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三语文作文专题之小切口,大作文课件PPT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5124749/0-170358696313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5届高三语文作文专题之小切口,大作文课件PPT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5124749/0-170358696319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5届高三语文作文专题之小切口,大作文课件PPT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5124749/0-170358696322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5届高三语文作文专题之小切口,大作文课件PPT第4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5124749/0-1703586963252/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5届高三语文作文专题之小切口,大作文课件PPT第5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5124749/0-170358696328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5届高三语文作文专题之小切口,大作文课件PPT第6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5124749/0-1703586963342/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5届高三语文作文专题之小切口,大作文课件PPT第7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5124749/0-1703586963375/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5届高三语文作文专题之小切口,大作文课件PPT第8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5124749/0-1703586963396/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5届高三语文作文专题之小切口,大作文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届高三语文作文专题之小切口,大作文课件PPT,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高考作文分析,深入挖掘辩证思考,明晰文体锤炼语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从2023年高考作文题的命制情况来看,试题仍然坚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而关注的话题从家国情怀、时代担当、民族精神等,逐渐走向个体在社会中的成长发展。新课标Ⅰ卷指向好的故事对个人、民族的重要作用;新课标Ⅱ卷在读写结合的基础上聚焦青少年个人空间这一话题;全国甲卷提醒学生思考个人在技术发展的过程中对时间的把控;全国乙卷则重视普遍道理对个体、国家的指导作用。这些话题具有时代性,也更贴合学生的学习、生活,属于“小切口”的作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唤醒学生的写作动机,符合叶圣陶先生在《作自己要作的题目》一文中强调的写作教学理念:“要选定学生能够作的愿意作的题目给学生作。”
心灵的话题,学生会觉得有话可说,甚至想要一吐为快。但也正是因为想要表述的内容太多,学生们往往会不假思索,就事论事,谈论的内容缺乏深度思考,而这也会导致他们呈现出来的文章过于浅显、直白。例如,学生在写作时仅仅围绕“安静一下不被打扰的重要性”“我们需要安静的空间”“我们缺乏独立的空间”等立意组织文章,忽略材料中提及的值得深入思考的切入点,将思维停留在浅层,没有透过现象谈论事件的本质。
当遇到此类话题时,学生可以通过“抓住关键词深入挖掘”和“辩证思考”两种方式来提升文章的思维品质。“抓住关键词深入挖掘”指的是学生需要将材料作为立意的关键点,紧紧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和容易被忽略的细节,据此开展深入思考,进而谋篇布局。在这一材料中,学生可以抓住“不鲜见”“空间”“沉淀”等词语向纵向延伸。“不鲜见”说明这不是个别现象,而是较为普遍的存在,在提及时可以将其上升到社会层面加以探讨,分析产生的家庭因素和社会根源,而非局限在某个人的学习、生活上。“空间”是以何种形式存在的,是虚拟的精神空间,还是现实的生存空间,这些都可以作为深入探讨的话题,充分展示个人对此问题的独立且全面的思考。
“辩证思考”意味着学生在思考问题时要具有一定的思辨性,从多角度、多层面深入剖析问题,最为有效的方式是从正、反两方面思考一个问题。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的确需要自己的空间,但如果使用不当,是否会出现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各类问题?例如会有学生将其作为逃避社会现实的“避风港”,长时间停留在自己的空间导致自己与学校、社会脱节,甚至无法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等。比如:
当然,这种想法追求进步,无可厚非,环境“安静一下”可以做到,比如在僻静处静思,在幽静处学习,在清静处会友。但是,心理学上有“路径依赖”的说法,事物一旦进入某一路径,就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不断的自我强化。长此以往,就想“安静一生”了,不愿与外界接触,不愿主动出击,只想“躺平”“摆烂”“啃老”。到头来,得到的还是个狭小的空间。——《心静了,世界就静了》这段文字就是在辩证地思考,安静一下的想法固然值得肯定,但也容易走入误区,并引用了心理学上“路径依赖”概念加以佐证,这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出作者的学识和思考的深入,为文章增添了层次性。
二、多元论证,巧用教材
无论是在书面的作文中,还是在学生的反馈中,都能够发现学生不善于使用多元的论证方法。在以往常写的家国情怀、时代担当等主题的文章中,学生的论证常常较为单一,习惯于使用举例论证这一种方式。但在“小切口”的文章中,很多学生并未使用举例论证,甚至部分学生没有使用任何论证方法,完全地平铺直叙,使文章缺少说服力和可信度。究其原因,是学生事先准备好的素材并不适用于此类文体,而对其他论证方法的使用又不够灵活,才会导致此类现象的产生。多元论证方式的使用是文章议论丰富、扎实、有层次性的重要保证,每种论证方式各有其特点,在同一篇文章中可以起到不同的作用。当在时间、地点都较为有限的情况下遇到了“小切口”作文时,如果没有合适的例子可供使用,我们可以尝试着使用比喻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等不需要事先充分准备的论证方式。比如:
丰子恺曾作题画诗曰:小桌呼朋三面坐,留将一面与梅花。在世俗打滚之余,不忘留一份诗意和精神的自在,这是成年人的浪漫。而对我们青少年来说,这需要留将一面的“梅花”,应该是独属于我们自己的空间,一座能够暂享安静,不为外界所扰的“秘密花园”。———《留将一面与梅花》
在这一段开篇的文字中,作者巧妙的化用了丰子恺的“小桌呼朋三面坐,留将一面与梅花”诗句,强调精神上的放松对于成年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进而引出青少年也应该有自己的空间,并将这种空间形象地比喻成“秘密花园”。虽然此段并未使用比喻论证,但作者在接下来的行文中,紧紧围绕“秘密花园”展开论证,对其的阐释生动而又深刻。
此外,学生如果能够将学过的课文内容合理引用或化用,建构与所写内容之间的联系,也是一种极为巧妙的论证方式。例如《荷塘月色》,朱自清在现实生活的重压下,也需要在“另一世界”里独处,“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月色下的荷塘就是一代知识分子的桃花源,成年人在心智成熟的情况下都需要自己的空间,青少年就更需如此了。又如《我与地坛》,史铁生在残疾后的几年总是要去地坛,“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地坛为史铁生提供了慰藉心灵的空间,让他能够走过那段黑暗的岁月,足见独立空间的重要性。教材中的经典文学作品众多,所选择的主题也覆盖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通过读写结合的方式合理运用,也是提升作文品质的一种方式。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对必修课程的学习要求定为“进一步提高运用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的能力,并努力学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这意味着学生无论是在平时的个性化写作中,还是在完成考场作文时,都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或擅长的表达方式。与此同时,“新课标”鼓励学生综合使用两种及以上的表达方式写作,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在写作时可以模糊文体。2023年高考新课标Ⅱ卷作文题目的写作要求是“学生在写作时要明确文体”。在作文训练中,部分同学就出现了兼用议论和记叙两种表达方式,导致出现文体不明的问题。
究其原因,是学生的语言使用不够恰当,逻辑思维不够顺畅。学生在此类作文中,喜欢使用“我”作为表达主体,将自身的经历和感受融入写作中,所以在此段中使用的就是记叙性的表达方式,而在另外一段使用的又是议论性的文字,段与段之间语言表述风格不一致,呈现的文章逻辑就较为混乱。学生在此类作文中可以尝试着使用夹叙夹议的写作方式,一面叙述某一件事,一面又对这件事进行分析、评论。例如:
青年的成长路上,既是喧闹的,也是孤独的。在我们一生的黄金年代,我们拥有着很多鲜花和掌声,却也承受着成长过程中的困顿迷茫。事实证明,有些路注定是需要一个人走的。从小镇做题家到如今的航天英雄,需要多远的距离?桂海潮用他36年的独处与坚守告诉了我们答案。从云南偏远的小山村到成为最年轻的31岁博导,桂海潮身体力行,告诉年轻人一个道理,谁说寒门难出贵子?静下心来,努力沉淀自己,或许有一天你也能拥有厚积薄发的勇气。———《于无声处听惊雷》
在这一段文字中,作者先是结合自身的经历谈论了成长中的感受,提出成长这条道路注定是需要一个人走的观点,后使用了记叙性的文字讲述了桂海潮的人生经历,最后使用了议论性的文字再次论证了自己的观点。“新课标”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基本的语言规律和逻辑规律,判别语言运用的正误,准确、生动、有逻辑地表达自己的认识”,并“提升语言运用的能力,增强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这意味着在作文写作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要力求做到准确简明、有条理,体现文体意识。学会推敲、锤炼自己的语言,就能有效避免文体不明情况的发生。
学生们除了在写作考场作文时要注意这些方面,更要在平时的课程学习、生活中学会积累。第一,注重生活体验。“小切口”作文大多和学生的学习、生活,甚至社会上发生的事件联系紧密,所以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要善于感知学习和生活的关系,对自己生存的环境、生活的空间有所思考,才会在写作文的时候达到真正地有感而发,而非假大空。
第二,深度辩证思考。作文材料中能够成为立意的内容往往有很多,可以谈论的话题也有很多,但并非所有的切入点都是有价值的。学生在选题、立意、构思时要呈现出深度思考,看待问题的角度要具有辩证性,不要泛泛而谈,流于表面。
第三,重视教材内容。虽然新课标Ⅱ卷作文题没有与教材直接联系,但2023年新课标Ⅰ卷、2022年新高考Ⅱ卷作文题都与教材中的单元研习任务、学习提示有联系。所以,教材内容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命题方向,还可以作为论据支撑论点。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10 大作文-2019-2023五年高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新高考专用),文件包含专题10大作文-2019-2023高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新高考专用原卷版docx、专题10大作文-2019-2023高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新高考专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五年(2019-2023)专题13 大作文,文件包含高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五年2019-2023专题13大作文解析版docx、高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五年2019-2023专题13大作文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3年(2021-2023)(北京专用)专题09 大作文,文件包含高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3年2021-2023北京专用专题09大作文解析版docx、高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3年2021-2023北京专用专题09大作文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7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