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2023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试卷附答案
展开1.如图所示,列车在平直轨道上平稳行驶,我们说车厢内行李架上的物品是静止的,选取的参照物是( )
A.火车头B.树木
C.路边的房屋D.对面驶过来的另一辆列车
2.如图甲所示的无人快递派送车已应用于很多大学城,某次该车从快递驿站出发,10min后到第一个派送点停靠并派送快递,完成任务后再次出发开往下一个派送点,其路程s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快递驿站到第一个派送点的距离为2.0km
B.派送车在第一个派送点停靠了13min
C.派送车从快递驿站到第一个派送点的平均速度为0.1km/min
D.派送车在10~13min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3.下列四幅图中,关于声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乒乓球被发声的音叉弹开表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可以探究音调和振幅的关系
C.倒车雷达利用次声波进行回声定位
D.超声波清洗机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
4.如图所示为湖北省博物馆珍藏的虎座鸟架鼓,楚人敲击鼓面祭祀,通过凤鸟和老虎沟通天地,彰显了楚文化的浪漫与神奇。关于敲击鼓面时发出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敲击鼓面时,我们听到的鼓声主要是鼓锤振动产生的
B.敲击鼓面时,我们听到的鼓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人耳的
C.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鼓面可以改变鼓声的响度
D.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可以改变鼓声的音调
5.用酒精消毒时,沾在手上的酒精会迅速汽化消失。下列现象中的物态变化与其相同的是( )
A.游泳出水后感到凉快
B.冰雪消融
C.露珠形成
D.窗户出现冰花
6.我国古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中,对釜的铸造有“铁化如水,以泥固钝铁柄勺从嘴受注”这样的记载,如图所示。下列关于“铁化如水”这个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这个过程中铁温度不断升高B.这是一种凝固现象
C.这是一种熔化现象D.在这个过程中铁不断放热
7.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的熔点是50℃
B.第5min时,该物质已部分熔化
C.该物质在10~25min内没有吸收热量
D.第30min时,该物质处于液态
8.如图所示的实例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 )
A. 手影
B. 看到地上的书
C. 海市蜃楼
D. 用放大镜看指纹
9.首钢滑雪大跳台在北京冬奥会期间承担了单板和自由式滑雪大跳台等比赛项目,它的设计理念源自中国敦煌壁画中传统的飞天造型,从侧面看去犹如一只灵动的“水晶鞋”。如图所示,在平静的水面,首钢滑雪大跳台和它的倒影相映成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倒影形成的原因是光的直线传播
B.倒影形成的原因是光的反射
C.大跳台的倒影比大跳台看上去更大
D.我们能看到倒影说明倒影是实像
10.如图所示是江滩水底射灯景观图,在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水底灯光射出水面的光路图是( )
A.B.
C.D.
11.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玻璃板做实验是因为玻璃板成像更清晰
B.应该选用较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C.为了成像清晰,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应该点燃
D.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它的像大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大
12.公元前2世纪,西汉淮南王刘安的《淮南万毕术》就有光学、力学、声学、磁学、热学方面的内容,其中记载冰透镜“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其描述的现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这是光的反射现象
B.冰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C.“举以向日”指的是冰透镜正对太阳光
D.“以艾承其影”中的“影”指冰透镜的焦点
13.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屏上成的是放大的实像
B.该透镜的焦距是30.0cm
C.若蜡烛、光屏不动,将透镜向左移动适当的距离,光屏上可以再一次成像
D.若透镜不动,将蜡烛移到5.0cm刻度处,光屏需要适当左移才能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14.如图所示是根据照相机成像原理自制的模型照相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应使用半透明薄膜来承接像
B.镜头离景物越远,薄膜上的像越小
C.薄膜上承接到景物正立的像
D.如果把薄膜换成感光胶片,就可以得到照相底片了
15.下列估测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中学生步行速度约为5m/s
B.课桌的高度约为75m
C.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200g
D.武汉市1月份的平均气温约为30℃
16.物理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房间里的暖气一般都安装在窗户的下面
B.图乙中,在我国北方,冬天要对自来水管进行包裹保护,是因为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
C.图丙中,把风车放在点燃的酒精灯上方,风车能转动起来,是因为空气受热密度变大
D.图丁中,航空器材常采用高强度、高密度的合金或新型合成材料
17.如图所示为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密度与体积成正比
B.取相同体积的甲、乙物质,甲的质量较小
C.取相同质量的甲、乙物质,甲的体积较大
D.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为
18.一容器装满水后,容器和水总质量为m1;若在该空容器内放一质量为m的金属块A后再加满水,此时金属块浸没,总质量为m2;若在该空容器内放一质量为m的金属块A和另一质量为2m的金属块B后再加满水,此时金属块均浸没,总质量为m3,则金属块A和金属块B的密度之比为( )
A.
B.
C.
D.
二、填空题
19.如图所示为冬天湖水温度分布示意图,在寒冷的冬天,湖面封冻了,较深湖底的水却有可能保持4℃的水温。
(1)示意图中4℃水的密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0℃水的密度。
(2)在0~4℃范围内,水具有 (选填“热胀冷缩”或“热缩冷胀”)的性质。
三、实验题
20.如图所示,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
(1)本实验的原理是 ;
(2)实验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填“陡”或“缓”),目的是便于测量时间;
(3)某次实验中,测得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下滑到C点所用时间:tAC=1.6s,则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vAC= cm/s;若想测量小车在AC段整个运动过程中后半段BC的平均速度,应该将小车从 (填“A”或“B”)点由静止释放,设小车在前半段AB和后半段BC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1和v2,则v1 v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小明在无风的公路上骑共享单车,公路旁每隔1km就立着一个里程碑。为了测自己骑车的速度,他测出从标有数字“3”的里程碑位置骑到标有数字“12”的里程碑位置,共历时0.5h,则这一过程中他骑车的平均速度是 km/h。
21.物理学习第一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1)图甲中组装器材应按照 (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组装,除温度计外,本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
(2)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烧杯中水的温度为 ℃;某时刻烧杯中出现如图丙所示现象,此时烧杯中水 (填“已沸腾”或“还未沸腾”);
(3)当水温接近90℃时,该小组同学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了如图丁中的①所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水的沸点为 ,水在沸腾过程中 (填“需要”或“不需要”)吸收热量;
(4)第二小组使用完全相同的实验装置同时进行实验,每隔1min准确记录一次温度,在同一坐标系中描绘出对应的温度与时间图象如图丁中②所示,由图象可知,第二组实验用水质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一组实验用水质量。
22.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1)他将一个 (填“平面镜”或“薄玻璃板”)A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ENF竖直的立在A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A,如图甲所示。使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个角度射到O点,此时FON上可以看到反射光线,反射光线在纸板上发生 (填“漫反射”或“镜面反射”)。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EO和反射光OF的径迹。改变光束入射的角度,多做几次,换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每次光的径迹;
(2)取下纸板,用量角器测量ON两侧的∠i和∠r,发现,当入射角增大时,反射角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纸板ENF是用两块纸板连接起来的。把纸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如图乙所示,此时在纸板上无法看到反射光线,则此时反射光线 (填“存在”或“不存在”);
(4)在图甲中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NOF沿FO方向射到O点,则反射光线会沿图中的OE方向射出,这说明在反射现象中, ;
(5)请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图丙中反射光线对应的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的大小。
2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
(1)移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甲所示,若此时在光屏上有清晰的像,则像的性质是 (填“倒立”或“正立”)、 (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日常生活中的 (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是由该成像规律制成的;
(2)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填“5”、“10”或“20”)cm;
(3)如图乙所示,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将光屏远离透镜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 (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4)保持图甲中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动,将透镜向右移动 cm,可以再一次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
(5)如图丙所示,请画出由发光点S发出的两条光线经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并确定像点S'的位置。
24.小明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的密度:
(1)将天平 放在桌面上,把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应向 (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直至天平水平平衡;
(2)按以下步骤继续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在表格中:
a.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盐水,如图乙所示,测得烧杯和盐水的质量m1= g;
b.把烧杯中部分盐水倒入量筒,如图丙所示,读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c.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m2;
d.计算出盐水的密度ρ= kg/m3;
(3)若在步骤b中,把烧杯中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时,不慎将少量盐水溅在量筒外,则测得的盐水密度会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四、综合题
25.2022年10月31日15时37分,梦天实验舱搭乘长征五号B遥四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约8分钟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11月1日4时27分,梦天实验舱与空间站组合体成功对接。
(1)在进入预定轨道后,梦天实验舱采取“追”空间站组合体的方式进行交会对接,它们之间的距离也不断缩短,此过程中,梦天实验舱相对于空间站组合体是 (填“运动”或“静止”)的。如图甲所示是梦天实验舱上的摄像头实时传回的画面,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所成的像是 (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 (填“实”或“虚”)像;
(2)如图乙所示,若空间站组合体以某一速度在前方高速飞行,梦天实验舱从距离空间站组合体200m停泊点向距离空间站组合体20m停泊点靠近过程中共耗时50min,则这段时间梦天实验舱的平均速度比空间站组合体快多少米每秒 ;(此阶段近似看成直线运动)
(3)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点火的时候,为了给发射平台降温降噪,在发射塔架上部有一个储水500m3的巨大水箱,水箱两侧分别有一根内径1.8m的圆形主水管,直通发射平台两侧的喷水装置——喷水降温降噪系统,如图丙所示:
①储水500m3的巨大水箱中水的质量是多少 ;
②若在某次发射任务中,喷水装置在火箭点火后10s内,喷射218.7t水,请计算此时水箱两侧主水管中水的平均流速是多少米每秒 。(不考虑水管中残留的水,π取3)
1.A
2.C
3.A
4.B
5.A
6.C
7.D
8.A
9.B
10.C
11.D
12.A
13.D
14.C
15.C
16.A
17.D
18.A
19.(1)大于
(2)热缩冷胀
20.(1)
(2)缓
(3)50;A;小于
(4)18
21.(1)自下而上;秒表
(2)98;已沸腾
(3)99℃;需要
(4)大于
22.(1)平面镜;漫反射
(2)增大
(3)存在
(4)光路是可逆的
(5)
23.(1)倒立;放大;投影仪
(2)10
(3)近视
(4)15.0
(5)
24.(1)水平;左
(2)72;1.1×103
(3)偏大
25.(1)运动;缩小;实
(2)0.06m/s
(3)5×105kg;4.5m/s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g
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m2/g
量筒中盐水的质量m/g
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cm3
盐水的密度ρ/g·cm﹣3
39
2022-2023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试卷: 这是一份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试卷,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卷(含答案),共12页。