中用“擎雨盖”比喻 。
    78.诗中写了两种花,分别是 和 ;写了两种颜色,分别是 和 ;写了两种水果,是 和 。
    79.诗人告诉我们 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时节。
    诗歌鉴赏(二十五)
    所见
    [清]_______
    牧童___________,
    ______振______樾。
    ______欲___________,
    ____________闭口立。
    80.补充古诗。
    81.给诗中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牧童( )
    A.放牛的孩子。B.玩耍的孩子
    82.给诗中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欲( )
    A.想要。B.将要。
    83.给诗中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立( )
    A.站立。B.立刻。
    84.牧童为什么要“闭口立”?
    85.全诗刻画了一个 的小孩儿形象。
    诗歌鉴赏(二十六)
    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86.联系诗句,推测下列字的意思。
    欲:A.欲望。 B.将要。 C.想要。
    振:A.振奋。 B.振荡 C.震耳。
    87.牧童“忽然闭口立”的原因是“ ”。(用上面的诗句回答)
    88.下列选项中,古诗中没有描绘的画面是( )
    A.牧童骑黄牛B.牧童唱歌C.牧童捕蝉
    诗歌鉴赏(二十七)
    89.课外阅读.
    瀑布
    还没看见瀑布,
    先听见瀑布的声音,
    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
    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山路忽然一转,
    啊,望见了瀑布的全身!
    这般景象没法比喻,
    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
    站在瀑布脚下仰望,
    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
    时时来一阵风,
    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
    (1)这首诗共有 小节,作者按由 到 的顺序观察描写瀑布的。
    (2)第一节诗描写了瀑布的 ,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把它比作 ,又把它比作 .
    (3)文中有两个表示“看”的词语,分别是 和 。
    (4)第二节中的“这般景象”指的是 。
    (5)作者把无风时的瀑布比作一座 ,起风时还把瀑布分别比作 、 和 ,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诗歌鉴赏(二十八)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90.(1)这首诗写了碧水青山,白帆红日,交映成一幅色彩绚丽的画面。但这画面不是______的,而是______的。随着诗人行舟,山______江______,东流水______,青山______迎出,孤帆日边______,景色由______及______再及______地展开。( )
    A.静止、流动、断、开、回、相对、驶来、近、远、近
    B.静止、流动、断、开、回、相对、驶来、远、近、远
    C.流动、静止、断、开、回、相对、驶来、远、近、远
    (2)前两句用铺叙的方法,描写天门山的______和江水______的气势。诗人不写博望、梁山两山隔江对峙,却说山势“______”,从而形象地写出两山峭拔相对的______:“楚江开”,点明了山与水的关系,而且描绘出山势中断、江水至此浩荡而出的气势。( )
    A.雄奇壮观、浩荡奔流、中断、险峻
    B.雄奇壮观、浩荡奔流、中断、奇特
    C.雄奇壮观、静静流淌、中断、险峻
    (3)“碧”字明写江水之______,暗写江水之______;“回”字描述江水奔腾回旋,更写出了天门山一带的山势______。( )
    A.深、色、流向B.色、深、起伏C.色、深、走向
    诗歌鉴赏(二十九)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91.(1)“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诗人既写了______,又写了______;既有______之景,又有______之韵。( )
    A.湖;山;春天;夏天
    B.湖光;山色;晴和;雨天
    C.湖光;山色;温暖;凉爽
    (2)“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句以绝色美人比喻______,不仅赋予西湖之美以______,而且______,情味隽永。( )
    A.西湖;生命;新奇别致
    B.美景;生命;新奇怪异
    C.晴天的西湖;活力;别有情趣
    (3)“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作者把西湖比作______,两者的相似之处是______。这两句运用了______修辞手法,“淡妆”与前面“______”相照应,”浓抹”与前面“______”相照应,“相宜”与“______”、“______”相照应。( )
    A.西施;淡妆浓抹总相宜;比喻;潋滟;空蒙;好;奇
    B.西施;淡妆浓抹总相宜;夸张;空蒙;潋滟;好;奇
    C.西施;淡妆浓抹总相宜;比喻;空蒙;潋滟;好;奇
    诗歌鉴赏(三十)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92.(1)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的 ,全诗描写的是 (季节)的景色,从第 、 句诗中可以看出。
    (2)诗人笔下的秋景图,主要写了 、 、 、 四种景物,给人以清新明快的感觉。
    (3)下面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前三句是为第四句做铺垫的。
    B.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
    C.“霜叶红于二月花”是全诗的中心句。
    D.古诗歌颂的虽然是大自然的秋色美景,但是通过诗中的“寒山”“霜叶”等景物可以看出诗人对秋季到时的哀伤叹息深秋。
    诗歌鉴赏(三十一)
    93.阅读下面的诗歌片段,完成练习。
    秋的声音,
    在每一片叶子里,
    在每一朵小花上,
    在每一滴汗水里,
    在每一颗绽开的谷粒里。
    听听,
    秋的声音,
    从远方匆匆地来,
    向远方匆匆地去。
    听听,
    我们听到了秋的声音。
    (1)读诗重在想象,读这个片段的第一小节时,你想象到了哪些美丽的画面呢?选择恰当的选项填到横线上。
    A.想象各种野花美丽而清香。
    B.想象颗粒归仓的丰收景象。
    C.想象落叶飞舞,在空中盘旋。
    D.想象农民辛苦劳动,脸上绽放灿烂的笑容。
    ①在每一片叶子里
    ②在每一朵小花上
    ③在每一滴汗水里
    ④在每一颗绽开的谷粒里
    (2)对诗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是( )
    A.秋的声音来去匆忙,非常短暂。
    B.不知道秋的声音从哪来,上哪去。
    C.我们要珍惜美好的秋天。

    相关试卷

    期末复习专练 专题09:写作 -2023-2024学年 三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题型专练 原卷版(统编版):

    这是一份期末复习专练 专题09:写作 -2023-2024学年 三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题型专练 原卷版(统编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快乐习作,习作,习作展示,观察,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有意义,内容,完成习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末复习专练 专题07:诗歌鉴赏 -2023-2024学年 三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题型专练 解析版(统编版):

    这是一份期末复习专练 专题07:诗歌鉴赏 -2023-2024学年 三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题型专练 解析版(统编版),共4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古诗阅读,将古诗补充完整,作者为什么把西湖比作西子?,请把古诗补充完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末复习专练 专题01:字音字形A -2023-2024学年 三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题型专练 原卷版(统编版):

    这是一份期末复习专练 专题01:字音字形A -2023-2024学年 三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题型专练 原卷版(统编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根据语境,读拼音写词语,字词展示台,看拼音,写字词,看拼音写词语,看拼音,写词语,正确拼规范地写在田字格中,读一读,拼一拼,写一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