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121888/0-170351754676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121888/0-170351754685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121888/0-170351754687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展开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类正确的是( )
A.电解质:、、、氨水
B.化合物:、NaOH、HCl、
C.同素异形体:、金刚石、干冰、石墨
D.碱式盐:、、、
2、根据事物的某些相似性质类推其他的相似性,并预测类似的可能性,是我们经常使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以下推论正确的是( )
A.AB.BC.CD.D
3、下列物质中含有自由移动氯离子的是( )
A.氯酸钾溶液B.液态氯化氢C.氯化钾溶液D.固体氯化钠
4、由多糖和多功能无机纳米颗粒组成的多糖基复合纳米材料(直径1-100nm)(如图所示)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将多糖基复合纳米颗粒分散到水中,下列关于该分散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分散系属于胶体
B.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氯化钡溶液和该分散系
C.该分散系过滤可得到多糖基复合纳米颗粒
D.一束光通过该分散系,可观察到光亮的通路,静置片刻后,不会有沉淀产生
5、下列用单、双线桥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正确的是( )
A.
B.
C.
D.
6、为除去粗盐中含有的硫酸钠、氯化镁、氯化钙等杂质,应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氢氧化钠、碳酸钠等物质,将杂质转化为沉淀过滤除去,再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盐酸得到精盐水。该过程示意如下:
对该过程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A.①操作中需要进行搅拌,目的是提高氯化钠的溶解度
B.②、④两步操作顺序可以对换
C.⑤操作得到的沉淀中共有三种物质
D.⑥操作中,加入盐酸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将滤液pH调为中性或微酸性
7、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稀硫酸滴在铜片上:
B.向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足量的澄清石灰水:
C.向溶液中通入:
D.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
8、化学实验中若使某步中的有害产物作为另一步的反应物,形成一个循环则可不再向环境排放该种有害物质。在如图所示有编号的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 )
A.3个B.4个C.5个D.6个
9、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pH=1的溶液中:
B.遇酚酞变红的溶液中:
C.碱性溶液中:
D.无色透明溶液中:
10、由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结论正确的是( )
A.AB.BC.CD.D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②将放入水中不能导电,所以是非电解质
③与反应生成和NO,故是酸性氧化物
④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⑤用鸡蛋壳膜和蒸馏水除去淀粉胶体中的食盐不涉及化学变化
⑥盐和碱反应一定生成一种新盐和新碱
⑦钠反应时失1个电子,镁失2个电子,所以镁的还原性比钠强
A.④⑤B.②⑤⑥⑦C.①②③⑥⑦D.①②③⑥
12、在酸性溶液中与反应,反应产物为。已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个数之比为2:5,则x的值为( )
A.1B.2C.3D.4
13、某心脏起搏器工作时发生反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还原剂只有Li
B.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还原产物包括LiCl和S
D.生成2个分子时,反应转移4个电子
14、根据离子方程式(1)
(2)
(3)。
判断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
A.少量通入溶液:
B.过量通入溶液:
C.少量通入溶液:
D.过量通入溶液:
15、某胶体遇盐卤或石膏易发生聚沉,而与食盐水或溶液相遇聚沉的效果就差一些。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胶体中胶粒直径大小约为
B.该胶体中胶粒带正电
C.使此胶体聚沉的效果不如、
D.该胶体遇溶液或胶体可发生聚沉
二、填空题
16、现有以下物质:①NaCl晶体;②干冰;③液态的醋酸;④铜;⑤固体;⑥蔗糖;⑦氢氧化铁胶体;⑧熔融的;⑨HCl;⑩溶液。
请回答下列问题(填序号):
(1)以上物质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_。
(2)以上物质属于电解质是___________。
(3)以上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
(4)物质⑨HCl具有___________(填写“氧化性”、“还原性”或者“氧化性和还原性”),理由是___________。物质④铜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应该只能表现___________(填“氧化性”和“还原性”)。
(5)向⑩溶液中滴加溶液至碱性,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17、对一份稀溶液作初步分析后发现,溶液无色、澄清,其可能含有等离子中的若干种。然后又作了如下分析,以确定这些离子是否大量存在。
①用石蕊试液检测该溶液时,溶液显红色。
②取2mL溶液用溶液和稀硝酸进行检验,结果生成了白色沉淀。
③对②中所得的混合物充分静置后,取其上层澄清的液体用溶液和稀硝酸进行检验,结果又生成了白色沉淀。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原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
(2)在上述实验操作中,有错误的步骤是(填代号)______。对该错误改正的方法是(要作较详细的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到目前为止,不能肯定在原溶液中是否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18、高铁酸钠()是水处理过程中的一种新型的绿色多功能净水剂。其净水过程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主要为。相比传统的用氯气进行水的消毒处理,高铁酸钠安全无异味,投加更方便。请回答下列问题:
(1)高铁酸钠()属于____(“酸”、“碱”、“盐”或“氧化物”),其中铁化合价为____价;与互为同素异形体的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
(2)将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改写成离子方程式:____,该反应中物质的氧化性大小关系是:____。
(3)实验室制备胶体的操作:向烧杯中加入40mL蒸馏水,将烧杯中的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____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____,停止加热,写出实验室制备胶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4)当生成48g时,生成的NaOH的质量为____g。
19、亚硝酸钠()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工业盐,因其外观和食盐相似容易误食中毒。亚硝酸钠加热到320℃以上会分解产生、和,其水溶液呈碱性。由于有毒性,将含该物质的废水直接排放会引起水体严重污染,所以这种废水必须处理后才能排放。处理方法之一如下:。
(1)在下面方框中写出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化学式及其系数,并用单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
(2)从物质分类角度来看,是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酸
b.盐
c.碱
d.非电解质
e.电解质
(3)用上述反应来处理并不是最佳方法,其原因是___________。从环保角度来讲,要将转化为氮气,所用物质的________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应该比KI更___________(填“强”或“弱”)。
(4)下列方法不能用来区分固体和NaCl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分别溶于水,并滴加几滴酚酞溶液
B.分别加强热并收集气体检验
C.用筷子分别蘸取固体品尝味道
(5)误食会导致人体血红蛋白中的转化为而中毒,该过程中表现出的性质与下列___________(填序号)反应中表现出的性质相同。
A.
B.
C.
D.
(6)已知亚硝酸钠可以与氯化铵反应生成氮气和氯化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产生氮气分子和转移电子数目比为: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A.是非电解质,氨水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A错误;B.都是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形成的纯净物,都是化合物;故B正确;C.干冰是,不是碳的同素异形体,故C错误;D.只有是碱式盐,是正盐,是酸式盐,是碱,故D错误;故选:B。
2、答案:B
解析:A.处于最高价态,只有氧化性,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故A错误;B.的酸性小于盐酸,不能制取HCl,所以和溶液、溶液都不反应,故B正确;C.CuO和水不反应,所以不能用CuO和水制取,故C错误;D.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和强碱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为两性氧化物,故D错误;故选:B。
3、答案:C
解析:A.氯酸钾溶液中氯酸钾电离出钾离子和氯酸根离子,不存在自由移动氯离子,故A错误;B.液态氯化氢是分子构成的物质,不存在自由移动氯离子,故B错误;C.氯化钾溶液中,氯化钾电离生成自由移动的钾离子和氯离子,故C正确;D.固体氯化钠中离子不能自由移动,不存在自由移动氯离子,故D错误;故选:C。
4、答案:C
解析:A.多糖基复合纳米材料(直径1-100nm),将其分散到水中,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故A正确;B.多糖基复合纳米材料分散到水中,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氯化钡溶液和该分散系,故B正确;C.胶体分散质微粒直径比滤纸的缝隙直径小,能够通过滤纸,因此不能通过过滤方法分离得到多糖基复合纳米颗粒,故C错误;D.胶体可以产生丁达尔效应,胶体是介稳状态,静置片刻后,不会有沉淀产生,故D正确;故选:C。
5、答案:B
解析:
6、答案:D
解析:
7、答案:B
解析:
8、答案:A
解析:中Cr为+6价,中Cr显+3价,Cr的化合价降低,①属于氧化还原反应;②③中Cr的化合价都显+3价,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中Cr显+3价,中Cr显+6价,化合价发生改变,④属于氧化还原反应;⑤中Cr的价态都是+6价,没有化合价发生变化,⑤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⑥中Cr的化合价由+6价→+3价,化合价降低,⑥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因此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①④⑥,A项正确。
9、答案:B
解析:
10、答案:A
解析:A.是共价化合物,不含离子,熔融状态下不能电离,几乎不导电,故A正确;B.本身不能电离,为非电解质,是因为与水反应生成,发生电离,故B错误;C.制备胶体是将饱和溶液中滴入沸水中,故C错误;D.碳酸根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均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某溶液中加入盐酸,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溶液中可能含有,故D错误;故选:A。
11、答案:C
解析:
12、答案:B
解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守恒,转化为,Mn降低5价,作氧化剂。中R的化合价为价,反应后R的化合价为+4,且氧化剂与还原剂的个数比为2:5,则有。
13、答案:A
解析:Li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作还原剂,故A正确;S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作氧化剂,故B错误;Li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LiCl是氧化产物,S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单质S是还原产物,故C错误;反应中,每生成1个分子转移4个电子,故D错误。
14、答案:D
解析:
15、答案:B
解析:胶体中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100nm(即)之间,A正确;该胶体遇、的聚沉效果好,遇NaCl、的聚沉效果差,与、与NaCl阴离子分别相同,阳离子不同,说明主要是阳离子使该胶体发生聚沉,则该胶体中胶粒带负电荷,B错误;使此胶体聚沉的效果不如、,C正确;溶液可以使该胶体聚沉,胶体中胶粒带正电,该胶体粒子带负电,可相互中和电荷而发生聚沉,D正确。
16、答案:(1)④⑦⑧⑩
(2)①③⑤⑧⑨
(3)②⑥
(4)①.氧化性和还原性;②.H为+1价,化合价可以降低;Cl为-1价,化合价可以升高;③.还原性
(5)
解析:
17、答案:(1)①.;②.
(2)③;另取原溶液2mL,用溶液和稀硝酸进行检验
(3)
解析:
18、答案:(1)①.盐;②.+6;③.
(2)①.;②.或者
(3)①.饱和;②.红褐色;③.
(4)160
解析:
19、答案:(1)
(2)be
(3)①.产生NO有害气体污染环境;②.还原性;③.强
(4)C
(5)C
(6)①.;②.1∶3
解析:
选项
实际事实
类推结果
A
只有氧化性
也只有氧化性
B
通入溶液无明显现象
通入溶液也无明显现象
C
CaO可以与水反应生成
CuO也可以与水反应生成
D
为碱性氧化物
也为碱性氧化物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用熔融态的做导电实验
几乎不能导电
不是由离子构成的
B
用电流计测室温下稀硝酸和水溶液的导电性
都能导电
硝酸和都是电解质
C
向饱和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
产生红褐色沉淀
制备胶体
D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mlL的NaOH溶液,2gB.5,4;13,2%选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